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妇女门诊规范化建设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1-51627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0 15:33: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妇女门诊规范化建设

崇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妇女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自评报告

市卫计局:

按照市卫计局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指示要求,我中心依据《山西省乡级妇女、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规划,现将自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中心成立妇儿保健区,其中妇科保健门诊业务用房3间,中心妇保科共有医生2名,均为大专学历;妇女保健专职医生1名。

二、加大投入,优化工作环境

1、规范了工作用房,孕妇学校、孕期保健室、妇女体检室、B超室都按照房屋设施要求进行了改造和设施配备。

2、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妇女保健候诊区域设置在了楼道,为了加强妇女保健知识和公共卫生项目的宣传,制作了楼道宣传廊,进行展板宣传和宣传资料的宣传。

3、为了加强妇女保健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管理,中心更新了办公设备,现有妇女保健专用电脑1台,办公桌,椅子,资料橱,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诊查床,成人身长体重测量器。紫外线消毒灯,立灯,屏风,多普勒胎心仪,产后随访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为了规范妇女保健工作,中心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质量管理考评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了各项制度的学习,使大家的工作有制可依。按照要求开展基本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使辖区妇女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三、制定妇女健康管理工作技术规范、诊疗常规并严格执行。要求妇保人员熟知各项操作规范,并能掌握妇科基本的操作。

四、存在的问题

1、妇女保健科场地局限,上下水问题无法修改设置,只能利用儿保隔壁隔出的洗手间作为手消毒场所。

2、妇科门诊由之前的中医理疗科改造,场地局限,孕妇学校只能与妇幼健康教育共用一室。

3、医疗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双向转诊服务。

4、加强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还需增添一些设施设备。

崇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7月10日

第二篇:规范化门诊

为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需要,近日,区卫生局发出了《关于在全区开展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创建工作的通知》(河卫发〔2010〕73号),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设的妇保、儿保门诊,均要按照《淮安市妇女保健门诊建设标准》和《淮安市儿童保健门诊建设标准》,开展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创建工作。

为此,区卫生局要求各相关单位,一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创。要把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规范化门诊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二要创新思路,合理规划。要结合本辖区人口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实际,对照“两个标准”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合理规划、布局。通过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网点,在科室设置、业务用房布局、标识标牌、制度建设、人员等方面尽可能达到科学合理,规范统一。三要加强指导,注重实效。要求区妇幼保健所加强对全区妇保、儿保门诊的检查指导,要通过创建规范化门诊这一载体,为广大妇女儿童创造更安全、规范、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切实提升基层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四要按照序时进度,积极开展创建。力争年底前全区的妇保、儿保门诊均达到规范化门诊要求。

根据嘉兴市卫生局2009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规范基层妇幼保健门诊工作,8月初嘉兴妇保院举办了基层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培训班。桐乡市妇保院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组织了申报单位的妇幼保健医生参加培训,明确了妇幼保健门诊的功能和任务,规定了门诊设施要求、门诊用房与设备要求、人员资格、服务内容及技术要求。

妇幼保健门诊是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为辖区内的孕产妇、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营养、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指导等。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的创建,提高了基层对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优化了保健门诊的就诊环境,切实提高了妇女、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有力地推动了妇幼保健各项工作的实施。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家医院通过了规范化孕产妇保健门诊的达标验收,5家通过了规范化儿保门诊的达标验收,其余单位将积极整改,力争第二批通过验收。在今后的工作中,妇保院坚持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服务。

(二)妇幼保健工作

1、以制定实施“十二五妇儿保健规划纲要”为抓手,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

(1)制定杭州市“十二五”妇儿保健规范纲要,提出符合杭州市实际的妇幼保健体系建设要求。拟出台《加强杭州市妇幼保健体系建设若干意见》,作为“十二五”妇儿保健纲要的实事项目,进一步明确各级妇、儿保健人员的编制要求、机构建设标准,逐步落实各项保障政策。

(2)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健全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社区责任医生(乡村医生)为网底的妇幼保健网络。

(3)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以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为载体,强化县级妇保院建设,各县级妇保院达二级乙等以上水平,重点是关注临安市妇保院的建设。强化妇幼保健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省级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创建。

(4)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养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各类培训,建立岗位准入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妇儿保人员的整体素质,保健服务能力。

(5)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做到监测数据稳定、准确、真实、可靠。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中妇、儿保健软件的使用,加快与市产时信息及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的对接,通过信息化建设,全面规范和提升妇幼保健工作能力。

2、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1)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主导作用,着力预防二代传播,全市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2)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妇幼保健项目。加强与财政等部门沟通,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2011年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切实加强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全面完成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短程知晓率达90%以上,服用率达90%以上,服用依从率达70%以上。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将其与农民健康体检结合,提高妇女防病治病意识。

(3)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管理。强化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面推进婚育“一站式”服务,规范婚前医学保健,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继续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规范筛查工作,加强保健干预,做好筛查、诊断、治疗、召回和随防工作。

是,创建工作发展仍不平衡,一些县(市、区)进展缓慢,有待抓紧进度。同时在评估中也发现各受检单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综合医院普遍存在妇儿保门诊设置不能独立分区,与疾病门诊合用的状况;二是在人员资质方面,部分综合医院未配备专职儿保、妇保人员,一些乡镇卫生院从事儿保、妇保的医务人员无执业资质;三是孕期保健、儿童保健方面,对高危妊娠筛查,高危儿、体弱儿筛查、识别、管理还较薄弱;乡镇卫生院对孕期保健中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概念模糊,告知不到位等;四是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不完善,对妇女保健理解存在误区各县(市、区)卫生局及各受检单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比照评审细则认真梳理,及时整改。力求通过创建工作,合理规划用房、合理配备人员,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提升妇保儿保服务能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安全、规范、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

日前,台州市卫生局妇幼处、台州市妇保所、温岭市妇保院等专家组一行4人来到台州市路桥区,对蓬街、桐屿、横街、新桥、螺洋等5家卫生院的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经过严格的检查评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路桥区蓬街镇卫生院等5家的妇儿保门诊符合省级规范化门诊的要求,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据悉,去年金清、路北2家卫生院已通过省级验收,至今路桥区共有7家卫生院的规范化妇儿保门诊通过省级验收。

近年来,路桥区卫生局对全区妇幼保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在确定创建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以来,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妇幼卫生工作重心来抓,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硬件上加强投入,在软件上重视建设。目前,五家卫生院的妇儿保规范门诊使用面积达到要求,并装修一新。孕产妇保健规范门诊的设施、辅助检查设备和技术、人员资格、专业知识、健康教育、门诊工作、高危妊娠管理、信息资料及儿童保健规范门诊的设施、健康教育、辅助检查设备和技术、人员资格、专业知识、制度职责、门诊开设、门诊工作要求、集居儿童卫生保健管理、信息资料均已达到规范门诊的要求,提升了二项保健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评审过程中,专家们严格按照《浙江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规范工作标准(试行)》和《浙江省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规范工作标准(试行)》,对妇儿保门诊的设置要求、门诊用房、设备要求、人员资质、学习培训、服务内容、服务技术等逐一进行了详细检查、实地查看和现场抽样调查。专家们不但对路桥区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比较满意,而且对路桥区5家卫生院在创建过程中所做的细致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 通过创建妇儿保规范化门诊,不但使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而且服务内涵也得到了有效延伸„„”路桥区妇幼保健所副所长杨卫琴如是说

第三篇: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

(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3、接种室:供受种者等待和接受接种。设置要求:①设置“接种室”标识,保证足够照明度;②设置预防接种操作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按照1台(格)/苗设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至少设置4个及以上预防接种操作台;卡介苗必须设立专台接种;③每个接种台配备1个专用普通冰箱(或冷藏包、冰排按冷藏包数量2倍配备),冷藏室和冷冻室各备有温度计、1张接种人员专用转椅、1张受种者座椅;④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2台机以上;⑤一次性注射器回收设备,空气紫外线消毒灯、手枪式或感应式水龙头及污物桶等必需用品;⑥冷暖空调;⑦配备一次性注射器、小口杯、药匙、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或棉签、压舌板、治疗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急救用品;⑧公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安全注射制度、三查七对一观察制度、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制作上墙;⑨预防接种人员至少2名;⑩接种室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环境整洁,具备进、出双通道。

4、留观室:供受种者接种后留观30分钟和休息。设置要求:①设置“留观室”标识,内外布局应温馨、童趣;②适量儿童及家长休息座椅;③健康宣教设备1台;④预防接种反应与事故处理等相关制度制作上墙。

5、处置室:用于处置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的场所,配备一次性注射器、小口杯、药匙、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或棉签、压舌板、治疗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急救用品、一张抢救床,抢救流程图上墙。

6、冷链室:用于放置冷链设备及疫苗的房间。设置要求:①设置“冷链室”标识;②配置足够储存疫苗的计划免疫专用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冰箱冷藏和冷冻室各放置一个温度计,严禁存放除疫苗以外的其他物品;③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等制作上墙;④冷链室要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分2次记录冰箱温度。

7、工作人员办公室:供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办公的内部工作区域。

三、接种流程 接种流程合理,接种场所按取号、候种、核实、预检、登记、(收费)、接种、记录、告知(预约)、留观流程进行,尽量做到不交叉。

(一)候种室

1、接种前等候;

2、健康教育与咨询;

3、维持现场秩序,安排儿童和监护人有序进行登记、接种。

(二)预检/登记室

1、预检:

(1)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等情况,进行常规儿童体检;

(2)工作人员认真核实接种对象预防接种证、接种预约单、接种卡(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有关接种信息,核对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和本次应种疫苗;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所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2、登记

(1)为第一次接种疫苗的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并发 放宣传册,为遗失预防接种证的儿童补办预防接种证;

(2)在儿童预防接种证和“信息系统”上记录本次所接种疫苗的名称、针次、正确记录年月日和接种门诊、人员及疫苗信息等;

(3)与儿童家长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种类、时间,并在儿童预防接种证和“信息系统”上做好记录;(4)根据预约记录,向前来接种的儿童家长发放疫苗“知情同意书”并签名,同时发放疫苗接种通知单。

3、收费:接种一类疫苗者凭疫苗接种通知单直接到接种室免费接种;接种二类疫苗者按规定收费并在相应“知情同意书”盖上收款章。

(三)接种室

1、接种前准备:接种器材准备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关要求进行;门诊开始接种前10分钟,将专用普通冰箱疫苗取出放入冷藏包,各疫苗有明显标识。

2、接种时工作

(1)确认:确认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知情同意书和本次接种疫苗的通知单;

(2)核对:接种前从冷藏包取出疫苗,核对疫苗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批号、效期。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3)皮肤消毒: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3、接种: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启开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登记: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记录接种疫苗的批号等信息,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签名或盖章。

5、宣传告知:告知家长接种后留观15-30分钟和相关注意事项。

(四)留观室:接种对象进入留观室观察15-30分钟,观察有无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五)处置室:对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目标儿童进行应急处置。

(六)接种结束后工作

1、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镊子、治疗盘等器械按要求灭菌消毒后备用;

2、核对接种儿童数与使用疫苗数量,如实记录疫苗使用情况,按月做好疫苗耗损分析;

3、未使用的疫苗放回专用冰箱保存。

第四篇: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一、概述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

(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3、接种室:供受种者等待和接受接种。设置要求:①设置“接种室”标识,保证足够照明度;②设置预防接种操作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按照1台(格)/苗设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至少设置4个及以上预防接种操作台;卡介苗必须设立专台接种;③每个接种台配备1个专用普通冰箱(或冷藏包、冰排按冷藏包数量2倍配备),冷藏室和冷冻室各备有温度计、1张接种人员专用转椅、1张受种者座椅;④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2台机以上;⑤一次性注射器回收设备,空气紫外线消毒灯、手枪式或感应式水龙头及污物桶等必需用品;⑥冷暖空调;⑦配备一次性注射器、小口杯、药匙、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或棉签、压舌板、治疗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急救用品;⑧公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安全注射制度、三查七对一观察制度、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制作上墙;⑨预防接种人员至少2名;⑩接种室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环境整洁,具备进、出双通道。

4、留观室:供受种者接种后留观30分钟和休息。设置要求:①设置“留观室”标识,内外布局应温馨、童趣;②适量儿童及家长休息座椅;③健康宣教设备1台;④预防接种反应与事故处理等相关制度制作上墙。

5、处置室:用于处置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的场所,配备一次性注射器、小口杯、药匙、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或棉签、压舌板、治疗盘、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急救用品、一张抢救床,抢救流程图上墙。

6、冷链室:用于放置冷链设备及疫苗的房间。设置要求:①设置“冷链室”标识;②配置足够储存疫苗的计划免疫专用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冰箱冷藏和冷冻室各放置一个温度计,严禁存放除疫苗以外的其他物品;③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等制作上墙;④冷链室要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分2次记录冰箱温度。

7、工作人员办公室:供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办公的内部工作区域。

三、接种流程

接种流程合理,接种场所按取号、候种、核实、预检、登记、(收费)、接种、记录、告知(预约)、留观流程进行,尽量做到不交叉。

(一)候种室

1、接种前等候;

2、健康教育与咨询;

3、维持现场秩序,安排儿童和监护人有序进行登记、接种。

(二)预检/登记室

1、预检:

(1)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等情况,进行常规儿童体检;

(2)工作人员认真核实接种对象预防接种证、接种预约单、接种卡(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有关接种信息,核对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和本次应种疫苗;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所接种疫苗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2、登记

(1)为第一次接种疫苗的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并发 放宣传册,为遗失预防接种证的儿童补办预防接种证;

(2)在儿童预防接种证和“信息系统”上记录本次所接种疫苗的名称、针次、正确记录年月日和接种门诊、人员及疫苗信息等;

(3)与儿童家长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种类、时间,并在儿童预防接种证和“信息系统”上做好记录;(4)根据预约记录,向前来接种的儿童家长发放疫苗“知情同意书”并签名,同时发放疫苗接种通知单。

3、收费:接种一类疫苗者凭疫苗接种通知单直接到接种室免费接种;接种二类疫苗者按规定收费并在相应“知情同意书”盖上收款章。

(三)接种室

1、接种前准备:接种器材准备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关要求进行;门诊开始接种前10分钟,将专用普通冰箱疫苗取出放入冷藏包,各疫苗有明显标识。

2、接种时工作

(1)确认:确认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知情同意书和本次接种疫苗的通知单;(2)核对:接种前从冷藏包取出疫苗,核对疫苗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批号、效期。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3)皮肤消毒: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3、接种: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启开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登记: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记录接种疫苗的批号等信息,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签名或盖章。

5、宣传告知:告知家长接种后留观15-30分钟和相关注意事项。

(四)留观室:接种对象进入留观室观察15-30分钟,观察有无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五)处置室:对出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目标儿童进行应急处置。

(六)接种结束后工作

1、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镊子、治疗盘等器械按要求灭菌消毒后备用;

2、核对接种儿童数与使用疫苗数量,如实记录疫苗使用情况,按月做好疫苗耗损分析;

3、未使用的疫苗放回专用冰箱保存。

第五篇: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市共有5782个村,挂牌成立各类妇女之家6117个,其中单独建妇女之家208个,与其他阵地共建5909个。在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其他领域建立妇女之家363个。省级妇女之家73个。主要做法有:

一是分类指导,标准化建家。推动将妇女之家建设纳入村级活动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

划,按照“六有三统一”标准,在全市社区(村)全部挂牌成立妇女之家的基础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各个层面的妇女之家的功能定位、建设模式等进行明确规范,拟定示范妇女之家标准,努力推动在市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妇女组织中同步建立妇女之家。工作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建家原则,具备独立建家条件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标准建设规范妇女之家,并在此基础上,挂牌成立妇女儿童家园;不具备独立建家条件的,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场所和资源建设妇女之家。

二是规范管理,合理化管家。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了日常管理、档案记录、志愿活动、接待来访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从制度上保障项目规范运转。配备高素质管理人员,负责家和家园的日常工作。层层签订妇女之家规范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专项考核办法,随时抽查考核。考核结果直接约谈县(市区)妇联主席,督促提高整改。各县(市区)妇联针对家和家园的工作人员围绕法律知识、创业就业能力、心理健康咨询等内容进行相关培训,帮助管理人员提高服务能力。

三是资源共享,多功能用家。按照“一室多用、配套建设、资源共享”的要求,突出“一家一特色、一园一亮点”,着力建设特色家园。一是整合人才资源。在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发展了文艺宣传、科普指导、法律咨询、体育健身、家园清洁等五支巾帼志愿者队伍,为我们的家园所用,并纳入妇女之家的统一管理,壮大了家园的服务力量。二是形成支持网络。积极争取民政、计生、劳动、公检法司等部门支持,整合社区资源、延伸家园服务手臂,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大程度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三是拓展特色服务。在城区,打造妇女就业创业指导咨询站、亲子俱乐部、悄悄话室、信访接待室等,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在农村,主要体现科技培训、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企事业单位,发挥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等作用,维护妇女权益,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妇女门诊规范化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