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1-90282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8 00:07: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一、1、试卷的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品德知识点,分布于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初三历史、品德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品德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品德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初三(2)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75.6,优秀率19%,及格率为60.3%。最高分97,最低分56.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品德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本学科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_-202_九(上)历史第三次段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组合列举题、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探究活动题。

2、考察范围:九上整册,九下第一、二单元。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围绕中考。不论从题型设置还是题目创新意图上,都紧靠中考要求。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注重分析。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但是分析性较强,学生处理问题时有一定难度和灵活度,不死记硬背。

二、成绩分析:

最高分满分,高分段人数比之前略有减少,不及格人数略有增加。对于优秀学生,是展现才华的好时机,对于中等偏上学生,有较大挑战,需要较强的临场心态和应变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是一次适当的刺激,对于基础薄弱学生,如果认真听课看书,想考及格也不难。

三、考情分析

1、展现优势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大,且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材料及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十八中学九年级历史团队

二O一二年一月

第三篇: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 听力 本次听力题相对较为容易,没有生僻句子,语速较慢,特别是听句子选图片题得分率最高,整个部分都较为容易。听力题的失分主要是因为学生听写功底不强,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听过材料之后进行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应用 单选题虽然是九年级上册考试,但题型结构和考察难度和中考题相似。基本是考察基础题,难度较小。完型填空,话题与吸烟有害健康相关,但考察综合知识理解和运用难度较大,学生失分较多;完形填空题失分原因有的是固定短语掌握不熟练,有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做到联系上下文,学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语意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因此所选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文的意义相悖;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第一节判断题 相当于是篇理论推理型文章,篇幅长,很有难度。第二节 选择题失分较多,特别是阅读题的第三节七选五题,学生理解抽象空洞,阅读困难,在失分率最高的题目里面此部分多数题有难度,对中下层学生很难做对几题,说明学生对课外内容不了解,词汇量不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有误,不能通过语境猜词意;

第四部分 写作 66—75题考察基础知识,没有难度,但是因范围广,多数都不是九年级上册重点词汇,好些是八年级的,学生得分比较低。作文这块是半命题,学生发挥空间较大,话题贴近生活,多数都能写上几句,平均分在6分左右。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同学而言,很能看出平时写作基本功,语言优美,书写漂亮。从扣分的地方来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受母语影响很大,很多句子在表达的时候总是根据中文的意思或中文的顺序来进行写作,而不能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课文的语段去模仿写作,也有的是摘抄一些阅读理解中的内容,或者还有的学生干脆一个字也不写。而且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认真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总体来说,试卷基础部分比较简单,阅读,完型能力题比较难,话题多数是热门或是贴近生活的,但由于我们的学生不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加之词汇量大,读起来就很难,失分较多。

二.学情分析

多数普通班平均分比较低,学生该记忆的单词没有掌握,好些学生成明显的两极分化,厌学。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自觉性。单词是根本,没有一定词汇量,只是做几个单一的基础性的选择题是很难得高分的。加之,平时练习过少,对不同题材,话题练习掌握太少。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结合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回顾前面的工作,我们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不注意教给学生解题技能和学习方法;学生解题时缺乏融会贯通的灵活性;

其次,由于时间紧,对“四会”的单词和其他一些知识练习不充分,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最后,对学困生的关心和督促仍显不够。最终导致了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

今后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1、词汇题中单词的形式运用不熟练,丢分现象较多。今后应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打牢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学生阅读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很多学生只是对照题目单纯去找答案,而不去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部分学生只能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培养和训练。

3、按照中考试题的题型划分,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重点讲解单选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补全对话,作文,听力这几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精讲,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布置一定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减少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四十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每位学生争相开口,从课堂交际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教师也应该加强补差,不放弃每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_-202_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期末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二、答题情况。

(一)积累与运用此板块整体得分情况较好。学生语文双基知识相对扎实,需要强化的是古诗文默写,考查的诗句都属于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且默写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可因写错字而得不到满分的也为数不少;另外还有学生对语文的综合性运用把握不好,也造成了不少失分。

(二)阅读题阅读题部分包括三个方面: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和课外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课内外一共是四个阅读,前三个得分率较高,失分较多的是最后一个哲理性散文,课内涉及《曹刿论战》一篇经典课内外文章,此题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精准的把握,答题要严密,知识点力求准确无误,否则就会有较大的丢分。恰是这一部分,学生有较多的失分,其中原因自明。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质兼美,文学性、思想性都很强,这部分题目量分稍宽泛一些,关键是准确文体定位,读懂读透原文,擅于结合上下文答题,恰当的组织语言,准确圆满的组织答案。例如:两篇短文的最后一个小题,灵活性极强,要求学生谈感受认识、谈见解体会、评析鉴赏文章的精彩之处,这无疑能在较宽阔的视野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遗憾的是个别同学语文基础薄弱、答题技巧欠缺,在考场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三)作文纵览作文考试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流畅、精彩、严谨,旁征博引读书必定很多,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不少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雷同的、模仿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同时,卷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而一定要加强练字。

三、成绩分析:

总分120分,最高分110分;全区前十名我们学校九个,全区前五十名我们学校45个,全区前100名115人,我们学校87个,全区前200名204人,我们学校137人。优秀人数全区387人,我们223人,占全区优秀比44.33%,全区评价分为82.21分,我们是92.59分,高出10分多,比第二名新户的79。22分高出13.5分。从成绩开来,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两极分化不太明显,但主要问题是各班优秀生的比率不太均衡,我们语文组已经根据各班的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四、今后教学建议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我们备课组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全体参与,包括备课组的六位老师和九年级的所有学生。复习中,备课组的各位都分配了明确的复习、出题任务,做到各有侧重有精诚合作,这就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复习效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培养优秀生的同时,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指导那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待提高的中游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时间紧,任务中总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和合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基本特点

试卷紧扣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整张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重视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基础题相对较多,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学习,要考到40分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系到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如试卷中13、14题,强化了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还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导向。试题难度不是很大,仅对科学素养考查的初步探讨,但对化学学科改革的导向性非常明确。

二、学生在答卷中错因分析

选择题错误较多的是7小题,因为学生对微观粒子示意图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理解不透彻,应用能力缺失。实验题14题的失分较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条件错误较多,对化学实验装置图的记忆较差。15题第二个小问题错误较多,对没有学过的方程式缺乏迁移的能力,逻辑思维不好,计算能力较差,导致计算错误。

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1.强化教学备课 认真钻研课标、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从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出发,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2.作业批改与讲评 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对错误率较高或偷工减料的学生做到当面指导、当场订正,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化学的优良品质。同时从作业讲评这一环节入手,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的基础之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同时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方式,优化手段,切实提高作业讲评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对每堂课的知识点,在下堂课的开始以默写和小练习的形式出现,对不过关的学生单独辅导和检查。

4.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活动与探究

充分抓住实验操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次实验。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准确描述、科学分析的习惯,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思维更为广阔和敏捷,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严防分化 认真研究教材,不随意加深和拓宽,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采取分散难点的方式组织教学,知识点的记忆采取分散记集中讲的办法(少量多次)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同时加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将概念形象化,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解。

九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