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1-52375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4 15:48: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高邮市龙虬镇 刘宏秀

我国是农村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中、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历史新时期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的要求,而且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的要求。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二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支援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三、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快县、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大多数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继续加大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力度,在某些方面006年、2007年12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的基础上,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

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四是要继续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全面启动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大多数行政村建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并且力争完成所有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和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

五是要精心组织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结合农民艺术节、读书节、“三下乡”等活动,送戏下乡、送电影到村,积极引导市里的各种社会群众文化团体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到农村演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二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人的建设,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新农村,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镇乡、街道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目前的大多数 镇乡、街道文化站发展困难,巩固率不高,30%的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镇乡、街道党政领导思想意识存在偏差,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取消农业税后,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无力投入。

(二)镇乡、街道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

镇乡、街道文化站是镇乡、街道政府领导下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文化专干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得不到妥善解决。乡镇文化建设缺乏规划和具体措施,文化专干不“专”,大多陷于与文化工作不相关的工作中,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主管部门对镇乡、街道的业务工作管理指导不力,也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开展。村社文化组织和建设更加困难,既无活动场所,也无人员经费。

(三)文化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由于镇乡、街道财力不足和农民收入低下,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场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场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虽然太多的村通了广播,但目前相当多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还有的村广播虽然存在,但很少利用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农业知识。村级书刊报纸每年订得较多,但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村干部独占,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意义。

(四)有不少村子出现了新的文盲,国家关于扫盲的政策被扭曲,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由于教育费用的不断加码,有些农村贫困户的孩子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过程,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上过学,成了新的文盲,据对某村的调查,适龄儿童没有上学的和辍学的达到20%左右。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一些先进思想和主流意识传播较难,农村社会风气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赌博风气比较严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找不到致富门路,无事可做,导致赌博之风比较严重。二是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部分地方立碑、敬神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始终缺乏城市的物质基础作为文化的载体。有史以来,我国对于公益型文化设施的建设都以城市为重点,在农村,农民连最基本的水电路建设都要靠自己投资才能得以完善,更何谈文化设施的兴建呢?休闲广场、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对于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不大,国家对于文化机构的设置远不能同城市相比。在这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甚至连一个平均六七万人口才设置的一个乡镇文化站专职文化干部都要去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换言之,在广袤的农村,由国家政策规定的每个乡镇将近200平方公里有一个文化站的现状都将在这次改革中成为历史,可以想象农民文化生活的权利保障到了何等低下的程度。

(三)农村土地承包前后差异太大。土地承包前,农民从事公共劳动,有着集体的优越。开展政治学习、政策宣传、休闲娱乐等各项文化活动,要人力,可以从脱产、半脱产或记误工的形式中得到支持;要资金,可以从公益金中列支予以解决。土地承包后,农民的确是换了一个天地,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也随着分田单干而烟消云散。现在要想组织一些最简单的文体活动都必须是谁组织谁掏钱,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文化智力资源不断萎缩。农村土地承包之前,要想组织一个宣传队,只须从各村组选派几个爱好文艺且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人,用记误工的办法解决好个人待遇,由县区组织学习培训,一个架子就搭起来了。现在则没有了这方面的条件。又加上城市和农村所享受的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别,更加削弱了农村的文化氛围。勿庸讳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也的确有不少有志青年通过刻苦学习的途径考入了大学,然而,这些人在逃也似的离开农村后,就再也不打算回到这个令人生厌的地方来建设这“幸福美好”的家园了。在这种人人都想跳出“农门”,而绝大多数又无法跳出去的世界里,走出去的是强者,而留下来的则再也不作任何拼争,于是乎习惯了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对毫无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取冷漠和旁观的态度。这倒不是农民不愿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是他们无法享有这种生活。相反,我们则看到纯朴的乡情正在向着赤裸裸的物欲转化。在农村,一些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正在被“笑贫不笑娼”的低俗物欲所替代,一些遒劲的进行曲和革命歌曲正在逐步被“让我最后再爱你一次”所替代。我们常常听到弱小的幼儿都在哼哼着“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等等,真是令人不敢深想。

(五)“文化下乡”是杯水车薪。“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活动,但是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文化下乡”连毛毛雨都算不上,更多的下乡演出则是有偿的,品位高的农民消费不起,层次太差的农民又不喜闻乐见。

(六)县乡财政分灶吃饭以后,农村基层文化长期被冷落。自从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管理权限下放以后,县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管理上就已无能为 力。自九十年代上中叶开始,涉及文化艺术门类的培训辅导活动处于完全停滞状态,这就导致了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和农村文艺爱好者观念陈旧,在文化活动方面没有新的发展,没有新的突破;此后,县市级文化干部也不再下乡;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除人头经费以外基本为零;县乡两级文化管理与联系关系名存实亡。由于县乡两级对农村文化基本放任不管,大多数县市也不再召集乡镇分管文化的领导和文化站长开会,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作结帐,农村基层文化也因此长期处于被冷落状态。

三、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贫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所谓农村“大文化”,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文教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小活动站”的思维,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是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局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的大事。过去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过程中进行的,管理文化工作的观念、政策、体制、行为等方面 还带有相当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的群众处于文化饥渴状态,特定的历史环境对农村文化自然要打上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解决好农村文化同农村的经济、政治在发展中共进的关系。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优质服务、覆盖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受益面广、较为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才有可能把文化财富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实现文化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要适应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这一重大转变,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 向农村倾斜,就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挖掘和保护优秀文化资源,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体现民族精神,在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并绵延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多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大量流传于农村,这些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靠传承人的口头传授,如果传承人消失,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因此,传承民族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为了避免和防止大量民间文化遗产失散,保存历史记忆,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更应当看到,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原材料”,它积淀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农村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物弃过程。做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既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的需要,也是扩大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的需要,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宣传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意义,让广大群众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保护几台戏曲、几幅剪纸、几尊雕塑、几栋建筑,更是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从而唤起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普查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艺术保护名录、创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搭建展示优秀民间文化平台、评选特色文化村、开展优秀民间文化创作等措施,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 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展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魅力,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艺术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四)是转变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和手段,开展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克服“乡镇所在地就是农村”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在这一误导下往往送文化到乡镇就视为到了基层,很难延伸到自然村,造成农村文化阵地不牢、文化生活缺失、文化土壤“板结”、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就必须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基层是自然村,自然村才是聚族而居的最基层,那里存在着封闭、隔离、孤立等问题。改造农村落后文化的出路在于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这种创新性的文化生活,就是不断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面貌,就是永远让农民群众怀着新奇、幻想和希望去体味文化生活的真正涵义,追求符合农民文化生活习惯的先进文化需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是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举办农村文化节。积极挖掘和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将那些切合农村农民审美特点,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二人转、花灯、剪纸、舞狮、泥塑、麦秸画等进行扶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当地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使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经久不衰。

(五)是努力创新公益文化活动机制,推动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创新公共文化活动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抓好农村文化活动的示范性和导向性的文艺展演和评奖活动。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特别要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实现流动演出、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公益讲座、流动培训和流动展览等服务网络。在推动重大公益文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扩大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以资源开发、基层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大推进共享工程的力度。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由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一批农村实用性强的图书,送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单位,扩大工程扶助范围和受益面,重点向国家、省扶贫的重点县倾斜,解决农村图书陈旧、新书量少、农民“看书难”问题。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坚持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发展的新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实行评选、命名、表彰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估定级机制,将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相应目标列入各级政府部门岗位责任制范畴,确立领导干部政绩的量化考核内容。

(六)是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培训,组织他们到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举办短期培训班、到文化中心户讲课等方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青年学生投身 农村文化建设。鼓励艺术家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艺术精品。

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政府充分重视、艰苦工作,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多种档次的农村大文化建设的壮观景象,必定在不久的将来辉煌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参考书目:

1、郑杭生、李路路:《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周薇、田丰:《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柯可:《文化广东:现状与前瞻》,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第三篇:加强心理疏导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心理疏导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摘要] 本文主要谈加强对农民群众从众心理的疏导、应对农村突发性事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位的变化,从众心理已经并将继续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情况和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稳定农村社会和谐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从众心理农民和谐

[中图分类号]S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5-0009-01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前农村很多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与农民群众在此问题上的从众心理有直接的联系。基于农民的从众心理导致原本小范围突发事件迅速扩展、甚至恶化,最终演变成群体性的事件屡有发生,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破坏农村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农村社会生活和发展具有极大地危害性。

一、农民群众从众心理遇到突发事件时的状况及表现

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农民的总体力量还是很单薄,容易受到内部争斗及外来的伤害,造成利益矛盾引发冲突,在从众心理驱使下往往会发展为群体事件,其状况及主要表现是:1)由政策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取消或不兑现已公布的奖励政策,某些产品国家订购价格偏低。2)交易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收购农产品压价,残次农机具、假农药、假化肥卖给农民等。3)行政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的少数干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巧取豪夺,大吃大喝,乱搞摊派,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4)在一些大型民俗活动中,容易引发宗族房股之间的矛盾冲突,继而发生群体事件。一些有过宗族械斗历史的村庄之间易发生因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矛盾纠纷引起的宗族械斗。5)因生产、生活琐事导致的家族成员之间或是家族和邻里之间的斗殴引起的突发事件。6)因新旧利益格局的变化,为争执各自利益而诉诸武力的突发事件。7)因意外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从众心理对农村突发事件的影响

农民的从众心理致使他们很容易参与突发事件之中,造成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干群之间的敌对、不信任、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导致新农村建设蓝图的目标阻力加重。

农民从众心理的实施使得突发事件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大了基层党委政府处理问题的难度。在农村,一些本来很小的事情,但由于双方当事人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加之大多数人都抱着只要事情一闹大,就会有人来解决的心理,从而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难办。

农民从众心理的实施往往使得基层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造成突发事件。如,农村的村民选举工作,农民在不满意候选人的情况下会采取不到会场投票的举动,使选举工作程序进行不下去,等等。

三、农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心理学来讲,从众心理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从众的刺激对象行为表现;个体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目前,造成农民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基层领导工作不到位,遇事态度生硬。地方党委政府对农民群众重大利益矛盾冲突心理疏导及应急措施存在不足,导致农民群众结帮结伙、明里暗里、明软暗硬地和政府作对。许多时候政府官员缺乏对农民群众人文关怀意识,认为只要对农民讲政策讲规定他们就会听从,必须听从,不需做什么多余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民群众的态度生硬、粗暴,使群众产生逆反情绪,以致造成集体抗命的恶劣局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如前所述),农民有时抗争,有时明知抗不过就采取消极的应付,比如,在辛苦种粮后收购价格远远包不住种粮成本时便大面积放弃种粮而改种其他作物,使当地完不成收购计划等等。再比如,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征地款不能及时到位、拆迁费被农民追着要,甚至没有新的居住场所,影响到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为此,屡屡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2.盲从性。农民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和文化修养不高导致其易受他人的指使操纵挑唆而实施从众

从众心理的产生与个体因素有直接的联系。它包括个体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知识经验多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信心,智力比较高的人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智力低的人则容易从众。从农民的性格可以看出,农民群众大多纯朴善良、勤劳坚韧,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信息传递媒介非常有限,边远山区更加闭塞,加上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往往受到歧视,造成农民群体落后保守、自信心不足,缺乏决断能力,容易失去自己的主见,还常常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而人云亦云的随大流。因此,当受到别人指使、挑唆时,毫无原则地认为应该和别人的行为、态度与意见相一致,即从众心理产生。

四、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预防农村突发事件发生的对策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采取稳妥可行的处置和防范对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结合农村现状与时俱进,正确看待农民,高度重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农民从众心理对农村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2.关注民生,关注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农民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

农民群众把基层干部看作自己的父母官,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地方党委政府应珍惜农民群众的信任,把农村工作做好,把群众工作做好,在农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及自身的良好形象。

3.创建能够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制度。

树立信访亲民作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与化解能力,防患于未然,以理服人,依法处置,掌握主动,因势利导,选准时机,果断处置。

参考文献

[1]杨俊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2]李立.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3]何琪.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心理疏导[J].育,2008,02:56-57.中国职工教

第四篇:繁荣农村群众文化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繁荣农村群众文化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近年来,江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出台有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目前,全街道共有经常性活动的业余文化团队33个,街道级文化活动点6个,村级文化活动点80多个,奉化级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3个。具体做法:

一、建立考核机制,为繁荣强化农村文化作出领导保障。为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街道明确规定街道班子成员每人必须联系、培育、指导一支有特色的文艺团队,每年把文化工作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去谋划,如2006年1号文件《关于大力实施百惠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门对文化工作进行部署,对农村文化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同时,把文化建设纳入对村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年终与奖金直接挂钩。

二、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为繁荣农村文化提供有力支撑。街道专门出台了扶持奖励政策,对农村自发组建的群众性文艺队伍,街道将给予3000—6000元不等的补助,已有20多支队伍得到补助;对创建合格、命名为奉化市级或宁波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的村给予一定的奖励;街道为方便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专门订做了一个流动舞台供各文艺团队借用;组织开展送“千场电影百场戏”下乡活动,为群众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广泛借用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如罗蒙集团出资举办了“罗蒙杯”吃葡萄大赛、奉化电视台“欢 乐737冠军团走进江口”、罗蒙杯篮球赛等。另外,顺达针织、奥雷士等企业也纷纷为有关文艺团队演出提供了活动经费。各村在创建文明村、环境整治村的同时,加大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蒋葭浦村专门投入8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地和一个文化公园,既美化了环境,又开辟了新的文化活动阵地。

三、建立经常性活动机制,为繁荣农村文化搭建展示平台。各文艺团队平常固定在各自活动点,自行创作、排练演出,每逢节假日,到有关村和有关企业汇报演出;街道有重大活动或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活动时,参加街道文化站的选拔演出;实现切磋技艺、共同提高、展示形象的目的。今年来,共演出10余场,演出节目130多只,观看群众35000人次。

四、建立文化结对机制,为繁荣农村文化提供有力指导。为提升农村文化演出的质量和档次,街道从业务上加大指导力度,在市文化馆三位专业人才被聘为江口等3个村“文化顾问”的基础上,加强对文艺积极分子的培训,不断挖掘、培育一批文化能人,以实现一个文化能人带好一支队伍的目的。目前已有20余位文化能人在创作文化作品、组织文体队伍,联系文艺演出方面发挥着作用,同时在各村积极培育文化示范户,通过文化示范户传播文化科技知识,带动广大村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街道创新了文化工作机制,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街道的农村文化事业呈现了一派生机和繁荣,农村文化活动开展频繁,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农村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截至今年年底,全街道已有健身路径500多件,水泥篮球场34只,村级图书室15个,综合活动室52个,健全的农村文化设施为农村群众日常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方便,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来组织举办、协办了各类大型文体活动10余次,其中许多富有当地特色的节目都是由业余文艺团队创作表演的,如江口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健身秧歌、阮家村文艺队自编自演的快板、表演唱等节目,既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又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节目也多次获奖。

二、弘扬了乡风文明,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随着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增加,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也得到了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加强引导了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在农村,空闲之余更多的农民群众把时间放在麻将、打牌上,而如今这一现象已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农民群众更愿意参与到街道、村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中来,传统的乡风文明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三、为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拓宽了新渠道

传统的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更多地采用了挂横幅、提宣传口号、写宣传栏等方式,而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把更多我们所需要宣传政策、方针以歌曲、小品、戏剧等农民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诠释。如上半年街道联合交警、土管在江口开办了两场广场文艺晚会,通过文艺节目向广大群众宣传交通安全、农村宅基地建房等有关政策、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十七大召开后,街道组织江口村文艺队和方桥港区文艺队在方桥举行了一台宣传十七大精神的文艺汇演,其中文艺队自编自演的《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节目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为更好地宣传十七大精神拓宽了渠道。同时,各文艺团队创作了一批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共创和谐社会的快板、小品、歌曲等节目,通过文艺团队到各乡镇以及市外的频繁演出,为展示江口、宣传江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取得了很多的宣传效果。

第五篇:解决农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党和国家在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全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各个方面都得以改善与发展,但是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绊脚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流失不断加剧;农民增收缓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然在扩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反差,城乡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政治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农民无法实现当家作主,官僚风气浑浊,大搞形式,盲目攀比,强迫命令,包办代替,伤财劳民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素质有限,未能掌握科学合理的务农技术与方法,限制了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加之,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性障碍;另外,农民的“吃穿难、卖农产品难、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社会保障难”等一系列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更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农村问题得到了初步的妥善处理。

针对农村土地资源流失的问题,党和国家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并不断扩大农用地流转面积;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党和国家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农业,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量,同时完善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解决农民的增收缓慢问题,缓解城乡之间的问题;为了维护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党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切实行使国家权利;为了使农民群众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掌握国家权利和基层民主制度的条件下,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和国家不断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素质,党和国家着力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等等。

解决农村问题的长期方案已经得以有效的实行,为何农民群众依然怨声载道?那是因为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还有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农民的购买力有所提升,却没有消费环境;农业的农产量有所增加,却没有销售市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了,却没有使广大农民群众受益;农村儿童适龄上学,却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农村水源可谓充足,农民却喝不上干净的水„„党和国家在解决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短期内的农村发展问题,不能只顾长远规划而忽视了当前的基础建设,要把农民当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相结合。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原则,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党和国家才能从根本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障碍。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