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 [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生命,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能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作为一线教师,在滚爬摸打中历经酸甜苦辣,也经历了彷徨、困惑,享受着、也收获着。最后悟出:寻求到一种务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为学服务,一切为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就“小学语文”这一块来讲,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个人认为构建有效课堂,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小学语文课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自主+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拓展提升――自我回顾。
一、课前预习(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实现语文教学根本性目的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我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要有教之前的自主学习,也要有教之中的自主学习,教之后的自主学习,做到学中有教,教中有学。我在新课教学之前,都要求学生预习,并明确预习的要求:
(1)熟读课文,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自学生字(在生字表上写出拼音、音序、部首、组两个词),并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
(联系“字词”要求,课课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2)抓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思考课后思考练习题或“阅读链接语”中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或勾画、批注在书上;(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
(3)摘录好词佳句;(积累语言,为习作提供素材)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会质疑)
例:我在教学《学会看病》一课时的“课前预习”设计(课前完成,课堂展示)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家长对我的朗读评价对自己的朗读评价
2、我会读这些词语。我会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打蔫儿 残忍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按图索骥 艰涩 忐忑不安
毫无疑义 来日方长 聊胜于无 磨炼 谴责 拖沓 瞬间
3、默读课文,我会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的是母亲发现?v ?w,准备照例?v ?w。后来改变了主意,让儿子?v ?w。儿子独自去医院后,母亲内心却饱受煎熬。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了儿子?v ?w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我会质疑。
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检查预习情况,并通过点拨、引导、交流,让孩子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把语文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二、自主+合作探究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新欢的语段,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交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围绕阅读提示进行品读研讨,形成相互补充的见解。把这些对问题的分析记录在课文语段中的空白处或者课堂笔记上。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自觉运用学法熟读精思,主动研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并主动积累语言。
授人以渔,交给孩子们品读课文的方法:读(课文)――画(句子)――批(感悟)――说(交流展示)――拓(想开去)。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往往在自我表现中得以增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全班,也可以是小组或同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老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的质疑。我十分重视“集体开窍反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联系,以读为本,精讲善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读促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汇报展示
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分析课文语段的精妙之处。各小组把自己对喜欢的语段合作探究的成果由代表向师生展示汇报,小组其他成员给以必要的补充,师生认真倾听,学生提出质疑或者更完美的意见,老师把握全局,或肯定,或补充,或纠正,或启发。当所有小组汇报完毕,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整体班级的大的合作探究学习体系。各个小组把自己对喜欢的语段探究分析成果分别展现给其他同学,这种整体合作学习模式把一篇较为复杂的课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要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就应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四、拓展提升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有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来自课外。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读书、读报、视听或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我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就进行了以下的拓展:
(一)在我们现在生活中就有 “女娲”。请看――
1、在汶川大地震中,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一线救助百姓的志愿者们。
2、当流感病毒肆虐的时候,白衣天使不怕被传染的危险,坚持在医疗第一线。
3、人民的保护神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救助人民。(守护和平、抗震救灾、洪灾等)
4、此外还有环保组织,和平组织等都是为人民幸福而奉献着,他们都是“当代女娲”!
(二)感兴趣的话,咱们也可以写一篇神话故事呢!
(三)推荐书目:
《宝莲灯》《西游记》《哪吒》《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等。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自我回顾
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包括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与最高原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了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的目标。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 ①。我将朝着这一目标,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出自《叶圣陶集》第11卷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感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这本书通过案例诠释了学科的教学理念,诠释了学科教学实践中展示出的教学智慧,诠释了学科已经融会的有效教学技能。书中采用案例描述的方法,使我更容易理解学科新的理念,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关于识字教学。下面我就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务必重视识字教学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识字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有研究者曾对中等水平小学的3个毕业班进行了一次汉字常用字测试,其结果是:学生平均错误率为24.97%,最好者错误率为8.9%,最差者错误率为57.4%;平均识字量为1876个,最好者2278个,最差者1065个。关于错别字问题,调查数据显示,35%的大学生经常写错字,70%的学生对外界错字不敏感。由此表明,识字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书中一连串的数据敲响了识字教学的警钟,更让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的我,感到识字教学的任重而道远。
二、努力实践“以学生为本”的识字教学
(一)“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导航
从儿童生理发展的角度看,低年级是儿童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要求他们“认识”汉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劲儿。所谓“多认少写”,就是将识字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要求认识,第二阶段要求会写,认识的字的数量可以超过会写的字数量。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学过的知识,人脑首先会将其存入短时记忆,这时候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生遗忘。如果仅仅将识字教学理解为某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学过之后就不闻不问了,这样的识字教学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渗透识字教学,才能保证识字教学的效果。
这就告诉了我们,有效的识字教学务必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有效的教学策略引领
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儿童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教学第一册中的《识字
(一)口耳目》一课,共有12个生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到,教学时,打破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利用课件把12个字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再比如:呈现一个汉字,儿童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的认知过程是:(1)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2)先轮廓后内涵,即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3)先上部后下部;(4)先左后右;(5)先熟悉后生疏。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来考虑,为儿童探求新知识提供可能。内容上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有浅到深;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鉴于孩子的遗忘规律,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因此,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也十分重视生字的复现。第二天是学生遗忘得最快的阶段,我会在此阶段要求学生进行复现,用专门的时间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本学期第一单元检测反馈情况看,生字掌握情况较以往就好!
2、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
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象形、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椐进行汉字教学。这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从东汉徐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学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都是依据字理来解析和识记汉字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也是根据字理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进行识字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汉字的字理特点,讲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使学生容易记住“形”,而且还能因“形”加深对“义”的理解。书中举了“器”字教学例子,例子中的老师忽略了“器”字构字原理编顺口溜,结果是越想强调越是错。因此,我在教“冒”字时,注意渗透字理知识。在书写“冒”字时,学生容易把右上部分写成“曰”字。鉴于此,在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冒”本义同“帽”。缺口框就是帽子的象形,所以写中间两个短横像帽里的头发,帽子总是戴在眼睛上面,下面“目”是眼睛,缺口框里的两横封死的话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这样就戴不进去了。所以“冒”字右上的中间两短横左右两边不封,以此表示帽子戴在头顶上。帽子总是戴在最高点,很显眼,所以后来引申出升高、突出等意思,如冒烟、冒火。根据孩子的反馈情况看,掌握情况良好。
因此,识字教学中,针对能简单分析行义的字,要渗透汉字的字理知识,科学讲解字的行义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如:(1)象形字。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如 “日、月、火、木、禾、竹”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而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木”“禾”等字。教学时,利用这类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会意字。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
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灭”字,我们可以把一支蜡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里,点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火),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会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应刃而解。(3)形声字的教学。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字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晴、精、睛、静”“包、泡、炮、抱”。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的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忽略汉字文化性的识字教学,不仅不利于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还会损伤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生字,提高学生识记效果,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近期,我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有效课堂,高效教学”远程研修。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有效备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言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大纲,领悟教学大纲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课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分配时间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
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三、有效提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3、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生茫然失措,产生畏难
情绪。教师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四、及时反思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人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2、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3、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否恰到好处,5、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但我认为,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我们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使之成为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不二砝码。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
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一、正确认识识字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如何理解“多认少写”
从儿童生理发展的角度看,低年级是儿童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要求他们“认识”汉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劲儿。所谓“多认少写”,就是将识字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要求认识,第二阶段要求会写,认识的字的数量可以超过会写的字数量。
(二)识字教学不仅仅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学过的知识,人脑首先会将其存入短时记忆,这时候的记忆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生遗忘。如果仅仅将识字教学理解为某一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学过之后就不闻不问了,这样的识字教学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渗透识字教学,才能保证识字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识字教学
(一)利用儿童的既有经验
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既有的学习、生活经验都会对其学习造成影响。对大多数儿童而言,识字教学不能从零起点开始。然而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识字教学又不得不从零起点开始。因为他们的识字量不到20个。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舒适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
(二)随时抓住课堂中的生成点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随时抓住课堂中的生成点,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构建以学生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
(三)在语境中识字
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特级教师斯霞曾经说过:“语言、文字、思想、知识不是孤零零地分别教给儿童的。”教师必须把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汉字,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汉字。从而达到通过识字帮助阅读,通过阅读促进识字的目的。
(四)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针对每个要学习的生字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我们应提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因为各种识字方法具有各自的价值,并无对立性,属于不同的教学途径和不同的教学切入口,适用于不同的学段,应当取长补短,自觉综合运用。
三、注重能力生成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激发识字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爱玩、好动,更乐于选择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把孩子的无意注意自然引向和贴近文本,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识字产生兴趣。
(二)教给识字方法
第一,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第二,教师要注意在平常的教学中随时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识字,学会使用字典。
(三)拓展识字途径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为帮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识字,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拓展识字途径,还应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识字资源。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朗读古诗文,摘抄好词好句,坚持写话练习等活动。
心 得 体 会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黄献勤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二、仔细推敲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
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四、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一)、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教师要幽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五)、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六)、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学习心 得 体 会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黄献勤
通过学习,使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学习对我来讲既是提高,又是促进。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要紧贴学生实际 语文教学是灵活的,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实际、学习实际和教材的实际来教学。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三年级,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说、背诵,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获取赞扬。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比如武凤霞在评价学生时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这个词比我想的那个好等这样的语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的进步中得到自信,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超越自己,还有一种普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我是这么想的,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回答的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应该分析原因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给予肯定,不要直接否定或者一味的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应改变一下方式,激励,肯定,那怕沾点儿边都好,如:再详细一点就更准确了,虽然你的回答不是很准确,但是你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鼓励,肯定的话语,使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三、对话教学的策略
对话呈现的是一种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句话。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
1、营造亲和力的对话氛围
学生能够喜欢你,说明老师懂得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放松;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被尊重;含蓄的批评保护的学生的自尊心......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真诚的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则会把你当做灵魂的亲人,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地对话中学到知识。
2、创造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
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无法摆脱对方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为复杂、较为深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是十分容易和十分愉快的。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有效课堂的提高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今后要给自己充电,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做好读书笔记,使自身的知识不断积累;在教学时认真解读文本,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的过程中使自己提高;要求学生每周背两首古诗或是精彩语句,使学生像骆驼一样不断汲取知识。
心 得 体 会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黄献勤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飞越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的提高关键就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大纲,领悟教学大纲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课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学生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便是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后进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后进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人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拟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农村小学的课改之路,我们在肯定教学改革,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重视兴趣激发,引导自主学习,重视主题构建等策略的同时,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我们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笔者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合作交流重主体,但出现了流于形式的现象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随便提出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思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透过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失误:(1)随意性太强;
(2)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对小组学习的过程缺乏指导;(3)没有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4)只注重合作,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性的培养;(5)没有保证充足的合作时间。
2.学习过程重自主,但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
从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看出教师的确“淡化了出场”,学生们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却迷失了方向。由以前教师“牵”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牵”着教师走。这种“极端的自主”最终带来的将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
3.教学手段重先进,但却为之所困
(1)形式主义严重
很多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包装”,凡是能使用多媒体的环节都努力使用,不能使用的也想方设法添加,认为用就比不用好,用多就比用少好,结果乱七八糟用了一大堆,讲课教师手忙脚乱,听课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却华而不实。
(2)目标定位不准
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花费很多精力制作课件,而往往把学科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忽略了,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上成了“四不象”的课。
(3)运用不科学
有些教师为了给课堂加些点缀,结果学生们都把精力集中到课件上。不科学地运用教学手段往往会限制或误导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课堂评价重鼓励,但滥用失真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的很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
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在当前的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一头重一头轻”两种倾向,一是过多的强调基础课程(语文、数学)的教学,使学生成天绕着语文、数学转,偏废了其它学科的教学。这明显违背课标的精神。二是在时机不够成熟的条件下,仓促地施行“素质教育”,盲目地追求课改,忽视了基础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以牺牲基础课程教育为代价的“素质教育”和“课改”,是“形式化的素质教育”,是“形式化的课改”。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格格不入的。
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学好语文,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又不与其它学科抢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对“有效教学[1]”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的及时评价,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针对以上问题,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要求我们农村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一)高度重视备课,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备好课便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可是,我们教师往往忽略了备课的重要性,成天忙于批改学生的各类作业,认为只要学生能正确完成作业就是有效教学;至于备课,有的直接参考现有的教案,还有的根本没有时间备课,只按照自己在课中的临时发挥进行教学,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的机械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无效备课或毫无准备的教学很难说他教学的有效性有多高,更别说学生能在课堂上会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的快乐、学出意义。实践证明: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成功的有效的备课。笔者认为有效的备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课标思想的渗透
课标是我们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也是判断我们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我们在备课之前首先要对本学段的课程目标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根据主题单元和课文类型分解课程目标到一本教材、到一个单元、到一篇课文,再到一个课时,使课程目标真正逐步落实,从而为有效课堂导航。《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在备课前必读的参考书,它对文本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了具体的介绍,并给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教学建议,使我们的备课更具针对性、更具科学性。
2.重视文本内容的品读
品读文本是我们备课的必要内容。只有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你才能深刻了解文本内涵,准确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和思想;只有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你才能较好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文本主旨传授给学生;只有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你才能在和学生对话时对答如流。教师在品读文本时要以三种身份来进行:一是以一般的阅读者身份来品读文本,这样就能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作者进行自由对话,就会被文中的人物、事件与情景所感动,这样有利于教师
在教学时激情饱满;二是以教师身份来品读文本,周密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解读,什么地方是重点,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真切感悟等,这样就能做到教学的个性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三是以学生身份来品读文本,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内容的已知、未知及难易程度,对什么地方最感兴趣,怎样学才有趣等,然后教师将各种身份品读的结果进行整合协调,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做到教学引人入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3.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
新课程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教学的各项内容都紧密围绕单元专题而展开,其中单元导语特别强化了导学功能,给我们的备课和教学指明了目标、重点和难点。备课时可以根据单元导语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让课标思想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新教材课文中的泡泡图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给我们在阅读学习时提示了思考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就有两个泡泡图:一个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旁边提示“为什么这样说呢?”二是在文末有“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抓住这些泡泡图提示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课后思考与练习是我们在备课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教学文本应达成的各种目标的检测,我们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效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重视身边资源的应用
在教学行为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对于语言优美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行为。可是我们有的教师不擅长有感情朗读,怎么办?一是利用录音给学生以示范,二是让班里朗读较好的同学领读,利用身边有用的资源让我们的教学达到异曲同工之效果。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上,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条件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放课堂。由于农村的现代化教育资源落后,没有城镇那样的多媒体,没有flash课件制作的技能和时间,有些教材对农村孩子的教学就显得抽象、单调,但是,我们农村也有农村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用类似的已有资源去替换,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有趣得多,课堂实效当然就更高。
5.重视教学语言的选用
语言相通,心灵才能相通;心灵相通,才能产生共鸣。共鸣越多,心灵就越能结合,从而产生认同感。师生有了这种共同的生活基础,才能够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备课之前,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规律,然后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习情况、生活阅历的语言,组织生动幽默的课堂导语、恰当有趣的课堂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做到知已知彼方能应对自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构建,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
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语文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
2.积极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新课的导入、情景的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景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做到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教学共振,听、说、读、写相结合,讨论、演示、板书相统一,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课堂讨论、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要坚持形成为内容服务,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有效课堂教学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教学光盘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以现代远程教育基地为中心向农村中小学的延伸。如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一优秀的教学资源,会给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从而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激烈竞争的有创新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钻研、掌握教学光盘的应用技术,掌握教学光盘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其次,备课要到位。运用光盘教学,备课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光盘、钻研学生、钻研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吃透光盘、吃透学生、吃透教学环节。第三,上课做到人机合一。上课时,应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教师与光盘里的教师、课堂上的学生与光盘里的学生、光盘里的教师与课堂上的学生的关系,达到人机合一。只有这样,光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优势作用。
4.适时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它们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的更精彩。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肖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周心红.农村有效教学策略[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年.[3]黄小莲.语文课,怎么上?[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4]窦桂梅.有效语文课堂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Abstract: This paper talks about some specific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esson prepar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effective teaching;teach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