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高城市化率背后的忧虑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20-28651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2 07:38: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城市化率背后的忧虑

高城市化率背后的忧虑

中山城镇化率已达87.9%,但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人才聚留难等发展瓶颈

去年,中科院发布 《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中国内地城市化率达51.3%,而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化率约64%,珠三角城市化率超过80%。

与其他城市相比,中山城市化率高企,城镇化率达87.9%,中山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加速期,从珠三角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的现代化城市。对于中山城镇化率目标,《关于提高中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近90%,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中山城市发展还处在快速外延发展阶段,实际许多城镇还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城镇化发展还面临诸多不足,主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化根基不深、粗放型传统发展方式占主流、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差异大等。在《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中山“城乡发展动力”指数仅15.1%,“城乡发展质量”指数14.4%,“城乡发展公平”指数为14.6%。

土地资源

土地开发强度接近国际警戒线

“30%”是国际公认的土地开发强度临界点,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伟强表示,“中山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30%”。

土地开发强度的警示表示中山后续可供开发的土地指标不够,土地指标不够,对中山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转型升级受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日前表示,“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提升制造、拓展服务,狠抓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集群、重大平台建设与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而想要重点项目落地,就必须提供土地资源。

但是,中山的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30%,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山经济发展每年需要消耗建设用地约2万亩,而省从1997年到2010年给予中山的全部用地指标仅为6万亩,供需缺口相当大,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11年省下达中山年度用地指标计划5167亩,中山争取省厅支持,才追加新增用地指标4600亩;而2012年中山共获批土地9897亩,64个符合报批条件的省、市级重点项目,有57个获得用地批文,对于其余的7个项目因为没有土地指标,项目上马的时间自然延后。

与此同时,中山以消耗土地等资源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方式也触碰到了 “天花板”,难以为继。吴伟强说,下一步除了继续争取用地指标支持外,更多还应放在提高每亩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争取开展城乡统筹土地整治的试点。“有土地没项目,有项目没土地”,这成为许多镇区新一轮发展中的窘境。在全省转型升级战略中,拥有16个专业镇的中山如何率先破题,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考验着主政者的智慧。据了解,中山已经提出“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分配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扶持资金等要素,向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

副市长冯煜荣从另一个方面介绍中山土地资源的限制,中山目前很大的问题是,制造业是中山的基础,但是制造业面临成本上的困扰,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成本问题,“中山除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外,一般的工业项目通过土地公开招拍挂进入中山市场,一般的土地招拍挂基本上找不到50万元/亩以下的工业用地,民众镇、三角镇等土地一般都要50万-60万元/亩,工业用地价格高,虽然中山的产业配套好、政府服务好,但是土地成本高,自然影响制造业的利润,所以希望中山下一步发展要想办法。”

人才要素

城市化动力高端要素人才聚留难

“没有人才,人都不够你怎么发展?即使给金融业你做,也要有人先得(才可以)。”市发改局局长黄桂光提到制约中山发展的人才问题,显得非常激动。南区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留住人才,我们给中高层员工买房、买车,就是希望他们能留在企业,但是每年招聘过来的大学生一年就流失一半,去了周边大城市了,虽然可能工资还没有中山多,但是他们反馈说机遇多、平台大。”

2007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来中山工作的马先生在中山工作两年之后,就又去了上海,“在中山感觉很孤单,工厂在镇区,下班后就只能对着电脑,周末的时候去超市采购一堆东西,就是一个星期了。”这种孤独感或许是刚到一座城市所必经的适应期,但或许也不尽然。

从事商业地产的赵蕊告诉记者,毕业之后一直就从事地产工作,先后在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做过,“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山这个„封闭‟,像深圳他们尊重人才的价值,也利用人才创造价值。而在中山,我像是被展示和炫耀的,整个工作氛围感觉很不好,在东升一家楼盘做时,老板很有钱,开得工资也高,但是却不尊重人;在城区一家商业地产做了一段时间,做事的感觉像是在国企,所有的程序都有可能被卡,一个客户谈了一年还没定下来合同,仅仅是因为财务的主管没能安排自家亲戚在公司上班,做得很累。” “因为被贴上了„引进人才‟的标签,感觉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研发室还有一位已经做了很久的主管,他就宁愿用自己熟悉的人也不用你。”一位曾经来到中山的“人才”这样描述自己,他认为“人才引进之后,应当正视人才,相信人才,给人才空间,而不要认为他们是过来分享成果、抢占资源的。”

中山让多少人才成为这座城市的 “过客”我们无法统计,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有适合人才生长的土壤,比如产业平台够大、生活配套齐全、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等。

市发改局副局长李永东表示,例如我们在规划一个园区的时候,要作为一个人在里面工作生活的要求来进行规划,也是以人为本,不能把人只是当成生产机器来使用。“现在人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如果是枯燥的生产方式,人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所以工业园区规划的方面,要把人作为社会人来看待,而不是机器人看待,把他的各种需求满足,归属感都会有比较大的促进。不少镇区,白天很多人,晚上可能就空了,这样的话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民个体人的发展也是没有一种安全感的。”

公平失衡

城镇化需要人的现代化

2012年,中山启动户籍登记制度改革,这是城镇化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身份壁垒被打破,淡化了身份识别。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换个名称,“取消”甚至“废止”狭义户籍制度,甚至想通过模糊城乡户口本的区别,来实现城乡人口的无差别待遇,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是南辕北辙。因此,户口统一名称还远远不够,而在于要落实待遇、统一待遇、取消城乡居民的福利差别上。

2004年深圳就宣布取消农村户口,变成中国第一个 “没有农民”的城市,然而2004年后,在深圳仍然存在原城区与农村地区、原二线关内地区与关外地区的巨大鸿沟,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均衡,政府也没有真正在推动社区经济转型等方面转型,由此就有了一大批拥有城市户籍但仍 “享受”农民待遇的“不农不城”居民。

户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比较敏感,附带了太多的利益,特别是农民,因为这个小小的本子决定了他们在农村的利益有没有得到保障。尽管国家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根本性改革,但这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背景下要尊重历史,农民意愿。“一下子下一剂猛药,没必要,要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改革。”李永东表示。户籍登记制度要看政府释放的一个信号和导向——城乡要统筹,农民要市民化,农民工也要市民化,政府需要多管齐下推动整个社会人的改变。

而在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平上,在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任职的彭岸青告诉记者,“我身边有许多第一代来中山打工的人,现在年龄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因为学历不高、没有房产,即使按照现在积分入户政策也无法入户,一面是已经回不去的故乡,一面是生活大半生的中山,他们迫切希望融入中山。”

李永东说,新型城市化要求中山在社会管理方面有更多创新。“今年民生工程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选民生工程,也是一个体现,以人为本的体现,中山有一个好的基础,也有好的执政理念,接下来可以做得更好。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社会中介机构,承接政府转移出去的职能,调动社会更多方面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多元善治的要求。”

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也要跟上城镇化的步伐,更加绿色低碳环保。低碳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很重要的趋势,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很重要的外部力量,以前消耗资源比较多,带来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我们很多资源不可持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消耗不起,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尽量少的资源取得快速发展。

区位因素

城区需扩容提质对外抓住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机遇

张珂表示,在10年前开始编制第四轮《中山市城市主体规划》的时候,当时的分析,在交通方面就感受到“中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从大的区位和实际区位上来讲,中山永远都处在珠三角的核心地带,为什么当时又提出来“中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呢?张珂称主要就是交通因素,因为当时中山的交通不便,尤其对外交通上,对外交通的几大构件,包括飞机场、铁路等,当时中山都不具备,都要依附于其他城市,而其他城市不仅仅有这些构件,而且抵达这些现代交通的时间成本远远低于中山。

张珂说,“并不是中山一定要建机场、铁路、港口,关键是中山使用这些现代交通工具时,时间成本都很高”。他表示,深中通道的建设将使中山位于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抵达深圳机场只需半个小时,这是机场和城市最理想的互动关系。“从某种关系上,以后深圳的机场就是我们中山的机场了,因为我们过去可能比深圳中心城区过去还要方便。”

对中山自身发展,内在交通也很重要。“中山20多个镇区发展不平衡,仔细分析,往往落后的地区都与交通有很大关系”。

目前中山正在编制 《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这其中既有各个镇区之间联系的市内交通,也有融入珠三角的对外交通,一、二、三环是该规划编制过程中部分成果的体现,“三环”中既有市内交通也有对外交通。张珂介绍说,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60、30、15”,即60分钟的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30分钟镇区互达,15分钟可上高速的要求,该规划提出中山要建设 “5轨道7高速6纵5横”的交通体系。

张珂表示,以往中山城镇化发展是以工业化拉动的,这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也是一种内在关系,由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现在城镇化水平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就要倒过来,通过城镇转变来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也就是产城融合。以往中山港港区就是工业区,现在就叫 “新城”,城市不是单一的职能,而是综合的职能。在新兴城市化进程中,在内部发展上,中山要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对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而在珠三角城市群的飞跃发展中,中山也要抓住这次机会,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珂介绍说,目前中心城区包括六区四镇在内只有10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人口可达到42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可达到187万人,约占到全市人口的40%。张珂表示,交通可以提升区位优势,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也可以提升城区首位度,拉大城市框架,这也是中山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完善城市功能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完善公共服务,可以发挥集聚作用,吸引到更多产业和人才,有集聚才有辐射引领全市发展。”

新闻链接

中山城镇化率2015年近九成

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已经发出《关于提高我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根据《意见》中山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市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为纽带,以主城区为核心,东部、西北部与南部为副中心片区,多个特色镇为节点的“一主三副多节点”城市格局。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功能性枢纽性设施更加完善,公交体系、信息网络、生态保障、节能减排等全面进步。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孙中山文化时代价值不断提升,全民修身行动成效明显。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接近90%,新型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在具体做法中包括,从2012 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7500万元用于城市空间规划。对接省建设珠江口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完善我市各项规划,加快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全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加快形成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格局。到2015 年中山要完成复兴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5处,全市建成省级宜居社区59个,全市完成名镇建设2个、名村建设28个,全市建成绿道网420公里,全市范围内完成建设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全市完成建设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

第二篇:江苏城市化率超60

江苏城市化率超60% 城镇人口10年共增1726万

2011年11月30日08:16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讯 进入新世纪后,江苏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哪些新进展?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表明,去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4767.6万人,近10年共新增1726.8万人,年均增加约173万人,城市化率由41.5%提高到60.6%,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专家认为,江苏城市化仍处高速增长期,未来发展需注意城市数量太少、城镇体系不甚合理等问题。

数据分析显示,近30年里,江苏城市化率提升最快的时期出现在“九五”,5年中江苏城市化率年均提高2.8个百分点。在随后的“十五”、“十一五”,江苏城市化率年均分别提高1.8个和2.04个百分点。尽管这两个时期的增速低于“九五”,但这是在城市化更高水平上的增长。专家认为,60%的城市化率显示江苏城市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已基本实现城市化。

从全国范围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显示,江苏是全国近10年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位居全国第10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上升至全国第7位,排位提前的速度仅次于重庆位列第2位。

城市化发展战略带动了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报告显示,近10年间,江苏特大城市由5个增加到7个,大城市由6个增加到9个,中等城市由15个增加到17个;与此同时,全省城市数量由44座减少到39座,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数量则由18个骤减至6个,全省建制镇也由1191个大幅减少到877个。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如何在城市化整体推进过程中保持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江苏今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过去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抑或是现在的“聚集型”城市化道路,市、镇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是,近些年经过几轮乡镇合并、行政区划调整,江苏城镇空间布局和城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城市不仅数量大幅减少,而且全部集中在长江两岸地区,空间分布不尽合理。江苏每百万人口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000年仅0.6个,2010年反而降至0.5个;反观日本,1995年每百万人口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8个。

第三篇:城市化背后的留守儿童

申论热点天天读:城市化背后的留守儿童

作者:河南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网 日期:2010-6-30 9:07:28 标签:政法干警 申论 热点 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社会问题的背景】(1)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

【社会问题的背景】

(1)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2)据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少年儿童约有4000多万人,平均每4个少年儿童就有一个多留守少年儿童。

(3)根据广东省未成年犯管理所提供的调研数据,在押犯人中曾为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达20.1%。

(4)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少年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少年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少年儿童。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

(5)据心理学家研究,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

(6)广东省少工委2009年上半年,随机抽查粤北山区某县4所小学321名学龄留守少年儿童时发现,超过70%的留守少年儿童学业成绩在班级属中下游。

【核心观点】

(1)留守儿童现象,给学校带来太多的“负荷”,由此逐步形成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格局的变化,应当引起更高层次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

(2)父母在外地违法犯罪,给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压力更大,特别是当他们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走向社会时,如何引导、帮助他们靠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去“撑起一个家庭”,的确需要相关部门去研究思考。

(3)留守儿童工作从全国到地方还基本处于“无领导机构、无牵头部门、无职能定位”的“三无”状态,各地的政策大部分缺乏针对性,停留在口号层面的比较多。

(4)多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保障留守少年儿童的权益,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但贯彻落实很不到位,留守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亟待改善。

(5)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参考广东省的经验推广 “希望家园”建设。在相关的贫困村建立“希望家园”,规划“心理辅导、情感交流、学习帮助、文体活动”四大功能。“希望家园”是对接爱心、承载资源的平台。企业可命名援建;大学生可在这支教助学;城市少年儿童可在这手拉手献爱心;村中退休老师、老干部可在这发挥余热;爱心民众可到这结对认亲等等。

第四篇:城市化率过半带来城市管理新难题[模版]

城市化率过半带来城市管理新难题

中广网9月16日消息(记者丁华艳)今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跨过一半,城市化带来的矛盾将凸显出来。城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从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大规模发生的态势,加之中国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欠账,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城市化率过半带来城市管理新难题

“今年我们将跨越城市化率50%的节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室主任倪虹分析认为,跨越这一节点,意味着人口红利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市场,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矛盾。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上提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正隐藏着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稳定风险。由于这些风险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一旦爆发,很可能导致非常态扩散和放大。

“尤其是以下五大矛盾正处于从潜在风险向公共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连玉明说,一是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超过0.5,逼近社会容忍线;二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并有激化的趋势,通货膨胀、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乃当前之首;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事件或恶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四是仇富、仇官、仇权的社会心态问题日渐突出,极易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迅速放大为社会危机;五是非传统安全危机正成为公共安全的主要威胁。

多座城市开始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创新城市管理,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以数字管理为切入点的智慧城市,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青睐。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

北京作为大型城市,在朝阳区通过构建10大模块79个大类、439个小类、3452个细类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和治理模式,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一网打尽”,为我国城市管理和创新提供了独具示范作用的全新模式。

作为中小城市的代表,江苏扬州市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扬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福喜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扬州市以政务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构建“智慧政务”,打造一批包括人口基础信息、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房管、金保工程等项目在内的国家、省级电子政务试点(重点)项目,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五篇:我国城市化率相对落后 工业化率超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在3日举行的“国浩法制论坛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法治论坛”上表示,城市化要有一定限度的移动自由,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难以阻挡,但目前人口配套制度建设严重落后。

周其仁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率相对落后,工业化率相对超前,服务业发展不足。相信未来还会有新一轮再城镇化,对现行城镇化不合理部分进行重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在3日举行的“国浩法制论坛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法治论坛”上表示,城市化要有一定限度的移动自由,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难以阻挡,但目前人口配套制度建设严重落后。

周其仁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率相对落后,工业化率相对超前,服务业发展不足。相信未来还会有新一轮再城镇化,对现行城镇化不合理部分进行重组。

高城市化率背后的忧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