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21-108728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13:21: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做自然的奴隶。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或称农耕文明。铁器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根本标志,这一时期,人类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某些破坏,但程度较轻,依靠自然的力量往往都能恢复。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不过三百年,但这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史却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人类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因为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而制造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这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则更进一步强化这一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贡献。

二、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

(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总费用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

1、水体严重污染。

全国有四大水系中,有过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不适合人畜饮用,全国城乡居民有3.25亿缺乏卫生的饮用水,地下水体也超过2成受到污染,有的地方因为水体的严重污染导致江河湖泊生命绝迹,地上长出的粮食蔬果也不适合人畜食用。

2、大气严重污染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第一种排放国,在被监测的城市中,过半出现个酸雨。同时,我国也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区,长年累月被灰霾天气所笼罩,难得一见蓝天白云,肺癌之类呼吸道疾病正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3、植被遭遇难以恢复的破坏

由于滥采滥伐、盲目的围垦造田和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耕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因为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而招致自然的疯狂报复,舟曲泥石流正是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一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留给我们选择的只能是建设生态文明,恢复我们人类曾经拥有的碧海蓝天、河清草绿。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属于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经济发展的资源承载度有限。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占有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12.8%、2.7%和4.2%,铁矿、铜矿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经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三)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是需要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近百年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几百年来对地球的掠夺性索取所积累起来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调整格局中,基本完成了把高能耗、高污染性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让本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不会承担全球的环境责任,相反还要对发展中国家构筑起“绿色贸易壁垒”。因为生态环境的问题,前几年我国苏南地区的一些出口制造业正是倒在这个壁垒之下的。

由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逾越的历程。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重视以人为本,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措施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强法制,严格管理,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行为,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努力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

(一)调整、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1、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依托技术优势,以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和引进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农业企业,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多家,其他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120多个。积极引导和鼓励“新三资”投资农业,202_年全市“新三资”投资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达8927万元。推进特色园区、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包装销售、农业科技等建设,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园区3个,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农业旅游收入200多万元,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发展生态工业;

生态型工业是指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严格按照减排去污、低碳环保、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模式。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维护。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能源消费量高,工业化水平不高,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业发展的生态转型上面临巨大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有利于树立生态发展观,传播生态文化,倡导生态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工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确立发展生态型工业理念,制定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从观念层面上为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型工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倡导生态型工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二是构建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把发展生态型工业纳入现代工业持续发展战略视野,作为广西工业“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战略目标,从前瞻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高度,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生态型工业发展的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等。三是重点在工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生态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生态型工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实施生态型工业发展的战略,优化生态型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广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进程。

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发展生态型工业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在技术层面,以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突破口,鼓励生态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突破传统工业高耗、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在制度层面,通过建立完善生态型工业的法律保障机制,从法律层面确立应对生态危机,抓紧制定和修订预防环境污染和阻止生态破坏管理办法,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性政策体系和相配套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监控体系,加大惩罚力度,突出生态环保政策与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有效整合生态科技资源,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实现工业生态化发展。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以生态技术创新、生态制度政策创新为重要动力,构建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园,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工业生态技术创新系统,推进工业生态技术创新驱动,通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试点,提升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建设工业生态技术创新型城市。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生态先进技术和资金投资发展生态型工业。加快生态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工业生态化发展。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跨区域生态合作,提升工业生态化水平和影响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业发展全局,无论在技术、知识、信息、布局等方面均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和协调,实现环保、低碳、绿色的工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一是着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健全城际生态创新合作机制,引导经济区城市间生态工业合作和有序转移,促进生态工业的集群发展。二是促进广西生态型工业发展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积极探索经济区内外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等之间建立长期的生态工业合作关系,开展具体的生态工业项目合作、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态

技术。通过区域外和国内外合作,不断提升广西生态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转型的能力。

3、发展环保产业

(1)将传统的非产业化、非专业化、非社会化的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废物综合利用业,转变成为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环境服务业,通过相应的专业资质行政许可来推进和规范这类环境服务需求市场的发展,让环境污染企业通过经济手段去购买专业化、社会化环境服务公司提供的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废物综合利用服务,有了这类环境服务业的发展,自然就会为相应的技术设备的发展提供需求。

(2)建立环境服务市场的规范并创造相关的保障条件,比如服务收费、信贷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平等的招投标机制等,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使环境服务业这个新兴的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

(二)研制、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科技

1、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探求科学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发展的机制,谋求科学发展的实效。以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通过建立高起点、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回收利用体系,开拓深加工综合利用领域,构造再生资源回收、聚散、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再生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无害化,提高再生资源规模化经营和综合利用水平,防止二次污染和二次浪费,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我国特有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静脉产业”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资源上强有力的支撑、环境上可靠的保障。http://1964118zx.blog.sohu.com/79890536.html

2、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秸秆气化工程和沼气工程建设。在已取得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民生产生活和养殖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弃物,在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大、中型秸秆气化站或沼气站,集中统一向农民提供清洁燃气,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没有条件的镇村,要继续推广应用生物质气化炉(灶)和户用沼气池。使农民用上安全、高效、环保、清洁燃气,减少煤炭和薪柴使用量,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采取措施,加快草腐性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在巩固、提高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草腐性食用菌产业。如双孢菇栽培产品市场好、效益高,非常适合在东宁县发展,应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规模产业,农民又一致富产业。

加快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风力发电确定为国家未来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我省的佳木斯市和穆棱市分别提出了全力打造“风能之都”和“风电之乡”的发展目标。我国一些大的发电企业集团,如上海华东、北京金华达、泽龙、大连乘风以及华电、国电、大唐公司、华富等,也均有意在东北寻找风电投资项目。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议县里紧紧抓住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机遇,调整和优化电力能源结构,依托风能富集资源,以普查风场和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经济。

进一步加快水电产业发展。东升水电站、五排水电站和老黑山二道沟水电站的论证开发,掀起了东宁县水电站开发热潮,建议要紧紧抓住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机遇,用足用活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等国家相关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普查水电资源,确定总体规划,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推动东宁县水电开发热潮持续升温。

(三)优化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设计

1、实施绿色政绩观;

“政绩”与“污染”的不正常联姻,已是老生常谈。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晋升机

制依然在围绕GDP打转,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虽然污染风险重重,却能为地方创造可观的利税,支撑起政绩的“颜面”,这就必然诱发以环境代价换取显性政绩、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仕途的本能冲动。而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大开“绿色通道”,对公众举报充耳不闻,乃至以“企业宁静期”“挂牌保护”之类“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也就不足为奇。

今年8月下旬提交立法机关初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将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写入法律,乃是以立法形式扭转传统政绩观、塑造绿色政绩观的可贵一步,当为之击掌叫好。

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无疑是好制度,但关键是,究竟由谁来行使监督权?许多西方国家并未推行“绿色GDP体系”,并非是不重视环保,而是因为政府行为受到议会、法院和选民的直接制约,迫使政府决策必须符合民意,找到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合理平衡。

正因此,对政府环保责任的监督,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有必要引入人大、社团、公众等政治力量,从“内部型”监督更多地转向“外向型”监督。

环保法修正草案已经要求政府向本级人大提交定期或专项的“环保报告”,这为人大监督奠定了良好起点。但也应该看到,听取和审议“环保报告”只是人大监督最初级的形态,更重要的是激活人大权力谱系中更多重量级权力,比如,对具有重大环境风险的经济规划、建设项目等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重大环境问题或污染事件行使质询权,乃至开展特定问题调查,直至对严重失职、渎职的官员直接行使罢免权,等等。

在公众监督方面,一方面,需要为公共参与、公益诉讼开辟更畅通的渠道,以保障民间力量对政府决策、环境问题形成有效制约。另一方面,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应当引入更多的民主化因素,由普通民众或第三方机构行使“环保政绩”的考核权、评价权,而不是由上级政府甚至个别领导实行垄断。这一艰难的变革之所以势在必行,乃是因为,人民,既对环境问题有切肤之感,又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把监督权交给人民,是政治民主、环境正义的应有之义。

在很大程度上,环境问题也是最能凝聚社会共识的政治问题。倘若以环保为切入口,推动人大监督、公民政治等深度政治改革,进一步实现对权力的公共制约,建构起更加民主的政治伦理,则其意义,将远超推进绿色政绩观本身

2、建立环境评价机制;

一是健全跟踪记实制度。客观公正地反映干部“绿色政绩”,是提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要建立领导干部科学发展实绩档案,采取全程跟踪记实的办法,全面准确记录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实事和完成情况,每年底围绕实绩档案所记事项,组织考核组及知情群众进行集中评绩,切实把干部实绩与干部奖惩、教育管理、提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健全群众参与制度。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衡量干部“绿色政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让群众认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通过公开栏、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全社会集中“亮”政绩,将政绩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等向广大群众公示,通过公开评议、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测准政绩的“含金量”。

三是健全激励约束制度。“绿色政绩”考核结果的运用,体现用人导向。要把“绿色政绩”考核结果作为“硬依据”用实用好,真正使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对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评先树优或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对经考核确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要创造条件,优先提拔重用;对忽视民生、损害环境、贻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严肃处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四)着力抓好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生态教育

1、加强学校生态教育; 一是坚持从娃娃抓起,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此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是整合资源,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知识传授方面,要坚持寓教于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之中。在价值观形成方面,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欣赏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在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在行为实践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生动活泼的绿色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街道、公园、社区,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202_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就是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

2、加强社会生态教育:加大环境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强环境意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化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人是主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与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格局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需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这就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进一步站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主动思考对策、提出建议。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生态伦理道德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识形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新时期环境宣传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宣传贯穿于工作始终。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体系,建立起全民的生态文化基础,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中。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在地方政府和群众之间构筑起的桥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上情下达,还要做到下情上传。建设生态文明,群众是基础。地方出现的环境新问题、群众的环境新诉求,都必须引起地方政府和宣传教育工作部门的高度知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几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地方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推动地方政府几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环保社会团体积极、理性、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加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是重点。近年来,公众自发自觉关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而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也以开放的心态几时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环境宣传法制化,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有益实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凝聚多方力量,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格局是基础。环

境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紧跟中央的部署,通过宣传教育,推动集约部门和人民群众自觉贯彻国家战略意图。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离不开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感格局。202_年,环境保护部等6部委,首次联合下发了指导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2_~202_年)》,对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力度 要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既要使有法可依,同时又要使人们有法必依,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执法的严肃性,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早日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坚决扼制一些不法分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对其他试图以身试法的人去到警示作用。

(六)树立必胜信心,全民动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

1、环境问题不只政府重视,普通百姓也高度关注。民众对资源环境保护日益高涨的呼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良好的民意氛围。

2、中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信心来源。202_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1万亿元。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每年投资25亿—3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0.51%;202_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4490.3亿元,占同期GDP的1.49%。

3、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有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环境。

4、科技进步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十一五”开始,国家科技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地方和企业的环保科技投入也在增加。

结论

中国自然生态条件复杂,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目前,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十分严重,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比较突出。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西藏日喀则地委党校教研室尼顿)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为了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推动了西藏的长治久安与跨越式发展,促进形成西藏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今天,生态文明已成为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生态危机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此众多知名生态学家指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当今世界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之外,很大程度上由于各国长期推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日趋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空气污染指数明显加快,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更加凸显,北极冰川面积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可见,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变为不可持续。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

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到此,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

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同时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积极主动地利用再生资源、再生能源,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破坏,积极投身到人工绿化的行动当中,为自身的生存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

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

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自身灭亡。

众所周知,未来人类的发展只能走生态文明的光明大道,才能使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

环境可保护,人民生活则安康。

二、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

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要成为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实际上是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藏,由于西藏地处高寒、干旱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出现逐年恶化趋势,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趋于严重,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进而造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温的增高及极端气候的出现,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了在西藏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更加适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在西藏,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共处、互利、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又好又

快发展的美好景象。西藏因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经济社会较我国内地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保

护西藏蓝天碧水的必然选择;更是西藏人民与祖国人民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首先,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西

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政府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实行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建造大型楼房时首先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到

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实行边保护边建设的策略,有效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违规开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避免过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2_——202_年)》,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同时要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新闻宣传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丰富环境文化产品,举办多层次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与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及要求相适应。

再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都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涉及的教科书中必须列出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提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文明知识,使每个人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对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和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让他们从小了解生态保护的现状、破坏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建设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幸福与安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个公民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使每个公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抗争到底;让绿色生活的习惯扎根在每个公民的习惯当中,使整个社会变成和谐、节约、绿色的新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关系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也关系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发展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及子孙。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各族人民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只要共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西藏的碧水蓝天将永在,西藏的美好明天将到来。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范文模版)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西藏日喀则地委党校教研室

尼顿)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为了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推动了西藏的长治久安与跨越式发展,促进形成西藏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今天,生态文明已成为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生态危机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此众多知名生态学家指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当今世界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之外,很大程度上由于各国长期推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日趋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空气污染指数明显加快,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更加凸显,北极冰川面积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可见,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变为不可持续。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到此,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同时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积极主动地利用再生资源、再生能源,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破坏,积极投身到人工绿化的行动当中,为自身的生存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自身灭亡。

众所周知,未来人类的发展只能走生态文明的光明大道,才能使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可保护,人民生活则安康。

二、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要成为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实际上是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藏,由于西藏地处高寒、干旱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出现逐年恶化趋势,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趋于严重,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进而造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温的增高及极端气候的出现,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了在西藏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更加适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在西藏,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共处、互利、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景象。西藏因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经济社会较我国内地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保护西藏蓝天碧水的必然选择;更是西藏人民与祖国人民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首先,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西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政府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实行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建造大型楼房时首先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到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实行边保护边建设的策略,有效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违规开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避免过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2_——202_年)》,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同时要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新闻宣传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丰富环境文化产品,举办多层次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与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及要求相适应。

再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都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涉及的教科书中必须列出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提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文明知识,使每个人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对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和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让他们从小了解生态保护的现状、破坏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建设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幸福与安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个公民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使每个公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抗争到底;让绿色生活的习惯扎根在每个公民的习惯当中,使整个社会变成和谐、节约、绿色的新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关系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也关系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发展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及子孙。在未来的发展中,西藏各族人民在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只要共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西藏的碧水蓝天将永在,西藏的美好明天将到来。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广泛开展 “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一方面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的保护,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一些新举措。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坚持

三个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不断拓宽造林绿化方式,特别要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二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环保投入,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不能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近年来各地纷纷制订出台产业发展导向,通过政策激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将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这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达地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深入实施“亩产论英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的社会。

三是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和工作体系,明确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二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有效引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不断完善生态补

偿新机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

第五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乌蒙论坛年第期■乌蒙笔谈现旅游收入亿元。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更加凸现。建设生态文明是黔西县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决策是黔西县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共贵州省毕节市委副书记熊灿平什么是“生态文明”简单地说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保持自然界等领域原有的和谐、平衡。我们可以从老祖宗的生活中找到“生态文明”的影子。《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这些经典的记载来自于人类千百年的社会实践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但是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缺乏清醒的认识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倍美国的近倍印度的倍。目前我国仍有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总值的超过了的经济增长。十七大报告及时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毕节是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作了积极努力。年来毕节试验区森林面积从万亩增加到年的万亩覆盖率从年的增加到。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毕节试验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人民群众提高幸福生活水平的共同愿望。加快毕节试验区建设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自年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去年贵州省委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和“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新思路所以必须在毕节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注重教育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环境意识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环境知情权积极推进绿色消费节约能源资源倡导绿色文明提高生态道德水平。在全市范围内普及生态学原理和基本知识使人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大力实施生态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物链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将绿色理念置入从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种养———加工———运销”配套的产业链。以养殖为龙头以沼气池建设为中心联动粮食、果业、渔业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沼气发酵残留物沼肥综合利用实现大农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增值和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食品推广应用低残留、高效、无毒农药和生物防治推动一批乡镇建立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一批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创建一批农产品品牌。完善水利设施增强供水能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二是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绿化与美化结合造林与开发结合继续推进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坡造林加强封山育林和水系源头保护禁止滥垦乱伐、陡坡开荒保护天然林资源调整林业结构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和产业功能的乌蒙论坛年第期协调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加强以荒山绿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用材林、花卉苗木配套发展木材、果品加工工业。三是实施富农工程发展生态养殖业。加强林地、荒山荒坡、草场资源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稳步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建成一批优质畜牧产品基地。推进养殖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打造畜禽养殖加工———粪便、污水———有机肥———优质无公害蔬菜循环链条实现生态养殖。四是实施生态工业工程发展生态工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水电产业因地制宜开发沼气等新能源积极推广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废渣———建筑材料循环实施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和节约用水专项规划推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淘汰落后用水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创建一批废水零排放企业。加大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环保型链接项目。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为实现毕节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战略上来。彻底放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生产和生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协调与平衡最终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毕节———以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为例中共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平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和强烈的责任感。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热爱自然、呵护生命、重视生态、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结合毕节试验区的实际就生态文明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毕节是一个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年全区个县中有个国家贫困县、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全区农民人均粮食不到斤人均纯收入仅元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人复垦指数高达人民很难走出“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地区境内沟壑纵横、切割较大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之后断言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石山区”。十九世纪末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根据毕节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构想后经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年月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可以说建立毕节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二十年来全区封山育林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增加到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平方公里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土壤侵蚀量减少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上升到年的元解决了大部分人民的温饱问题加快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毕节试验区建设不仅使全区人民开始摆脱了“人口膨胀、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而且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转■乌蒙笔谈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