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儒释道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20-67354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3 21:30: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儒释道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哲学

【前言】

“儒释道”一词是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滥觞于南梁,在元明清时期发扬,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的儒教,世界三道宗教之一的佛教和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演变创立的道教三教合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圈与印度文化圈的初次融合。而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处于一个儒释道三源慢慢走向融合的特殊时期。再加之苏轼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促就了苏轼诗词中独特的三种思想的韵味。研究苏轼人生中的儒释道哲学,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这一家文豪的文风笔触有更深的理解,从大层面上更是对文化融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启示。

【关键词】儒家 佛家 道家 苏轼 文化融合

【正文】

一、作为治世之具的儒家

儒家作为统治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愿。所以儒家所代表的“用世”、“建功立业”或是“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苏轼也毫不例外。

苏轼出生于儒学浓厚的文学世家,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对苏轼从小寄予厚望,亲授史书,论古今成败,所以苏轼从小就有着高远的抱负。并且仁宗时代人才辈出,以范仲淹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普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自强的儒家用世的精神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轼26岁便踏上仕途,一番豪言壮语“致君尧舜,此事何难2!”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人;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与忍人。”苏轼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儒家“入世”精神。

以苏轼文学成就的最高的前后赤壁赋来看,《前赤壁赋》中有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面上像是一首求取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曲,其实言下之意是指美人就是苏轼想要报效的朝廷,宛转地表达出自己身怀大志,却不受朝廷重用的郁结。再如《后赤壁赋》中有写入睡的苏子梦中得见化作孤鹤的道士,在“不答”、“揖予”中表露了作者虽有着入世思想却在政治上屡屡失意,结尾一句南柯一梦“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更是将苏子的茫然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诗词中,带有这种思想的诗句并不少见,都深深浸透着儒家的“用世”思想。“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3虽有自慰、超脱之意,但是包含着浓浓的伤感与无奈,壮志未酬引发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他迷茫,“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4都是心中仍然有着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的表现。

二、作为修身之术的道家 12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3 《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在年轻时就已拜读《庄子》,有言“喟然叹曰:‘吾昔又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5”特别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时,仕途受挫,生活落魄,满腔壮志无法宣泄于是向内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个时候的苏轼就天然地染上了老庄的“自然洒脱”的情怀。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6”体现了道家十足的寻仙访道的思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从庄子的相对主义阐述了水月之间的变与不变,“则物与我皆无尽也。8”隐隐透露出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超然达观之念,正是庄老哲学中的无限宇宙体验人生观照自然之理。

“乌台诗案”使苏轼更加体会到了宦海沉浮,人生多舛,在追逐功名利禄之中丢失了自我,于是他在《临江仙·夜归林皋》中便抒发了这种感概:“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是与其他文人墨客不同,他产生的强烈内心冲动是老庄带给他的返璞归真思想:“小舟从9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追求的是回归本真与天地同化,从大自然中寻回失落的自我。这种寻找自我的强烈愿望表达了苏轼诗词中老庄思想的融入。苏轼接受了消极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彻底地否定人生,彻底“避世”。他将老庄哲学与儒学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他练就了旷达超脱、玲珑圆通、进退自如的超然心境与人生大智慧,超脱了世俗的功名利禄穷达成败到达了人生的更高境界。正如他著名的一诗中有言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10一诗读起来直教人畅快淋漓,“风雨”也好,“斜阳”也罢,不过都是人生的“也不风雨也无晴”。如此超脱,如此顿悟,仿若酒醉又仿若独醒,正是忧乐两忘的老庄大境界。

三、作为安身之法的佛家

苏轼在贬居黄州之时,曾经写过:“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为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11他不仅研习佛理,更是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南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最够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饰然,无所附丽。”12

在他给朋友毕仲举的信中曾经以龙肉与猪肉作比,“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13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学佛更是在于将佛中玄妙归于使用,从而应用于现世之况,而不是沉溺于超然玄讳的佛理、出生死超三乘作佛。苏轼潜心佛学的目的正是“期于静而达”,即一种对人生有豁然洞达的认识和一种不萦于外物的独立宁静的心境。

佛家中讲究静达圆通,不外乎是强调在一切变故前都要保持着平常心,于是苏轼在这种佛理中汲取安慰自身的力量,将仕途生活上的种种不幸都视作万物流转中的短暂现象,是对佛心的次次磨练,对它们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四、三教通融的哲学思维

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有说道,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胜读 56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宋】苏辙

《前赤壁赋》 7 《前赤壁赋》 8 《前赤壁赋》 9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0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11 《乌台诗案》 12 《安国寺记》 13 《答毕仲举书》 南华一部。”14而这两赋也最能体现苏轼诗词中儒释道三教融合贯通的思想,苏轼清楚地明白在政治上退避是有可能的,但是对社会的退隐是不可能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终是一缕美好的幻想,是极端理想主义“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妄想。他将儒释道三者融合互补,有吸收也有批判,从儒学中他获得了继续政治奋斗的动力与勇气,在佛道死啊相中,他找到了立身修行的心灵解脱,展现了他高妙的处世之道。

一方面,苏轼对现世还是有所希冀与希望,蕴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他还是极想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为,然而另一方面,他的人生志愿并未能得到实现,所以他研习佛老思想,并不是消极的避世思想,也不是精神的幻灭,而是从中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构建一种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境界。“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15。”人生种种,荣辱、功名、利禄、穷达、得失、忧喜不过是枷锁与羁绊,静与达可以将他从这种沉重的俗世牵扯中解放出来。

这种儒释道融合的精神体现在了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诗词,并不简单是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道法自然”、佛禅的大境界超脱,而是三种兼而有之,不是腐儒、玄道或是虚佛,他智慧地选择了其中精妙的部分构建了他自己的人生境界,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总而言之,苏轼的政治理想与抱负,甚至于生活之趣都来自于儒家;然而他的思维方式与处世之道,更来自于佛老两家。他以儒家治世,以道家修身,以佛家安身,开放兼容,融合互汇,创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博大的思想文学体系,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也是中华文化圈不断慢慢相触印度文化的一次鉴证,对于我们研究现代思想文化世界性融合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选》【宋】苏轼 上海古籍出版社 2.《苏轼诗词文选评》王水照 上海古籍出版社 3.《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翟晴 4.《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阮延俊 5.《关于儒释道三教融合之管见》徐建勇

6.《苏轼研究——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王水照 中华书局

7.“中国苏轼研究学会”http://www.teniu.cc/ebook/3f8028ca04a1b0717fd5dda4?fr=aladdin&key=%E5%8F%A4%E6%96%87%E8%A7%82%E6%AD%A2 15 《答毕仲书举》

第二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第三篇:儒释道区别

道 释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 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 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第四篇:儒释道影响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

美学是人的美学, 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之前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美学则主要体现在儒释道文化的审美上,而三家思想即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释、道三家,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圣、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儒、释、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释、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家学说分别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先秦开阔,后世得意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学术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精神,其基础是对于心性的体认。儒学的人性论、人生论、修养论、工夫论等都以心性为依据,心既是能思能知的器官,又是人身的主宰和万物的根据,性是天赋的,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本性。孔子无心性对偶范畴,而只论及“性相近也”,却没有展开。孟子和荀子把性打开,与心相联系,但两人有异。孟子以心为主体道德意识、情感,荀子以心为认知功能和情感意志;孟子以性为内在的仁义道德理性,荀子则与孟子所批判的告子“生之谓性”相近,而发展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所以然”即生的追根究底的原因或根据。荀子心性的理蕴,在于心对性起选择作用,人的恶、喜、好、怒、哀、乐的情感则是性的流出,而心对性之情的选择,则蕴含着价值判断。《中庸》心性论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时,逐渐从主体中走出来,走向形而上学道德论;董仲舒则试图和合两者,把性提升为仁义道德理性,又把性与政治教化相联系。儒家美学基本特征同时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点: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儒家美学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对中国艺术和人生有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 “明道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基本上都具有美善统一的风格。中国文人历来在为人处世上追求一种“儒学风范”,这是儒家美学对人格美理想的又一影响。华夏民族的文化风采,更有着儒家美学的深刻印记。

一种宗教学说

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了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佛教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即禅宗。它认为“一切皆由心生”,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个性是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

对于国人而言,不论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等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然而,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佛教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舞蹈、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

先秦原创的固有宗教

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思想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从审美理想的角度说,道教的宗教理想和宗教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富于民族特点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追求,它甚至更多地保持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原生态形式。比如,尚“朴素”的美学爱好,尊“神仙”的美学境界,求“虚静”的审美心态,崇“逍遥”的美学风度,“文非余事”的尚文艺术美观点,“今必胜古”的文艺美学发展论。另外,道教美学思想十分强调生命之美,也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道教美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和思想变化中,浸透了中华民族伦理主义传统、,强调着人与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伦理原则。因此,道教美学思想中出现将“至善”等于“至美”的观点,出现将“善”、“忠”、“孝”、“仁”、“慈”、“爱”等世俗化伦理标准等同于道教“宗教的”审美判断标准的观点。综上所述,儒家美学偏重个性与社会的和谐,禅宗美学偏重个体与自我的统一,道教美学偏重个体与自然的融合。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今天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儒释道“为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挖掘我们自己的美学思想以及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学院09级13班

徐一峰

2011年11月1日

第五篇:儒释道的含义

儒释道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影响巨大。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儒释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