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生命成长课堂的思考(共五则)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1-91381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7 12:28: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命成长课堂的思考

生命成长课堂的思考

英语组 周玲

什么是生命成长课堂?我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技能,而且在课堂上获得情感态度的提升。我所理解的成长不仅是逐渐具备了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课堂上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而落脚点我认为应该是情感态度三观的升华。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我们所熟悉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英语组所形成的各种课型模式在实际授课中的应用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我们依然感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课堂上牵引的痕迹比较重,对学生未来如何课堂上培养他们主动获知,主动积极思考而达到思维品质的提升还是没有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我对问题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内涵以及价值是认同的,问题化学习即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行为的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的,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构建。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到学生提出有学科价值观的问题,再到学生能提出一连串问题,学会聚焦核心问题,并能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自构问题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学习任务,自定学习步骤,这就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成长的路径。

培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步我想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学生学习英语初步的自信心,教师要在备课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具体情感目标培养切入点;关注问题设计,用开放式问题给学生创设表达,交流,分享,展示自我经历,思想,抒发内心情感的机会;在课堂上,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思考中,回答中达到思想和情感态度的表达抒发,其他的同学在听的时候产生的共鸣或质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另外,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使用,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科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三观的培养不是一个堂课,一个学期,而应该是整个初中三年,每个年级学段都有不同的课程和培养目标,每节课都有具体的要培养的一个目标,在每堂课中借助以上提到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自身的言行也是对学生的教育,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树立榜样,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我认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意义甚至大过知识技能的培养,记不得哪位大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把学校老师教你的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觉得教师的功能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

第二篇: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分享

挫折真的是一笔财富

几乎每一个人都期望一帆风顺。许多人都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没有挫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在这里不想展开这个话题。我想谈谈自己对挫折的看法。

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最主要的一点是挫折会让我们变得聪明,变得坚强,变得成熟,变得完美。当然,这首先需要我们经得住挫折。

俗话说:“吃一亏,长一智”。这可是绝对“老人言”,绝对有道理的哲言。比如小孩子不小心被狗咬了,很痛,哭了。对孩子来说,这是挫折。经过这次挫折,孩子知道狗是会咬人的,他必然对狗有了一份戒备。下一回,他就会想办法避免被狗咬。这不就变得聪明一点了吗?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被狗咬过的人,又被狗咬了!这又如何理解呢?我分析下来,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采取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有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后一种办法对付狗。因为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这点来看,挫折不更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吗?

还有高考落榜的学子,是不是也能从挫折中得到点什么,振作起来,开始新一轮的搏击呢?你比别人多了一番挫折,经受了一番磨难,那么,一旦成功,你也必然比别人更多一份喜悦。越怕狗咬的,老被狗咬。与其老是被动,不如学点主动进攻。只要我们经得住挫折,那么,挫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垫在人类社会底下,托起现代文明的,不正是人类经历过的种种挫折吗?

每个人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与快乐,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对待这些点点滴滴,可能会带来成功,但也有可能会有伤心、失败。

挫折,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

第三篇:捕捉课堂瞬间 关注生命成长

捕捉课堂瞬间 关注生命成长

乐山市县街小学 张敏

【摘要】: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变,课堂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教师自身在变。教师不断面临挑战。只有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因时而异,因情而变,表现出种种积极状态,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普遍事件和偶发事件,捕捉教育契机,才能与学生一道共同构建起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关键词】:生成、生命、美丽、智慧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勇敢地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关注生命成长,为课堂孕育新的生命。

一、从“课堂预设”走向“捕捉瞬间”,是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学生率先起来朗读。他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几个数量词更是读 得一板一眼,特别有劲。我正想和大家一起鼓掌时,教室里却雅雀无声。这时,老师说话了:“同学们,大家来评一评。”一个同学说:“他读出了‘惊奇’感情。”另一个同学说:“他读得断断续续的。”又一个同学说:“他读的时候添字漏字。”„„老师简单归纳学生的评价后,强调说:“大家朗读时要避免××同学存在的缺点。”我在笔记上写到“这个评价缺乏公正性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来在评课时,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却说××同学平时表现时好时差,上课时间又紧,所以她就忽略了,这自然忽视了主宰学生学习过程的“三维目标”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理应尊重并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瞬间,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尽管教师在课前用心良苦地进行了预设,但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教师应理智地放弃预设,尊重生成。

二、在捕捉瞬间中,激起学生对生命和真情的关怀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地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导、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或存在错误等,要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1.关注“突发问题”。

在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因此课堂往往出现了许多“突发问题”的现象,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而必须捕捉有价值的“意外”资源,给适当的引领,并及时纳入 弹性灵活的临场设计之中,让学生顺着自身的“意向”不断深入。如我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在质疑这一环节中,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能与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吗?”我微笑地点点头,他站起来说:“我觉得,巴迪的父亲不该那样批评他。因为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没有抹杀学生的感情语言,让他们在“该”与“不该”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书中“几年后„„”这一段话,想想,到底该不该批评?学生通过读,明白了巴迪写的诗确实该说“糟糕透了”,很自然地引导孩子要正确面对来自于家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表扬与批评。总之,在教学实际中是很难一成不变的,因为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而教师在教学中,容忍着学生的随意质疑,甚至让学生讨论反驳,使得教学过程富有了弹性,富有了人性。

2.利用“错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更要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与“主流价值”不相符的见解更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执教《放弃射门》一文时,当大多数同学认为福勒放弃射门“不应该”时,我并没有断然否决,而是“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学生在读书中,由“不可 3 思议”、“不应该”,到“应该”、“伟大的人性美”,认识一步步提高,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取得了良发好的效果。

师:当你读完这段描写(第一次放弃射门),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不可思议!

生2:真不应该!

生3:哎,福勒!

师: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福勒该不该放弃射门。

生1:如果此时福勒出脚踢中了西曼,责任都在西曼,他没有犯规。

生2: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生3:此场的胜利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二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败者将与冠军无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福勒不放弃,除了进球外,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1:西曼会受重伤,骨头被折断。

师:福勒会怎么想?

生1:如果这场比赛西曼受重伤,福勒的心里会过意不去,以后的成绩就没有这么好。

生2:我认为友谊比荣誉更重要。

师:是的,福勒放弃射门的意义更大!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使福勒在一刹那放弃射门的?

生:友谊的力量。

师:福勒有一颗怎样的心?生1:高尚的心。

生2:让人敬佩的心。

生3: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

师:这是一种伟大的关爱他人的人性美!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名话。

生:读(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我面对课堂上生成的“错误”信息,不是以“课后再说”搪塞,也没有急于简单地纠正,而是细心呵护,积极引领,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真实领悟到关爱他人比获得冠军更具有高尚人性美。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导致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现差异。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是难免的。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探究,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因“错误”而精彩。

假如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上而不给予即时引导,那么,阅读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关注阅读课堂动态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

三、拓展瞬间灵感,流溢生命的光彩

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当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理解时,我突然有了灵感,何不让学生将昨日布置的拓展知识结合起来,说一说?没想到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通过上网、看声象资料、查阅书本等方式到海洋去“畅游”,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有趣的动物或植物介绍给大家。现在请你们用一分钟时间向大家做介绍,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生1:我知道海里最凶恶的鱼是噬人鲨,也叫大白鲨。它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海水里百分之一的血肉味。在这种鲨鱼的胃中曾发现过整只的驯鹿、企鹅、四五十公斤的大海龟。

生2:有一种鱼叫射水鱼又叫高射炮、枪手鱼。它有奇特的射水本领,可以从口中射出一股细水柱,击落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昆虫来当食物,它的“枪法”可准了,据说能百发百中呢。

师:这种鱼还是神枪手呢,你用了拟人的手法,学以致用,很好。

短短几句话的介绍看似简单,却凝聚了孩子们辛勤搜索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有选择地剔除不合格的内容,组织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一举多得,阅读课后延伸出了多种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可以预设的,但是效果的生成却是不能铺垫的,也因而更显得珍贵。

总之,一个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学机智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期待发展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吴玉萍、叶兰峰.关注动态生成,构建活力课堂

[3]《捕捉细节 生成精彩》教育导报202_年4月9日

1.楼可青 《让“阅读期待”焕发生命光彩》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语文 版202_年3月1日

202_年获市中区第20届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第四篇:征文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

细 节 与 进 步

初次见到我的语文老师—冷宏英老师,第一印象就感觉她非常的时尚,带着一副透亮的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银色的镜框下一双笑盈盈的眼睛,让我觉得非常温暖。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始,她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冷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却非常注重细节方面对我们的培养,她处处留心同学们的每一个行为、习惯、语言,她能从中看出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分析出我们优点和不足,进而耐心细致的教导我们。

记得是初一开学时,我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虽然都是新同学和新老师,但我记得爸爸给我说的话:“做好你自己就行了,”我依然保持着一些自己的好习惯。有一次,我上讲台去交语文作业本,发现可能是前面同学交的比较急,本子横七竖八地躺在讲台桌子上,非常凌乱,我顺手就轻轻地、慢慢地把它们整理了一下,看起来整齐了许多。站在一旁的冷老师虽然没说话,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事后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我,说我的行为习惯非常好,虽然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反映了我有物品摆放整齐的好习惯,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以后对这些细节和好习惯我更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着。

冷老师是位非常注意细节的老师,她有一双善于发现我们优点的眼睛,当然,冷老师也会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后及

时地提醒我们,关心我们,让我们不断地进步。

记得在一次听写时,我遇到了一个生词,突然想不起来怎么写,我抓耳挠腮,左顾右盼,可就是想不起来,最后总算想了出来,当我把听写本交到讲台上去时,才发现,其他同学早已经完成了作业,交了上去,我已经是全班最后一名了,我的脸“刷”的一下羞红了,而且感觉感觉越来越烫,我赶紧低着头小跑回到座位上,这时候,冷老师走下讲台,在我身边半蹲下来轻言细语地对我说:“下次加油哦!把速度提上去”。听了这句话,我暗下决心,平时要多练多记忆,一定要把速度提了上去。从这以后,我再也没落下成为班上最后一名交作业的学生了。偶尔听写时,冷老师也不时地过来悄悄提醒我一句,“注意速度哦!”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它却饱含了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鼓励!

初中七年级已过了半学期,而我在语文老师的细心的教育下,不断地收获与进步!因为我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第五篇:关注生命成长构建道德课堂.

关注生命成长

构建道德课堂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王玉斌

当今的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在这些繁荣现象的背后,一些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例令人惋惜和痛心。比如:202_年浙江某中学的学生徐某因为上网费残忍地将自己的亲生父母用刀刺死,202_年北京某中学14岁的学生兰某到同学家将同学的妹妹残忍地奸杀,还有富士康一个接着一个的员工跳楼自杀,为了一点的蝇头小利而置国民身心健康于不顾的瘦肉精事件、各种的添加剂、塑化剂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令人痛心,更让我们深思:我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的教育到底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没有触动学生的灵魂?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的教育又怎么了?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任教,他总会给新教师写一封这样的信:

亲爱的教师:

我是一名从集中营生还的校长,我曾亲眼目睹人眼所不应见到、惨绝人寰的情况:那些毒气室是由学有所长的工程师修建的,那些妇女是被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的,那些儿童是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的。我怀疑教育的作用。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你的学生成为具有德行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孩子具有德性之后,读书、写字和算术的能力才有价值。

羊羔跪乳,乌雅反哺,都是一种报恩的外在和诉求。那么,教育的反哺和跪乳又在哪里?知识对人类的哺育和滋养又该获得人类怎样的回报?

对这些问题的追寻,对社会时弊的批判,以及在澳大利亚研修期间所看到澳洲学校不设思品课,但在澳洲社会和校园中,热心助人、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美化环境等举动随处可见,每一位授课老师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模范的现象,更加坚定了我在课堂激活、培育、守护学生的美好德行,关注学生生命,追寻道德课堂的决心和信心。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植根于社会。课堂是生活,是一个小社会,同样也离不开道德。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创新、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的体验之旅,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 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基于个人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我逐渐形成了对于关注学生生命、构建道德课堂的理解与追求,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一、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微笑、富有幽默的课堂

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愉悦的道德课堂,我认为课堂之中教师的微笑、幽默,是愉悦课堂最好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微笑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课堂上的笑声是“解压”的“良药”,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心心相连,能给学生一种强大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一定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样,教师的幽默,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活跃思维。课堂之中偶尔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我在和学生复习热学知识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柑子,便故作惊讶地提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就有学生判断出是柑子气味,我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体验分子扩散的现象。不过,像这样的实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都笑了,那个违纪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柑子。可以说,在课堂上我将批评教育与课堂知识结合得天衣无缝,既让大家对分子扩散现象加深了印象,又含蓄、温和地批评了违纪行为。可见,微笑如缕缕春风,可以化解一切不快与纷扰,幽默就像一阵细雨,润物无声,恰当地使用微笑与幽默,使学生的智慧如晶莹的珍珠闪耀光芒,那么,课堂也就轻而易举地“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2、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赞美之声的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斯宾塞也曾说过“一个长期得不到夸奖的人,会在心里产生厌恶和憎恨”。学生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虽晶莹剔透,但容易破碎。作为教师要关爱他们的成长,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他们课

堂之上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他们课堂之上的每一点成功,通过赞美学生课堂之上的表现,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让这种感受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勇于质疑、探究的强烈欲望。“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你的见解这么深刻,继续研究你也会想着科学家的方向发展,我期待你的成功!”这种处处洋溢着赞美话语的课堂,就是基于对学生欣赏、尊重的快乐的道德课堂。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我们都懂,教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会令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由此我想到一位年轻英语教师课堂上的远离道德之本的现象。那节课教师激情高涨,魅力四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应当说这么年轻的教师,将课上到这种程度已是难能可贵,可是这位教师在课堂之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提问细节却偏离了课堂以人为本的教育初衷。这位教师课堂上提问一位学习较差的学生,结果这位学生站起来将问题回答的磕磕巴巴,南辕北辙,教师非常不高兴地对学生说“你怎么学的,课后到办公室”。听到这番话,我想这位学生一定无法再凝神静气地听课,他一定在心里嘀咕“我怎么这样倒霉,碰到让我回答问题,问题没回答上来,同学们会怎样评价我,会不会取笑我?老师让我到办公室会怎样批评我?我应当怎样应付老师的询问?…….”可以说该生自没回答上问题来老师让其坐下后,内心一直惴惴不安,心神不宁,后面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该教学事件,老师在课堂之上完全可以采取如下灵活的处理

方式:可以走到学生身旁,俯下身子,拍着学生的后背温和地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确实难度有点大,这个问题暂时不会没关系,你先坐下进一步考虑,我们先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好吗?”之后,教师最好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让其回答一个能回答上来的简单问题,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其重新找回原先的自信和在同学面前的尊严。

由此我想到,作为老师,课堂上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不要让批评泛滥不绝。好的老师必定是一个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运于表扬和赞美,但谨慎使用责罚和批评的人。善于运用赞美的人,才可能收获学生课堂上的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3、道德课堂,应当是关爱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作为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我们的学生相互之间也存在先天的差异,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在生理上、学习上、品德以及行为等方面落后或者偏差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以百倍的热情去亲近他们、呵护他们、鼓励他们,时时关爱他们,用爱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灯,使其幸福成长,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教师眼中必须要有他们的存在。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永远是教育的内涵。特殊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暗淡的,因缺乏应有的尊重、信任和关爱而身陷自卑之中,他们的情感最为脆弱,心灵更需要慰籍。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在课堂之上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温暖和鼓舞,就会有助于他们走出心灵的孤寂。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一节预设生成“失败”的道德课堂。202_年9月4日,刚刚接手毕业年级才三天,对毕业年级8班学生尚处于完全陌生阶段的我,带着豪迈的自信踏进教室,准备深入浅出地订正上节课学生所做的摸底试卷,也让学生见识一下我早已预设的精彩点拨。同样对我陌生的学生早已翘首以盼地将试卷摆到桌面上,胸有成竹的我得意地用目光扫视着学生的准备情况,当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桌面上没有任何试卷和文具的学生身上时,好奇心驱使我来到这个学生旁边。我用严厉的口气问学生为什么不将试卷拿出来?这个学生却满不在乎地说“我的试卷早找不着了”。一向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我,听到这番话后,二话没说重新回到办公室,边向班主任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边给这位学生找一份试卷,在找试卷的同时,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就像连珠炮似的向我数落着该学生不完成作业、上课根本不听讲的种种陋习。重新回到班级,当我将试卷递给他时,他的眼睛瞬间闪现出了一丝的感激,之后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快速站了起来和其他学生借了一支铅笔。看到学生的这一举动,让我看到了该生仍有学习的希望,让我瞬间有了这节课一定要让其重拾学习信心的念头。本来已经预设讲课的我,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全班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订正试卷。在其他学生忙于订正试卷的同时,我又来到该学生的身旁,轻轻地问他为什么不做试卷,该生看了我一眼,低下头轻轻地说“老师,反正我的物理根本就一点也不会,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区别,你就别管我了”。我拍着该生的肩膀说“其

实物理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学,物理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好多问题你想想生活中碰到的现象,进行有效迁移就可以解决,你看这道练习题说的是固体融化是吸热还是放热的问题,你只要想想一块冰放到你的手里的感觉不就解决了吗?”在我的启发之下,不知不觉这个学生竟然自行解决了整张试卷四分之一的习题,该生眼中也开始洋溢出高兴与自信的感激,紧接着我开始了这节课的习题矫正,我首先让该生将他会的四分之一的习题给全体同学予以讲解,当该生一口气将有关的习题答案及原因表述完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也许是这久违的掌声来得太突然的原因吧,该生竟然激动得泪眼婆娑,不由自主地向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之后的时间内,我经常利用课下和该生促膝而谈一些人生的设想及做人的原则,并联合其他老师在课上时时关注其学习的情况,及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的进步,时间不长,该生竟然在我的物理课堂及其他老师的课堂之上逐渐找回了学习的自信与感觉。后来该生考上高中后在给我的信中说 “老师,您的爱如丝丝的春雨,自然地下,悄悄地洒,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的知识如无形的磁场,把我们深深地吸引,让我们步步走进您浩瀚的心海”。

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年多,那节课虽然按照我事先的预设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任务,但该生在我引领下重拾自信的目光,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有一种课堂预设 “失败”却成就了一堂道德人文课的美好感觉。

四、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情境与趣味的课堂

我始终认为,要让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富有情趣,就必须善于创设情景,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许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学生认知学习的道德课堂。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我就创设了如下一个情景,我带了几根一端蓬松的塑料捆扎绳,问哪个同学能把蓬松的一端捻紧而聚在一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做此实验,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这是小事一桩,结果每位同学都是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把绳子聚拢在一起,反而更蓬松,且越用力捻,蓬松得越厉害。这一新颖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怎么会这样呢?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有了这种迫切感,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产生积极情感。

课堂上的幽默与情趣不仅体现在“嘴”上,还应表现在“手”上。但绝不仅仅是表现在老师的手上。更应是学生动手与动嘴打造的精彩,只有让知识在学生手指上灵动起来,课堂便会妙趣横生,学生在探求的路上便会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道德课堂,应当是学生不断质疑的课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道德课堂应当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产生质疑,以疑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增加主动探究的强烈欲望,获取新知,增长能力。目前我正在尝试进行的“三案五疑八环节”(简称“358”)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质疑的支点,使学生通过预习导案产生个性质疑,小组合作尝试解决个性质疑,各小组无法解决的质疑在黑板上予以聚疑,聚合的质疑学生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质疑教师出手释疑。真正 实现让学生从无疑到生疑,生疑到析疑,析疑到释疑的脑力激荡过程。学生质疑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个体自我思考、自我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梳理、运用、提升的过程,是将知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连点成线、由线聚面的综合运用过程,更是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的过程。

6、道德课堂,应当是分层施教的课堂

面向全体和对每个学生负责,是道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在思想、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施教,可以让所有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各自收获。目前我在我们学校倡导的“358”课堂教学,实行的自助餐式分层训练,分层作业,分层检测的做法,真正起到了下游学生 “底起步、走小步、不停步”,中游学生“迈开步、小跑步”,上游学生“迈大步、快跑步”的良好效果。每次课前我都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的分层准备,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最大限度的扩大提问面,而且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免受伤害。尤其是我在平时的单元测试时尝试了“教师统一题量和时间,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的检测模式,即单元检测时教师统一命出各种档次、题型的题目和每个题目的分值,学生从中自主选择出100分的题目来做,即实行单元测试的“自助餐”,有效地杜绝了差生考试时对难题或愁眉苦脸、或昏昏欲

睡的状况。既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又使每个学生都在测试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把考试当做一种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道德课堂,应当是充满创造性的课堂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陶行知先生就在上海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言论。我觉得教学的真正目应当是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我们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的跳荡、升腾、飞跃,感受到创造的愉悦。对于学生在课堂之上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在澳大利亚研修期间一个叫Philip的中文教师的课堂应当给我们一定的启迪。这位教师在教学生“手机”两个字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写出 “手机”两个字,有的学生将中国的“手机”写成“提手”在左边,“耳”和“口”上下组合在“提手”右边的一个创意的字,寓意着用手拿着,耳朵听着,张口说着的意思。还有“德国”(Jerman)的“”德,学生竟然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德”字写成了“父”在上,“长、肉” 左右结构在下的创意字,学生解释这样写的原因是,德国人将祖国比喻为“父亲”,德国人好吃香肠,香肠可以用“长、肉”表示,故将“长、肉”与“父”字组合表示“德”字。学生造完各自的想象之字后,教师再出示正确的写法,并给学生讲述中国汉字这样的含义。Philip 老师将这种看似枯燥的汉字学习,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情景,赋予其美妙的遐想创造,衍生学习汉语的无穷乐趣,真的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当加以学习和

借鉴的。此外,我所追寻的道德课堂还应当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课堂。

道德是所有教育内容的核心,因而道德课堂理所当然就成了所有课堂的重心,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只有扎实推进道德教育,我们身边的假、恶、丑现象才会渐渐退出时代舞台,真、善、美才能重新夺回话语权。道德不仅是课堂的呼唤,更是时代的呼唤。做好了道德课堂的成功构建,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灯红酒绿中坚守一份纯真,正如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所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和真诚,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生命的温暖,将是我对道德课堂永恒的追求。

生命成长课堂的思考(共五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