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21-114620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20 12:48: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云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10财务一班 毕建琴 学号:201014403256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室有洼,径尺„ „即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室虽小,但含天下之事;事虽小,亦含大事之影!《礼记·大学》记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事小,如一室之治;平天下事大,如天下家国为。然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自身之不修,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对他以后的人身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管理者自身具备的品质,是由他主导的相关企业和领域的根蒂。由此观之,在“管理者应注重自身的管理”这一说上,古今之说,中外之言,便不谋而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型企业的顾问,而管理学,则是他一生的主要研究对象。

通常情况下,和管理有关的书籍基本上都是讲如何管理别人,但本书讲的却是如何让管理者管理自己,使管理者本身变得更加卓有成效。正如德鲁克在本书前言中所指出的观点“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是一本告诉大家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书籍。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在本书中对管理者的定义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理解的范畴。一个知识工作者也许并没有处于一个企业或机构的最高管理层,但是他却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绩效和结果。这样的知识工作者在我们的社会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德鲁克也称这些知识工作者为管理者。一个管理者不管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医院,在大学,或者是在部队工作,他必须首先要去“做正确的事”。做到卓有成效是知识工作者在一个组织中的一种特殊技能。不仅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卓有成效,其他各组织的管理者也必须要卓有成效。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习惯:

第一,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一项限制性因素,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限制。而在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的供给没有丝毫的弹性,时间的供需没有价格可资调节,也无法绘制边际效用曲线,时间也没有替代品。但是对这项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和不可或缺的资源,绝大多数人却都以为可以取用不竭。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第二,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大多数的管理者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他们耽耽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第三,发挥人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之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之长。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的缺点和短处,但是我们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精力集中与主要领域。

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正因为面对的事物太多太杂,才需要特别专心。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办法。

第五,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所谓决策,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有效的决策人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我们之所以需要一项新决策,正表示过去的衡量方法已经不适于今天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德鲁克的管理理念都必须落实到“实践”上来,因为管理是实践。管理者必须把学到的理念诉诸实践。因为,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第二篇:国无法不治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才能社会安定,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走在马路上行走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被车撞伤,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学校也有学校的“法”,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有的同学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他们对校纪校规视而不见,忽视学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旷课、偷窃、为一点小事结伙打架等等……这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我们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这些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命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行为的必然,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势在必行。遵纪守法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他就有多大价值。所以,我们必须遵纪守法,弘扬正能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才会更加地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携起手来,弘扬遵纪守法这一正能量。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做一个新世纪的遵纪守法的合格的中学生

第三篇:国无法不治,校无法不兴演讲稿

国无法不治,校无法不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组18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国无法不治,校无法不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文明,高度社会主义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法律”可以说是玄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眼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由于它在无辜者眼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当某人被证据确凿的证实有罪或无罪时,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声张。“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律”则是具体的规则,条文。“法”“律”结合起来,组成了这个社会中神圣的词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同样也会进一步完善,由于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是要依靠法律才能稳步的前进。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学法,懂法,用法,不触犯法。才能像法国的泰·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说的那样:“这些神圣的法律,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镌刻在我们的神经里,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并同我们共呼吸;它们是我们的生存,特别是我们的幸福所必须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即使经济实力再强,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遵法的国民,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离真正的强大还有相当一段间隔。固然,我国目前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普法教育也一直在进行,但事实求是的讲,“遵纪守法”这四个字,还远没有成为所有公民的自觉行动。应该说,我们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固然间隔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尚需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立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传承。

民众对法纪是忠诚的,他们甚至希望看到像苏格拉底那样用生命追随自己心中神圣法律的人,古希腊雅典的“当权者”以对神不敬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并判他极刑。临刑前,他的朋友们决定帮他越狱,而且一切都预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遵守。”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律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

在大多数国人来看,苏格拉底确实有点迂腐:既然法纪本身不公正,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有人认为,由于人们的道德准则与正义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也就必然存在意见分歧与矛盾。因而,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人都应当遵纪守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中国,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基本意志,我们更应当自觉遵守和维护。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不仅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了,而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也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追求的公众时尚时,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遵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纪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如果社会与法制遭到疯狂践踏,党纪,政纪,军纪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不仅正常生活无法进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更甚者就连国家主席的人身自由与生存权利也得不到基本保证。这种“史无前例”的混乱无序状况,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而深刻。今天,我们仍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进一步告诫人们,无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可没了法纪的规范,不可乱了正常的秩序。

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在法治的背景下,违法乱纪就是践踏,危害社会。有的人似乎觉得违法乱纪可以拣便宜,捞好处,所以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甚至自喜于钻一下法纪的空子。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那些最终被绳之以法的人,在最初都毫无例外的抱有侥幸心理,以为可以超越恢恢法网,乃至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而感到骄傲。当正义的宣判来临之际,他们才开始悔恨,自责。留下了多少以警后人的教训!如果当初多一点遵纪守法的光荣感,多一点违法乱纪的耻辱感。又何止于此!

逆法而动,越规而行,不是什么勇敢的举动,恰恰正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这种无视实践经验,无视客观规律的行为,定不会带来什么好的后果,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例如有人对交通法规尽不在意,任意穿行,当灾难降临时,既贻害自己,也贻害他人。但最后留给人们的,不是对英雄行为的扼腕痛惜,而是对冥顽落后的鄙夷和警示。

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走遍天下书为侣之教案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指生说)是呀,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

②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

③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③你发现了哪个生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④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⑤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①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②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

④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

②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探究答案,品味语言

①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b.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

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

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③汇报交流怎样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④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诵读语言,积累语言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链接

①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

②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第五篇:“里仁”何以“为美”?

读《论语》绝非一遍两遍,每每读到“里仁为美”便疑窦丛生,尤其以此读宋明理学家的解释,说“里仁”者,选择与仁义的人住在一起也。因自己无知,听便信了。你说怎么会不信呢,与仁义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至少也能得一些仁义的皮毛吧。但仔细想想,怎么辨识仁义之人呢?仁义之人成堆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即使容易辨识,抑或能找到仁义之人成堆的地方,那么别人呢?天下人呢?再者,儒家大济苍生,如若只能如此“里仁”,那么怎么大济苍生呢?

“里仁”之“里”在古汉语里,可以是“居住”,也有“处”的意思,“仁”者,可以是仁义之人,也可以是“仁”的思想境界,南怀瑾对“里仁”的解释则比较可信,他说“里仁”“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境界放在仁的境界。”亦即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便是修养之至高之美。

至此,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到,宋明以后中国社会何以走下坡路,近代以来近二百年,中国文化何以被冤枉地暴打一顿。南怀瑾打了一个比方,说孔孟做老板开了一家股份公司,以曾子、子思、荀子做伙计,卖的东西货真价实,生意红红火火,怎奈后继者加水卖,甚至加三聚氰胺害人,渐渐的,这家公司也只有破产的份了,咋的还能兴旺下去呢?尤其宋儒,在渐变中彻底篡改了开山祖老板的基本精神,所以后人要打倒孔家店。人们恨的是宋儒,是理学,可也没有多少人能分清宋儒与孔孟,孔子也只好被冤枉一回两回了,他能怎么样呢?儒学是人性的,是以人为本的,诗三百首先承认人性形而下的东西(其次才是形而上的思维),食色性也,活着就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但不可慌乱,要有度,亦即“思无邪”。到了宋明理学,彻底地丧失了,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这不,彻底丧失了人性的以人为本的好的意识形态,往往混淆视听,让人渐渐远离真理。我想我的困惑也是受到宋明理学影响的缘故吧。

《论语》二十章,开篇“学而”,学的对象是什么?这是有讲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的是“仁”而不是某个专业知识,甚至可以不识字,学“仁”而得做人之理,“习”是实践,学“仁”并不断地实践不是很快乐吗?这里面还隐含着古代中国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这样理解真的能感觉出“不亦悦乎”的缘由所在。而根据宋明理学的解释,学习并不断地复习就真的“悦乎”不起来,孔孟不是痴呆,是不至于将这样弱智的思想传给后代,贻误千年的。

所以孔子主张“里仁”之人是可以居住在蛮夷之地的。“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人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人爱护他,恶人,改变他、感化他、怜悯他、慈悲他,“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古代中国正是以仁怀远四方蛮夷,以仁的精神教化万民,造福四方,形成强大的民族融合精神及凝聚力继往开来的,翻开二十四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做学问要准备一生寂寞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仁之所至,义所当然”,有些事就是杀头也要做,有些事死也不能做,面对乱世,即使是一个安定的社会,必先做好文化教育工作,然后才能着手社会的变革。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再比如,今天的为政者做什么事也是要造舆论,然后再去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曾是当今中国社会大变革的舆论准备呢。

孔子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礼乐崩坏、道德沦丧的现实,他没有行为过激,“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南怀瑾《论语别裁》)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整个社会思想的纯正,这也是他提倡修君子者“克己复礼”的原因。孔子就是以“里仁”的精神,影响好人更好,悲悯感化恶人弃恶从善,兴教育,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默默地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圣者之仁化润万物,不计较流言蜚语,不解释恶者之诽谤,如日月蒙羞之不言。

日月蒙羞能永久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时代人口只有几百万,孔子弟子三千是一个多么大的力量啊,且有贤者七十二,个个时代精英,有许多弟子掌握着各个诸侯国的权利,可以说一呼百应,来一个古代的“巴黎公社”毫不费力,甚而至于可以坐稳天下也未可知,可他不做,“仁之所至,义所当然。”默默致力于文化普及,致力于自己思想的传播,以求社会思想的纯正,为社会和谐的理想做着文化复兴的工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能做多少就做都少。孔子是一个寂寞的享受者,一个永生的日月,指明了一个文明的方向,开辟着万古不朽的事业,引领着人类的未来,“里仁”以此“为美”。

当生命的寂寞之美化为泰山北斗,永远矗立于人类乃至众生的灵魂高空的时候,“里仁”之美是难以言说的,无须说的,不必说的,宛如日月之光辉。

有弟子问孔子,我们的理想无法实现怎么办?孔子说:“乘桴浮游于海。”玩去?海外去?这便是儒家之退隐,以保持独立的知识分子队伍。也可以理解为出国,可惜那时交通不发达,没有飞机、轮船,不然老夫子的精神能传到海外也未可知呢。还好二千五百年后,孔子学院在海外遍地开花,老夫子该开怀一二了吧?如今胡老大要“和谐社会”,温总也在伦敦阐述着他老人家的思想皮毛,此后环球会有什么变化呢?

历史在进步中倒退,也在倒退中进步;历史在惊人相似中循环,也在循环中相似。源于天地精神的“仁”化形为礼乐精神,由上古时代延续到汉代,相当于世界本源的“乐”丢失了,宋明时代因为理学“仁”丢了,近代我们又冤屈地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暴打一顿,以政府行为欺师灭祖,时至今天,“学”只剩下学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以急功近利,是否孕育着国破家亡族灭的惊天危机?如果说,孔子面临的是一个道德沦丧、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那么今天的我们所面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仁而实践悦乎,达成仁的至高境界,是每一个“人”应该达到的仁,也是儿童启蒙的第一要务,还是“里仁”之所以“为美”的唯一原因,更是人生、社会幸福和谐的必由之路。

所谓“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