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1法国大革命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1-108727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13:18: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1法国大革命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1·法国大革命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并评价它,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拿破仑 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拿破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

2、通过对课中题及课后题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

3、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内容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拿破仑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二、自主探究: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P59漫画《重压下的法国农民》说一说法国18世纪还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人权宣言》的内容有哪些?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5、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什么?

6、名不见经传的拿破仑是怎样当上法兰西第一执政人的?

7、就有人说拿破仑是战争之神,有人说拿破仑是战争狂人,低能儿,你是怎样看待的?

8、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三、合作交流: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五、学史一得: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对1789年7月的一天做了这样的描述:“14日,星期二,无事。”但这一天却爆发了:()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2、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独立宣言》 3、1793年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C、攻占巴士底狱 D、雅各宾派掌权

4、王林同学是一位拿破仑的崇拜者,他收集里一些资料,你认为下列历史文献中,哪一部能作为研究拿破仑的重要资料:()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独立宣言》

5、“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6、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7、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二)、史海泛舟

探究主题:感受“民主与法治”

步骤一:回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一个确立了 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2)在美国,(历史人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著名的(历史文献),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颁布的,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立法规范。步骤二:反思中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要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

(6)近代以来,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教什么?

(7)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学案·测案

11·法国大革命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并评价它,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拿破仑 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拿破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

2、通过对课中题及课后题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

3、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人权宣言》内容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拿破仑 学习过程:

一、导 入:

二、自主探究: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P59漫画《重压下的法国农民》说一说法国18世纪还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人权宣言》的内容有哪些?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5、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什么?

6、名不见经传的拿破仑是怎样当上法兰西第一执政人的?

7、就有人说拿破仑是战争之神,有人说拿破仑是战争狂人,低能儿,你是怎样看待的?

8、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三、合作交流: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五、学史一得: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对1789年7月的一天做了这样的描述:“14日,星期二,无事。”但这一天却爆发了:()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2、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独立宣言》 3、1793年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C、攻占巴士底狱 D、雅各宾派掌权

4、王林同学是一位拿破仑的崇拜者,他收集里一些资料,你认为下列历史文献中,哪一部能作为研究拿破仑的重要资料:()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独立宣言》

5、“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6、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7、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二)、史海泛舟

探究主题:感受“民主与法治”

步骤一:回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一个确立了 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2)在美国,(历史人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著名的(历史文献),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颁布的,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立法规范。步骤二:反思中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要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

(6)近代以来,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教什么?

(7)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2、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蒸汽机发明的原因及其重大作用 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

一、导 入: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

二、自主探究:

1、什么是工业革命?

2、手工工场最先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大机器工厂何时开始于那个国家?

3、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

4、想一想,在使用蒸汽机以前人类先后使用过哪些原动力来进行生产,改善生活?

5大机器工厂与手工工场有哪些区别?

6、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是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工业革命对中国还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学史一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技;先进的政治制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B、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利织布机 D、179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3、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4、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1851年英国伦敦举行博览会,一个中国人恰好游历到此参观了博览会,他可以观赏到的展品有:()A、蒸汽机、柴油内燃机 B、电子计算机、汽车 C、蒸汽机、铁路设备 D、电灯、水力织布机

5、“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社会方式。”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宪章运动 C、宫廷政变 D、工业革命

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 C、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阶级 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严重

7、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的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美国内战 D、工业革命的完成

8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一个科学结论是:()A、机器可以代替人的生产 B、机器生产是万能的生产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机器生产 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二)、史海泛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死亡,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积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3)综合材料,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学案·测案

12、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学习重点:蒸汽机发明的原因及其重大作用 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难点: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

一、导 入: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

二、自主探究:

1、什么是工业革命?

2、手工工场最先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大机器工厂何时开始于那个国家?

3、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

4、想一想,在使用蒸汽机以前人类先后使用过哪些原动力来进行生产,改善生活?

5大机器工厂与手工工场有哪些区别?

6、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是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工业革命对中国还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学史一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技;先进的政治制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2、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B、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利织布机 D、179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3、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4、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1851年英国伦敦举行博览会,一个中国人恰好游历到此参观了博览会,他可以观赏到的展品有:()A、蒸汽机、柴油内燃机 B、电子计算机、汽车 C、蒸汽机、铁路设备 D、电灯、水力织布机

5、“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社会方式。”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宪章运动 C、宫廷政变 D、工业革命

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 C、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阶级 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严重

7、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的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美国内战 D、工业革命的完成

8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一个科学结论是:()A、机器可以代替人的生产 B、机器生产是万能的生产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机器生产 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二)、史海泛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死亡,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请回答:

(3)材料一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积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3)综合材料,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3、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教学目标:

1、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2、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文图片、文字资料及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感知奴隶贸易、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血腥和残酷,及殖民地人民遭遇的巨大苦难,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

2、通过对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和殖民罪恶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奴隶贸易、抢劫、掠夺这些血腥的手段所具有的客观上的进步性。教学过程:

一、导 入

二、自主探究: 1、15—18世纪有哪些国家相继走上殖民道路?

2、在18世纪中期,哪个国家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它通过哪三次战争取得胜利,奠定殖民帝国基础?

3、你能讲述一下三角贸易的经过吗?并试着画一画三角贸易的示意图。

4、试评价三角贸易(注意用史论结合,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

5、英国如何确立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6、读P75课中题,谈谈你对英国殖民头子克莱武的看法。

7、试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对印度和英国分别有哪些影响?

三、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五、学史一得: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有:()

①西班牙 ②葡萄牙 ③ 英国 ④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小明的爸爸到一个国家去学习,这个国家在18世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通过学习你知道小明的爸爸去的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3、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都是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非洲独立年 4、1773年,英国议会宣布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给予了极高荣誉。你知道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是:()

A、在工业革命中有重大发明 B、参加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通过“三角贸易”在英国大发横财 D、在印度为英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5、“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在202_年德国世界杯上,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球星进行交流:()A、葡萄牙的菲戈 B、英国的贝克汉姆 C、西班牙的劳尔 D、法国的齐达内

6、新航路开辟后,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西属拉美”它的准确含义是:()A、西班牙属于拉美 B、西方国家的拉美

C、西边的拉美 D、被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拉美

7、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后战胜了菲戈,在18世纪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英国海军力量优势的胜利

C、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二)、史海泛舟

阅读下列材料:

从16世纪到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使非洲损失近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经济社会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回答:

(1)非洲为什么会出现“贩卖人类血肉”的奴隶贸易?

(2)你能画出三角贸易的路线示意图吗?

(3)写出至少两个贩卖奴隶的国家。

(4)阅读上述材料,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4、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识读《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领导南美独立战争的史实“落实到图上,提高学生寓史于图的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玻利瓦尔、圣马丁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英勇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拉美民族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背景,认识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正义性,学会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2、采用问题导学和有学生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方法,培养探究现象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解放战争 章西女王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 教学难点:拉美民族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 入:(复习提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那两个国家?他们的殖民扩张分别在哪些地区?生回答后,师指出: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

二、自主探究: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爆发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玻利瓦尔为什么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3、你知道他领导南美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事迹吗?

4、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5、在拉美独立战争中,有一个与玻利瓦尔南北呼应的人,你知道他是谁吗?说说他的事迹。

6、试归纳拉美独立运动的意义。7、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叫民族大起义?

8、你能为大家讲述有关章西女亚的故事吗?你对这位女英雄有何评价?

9、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与印度民族大起义同时亚洲还有那些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运动?这一时期英国同哪些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

五、学史一得:。

六、反馈检测:

(一)、我会选,看我的

1、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

A、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B、海地 C、玻利维亚 D、委内瑞拉

2、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名词,它是指:()

A南美洲和中美洲 B、中美洲 C、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D、南美洲

3、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尔多、秘鲁和玻利维亚5国驻华大使6月5日在北京朝阳公园向一位被称为“南美解放者”的铜像献花。这个铜像是下列哪个人物()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麦哲伦

4、印度士兵参加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待遇恶劣 B、宗教信仰受到了殖民官吏的亵渎

C、受到革命情绪的感染 D、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激起反英情绪

5、“男子救国天经地义,女子看家经典古训!”下列哪一人物的事迹是对这一观点的驳斥最有力的证据()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拿破仑 D、章西女王

6、如果你班同学准备筹办争取民族独立的名人图片展,你认为下列哪一位名人的图片不能入选()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克伦威尔

7、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鼓舞下了爆发 B、革命对象是殖民统治。具有民族解放运动性质 C、委内瑞拉成为第一个独立国家

D、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形成拉美国家今天的政治格局

8、探究历史发展的特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下列历史事件中斗争对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美国独立战争 B、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C、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D、中国鸦片战争

(二)、史海泛舟

小王拟设计一套(3枚)邮票纪念近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请你帮他确定篇目,设计邮票名称并写出选择该名称的理由。

要求:①根据篇目设定3枚邮票名称,篇目可定为人物篇、战斗篇等。②选择典型人物或历史事件作为邮票名称。③选择理由应从历史角度进行阐述。纪念近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纪念邮票(篇)(1)邮票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

理由:打击英殖民者,表现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2)邮票2名称

理由:(3)邮票3名称 理由: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 入

二、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三、拓展延伸:

四、学史一得:。测 案: 我会选,看我的 史海泛舟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16、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设计::谢云飞 审核::政史地教研组 责任校对:樊鸿儒 批准使用:教务处 创作时间:202_/07 教学内容: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

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培养学生

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第一目课中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的

利益。

2、组织学生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哪些条件?从而理解废除农奴制 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意义。

3、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等,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必要性,感受明治维新在日本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1、如何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2、如何认识幕府统治危机及日本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过程: 导 入: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学史一得:。测 案: 我会选,看我的

1、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动力是:()西方列强的入侵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为摆脱农奴制危机 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史海泛舟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xxx课题组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英语教育 班级:202_级本科3班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一场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换来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人们努力探讨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世纪之交,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名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策略、效果评价等基本问题,并从中归纳出教学的一般模式。

最早进行教育模式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他们把教育模式定义为:“主管模式是一种设计课程、选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然而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邓立教授主编的《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中,教学模式则被认为是“考虑课堂教学的工具,它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概念,用以解释师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运用教学材料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学生所学的内容。”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对教学模式也有着一些各自的解释,但含义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属于教学过程范畴、教学结构范畴,教学模式是方法、是策略,是一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统一。教育改革应致力于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的产物。

二、问题的提出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人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我们既要肯定它的价值所在,不能轻易抛弃,但必须看到传授式模式的局限性,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模式而神化。如果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授式的缺点,用传授式同样可以上出精彩的课,但教师不是只为了追求一堂课的成功,而是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2、新型教学模式。即“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引导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切实发挥“师”的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就教学工作而言,面对新形势,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另外,此项研究对于我们英语教育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的意义

教师如果单纯依赖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必将使自己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无从谈起。新课程表现出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新课标为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所留下的广阔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教师的适时、适度的介入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从这一角度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寻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能参照的标准样式,也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并尽可能地使其稳定化、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贯彻课程的理念,并重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学校及更多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鉴戒。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探索适合攀枝花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2、实施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五、研究的设计方案及实施阶段

(一)研究的设计方案

1、研究的目标:

(1)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富有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案例。把握教学规律,丰富现代教学理论。

(2)立足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主体行为和学习的规律,探究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教学途径,探索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或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好的实施新课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研究的内容:

(1)针对攀枝花中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2)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以攀枝花中学为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法(亲身教学和听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观察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反馈)、比较法(比较各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影响)、表列法(将所得数据通过表格列举出来),内容分析法(分析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结果)等。

4、研究的时间:202_年3月是我们教育方向学生的实习时间,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研究的机会。

5、研究的人员:XXX学院外国语学院202_级本科三班英语教育方向全体学生(总共10名)。我负责领导研究策划活动,其他九位负责各科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首先制定研究计划。其次,搜集整理教学经验、相关理论及教学内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理论。最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关于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研究人员在班级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将理论的学习思想、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进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探索和发展过程,并适时记录总结。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阶段。研究人员将实践所得数据用表列法进行统计,然后将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六、研究的成果预计

1、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了解其构建,深刻理解新课程变革过程的实质,提高新课程变革的成效,同时达到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起到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

2、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学校形成创新型、科研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

3、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主题发展指数良好,参与研究人员普遍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涌现一批教学创新型教师。

七、研究的经费

制定计划表格、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过程所需的费用合计约500元;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的生活所需费用合计约5000元;其他相关费用约500元。此次研究所需费用总计为6000元。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发展平洲学校 倪馨萍

【摘要】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更好的关注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学生的能力搭好台阶,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地整合新旧知识,加速语言的内化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新课程理念才能落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得以保证。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 有效性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限于教师领读、解释词义和讲解课文、语法和句型,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为更好地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摒弃“满堂灌”的教学现状,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我们还是应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努力构建出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所谓科学,一是要求正确运用教育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既切合教学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又反映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两者相辅相成;二是要求这种思维流程顺畅、清晰,富于条理性。思想正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便是英语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所谓艺术,就是要求英语教学设计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创造性,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教学中实践和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传统的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传统的英语教学时一种应试性的教学,它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单纯的记忆知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应试,并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许多教师过分拘泥于统一标准,用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个人去探索,研究和发现。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想象,创新,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许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只考虑教学内容的高密度,条理性及层次性,而忽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理解其中之乐。他们只是单单的传授教学内容,而不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发学生非智力及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会充分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因素,如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3)教师过分拘泥于教学内容和教师用书,认为教材神圣不可变,他们很盲目地使用教科书,利用课本的内容设计各种课堂活动。然而,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减,而教师缺乏应变意识,这会造成课堂内容和社会的严重脱节。如教师受时间的限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学科知识,许多老师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设计上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它将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部考虑,保证各学段课程的衔接,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做法能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另外,也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矛盾,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教材编写者编写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教材;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进而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二.对英语课堂设计的界定

课堂教学设计的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2)分析学生特征,教师在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更需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对于本课程中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即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3)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4)确定教学策略,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怎样才能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5)实行教学设计评价,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重视高中学生共同基础,为他们构建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学生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供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高中英语课堂设计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以活动为中心原则和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情感,关注个别差异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把每一个学生看做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责任,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应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高中英语课程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共同的基础。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可能要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周全,设计的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2)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以学生为主,学生要担当起输入信息的主要任务从而保证所学内容的关联性。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角色有所改变,从原来的传授者变为身兼多角色的人。一是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积极,真诚地投入课堂活动中,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或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会给出一些良好的建议。二是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肯定要强于学生,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给学生以帮助,这会使教学活动更有效。三是教师可以成为语言把关者和促进者。教师充当整个教学活动的成果的检测者。尤其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加突出和必要。

(3)以活动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设学生英语的氛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说说唱唱,而是面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全感官和全过程地促进师生多元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多样的时间活动,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语言学习氛围。

(4)着重培养交际能力原则。学习言语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有一种交际能力。教师应设置能促进交际的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应从易到难,兼顾大多数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用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几种能力的训练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四.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运用以下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教学改革的听说读写必须贯穿于其中.经过这几个环节后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学内容, 他们要掌握的重点。(2)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 play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4)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他们,让现代化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5)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五.结束语

新课标正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课程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中,教师可以独立支配的不确定性增多,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教学情境需要英语教师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创设良好的,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2.胡淑珍:《教学技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赵本中学 课题组组长 王玉国

我校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于202_年4月由县教科室正式批准立项。本项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得到了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今天正式结题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地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

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学生成长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免不了会产生教学的“固化”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活泼好动,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教师培训方面。因过分强调教师培训的形式,忽视了培训的有效性,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忽视了教师教育基本素养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的基本教育理论培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很多强制性要求下教师们只是忙于一些应付式的培训。显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学习特征、能力发展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么他的课堂徘徊于传统课堂的“囹圄”之中也视为正常,教学中难免会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的、无效的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有效的教与学。

本课题,站在一定高度,对我校课堂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方面做一次较深入、透彻的调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并能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以期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消除偏差、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其判断依据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更

是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能获得高分的“书呆子”。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目前,对当前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需要作深入的了解、分析。当前,作为一线的教育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积极探索和改进现行课堂教学模式,认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有效地克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艺术性方面下真功夫。本课题的研究有望对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现象及推进今后的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是最核心的因素,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有成效,教师是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应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创新。在科学观的指导下,通过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探索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师生在教学改革中获得最大的“实惠”。我们通过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冲破传统课堂的“藩篱”,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不断铸造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团队,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实验区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各年级学科。课题实验区的主区域为赵本中学的各年级段学生,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到全县各中小学校

四、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及主要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术语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教与学自身的属性揭示教学内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科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

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特点。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主要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有效教学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些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B.A.苏霍姆林斯基智力理论。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智力的得法的、有头脑的培育者。只有当教师不把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量的扩大视为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当作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喜好钻研的灵活思考能力的一种手段的情况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智育。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

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营造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如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或以往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再加上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学生间学习差异性,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的目标发展,因此造成学生无效学习的现象十分明显。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实施分层递进目标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要想让教学有价值,就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说,必须找到那些他们不能独立地解决,却能在课堂教学的环境里、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教学之前确实是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而在教学之后却能够独立解决了,教学就显现了它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于新课程的倡导者宣称它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建构主义又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的社会性,强调“合作学习”,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都普遍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所看到的讨论,常常只是一个形式,是“为讨论而讨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十五”到“十一·五”学校在高平台上发展,教师在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

具体目标:(1)使各学科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体现主体性、质疑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原则。

(2)全面提高各科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而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抛弃“权威”意识,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3)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设计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内容

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估研究。其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师备课策略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利用生活资源。

2、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师上课策略的研究: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优化评价方法的策略。

3、提高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前预习、课堂构建、课后复习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学习方式子课题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资料分析,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性教学案例集),经验总结(面向市县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整理课题过程资料、总结提炼策略方法、完成结题报告力争完成一部课题研究专著)。

八、研究步骤设计

本课题研究步骤:先分各学科组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实施改进策略的方案;再由参与实验的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反馈――调整――再实验——„„――总结;最后形成终结性报告(研究成果

202_年4月~202_年9月,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教学有效性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02_年9月~202_年3月,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两年有关教案和教学设计,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

202_年3月~202_年9月,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202_年9月~202_年4月,结论性研究阶段。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主要过程

202_年4月~202_年9月,开题论证阶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我们深入进行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群策群力,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课题工作组专门召开了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新课程背

景下课堂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方案》,初稿形成后,我们再次召开会议,在会上大家发表了对实验方案的意见,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会后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然后在县教科室领导的指导下,构建了实施目标体系,确立了课题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

202_年9月~202_年3月,课题启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确立重点实施目标,学习并吸取名师的宝贵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本课题共设置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子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

先后学习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在理性实践中前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追求有效:教学的永恒主题》等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202_年3月~202_年9月,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

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其素材的收集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1)营造交流氛围,扎实开展研究

邀请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来评价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举办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育论坛,大家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畅说欲言,气氛相当热烈;分享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研究体会让大家共享,有选择地整合利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为课题研究丰富了资料。(2)开展课堂实践,构建有效课堂

课题组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常开设校内研究课,课题组教师首先带头进行课堂展示。围绕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课堂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课堂教学风采,课题组教师的引领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拉开了课题实践验证的序幕。组内成员围绕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练习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这种同伴互助式的调研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起到了及时指导的作用,也极大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形成了高质量的教学案一体化资料,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如此有效的同伴互助,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同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集体成长。

202_年9月~202_年4月,这一阶段为全面总结阶段。参加研究的所有人员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多角度地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获得了我们预期的大量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论文获奖情况:

王玉国论述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论文《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性》;

王连福论述高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政治课堂最优化》;

马福佑论述从学生兴趣入手多层设计有效价课堂的论文《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赵鸿雁论述从学生兴趣入手提高效率的论文《施英语趣味教学 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天堂》

钱长行论述合作教学及教学一体化的论文《谈合作教学与思维激发教学》

赵约松论述有效结合新课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科研获奖情况:赵鸿雁、马福佑获202_,赵约松获202_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王玉国获“265工程”优秀学员、班主任论坛优秀奖。课例:多人次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科研意识

课题引领科研工作,科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打造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实施教学案一体化及有效课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由原来的听众和观众变成了表演者;由原来的被提问者变成了提出问题者;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由原来的害怕发言者逐渐变成了争先恐后发言者,实现了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总结反思能力

课题研究扎实开展,提高总结反思能力,在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各年级学生的评教评学中明显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

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课前备课组集体编制教学案,教师能在教学中合理加以使用以提高教学效果②在讲授新课时能更多地选择“展示→提问→提示→讨论→呈现”,使学生得以积极思考主动学习③具有较多的有关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计划、评价、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适度调整教学方法,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4、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

5、改变了课堂评价机制,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

确立了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原则和要求,改变了课堂评价机制,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

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三个要素——教师引导是关键、把课堂的主角真正让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五个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对教师的四方面要求——问题引导要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和核心,学生能讲的教师固定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以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智慧、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多给予鼓励、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让同学帮助改正。

高质量教学案编写的基本理念:一主线——以问题的创设、探讨、解决为主线设计各环节;两个原则——心中有人、目中有纲;两核心——能力核心、落实核心;五要素——学法、教法、知识、技能、提升;五模块——预习准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疑、重点提炼、应用落实。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组织形式——备课组合理分工,合作备课,协同施教,优势互补;活动形式——做到“三落实”: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主题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与难点,统一教学提纲,统一例题与作业;教学内容——集体备课要“六备”:即备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活动方式——集体备课应包括“合(集体决策)、分(自备、主备)、合(达成共识)、分(体现个性)”四个步骤,四个过程缺一不可;教学反思——一课一反思,每次集体备课首先讨论交流教后感,对教学进行集体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体上将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实现了课堂的教学有效、学习有效、管理有效的三个有效目标。课题研究的设想和打算

在今后我们更加深入的探究,并逐步推广有效教学模式,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相信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新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实验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与竞争的时代,在时代和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中,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温家宝总理在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明确提出了教育界及全社会必须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造就高素质人才。新的时代与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这些新的时代要求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变革。如何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以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十五”期间,在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引领与帮助下,绣林小学的领导和实验老师艰苦探索,积极开展了“新时代生活教育”课题实验,本着“为儿童生活而学,为儿童生活而教,为儿童生活而教育”的课题指导思想,以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与人生追求为宗旨,建立了“探究——体验性”课堂教育策略,形成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为理念,开辟了“生活德育”实验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让学生在“玩”中悟道理,在“活动”中学做人,让德育活动真正回归生活;另外,我们以“新时代生活教育”理念及叶澜教授的动态生成理念为指导,探究出了“积淀底蕴——参与体验——总结提高”的研训结合的动态校本培训模式。教育科研使我校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逐步得到增强,郑爱枝、付金蓉、喻长玲、杨慧琼、瞿文杰、袁玉和等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宽松良好的教育环境逐步形成。在不断推进新生活教育实验的同时,绣林小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但由于体制的转轨及新旧领导的更替等因素,我校课题实验工作终止了近两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为我校“十一〃五”课题研究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土壤。首先,处于时代潮流中的教育,在无数机遇和挑战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在这鼓舞人心的新形势下,我校又迎来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科研的新校长,这些给绣林小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新的背景下,绣林小学“十一〃五”课题实验将在总结“十〃五”课题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向更深层稳步迈进。

2、问题的提出

要稳步推进课题实验,必须把握住实验课题在新时期的方向和重点。即:“十五”时期研究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以及“十一〃五”期间新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所构成的问题框架。

“十五”期间,我们运用“新生活教育”理念,构建了“探究——体验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主导为特征的训练式教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已初见端倪,但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在课堂的组织与事实中,出现了合作学习浮于表面,甚至有为探究而提问的形式化现象,导致课堂出现失控和低效现象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顺利完成,是新课题实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教育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当我们用理性审视新课堂,发现课

最核心的因素,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在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通过大量的培训活动,让教师逐步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其次是实践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最终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篱”与新课程理念的“迷雾”,从而满足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需要。

2、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让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发展目标,从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复合型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各种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学校的内涵的提升和品牌特色的建立,其根基在于课堂教学有效的追求。只有课堂呈现高效状态,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稳步和谐的发展,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得到落实。理论和实践如何有效结合,我们应对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作深入研究和剖析。作为一线教师应需要解决的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现行课堂教学模式,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克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减少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消除偏颇,增强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避免无效和低效甚至负效教学。

5、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社会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

3、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备课策略研究:“优化课堂预设,促进精彩生成”为子课题的集体备课研究。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包括:

①优化课堂结构策略; ②师生交流对话策略; ③艺术化的板书设计策略; ④管理评价策略; ⑤有效的教学方式策略; ⑥教学资源优化策略。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包括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策略; ②有效的学习方式策略;

③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④激发学习动机策略。

4、探索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根据现状我们主要探索以下原则: ①低耗节能原则

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既不能掠夺式使用,更不能无限地开发。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Carroll J.B.)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学习程度”(degree of learning)的一般公式:学习程度=f(所花时间/所需时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时间是影响学习的变量,而不是常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要求大力缩减“所给时间”。用好“所用时间”,增大“所得时间”,低耗费,降低师生双方学习能量的耗费。

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臵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和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其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念。

现代建构主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

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

由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即B点以远)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即OA以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如图1所示)

图2图3分别表现了二维、三维空间时的情形,在这里,现有发展水平(区)、最近发展区都被多维化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新课程的目标是多元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习惯于从两个甚至三个维度思考问题,应当认识到,只有当教学内容(P)处于矩形OBB1

0从202_年1月开始,我们的实验进程初步拟定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_年1月—202_年6月)。与华中师范大学指导教授取得联系,确定课题,聘请郭元祥教授进行课题相关理论指导。

第二阶段:实验前期工作(202_年6月—202_年12月)。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论证,建立健全的研究组织管理制度,课题实验正式启动。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并开展相关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2_年1月—202_年12月)。重点研究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策略研究”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撰写系列阶段研究论文及研究分析报告。

第四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2_年1月—202_年6月)。深化总结,提炼实验案例,集中问题,形成专题,继续深入研究。

第五阶段:课题总结(202_年9月—202_年12月)。形成研究总报告,拟出专著和案例集,组织实验研究的相关阶段鉴定。

3、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各级教学论文评比,编印论文集,并争取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2)课例: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撰写结题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领导小组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1法国大革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