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一年级语文比一比说课稿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1-87226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4 12:43: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语文比一比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在本课中,学会12个生字。

(2)能力目标:掌握“少—多”、“小—大”两组反义词,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情感目标: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本课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现在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这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和学词。

二、说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画》一课,对一些反义词“大小、远近、来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反义词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深刻理解这些反义词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兴趣教学法。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而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活泼的儿童化语言、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精彩的幻灯片,从始至终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科整合这两方面去考虑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课本插图展示农家小院情境,通过引导性语言描述情境,通过文本和课件互为直观感知,通过生动形象的板书重现知识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在创设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识字和学词,达到识字和学词的目的,提高识字能力。

3、赏识教学法。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练读字,词、参与游戏、展示学习成果等环节,我活用赏识语言;当众表扬赏识;用欣赏、赞许的目光赏识;用友善的动作赏识;用模糊赏识等赏识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注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在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背诵《画》,然后说一说有哪些反义词,接着我用上声情并茂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新课内容。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到农家小院的美丽,听到清晨农家小院内外传出的各种动听的动物叫声,有了这一情境效应,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试读课文,熟悉内容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巩固拼音,熟悉课文内容。

(四)自主识字,教授方法

在这环节里,我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了词语的基础上,以课件为主要学习方式。课件逐一展示生动活泼的动物叫声,要求学生快而准地把词语读出,让学生在直观、感性的认识基础上,既能把握词语的整体关系又能把词语进行准确分类,生动的课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前面的教学,孩子把词语掌握牢固了,这时我再把藏在韵文中其余的生字抽出来让学生学习,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课件显现6个生字时学生读出字音,老师读文,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后,课件再用红色标注生字,把课文的文本和课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识字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开火车”游戏则为记忆生字提供了练习巩固的平台。

再让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动物、吃过哪些水果,把它们比一比,说一说,开拓视野。

(五)课堂总结

小组总结,复习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语

五、说板书设计

1、比一比

大------小 多------少 黄牛----猫 鸭子---鸟 苹果----枣 杏-----桃

六、说课堂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动物和水果名称时,对没有学习就已经认识字的学生,多多进行表扬,并且说一说是怎么认识的,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识字。

七、说资源开发

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例如一些动物、水果,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见过,你还认识哪些动物水果,并且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视野。

八、说教学反思

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比一比

识字二

1、比一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并会组词和造句,总结识字方法。

2.认识一个新偏旁“斜土旁”

3.会使用本节课文中新学的数量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上好,这一节课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反话游戏。指名玩。

恭喜大家游戏胜利,一起来看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篮球大,乒乓球小)。这一幅图呢?说一说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总结:你们真棒,认真思考,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大小多少是通过比较才知道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二的第一课《比一比》,看看你可以知道什么?

齐读课题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词语和量词

1、看着绿油油的禾苗,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青蛙的鸣唱,我们已经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看看院子里有什么呢?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举小手告诉吴老师

指名读

2、你记得黄牛的黄是什么音节吗?苹果的苹是什么偏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看一看吧,这次可以一定要看仔细了。

分小组读认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要求准确。

总结: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准确,农民伯伯家的动物和水果可喜欢大家了,接下来他们要比一比了,还请了我们当裁判呢!

3、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生答:黄牛大,花猫小

总结:你的眼睛可真亮。一起来读一读书本上的老师给大家边的儿歌吧。

吴老师再考一考大家,你看到了一()黄牛?你还会说一头()?一()花猫,你还会说一只()?

太棒了,我直接把掌声给到你们!

(2)另外一组选手比一比。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说鸭子多,小鸟少? 生答:一群鸭子,一只小鸟。

师:很棒,一群就是很多只,一个造字的老人看到很多只羊在山坡上吃草,就发明了汉字群。现在你用一群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你的小嘴可真会说,谁还会用一只说一说。

吴老师考一考你们,一边的边是量词吗?不是。边是左边的边,右边的边,当不带左右的时候你就可以指着说这一边这一边。

很棒一幅图原来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呀,看着刚才这幅图,你收获了哪些呢? 真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孩子。

(3)看到这一幅图,你又知道了社么?一颗枣。

很棒,想一想以前我们也学过一棵,以前的一棵和现在的一颗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答:偏旁。(不仅是偏旁,木字旁的棵用来形容树木和草,果子树上结红枣的颗用来形容圆形的颗粒状的物品,比如说:一颗珍珠,一颗黄豆,你会说一颗什么呢?)(4)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再来看看这幅图。

生:一堆杏子

对了,堆,斜土旁一堆泥,一堆土,一会说一堆什么呢?

三、识字

你们真棒学的真快呀。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不带拼音,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试一试!

指名读出你认识的字。认识这些的生字宝宝学生这么多呀,好,和同桌讨论:你认识了那几个字?你是怎么认识它的?派代表起来回答。

总结:真棒,以后我们遇到生字就不害怕了,因为有了两个好帮手拼音和识字,再教大家一个好方法:归类。

水果:动物:颜色

四、你收获了什么。

第二课时

【目标】

1、温故知新,生字认读和偏旁归类。词语认读。

2、朗读并背诵课文。

3、拓展练习。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多少、大小是通过比一比才能知道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比一比,然后我们小朋友之间也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最会动脑经。

出示课题

二、温故知新

1、(1)全班同学和小猴一起把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叫出来。

(2)大声又准确,火眼金睛找出带偏旁的汉字,指名回答猫——反犬旁,再请一个同学回答你记得哪些字是反犬旁。

还有那一个字带偏旁,进行偏旁归类。反犬旁、木字旁、草字头、绞丝旁。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找的可这多呀。我来考考大家。

2、照样子连一连。指名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奖励大拇指。

总结:你们可真优秀,可是农民伯伯养这些动物,种这些水果可辛苦了,让我们当当好心人把他们送回农民伯伯的院子吧。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

1、全班一起读一读课文。(大声准确)

总结: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请小朋友们安静下来想一想。

2、分节并朗读课文

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师:这首是儿歌,前面没有空两格,部分自然段,分小节,中间空了一行。

分小组比赛读,小组加分,小组里评出朗诵小明星 ————————板书

3、解析课文

第一小组读一下第一小节,请小朋友说一说听完第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比()()。我会说,看着我们的教室,你能找个比较的东西吗?说一说。

你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好,吴老师帮大家选好的物品,谁会用他来说一说。

四、拓展练习。

1、先一起跟他们大声招呼,然后同桌讨论编儿歌,选代表展示儿歌。总结:选出编的好的同桌午读带大家读一读。

2、吴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跟大家分享一下。

自己读一读,齐读。读完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回答问题。

五、书写指导。

1、牛

整体结构,笔顺:第一笔是......,师生一起书空2遍

提问:几笔、几A级、谁能得到这个A

2、羊

整体结构,笔顺:,书空

提问

课堂练习,并指导纠正。

第三篇:小学数学一年级比一比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一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

四、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请班里一名比较高的同学与自己合作比一比个子。得出老师比同学矮的结论。

2、再请两个同学与第一个同学比个子,分别得出结论。

3、引出课题。这些结论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天我就来研究“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引出“比一比”的学习,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民主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驳,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一比”问题的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

1、整体感知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们通过观察说出画面中左边有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右边是博古架,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2、比多少、厚薄。

(课件播放)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

师: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多媒体突出放大存衣柜,便于学生观察。)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数一数妈妈的衣服有11件、小明的衣服有4件,所以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多。

(2)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厚,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多媒体演示比厚薄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用了不少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最多,通过“比一比”,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呢。

3、比长短。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多媒体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学生们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对于能用多种标准进行比较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结:比较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3、你还能比什么?

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确定研究内容,选择一样主题图中的一件物品,合作进行比较研究。

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评价。

小组可以选择琉璃球比较大小、轻重等;可以选择瓷马比较高、矮、多少等;也可以选择花瓶比较胖瘦、高矮等。

小结:(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先带领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由“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你也这样认为吗”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是领着学生比较衣服厚薄,再半放给小组交流比较衣服长短,最后通过“还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一比”,让小组自选研究题目,进行比较,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对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三、“闯关”巩固。

第一关比多少、厚薄(多媒体出示第23页第1题)

师问:哪边的书最多,哪本书最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第二关比轻重(第24页第2题)。

用多媒体模拟天平称量水果的过程,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轻重。

说说理由。(学生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天平杠杆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变教材的静态呈现为动态呈现,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从而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天平称重的有关原理。】

第三关比手的长短(第24页第4题)。

演示活动:教师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谁的手最长?

【设计意图:结合自主练习中的的插图在课堂上组织分角色表演演示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儿童欣赏、认知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关: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出示一个气球和一个弹力球。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学生们掂一掂、试一试后,说说实际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熟悉这两种球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弹力球比气球重,对与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孩子教师要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体会大得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的辨证思想。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开放题,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第四篇:《比一比》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一比》,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后继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激起学生比较的兴趣,在联系生活经验探索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比较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或观察画面,进一步感受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加深对比较方法的认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比较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我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两根跳绳,柿子和石榴及其他的一些水果,类似天平的支架。

围绕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我创设老师和学生比身高的情境,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可以直观比较出结果,激发学生比较的兴趣,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的需要。接着我准备借助多媒体出示校园生活的情境,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比较的欲望。

第二环节 联系生活 探索方法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探索比较的方法。

这里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利用课件闪烁两个小朋友的跳绳,同时提出问题“哪根绳长?”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一组学生利用我准备好的绳子来实际比较,在小组交流如何?通过集体反馈学生明确需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才能比较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学会用打“√”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的结果。第二步,利用多媒体演示并播放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使学生不仅明确问题,又激起了比较的欲望,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同桌实际比较身高的基础上交流,从而明白需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后能进行比较,然后自己把比较的结果表示出来。第三步,为了便于学生探索比较轻重的方法,我先出示明显重量区分的两个苹果,学生一下子凭生活经验就可以判断,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后验证,同时学生感悟到用眼睛,用手掂一掂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在此基础上出示两个差不多的苹果让学生来掂一掂难以分清谁重谁轻,激起学生的疑虑和再次探求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它们哪个重?可能有的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可以称一称再比较,我在出示类似天平的支架后介绍它的用途的基础上,学生实际操作,并交流怎样看出来的?从而理解比较重量接近的两个物体的方法。接着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两个小朋友争论水果重量的问题,然后学生借助刚才比较的经验独立比较并在书上表达出来,在组织交流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比较的方法。

第二层次 自由比较,加深方法。

我再小结刚才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再次激发学生比较的兴趣,学生自由比较,同桌交流,集体反馈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内容,体会比较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 巩固深化

结合书中练习主要分4个层次进行巩固。

第一层次,实践活动,同桌各自拿出1支铅笔比较长短,再拿出2支铅笔进行比较,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比较长短方法的认识。

第二层次,判断推理,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小红做好事的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友爱,而且又巩固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在小动物比高矮的情境中学生把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基础上拓展到比较多个物体,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再通过比较两条路的远近中,渗透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

第三层次,拓展提高,在学生比较两个蔬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比较复杂的情况,在学生观察,交流中进行推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最后,我设计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比较高矮,从而按个子的高矮排队。这样既可以加深比较的方法,又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了问题,体验学生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媒体优势,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来组织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自主探索,感受比较的需要,体会比较的方法;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知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第五篇:《比一比》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说课

稿

一、说教材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页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

四、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2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请班里一名比较高的同学与自己合作比一比个子。得出老师比同学矮的结论。

2、再请两个同学与第一个同学比个子,分别得出结论。

3页

.3、引出课题。这些结论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天我就来研究“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引出“比一比”的学习,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民主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驳,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一比”问题的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

1、整体感知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们通过观察说出画面中左边有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右边是博古架,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2、比多少、厚薄。

(课件播放)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

师: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多媒体突出放大存衣柜,便于学生观察。)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4页

.(1)数一数妈妈的衣服有11件、小明的衣服有4件,所以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多。

(2)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厚,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多媒体演示比厚薄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用了不少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最多,通过“比一比”,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呢。

3、比长短。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多媒体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学生们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对于能用多种标准进行比较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结:比较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3、你还能比什么?

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确定研究内容,选择一样主题图中的一件物品,合作进行比较研究。

5页

.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评价。

小组可以选择琉璃球比较大小、轻重等;可以选择瓷马比较高、矮、多少等;也可以选择花瓶比较胖瘦、高矮等。

小结:(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三、“闯关”巩固。

第一关比多少、厚薄(多媒体出示第23页第1题)

师问:哪边的书最多,哪本书最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第二关比轻重(第24页第2题)。

用多媒体模拟天平称量水果的过程,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轻重。

说说理由。(学生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天平杠杆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变教材的静态呈现为动态呈现,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从而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天平称重的有关原理。】

6页

.第三关比手的长短(第24页第4题)。

演示活动:教师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谁的手最长?

【设计意图:结合自主练习中的的插图在课堂上组织分角色表演演示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儿童欣赏、认知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关: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出示一个气球和一个弹力球。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学生们掂一掂、试一试后,说说实际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熟悉这两种球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弹力球比气球重,对与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孩子教师要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体会大得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的辨证思想。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开放题,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7页

.8页

一年级语文比一比说课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