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小儿穴位帖敷处方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1-86440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8 00:45: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儿穴位帖敷处方

小儿穴位帖敷疗法

小儿鉴于其生理特点,有些年龄偏小的患者不喜欢

也不太适合内服汤药,有些患儿做针灸更是很害怕,见 到针就哇哇大哭,临床中发现,小孩对艾灸这种热熏的 方式也很恐惧,中医认为恐伤肾,所以治疗需要小孩的 配合,经过长时间摸索,和以前湖北民间老中医师承的 经验,可以使用外贴穴位,使用一定的介质调成粘状,固定在穴位上,深受患儿的喜欢,而且疗效较之汤药和 艾灸等治疗方法 可以比肩,根据脉象和舌象和指纹特点 选择不同的配方。让小儿生病远离哭声,父母省心。小儿常见疾病四大分类 外感类 咳嗽痰多 五子定咳粉(生金散)2 感冒咳喘寒包火(玉叶和营散 还魂散)3 支气管哮喘(三仁椒米粉)4 鼻炎(小儿通窍散)脾胃类 小儿腹泻(小儿止泻散)2 小儿食积(肥儿散)3 小儿厌食(小儿迎香贴)肾阳肾气虚损类 小儿好动好哭闹(止静散)2 小儿口中口水多,易流涎(控涎贴)3 小儿遗尿(缩泉粉)4 五迟五软 :斜颈等(小儿护元散)皮肤、皮损 风疹、荨麻疹、瘙痒(五官)小儿消风散 2 鹅口疮 手足口病 口疮(小儿疮脚贴)喉咙起泡 舒喉散 4 脚气湿气 小儿脚气贴

小儿散剂贴敷疗法验案之外感

王小朋友 3岁 202_年4月18日 am 8:40 其母抱来时诉其近几日小孩沉闷不欲食,之前喜玩家中小白兔,诊其脉 两脉弦滑,右寸浮数,苔黄,指纹紫。口气重,口干不欲饮,气管里似有痰鸣,晨起流鼻涕,不打喷嚏,痰吐绿色,稍粘,纳差。余嘱其外贴 护元散 五天量,敷脚心涌泉穴 及肺俞 用醋调护元散药。三天后其母电诉,药用两天,效颇佳,上症几失。后其回漳州老家一趟,小儿感冒复发,呕吐,余嘱 乌梅三豆饮 加冰糖 生姜 煮包菜心喝,次日早晨诉呕吐止,感冒咳嗽亦止,食欲变好,又玩起了他心爱的小白兔。小儿外感之 1 咳嗽痰多:

使用五子定咳粉,生金散(用醋调,贴肺俞 丰隆)现值秋季,秋五行属金,与肺气相应,主燥肃杀之气重,小儿易外感咳嗽,很多一些陈年咳嗽也会在秋天容易复发,咳嗽有伴有痰,有白有黄,有浓有稀,有些伴有厌食、腹泻,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导致肺气更加虚弱,咳嗽长久不愈,中药贴敷能补土生金,肺气旺则长久不愈的咳嗽可以停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儿,脾胃一好,就很少咳嗽的原因

外感之2感冒咳喘:秋天小儿易外感,容易晨起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气,有时会发烧,头痛,喉咙痛。使用玉叶和营散 还魂散(用醋调 贴曲池 大椎) 小儿外感之3支气管炎、哮喘:三仁椒米粉(用醋调 贴双侧涌泉穴),秋天也是支气管炎频发的季节,收敛肺气,让扩张的支气管能很好的回纳

小儿外感之4 鼻炎:

小儿通窍散(用黄酒调 贴侧三里 印堂穴)小儿鼻炎是一种慢性病,有本来就鼻中隔有移位,也有肥大,造成呼吸不畅,影响心肺之气交流,有时还会头晕,造成缺氧状态,这个也会影响睡眠,严重者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药散剂小儿通窍散外贴之目的,在于通鼻窍,促进心肺交流,消除鼻中息肉,打开呼吸屏障。

小儿喂养提醒

小儿喂养温馨提醒之一:对于喂养小儿的家长,切勿强制喂食,小儿脏器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孩如果吃到不想吃了,说明已经喂到过度了,这样很容易损伤小儿的脾胃,古代小儿医家万全在他的《幼科发挥》讲“小儿常留三分饥”,是很有道理的。水果不是饮食中必须的,尽量少吃水果为宜,《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吃水果要以当地产的,当时令的,符合身体需要为佳,现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水果已经很少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现在很多水果是外地产的,不符合时令,不符合身体需要。另从中医上讲,水果寒凉,吃多了会损伤脾肾之阳,易致虚致泻,对于小儿身体一样,切勿将吃水果成为一种习惯,代替主食

饮食上注意一下,首先小孩不让其挑食,以大米饭等五谷杂粮,少吃垃圾食品,我们吃的大米饭是最接地气的,远离抗生素,小孩感冒发烧咳嗽,使用中药,外贴的,艾灸等

各种方子 小儿腹泻:

用药:黄连、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

用法:等量研末,适量填脐,并以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次,3次即愈。

小儿夜啼的穴位贴敷疗法 本文Tag标签:幼儿疾病

小儿白天安静,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本病应与其他疾病如各种皮肤病、佝偻病、疝气、蛲虫病等引起的身体不适或者瘙痒等出现的夜啼相鉴别;也应与护理不当引起的夜啼予以鉴别。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脾肠不足,喜温恶寒,腹中受寒,夜又属阴,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或心火亢盛,积热上冲,邪热乘心,故见灯火愈啼;或因阴血亏虚,水不涵木,血不养肝,虚火内扰,热扰心神,虚烦不眠;或惊骇客邪,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敝夜啼发作。

1.方剂1

(1)组成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鞋。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药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去掉。

(3)说明主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啼。症见睡喜伏卧,曲腰而啼,下半夜尤甚,啼声低微,出气不温,面色青白,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唇舌淡白,指纹青自,腹中若得温熨抚摩,常可使夜啼稍缓。

2.方剂2

(1)组成丁香3粒。

(2)用法将丁香末同饭捣作饼,贴患儿肚脐。

(3)说明主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啼。

3.方剂3

(1)组成黑丑50g,米汤适量。

(2)用法将黑丑研为细末,以米汤和药末拌之成糊状,贮存备用。用时取药糊适量涂满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晚于睡前th涂药,连续涂药至痊愈为度。

(3)说明主治小儿食积型夜啼。症见小儿入夜啼哭不休,或定时夜间啼哭,腹胀,吮乳,大便带不消化之物,舌质淡红,苔白腻。

4.方剂4

(1)组成朱砂、僵蚕、钩藤各9g,灯心草4g,黑丑3g。

(2)用法诸药混合研末,加米汤与药末调和如膏状,备用。取药膏适量敷于患儿脐心和掌心(劳宫)穴位上,每日下午2—3时敷膏药1次,至睡前再敷1次。连敷3-5天,疗效显著。

(3)说明主治小儿心经积热型夜啼。症见睡喜仰卧,见灯火和上半夜啼哭尤甚,啼时有汗,啼声响亮,烦躁不安,口气热,面赤唇红,舌质红,舌尖尤红,舌苔黄,尿短黄或大便秘结,指纹青紫。

5.方剂5

(1)组成朱砂、琥珀各等份。

(2)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干净毛笔或鸡羽毛(棉签亦可),以温开水浸湿蘸药末少许,涂于肚脐上(为免污染衣物可包扎),每晚1次,可连用3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受惊吓引起的小儿夜啼。症见睡中时作惊惕而夜啼,哭声尖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紧偎母怀,常可见明亮灯光而啼缓,而色乍青乍白,脉来弦急而数,或散乱不止。

若配合涂劳宫(双)、膻中(两乳之间)则效果更佳。

6.方剂6

(1)组成朱砂0.5g,五倍子1.5g,黄连3g,生地黄10g,陈茶叶水适量。

(2)用法将4味药共为细末,加陈茶叶水适量,捏成小饼状,外敷于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晚更换1次。一般敷2~6次症状消失。

(3)说明本方适用于阴血亏虚型夜啼。症见夜啼,五心烦热,五液俱少,躁动少眠,大便干,舌质红,或舌尖红。

7.方剂7

(1)组成地龙2或3条。

(2)用法捣烂敷在脐上,用纸盖好,一夜即安。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8.方剂8

(1)组成五倍子30g。

(2)用法五倍子烧存性研末,用乳母口水调成饼,外用贴患儿脐部,以布缚定。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9.方剂9

(1)组成牛蒡子3g。

(2)用法研末掺膏药L,贴患儿脐ff1。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10.方剂10

(1)组成丁香3粒,钩藤3g,蝉蜕2g。

(2)用法上药共研末,水训为糊,敷脐,常法固定。(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惊啼不安。

11.方剂11

(1)组成牛蹄用适景。

(2)用法牛蹄甲研末贴脐中。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12.方剂12

(1)组成牛蒡子50g,珍珠粉2g,朱砂3g。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术,每川lg填脐,常法固定。(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惊啼。

13.方剂13

(1)组成酸枣仁、郁李仁各5g。

(2)用法将2味药捣烂敷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3)说明可养肝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

14.方剂14

(l)组成远志、合欢皮各Sg。

(2)用法将2味药捣烂,敷脐,用伤湿止痛膏吲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15.方剂15

(1)组成焦山楂、鸡内金各等量。

(2)用法研细末,每次10g用米醋或者清水敷脐孔,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3~5天。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可消积化食,和胃安神

小儿呕吐,是指乳食从口中吐出为主症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与小儿呕吐相似的还有小儿溢乳,是偶尔小儿吸吮过多,胃满而溢,不应视为病象。

引起呕吐的原因,多因暴饮暴食,过食不洁食物,造成脾胃受伤,遂致乳食不化,宿食成积,阻滞中焦,胃气上逆;或者外邪犯胃,入于中焦脾胃,脾胃不和等。

1.方剂1

(1)组成大黄、芒硝各6g,枳实5g,丁香3g,灶心上10g。

(2)用法先将前4味药研为术,灶心土煎汤,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然后用灶心土汤调成糊状,敷贴于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食滞型呕吐。症见嗳腐吞酸,呕吐乳食,脘腹胀满,夜寐不安,大便酸臭,舌苔白厚,脉滑。

2.方剂2

(l)组成炒吴茱萸3g,生姜、葱白少许。

(2)用法上药共捣成糊状敷脐中,外用胶布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外感寒邪型呕吐,症见呕吐,涕嚏,恶寒发热,头身不适,苔白,脉浮。

3.方剂3

(1)组成鲜葱白20茎,鸡蛋2枚。

(2)用法把鲜葱白洗净,切碎略捣出汁,放入碗内与鸡堡(除壳)棚搅拌,切勿放盐。热锅里放菜汁少许,将上2味药倒锅内煎成7cm2大饼l块,用纱布包裹趁热贴神阙穴。

(3)说明本方适朋于外感寒邪呕吐。

4.方剂4

(1)组成吴茱萸10g,干姜9g,丁香6g,生姜、葱白适量。

(2)用法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用时取适量与生姜、葱白共捣为糊状,敷贴于肚脐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胃寒型呕吐。症见朝食暮吐,伴见面色苍白,唇舌淡白,食少不化,腹痛便溏。

5.方剂5

(1)组成肉豆蔻(面裹煨热)4.5g,雄黄末3g。

(2)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黄豆大,晒干。用1丸醋泡少时,放脐内以膏药贴之。

(3)说明主治小儿吐泻

第二篇: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讲稿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一、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

1、穴位形态多样性:点状、线状、面状

2、操作形式多样性

3、穴位定位模糊

4、归经较难

5、百脉皆汇于两掌

一、头面部穴位:

天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太阳: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作用:清热消肿,止痛疏络。

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迎香:在鼻翼外缘,旁开0.5寸,鼻唇沟中。作用:通利鼻窍,疏散风邪。

鼻通:攒竹穴沿鼻翼两旁至迎香穴,线状穴。作用:通利鼻窍

二、上肢部穴位:

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拇指偏锋桡侧缘成一直线)作用:健脾胃,补气血。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作用:清心泻火。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胃经: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补胃经可健脾胃,助运化。

肾顶:小指顶端。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大肠: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

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泻,止呕。

小天心:大小鱼际交际处凹陷中。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八卦:以手掌中心(内劳宫)为圆心,圆心至中指根距离2/3为半径之圆周 作用:顺气化痰,平衡阴阳。

膊阳池: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作用: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

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四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作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三、胸腹部穴位:

天突: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作用:宣肺平喘,清音止嗽。

挟喉穴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 作用:消炎止痛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作用:理气顺气,止咳化痰,开胸散结。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作用:和胃健脾,温中化湿。

腹:腹部。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璇玑: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作用:调中和胃,理气健脾。

肚角: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作用:止腹痛。

关元:脐下3寸

作用:培补元气,泻浊通淋。

四、下肢部穴位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作

用: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和胃健脾,扶正培元。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作用:和胃健脾,化痰利湿。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作

用:健脾利湿,调和肝肾。

涌泉: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

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点上。作用:滋肾益阴,平肝熄风。

五、腰背部穴位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作

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退热。

定喘: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作用:止咳定喘。

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清热解表,宣肺理气。

心俞: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镇静安神。

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疏肝理气,利胆解郁。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健脾统血,和胃益气。

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和胃健脾,消食利湿。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益水壮火,明目聪耳。

七节骨: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作

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

龟尾:尾椎骨端

作用:调理大肠

脊柱: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

气,清热。

第三篇:202_年关于穴位贴敷疗法的整理及应用

202_年关于穴位贴敷疗法的整理及应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 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书中还有创口外敷即有“傅”、“涂”、“封安”之法,所载的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资料,当为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为后世所广泛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逐步运用于临床。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之治,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

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 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青、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唐·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写道:“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并提出了“无病之时”用青摩卤上及足。动以避“寒心”等求病先防的思想。

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膏能消除“皮肤蕴蓄之气”的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明代《普济方》中有“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诞和如泥,罨涌泉穴”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等,另外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

清代,可以说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之经数十年精心汇聚而成,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

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本法治疗常见病,而且应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贴敷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穴位贴敷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尤为可喜的是开始注意吸收现代药学的成果,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有加入化学发热利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痛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螫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贴敷剂,如复方洋金花止咳平喘膏等。或还有在贴敷方中运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提取而成,打破了传统治疗理念,浓缩治膏精华,透皮透肉透骨,层层穿透,深层直达病灶,快速修复受损的关节骨、半月板,恢复关节软骨、半月板的韧性和弹性的骨病贴敷药剂,如千年活骨膏等。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作用机理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穴位作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药效作用

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并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清;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能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

我们知道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外,还与皮肤所固有的可透性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已证明,中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经穴皮肤吸收药物的主要途径为:一是透皮吸收,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件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其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温度的函数、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使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三是表面活性剂作用,贴敷药物中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贴敷方中的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其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

综合作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物能治某病,用某药外敷也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便秘。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药贴敷能治某病,但内服某药却不能治某病,如葱白效脐可治便秘,但葱白内服却不能治便秘。另外穴位贴敷疗法中单用一种药物,如炒葱白、炒盐、大蒜等外敷患处来治疗证型不一的疾病的情况有许多。一种药物治疗多种证型的疾病,仅从辩证施治和药物性味主治上考虑是难以理解的,我们认为除了中药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质外,还有温热刺激作用和经络腧穴本身所具的外敏性及放大效应。我们还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在同一穴位上用药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如同为治疗哮喘的贴敷方,哮喘丸(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丁香、肉桂、生姜汁)的疗法就明显优于哮喘糊(天南星、白芥子、生姜汁),说明药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的根据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贴敷部位或穴位,则更显示出穴位和经脉的作用。如咳嗽贴天突。定喘、肺俞有显著疗效,而贴敷它穴或非穴位则疗效不显;遗尿、痛经贴敷首选神阙穴。

这说明,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作用特点

作用直接,适应症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我科室再对穴位贴敷疗法学习整理过程中,结合自身科室疾病特点,整理应用总结出三种针对本科室疾病确实有效的穴位贴敷方药组方:

(1)关节部位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贴敷用药:

川乌10g 草乌10g

天南星15g 乳香15g 血竭5g 没药15g

骨碎补15g 自然铜15g 姜黄15g 冰片10g

马钱子10g 水蛭10g 以上中药加工成粉剂,用米醋将中药调成糊状,每穴位日1次,每7贴1剂。

(2)脊柱部位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贴敷用药:

川乌20g 白芷20g 姜黄20g 乳香20g 没药20g 羌活20g 红花20g 天南星20g 苏木20g 大黄20g 独活20g 威灵仙20g 当归20g 续断20g 地龙20g 延胡索20g 以上中药加工成粉剂,用米醋将中药调成糊状,每穴位日1次,每7贴1剂。

(3)针对骨折术后脊需要长期卧床患者,腹胀、便秘症状,给予患者穴位贴敷治以润肠通便、益气养阴。

穴位贴敷中药组方如下:

大黄15g 玄明粉15g 生地15g 当归15g 枳实15g 陈皮15g 木香10g 槟榔10g 桃仁10g 红花15g 以上中药加工成粉剂,用米醋将中药粉制成饼状,直接贴敷穴位于两侧天枢穴,每穴每日1次,每次60分钟,每2日1剂。

第四篇: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附答案)

伏九贴敷疗法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总计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症?()A.哮喘缓解期的治疗 B.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C.呼吸道急性感染期 D.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者 2.下列哪项不属于穴位贴敷疗法的禁忌症?()A.哮喘持续状态 B.精神病患者 C.糖尿病 D.4岁儿童 3.下列哪项属于穴位贴敷注意事项?()A.贴敷不分老少,时间均限制在10分钟 B.贴敷期间忌辛辣、海鲜等食物 C.贴敷起泡效果较差,需紧急就医

D.贴敷后若皮肤无反应,可持续贴敷12小时

4.下列哪项对穴位贴敷技术描述是错误的?()A.贴敷后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现象 B.贴敷比例可根据患者医生手指来测量定穴 C.贴敷当天避免冷水浴,禁食冰冷食物 D.起泡较小,一般无需处理,可用碘伏涂于患处

二、填空题(每题10分,总计50分)

1.伏九贴敷疗法根据中医、治未病。、之传统理论。2.以 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

3.以、、、相并,以 第二节为准,量其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

4.夏季入伏,每 天贴1次,共计 次;冬季入九,每 天贴1次,共计 次。

5.每次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 小时,儿童每次贴 小时。

三、问答题(共计30分)

贴敷5穴共施,请试述哪5穴,及其5穴作用? 答:

贴敷答案:

一、1.C 2.D 3.B 4.B

二、1.冬病夏治 夏病冬防 子午流注 适时开穴

2.拇指

3.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中指 4.10 3; 9 3 5.2-4 0.5-2

三、5穴:天突、膻中、定喘、肺俞、膏肓

补肺健脾、益气养血、止咳平喘

第五篇: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教案

一、手上的推拿:(一般以保健为主)

1、双手拇指按住总筋(掌根中心)向两边平推20-30下

2、双手拇指按住一窝风(手背掌根中心有个窝)向两边平推20-30下

3、二人上马穴(手背,简称二马)揉100-200下(顺时针转,补肾)。

4、清大肠200-300下(在二指侧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5、清脾胃(300下)或清脾胃+补脾(300下)(清是从拇指侧边的掌根向拇指尖推,补是在拇指第一节顺时针揉)。

(补充说明:一般孩子上火、咳嗽、嗓子红是因胃热、大肠热导致的肺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用清大肠和清脾胃配合清肺。)

6、板门揉200-300下(助消化、健脾和胃)。

(补充说明:从板门向横纹推可止泻,从横纹向板门推可止吐。)

7、清肝200-300下或清肝+补肝300下(清是从二指的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二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看到眼角红是肝火旺,需要清肝,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又清又补,清补加起来不超过300下。冬天一般不清肝火,除非嗓子特别红。春天则以补肝为主。)

8、千万不要动心经(三指和三指指根下一点),容易引起小孩情绪不安,如果看到小孩舌尖红或眼屎多,说明心热,通过清小肠火来解决。

9、清肺+补肺300下(清是从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无名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小孩嗓子非常红多清少补)

10、清小肠200-300下(从小指侧边指根向指尖推。)(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外加以下穴位)

1、如果是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可以加上外劳宫(手背)顺时针揉转50下。

2、如果痰比较多,可以在小横纹处(小指根到掌根)上下搓200下。

3、如果咳嗽,可以同时揉止咳点(板门旁边两点)50下。

二、手臂推拿

1、天河水300下(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热症)。

2、如果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推三关50下,(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寒、虚症)

3、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从肘向牚根方向推,去热症,但一般用于春夏(300下),但是冬天如果嗓子特别红,可推50下。)

三、腹部推拿

1、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下。

2、顺时针揉天突穴、膻中穴20-30下。

3、两手拇指按住鸠尾向下滑到中脘,然后滑向两侧;两手拇指按住中脘,向下滑到神阙穴(脐中),然后滑向两侧;两手拇指按住神阙穴(脐中),向下滑到关元穴,然后滑向两侧;(重复3-5次)

4、按住中脘穴,顺时针揉建里穴(20-30下);按住建里穴,顺时针揉下脘穴(20-30下);按住下脘穴,顺时针揉水分穴(20-30下);按住水分穴,顺时针揉气海穴(20-30下);按住气海穴,顺时针揉关元穴(20-30下);按住关元穴,顺时针揉中极穴(20-30下);

4、顺着任脉从上向下顺气20-30下。

5、横抓肚子20-30下。

四、背部推拿

1、从大椎穴到龟尾穴向下搓20-30下。

2、用两手在脊柱两旁从上向下推风门、肺俞、脾俞

3、捏脊3-5下。

4、在龟尾揉20下左右。

五、头部推拿(如果发热、头痛、流涕)

1、天门(攒竹):(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自眉心向额上用两拇指交替向上直推50~100下。

2、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自眉心沿眉毛向两旁分推50~100下。

3、用食指和中指夹着耳朵上下推50-100下。

4、迎香揉50-100下。

小儿穴位帖敷处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