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21-108263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18:47: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选择一项:

A.创建思想路线的任务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C.创建指导中国革命理论的任务

题目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选择一项: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题目3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选择一项: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1992南巡讲话

题目4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在()。选择一项:

A.1988年 B.1978年 C.1975年

题目5在我国,比较早地关注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题目6邓小平多次强调,()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选择一项:

A.群众 B.实践 C.理论

题目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选择一项: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事求是

题目8邓小平曾多次讲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同是()。选择一项: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题目9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是()。选择一项:

A.实现公有制 B.共同富裕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题目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选择一项: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题目11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选择一项:

A.改革开放 B.与时俱进 C.三个有利于

题目12党的三大作风中,()是最根本的。选择一项:

A.紧密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和自我批评

题目13四项基本原则是()。选择一项:

A.立国之本 B.基本国策 C.强国之路

题目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题目15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选择一项: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资本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16 “与时俱进”是一个老词,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姚鼐、蔡元培、李大钊分别在()都阐述过。选择一项或多项: A.1777年 B.1644年 C.1917年 D.1910年

题目17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理论联系实际

题目18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选择一项或多项:

A.基本路线 B.基本策略 C.基本政策 D.基本纲领

题目19党的十八大()。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强调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C.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题目2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题目21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解放思想是前提 B.与时俱进是品质 C.实事求是是精髓 D.求真务实是条件

题目2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选择一项或多项: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蕴含实效性 D.富于创造性)。题目23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最后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人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毛泽东 B.列宁 C.恩格斯 D.马克思

题目2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突出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B.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C.要求人们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必须面向实际 D.把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调整到根本目标上

题目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生产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目26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求真务实

题目27下列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实际出发还包括从国情出发 B.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实践出发 C.从实际出发包括从群众出发 D.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事实出发

题目28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选择一项或多项: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目29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 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题目30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 B.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C.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 D.要把控制人口当做根本国策

三、论述题

题目31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

答: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

2、具体分析: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在现实中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出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将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党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四、材料分析题

题目32 请根据下述材料分析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材料(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又离不开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在 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思想解放这一本质要求。正是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一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 凡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去掉了精神桎梏,才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能够解决温饱奔小康的路子。正是以1992年邓 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消除了长期束缚人们的许多困扰,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又一次思想 大解放。它的直接历史成果就是十四大,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就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材料(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年财政收入达5万多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 比1978年增长40倍和30倍。3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军事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成功战胜了 冰雪灾害,地震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具体体现。在30年的发展中,我们积累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答:(1)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3)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使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真理,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选择一项:

A.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题目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选择一项:

A.体制创新 B.人才创新 C.科技创新

题目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选择一项:

A.社会和谐 B.人民当家作主 C.政治文明

题目4当今时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选择一项:

A.经济 B.文化 C.文明

题目5 202_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选择一项: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

B.《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题目6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论基础是()。选择一项:

A.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学说

题目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按()分配。选择一项:

A.生产要素 B.资金 C.土地

题目8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选择一项:

A.组织领导 B.思想领导 C.政治领导

题目9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选择一项:

A.世界各民族传统道德 B.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C.无产阶级道德

题目10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选择一项:

A.生产效率 B.基础建设 C.保障和改善民生 题目11我国的改革()。选择一项:

A.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B.只进行经济制度改革 C.是全面的改革

题目1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选择一项:

A.按劳分配 B.按贫富分配 C.按需分配

题目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选择一项:

A.政治协商 B.多党合作 C.民主监督

题目1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优势。选择一项:

A.政治 B.文化 C.社会

题目1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选择一项:

A.必然选择 B.目的 C.手段

二、多选题

题目16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D.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题目17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其中“四个着力”是指()。选择一项或多项:

A.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B.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D.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题目1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题目19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教育,弘扬时代新风,促进人际和谐。选择一项或多项:

A.家庭美德 B.职业道德 C.个人美德 D.社会公德

题目2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优秀传统文化 B.马克思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毛泽东思想

题目21秉持互利共赢的的时代理念,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B.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 C.坚持以开放换开放 D.把互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

题目22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选择一项或多项: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题目2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题目2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要努力开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B.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D.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题目2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

B.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C.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D.充分发挥国内外华人华侨的积极作用

题目26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选择一项或多项:

A.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发展、改革、稳定的共同目的

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C.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D.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题目2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共同富裕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 B.共同富裕是完全平均

C.富裕必须把“先富”和“共富”有机统一起来,不能离开“先富”谈“共富”

D.共同富裕是个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

题目28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团结 B.议政 C.民主 D.参政

题目2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举什么旗 B.朝着什么目标迈进 C.走什么路 D.指导思想

题目30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C.民主法治 D.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三、论述题

题目31联系实际论述,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答:(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联系实际说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五个方面论述: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三,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四,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四、材料分析题

题目32 阅读下述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你认为新时期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20多座 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 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多人踏上长征之 路,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8000人。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的10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征之 路,1936年10月到达甘肃省会宁时全军3.3万余人。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 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以伦比的勇敢。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 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 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 兵。长征永载人类史册!

答:(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2)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4)联系实际说明:第一,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战胜千难万苦,建立了新中国;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期;第三,为了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加强()。选择一项:

A.健全民主集中制 B.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题目2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选择一项: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大

题目3 202_年,党的()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选择一项:

A.十八大 B.十七大 C.十六大

题目4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澳门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霸占的。选择一项:

A.《南京条约》(1842年)B.《北京条约》(1860年)C.《中葡北京条约》(1887年)

题目5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割占我国台湾的。选择一项:

A.《马关条约》(1895年)B.《南京条约》(1942年)C.《北京条约》(1860年)

题目6生态文明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选择一项:

A.条件 B.原因 C.重点

题目7 “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选择一项:

A.人与社会的矛盾 B.人与人矛盾 C.人与资源环境矛盾

题目8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是指()。选择一项: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 C.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题目9祖国大陆完成统一,以()为标志。选择一项:

A.广州获得解放 B.海南岛获得解放 C.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题目10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阐释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 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C.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题目11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选择一项:

A.科学技术 B.人工造林 C.自然力 题目1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选择一项: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国家主权高于一切

题目13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选择一项:

A.合作共赢 B.团结第三世界 C.独立自主

题目1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选择一项: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题目15国家有关部门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方式是()。选择一项:

A.理性执政 B.调查执政 C.民主执政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16坚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选择一项或多项:

A.节能减排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自然恢复 题目17 202_年,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口 B.节能减排 C.资源 D.环境

题目18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B.一国两制 C.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题目19作为历史遗留问题,香港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等不平等条约霸占的。选择一项或多项:

A.《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B.《北京条约》(1860年)C.《南京条约》(1842年)D.《马关条约》(1895年)

题目20总书记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论述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C.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D.夯实组织基础

题目2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资源约束加大 B.生态系统退化 C.环境污染严重 D.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题目22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选择一项或多项:

A.保护自然 B.尊重自然 C.顺应自然 D.开发自然

题目2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对于港澳的政策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不承认历史上关于港澳问题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B.暂时不动

C.“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D.留在将来适当时机通过谈判予以解决

题目2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 B.叶剑英提出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叶九条” C.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D.邓小平阐述的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设想——“邓六条” 题目25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学习型 B.服务型 C.创新型 D.纯洁型

题目26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绿色 B.循环 C.高速 D.低碳

题目27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选择一项或多项:

A.市场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信息化建设

题目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互通有无,团结合作

题目29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根本原则的主要依据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可宝贵经验之一 B.中国坚持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C.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题目30关于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说法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A.把经济搞上去,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 B.要正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国情,不能因国防现代化而削弱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实现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D.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流,应更多专注于经济建设,把国防建设置于从属地位

三、论述题

题目3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中国搞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答:(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 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

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

(2)联系实际说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可以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形成坚强的整体。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就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四、材料分析题

题目32 请阅读下述材料,运用我国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有关理论观点分析回答问题:第一,我国对台湾主权的立场;第二,说明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台湾,对我海峡两岸以及对美国这三方的重要意义。

材料(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摘自202_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

材料(2)

伯恩斯坦和芒罗在《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中有如下观点:台湾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难题。如果中国进攻台湾,美国除了援救台湾之外别无选择,否则它就有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其他亚洲友邦中丧失信誉的危险,而救援就意味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交战。如果台湾人民同意与大陆和平统一,就会使中国得 到另一块经济上的大肥肉,即美国第9大贸易伙伴和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地方,这将大大加强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战略力量。(摘自〔美〕 理查德·伯恩斯坦、罗 斯·芒罗著: 《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材料(3)

邓小平说:“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摘自《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97页)答:(1)中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充分表明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2)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台湾,对我国海峡两岸及美国的重要意义:第一,对海峡两岸而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第二,这一方针充分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台湾可以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快发展,稳定繁荣有保证。第三,这一方针充分考虑到国际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美国利益并未受损害,这对于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是好事。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B)四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7、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创新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化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B)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想中解放出来。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把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A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答: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说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答:党的十八大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改革开放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按劳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十七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B多元平衡、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担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C)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D)

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南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

D名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CD)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D建设中国。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百花齐放、D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第三,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化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国有经济,主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主要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民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5、(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11、202_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和平发展框架。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

13、现阶段既是中国。。坚强柱石的是(B)14在改革开放和。。(A)党的领导。

15、新形势下建设(C)的马。。。执政为民理念。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诚信友善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

A学有所教、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B循环发展、C低碳发展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B文化建设

C 社会建设

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标志性事件是(ABC)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的是(AC)

A海协会、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C 海基会

D海协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尊重是(ABCD)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ABCD)A中国共产党。。。。B坚持中国共产党。。。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包括(BCD)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B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C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D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答: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答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1)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有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各民主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人民政治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一)发展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迫切性?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生活的家园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四)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称做“伟大的工程”。党婴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答1.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做好六项工作: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成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 成 性 考 核 册

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号: ***81 姓名: 邸家林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A.路线、方针、政策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认识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做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A.解放思想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A)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A.创造 B.创新 C.创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A.对外开放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A.202_年 B.202_年 C.21世界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B.胡锦涛 C.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界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A.科技

B.改革开放 C.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C.实用主义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即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A.市场和法制 B.计划和市场 C.计划和法制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贫富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A.人民当家做主 B.政治文明 C.社会和谐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A.思想指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制的核心是(C)

A.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B.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文化 B.文明 C.经济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A.硬实力 B.软实力 C.吸引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A.先进文化 B.民族文化 C.经济发展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A.体育 B.文化 C.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互利互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C)A.突破安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B.突破吧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C.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突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D)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E.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进行监管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CD)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BCD)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管理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以人为本 B.以学为本 C.以物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A.和平发展 B.改革开放 C.民主法制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基础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主 C.生产效率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社会 B.自然 C.人类

5.()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大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的共同努力。A.发达国家 B.全世界 C.发展中国家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A.人工造林 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割占我国台湾的。A.《北京条约》1860年 B.《马关条约》1895年 C.《二十一》1915年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方针。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A.1997年12月1日和1999年7月2日 B.1997年2月1日和1999年7月12日 C.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11.202_年10月,党的()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B.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盟

C.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13.现阶段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的是()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党的领导。A.改善 B.服从 C.统一

15.新形势下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A.科学型 B.服务型 C.学习型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吧()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A.改革开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回家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是()A.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 C.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 D.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个尊重是()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是一直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自觉选择,是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是执政党,有长期的执政经验。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选择的领导者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

A.建设纯洁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1

{导论~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发展C.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

A.社会主义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

A.路线、方针、政策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C.认识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解放思想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

A.创造B.创新C.创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资本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

A.202_年B.202_年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B.胡锦涛C.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桂桔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开发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A.坚持对内改革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理论在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理论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吸取智慧而 形成和发展;③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答: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一是理论创新,二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但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明确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对基本纲领加以完善,进一步补充了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曲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展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纲领。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建设千头万绪、任务繁多,但其中一项任务最根本,那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为了不断发展生产力又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二,注重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二,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二。虽然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还不够充分;虽然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还没有完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停步。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具有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因为:第二,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即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具有长久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不会因为今后情况的变化而过时;第二,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2)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应取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建立的基本原则是思想和行动论的指南,不是教条。实践中,应以这

-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从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做出合乎新的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推动理论与实践发展。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 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 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 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 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以上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B)四位一体

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C)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 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实事求是】

7、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理论联系实际

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创新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

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21世纪中叶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C)明确提出的。【习近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化体系是指包括(BCD)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B)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想中解放出来。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木至)(木告)中解放出来。D、把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改革开放】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

9、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CD)

【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坚持共同富裕】

1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ABC)

【A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

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答: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是为将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说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答:党的十八大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试述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改革开放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B)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 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计划和市场】

5、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6、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按劳分配

7、党的十八大指出,(C)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政治领导

1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 权利

1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B)十七大

12、当今时代,(A)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 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

1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 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B)的必然要求。【软实力】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B)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民族文化】

15、提高全民(C)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道德】

二、多项选择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B多元平衡、C安全高效】

2、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BC)

【A保持改革。。、B把改革的力度。。、C把不断改善。。】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ABC)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

【A个体、B私营、C外资】

5、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D)

【A西部、B东北、D东部】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BC)

【A平等、B团结、C共同繁荣】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8、依法治国是(ACD)【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D建设中国。。必然要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BCD)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 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百花齐放、D百家争鸣】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第三,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有: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化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国有经济,主要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2)集体经济,主要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3)混合所有制经济有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民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答: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选择题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A)【以人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改革开放】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保障和改善民生】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B)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自然】

5、(C)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B)的共同努力。【全世界】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C)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割占我国台湾的。【马关条约1985】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B)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C)【970701和991220】

11、202_年10月,党的(B)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发展框架”【十七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最广泛的联盟】

13、现阶段既是中国。。坚强柱石的是(B)【中国人民解放军】

14、在改革开放和。。。(A)党的领导。【改善】

15、新形势下建设(C)的马。。。执政为民理念。【学习型】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充满活力、D人与自然】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ABCD)【A学有所教、B劳有所得、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B顺应、C保护】

4、着力推进(ABC)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A绿色、B循环、C低碳】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AD)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A改革开放、D科技创新】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标志性事件是(ABC)【没有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

7、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的是(AC)【A海协会、C海基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尊重是(ABCD)【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ABCD)【全有 】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包括(BCD)【B学习型、C创新型、D服务型】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 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 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 时代。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答: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1)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 最广泛联盟.(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各民主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参政党.人民政治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 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和谐社会 的构建就 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一)发展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 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 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 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 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 严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 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 持续 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 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 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 面。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迫切性?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生活的家 园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 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 增长 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 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 题也日益突 出。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 临的共同问题。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 设计、技术创新方 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 点。

(四)生活的家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环境危机不能转移。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全球性。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称做“伟大的工程”。党婴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 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 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 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 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做好六项工作: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 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 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