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11化艺1班 刘旭
这是一篇写在“五四运动”后,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小说。
“五四”退潮后,社会依然封建而黑暗,而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就在于自身个性解放并未与社会整体解放相结合。作为爱情双方,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太过狭隘,以至于结婚后并未享受到爱情的美好,即完全束缚在爱情的局限之中。正因如此,才有了涓生“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的感慨,也正是这种虚空,才真正反衬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
盲目的爱,只会失去人生的要义。文中的细节描写亦很精彩,就经济方面,小说中写的很有意思。那四只小油鸡和那只叫“阿随”的叭儿狗直接反映了主人公不断面临的经济压力。子君甚至会将“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拿去喂阿随”,以抵挡房东太太对阿随瘦得可怜的奚落。可见,他们的生活已不是为了爱情,竟全然是为了别人的评价了。于是,涓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后来,迫于经济的压力,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渐渐地,便是阿随,涓生不得不将它带到西郊放掉了,由此可见,子君与涓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已使他们不堪。
经济压力,社会压力,最终导致二人爱情的破裂,子君的离去,涓生的悔恨,印证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主题。
文章饱含着涓生的悔恨与检讨,从相恋到同居到最后的破裂,不断叙述,展现了爱情双方当事人为爱情在经济和精神方面付出的惨痛代价。
作为当代青年,要学会爱,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动力,使爱情富有生机,经久不衰!
第二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读了鲁迅的《伤逝》,看着涓生眼中的爱情以及涓生对子君所做的一切,我想我不能这样。涓生,一个不成熟的男人,他一点了不懂生活。一直生活在自己和世界里,不能忍受生活的平淡,不能忍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理解子君,以至最后无情的抛弃了她,导致了子君的死和自己的悔恨终生。可从涓生的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为了爱情,子君勇敢的喊出了自己的宣言。后来,涓生向她求爱后,她虽然也害怕,但仍毅然决然的与家里人决裂——她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涓生。可涓生呢?他一直都只懂爱情,他其实并没有准备好照顾子君一生。就连当时表白时单膝下跪的举动都是一时头脑发热,之后都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
看涓生的手记,我可以感觉到他几乎一直在抱怨,最多的就是总说“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可是他却从未试着去了解子君,从子君的角度去想问。他不懂生活,也不懂如何正确的去爱,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从未尝试过去理解别人,融入现实的生活中去。后来涓生失业了,他不懂生活,把一切想得太过容易,因而他抱怨子君“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后来他遇到了问题,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可他非但没有因此去理解子君,反倒把责任全推到子君身上——“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我的构思常常为这催促吃饭而打断”„„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不配做一个男人!子君为了他不惜和家里决裂,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可他没有能力给她未来,他自己没有能力,可他却理直气壮的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点都不感到自责。他没有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给子君未来,她就没有未来了。然后,他很是心安理得的抛弃了子君,也葬送了子君的未来。涓生会后悔我一点也不意外,他对子君还是有感情的,而且他逃避了自己的责任,感情的牵绊与良心的谴责,注定了他会后悔。
我不会做涓生这样的人。
第三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窗外的白色菊花还是熬过了寒冬,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怎么去照顾它,特别是在去年冬天那么关键的时刻,我都不再看它。也许奇怪,我总是觉得,当它存活和死亡的几率各占一半的时候我就不应该再去理会,那是它的意愿了。
我让它自己选择,这算不算是一种自由呢,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涓生的手记》里的主人公,和另一位主人公涓生一样,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由。小说中子君不顾亲人的阻隔毅然决定和自己所爱的人——也深爱自己的人——涓生同居,在一个胡同里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子君沉浸在这样的“安宁与幸福”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务和侍奉丈夫,变得平庸短浅,沦为家庭奴隶。而这些恰恰是涓生所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失去工作之后,他心里的种种不安焦躁与迷茫难以排遣,对于和子君的感情也走向决裂,但子君离开后他依然对未来感到疑惑。有一天当他得知子君的死讯,心里的种种悔恨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这种悲痛中,“走向前去”···
鲁迅一生几乎没有写过青年男女的爱情,《伤逝》是唯一的一篇,但少有爱情场面的描写,多是涓生的悔恨和无可奈何的辩解。《伤逝》的重心不在那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两难的选择:若是选择人道主义,面对爱情要虚伪地迎合,这无疑对双方都是伤害;若是选择个性主义必将残酷地毁灭子君,因为涓生明白,子君已经不容于新
旧两个世界,这未免残忍。
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和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这也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人醒了无路可走”。涓生感到无法为自己的生存状态作一个真实的说明,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事错,只有哀伤和悲悼。“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
纷繁的世界充满诱惑,让他眼花缭乱。在他的眼前,有“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里的偷儿”,有“蔚蓝的天,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朗的闹市,黑暗的夜”,有“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这些使他辨不清虚实真伪,辨不清前行的路,于是,他只能长久徘徊于苦闷和迷惘之中,最终毫无声息地走向堕落。“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文章有两句话引人注意,第一句是子君选择自由时发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但是在一个不承认个性的社会中,在一类仇视自由结合的人群中,这也必然导致自我的孤立。而当她的意向渐渐发生变化,涓生的意志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恒定性。两人的距离也由此拉开。第二句也正是这样的解答“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这是涓生的话,然而却没有得到子君的共鸣,就像沉如水里的石头,理应水花四溅,却只有一声闷响。他有热情但偏于内向,有个性但不够刚直,有理想但较为软弱。这也注定了这悲剧的结尾。
伤的是什么,逝去的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那些伤痛的岁月吧。
第四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能说讨厌,但也实在不算是喜欢。也许是生在90后的我们生活过于的幸福,也许是仍在学校中学习着的我们,还不明白社会的辛酸与残酷,所以先生笔下的种种深意总是感受不到,只有听过了老师的讲解,才能明白先生的一字一句。
其实并没有完全看过先生的某部著作,但知道的也是不少的。在记忆的长河里,储存着他描写的那个月光下颈部带着银项圈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里那个调皮的在院子里拔何首乌的少年,亲切慈祥的长妈妈,《祝福》中可悲可叹的祥林嫂,还有那个生活在麻木年代的孔乙己„„以及今天看到的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爱情小说——《伤逝》。
《伤逝》是鲁迅先生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它的篇幅并不长,短短一万多字,先生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在自由思想萌发时一对觉醒的青年男女相恋,后遭到家族反对,私奔同居,最后抵挡不了社会舆论与经济困难的压力而走向结束的爱情故事。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读过他后给我的感觉是很郁闷,有点可怜小说人物,有些讨厌小说人物,总之是一种闷在心口很难过很想发泄。
其实不太明白子君和涓生之间的爱情,通读小说的全文,感觉他们之间似乎很简单,男女之间起初的相互吸引,不顾家人的反对走在了一起,最后两个人分开了,子君死了。这样看来,好像很平淡,文字很简单,却感觉闷闷地,这样的爱情,平淡如水,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家族仇恨,也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大悲大喜,有的只有生活,生活,然后还是生活„„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幸福,太过的简单,然后幸福就慢慢的沉沦了,简单变得黑暗,令人窒息,会让人感到叹息的的是,原来,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幸福的呀!他向她表达他的爱意,他们彼此喜欢,可是喜欢也只有喜欢,却是不够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子君的形象顿时变得生动而鲜明。那是一个贤淑、温柔的女孩子,她从封建家庭走出来,从乡村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受“五四”时代大潮的洗礼,是一个迅速觉悟起来的新女性。她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标准重新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对理想、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热情的向往,浑身迸发出生命的喜悦、青春的活力。她和涓生相恋了,她被涓生的博学所吸引;被涓生的真诚坦率所感动。尽管涓生经济地位低下,她却能抛弃旧的思想束缚,冲破封建家庭的羁绊,她“大逆不道”,“伤风败俗”地在封建卫道士面前公开与涓生同居了。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女性,她的决定,她的思想的跳跃,她为时代所为的进步,大胆,开放,一个新女性的形象真真切切的被刻画出来,可是也许是太积极了,太积极的接受了新思想,只是接受了,行动了,但却没有办法改变本质的,也许只是起初的一时冲动,也许只是在爱情萌芽之初的激情,所以步伐变得过于的迅速,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然后才会倦怠了,变得消极,因为本质还是没有变的,即使是子君,即使是这个受“五四”熏陶,迅速觉悟的子君,她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被封建思想严重禁锢着的女性。各种观念复杂、自然而有序地支配、局限着子君,这种复合性格构成并决定了她能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成为一个反封建的时代女战士;决定了她在婚后无法继续迈进,甘心情愿把自己封闭起来沦为丈夫的女佣,“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成子君的功业”,“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部忘掉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这也注定了她最后悲惨的结局。
子君是一个由多种社会因素塑成具有复杂心理特征的典型,是具有一定文化的知识女性。在她的身上具有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争取婚姻自由的坚决果敢;又有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冲动、脆弱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人生目标太低,容易满足的弱点,所以,在涓生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出现了生存问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家庭终于无法维持下去了,涓生为了“救出自己”,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于是,子君只得跟父亲再次出走,束手就擒,重新回到了封建牢笼中去,最后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可悲,可叹,却是无奈„„
那是一个复杂的正在变革的社会,当时“五四”运动的狂飙席卷全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子君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中国女性形象。她不求显贵,只渴望自由,渴望相互尊重的无邪的真情。她并不怎么了解外界的生活,没有经受过风雨的锻炼。当一线光明照到她身上的时候,她的心灵就呈现了异彩。她勇敢地反抗家庭,冲破社会的束缚,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大无畏的反封建的宣言!本来,子君连看一张秀美的雪莱的像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现在,为了拥有幸福的家庭,她不顾叔父不再认她做侄女,勇敢地冲出家族的束搏,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这些都表现了她的觉醒以及强烈的反抗性。只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封建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在漫长的积淀中,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这些都不是一时间就可以移除的,人们在渴望变革解放的同时,仍然背负着看不见的枷锁,在那个时代的种种悲剧,包括子君命运,也都是冥冥中无法改变的。
谁都会为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而叹息,更会为子君悲惨的结局而痛惜、伤感。从子君的爱情嬗变过程来看,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涓生失业,失去生存的经济来源。更深一层看:封建势力的重压;涓生的背信弃义;子君自身的缺憾都促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生活的现实。此时的涓生“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在“求生路上”要选择“奋身孤往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这句本是封建社会里把世态炎凉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话,又在子君和涓生这对五四青年身上重新地进行了演绎。当然在生存出现危机时,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应付。如果对于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来说,生活陷入窘迫,哪怕沿街乞讨,颠沛流离也不抛弃自己的伴侣,而是夫妻间相濡以沫同甘苦,携手同行,一起闯过生活的难关。可是涓生并不采用这样的办法,在生存危机面前,他觉得新的希望就是在于他们的分离。他首先想到的是舍弃子君,“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生活迫压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正是因为他“一条腿跪了下去”的求爱,才开始他们这种新生活的。子君是那么热烈和纯真地爱着他,然而当灾难刚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就嫌弃子君“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为了免得一同灭亡”,要“奋身孤往了”,他照搬“假洋鬼子理论”,为了个人的“新路”,草率地向子君宣布“我不爱你了”,迫使子君离开他,又回到娘家,在无爱的人间凄惨地死去了。如此看来,促成子君的死亡归宿,涓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这也是映照了当时的社会,人们的麻木,人性的自私,社会的黑暗,即使是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也被局限在了一片黑暗,几乎要窒息,只能在最后,久久的懊悔,悲伤,痛苦„„
其实爱情本来没有错,错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错的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爱情是浪漫的,但爱情同样是物质的。没有了物质爱情或早或晚会变成一种空洞的负担。
我并没有经历过太多人世的悲情,但是很喜欢美丽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有好多结尾是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子君和涓生显然不是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他们都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对鲁迅文章最大的解释,《伤逝》同样是这样,在爱情与生活同时压抑的情形下他们没有抗争,而是以文人的方式排遣,这不能不说是“五四”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下的必然。
对于这篇文章,实在不敢说自己是很喜欢的,但是看完之后却真的是压抑,心里有个地方,很无奈,很痛。同情子君,同情涓生,同情他们的爱情。
对于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爱情小说——《伤逝》,在心底小小的留下了印记,奇妙的是先生的每篇文章都谈不上喜欢,却都是印象极深。《伤逝》的结局也许成为了许多人的痛,心底小小的遗憾,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应该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了吧,最后还是希望,人们可以获得幸福,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仍要祝福天下有情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五篇:读《伤逝》有感
如果太阳不再发出任何的光芒,地球就会黯然失色,再用布透明的黑幕布将四周围罩住,就算你有再好的空间感受能力,恐怕预热难以启足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就如同生活在这黑的,缺氧的布罩里的鱼,不久就窒息而亡了。
通读《伤逝》,字里行间你只能闻到涓生的悲哀,看到涓生的悔泪,分明的感受到灰色紧紧地粘着你的肌肤,渗入你毛孔,而后再流入你的本是健康快乐的血液中。
即使会馆中有过子君与涓生的温存,即使紫藤树上还挂着一房由一房的紫白的藤花,然而却没有了子君,没有了那个时常微笑着的,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子君,残留下来的只有涓生的悔恨与悲哀,并且这些悔恨与悲哀如同鬼魂一样纠缠着他,使他艰于生活了。然而,涓生使真的彻骨的悔恨与悲哀吗?我却怀疑了。当我看到“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我的疑惑有了明确的答案。我认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姿态显得过于谨慎,过于仓皇,过于猥琐了。他们的爱情有着热烈和胶着,却少了审美的距离和慰藉的天地;他们不乏胆识和勇气,然而却少了一点情感世界的辩证法,少了一点给情感对象以独立生发、自由生活得雅量。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炽热,会使真挚泯灭,爱情窒息。
无论友情以致爱情,还是自然一点好,还是聚散有致、亲疏有致的好,悠悠地,淡淡地,如同两条在深海的智慧的鱼一样,化鳞同游,你只要游的好,甚或已经很累但尚未达到沉没的极限,他都只是悠然的陪你散淡的游着,顶多是表示一点必要的鼓励,及至你失去支撑的浮力时他才收起救生网,给你一个安全的栖身所。如果爱侣间有这般情韵的话,那么他们之间的情感世界将会减却几多局促、不安、焦虑和担忧,而且又将增添几多自然、悠然和超然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