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身心安顿的良方-2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1-102989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0 13:05: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身心安顿的良方-2

身心安顿的良方-2

身心安顿的良方-2 道德的钥匙,可以开启苦牢之门,到达快乐的天堂;慈悲的钥匙,可以开启瞋牢之门,到达无争的领域;智慧的钥匙,可以开启暗牢之门,到达光明的净土;信仰的钥匙,可以开启心牢之门,到达完美的境界。(101)

眼睛要消化声色犬马,耳朵要消化道听涂说,大脑要消化信息知识,心灵要消化善恶是非。(102)

鲸豚沉潜于大海,幽兰沉藏于山谷,从容沉静于纷扰,清明沉淀于心灵。(103)

养生,则身可立;养性,则心完成。(104)

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就是小人之心。(105)

佛法不是表现自己,只顾自我表现,不名佛法真义;佛法要能受用他人,能让他人受用,方得佛法真谛。(106)人生如大海,船过不留痕;人生如晴空,雁过不留声。(107)点灯,是点亮心中的明灯;拜佛是拜出心中的佛性。(108)福慧双修,修得自他圆满;禅净双修,修得成佛作祖;事理双修,修得平安顺遂;人我双修,修得祥和无忧。(109)从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升;从一人拜到万人,越聚越多,好比善缘广结;从殿外拜到殿内,由外到内,可谓内外一如;从傲慢拜到恭敬,由高到低,自能福慧增长。(110)

以布施来度化人群,以持戒来节欲守道,以忍辱来修持百行,以精进来降伏魔怨,以禅定来安住身心,以般若来启发无明。(111)

从念佛中得到法乐,从禅坐中得到禅悦,从礼佛中得到轻安,从读经中得到清净。(112)

用正见来认识善恶,用般若来判断真假,用法印来抉择是非,用空理来体会有无。(113)

不计较好坏,则能转苦为乐;不拣择美丑,则能转染为净;不分别善恶,则能转迷为悟;不挑剔高下,则能转危为安。「转」,有无限的妙用。(114)

在工作中养息,能恢复旺盛的精力;在烦恼中安然,能止息焦虑的情绪;在复杂中单纯,能避免无谓的干扰;在不悦中喜乐,能保持平静的心灵。(115)

静中有活泼的举止,才不会失之于沉;动中有宁静的力量,才不会流之于浮。(116)

不乱听,耳朵不会找来麻烦;不乱看,眼睛不会带来麻烦;不乱说,嘴巴不会惹出麻烦;不乱想,心意不会制造麻烦。(117)

静心有净土,静念有佛国;人圆好事近,人善好运来。(118)转贪心为喜舍,转瞋恚为慈悲,转愚痴为智慧,转假我为真我,转小我为大我,转有我为无我。(119)

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上,在清和淡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中,在真诚相待;快乐的人生,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争取;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获得。(120)

心若诚恳,则光明出现;心若善良,则道德显著;人若真诚,则信用自来;人若实在,则缘分必到。(121)

受戒容易守戒难,发心容易恒心难,忍苦容易忍气难,尊上容易尊下难,共无容易共有难,依人容易依法难,依神容易依佛难,为己容易为人难,听法容易行法难,处众容易处闲难。(122)

人人皆求名和利,几人能把欢乐分?心心唯念情和义,普天尽是有缘人。(123)

福田在心,悟者无求;为善在人,能者不难。(124)无是无非,人间好会;有贪有瞋,荆棘满布。(125)面对逆境,只要有悲愿信心,就能解缚脱困;身处顺境,只要能感恩惜福,就能持盈保泰。(126)

上床不烦恼,心宽福寿长;包容无心过,积福远灾殃。(127)宽恕是良药,施舍得快乐;身安茅屋稳,知足大地宽。(128)忧愁苦恼是地狱,慈悲欢喜是天堂。(129)

心平气和,才能长养智慧,止于至善;心浮气躁,只会蒙蔽灵台,趋向无明。(130)生从死来,无死哪有生;死因生有,有生无不死。故生死只是人生的一种现象。(131)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体会因缘,可以让我们活得欢喜自在。(132)

活,是精神和生命力的展现;活,是慈悲和忍耐力的诠释。当个会笑的「活」人,才能拥有世界!(133)

身为苦本,苦因有身,身要离欲才会自在;心为道源,道在于心,心要清明才能见性。(134)

超脱荣辱毁誉,就是解脱;放下是非恩怨,即能自在。(135)秉守正见,是到达真理之路;护持正法,是开启佛国之钥。(136)

至忠之一念,小可安住身心,大能舍己为公;至诚之一念,上能体悟佛心,下可发扬人性。(137)

退步再思量,可以跳得更远;休息再沉潜,可以走得更长。(138)

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慈悲和忍耐;人世间最美的情操,是发心与感动。(139)

所谓智慧,是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谓慈悲,是关照别人的一举一动。(140)

佛门,是五浊恶世的安全港;信仰,是动荡社会的定心丸。(141)

信仰的热忱,要靠不忘初心来维持;处世的平安,要以不负因果为原则。(142)

种善因得善果,甜美的果实人人爱;种恶因得恶果,苦涩的果实人人怕。(143)

知道苦恼的人,会守本分不妄求;明白是非的人,能懂因缘不无理。(144)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一切世界。(145)

心志不磨,则智慧钝拙;患难未尝,则胆力怯懦。(146)真正的闲,是心灵中超然物外;真正的忙,是工作里浑然忘我。(147)

禅,就是平等,没有分别对待的心,才能参禅;禅,就是尊重,懂得尊重包容的人,才能悟禅。(148)

受戒要发心,心一发,邪魔外道都会遁形;持戒是守道,道能守,天龙八部都会护佑。(149)

疑心,会破坏感情;信心,能凝聚共识;瞋心,会瓦解人性;爱心,能营造和平。(150)

懂得勤劳的人,不会说没有时间;不知精进的人,才会抱怨没成就。(151)

不听世间的杂音,耳根清净,心境自然空灵;不看眼前的五色,眼根单纯,心中自然无物。(152)

如能人我互调,则心里平静,不易起瞋心;常思彼此平等,则心怀慈悲,更易生爱心。(153)心真,则大地皆清净;心善,则行事皆顺畅;心美,则众生皆可爱;心诚,则天下皆平坦。(154)

不害怕烦恼,自可安然自在;不执着烦恼,当能高枕无忧。(155)

心中有一盏明灯,是最美丽的人;心中存一滴法水,是最富有的人。(156)

随时照顾念头,就是戒律的持守;分秒把握当下,即为禅定的显现。(157)

要提升精神世界,必先淡化对物质的要求;要充实人文内涵,须得增强对知识的渴求。(158)

荣辱祸福皆是业,心甘情愿任他来;利衰毁誉无非缘,心安理得随他去。(159)

一旦发心,平庸化为神奇;如能承担,渺小变成伟大。(160)禅心,是抢不走的珍宝;密意,是流不尽的法水。(161)难得胡涂,是解决烦恼的最好办法;大智若愚,是安顿身心的最佳妙方。(162)

有着无忧无惧的人生,过着无贪无瞋的生活,看着无生无灭的生命,存着无高无下的心情。实乃世间一大福报也!(163)独处,须内观,看无相之相;静坐,常内省,听无声之声。(164)

没有信仰,如同无舵之舟,难以抵达幸福彼岸;没有信仰,如同无树之根,无法期待开花结果。(165)身心清明,做得了自己的主人;身心污浊,只能当别人的奴隶。(166)

找到自己,能寻回生命的本质;扩大自己,能延长生命的价值;升华自己,能体会生命的自在;圆满自己,能觉悟生命的真谛。(167)

常怀怨恨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满怀感恩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168)

无我,则无对待,无我是和平的根本;有我,则有分别,有我是争执的根源。(169)

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人各有所悟,非彻其悟,则不名为禅者。(170)

忙,是忘掉烦恼最好的方法;闲,是衍生忧虑最快的途径;喜,是增加情趣最美的甘霖;怒,是丑化心灵最猛的毒药。(171)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者不惹事生非;话少不如话好,话好者能给人欢喜。(172)

不为外境所动,即能坚忍其性;不为内根所惑,则能澄明其心。(173)

容貌姣好,不是真正的漂亮;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丽。(174)

能放下生死烦恼,是第一等有福报的人;能提起信心正念,是第一等有智慧的人。(175)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烦恼越少,越能拥有自在的生命。(176)

只有享不到的福,福薄自怜之人经常错过幸福;没有受不了的苦,苦尽甘来之人终会远离痛苦。(177)

污秽的溪流,一入大海即为清水;散乱的凡心,一念慈悲就成圣贤。(178)

布施,是慈悲的养成;持戒,是道德的增长;忍辱,是人格的升华;精进,是力量的聚集;禅定,是修行的展现;般若,是智慧的极致。六度皆备,则是佛道的完成。(179)发菩提心,要能不退,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修菩萨道,不求速成,即能完成圆满的愿力。(180)

幸与不幸的人生,是前世所造的「因」;好与不好的生活,是现在承受的「果」。(181)

不会听话,可谓烦恼之根源;学会听话,即得无忧之妙方。(182)

做好生活的环保,居家干净,必然清爽舒适;做好内心的环保,心灵无染,自然法喜充满。(183)

滋长情绪的无明,是众苦之源;开显心中的智慧,是断苦之本。(184)

心中没秘密,即是开朗的人生;心中没负担,即是解脱的人生。(185)

佛法不离生活,行住坐卧皆可示现;生活不离佛法,语默动静无非是禅。(186)

得失妄想不能停止,就无法安住;好坏攀缘不能去除,就无法自在。(187)

心若闲,事多人忙心不忙;心不闲,事少心忙人不忙。(188)为学要专心,心无旁骛,才不会被声色迷惑;做人要单纯,心没杂染,才能不为葛藤缠绕。(189)

唯有三轮体空的布施,信仰才会纯洁;唯有无住无得的修行,佛道才易成就。(190)

欢喜是佛法,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佛法是财富,有佛法方能留住钱财。(191)

不以成败论英雄,成败实乃家常事;不因善恶定圣贤,善恶只在一念间。(192)

出污染心,得清净心;出贪瞋心,得慈悲心;出邪知心,得正见心;出凡俗心,得道念心;出懈怠心,得精进心;出妄想心,得正念心;出差别心,得平等心;出计较心,得自在心;出奸邪心,得忠义心;出孤独心,得群我心;出自私心,得公德心;出三界心,得佛教心。如此,始谓真正的出家!(193)

持戒,能将坎坷的遭遇,变成福乐安康的境地;修定,能把散乱的心思,调至专注沉稳的状态。(194)

心平气和,乃健康之道;结缘喜舍,是快乐之源。(195)心中了无牵挂,是真正的自由;生活一无所求,才全然的自在。(196)

多做、多学、多发心,是最好的收入;少欲、少瞋、少烦恼,是最大的幸福。(197)

物质尽管丰富,拥有的层面有限;精神大可淡泊,享有的乐趣无穷。(198)

安住身心,是工作进步的关键;淡泊寡欲,是人生自在的条件。(199)

存好心是──以真诚心对治虚假心,以忠义心对治奸邪心,以仁爱心对治残暴心,以欢喜心对治愤怒心,以慈悲心对治瞋恚心,以般若心对治愚痴心,以喜舍心对治悭吝心,以感恩心对治怨恨心,以知足心对治贪婪心,以虔诚心对治轻慢心,以清净心对治污染心,以正直心对治谄曲心,以公平心对治偏狭心,以公德心对治缺德心,以随喜心对计较治心,以尊敬心对治傲慢心,以包容心对治怨怼心,以进取心对治放逸心,以淡泊心对治虚荣心,以光明心对治暗昧心,以念道心对治世俗心,以善良心对治邪恶心,以厚道心对治刻薄心,以平等心对治歧视心,以感动心对治冷漠心(200)◎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8802

第二篇:《身心安顿》读书心得

《身心安顿》读书心得

外小东区 作者:覃杨娜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享用“物质科学”所带来的方便与利益,却忘记了去耕耘“心灵科学”的美妙版图。所以,在平安富足之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感到空虚;一旦患难与挫败来临之时,必然更加彷徨无助。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著的《身心安顿》就是从“智慧的开启”、“慈悲的胸怀”、“生死的面对”、“禅定的人格”与“因缘的成就”等各种层面深刻思维,提出完整、简洁的概念,以具体可行的方法,进入身心安顿的平宁境界。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总能感受到哲学、佛学的光芒。在林清玄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人生的真谛。这些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

读这本书就像在和心灵的导师进行对话,生命中所遇到的诸多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林清玄总是通过一些平凡而充满哲理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生命的哲理。读完之后,竟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读《看清生命的痛苦》一文中,作者就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一个有智慧的人并不能改变人生这个苦瓜的本质,但是有智慧的人在面对人生的痛苦总是保持一个很好的态度,也就是佛经里所说的“与苦不倾动,与乐不染着”,在快乐的时候不会被快乐所污染,痛苦的时候也不会被痛苦所倾动,且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好好吃人生这个苦瓜。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挚友,大学刚毕业时遭遇失恋、父亲病重的打击,为了支付父亲住院的医药费,有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除了工作就是做兼职,每天晚上下班后还要奔波到城市的另一边继续工作,照顾住院的父亲,没有双休和节假日„„今年暑假再见面,发现她瘦了一圈,但是依旧神采飞扬,她愉快的告诉我:父亲的病已经好转,现在情况比较稳定,欠下的债务她已经还的差不多了,更让人开心的是:在她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那个对的人,现在她已经成为幸福的新娘。我和她坐在街边聊了很久,经历一些事情后她变得成熟和坚强了,就像她自己说的:现在她特别满足,虽然在物质上十分贫乏,但只要父母健康,自己每天都特别开心,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她分别时,我思绪万千,想想自己,生活中遇到一点不顺就愁眉不展,习惯自卑和消极,真是惭愧。现在想想人生之路除了和煦的阳关、盛开的鲜花,还有重重险阻和荆棘,我们不可能永远沐浴阳光,与花常伴。所以顺境时努力的生活,善待周围的人,善待自己;遇到困难险阻时坚强自信,心中开满鲜花,努力生活,并坚信自己会走出逆境。只要你走出那段困难时光,你会历练的更加坚强。

这本书不仅启迪读者的心灵,还从佛法的角度阐释了生命中不可逃避的生与死。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是感伤、甚至是痛苦的,不忍去触及。读完林青玄关于“生死”的阐释,发现其实“生命、生和死”竟然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形式呈现。作者对生死的见解很独道,比如他认为“死亡是值得感恩的”,因为万物都有生死,生命才得到意义。就像四季交替,因为有冬天,春天才有意义,就像花开花谢,因为花都凋落了,发芽时才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因为所有美好的人和事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所以人们才会学会珍惜和感恩„„面对死亡,作者是平和的乐观的,他说“睡觉时好像死去,就好像太阳落入山谷,醒来时立刻跃起,就像朝阳冲进山谷。”,面对生死,作者有着异于常人的那份豁达。读完作者关于生死的的思考,我也想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去感悟我所畏惧的死亡:生命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生、死、离别,所以,这世间太多的不平等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我们无须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如意,造物主已经给了你生命,这就是对你最好的馈赠。虽然目前以我的年龄和阅历我还不能像林清玄那样参透生命,活的通透自在,但我可是试着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修炼出一份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和精彩。

第三篇:科安顿公司简介

科安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广州科安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以企业(美容院)实际日常操作、运营、管理的综合性新型营销策划公司。致力于为各种类型的美容院提供高层次、权威性的专业策划咨询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形象设计、企业(美容院)诊断、企业管理咨询、内部运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公司总经理李秦苇先生凭借对20年策划、管理、咨询、实操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倾力为客户提供创造性观点及富有建设性和操作性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长。公司拥有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方案和一流的培训讲师团队,是中国仅有的从企业(美容院)发展实战操作出发的策划公司。本着“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宗旨,以帮助他人成功就是自己成功的服务理念,向着多元化、全面化、系统化的营销策划经营企业方向发展。

公司经营项目:

美容院店务管理策划留住员工策划节日活动会议策划 美容院开卡储值、消卡盈利实战专业培训培训员工如何入股、入利一月元旦节活动策划 专业培训美容院服务流程员工心态、激励机制专业培训二月情人节活动策划 专业培训美容院接待流程如何教你挖美容师三月妇女节、植树节 专业培训美容院技术流程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工资四月清明节、愚人节 专业培训美容院皮肤测试流程如何解决美容师工作时间五月劳动节、母亲节、青年节 美容院专业装修设计制定美容师员工手册六月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 美容院开展异业联盟体系建设美容院员工劳保福利待遇规划七月建党节活动策划 美容院现有项目梳理、整合、项目输出体系建设美容院薪酬体系专业规范建设八月建军节、七夕情人节 帮助你策划出如何收购、并购、合并美容院美容院员工升职制度策划九月中秋节、教师节 店滚店战略盈利模式美容院员工高效促单能力提升专业培训十月国庆节、重阳节 美容院连锁经营策划员工礼仪规范提升建设十一月感恩节、光棍节 美容院升级转型专业战略策划员工奖励体制建设十二月圣诞节、年终答谢会

企业理念:

【企业定位】以传播思想、知识、技术与经验,帮助各种类型的美容院和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使命】规范中国的美容院市场,成为中国美容院的标杆企业

【企业愿景】成为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营销策划机构

【企业精神】责任、团队、智慧、创新

【企业服务目标】解决客户问题,追求客户满意

策划服务流程:

初步需要明确方案→向客户提供建议、专业实施方法→深入接触需求探寻→美容院实地考察→美容院→访谈提供现有资料参考→项目计划书制定确定策划要点→合同签订计划书实施→客户提供美容相关资料→研讨、制作、设计、校正→培训、跟踪、督导策划实施→推动项目实施目标掌控过程辅导→盈利

第四篇:身心教育

第一: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促进其身心的发育。早期教育

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多看、多听、多玩以及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能力的训练,以启发孩子的求知欲,而不是向孩子一味的灌输知识。

 另一方面,早期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以加速他们的先天性的潜能变成现实。

 再者,早期教育应当是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方法应时启发式的,应从孩子的兴

趣爱好出发,而不是强求知识的系统性,是诱导的,而不是强迫的。

第二:要重视家庭教育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前程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孩子

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兴趣、爱好、品德、性格等都是在父母的熏陶下形成的,孩子的智慧也是在父母的启迪下逐步提高。

 教育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能。真正需要的是深切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高度的责任感和真诚的愿望、决心、耐心和热情。当然,父母也应当学习一些关于早期教育的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学及体力、智力发育的一般规律,对培养孩子成才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篇:把心安顿好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最新随感《把心安顿好》,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我的开头“我衡量一本书对于我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什么。”读完周国平的这本最新随感,我也很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他似乎无关,他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合适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我不但想写,还一直沉浸在思考的王国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想上的不是震撼,而是大彻大悟,他启迪我不断地思考,反省,他使我逐渐由浅薄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宁静,由痛苦走向幸福,由迷茫走向明朗,由狭隘走向博大。我没把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向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生活。

他首先从价值观方面来告诉我们要注重的是内在生活而不是外在的生活,他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读了这些内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很多时候在被我们自己浪费,我们的不快乐是由于价值观有了问题,如果我们注重内在生活,多关注我们的灵魂,我们会走出痛苦的深渊从而做一个快乐的人。物欲是社会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其满足诚然也是一种快乐,但是,与

生命的快乐比,它太浅,与精神的快乐比,它太低。我们应该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这样从人性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成功就会像优秀的副产品一样不期而至。其实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它又从内在生活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安顿自己的心灵,他说: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读了这几句话,我如醍醐灌顶,知道了丰富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快乐的源泉和坚强的基石。

面对复杂纷扰的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追求什么,面对沉迷网游和电视的学生和孩子,我们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可周国平的几句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他说: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当我们努力了却没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就会痛苦、懊恼、或者抱怨,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尽了力,结果得到的不是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懂得了这些,我们还会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痛苦吗?谁也不想去和自己过不去,从而成为一个对人生无知的人,所以当我们再次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会坦然的面对,不会让自己载到痛苦的深渊里去品尝心酸的滋味。

关于完美,他这样写到:心中有完美,同时又把不完美作为人的命运承受下来,这就是哲人。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由于不够完美而痛苦,看来,这种做法是对生活的无知。

人活着,开心就好,何必太拘束自己。

身心安顿的良方-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