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调查分析报告[小编整理]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20-106212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5 12:39: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面上来,重新意识到在课程改革的中不能放松质量意识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余文森教授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我镇小学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方面究竟存在那些方面的问题呢?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结果:

1.调查方法:试卷分析法、成绩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2.调查对象:五年级学生等。3.调查内容: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41份,收回41份(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的前提下填写)。

调查项目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所占比例)。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1)不太喜欢(9.04%)(2)一般(42.86%)(3)喜欢(48.1%)2你觉得数学老师上课亲切、有激情吗?(1)不够亲切,缺少激情(6.19%)(2)一般(60.95%)(3)亲切自然、有激情(32.86%)3你觉得数学老师的提问()(1)过于简单,无挑战性(13.81%)(2)难度适中,有挑战性(81.43%)(3)难度太大,无从下手(4.76%)4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后,给你思考的时间()(1)很少(9.04%)(2)不太够(20%)(3)够(70.96%)5你的数学老师对课堂上的知识讲得清楚吗?(1)听不懂(5.71%)(2)不太清楚(17.14%)(3)讲得清楚(77.14%)6你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了吗?(1)没有倾听(6.67%)(2)偶尔倾听一下(28.57%)(3)认真倾听了(64.76%)7在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中你是怎么样表现的呢?(1)与我无关(7.14%)(2)只听别人说(20.95%)(3)认真参与讨论(71.9%)8你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与课无关的话吗?(1)常常讲(11.43)(2)偶尔讲(69.52)(3)从来不讲(19.05)9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1)每次都一样,我没感觉(17.14%)(2)及时,但没有激励性(35.71%)(3)及时,很有激励性(47.14%)10数学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你会吗?(1)只会一点(8.1%)(2)大部分会(34.29%)(3)全部会(57.62%)11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不能(9.52%)(2)有些能(47.14%)(3)能(43.33%)12你想给你的数学老师提出哪些建议?学生们:

1、数学老师你上课能亲切些吗?

2、我希望数学老师上课少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3、请老师上课时把数学知识讲清楚一些。

4、我希望老师在上课讲重点时,换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对数学课更感兴趣。

5、请老师在我们回答数学问题时,别只让一个人回答。

(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学教师分别针对自已的课堂教学,并结合观摩我镇其它数学教师的课堂,普遍认为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有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钻研教材不够深入,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2.导入新课缺乏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投入学习的全过程。

3.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发展估计不够,提问出现了过于简单和跳跃性太大的现象。

4.在讲解例题,讲述概念、法则、定义等时,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准确。5.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主要表现在研究问题的价值性、小组的组成和分工、研究的时机、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还有待探究。

6.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

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设想:尽管我们的调查、测试和统计还不全面,存在误差,但是从众多数据显示:如何改进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影响了我镇的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我镇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逐步我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对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前缺乏有效地分析教材、读懂教材。从对数学教师的访谈和听数学课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为课前没有有效地专研教材,导致课堂目的性不明确,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知识引导思路不清。

2、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从调查中发现有9.04%学生不愿学,不想学;42.86%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般;6.19%的学生觉得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够亲切、缺少激情。这就说明数学课堂上没有有效的情境创设,老师也没有通过自已的亲切和激情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3、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14%的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小组合作与自已无关,20.9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听别人讲,从观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小组合作中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中不知道干什么?等问题。

4、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有些教师课堂上,布置的巩固练习随意性很大,没有切实地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或者设计的练习太过于简单、形式单一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巩固练习的有效性。

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52%的学生觉得数学教师给自己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感觉每次一样,没有激励性,没有体现评价的有效性。

6、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1%的学生对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只会一点,34.29%的学生大部分会;9.52%的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7.1%的学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通过202_年度期末数学检测成绩分析,1-3年级的数学成绩均在市排名居于下游,而4-6年级的数学成绩虽有改观,但就全市来说,仍不理想。

7、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灾后学生在板房学校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心理不稳定,原因是只关注生命而淡化了知识的学习。

设想:

1、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教点啥,知识方面,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要切实地落实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让重点突出。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必反复唠叨,要多设计一些相关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4、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基础性练习的时候要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掌握。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的教学不仅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适度注意对优等生的选拔。教师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要结合知识点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知,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课堂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勇于探索,这样的数学课堂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才高效。

茅坪场镇中心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课题组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面上来,重新意识到在课程改革的中不能放松质量意识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余文森教授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我镇小学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究竟存在那些方面的问题呢?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调查: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结果:1.调查方法:试卷分析法、成绩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2.调查对象:全体数学教师和2--6年级学生等。3.调查内容:我镇1--6年级学生202_年秋季的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和202_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等。4.调查结果:首先,我们对202_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202_年春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91.295.7二年级93.898.2三年级91.299.2四年级9298.5五年级86.597.5六年级91.297.1???202_年秋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8897.1二年级92.698.9三年级89.899.6四年级87.598.5五年级90.399.7六年级94.697.72008年10月,我们针对我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在全镇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二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重点测试、还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访谈。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20份,收回210份(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的前提下填写)。调查项目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所占比例)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1)不太喜欢(9.04%)(2)一般(42.86%)(3)喜欢(48.1%)2你觉得数学老师上课亲切、有激情吗?(1)不够亲切,缺少激情(6.19%)(2)一般(60.95%)(3)亲切自然、有激情(32.86%)3你觉得数学老师的提问()(1)过于简单,无挑战性(13.81%)(2)难度适中,有挑战性(81.43%)(3)难度太大,无从下手(4.76%)4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后,给你思考的时间()(1)很少(9.04%)(2)不太够(20%)(3)够(70.96%)5你的数学老师对课堂上的知识讲得清楚吗?(1)听不懂(5.71%)(2)不太清楚(17.14%)(3)讲得清楚(77.14%)6你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了吗?(1)没有倾听(6.67%)(2)偶尔倾听一下(28.57%)(3)认真倾听了(64.76%)7在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中你是怎么样表现的呢?(1)与我无关(7.14%)(2)只听别人说(20.95%)(3)认真参与讨论(71.9%)8你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与课无关的话吗?(1)常常讲(11.43)(2)偶尔讲(69.52)(3)从来不讲(19.05)9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1)每次都一样,我没感觉(17.14%)(2)及时,但没有激励性(35.71%)(3)及时,很有激励性(47.14%)10数学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你会吗?(1)只会一点(8.1%)(2)大部分会(34.29%)(3)全部会(57.62%)11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不能(9.52%)(2)有些能(47.14%)(3)能(43.33%)12你想给你的数学老师提出哪些建议?学生们:

1、数学老师你上课能亲切些吗?

2、我希望数学老师上课少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3、请老师上课时把数学知识讲清楚一些。

4、我希望老师在上课讲重点时,换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对数学课更感兴趣。

5、请老师在我们回答数学问题时,别只让一个人回答。

(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数学教师分别针对自已的课堂教学,并结合观摩我镇其它数学教师的课堂,普遍认为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有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钻研教材不够深入,课前准备不够充分。2.导入新课缺乏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投入学习的全过程。3.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发展估计不够,提问出现了过于简单和跳跃性太大的现象。4.在讲解例题,讲述概念、法则、定义等时,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准确。5.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主要表现在研究问题的价值性、小组的组成和分工、研究的时机、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还有待探究。6.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二.调查结果分析及设想:尽管我们的调查、测试和统计还不全面,存在误差,但是从众多数据显示:如何改进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影响了我镇的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我镇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逐步我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对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前缺乏有效地分析教材、读懂教材。从对数学教师的访谈和听数学课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为课前没有有效地专研教材,导致课堂目的性不明确,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知识引导思路不清。2.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从调查中发现有9.04%学生不愿学,不想学;42.86%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般;6.19%的学生觉得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够亲切、缺少激情。这就说明数学课堂上没有有效的情境创设,老师也没有通过自已的亲切和激情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3.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14%的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小组合作与自已无关,20.9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听别人讲,从观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小组合作中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中不知道干什么?等问题。4.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有些教师课堂上,布置的巩固练习随意性很大,没有切实地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或者设计的练习太过于简单、形式单一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巩固练习的有效性。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52%的学生觉得数学教师给自己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感觉每次一样,没有激励性,没有体现评价的有效性。6.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1%的学生对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只会一点,34.29%的学生大部分会;9.52%的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7.1%的学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通过202_期末数学检测成绩分析,1-3年级的数学成绩均在市排名居于下游,而4-6年级的数学成绩虽有改观,但就全市来说,仍不理想。7.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灾后学生在板房学校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心理不稳定,原因是只关注生命而淡化了知识的学习。设想:1.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教点啥,知识方面,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要切实地落实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让重点突出。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必反复唠叨,要多设计一些相关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3.“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4.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基础性练习的时候要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掌握。

2、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3、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的教学不仅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适度注意对优等生的选拔。教师在进行练习的设计时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要结合知识点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知,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得。5.课堂中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勇于探索,这样的数学课堂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才高效。6.对灾后学生的学习心态,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心理辅导,让学生敞开心扉,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

(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

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性。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课题组成员上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4.定期参加座谈会,交换课题研究信息,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参加“磨课”式的研讨活动。

6.走出去,虚心请教。

(三)课题研究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2.实施阶段

(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观察法:通过观课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素材。

3.反思法:依托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个人心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确定研究内容

(1)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研究。

(2)实施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成果

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经常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们还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组是这样做的: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类似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研究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探讨的背景:

(一)来自全县教学质量分析会上的“不和谐音符”

“按一年级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类学校),二年级平均分90、85、80、75,三年级平均分85、80、75、70,四年级平均分80、75、70、65,五年级平均分75、70、65、60,六年级平均分70、65、60、55的标准来评选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居然一个都没有,最后只好按本次考试成绩由高到低评出了十个教学质量优秀奖单位”

——这是在202_年春开学初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上颁奖结束后分管教学的教委副主任的讲话。

09年秋,我县在实施义务教育以来第一次组织全县中小学期末统一考试。在分析会上的一些数据和管学主任的这段话就像一串不和谐的音符扰人心智:一组低标准的数据中透出的是什么呢?

(二)赛课的困惑

根据县级各部要求几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组织不同学科的赛课活动,赛课中,尽管执教者都在尽力演绎着一些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什么的,但一种“主持”与“观众”的心照不宣、“演员”与“编导”精神分离的破败感依然显露无遗。那么真正的好课是什么样的呢?

(三)我县有效教学研究的呼唤及此次“国培”的启迪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及纵深发展,202_年我县教研室在全县提出要求:实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呢?如何从有效走向优质高效呢?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低下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带着这些困惑,结合此次培训引发的启迪思考,我对我镇所有学校及毗邻乡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研究,现将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在认真听课和有效访谈后我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归纳为大概以下四种课堂教学类型: 1.“经验型”课堂

这种现象大概占30%左右,多出现在四十岁以上的教师中,他们教书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中能凭借经验有效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但是缺少深层次的理论指导,于是巧取捷径直达目的,全无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兴隆村小听到的教学百分数应用题:①出示例题:在“绿化长江”植树活动中,有男同学84人,占总数的60%,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请读题找出谁是“1”,思考求的是总数还是部分数?③师引导学生分析:我们知道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是相通的,那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总数用什么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师:那怎么列式呢?然后生口述师板书:84÷60%=140(人),答: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共有140人。接下来如法刨制进行相关的求部分数、求百分比的变式练习。为什么不知道“1”就要除?很显然,在整个过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学生的深层思考,更不要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完全是借助多年的解题经验在教学,学生也只是机械模仿,死搬教条,这与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

显性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隐性知识即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相悖。2.“老黄牛型”课堂

这种课堂约占10%——15%。这类课堂教学呈现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以及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慈母情怀,还有课后那不厌其烦的重复演练。没有创造也没有投机取巧,没有花样也没有教学的懒散,只觉“老黄牛”般的任劳任怨,学生主体荡然无存,情感体验也依旧浅薄。3.“华丽时髦”型课堂

这种课堂常出现在能与时俱进的年轻教师中,约50%左右。这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敢于尝试,但缺少引领,尝试带有盲目性,于是课堂呈现的是新课程理念下各种教、学方式的机械重组、无效叠加,最终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师生关系未能体现,学生乐在玩中而不是乐在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处于“游离”状态,我称之为“华丽时髦”型课堂。

4.“朴实有效”型课堂(10%左右)这类课堂教学较之前面来说算是有效且能谓之高效的课堂了。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言语精炼、评价适当;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强,能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师也能上出数学的特点——逻辑性强,常在检测中取得好成绩。但也没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运用生成的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

“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1]。”记得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所学知识对人生质的影响,而不是掌握了多少个知识点。从这个角度说,统观以上种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属低效、甚或无效。

(二)原因分析

1.抵触新理念,淡化学习实践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理念的陈旧落后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首要因素。基础教育改革推行这么多年,素质教育口号也喊了这么多年,可在我们农村学校来说,要么是追着改革的尾巴散步——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忘了赶路的目的(只观不做);要么是忙着寻踪而至,忘了风景的美丽迷人(盲目追从,无独到见解)。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总觉得自己资历高,年轻时也曾在教学中显山露水,觉得这么多年来教育不都是这么干的吗?不也出了很多人才吗?所以虽然举着课改的旗,唱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歌,但对新的理念却不加理会,或者干脆就持怀疑、旁观的态度,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2.陈旧的教材观使教材成为“法典圣经 ”

访谈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教教材,能基本做到用教材教的老师比率几乎为零。在老师们的眼里,教材即知识,所以只要认真地教完教材中的知识就是完成了本期的所有教学任务,显然这种陈旧的教材观展现的就是教材即法典圣经,教师必须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这在新课程理念是不合时宜的。新课程指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其表现形式: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2]。如何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载体,就有赖于老师准确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体现“用教材教”这一基本原则。3.“三维目标”与“数学活动”游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获得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

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依托科学合理的数学活动实现其价值所在。但教学中却因为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三维目标而失去使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效数学活动的支撑致使三维目标被割裂的现象。案例:《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

师:那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来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试试(学生兴趣盎然,拿出学具拼摆只见许多同学左比划右比划可就是没能拼成平行四边形。过了大约两三分钟左右,估计学生应该已拼摆转化出来了。师:哪位同学愿到黑板上来展示展示?(顿时鸦雀无声)师:看看谁最勇敢(教师激励)终于有人举手了。老师让他到黑板上拼摆,比划了半天没能拼出老师想要的图形,老师急了,一下就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接下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分别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引领分析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板书: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下边板书: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像这种盲目追求形式让三维目标游离于数学活动之外,常常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性、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为代价的。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于有效教学有很多种解释,不同的领域其生发的内涵也就不同,而我侧重于用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变化来作为检验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介于此我认为真正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知识技能、方式方法、过程体验、情感态度等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变化的教学[3]。”其关注的是学生有无发展变化及学习效率的高低。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第一》),这话原意是君子要致力于根本的修养,有了正确的根本自然就能衍生出良好的德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我们才能在教育之道上越走越远[4]。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指导我们教育教学有效高效。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曾经有一位家长问孩子所在校的校长:你说我们送孩子上学是为了什么呢?校长反问道:你认为呢?家长说:我觉得是为了学习未来成功和幸福人生的智慧。家长的话很有道理,教育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人的发展,是使人成“人”的过程,即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于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再是“师送生接”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以理解为前提的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5]。”

(2)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指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静态的、预设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充满喜悦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式教学思路这样设计: 激趣导入:

①把哭脸娃娃变成笑脸娃娃(笑脸娃娃具有对称性)

②欣赏具有对称性特征的精美美工剪纸作品(引导欣赏、感悟、发现,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③挑战:你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剪出具有这样特征的作品吗?(学生兴趣高、借助经验跃跃欲试)

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创作,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汇报交流:

①展示作品,共同欣赏。[创设时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②汇报过程,展现思维:说说你是怎样剪出这么精美的`作品的?(总结归纳构思、折、画、剪的过程)

③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师:像这样的实物或图形我们把它称为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哪些同学能根据自已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④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出示实物图形生判断练习。应用拓展,抽象理解:

①猜想:已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验证: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小组交流讨论方案)③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剪下折一折。④统计:小组合作完成预设表格。(分类整理统计)小结:反馈归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留足时空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参与学习探究活动,体现了课程的认知、经验和活动,使课堂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2.准确解读教材,实现有效重组与整合新课程赋予教师整合教材的权力,但是当我们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的开发者的时候是需要主见、需要智慧、需要研究、需要创造的,而静下心来正确解读教材、悟透编者意图、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前提。只有在准确解读教材之后才能抓住教学内容本质进行有效重组与整合,实现在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实现直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种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儿童接触的事物加以选择,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6]。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我们不能把儿童看成是空空的容器,他们来到学校不只是让教师通过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达成教师当前在功利驱动下的某种目标,而应该引领儿童回归生活世界去学习数学。

4.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尽管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提倡多元评价,但考试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数学教育的趋向,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在我县成为一种教育制度而存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7]。评价教师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着于现实,更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时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我们不妨突破过去“唯知识”的考试窠臼,把新课程理念有机融进考试之中,借助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以考导教。把教师的教学引向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天地,让考试成为促进数学课堂教

学有效高效的一剂新的药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有效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且也因不同地域而存在差异,但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却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短期内降低教学质量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会阻碍学生的长效发展。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教学并逐步走向优质高效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第21页第七条,1984年6月第2版,杜殿坤编译。[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7月出版

[3]王元寿,有效教学研究[R](重庆南岸区进修学院202_年11月26日讲座)[4]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第三章“本立而道生”(202_年4月第一版)[5]靳玉乐,《理解教学》[M],202_年12月第一版 [6]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M]第28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第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2_年08月28日

点击数:1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思考价值不强的、指向不明确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就会使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长此以往,一定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stulunwen.com 提问;有效性;学习兴趣;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实施校本小课题的意义

校本小课题研究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旨在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因为这种小课题研究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所以实施校本小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更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听别人的课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却发现我们的有些课堂提问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中这样几个问题比较突出:提问过于频繁,思考价值不强;提问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不重视学生的提问;提问指向不明确;不讲究提问方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研究,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在研究过程中,觉得有这样几种研究策略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准确把握问题重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的初期,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我就针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首先列出了本节课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以便学生回忆。接着问卷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些调查:(1)在本节课中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几个,请标明序号;(2)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浅,请标明序号;(3)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深,请标明序号;(4)在本节课中是否有没听懂老师问什么的问题,请标明序号;(5)在本节课你是否回答了问题?回答了几次?请标明回答几次;(6)回答问题后老师是否及时给以评价?评价对你是否有帮助?请标明有帮助的评价次数;(7)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个问题可以不问?请标明序号。

这份调查问卷暴露了自己当时的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只顾数量,不求质最;难易不尽得当;有些问题的提出目标指向不明,含混不清等等。既然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下一阶段的研究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也定期的进行这类的问卷调查,这样不但随时了解了自己一阶段以来研究的实效,而且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确定了重点,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理论引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问卷调查的结果更加明确了我的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展研究,我开始认真学习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的优化原则、方法、设计艺术等。在有效性课堂提问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问题设计。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针对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目标,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根据给出的底和高,你能计算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对照皮亚杰式的提问分析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让学生套用公式,而不是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于是我转换了问题设计的角度,把问题设计成:“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主题听课,剖析案例推进研究

在运用课堂提问相关理论指导自己设计课堂问题的同时,我也把运用理论分析别人的(名师课例、同事常规课)课堂提问当作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把这种方法叫做“主题听课”法,这个主题就是我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有效性提问”。听课后再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通过在“主题听课”中持之以恒的观察与反思,自己也形成了一些有关提问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导入环节的提问策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激活相关知识间的链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这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需学生作深入思考,问题的答案也要简单明了。在课题研究中,我针对几种不同的导人方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提问策略,以达到“问必简洁明了”的目的。

(1)精选指向明确的问题谈话导入

(2)巧设来源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

(3)采用突出主题的问题多媒体导人 引领探究处的提问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我认识到在意义的重建过程中,探究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获得体验与感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开放有度”成为我提问的标准,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策略:

(1)设计思考角度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如果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对问题就会饶有兴趣,就会有好奇心。

(2)设计解答方法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设计的问题解答方法是开放式的,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开放,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解答方法开放的问题。如有軙样一道怍考题,要求学生唨多种方法比“998/999和997/998的大小”,学生可能想到化同分母比较、化倌分子比较、化小数比躃等不同方法。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也只有发散思维,才能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概㎇。

(3)设计最终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熟悉“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问题答案就是开放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而开放性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讲的三点“开放性”,必须在“有度”的原则下开展,否则就可能成为漫无边际、目标不明、甚至正误不分的“开放性”,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巩固深化环节的提问策略

在课堂巩固和深化环节,我注意把问题设计在以下几个关键之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1)抓住知识的兴趣点提问

(2)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提问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总结延伸处的提问策略

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课堂总结应该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问题进行课堂总结呢?我认为“全面有序”非常重要。具体提问策略有这样几个:

(1)结合知识目标设计问题,梳理全课知识

(2 1 2 下一页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jy/jyll/15917.html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2_年08月28日

点击数:2 【字体:大 中 小】)针对数学思想方法设计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围绕后续学习设计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其实就说出了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秘诀。每天的有效提问催生了学生的有效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走上了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道路。两年来,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了一些相关论文,其中《反思我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等文章发表在省市区级各类报刊上。同时也带动身边的同伴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在202_年上学期,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以及松原市四县一区的网络成员还专门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在真心教育房间进行了两次网络研修。通过这些活动,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有效提问策略,并投入到研究有效提问的队伍中。

上一页 1 2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喜欢就分享给大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jy/jyll/15917_2.html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调查分析报告[小编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