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大城市治堵,“堵”、“疏”缺一不可 new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1-61027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1 03:37: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城市治堵,“堵”、“疏”缺一不可 new

大城市治堵,“堵”、“疏”缺一不可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最新拟定的2011年“治堵”新政引起社会上的广泛热议。其中的所谓车辆限牌政策,更是引发了岁末北京市民的又一轮购车狂潮。那么这波抢购风潮仅仅是“末班车”效应,还是2011年更大规模的汽车消费热潮的开始呢?目前的“治堵”新政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是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的堵车问题?笔者试着来做一番探讨。

首先,笔者认为,汽车消费高速增长的大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当民众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房子、汽车等大额消费品是必然的消费热点。而且在中国,汽车消费又具有很强的群体效应特点。即周围的朋友都买车了,自己不买,面子上过不去。在车型选择上也有比较强的攀比求大的心理。所以,笔者认为,现行的治堵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车购买的消费,但其抑制作用有限。

我们可以做个很简单的比较,在新车上牌政策上,北京和上海一直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且两个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和城区面积相若。目前北京推出的车辆限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参考了上海已推行十几年的车牌限制措施。但我们来看上海的情况。虽然高峰期道路拥堵的情况不像北京那样严重,但问题依然存在。简单来说,由于本地车牌限量(或拍卖)而被抑制的消费者,可能会被迫去周边省市上牌,结果就是,在城市里开的车子并没有减少很多。这正是目前上海正在发生的情况,2011年也很有可能会在北京发生。

由此可以看到,限制上牌量等措施固然是必要的治堵方法,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抑制消费的“堵”,有效的“疏导”车流也非常重要,即大力发展和建设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这点上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本东京的“治堵”经验。统计显示,东京的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586辆,是北京目前水平的两倍多。但其高峰期交通并没有北京那么拥堵。原因何在?就在于其拥有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和道路交通网。在人口如此密集的东京,其人均道路占有面积竟然可以达到10.7平方米(2008年),而同期北京市的这个指标仅有6.7平方米。不少去过东京的朋友都会对其城市高速路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成田机场到银座的高速公路,是一段3层的高架路,最顶层竟可俯视10层高楼。这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市区,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使得道路运力最大化,不失为一种排堵增能的好办法。而且,相对于建设地铁来说,建设高架路的成本小得多,交通规划部门大可以在不影响城市古迹景观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尝试。

至于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疏导效应就更加明显了。在东京市区,几乎每500米就有一个轨道交通站点。除了站点和线路多,换乘方便和准时也是东京地铁的一大特点,这里99%的线路换乘都不需要走上地面另寻入口,均可在三四分钟内完成。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成为运送市民出行的最主要工具,这极大地缓解了高峰时期路面的交通拥堵状况。反观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一方面轨交通车里程和覆盖网络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东京的水平,另一方面就目前已通车的情况来看,某些方面还是缺乏必要的“人性化”设计。比如换乘步行时间过长,单列车厢数过小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轨交运营主管部门多想办法。试想,如果上下班有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路线可以直达,你还会选择开车吗?毕竟,被堵在漫长的车流里,焦急、无奈和心疼的感觉恐怕没什么人愿意长期忍受。去新加坡的时候,身边的同事购买的车子基本只有周末才使用。除了工作日进城需要交纳昂贵的拥堵费外,发达的轨道交通也是他们放弃开车出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然,所谓旨在“疏导”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毕竟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对于目前急需降压的各大城市中心道路。限制使用的“堵”类政策也是不能缺少的。这些政策包括车牌限购、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水平、提高汽油消费税、收取进城拥堵费等等。所以,大城市治堵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堵”、“疏”结合,才能既治标又治本,最终给百姓提供一个便捷的交通环境。

第二篇:堵与疏

堵与疏

——浅谈初中生网瘾的原因与对策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飞速发展,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网络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当电脑在我国逐步普及时,一些专家曾乐观预测,因特网的发展“使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很容易地相互交流”。电脑真的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了解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从而使人更加活泼开朗吗?

事实并未像想像的那样尽如人意。当今社会,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一、网瘾的表现

什么是网瘾?“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

(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

(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由于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上述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为此,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在其《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指出: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在非网瘾人群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实际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长;(2)向亲人隐瞒自己的上网时间。则表示该被访者具有网瘾倾向。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这两个选项可以反映出青少年网民在上网时行为和心理上的一种失控趋势,即:行为上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心理上虽然已经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却无法自拔,因此才向亲人隐瞒上网时间。

二、网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与吸毒、赌博十分相似,也和吸毒、赌博一样很难戒断。

1、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严重者危及家庭,扰乱社会秩序。这类事件在全国各地都早有媒体报道。我们只有及早发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来。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

三、网瘾的成因

在分析网瘾的成因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1、家庭因素

有三种家庭的孩子易出现网瘾,一是父母关系恶劣,经常发生争吵,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关心孩子;二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管教不当,要么过于严厉,要么放任自流;三是生活困难家庭,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己不能拥有的东西。这些家庭的父母往往忽略了与子女的心理沟通。

2008年,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主任武丽杰博士,和她的科研团队深入哈市3个城区6所中学,对初一至初三年级和高一至高二年级的1454名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21份。调查显示,无网络成瘾问题的占调查样本的81.1%,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占4.4%。在网络成瘾的学生中,男生占6.32%,女生为2.56%,高中生为5.54%,初中生为3.6%。在父母经常吵架和非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庭中,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分别高达8.25%和5.97%。这说明家庭气氛不和谐、沉闷、冷清、压抑,以及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沟通和理解,促使部分中学生选择网络自我逃避、自我宣泄、自我实现。2

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而网络游戏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同时,少数上网成瘾的学生,还相应表现出焦虑、抑郁及无助感。

2、自身因素

(1)自我感觉已长大希望“独立”,对家庭的依恋程度减弱。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也渐趋成熟。由于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他们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固定的社交团体,他们对家庭的依恋程度开始减弱。自我感觉已长大成人了的他们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自己,不再愿意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初中后,他们在生活上,思想上甚至经济上更加“独立”,可以想当然地自由支配自己。这一时期的他们,最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厌烦父母的唠叨,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2)学习上的挫败,教育评价制度的虚设出现更多的“坏孩子”

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但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也告诉我们,学习成绩绝不是唯一的,但社会评价机制总是促成学校教育用成绩这把衡量的尺子将青少年学生分出甲乙丙丁,三六九等。当今的教育界正走入这样一个怪圈: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家长也好,教师也罢,总是把教育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一好遮百丑。结果,造成大量的所谓后进生。后进学生之所以更容易痴迷上电脑?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难得到他人的肯定,很少有成功和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才迷恋暴力游戏,在另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以弥补真实世界里的这个缺撼。不错,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其实,教育者眼中最不值得爱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可是教育者却忽视了对他们心理方面的理解和沟通,吝惜得连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不愿意给予。他们也曾有过心灵的挣扎,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他们已经非常沮丧和郁闷,如果此时有人关爱他,肯定他,他也许就转变过来了。但事实上,他们得到的的却是教师的冷嘲热讽,家长的斥责打骂和一个“坏孩子”的标签。这只能促成他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教育者不正确的成才观把他们推向了教育的另一端,他们迷恋网络,与其说是他们的失败,不如说是教育者的失败。

(3)过多的干预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孩子的依恋只有网络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想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师长过多地干预,他们往往不能自主选择交流对象,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交友的平台。这种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的角色定位为交流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幻、平等、自由的特点。这使得青少年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一个虚拟角色来弥补,从而体验到真实世界中体验不到的快慰和满足。在网上,你可以是白雪公主、白马王子,你可以是纨绔子弟、富家阔少,你可以是北大学生、青华学子„„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而又不必担忧会演砸。网上交流是一种可以自主选择交流对象、自由扮演交流角色的虚拟的平等交流,这正是现实生活中渴望已久而又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网络世界的虚拟自由使网迷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可当他们一旦面对真实世界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正因为这种人际交往是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所以青少年学生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

四、网瘾的堵与疏

看似活跃的网络交流,其实是名不符实的假社交。即使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将来,它也无法替代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后者正是个体心理行为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青少 3

年学生一旦沉湎电脑上网成癖,引发的负面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性情、人际交往方面,更有碍于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观念的健康发展,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当然,错不在于电脑本身。我们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就排斥网络,也不能因为上网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就禁止或阻止青少年学生上网。相反,我们应该本着“预防为主、引导为本、治疗为重”的原则,积极引导已掌握电脑技术的学生正确上网,防患于未然。人性如水性,东导东流,西导西流。只要教育者措施得力,方法得当,青少年学生定能变电脑的奴隶为电脑的主人,让电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亲子关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孩子。父母应把孩子当作一个社会人,真正尊重他们,爱护他们。既要合理地严格要求,又不能苛求子女。父母应是孩子的朋友,这是每一个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所以父母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多和孩子沟通和总商量,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积极支持,不能漠视子女的兴趣和意见,也不能高高在上,认为“我给了你生命,你就得无条件听我的话”,从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

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才对子女具有吸引力。家庭每一天的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现代社会,两代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理解子女,就必须善于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站在他们角度思考问题。孩子有了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够在父母面前诉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成功了。最大限度地宽容、善待孩子,切忌简单粗暴,嘲讽打骂,因为鞭挞孩子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对孩子实施惩罚,只会使孩子无法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要以“育人为本”为基本理念

对孩子上网少制止多引导。有些家长只要看见孩子上网,不管孩子上网看的是什么,就粗暴的制止和批评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对网络更加好奇也会使孩子对父母的不讲理更加逆反。对孩子的上网行为,不要一味的制止,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搞清楚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学会利用网络工具来学习,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家长也可以和还以一起玩一些比较健康的游戏,既能帮助孩子减压,也能使亲自关系更加密切,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和依赖。这样就能减弱其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总之,在预防孩子网络成瘾问题上家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学会上网,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光顾色情网站。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治疗知识。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让孩子的身心都健康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现代的中学生不管是性格还是知识都程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他们对课外的东西特别富有兴趣如:多组织团体的各种竞赛或艺术活动,多组织校外的团体活动以脱离家长的管制,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追求的就是开心与快乐。

对学生的需求,任何没有满足的需求都可能成为学生变成一个网瘾者的原因,由此学校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疏导: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并能为此坚持不懈地去奋斗。这样部分学生的物质需求是合理的,而也有相当部分学生的物质要求是不合理的,如:过度地追求时髦,过多地追求名牌。当家长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时就愤愤不平,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面对 4

这种情况学校已统一着装校服,减少了很多的攀比现象,老师则应教会他们正确的审美观。

(2)、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选择朋友的能力、如何给自己添加“保鲜袋”的能力。有句西方的谚语说的好:请你离马车5码的距离,离马10码的距离,离大象100码的距离,离恶人越远越好。这样就避免了部分学生因交友不当而被动上网的现象。

(3)、学校和班级应多开展竞技性与娱乐性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各种特长和自我展示能力。并且这方面的评价比重要增加,从而避免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这样就弥补了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心里落差,而避免在上网时去寻找安慰。

(4)、初中进校就有七门课程,很多的学生很不适应,从而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此时老师应及时疏导,教会他们如何上课、如何复习等。其次老师的课堂虽然有很多的东西不能改变,但自己上课的风格与方式是自定的,上课做到风趣幽默、声音抑扬顿挫、教学手段稍微灵活一点等还是可以做到的,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消除因学习方面的压力而放弃学习去上网的因素。

(5)、平时应教会他们用一些健康的方式来疏通和发泄自己的情绪,如:听音乐、跑步、打篮球等。不能将情绪过多地堆积在心里,而使心里扭曲。更多的学生则采用上网的形式对网友发泄或以玩游戏的方式来发泄,逐步地而导致成网瘾。

(6)、学校多举行关于电子作品比赛,以满足他们上网的需求,也以此提高他们的网络技术。

3、社会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上网的监控与管理。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的制度,还要建立长效机制,时时有人管,严格执法,不要只做表面文章。在不断地研究、开发一些“绿色上网”的软件,比如中国电信“健康上网进校园”活动就收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

对于网瘾一般用“堵”的方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身处网络时代,让他们“戒网”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去“戒饭”一样,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堵疏结合,才能合理使用网络,绿色上网,科学上网,才能使网络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和自己的发展服务

第三篇:治堵

我看交通治堵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城市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出行比以前跟多了,所以车辆数增加也很正常。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交通堵塞问题,城市道路拓宽了,路程加长了,交警执法更标准了,路人的素质提高了,城市规划趋于合理了,出租车营运更规范了。

但是,由于发展中城市的工作、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大城市的机动车增长还是让市区交通始料不及,加之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大,那些城市的交通却变得堵塞起来。其现况表现为如下四个特点:堵塞路段不断攀升;堵塞频率不断增高;堵塞时间加长、集中;堵塞损失日渐加大,不单给出行者个人或团体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驾车人和乘客的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增加交通事故发生机率,增加了交通警察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加重了空气污染的程度。而各大城市也在不断地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四个城市的交通治堵方案

北京 一,关于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市政府以政府令的方式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首先规定的第一条明确了目的和意义,为了落实本市城市综合规划,实现小客车数量合理有序增长,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小客车配置指标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标调控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个人需要取得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的,依照本暂行规定到指标调控管理机构办理摇号登记。第二市里专门成立一个摇号的管理工作机构。第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就是单位和个人需要取得指标的到指标调控管理机构来办理登记的手续。关于个人办理摇号登记的条件,住所地在本市,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小客车,持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可以办理摇号登记。关于住所地分成五类人员,(一)本市户籍人员;

(二)驻京部队(含武警警察部队)现役军人;

(三)在京居住的 港澳台人员和外国;

(四)持本市工作居住证的人员;

(五)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人员。单位办理登记的条件和登记的内容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规定。关于个人二手车交易报废方面的规定,个人出售报废名下登记的小客车,可以直接取得更新指标,办理指标证明文件。关于单位办理摇号登记的条件及单位出售报废名下小客车的指标管理办法,在事实细则中给予了明确。指标的查验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车缴纳车辆购置税的,二是二手车在开具销售发票的环节。根据暂行规定第二条,本市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小客车增长数量和配制比例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改委、公安交通、环境保护等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小客车需求状况和道路交通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市政府确定2011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辆,平均每月两万多,指标额度中个人占88%,营运小客车占2%,单位占10%。

与此同时,还发布了两个相关的文件,一个是为了实施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由市政府14个职能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对本市小客车额度指标的申请、审核、取得、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基本的原则是申请指标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在指定网站上填写申请表进行申请,也可以到各区县政府设置的对外窗口进行申请。单位和个人申请指标首先要提出申请,获取申请编码,其次经审核合格后确认申请编码为有效编码参加摇号,最后通过摇号方式通过指标编码。每月8号为指标截至日期,每月26日公开摇号。单位和个人应该自取得指标至日起6个月内办理完成车辆登记手续,逾期没有办理试为自动放弃。市商务委还发布了一个关于北京市汽车销售企业“销售小客车手续”备案工作的通告,考虑到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发布前,有部分购车人已经缴纳定金,并与汽车销售企业签订小客车的销售合同,但是车辆还尚未到货,商务部门制定关于汽车销售企业销售小客车手续备案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规定,请各汽车销售企业将2010年12月23日(含23日)前的小客车购车合同、定金收据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于2010年12月24日18使前报送企业所在区县商务委备案,经审核确认后凭确认证明办理相关手续。

四,关于北京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方案。市发改委今天公布了这个方案,进一步调整了停车收费标准,一类地区为二环路含以及CBD商业区、燕沙地区、中关村西区、翠微商业区等。二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三是地区为五环路以外的区域。露天停车、停车楼库价格实行阶梯价,居住区及夜间价格原则保持不变。一类地区占路和露天停车标准为每小时十元和每小时八元,地下停车收费标准为每小时6元,二类地区站道和露天停车收费分别为每小时6元和每小时5元,地下每小时5元

五,关于对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今天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此规定自2011年1月1日期,通告中规定,非本市载客汽车含临时号牌车辆需进入五环路行驶的,需办理进京通行证,只有进京通行证的,工作日7—9时,17—20时禁止在五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工作日9—17时也要按照北京市高峰限行措施,即限行的尾号和区域与本市车辆相同。广州

1月8日,“广州后亚运交通治理措施专家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国内外30名知名交通专家云集广州,为广州治理交通拥堵“把脉问诊”。研讨会上,广州市政府提交了《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向交通专家们征求意见。

治堵”三步走

机动化出行公交将占七成

广州“治堵”三步走方案,重点在公共交通,利用公共交通设施积极引导城市人口的合理分布,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

第一步是2011年启动各项“公交优先”措施,适当扩大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研究探索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第二步是2012年到2013年全面落实“公交优先”,交通拥堵点治理形成长效机制,试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预计2013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5%;第三步是2014年到2015年基本实现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协调发展,“公交优先”全面落实,同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实施,基本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70%的目标。

广州目前的交通状况是,每天一早大量车流从外围区域涌进市中心区,到了晚高峰期,车流又从市中心区涌向外围区。治堵方案首先是要调整这种交通“潮汐现象”。

按此方案,广州市将首先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和批发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整治搬迁,并打通断头路等交通瓶颈,推进东部山水新城、南沙滨海新城两个新城区建设,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开发时序;未来5年预计将新建9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增公交车3000辆,完善出租汽车运力投放机制,与之配套的地铁站、快速公交等中转停车场也将逐步建立。

增加用车成本

广州“治堵”方案并没有限制私家车上牌数量和价格,但广州市在确定“公交优先”同时,认为私家车使用成本过低,是导致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广州“治堵”方案通过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调控中心城区个体出行。

为此广州2011年将着手调整全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费用,并按照“区域差别化,时间差别化”的原则,将广州市区域划分三类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收费。对于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每天7:00—22:00实施阶梯性的停车价格。对于住宅停车、夜间停车及驻车换乘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珠江新城等地还将试点“预定车位”。

与提高车位停放价格配合,广州市还将对特殊区域、特定时段试行中心城区重点主干道或区域交通限行措施,研究推行禁止非本市籍机动车在市区行驶的措施,对过境大货车也将分时段进行管制。

深圳

2011年是构建深圳国际水准“公交都市”的布局之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制定形成了建设“公交都市”的系统框架和长效机制。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表示,要继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全程出行最顺、一体服务最优”的理念,牢牢抓住“深圳质量、品质交通”这条主线,着力抓好公交提速、多元网络、枢纽支撑、智能公交、慢行交通、服务整合、低碳交通、示范引领、需求管理等“九大工程”;建立公交优先的空间响应机制,完善公交行业发展机制,强化公交场站用地储备和落实机制,完善“公交都市”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与定期评估机制,切实体现国际化水准、现代化品质、一体化特征;坚持低碳理念,追求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形成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

深圳计划在2013年前,全面改善公交服务水平,明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乘车拥挤状况,公交分担率达到52%以上。预计至“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导方式,公交分担率达到56%以上,基本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的阶段性目标。

2013年公交专用道超400公里

深圳计划在年内开工建设2至3条中运量公交线路,5年内建成5至10条。

未来五年,深圳将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研究出台公交专用道设置规范,在新建和改造道路上推进公交专用道的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完成、同步验收。2011年新增公交专用道100公里以上,2012年再增加100公里,至2013年年底全市公交专用道规模达到400公里以上,实现主要客流通道晚高峰公交平均运行时速达到21公里以上。

另外,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将研究在部分客流量大、条件允许的道路上设置双车道公交专用道,根据道路和客流条件,合理设置路中式、路侧式、复合式公交专用道。推广高峰巴士、商务快巴、支线小巴

深圳还计划加大公交线网开设和运力投放力度,2011年新规划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0条以上,其中轨道二期公交接驳线路70条以上。到2015年,将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300条以上,新增投放公交运力3000辆,全市公交站点基本达到500米全覆盖。到2015年新增约50条快线公交和高峰专线公交,缓解主要客流通道运力供给紧张的矛盾。推广高峰巴士、商务快巴、支线小巴等公交服务新品种。未来5年,深圳将在主要居住区、城市核心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间开行10条以上直达商务快巴。

“十二五”期间,深圳还将基本建立起公交用地的储备机制,2015年前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内将建设2处以上公交场站。

城际交通方面,今年深圳计划新增2条以上与东莞、惠州的城际公交班线。深圳还将推进“深圳通”卡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拓展“深圳通”卡的使用范围,增加服务网点,至2015年“深圳通”卡发行达到1000万张以上,刷卡率达到70%以上。公交一体化无缝换乘

深圳将继续推进轨道二期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南坪快速路二三期、坪盐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运营协同机制,加快轨道二期工程接驳常规公交线网和应急接驳设施的建设及优化,抓紧推进36处轨道二期工程公交接驳场站建设工作。

方案还提出公交一体化无缝换乘的构想。今后,与轨道交通站配套的公交车、出租车、非机动车停放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施工、同步建成。

武汉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公布的《武汉市综合交通规划(2009-2020)》,主要针对主城区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不便逐一开出药方,并提出逐步将武汉建成面向世界的全国性交通枢纽。增加6条快速放射线

增加内环线硚口路至常青路、二环线发展大道至硚孝高速公路、珞狮南路至文化大道、珞狮南路至高新一路、友谊大道至三环线、墨水湖北路至三环线等环线切向快速放射线和联络线,提高环线交通节点交通疏散功能。三条环线与快速放射线、联络线相交成网,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快速路系统。

汉口新增9条连通路

完善三镇内部道路系统。汉口地区打通建设渠路、建设大道延长线、中一路、塔子湖西路、新华西路、三眼桥北路、金墩路、银墩路、古田四路等9条穿京广、汉丹铁路的连通路,强化京广、汉丹铁路沿线地区南北向道路建设。

汉阳地区完善四新、汉阳旧城等地道路网络,增加至黄陵、大集方向的出口路。武昌地区重点建设垂江道路,增加武昌中心区与杨春湖地区、关山地区的连通路,改善环东湖风景名胜区交通条件。完善三镇次、支路网,改善交通微循环。

BRT线网由6条线路构成

在部分客流低于轨道需求的发展轴上先修建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轨道交通的替代方式。2020年规划BRT线网方案由6条线路构成,总长125公里。6条线路分别为:汉口火车站——蔡甸、四新——鲁巷、新荣村客运站——阳逻、武汉体育中心——常福、流芳——东湖高新、武汉站——白玉山。

近中期,武汉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5-30%,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重达到25%以上。

建成44条自行车车道

三镇形成慢行交通道路网络,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居民出行需要。慢行交通道路网络的重点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横向过街设施。

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网络,汉口地区为五纵八横,汉阳地区为七纵八横,武昌地区为九纵七横。逐步启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先期将800个点布设于各行政区,到2015年,逐渐使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租赁点达到2500个。要保证道路上的行人通行空间,单侧人行道宽度占红线宽度10%以上。2011年前在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新华路、常青路-青年路、武珞路、雄楚大街、中山路-友谊大道、中南-中北路、徐东大街等道路沿线共新建52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人行天桥38座,地道14座)。

停车位控制在3.1万个以内

路边停车位是城市停车设施的必要补充,拟将主城区的路边停车泊位数量控制在3.1万个以内。大力推动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主城区远期控制点位506处,泊位总计14.2万个。在城市外围的轨道站点建设足够的公共停车泊位,如马池路站、金银潭站、永安堂站、流芳站等,采取有吸引力的低收费,鼓励私家车主换乘轨道交通。此外,各类建筑物应配建停车场,这也是社会停车设施的主体。一般说来,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应占城市停车泊位总数的75%左右。

目标:建立起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边停车为必要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供需动态平衡的停车规划建设与管理体系。

城际铁路直达6地市

提升武汉作为全国重要铁路枢纽和客运中心的地位。规划至2020年,形成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以及既有京广线、武九线和武康线为骨架的铁路运输网络,衔接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广州、南昌(福州)、上海等六个方向的特大型铁路枢纽格局,开通武汉至孝感、黄石、黄冈、咸宁、天门、潜江等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

看了四个大城市的治堵方案 现在我们来分析下广州的治堵:

广州治堵方案的主要亮点,在于不限制私家车上牌,取消中心城区限制外地车的措施,并新增了限制公务车的内容。此前,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与广东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时,已经透露了这一政策取向,广东治堵不会限牌,要先拿“公车”开刀。应该说,不限制上牌、取消对外地车的限制,同时把治堵和治理公车结合起来,一松一紧,体现了政策的公平取向,也表明了向公车顽疾开刀的决心,令广州的治堵方案更容易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限制上牌,还是提高用车成本,都是对公民权利的部分限制。不过,为了解决大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维护更大范围的公共利益,这种限制有时是必须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限制公民权利的公共决策,尤其需要经过科学论证,能够证明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同时,还必须强调政策的公平性,不能损害基本的公平正义。用这些标准来衡量,限制私车上牌、限制外地车等做法,短期看似乎有效,但有违公平原则,因此,不应作为治堵的首选。

既然要公平,理想状态下就应该一视同仁,为何强调要先拿公车开刀?这是因为,数量庞大的公车,已经成为交通拥堵的重要制造者,也是治堵无法绕过的问题。据统计,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占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因为公车消费由公款买单、公车私用现象普遍,公务车占用的公共资源往往比私家车高很多,仅是出于治堵的需要,公车也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此外,提高提车费、征收拥堵费等经济杠杆,对限制公车基本是失效的,因此,治堵必须与公车改革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效。

此外,既然限车是对利益的一种限制,按照权力伦理,公权部门和公共政策的主导者,也应该率先垂范,先拿自身利益开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政策推行的阻力。

根据上述原则,广州治堵方案不限私、不限外,在保障公平上可圈可点,而在限制公车上,还需加大力度。目前的方案规定,十二五期间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仍未超出北京方案的内容。鉴于目前公车数量巨大且占用了大量公共资源,对公车不仅要严格管理,防止私用,还应逐步减少公车,并将公车数量和使用情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既然广州已明确不限牌、不限外,那么减少拥堵的主要“增长点”,就落在了限制公车上。因此,应对广州限制公车的努力报以更多期待,这不仅是为公车改革探路,也关系到治堵能否取得实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治堵的成败,取决于“拿公车开刀”的决心和执行力。

第四篇:公车治堵范文

车辆治堵

第一,重建公共交通线路,这是减少车辆拥挤的最好措施。洛杉矶没有地下铁路,但最近几年建造了多条轻轨铁路,沿着高速公路的中线从洛杉矶中心伸展到类似长堤市、惠提尔、帕莎蒂娜等主要城市。增开上下班通勤火车。这是只有洛杉矶才有的通勤火车。从洛杉矶市中心到周围的橙县、圣地亚哥等郊区市县的铁路,在上下班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

第二,鼓励大家共同搭乘一辆车,使用共乘车道,这是洛杉矶发明的一种乘车方式。同样路线的人士,三四个人共同乘一辆车大家分担汽油和汽车损耗费用,为了让更多的不相识的人共乘,在高速公路的两侧都有明显的标志贴出共乘车道办公室电话,你上下班需要同别人共车,只要拨一个电话,将你的上下班时间和路线告诉工作人员,他会通过电脑,寻找到和你相同方向的上下班人士,将你们配对共同乘车。另外,专门在高速公路两边辟出共乘车专用道,只要一辆车中人数超过三人(含三人)即可使用专门车道,比一般的车道快一半。

第三,下行政命令给市中心高楼建筑中工作的各大公司和政府机关,错开上下班时间。因此今天的洛杉矶市从早上6点钟开始就有公司或机关上班了。这样的话使洛杉矶市中心的车流量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中流动,而不会集中在一段短时间中。

第四,由于洛杉矶的公路繁多,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道路达到同一个地方,但是人们出于习惯或者追求速度,往往会尽量使用高速公路,不使用市区道路。例如,靠近海边的405号公路是人们最喜欢的一条通道,实际上周围有很多同样的方向的道路,人们不习惯使用。最近洛杉矶市政府准备在405号公路上部分路段收费,以便把墨守成规的开车人们“赶”到其他道路上去,寻找新的通道。

第五,鼓励人们少开车或采用其他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或步行。如果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不要轻易开车外出,尽可能经济地使用车辆。为此,市政府正在酝酿每年的车辆注册以及道路维修费用采用新的标准。以往,加州每年车辆交付牌照税包括道路维修费的标准是按照汽车的价值,例如高级的奔驰、宝马车每年的费用就会高于丰田、本田的普及型汽车,因为车价格不同。新车的费用要高于旧车。现在酝酿中的牌照费则采取每年开多少里程交多少费用的方法。多开车也就是多使用道路,就要多交费。这个非常合理的道路使用费,鼓励人们少开车,减少洛杉矶交通堵塞。如果一旦通过的话,路上就会少了很多没事外出、小事外出或者一个人一辆车的情况,将大大减缓洛杉矶的道路交通堵塞情况

六、优先发展公交,十分重要。许多公交车站没有遮风挡雨设施,冬天等车挨冻,夏天等车挨晒,遇到风雨天就更倒霉了;许多公交线路车次少的出奇,影响了人们乘坐公交出行的热情;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许多路段,车次安排不科学,乘坐公交十分拥挤,乘客很有意见。这些看似表面的问题,其实质则是公交系统服务跟不上,管理制度欠科学,政府执政为民的意识落实的不到位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要宏观决策正确,前瞻预见今后一个时期公交发展趋势,科学安排公交建设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济南市公安部门已组织交通管理部门对全市机动车现状进行了专项调研,并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调研报告。今后将采取五项措施治理交通拥堵,主要包括: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超前规划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确保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干道路网系统建设;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依托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建设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的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推广使用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制定中心城内停车场资源共享办法,支持和引导错时停车。

第五篇:交通治堵

“十二五”各地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全攻略

一、加强道路及停车设施建设

“十二五”时期,各大城市均将完善路网此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加强区际道路衔接,完善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配套路网,形成干线、支线、循环线和广域线等主次分明、顺畅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并以城市路网建设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质量的提高。

※建设快速路。南京、杭州都提出完善快速路系统建设。长春城市快速路体系将投入运行。

※打通断头路。北京、南京都提出要大力推进主城微循环道路建设,广州要打通断头路,提高路网连通性和可通达性。

※发展立体交通。各地因地制宜,勇于向天空、地下、水下要道路空间。哈尔滨市等滨水城市要建设过江通道。温州提出科学规划和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连呼和浩特、包头城市都提出要建设立体交通体系。

※建设交通换乘中心。上海优化交通枢纽布局,完善停车换乘等静态交通系统,实现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便捷换乘。杭州提出提倡外来车辆换乘。温州要建设P+R停车换乘场。

※完善停车设施。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有利于实现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烟台对中心城区公共停车泊位实行“总量控制,适度供给”,通过停车场诱导系统,实时发布泊位信息,整合停车资源,并与南京等城市完善完善停车收费政策。杭州也要完善自己的停车新政。

二、大力增加公共交通能力

未来五年,各地都加大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绿色安全、便捷快速、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

※公交优先。到2015年,深圳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分担率预测能提高到60%以上,继续领先于全国。北京、上海目标均为50%,南京、西安均为40%,天津为30%,济南28%,辽宁抚顺25%。湖南则按照300万人、300-100万人和100万人以下的不同城市人口规模,提出相应的公交分担率目标为35%、20%和15%以上。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也是市民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此北京提出增设小区延伸线路和区域“袖珍线路”,完善与轨道交通、公交干线的衔接,方便出行;南京提出300米—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主城达到70%,济南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8标台以上,并将继续实行城市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

※快速公交。2015年,全国城市公交专用道的总里程将达到10000公里,其中,已知天津100公里,济南180公里。杭州快速公交线路将由现在的3条发展到12条。温州要规划建设大运量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北京要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

※轨道交通。目前已具备较好轨道交通发展基础的城市,有意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上海目标为50%,南京为40%。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336公里提高到562公里,线路19条。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天津建成地铁5、6号线,启动4、7、10号线。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共拟新增地铁通车里程400公里,广东全省轨道交通里程达到5000公里。西安提出形成大都市轨道交通框架。重庆提出都市区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全覆盖。长春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00公里。杭州、哈尔滨市均要建成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南昌、长沙、大连、昆明、南宁也都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厦门、泉州、大庆等城市则要开始建设轨道交通系统。连兰州、银川、西宁这些西北欠发达城市也都提出要做好轨道交通前期工作。

※超前考虑农村交通。江苏、福建、内蒙都加快农村地区道路改造和网络化建设。杭州等一些发达城市也提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延伸到农村,加快建设乡镇、村公交站点,增设农村客运线路,提高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水平。陕西提出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县城和重点镇延伸。上海提出全面完成规划保留村的路桥改造和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村村通”。江苏省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6%以上。

三、新城规划和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分流人口是最具战略性的治本之策。四大直辖市均要规划引导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结构优化,缓解中心城区压力,预防和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北京: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交通出行需求。

※上海:着力打造西部新城群,积极培育沿海沿江新城。优化提升嘉定、松江新城综合功能,加快青浦新城、浦东南汇新城、奉贤南桥新城、金山新城发展,支持崇明城桥新城走特色发展道路。

※天津:提升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区规划,高标准搞好海河中下游地区、城市主中心、两个副中心等重点地区规划。

※重庆:提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产业平台、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合理配置,有效疏解都市核心区人口。

※广州:加快构建两个新城区(东部山水新城、南沙宜居滨海新城),提升三个外围城区(花都城区、增城城区和从化城区),不断完善综合配套和城市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的反磁力,截流新增人口并将部分中心城区的人口吸引过去,达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交通的作用。

※广东:发展新城的理念同时在发达的广东全省铺开。广东将以专业化、特色化、卫星城为取向,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建制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实施新市镇及轨道交通沿线开发。

四、限车限行

在北京的示范效应下,各大城市将陆续实施程度不同的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同时努力控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

※限牌。北京出台摇号方式发放车牌,今年总量只有24万个,接下来的四年可能要实行,额度会动态调整。广州“十二五”规划草案原有“鼓励住房汽车消费”,但在代表的建议已删除,表明了政府对汽车消费的立场已经转变。南京要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烟台要逐步实现汽车“带牌销售”。

※限行。北京已对外地牌照车辆实行高峰时段区域限行。南京也将实施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限行措施。广州、上海正在考虑征收中心城区拥堵费。北京还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实行弹性工作制。

※公车出行。在全国31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二五”规划中,至少有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13个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庆车及车辆运行费用方面的支出,山东、四川还要进行公务用车问(微博)题的专项治理。这将在治理公车腐败的同时,缓解道路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问题。

五、实施交通科学管理

※交通组织和引导。除了要规范设置各类道路的指示路牌外,温州还提出加快交通诱导系统建设,烟台将综合运用高峰“禁左”、单向交通、左转待转等措施,因地制宜、精细设计最适合的信号灯控制方式,进一步挖掘道路通行能力。

※智能交通。北京市到2015年车载导航、移动信息终端数量达到150万台,服务和引导出行。南京要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采用无线射频、高速影像识别处理、GPS、GIS等技术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建设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工程。上海鼓励车载信息服务、电子站牌、车辆识别等交通信息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交通卡、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人性管理。上海提出完善机动车单行道系统,改善非机动车、步行及残障人士的通行环境。南京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完善自行车行车道和行人步行网络,主城区基本建成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温州要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点。广东开发和完善城市慢行系统。

※货运分流。广州提出要加大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批发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清理、整治或搬迁,并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

※区际合作。上海提出建立跨行政区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消除区际结合部管理盲点,并且要在交通信息系统与长三角地区进行衔接。

※交通安全。内蒙、四川、贵州、青海等地都提出深化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将有助于减少事故现场堵车问题。

※应对极端气侯条件和突发事件。对于有可能影响驾驶能见度和路面条件的大雾、沙尘暴、雨雪、台风等自然灾害加强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上海要增强对轨道交通救援等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大城市治堵,“堵”、“疏”缺一不可 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