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抗生素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21-57189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1 15:45: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抗生素

1、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义讲,是在很低的浓度下面能够杀灭生命体,比如细菌和病毒。能够杀灭生命体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东西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叫消毒剂,这种消毒剂不能用在人体里面,只能用在体外的环境消毒使用。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2、抗生素与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在普通人群中间的知名度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较混乱的状态。长期以来,不光在普通民众,甚至在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1)发烧是否要用抗生素: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自身防卫性反应,是体内正邪较量,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并非所有发烧都是细菌引起。据统计,60%的发烧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黏膜受到损害等。发烧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为:已明确有细菌、支原体感染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等征象者。

(2)感冒是否要用抗生素:

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抗生素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也不能预防并发症。故一般感冒未出现并发症时不宜应用抗生素。若一旦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副鼻窦炎、颈淋巴结炎、气管炎、肺炎等,必须应用抗生素。

另外,一些重症患者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年老体弱者,也要应用抗生素。一般选用青霉素,疗程3~5日,明确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肾炎或风湿热者,可延长到7~10天或据情况相应延长。

(3)腹泻是否要用抗生素:

腹泻在夏、秋、冬季节发病较多,究其原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有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此外,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时也常伴腹泻。据研究表明,只有30%的腹泻需要用抗生素,其余的近70%的腹泻用抗生素是无效的。治疗腹泻不能不考虑原因而千篇一律都用抗生素,那样非但不能迅速治愈疾病,可能反而使腹泻久治不愈。

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可用抗生素。临床上,这些患者有细菌性肠炎的表现有:发热、腹泻、粪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和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等,这种情况应用抗生素。但最好用药前做便常规化验、便细菌培养,以便根据药物的敏感情况,选用恰当的抗生素。疗程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泻稀水便,有酸味,但又无严重脱水,其病因70%左右是病毒和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另外,饮食不当,患感冒、气管炎、肺炎、腹部着凉等都可发生类似腹泻。这些情况可适当进食易消化食物,服些助消化药,不必服肠道抗生素。一般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会逐渐好转的。

(4)咳嗽是否要用抗生素:

咳嗽不一定就用抗生素,有痰的咳嗽可以服用止咳化痰药。咳嗽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开始时90%都是由病毒所致,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以先对症治疗,观察3~5天。无好转有证据表明有细菌感染时,如持续高烧、咳脓痰、痰细菌培养发现细菌、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等,再用抗生素。

(5)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一般不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性用药的目的在于预防l~2种特殊细菌侵入伤口或血液循环而发生感染,部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合理选择:

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高低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适当的给药途径:

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指征,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性感染,但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掌握疗程:

一般抗生素宜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频调换其他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

(4)合理联用:

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作用环节不同,毒性反应也不一样,任意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理联用,才能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5)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有时不慎扭伤胳膊或腿脚,受伤的地方马上出现红肿热痛,有些人一看有炎症,赶快用抗生素消炎。其实这种炎症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不一样,它是由于局部肌肉、血管、淋巴管及末梢神经被拉断而形成的水肿,而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被称为“无菌性炎症”。还有些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炎症反应,如过

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也同样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还会引起新的过敏反应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在医学和兽医日常应用的抗生素不少于几十种。不同的抗生素对病菌的作用原理不尽相同:

1.有的抗生素是干扰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因缺乏完整的细胞壁,抵挡不了水份的侵入,发生膨胀、破裂而死亡。

2.有的抗生素是使细菌的细胞膜发生损伤,细菌因内部物质流失而死亡。3.有的抗生素能阻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的繁殖终止。

4.有的抗生素是通过改变细菌内部的代谢,影响它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使细菌(还有肿瘤细胞)不能重新复制新的细胞物质而死亡

公众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四不”原则:

不随意买药: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能到药店随便购买,而应凭处方购药。

不自行选药: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抗生素需对症方有疗效,选择哪类药物,需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宜根据广告自行选药。

不任意服药:对于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物,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嘱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类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动辄就服用抗菌药物。

不随便停药: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有效浓度

在临床经常会碰到一些家长,孩子只要一发热就给服抗生素(俗称消炎药),家长认为发热就一定有炎症,服消炎药是理所当然的。煤炭总医院儿科主任邵俊彦说:“其实发热不一定都是有炎症,即使有炎症,引起炎症的致病微生物不同,抗生素的选择也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不当,不但起不到消炎的作用,反而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家长应了解一些抗生素的知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需服用抗生素的儿童常见疾病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

3.泌尿系统感染。

4.感染灶不明确,但孩子精神差、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CRP)阳性,有细菌感染指征。

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疾病

1.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80%以上为病毒感染,患儿有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多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末梢血白细胞不高、CRP阴性也支持病毒感染,一般不需服用抗生素。

2.水痘、麻疹、腮腺炎、风疹等属于病毒性传染病,不需用抗生素。

3.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在未确定病因前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几大危害

1.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大部分抗生素是经过肝肾代谢,有些药物长期使用会给孩子的肝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甚至造成损害。

2.增加耐药菌:如果用药不能足量、足疗程,起不到完全杀灭细菌的作用,就会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随着耐药菌的增加,抗生素的作用越来越弱,最终可能造成某些感染无药可医。

3.造成菌群失调,破坏人体固有的微生态平衡,导致真菌等难治菌的感染。

特别提醒

家长使用抗生素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看到孩子发热就盲目使用抗生素。

2.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医生是根据孩子的体重及药物的代谢特点确定的药量及服药次数,故家长给孩子服药要遵医嘱。

3.不要自己随意频繁更换抗生素,一种抗生素是否有效一般要观察3天,如果用药3天症状无好转应到医院复诊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刊登的一份政府调查报告报道,“超级病菌”在美国正呈蔓延趋势,每年预计有9万余人感染。被“超级病菌”感染后,被感染者90%以上主要表现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蜂窝组织炎等,但也有少数人可引起呼吸、血液系统疾病。由于它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若引起败血症或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超级病菌”的医学名称叫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对青霉素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菌株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这种细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至今40多年间,几乎遍及全球。

据了解,“超级病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或病菌携带者。如果“超级病菌”分布在空气中,还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导致呼吸系统感染。专家分析,“超级病菌”在已知的感染危险因素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一个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这再次为我们滥用抗生素敲响了警钟。

什么是超级细菌

细菌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称为“细菌耐药”,获耐药能力的细菌即为“耐药细菌”。而超级细菌是发生变异的耐药菌,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以制伏它的药物。

超级细菌这模样

日本新潟大学教授山本达男日前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功拍摄到了“超级”大肠菌的照片。该细菌拥有“NDM-1”基因,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摄到的NDM-1超级细菌。

该细菌长约2微米。据悉,同普通大肠菌相比,超级细菌的鞭毛更多,更具灵活性,感染能力也更强。超级细菌的特征是表面覆有一层可抵御白血球攻击的膜,并可以改变形状。

超级细菌如何产生

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

超级细菌有何危害

治疗困难,感染者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增加。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住院病人中,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

超级细菌的传播力

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耐药细菌全球现状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南美各国、东欧以及部分西欧国家细菌耐药较为突出,形势严峻;美国、加拿大、北欧国家细菌耐药情况控制较好,特别是北欧国家是值得全球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抗生素

抗生素

又称“抗菌素”,作用是杀灭导致疾病的细菌,因而对细菌引发的疾病有治疗作用。总体来说,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它对病毒引发的疾病是无治疗作用的。

我们常用药中的抗生素比如沙星类,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等。如,链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阿莫西林、甲硝唑、磺安密啶、磺安甲恶唑等。耐药性

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它最终对这种药物不再敏感。

因而,在身体不需要抗生素的时候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了耐药性,这一结果又直接使滥用者要花上更多钱治病,甚至遇到“超级细菌”时无药可医。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都说,“超级细菌”看似突然到访,其实,正是缘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作茧自缚的行为。

抗生素,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的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痛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

国外使用抗生素指征要求非常严格,医生必须先检验,掌握感冒、发烧是由哪种病菌引起后,再针对性选用抗生素,“而我们大多数医生都是根据经验,一种抗生素不行,再换一种,甚至有些中医一上药都直接采用抗生素;老百姓购买抗生素时,更是跟着感觉走。”

不少家庭的小药箱都备有抗菌药物,但在使用上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药越贵越好,其实“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商品观念在药品上并不适用,只要使用得当,哪怕几分钱的药物也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抗生素的药效是依赖于有效的血液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液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种抗生素投入使用,没有被杀灭的细菌会迅速产生对这一抗生素的抗体,成为耐药菌。

医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容易,买抗生素很难。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而中国正好相反。

据调查,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老百姓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就不用两种;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不要频繁换药。大多数抗生素在使用48—72小时后才发挥疗效,有些患者用药一天后没看到疗效,就马上换用别的抗生素。这种“打一枪就跑”的治疗,更使得细菌产生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对单纯感冒来说,除非有并发的细菌感染,绝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性感染,根本不需要抗生素。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也都不宜使用抗生素。

最后,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有可疑现象,如皮疹、荨麻疹等,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减量或停药,或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普通感冒无需抗生素

90%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但很多医生和患者迷信抗菌药,将其视为万能药。当感冒发烧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全都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有的是医生开的,有的则是自己买的。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全身乏力,流清鼻涕、嗓子不舒服”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病菌的,不杀病毒。

在国外是很少用抗生素的,如果孩子是病毒性感冒,根本不需要用药,多喝水、多休息,继续观察。但我们身边,许多家长担心患儿受苦,一见患儿病情变化,就将抗生素作为首选药物全用上去了。

为什么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

王彩凤告诉记者: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体内细菌耐药率增高。其次,由于儿童的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而抗生素有毒副作用和有杀灭人体正常菌群的危害性,所以很容易损害或者潜在地损害儿童的身体器官。例如,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滥用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造成儿童耳聋、肾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第三,最恶劣的影响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这种二重感染,就是患者先发生细菌感染,在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又发生真菌感染如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等,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治疗又很棘手。上述男孩强强就是发生了典型的二重感染。第四,如果给婴幼儿滥用抗生素,会增加孩子患哮喘病的机会。这是因为胃肠道的正常菌群能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减少了肠黏膜将食物中的抗原物质吸收入血。而滥用抗生素,抑制了正常菌群生长,使大量抗原物质被人体吸收,从而引起哮喘。

中医药治疗效果好

王彩凤向大家建议说:“由于大多数儿童的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因此对他们的发烧、咳嗽应用抗生素无效。而且我们看到对这些儿童应用抗生素,即便是不超剂量、时间也会有两个最直接的损害。一是患病中的儿童原本就脾胃虚弱,口服抗生素会加重其脾胃虚弱,导致身体抵力进一步下降,就会发生上述男孩强强那种情况,或是病患缠绵不愈,或是‘隔三差五’生病;二是很多儿童病愈后持续有低烧,中医认为这是阴虚的表现,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如果应用抗生素治疗既无效又会引起很多滥用抗生素的问题。那么,儿童发生了这两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建议,到正规中医院,请中医大夫应用中药治疗,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还不会出现滥用抗生素引起的问题。”

对付感冒,使用抗生素是否最好的办法?

大家普遍认为出现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咽喉疼痛等感冒症状时就应该使用抗生素药物。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值得提倡。专家介绍,一般感冒主要由各类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而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有效,对于病毒性感冒是没用的。对于病毒性感冒,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小孩子生理功能发育尚不成熟,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滥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肝脏功能损害。

此外,不合理服用抗生素,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因为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许多益生菌。这样,轻者可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下降,重者可导致真菌感染,如霉菌性肠炎、真菌皮炎等。同时,反复使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耐药性,等真的有了细菌感染,再使用抗生素反而没用了

抗生素只适用于那些因敏感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在应用前,最好通过培养能找到这种病原微生物,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从而选取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病原微生物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时对于病因诊断已经基本明确的病例,为了争取治疗的时机,也可以根据经验估计选用一定的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他们如同在铲除当地“土匪”的同时,连同老百姓也一起杀掉的情况,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

抗生素如同一把双刃的剑,用之科学合理,可以为人类造福,不恰当则要危害人类的健康.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环境里, 誰喜歡使用抗生素?這不僅是民眾缺乏醫學知識的問題,更是醫事人員欠缺職業道德的問題。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

人类战胜疾病,特别是与致病微生物的感染作斗争,抗生素起到并且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估计,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

第三篇:抗生素工作总结

x环发〔2011〕69号

xx环境保护局

关于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专项检查的总结报告

市环保局:

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及处臵专项检查的通知》(环办〔2009〕80号)文件精神及省、市环保部门的要求,我局相关人员从8月20日起,用时三周时间对全县的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及处臵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心安排部署

(一)、在接到通知后当天,我们就及时召开了局班子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基层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抗生素药渣等危险

废物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确定了检查的重点范围和领域。随后,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依照省、市的相关安排,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下发了《xx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及处臵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从而明确要求,责任到人,确保检查工作有条不紊,保质保量地进行。

(二)、及时做好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无污染处理的宣传工作。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没有制药企业,能产生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的只是全县的二十几家医疗机构,所以于8月24日,我们召开了全县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确保处理设备正常运行;要加强各这方面的自查工作,确保产生的危险废物全部处理。以保证环境安全。

二、检查情况:

(一)、今年8月26日后,我局监察大队对全县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结合我县情况,由于各医疗机构所能产生的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量比较少,而且其基本上都集中在xx医院、xx妇幼保健院这两个大医院里。所以我们把这次检查的重点放在了这几家大的医院,并且对其它14个乡镇的医院也进行了检查。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检查医院达到22个。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县各相关单位对抗生素等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良好。

(二)、扎实做好抗生素等危险废物处理的监管工作。从这次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大医院都能较好的处理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

1、xx医院建立了规范、科学、严密的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的收集、移交、处理制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各科室收集记录与处理记录相符,处臵记录完善,废物处臵情况良好,并且污水处理系统24小时运行。

2、xx妇幼保健院能按要求及时收集贮存,贮存点卫生状况良好,但该医院没有医疗废物焚烧炉,一切医疗废物都是送到xx医院经行处理。

3、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于就医人员少,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量更少。他们的医疗废物全部送到县医院处理。

4、其他乡镇医疗卫生院因规模小,就医人数少,基本都医疗废物都采取焚烧处理,其中三个有医疗焚烧炉的乡镇医院采用焚烧炉焚烧处理,他们的收集、处臵记录也较为详细,制度较健全;其它乡镇医疗卫生院都送到xx医院集中处理,但收集、处理记录不够齐全。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通过这次检查,我们发现我县在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的处臵情况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些小的医疗机构收集、处臵记录不够齐全;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包括医疗机构自身还没有认识到抗生素等危险废物安全处臵的重要性。三是我们与卫生相关部门的协调不足,以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都采取了以下两点具体的整改措施,第一对医疗废物处臵登记制度不健全,记录不详细的医疗机构,下发了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细致准确的做好医疗废物处臵登记。第二对自行焚烧处理医疗废物医疗机构,要求其将医疗废物送至xx医院焚烧炉集中焚烧处理,并做好收集、处臵记录。

通过本次专项检查行动,提高了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对抗生素等危险废物处臵、处理的重视,更加规范了自己的医疗废物处臵。另外我们还确立了监察人员定期检查与医疗机构自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我县抗生素药渣等危险废物产生与处臵情况达标的制度。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日

第四篇:抗生素相关知识

抗生素

1.抗生素: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2.抗生素滥用: 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世界军医会议召开期间,美国陆军卫生部长问我国的一位博士,听说第三代头孢在中国谁都可以买,到处可以开,是这样吗?在美国这是不可能的。美国对抗菌药物控制很严格,定期考核医生的抗菌药知识,不及格者将停止其处方权。

目前,中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3.抗生素滥用后果: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信息,我国成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据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0.9%。

② 危害二: 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③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

④.现在抗生素滥用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当患者感冒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全都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像什么阿莫西林、菌必治、欧意、新罗达、罗红霉素等等,有的是医生开的,有的则是自己买的。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全身乏力,流清鼻涕、嗓子不舒服”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实际上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病菌的,不杀病毒。

4.抗生素滥用在偏远山区的情况偏远山区的情况

一、抗生素在中国创造了三个奇迹:

1、抗生素的产量,世界第一。

2、抗生素的应用率,世界上先进国家是30%左右,中国占80%,我调查的很多医院,达到80-90%。

3、中国的很多老百姓尤其在偏远地区,把抗生素当作万能的退热药。

5.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6、抗生素的失效率30年前是5%,现在是50%,不久的将来就是80%。中央电视台2010年4月1日报导:“卫生部门最新的一项监测数据表明,在我国的部分省份,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超过了50%”

“最近北京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因为常期滥用抗生素,身体对抗生素产生了滥药性导致无药可医,尽管使用了多种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其生命,今年来一些医院发现,部分妇女妊娠期间,服用大量的抗生素药品,致使刚出生的婴儿就产生抗药性。

7.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服用抗生素时你该注意哪些才能避免抗药性的发生?

1.使用每种药物都必须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如果是每六个小时服用一次的药物,通常药袋外会注明一天四次,三餐饭后加上睡前,千万不要擅自改变服药时间,以免因为时间间隔太近造成药物在血中浓度太浓,易造成肠胃不适等的副作用,时间间隔太远,则血中药物浓度不够,使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让细菌有机会反扑。

2.抗生素最忌讳断断续续的吃,有些人今天有症状今天吃,明天好了或是忙了忘记吃就不吃,这样最容易产生抗药性,不但吃下去的药对细菌没有作用,还可能会帮助细菌的转型与变性,等日后再用同等的药已经无法产生作用了。

3.抗生素最少连续吃满四天,即使症状都消除了,还是要继续吃,如果能吃满七天是最保险的做法,才可以完全确定此波的细菌已经完全被消灭。但现在因为健保的关系一般的感冒、发炎一次最多开三天的药,不过通常医师也会预约下次看诊的日期,主要是确定愈后的状况;可是一般的人常常因为不到两天病就好了,自然就忽略了返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为细菌没有被完全扑杀,它只是被短暂的药物压制住,等到下次再有细菌感染时,同样的药物可能就无法对它产生作用了。

4.在任何细菌感染还未就医以前,宁可不服药,都千万不要自行到药房买药或配药。因为如果你事先在药房买了抗生素吃了未见起色再去看医生,医生因为不知道你之前所服用的抗生素是属于第几代的(通常医生都不会问、民众自己也不知道),就在这种情形下前一种抗生素还没把细菌杀完全又服用另一种抗生素,可能日后对这两种抗生素都会产生抗药性。

5.如果你有自信一般的感冒、喉咙痛、只要靠多休息与多喝水就可以对抗,就不要服用任何抗生素,即使你只吃一两颗可能都会冒着日后产生抗药性的的危险

1.抗生素。定义,全球抗生素滥用状况,我国抗生素滥用状况,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危害。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记得谈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这些偏远山区的情况。要求尽量语言简洁和通俗易懂。

第五篇:一、抗生素

一、抗生素

1.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如何分类?

抗生素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抗生素是针对所有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依据它们的作用对象以及功能的不同,抗生素可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免疫抗生素等。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以下几种。

(1)β-内酰胺类

为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近年来又发展了硫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青霉烯类和碳青霉烯类等。

(2)氨基糖苷类

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新霉素、巴龙霉素和大观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

老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新大环内酯类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4)四环素类

括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及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和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等。

(5)其他抗菌抗生素

括氯霉素、甲砜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杆菌肽、利福平等

(6)抗真菌类抗生素

如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

(7)抗肿瘤类抗生素

如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阿霉素等(8)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如环孢素等。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哪些?

β-内酰胺类为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等

青霉素类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头孢菌素类目前分为4代。第一代头孢菌素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等。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头孢匹罗。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品种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安灭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美罗培南(美平)和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本品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3.抗生素使用方法有哪些是错误的? 使用抗生素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选药失误

①凭广告介绍选药,凭个人经验和偏爱选药。一种抗生素不能包治百病,抗生素使用应有针对性,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②认为药越贵越好。事实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③自作主张乱吃药。很多人用抗菌药治疗感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抗生素只会增加不良反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2)用法失误

抗生素使用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规定的用法使用,不可随意改变。很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不按时间,不按疗程随便服药、停药,使体内病菌死灰复燃,难获佳效。

(3)用量失误

不同剂量的抗生素所产生的治疗作用是不同的。对严重感染疾病每次用药量不足,或每次用药间隔时间过长,或用药见效而减用、停用,均会使药物疗效下降或失效。所以,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按时、足量。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浓度达不到,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4.怎样理解抗生素的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细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细菌和人一样都是生命体,虽然人类的构成非常复杂,细菌结构简单,但是作为生命体,当它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反击,就会抵抗。比如人在受到危险的时候产生逃避、自卫、反抗等一些措施,细菌同样也会;有的细菌可以产生一些水解酶把抗生素水解掉,或者是用隔离的办法让抗生素进不到它的细胞里面等。可以说人类可以想到的抵抗外来侵害的办法细菌都可以想到,细菌虽小但很聪明,要把它消灭不简单。常用的抗生素中有很多不能直接杀死细菌,只是抑制细菌繁殖增长。最终杀死细菌的还是自身的免疫系统的细胞。所以细菌感染的病人中身体好的人更容易康复。

5.滥用抗生素危害大吗? 抗生素的滥用主要是指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凡超时、超量、欠时、欠量、不对症使用或未按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如下。

(1)引起细菌耐药。由于抗生素为一类特殊的药物,抗生素使用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目前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2)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抗生素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肝损害,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二重感染等。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

(3)许多抗生素的价格较为昂贵,有的日均花费达到千元,如果在患者根本就没有适应证的情况下让其使用,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6.怎样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为避免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抗生素作用的局限性。抗生素只对敏感的病原体有效,对病毒或其他不敏感的病原体无效;(2)注意抗菌谱的限制。抗生素的选择必须与抗菌谱吻合,否则不仅徒劳无功,而且反倒会培养病菌的抗药性;

(3)避免“预防性用药”及盲目用药。预防性用抗生素是不明智的,不仅不能预防细菌感染,而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还有可能掩盖病情、贻误诊治,无端使病人身受药害。

(4)尽量避免局部使用高级抗生素。对皮肤、黏膜等体表部位的局部外伤及感染,应尽量不采用供全身使用的高级抗生素作局部抗感染治疗,因为局部使用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及细菌的抗药性。局部感染应使用专供局部使用的低级抗生素如新霉素、金霉素等,对口腔、鼻腔、眼结膜等特殊部位须采用相应的专用药品,不可混用。

(5)避免数种抗生素同用。过去,很多人都爱同时使用数种抗生素抗御感染,其原意在希望诸药协同,提高抗菌药效,使疾病得到快速控制。但多年的实践表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确切取得理想疗效的并不多,更兼抗菌药物彼此影响复杂、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加等因素,多药合用常常难以收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各种感染发生时,家庭用药都不主张数药同用,须合并用药者,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并宜住院治疗。(6)禁忌擅自加大或减少药量:一般的感染,经3~5天正规服药而丝毫不见好转者,可请医生换用其他药物治疗。

(7)增强抗生素用药安全意识,密切注意不良反应。大部分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应用,不要随便买药服用。抗生素只对敏感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并不是“万能药”。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能口服就不打针,能肌注就不静脉注射。

总之,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停停用用,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7.新贵广谱的抗生素一定优于老廉窄谱的抗生素吗?

引起人体感染的细菌种类繁多,抗生素作用也有不同,针对病原微生物比较少的抗生素就叫窄谱抗生素,针对病原微生物较多的称为广谱抗生素。

抗感染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不少病人急于求成,使用一天后感到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就错误地要求更换或增加其他广谱抗生素或高级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不少人喜欢跟着广告用药,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性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如果不论感染疾病的轻重缓急,盲目将高效品种抗生素用于一般感染的做法,不仅造成浪费药物,还有可能诱导产生耐药性,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例如不加选择地将三代头孢菌素作为常用抗生素使用,必然会诱导产生对多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交叉耐药的高度耐药菌。一旦人们因这种耐药阴性杆菌引起严重感染,则病情难以控制。

因此,如能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物,则可降低耐药菌的增长,有效控制耐药菌感染,这对延长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8.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1)患者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要学会“四不”。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大多是处方药物,用药复杂,不要自作主张,购买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如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无效,所以不要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三不随便服用。抗生素的服用方法与疗效关系密切,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失败。只有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正确服用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四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免因浓度不够导致治疗失败。

(2)使用抗生素时,还应咨询医师或药师,注意“五问”:一问疾病。所患疾病与细菌感染有无关系?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这就需要医师的专业判断。二问药物。需要使用抗生素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只有细菌感染才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所患疾病是否必须使用抗生素。三问用法。应该如何服用抗生素?一旦确定诊断,经医师判断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应询问医师正确的用药方法。注意药物的用量,疗程,如果症状改善,如何停止服药等。四问不良反应。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询问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五问注意事项。应仔细询问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服用时应禁忌哪些食物和其他药物,若怀孕了怎么办等。

9.什么原因导致抗生素无效?

抗感染治疗是一个很复杂过程,使用抗生素无效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诊断有误

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其他原因如病毒所致。如临床上有许多发热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如药物热、胶原性疾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济于事。

(2)抗生素选择不当,致病菌与抗菌谱不符。抗菌谱不符不仅对控制感染不利,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致治疗失败。

(3)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足,导致感染不能控制。

(4)抗生素不能到达感染部位,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浓度太低,如包裹性脓胸、深部脓肿以及骨和前列腺等组织感染等。

(5)抗生素联用不当,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联合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效果明显降低;青霉素G与红霉素联用治疗猩红热,疗效不如单用青霉素G。

(6)病人身体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也难收到预期效果,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身体状况。(7)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此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8)可能混合细菌感染,如室内或院内病原菌存在,而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等。

10.为什么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时应主动进行青霉素皮试?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口服青霉素是不需要做皮试的,甚至有的医生也认为皮试可以免掉,这给病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了隐患。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1999年6月发文规定,1999年10月1日后,各类口服青霉素V钾制剂和阿莫西林制剂的包装、标签和中文说明书以及相关宣传材料,不得再出现“服用前免皮试”字样。青霉素类药物的生产使用有严格的规定,过去用药没过敏反应不等于现在没有。虽然药名相同,但其中的成分、制作工艺和批号批次是不同的。

青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的表现特点是发生快、加重快,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严重。青霉素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4种:①表现为比较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死亡等后果;②出现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状;③造成血清综合征、过敏性脉管炎等;④出现过敏性皮炎,全身大面积皮疹。

虽然口服青霉素比青霉素注射的过敏反应轻得多,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出现因口服青霉素发生过敏而引起生命危险甚至死亡也是可能的。因此口服青霉素在服用前一定要注意病人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若有青霉素过敏史或有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者禁用,患有过敏性疾病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前,应主动进行青霉素皮试。

11.新生儿、小儿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什么?

(1)新生儿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①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氯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②新生儿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③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2)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类药物: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③四环素类抗生素

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④喹诺酮类抗菌药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抗生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孕妇使用抗生素应慎重,如果使用不当,可带来很多副作用,尤其对胎儿可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如畸形、早产等。因此,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根据抗生素的不同性质以及对孕妇和胎儿不同的影响,抗生素一般可分为孕妇禁用、慎用和可以用3大类。

(1)整个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

四环素类(四环素、米诺环素等)、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多粘菌素、黏杆菌素等,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

(2)妊娠某阶段禁用的抗生素

妊娠早期即妊娠12周内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药等,妊娠28周后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磺胺药和呋喃旦啶等药物。因为氯霉素、利福平、乙胺嘧啶可致胎儿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聋、肢体畸形、脑积水、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磺胺药可致新生儿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呋喃旦啶可致新生儿溶血。

(3)整个妊娠期都可使用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磷霉素等,这类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之前必须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心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哺乳期时患者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特别注意的是,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13.老年人如何使用抗生素?

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也见减退,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者更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加重人体器官的损害,影响寿命。在使用抗菌药方面,老年人有着特殊性,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警惕产生耐药性

老年人抗感染适合选用窄谱抗菌药,尽量不用广谱抗菌药,有条件者应当参考血、尿、大便检验和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药物。只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才有利于彻底杀灭细菌。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的时间和疗程要适当,切不可随意用用停停,给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2)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根据老年人衰老的程度、患病史和药物治疗史不同,使用抗菌药的剂量应当个体化制定。多数老年人使用抗菌药不应减少剂量,这是因为病菌的生长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抗菌药在体内达不到有效的浓度就无法杀灭病菌,反而可加速耐药性。但是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在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时,用药剂量应适量减少。

(3)注意使用药物,减少发生不良反应

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功能老化,适应力减退,影响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成年人高,程度更严重。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杀菌作用强的抗菌药,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应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抗菌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是老年患者首选的抗菌药,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不良反应。青霉素类主要经肾脏清除,而多数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如用药剂量过大可引起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青霉素脑病。心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调解电解质平衡的能力低,当静脉点滴青霉素钠盐时,应注意避免钠潴留、低钾性中毒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避免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必要时应加服维生素K。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抗菌药。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使用此类药物所引起精神紊乱或中枢神经兴奋的发生率较成年人高。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一人多病的现象极为常见,需常年服用多种药物如抗高血压药,降血脂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抗菌药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常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因此当患急性感染时应当确定优先治疗原则:治疗时应先暂停软化血管、降血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