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合集五篇)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21-104527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2 12:46: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生态,通常来说,是指生物某种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先贤们就已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点的生态文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有着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2)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它是“建设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社会实践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党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党应对当前环境问题态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应对当前特定的生态情势和问题的需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严重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而至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我国生态破坏及其严重,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量问题、石漠化问题、草原退化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问题等。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的生态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吞噬着既有经济建设成就。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存量污染并任由环境生态问题不断进行增量的积累,必将迟滞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功亏一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是应时应景的口号,而是治理当前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道路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不足和资源不足并存、生产巨大和消费巨大同在。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已经激化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如果中国继续沿袭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源、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老路,俨然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当前,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面对层出不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生态环境事件,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清醒和觉悟,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一般问题,而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怀念已经远去的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越来越憧憬已经失去的新鲜空气、洁净河水,人们渴望远离污水、远离浊气、远离沙尘、远离不安全食品。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强烈需求和美好向往,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应尽义务,而且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大会后记者招待会上所表达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责任

毫无疑问,源自于工业化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恶化,并已转化成影响甚至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尽管目前80%以上的温室气体积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气候、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转性,注定全球各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时必须加强全球合作、承担各自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已经最早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最快推行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实施了最大力度的节能减排行动、种植了最大面积的人工林,但仍不能改变中国作为资源特别是煤炭消耗大国的现实。中国如此巨量和比重的资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必然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必然引起那些已度过生态环境危机高峰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道德化指责甚至一些低海拔发展中国家的非理性埋怨。中国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自主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率先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必将有助于加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必将有助于维护世界生态稳定和环境安全。从这一点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承担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空话。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重视环境问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尽力履行气候变化国际责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已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无论各国承认与否、意愿如何,保护环境都是世界各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恢复生态都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是经济发展大国,又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中国必须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必须成为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建设性力量,努力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做出一个负责人大国应有的积极贡献。要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大力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努力实现中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不断加强全球性、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协作,努力为解决全球及区域性环境难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第194-196页

[2]曹春梅、李俊生.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桂海论丛.202_年第2期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周琰2012200335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许多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气候问题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并且对我们的人身健康、生活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世界生态被破坏的大背景中,中国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生态危机。由于中国具有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特点,生态问题会给各地区的人们造成更大的危害,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2_年云南的旱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2_年末,至202_年4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202_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202_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给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小春减产已成定局,大春作物难以下播,河道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直接损失突破172亿元。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可见,灾难的发生并不是突然来临,而是长时间对气象造成的破坏积累而成。近几年,类似旱灾这样的灾难我国屡有发生,比如像频繁的地震、流感的蔓延,雾霾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天灾,人为因素不可避免。正是人们大肆进行砍伐,河流水资源污染等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可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比不可少,而且也必将成为以后国家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 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共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具有任何已有社会的优点,与生态文明有内在统一性,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 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 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为重要目标。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了迅猛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为之赞叹。然而,也应该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气、水体污染严重,资源过度消耗,土地呈现荒漠化等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越来越严重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引来了一片质疑之声。202_ 年北京市沙尘暴、202_ 年历史罕见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2_-202_ 年西南干旱,以及近几年来多地发生的水土污染、空气污染、雾霾等灾害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历史的教训和血的现实无不警示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环境危机带来的极大挑战[1]。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顺利前行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在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中特别谈到了这一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部分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又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突出问题上作出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据此,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严峻,表现在: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有一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空气污染,全国城市受到酸雨的影响;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污染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严重;资源危机凸显,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耕地的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从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环境公报、环境质量监测年报与环境统计年报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生态环境严峻: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 41%。[2]

(二)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能源等需求日益扩大。但是,我国仍是以追求 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 1/

10、日本的 1/20、德国的 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 33%。[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中国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呈增加趋势,由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和高强度的人类干扰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相对低下。[4]

(四)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202_ 年,环保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170 多起,比上年增加26.7%,与 202_ 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 76 起相比,生态环境安全不容乐观。[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以及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存在着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这些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前面临着许多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普遍存在,公民生态意识薄弱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对这些问题的探析是进一步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渠道的前提和基础。

(一)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显著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本质的提高。同时,美中不足的是,我们还必须意识到经济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也就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社会各个领域仍然普遍广泛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而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环节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环境立法,指的是:“国家权力部门遵照特定程序,拟定、认可、整合、完善以及废除每一种与保护和改善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法律法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5]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四个层面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但纵观我国所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出,部分环境保护立法依然存在严重缺陷,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一致。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

(三)公众消费模式不合理

中国在短短的一代人时间里,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从消费品的奇缺到物资非常丰富的时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中国出现了消费革命,进入了消费时代。202_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却大步迈入“高消费时代”。202_ 年,中国“千人旅游团”在美国掀起购物狂潮,中国的游客到了海外主要购买奢侈品牌,这令世界的奢侈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欣喜不已。

生态现代化的实质是依靠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便产生并逐渐恶化。不健康、不文明、不节约的消费模式既会普遍的浪费有价值的资源能源,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或大或小的负面作用,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四)公民生态意识缺乏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关于生态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以及旧式的发展观和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众非常关注与自己利益相关联的生态知识,而对其他生态知识关注严重不足;公众对生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用价值不够清楚;公众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总体倾向是高度强调治理而对预防关注严重不够。

除了上文阐述的相关问题之外,可能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却大为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为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渠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且相当艰巨的社会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选择和运用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尽早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前提下,在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新精神的指导下,努力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循序渐进,以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创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从源头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现存的发展方式实现重大的关键性的转变。转变当下的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第一,要毫不动摇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次,实行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政策。最后,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决定生态系统的状态。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就势在必行。也就是要把生态环保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高度重视从源头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强有力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的改革发展,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根本性质的改造,清洁生产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普遍推广和实施。

(二)深化和拓展生态法制体系

1.逐步完善生态法律法规

只有使生态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环境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维护大众的切身利益,履行法制体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首先,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空白领域的环保立法研究。其次,大力实行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努力进行生态建设。最后,全方位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体系[6]。

2.加大执法和监管的力度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使环保理念完整灌输到人民的思想之中,就必须加大执法和监督的力度。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要形成环境责任追宄的基本规则,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追究制度,规范相关责任人的环保行为。其次,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法律的执行力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再次,建立健全执法以及监管体制机制。最后,高度重视并加大对相关执行领导的监督。

(三)推进科学技术的合理使用

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导科学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的重大创新,关键技术的攻克,共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新突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不断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研发、推广和应用高效绿色适应技术,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研发和储备。其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强化生态文明观念

1.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因此,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其次,重视生态实践的教育;最后,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其实就是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2.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

自然资源的严重的透支,导致了人类社会环境的严峻形势。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状况。因此,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出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人类必须改变现行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一,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文化。第二,要大力提倡非物质消费,要追求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第三,要鼓励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和可持续消费。

结语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做出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日益清晰也日益深刻。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党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折点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继续走传统发展之路,必将使我国的经济走向衰败。为长远发展而考虑,只有加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7],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2_:1.[2]杨东平主编.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2_).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_:281.[3] 宋宗水.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中国水利出版社,202_:255~256 [4] 凃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2_:25.[5] 金瑞林、王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 121.[6] 黄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解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2_,29(2):66.[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_:39.

第四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 LYL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设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途径,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设途径,意义.引言

202_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发展的新规划。202_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必须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为破解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保障。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宗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它必须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又要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和内涵。这里以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论述为依据,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至少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1]。

(1)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不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还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3)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全民都要重视生态问题,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4)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改变不可持续和不够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和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的建设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然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则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对全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采取利用讲解、说教、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形式,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实施,这也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政府不但要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和政策,加大对耕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力度。立法机关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奖惩机制。(3)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科技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减污、降耗的高新技术,大力提倡生态科技,走生态化的科技发展之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传统消费观认为,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和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的欲望却又是无限的,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以极大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奢侈性消费,把追求享乐、消费认为是人类最佳的生活方式。可是人们却不知道,以追求享受为目标的生活方式已经毒害人类社会,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反思。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追求自然、和谐、节约、健康的消费观,始终坚持人与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转变[2]。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学者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朱红文认为,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布局中,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思想空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人类历史的崭新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重要的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3]。有学者从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余谋昌认为,当今世界是面临一次根本性大变革的时代,世界从工业文明的社会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变。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的机会,中华民族可能率先开启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实施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战略体现了中国人民正在把握新时代世界历史性变革的伟大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4]!有学者从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陈寿朋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5]。也有学者特意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意义。陈孝兵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6]。吴晓琴、毛波杰认为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意义:一是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二是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发展质量生态维度的新期待;三是进一步宣示了中国应对生态风险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7]。

4总结

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而且包括资源与环境、制度与政策、道德与观念、生产与生活等诸多内容。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J].理论学刊, 202_, 202_(2): 92-96.[2] 王帆,杨延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J].政治研究, 202_, 202_(14): 1-2.[3] 朱红文.国家意志与生态文明建设 [J].湖南社会科学, 202_, 202_(1): 21-24.[4]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 [J].桂海论丛, 202_, 202_(1): 12-15.[5] 陈寿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_, 202_(1): 11-15.[6] 陈孝兵.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自觉 [J].当代经济研究, 202_, 202_(7): 1-4.[7] 吴晓琴,毛波杰.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环境保障和资源支撑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_, 202_(11): 33-36.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特研究,课外研习论文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王佳 年 级:202_年 班 级: 2班 学 号:2131003499 指导教师:王德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部分:论文正文

学号:2131003499 姓名:王佳

【摘要】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1-1.生态文明的提出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发生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使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教授撰写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提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能解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费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风起云涌。同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202_年约翰内斯俸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1-2.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前苏联学术界最早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1984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前苏联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1987年首次使用生态文明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来阐释生态文明。他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的。是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分。罗伊·莫里森(Roy Morrison),他在1995年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人中国

[2]

[1]

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界定一般采用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的定义。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使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包括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的转变。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认为自然界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观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的逆生态性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部分决定了传统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也必将决定着我国能否率先实现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只有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握我国国情,结合二者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任务完成好。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准确、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很大挑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生态问题开始出现.邓小平就提出要制定法律保护我国环境。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国际社会的新发展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保护要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协调共进。进入新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发展经济的任务仍然艰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把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7][6]

[5][4][3]的唯一制度依托,同时使生态和谐和生态文明真正获得了可能。这样,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整个社会主义衔接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衔接起来。当然,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长期的奋斗,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总体和谐,才能真正步入完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实现包括生态和谐在内的整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这样,生态文明就升华了对生态和谐的实现路径的科学认识。

3.结束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扬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然意味着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整体创新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从广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后的一种最新的文明形态,它以生态和谐、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为价值理念,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公平正义和协调合作生态政治运行方式、和谐和睦的人与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等为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阶段。从狭义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文明形式相并列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要建立的是联系性、整体性、公共性、生态性的社会,是致力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和谐的社会,这需要观念与制度、个体与社会等层面的根本变革与更新。其中人是关系的主体和主导,是观念的拥有者、制度的创造者,只有人具备了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获得了“自由个性”,这个社会才能走向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理论上构想、实践中构建的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其终极目标和价值指归正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

[10][9][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经济技术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统一,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道路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类生态文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在生态文明前面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彰显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原则和优势,而不能简单地用生态文明的普遍规则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尤其是不能用资本主义生态文明的特殊性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文完(总字数4108字)

[1]佚名.生态文明[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iGzyuJP91TCLcJ5pu8Dx8HStfgyCxZ7gcQwItZJwXVx3BbbHADEqDpaCA5hRjzyMCE9lBjKJgv5OU10SX7nqK,202_-10-13.[2][3]李海新.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J].汉江论坛,202_,12:20-24 [4]张凤华,周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J].汉江论坛,202_,11:38-41 [5]张首先.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J].理论与现代化,202_,1:23-26.[6]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2_,12:11-12.[7]关胜梅.以人际和谐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学术交流,202_,203(2):127-131.[8]张云飞.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新境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_,119(11):40-43.[9]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三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之二[J].东南大学学报,202_,15(4):16-20.[10]杨英姿.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内在关联的哲学基础与价值指归[J].学习与探索,202_,199(2):25-2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