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21-83536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3 12:37: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

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内训师的自我修炼

每一位内训师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从对培训的自信(在自己的领域里)到迷茫(受到打击了,特别是参加完TTT之后),然后再到痛苦的自我重塑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需要内训师进行自我的修炼,也只有通过自我的修炼,内训师才能够修炼出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或许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修炼的技巧。

肢体语言与语感。

虽然很多内训师都是参加过TTT(培训培训师)训练感受过原来培训可以这样做的震撼,但是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肢体语言与语感,毕竟这种行为习惯可能已经跟随了自己几十年了,要改变谈何容易。其实讲到底可能还是缺乏技巧的问题,因为看到别人做得这么好,而要跟别人一样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模仿,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学别人没学会却把自己给丢了),所以在肢体语言和语感这一块,要做到大方、自然和有魅力,是需要进行长时间和有耐力的训练的。

1、对着镜子练肢体语言。

据说很多职业培训师都是用这种方法练肢体语言的,因为可以通过镜子来看到自己肢体的变化,很直观的看出是否需要改进。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练肢体语言的时候学着一些动作感觉很僵硬,不像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且明显的出现动作与声音的不相统一,说这样的话做出的动作却很怪异,应该说那时候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动作来解释语言,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动作开始变得协调了,而且也自然了,慢慢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说出一句话都会很自然地用肢体语言去诠释,然后就会想这样的肢体语言有无需要改进,经过大概一年多,在原来模仿别人肢体语言的基础上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每天用不同声调说话(至少半小时以上)。

要练习语感,除了开口说话真的没有太多的技巧,有的培训师每天早上用半小时的时间大声朗读报纸,有的则不管在电梯还是在洗澡都会来上一段,还有的走在路上左看右看每人就出来一段(偶就是这样,嘿嘿),当然,光说还是不行的,还要用不同的语速和语气来说,然后自己感受不同的语感下的不同效果,同样一段话用不同的方式讲演会有不同的效果,通过这种训练你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慢慢的会变得很敏感,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调动不同的声色来说话,这个时侯,你就训练就已经发挥作用了。

讲故事

有人说讲故事太容易了,不就当笑话来讲吗?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讲完一个故事,下面的学员却不为所动,当老师问大家明白故事里的寓意吗?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说听不明白老师讲的故事想表达什么,这时候台上的老师的尴尬可想而知了。

说实在话,我一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是不容易的,不是说我把故事的内容照搬出来就可以的,而是首先这个故事要与所讲的主题有关,其次是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住学员的注意,最后讲完之后让学员总结从故事里了解到什么,再切入主题,这样的故事才具有“说服力”。

内训师的修炼中语言的表达技巧是最重要的,毕竟是要讲嘛,而讲故事则是讲授技巧中最需要提高的,因为故事可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将观点视觉化的关键,试问干巴巴的观点怎么比得上由故事而产出的观点结论有力呢?

怎么提高讲故事的技巧呢?

首先,跟大家分享5W的工具,即why(为何)、where(故事发生的地点)、when(什么时间)、what(故事发生了什么)、who(谁)。当我们通过对故事进行分析而找出这些相关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帮助记住故事的结构,就能够很清晰的表达故事的内容。

其次,故事需要加工。不是说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就直接把原话一字不漏的讲出来,这就不叫讲故事了,这叫背了,讲故事是需要制造冲突来吸引学员的注意的,就像看电影一样,因为有冲突和悬念,才让我们迫切想了解电影的进一步会怎样发展。所以要把故事进行加工,找出冲突的地方,然后渲染这种冲突,引起学员对故事的兴趣。

最后,要讲好故事还需要不断的演练,我记得我曾经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将这个故事讲了1千多遍,然后录下来给自己听,让自己感受可否感动自己。通过这种演练既可以培养讲故事的语感,更可以在不断演练的过程中去理解故事本身的内涵,从而找到故事的冲突。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找个人,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问问他的感受,这样就近乎实战了。

读书(或阅读)

内训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就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增加自己的“阅历”了,虽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但是在我们没有走千里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见识。

我见到过很多知名的培训师他们的阅读量是很惊人的,有的一年看100本以上的书籍,有的一周至少看一本,当然光看还是不够的,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会摘录精彩片段作为自己培训的素材的积累。

很多内训师在刚进入培训的时候可能不觉得自己知识的欠缺,但是随着课程讲得越多和开始涉及到课程设计,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量很乏,这个时侯除了在网上拼命找类似的培训素材好像别无他法了,其实如果我们平时就做好这样的积累,当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自然就思如泉涌了。写作

曾经有一位培训师,在她刚出来做职业培训时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不足,于是她决定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写下一段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感想,通过近四年的文字锻炼,这位培训师从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到四年后的今天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就一本书,并获得很多读者的好评,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个文字记录让她的思路无比敏捷,在培训中也善于用自己遇到的记录下来的案例来授课而获得学员的推崇。

虽然我不敢说所有的培训师的文字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我敢说那些职业培训师们都具有文字总结的习惯,他们都善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我翻出我两年多前写的文字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那是我写的,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没有前面2年多的文字积累,我也不可能在今天想写一篇文字很容易就写出来了。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写作习惯活跃了我的思维,让我在培训的方向和技巧上有了很多延伸的思路。

其实做很多事情开头都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地去做,就会发现困难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受益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少。

学习PPT的制作技巧

有好些次参加培训都是听老师在讲台上读PPT的,那时候我们都在想与其让这么多人在这里听你读,不如把资料copy之后每人发一份回去自己研读,但是大家想归想却还是不敢说的,只能痛苦般的听老师把PPT上的内容读完,在离开培训室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下次他培训我坚决不报名,还有的说我宁愿请假也不参加。

在培训工具比较发达的现在,我们当然都是用PPT来演示我们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可以做出一份赏心悦目的PPT,加上精彩的表达,一定会有更棒的效果。有人做PPT喜欢用很炫的动画或者很花眼的文字效果,殊不知这样会让学员把关注点放在了你的PPT上,却忽略了你的讲授,当一堂课结束后,问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以反而是你设计的那些动画了。

在PPT的制作上,我觉得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字要少要大。

在PPT的制作上,很多人习惯将word直接复制过来,其实这与我前面举的读PPT一样,会让学员对课程没有兴趣。作为内训师,要善于精炼语言,能够一句话讲完的观点不要换行,页面上只放观点不妨阐述内容,这样大家看完观点后就会跟着老师的讲授走,而不是老师讲,学员盯着字眼看老师讲到哪了。

看过不少人做的PPT,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字体弄得那么小,有时候把眼睛看痛了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势必会增加大家的阅读难度,所以建议在设置字体大小的时候能够自己站开一段距离看看能否看清楚,看不清楚就再调大。

2、视觉化。

在PPT界,有一句话很有名,是“字不如表、表不入图”,说的就是视觉化的效果要比纯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视觉化不是说我把图片一个劲地放进PPT里,而是根据内容衍生出的相关性的图片,这样的图片才会让学员有所联想,从而增加对内容的印象。

关于视觉化的技巧,有兴趣的不妨搜索下国内的PPT达人的博客,会有很多的意外收获的。当然,PPT不是目的,别让PPT影响了我们对于课程内容的驾驭,因为如果有一天您在授课时发现突然停电了,那时候真正考验您的时候。分享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也是自我提高的一种途径。

我在成为内训师有一段时间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给我一个观点,我也不知道怎么来讲授比较好,这个时侯我想或许我可以尝试去向身边的人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尽管我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思路,但是或许在跟他们分享当中我可以找到这个思路,于是我尝试跟下属跟同事去分享一些观点(把他们当学员),并且运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讲授,讲完以后请他们提看法,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授的过程里我也注意到一些措辞和表述内容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分享让我在讲授技巧上有很大的提高。最后我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只要我想到一个观点,我似乎就迫不及待地跟身边的人分享,然后去理顺这个观点的思路。

与一位资深培训师交流时,他也提及他也有分享的习惯,他说做培训师其实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种“职业病”—喜欢跟人分享自己的所得,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快速的分享给身边的人,愿意通过分享去帮助身边的人提升能力,也通过分享实现自我提高。

养成不轻易否定别人观点的习惯 做培训师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不是评判大家的对与错,也不是告诉大家对与错,而是通过交流引导大家做出结论,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因为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一听到跟自己的观点不同时就很容易站到对立面去了,还有的甚至和学员吵起来,其实这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一旦你跟学员有冲突,不管是你有多正确,学员都会认为老师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这时候反而容易让大家对你产生反感,这样的课也就开不下去了。

培训师应当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管是听到自己想听的还是不想听的,都可以通过引导或者借力打力来化解,比如如果有人提出对此观点的不同看法,这个时侯可以将这个话题抛给其他学员,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最终让其他人去说服他,如果最终大家认可他的观点,我们也不用着急,我们可以给所有人戴一顶高帽,赞赏大家在这一方面的深刻见解,最后声称观点无所谓对错,只是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而已,这样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在工作中,我见到过很多人执着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样就很容易引发争论,最终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培训师也轻易的去否定别人的观点,则容易失去学员对你的信任,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当然,说到自我的修炼,还有很多方面,本文也仅仅通过自己在修炼中所体悟到的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不希望以偏概全,如果您有更好的修炼方法,还望不吝分享。

第二篇: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

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内训师的自我修炼 每一位内训师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从对培训的自信(在自己的领域里)到迷茫(受到打击了,特别是参加完TTT之后),然后再到痛苦的自我重塑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需要内训师进行自我的修炼,也只有通过自我的修炼,内训师才能够修炼出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或许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修炼的技巧。

肢体语言与语感。

虽然很多内训师都是参加过TTT(培训培训师)训练感受过原来培训可以这样做的震撼,但是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肢体语言与语感,毕竟这种行为习惯可能已经跟随了自己几十年了,要改变谈何容易。其实讲到底可能还是缺乏技巧的问题,因为看到别人做得这么好,而要跟别人一样一时半会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模仿,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学别人没学会却把自己给丢了),所以在肢体语言和语感这一块,要做到大方、自然和有魅力,是需要进行长时间和有耐力的训练的。

1、对着镜子练肢体语言。

据说很多职业培训师都是用这种方法练肢体语言的,因为可以通过镜子来看到自己肢体的变化,很直观的看出是否需要改进。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练肢体语言的时候学着一些动作感觉很僵硬,不像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且明显的出现动作与声音的不相统一,说这样的话做出的动作却很怪异,应该说那时候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动作来解释语言,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动作开始变得协调了,而且也自然了,慢慢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说出一句话都会很自然地用肢体语言去诠释,然后就会想这样的肢体语言有无需要改进,经过大概一年多,在原来模仿别人肢体语言的基础上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每天用不同声调说话(至少半小时以上)。

要练习语感,除了开口说话真的没有太多的技巧,有的培训师每天早上用半小时的时间大声朗读报纸,有的则不管在电梯还是在洗澡都会来上一段,还有的走在路上左看右看每人就出来一段(偶就是这样,嘿嘿),当然,光说还是不行的,还要用不同的语速和语气来说,然后自己感受不同的语感下的不同效果,同样一段话用不同的方式讲演会有不同的效果,通过这种训练你会发现自己的语感慢慢的会变得很敏感,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调动不同的声色来说话,这个时侯,你就训练就已经发挥作用了。

讲故事

有人说讲故事太容易了,不就当笑话来讲吗?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讲完一个故事,下面的学员却不为所动,当老师问大家明白故事里的寓意吗?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说听不明白老师讲的故事想表达什么,这时候台上的老师的尴尬可想而知了。

说实在话,我一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是不容易的,不是说我把故事的内容照搬出来就可以的,而是首先这个故事要与所讲的主题有关,其次是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住学员的注意,最后讲完之后让学员总结从故事里了解到什么,再切入主题,这样的故事才具有“说服力”。

内训师的修炼中语言的表达技巧是最重要的,毕竟是要讲嘛,而讲故事则是讲授技巧中最需要提高的,因为故事可以帮助老师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将观点视觉化的关键,试问干巴巴的观点怎么比得上由故事而产出的观点结论有力呢?

怎么提高讲故事的技巧呢?

首先,跟大家分享5W的工具,即why(为何)、where(故事发生的地点)、when(什么时间)、what(故事发生了什么)、who(谁)。当我们通过对故事进行分析而找出这些相关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帮助记住故事的结构,就能够很清晰的表达故事的内容。

其次,故事需要加工。不是说我们看到一个故事就直接把原话一字不漏的讲出来,这就不叫讲故事了,这叫背了,讲故事是需要制造冲突来吸引学员的注意的,就像看电影一样,因为有冲突和悬念,才让我们迫切想了解电影的进一步会怎样发展。所以要把故事进行加工,找出冲突的地方,然后渲染这种冲突,引起学员对故事的兴趣。

最后,要讲好故事还需要不断的演练,我记得我曾经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将这个故事讲了1千多遍,然后录下来给自己听,让自己感受可否感动自己。通过这种演练既可以培养讲故事的语感,更可以在不断演练的过程中去理解故事本身的内涵,从而找到故事的冲突。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找个人,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问问他的感受,这样就近乎实战了。

读书(或阅读)

内训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就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增加自己的“阅历”了,虽然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但是在我们没有走千里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见识。

我见到过很多知名的培训师他们的阅读量是很惊人的,有的一年看100本以上的书籍,有的一周至少看一本,当然光看还是不够的,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会摘录精彩片段作为自己培训的素材的积累。

很多内训师在刚进入培训的时候可能不觉得自己知识的欠缺,但是随着课程讲得越多和开始涉及到课程设计,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量很乏,这个时侯除了在网上拼命找类似的培训素材好像别无他法了,其实如果我们平时就做好这样的积累,当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自然就思如泉涌了。

写作

曾经有一位培训师,在她刚出来做职业培训时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不足,于是她决定养成一种写作的习惯,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写下一段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感想,通过近四年的文字锻炼,这位培训师从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到四年后的今天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就一本书,并获得很多读者的好评,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个文字记录让她的思路无比敏捷,在培训中也善于用自己遇到的记录下来的案例来授课而获得学员的推崇。

虽然我不敢说所有的培训师的文字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我敢说那些职业培训师们都具有文字总结的习惯,他们都善于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我翻出我两年多前写的文字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那是我写的,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没有前面2年多的文字积累,我也不可能在今天想写一篇文字很容易就写出来了。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写作习惯活跃了我的思维,让我在培训的方向和技巧上有了很多延伸的思路。

其实做很多事情开头都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地去做,就会发现困难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受益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少。

学习PPT的制作技巧

有好些次参加培训都是听老师在讲台上读PPT的,那时候我们都在想与其让这么多人在这里听你读,不如把资料copy之后每人发一份回去自己研读,但是大家想归想却还是不敢说的,只能痛苦般的听老师把PPT上的内容读完,在离开培训室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下次他培训我坚决不报名,还有的说我宁愿请假也不参加。

在培训工具比较发达的现在,我们当然都是用PPT来演示我们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可以做出一份赏心悦目的PPT,加上精彩的表达,一定会有更棒的效果。有人做PPT喜欢用很炫的动画或者很花眼的文字效果,殊不知这样会让学员把关注点放在了你的PPT上,却忽略了你的讲授,当一堂课结束后,问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以反而是你设计的那些动画了。

在PPT的制作上,我觉得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字要少要大。

在PPT的制作上,很多人习惯将word直接复制过来,其实这与我前面举的读PPT一样,会让学员对课程没有兴趣。作为内训师,要善于精炼语言,能够一句话讲完的观点不要换行,页面上只放观点不妨阐述内容,这样大家看完观点后就会跟着老师的讲授走,而不是老师讲,学员盯着字眼看老师讲到哪了。

看过不少人做的PPT,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字体弄得那么小,有时候把眼睛看痛了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势必会增加大家的阅读难度,所以建议在设置字体大小的时候能够自己站开一段距离看看能否看清楚,看不清楚就再调大。

2、视觉化。

在PPT界,有一句话很有名,是“字不如表、表不入图”,说的就是视觉化的效果要比纯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视觉化不是说我把图片一个劲地放进PPT里,而是根据内容衍生出的相关性的图片,这样的图片才会让学员有所联想,从而增加对内容的印象。

关于视觉化的技巧,有兴趣的不妨搜索下国内的PPT达人的博客,会有很多的意外收获的。

当然,PPT不是目的,别让PPT影响了我们对于课程内容的驾驭,因为如果有一天您在授课时发现突然停电了,那时候真正考验您的时候。

分享

分享是一种好习惯,也是自我提高的一种途径。

我在成为内训师有一段时间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给我一个观点,我也不知道怎么来讲授比较好,这个时侯我想或许我可以尝试去向身边的人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尽管我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思路,但是或许在跟他们分享当中我可以找到这个思路,于是我尝试跟下属跟同事去分享一些观点(把他们当学员),并且运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讲授,讲完以后请他们提看法,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授的过程里我也注意到一些措辞和表述内容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分享让我在讲授技巧上有很大的提高。最后我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只要我想到一个观点,我似乎就迫不及待地跟身边的人分享,然后去理顺这个观点的思路。

与一位资深培训师交流时,他也提及他也有分享的习惯,他说做培训师其实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一种“职业病”—喜欢跟人分享自己的所得,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快速的分享给身边的人,愿意通过分享去帮助身边的人提升能力,也通过分享实现自我提高。

养成不轻易否定别人观点的习惯

做培训师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不是评判大家的对与错,也不是告诉大家对与错,而是通过交流引导大家做出结论,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因为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一听到跟自己的观点不同时就很容易站到对立面去了,还有的甚至和学员吵起来,其实这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一旦你跟学员有冲突,不管是你有多正确,学员都会认为老师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这时候反而容易让大家对你产生反感,这样的课也就开不下去了。

培训师应当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管是听到自己想听的还是不想听的,都可以通过引导或者借力打力来化解,比如如果有人提出对此观点的不同看法,这个时侯可以将这个话题抛给其他学员,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最终让其他人去说服他,如果最终大家认可他的观点,我们也不用着急,我们可以给所有人戴一顶高帽,赞赏大家在这一方面的深刻见解,最后声称观点无所谓对错,只是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群而已,这样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在工作中,我见到过很多人执着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样就很容易引发争论,最终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培训师也轻易的去否定别人的观点,则容易失去学员对你的信任,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当然,说到自我的修炼,还有很多方面,本文也仅仅通过自己在修炼中所体悟到的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不希望以偏概全,如果您有更好的修炼方法,还望不吝分享。面试自我介绍的12条注意事项

求职者做面试自我介绍时,如果能够做到以下12点要求,那么,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就大,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整个答题过程请用普通话,俗语要中等偏慢,流利清晰。

2、开始时,考官通常会对你进入面试表示祝贺时,考生要以“谢谢”回答考官。

3、当考官读完面试欢迎语和试题,示意开始答题后,可以说:“谢谢,请让我准备一下。”或“好的,我准备一下。”

4、每题的思考时间不要太长,1-2分钟为宜。可以打草稿,写出自己的思路要点。如果实在不知从何答起,可以用诸如“关于”之类的一句话缩短思考间隙,同时可以不留痕迹的思考答案;也可以重复该题目,这既给自己赢得了思考时间,也表示了对答题的重视。

5、尽量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句式,进行要点式答题,以显示自己的思路

清晰有条理,也便于考官明明白白地去听你的回答。

6、没听清题或自己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请考官再读一遍题目,但不要超过两遍。如果遇到实在不会回答时,不要浪费时间,坦率地承认即可,争取把下一题答好。

7、答题保持适度的音量,既要让考官能听得到、听得清楚,又不能过于洪亮。考前注意保养好嗓子。如果感冒,要向考官说明,提示考官予以理解。

8、合理分配每一题的答题时间,不可太短,但也不要超时。答题超时后,请立刻收尾结束。

9、考试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精神集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冷静,避免情绪化,更不可与考官争论。不要有疲惫的表现,也不要坐立不安。

10、适当的时候应利用一些肢体语言(点头,手势等)来弥补自己语言表达上的不足。遇到演讲题时,在征得考官同意后可以起立作答。答题中可以有停顿,但要注意控制。杜绝“啊”、“嗯”、“这个”、“那个”等词语的出现。

11、面试时间在上午时,作答应尽量详细;若面试时间在下午,则应简洁答题,最好有创新亮点。

12、当全部问题回答完毕时,考官一般会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此时不要多讲,以“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谢谢各位老师”为结语为宜。

第三篇:如何做好产品解说内训

如何做好产品解说内训

课程意义:

产品解说是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解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销售的成功与否。销售人员若把握不准产品卖点或不明晰客户需求,就无法有的放矢的做好产品解说。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妥善把握产品卖点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解说陈词,从而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

☆ 本课程将向您详细讲授产品解说的准备工作、产品说明、沟通、构图等方面的相关技巧,以及在产品解说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快速掌握产品解说的方法,培养起正确的销售表达技巧,为提升销售业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对象:

★销售主管及销售人员

★门市店长、各类销售服务人员

★有志于从事销售服务工作的人员

课程目标:

1.提高产品解说的专业意识,快速提升解说能力

2.掌握产品解说精彩的开场技巧

3.学会如何在客户头脑中构建美好图画

4.掌握提升客户购买欲望的方法

5.把握完美结束销售的契机

课程提纲:

第一讲 包装你自己

1.商品解说的重要性

2.顾客对商品的接受顺序

3.解说者应掌握的社交礼仪

第二讲 销售解说前的准备工作

1.让自己成为专家,主动出击

2.自我催眠

3.练习将商品销售给自己

4.商品分析

5.演练与接受批评

6.执行与修正

第三讲 沟通的七项技巧

1.用赞美开场

2.主题明确

3.与有决定权者沟通

4.以利他的基础出发

5.从不同的角度探测需求

6.注视对方的肢体语言

7.注视对方的眼神

第四讲 如何做好产品说明

1.数据夹

2.目录与赠品

3.演示注意事项

第五讲 善用参与感

1.参与感的影响力

2.善用人类的占有欲

3.在参与中引导焦点产生感觉

4.善用有视觉效果的辅助器材

5.善用客户推荐函与照片

6.善用销售中最有效的句子

7.将商品演示当成与客户共同的游戏

第六讲 构图技巧

1.何谓构图技巧

2.如何构图

3.使用时机

第七讲 掌握结束销售的契机

1.承担被拒绝的能力

2.观察肢体语言和语言的能力

第八讲 产品解说时的注意事项

1.不可与客户争辩

2.不要谈论自己对政治与宗教的看法

3.不要贬低竞争者的产品

4.清楚权限

5.不批评他人的看法或经验

第四篇:如何做好企业英语内训组织

如何做好企业英语内训组织

1)培训调研阶段

有效的训前调查可以相对充分地了解企业和期望受训员工的培训期望。有效的调研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员对培训的认识程度,从而降低在由于学员知识、经验不同所带来的培训需求模糊问题。

2)培训组织阶段

是号召员工主动报名参与培训?还是由上级领导推荐或者加强员工进行参与培训?这些都是需要企业培训组织者需要做的事情。不同的企业培训宣传有不同的手段,总之选择需要培训的员工才是最为关键的。

3)培训实施阶段

是通过面授来完成培训,还是通过网络来实施和完成在线培训,还是以其他模式来进行培训都是需要在该阶段确认。如果学员不拘泥于时间、地点,随时随地的学习,无论学员是在出差、应酬,都可以利用工作剩余时间进行学习的,那么在线学习培训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可以统一安排受训学员培训的,那么面授培训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以何种模式培训还是需要根据企业特征及受训人员的特征来最终确定,这样才能使培训变得更加自由,效果也更加理想。

4)培训价值评估阶段

一段时间的培训结束之后,企业培训负责人会多多少少的进行培训价值或效果评估。一部分会通过受训学员反馈来获得评估信息,一部分是在参与整个培训筹划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但更多的是需要培训机构提供学员的培训有效数据。例如英耐英语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提供学员的受训进度及受训数据报告,让培训负责人实时了解每一位受训员工的学习成果,更好地做好评估准备。

以上简单的四步是整个企业英语内训组织的基础,当然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办事流程,但是走好这四步很关键。英耐英语秉承专注.专心.专业的服务理念,用心为每一家企业提供服务。

第五篇:内训师如何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内训师如何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讲师:吴文辉

一、内训师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内训师一定要关注并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为什么培训

作为一个内训师,如果连为什么培训都不清楚就去讲课,那么讲课就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比如,在讲课前要研究一下学员的年龄,编排的案例要与他们的成长年代同步;在讲课前要弄清楚学员是否听过自己的课程,如果听过,那么讲解的知识点不能重复。

2.培训什么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很重要,如果内容设置不到位,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培训谁

培训对象是内训师在讲课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内训师事先关注培训对象,那么培训工作就能做到“门当户对”,否则授课内容就会与学员的需求不符。授课内容要根据授课对象来确定

从培训的角度而言,授课内容知识点的深度要根据学员来确定。如果课程的知识点对学员来说太浅或太深,出现学员不愿意听或听不懂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那么课程的设计和准备工作就白费了。比如,在管理沟通课程中引用三国时期的案例,90后的年轻员工可能会觉得难懂,而中高层人员可能比较愿意听。

授课内容只需大部分人接受即可

人的思维是一个非常活跃和扩散的领域,对于内训师来说,不必苛求让所有学员都接受自己的观点,只需得到大部分学员的认可即可,正确看待个别人的反对意见并坦然处之。

授课过程中要避免涉及敏感话题

内训师在授课中,要避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以免引起冲突,造成场面难以控制。

二、培训需求的成因分析 1.培训需求的成因

之所以有培训需求,主要是因为员工的工作能力不能支配工作动力。如果企业发现某些员工在工作上出现了瓶颈,经研究发现其缺少了某项能力,就要根据这种欠缺的能力开发一个相应的课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就要求内训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应根据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动力匹配度不到位的状况进行开发。

比如,企业发现内部许多员工近期总是迟到,时间观念很差,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一些时间管理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设计、编排,做成课件,对学员进行时间管理的培训,这样员工才会有听课的欲望;反之,如果员工没有相应的问题和需求,自然不会对时间管理的课程感兴趣。

2.培训的时间安排

企业的情况不同,安排培训的时间也不同,内训师进行培训时一定考虑好课程培训的时间安排。

很多企业喜欢将培训安排在周末,其实是不合理的,很容易影响员工的休息和听课的情绪。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周一或周五安排员工开会,内训师可以在会后顺便对员工进行课程培训,这样可以省掉专门的组织工作。比如,企业周一下午2点到4点开会,内训师就可以事先跟领导沟通好,在会后进行1小时或2小时的课程培训,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3.培训的奖惩措施

课程培训的过程中,一些奖惩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奖惩,简单来说就是对来听课的人员奖励些什么,对不来听课的人员有什么样的处理。

如果培训中没有任何奖励,每次请员工回答问题后只是用掌声鼓励,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吸引力,所以培训时要对学员进行一些小的物质奖励,如小挂饰、笔记本、水杯等小礼物和小道具等。

如果培训前的工作都准备到位了,但参加培训的人还是很少,原因可能就是内训师没有把培训课程纳入整体的制度和绩效考评中。许多企业在员工培训中会采用学时、学分制管理,如果员工无故不参加课程培训就要扣分,扣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不能参加绩效考核和第二年的竞聘等。所以内训师一定要跟领导沟通好,采取学时和学分制等方式将培训与绩效管理挂钩,使自己的工作产生动力。

另外,内训师要想获得公司的认可并得到晋升,一定要通过授课的表现和培养出优秀员工让领导看到工作的绩效。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六要素

培训需求有六个分析要素:第一,谁需要参与;第二,谁有不同的观点;第三,谁会有好的点子;第四,谁了解情况更多;第五,谁能提供相关的信息;第六,谁对培训成果最在意。

1.谁需要参与

许多内训师在进行内部员工培训时,习惯于让所有的人都参加,这是培训的大忌。因为培训课程的知识面无法涉及每一个人,这会使有些人觉得没意思甚至认为课程毫无作用,导致现场的氛围变得非常复杂。

因此,内训师在做培训时一定要清楚谁需要参与培训,并且明确告知哪些人可以来参加,其他人不能来参加。如果发现不应该来的人来了,就要很礼貌地将其请出去,或者告诉他们不能坐在学员当中,只能在后面旁听且不能听太久。比如,内训师给员工讲授如何做工作计划的课程时,有一位中层领导过来旁听,这位中层领导很熟悉如何做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甚至发现内训师讲的还没有自己做的好,如果课后其向企业领导反映内训师讲课很差,就会给内训师带来不利影响。

2.谁有不同的观点

内训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要与学员进行一些互动,这时学员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此内训师千万不要反驳,一定要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要向学员表示“我完全认同你的观点”。

案例

——从对立到朋友——

某讲师在云南丽江讲课时,台下的一个学员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丽江古城步行街里的东西能不能吃?”该讲师回答说:“我个人觉得那些东西卫生很差,最好不要吃,否则容易拉肚子。”这时另一个男学员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你讲话太绝对了,怎么不能吃呢,不能吃为什么人家还在那里卖呢?”讲师一听,笑了笑说:“是的,我完全认同你的观点。刚才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你觉得能吃也可以吃一点,没关系。”

课间休息时,讲师特意找到课上提出反对意见的男学员,跟对方握手后说:“非常抱歉,刚才咱们的看法可能有些不太一样,原因是这样,我上次在那边吃完东西后,回酒店就拉肚子了。”男学员说:“老师,那你肯定找错地方了,我告诉你下次你去哪里吃……”

中午吃饭时,这位男学员又主动找到讲师一起聊天,很快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作为一名内训师,要谨记不能与学员发生误会和冲突,无论学员表达出怎样的反对意见,内训师一定要先说“是的”。同时一定要有较低的姿态和宽广的胸襟,不能与学员斤斤计较,甚至是发生冲突和矛盾。比如,学员说“老师,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内训师应当说“是的,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分享一下”;当学员说“老师,我觉得你讲的是错的”,内训师就可以回答“是的,刚才讲完后,我个人也思考了一下,感觉确实有些方面不到位,那你把你的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来探讨一下”。

3.谁会有好的点子

在培训中,当学员提出好的点子和建议时,内训师应当仔细倾听并乐于接受。比如,在一次培训中,某学员向内训师建议把其中的一个案例分析得再深一些,于是该内训师就对案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又发现一些新的观点。

对于内训师来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课件,有些内训师一旦脱离课件就不会讲课,这意味着自身没有完全掌握课程背后的逻辑脉络。因此内训师一定要能够不断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达到依照很少的PPT课件,甚至不需要课件就能完成授课的理想状态。4.谁了解情况最多

在培训的过程中,内训师应当研究清楚学员中谁了解的情况最多,这类人往往掌握着丰富的信息和各类情况,在课程准备和讲授中一定要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关照和应对。

5.谁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内训师在每一次上课前,应当跟学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询问大家对今天自己要分享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建议;课程结束之后,要找一两个学员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员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有没有一些新的建议和观点。只有这样,内训师才能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6.谁对培训成果最在意

对于不同的培训课程,最在意的人也各不相同。有些课程只要课堂氛围好就可以,效果在其次;有些课程课堂氛围不一定要很好,但效果一定要到位。如果领导对培训的期望值过高时,培训工作就很难开展,所以,内训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谁对培训成果最在意,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将课程做到位。

从整个培训效果的定义来讲,内训师应是最在意培训效果的人。如果讲完课后,许多人围上来继续与内训师互动,交流和沟通某些观点并询问一些问题,就说明培训的效果较好;如果讲完课大家很快都走了,没有任何人前来与内训师互动,就说明效果一般甚至较差。如果课后没有学员主动与内训师互动的话,内训师可以主动邀请一些在听课时注意力集中的学员留下来交流,请对方给自己提一些意见,以不断地总结和改进。

四、培训需求分析的五大方法

在培训需求的调查和分析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供内训师采用,归纳下来主要有五种:第一,问卷法;第二,座谈法;第三,访谈法;第四,管理素质测评法;第五,观察法。

1.问卷法

问卷法,即向参训人员发放培训需求问卷,收回后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培训需求问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员想要学习哪些内容;二是学员对学习内容的期望值。比如,课程设置了10个知识点,让学员在每个知识点下面打分,从1分到1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习的期望值越高,假设10个学员中有8人对第3个知识点的打分在9分或9分以上,说明大家对该知识点的需求很高,内训师在讲课时就要重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大家对某个知识点的需求较低,讲课时就可以快速地一带而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讲,否则会影响课程的完整性。

问卷的目的是防止讲课内容的接受度不高。如果不进行调查分析,可能会出现该侧重讲解的地方没有重点讲解,而大家需求较低的部分又阐述过多。内训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员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判断学员对某一知识点的需求度。

2.座谈法

座谈法也称为“头脑风暴”,是内训师分析培训需求时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邀请公司负责人、培训负责人座谈,研究培训目标。

内训师在讲课时,一定要保障课程内容讲解到位,包括相关的案例和素材要考虑到位。当内训师通过单纯的讲解无法有效论证某一观点,或无法讲解得更有魅力时,就要通过相关的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素材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电影的剪辑、感染力强的歌曲或动画等。但素材的使用不能重复,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内训师如果想把培训目标做到位,应尽量以西方的素材为主,因为相比于中国的素材,西方的素材针对性更强。比如,在讲计划管理时可以使用美国电视剧《越狱》中的案例素材——米帅组织各色人物的越狱,制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这正是一种绝佳的计划管理。

3.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访谈三位以上参加培训的学员,调查学员的培训需求并收集案例。比如,在课程培训的前两天,邀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学员进行交流沟通,直接访谈学员对课程的期望。这一方法也经常使用,比较重要。4.管理素质测评法

管理素质测评法,即先发放管理素质测评问卷,然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对每位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做出评价。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管理素质测评,然后通过测评结果分析学员的能力缺失和培训需求。内训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并下载一些测评工具问卷,如能力测评、素质测评等,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测评,可以发现学员缺少哪些能力,然后针对学员缺失的能力进行重点的讲解。

作为内训师,也可以通过测评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然后加以改进,完善自己的能力模型。

5.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做第三方分析观察。当演讲者讲完某个观点后,如果台下的学员出现摇头、后躺等身体语言,就说明学员不认可这个观点,对此演讲者要及时进行调整。比如,某领导在公司的会上发表讲话时,员工觉得没趣,纷纷低头打游戏、发短信,甚至昏昏欲睡,而该领导仍在台上激情四射地宣讲,这类领导就没有掌握“观察法”。

内训师在讲课时如果发现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必须马上通过另外一个知识点把学员的注意力拉回来。一般来说,观察法在讲课15~45分钟之间至少要使用一次,因为成年人的专注力一次最多持续4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会产生思维疲劳,这时内训师可以通过讲个小故事、小笑话等方式,让学员的心情轻松一下。另外,作为一名内训师,在讲课中不能一味地讲述,而是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要观察一下学员的反应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再继续下面的讲解。

对于成年人的培训来说,要注重给学员带来快乐,使学员获得精神上的放松,释放一下工作中的压力。同时要切记成年人最讨厌学究式的讲师,如果内训师只是干巴巴地讲解一些高深的专业理论,不加任何生动有趣的案例和素材,学员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课程氛围和培训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做好内训的几点技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