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管理学概论》结业论文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21-98191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30 19:23: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管理学概论》结业论文

《管理学概论》

结业大作业

健力宝的管理变革

听完管理学概论的教学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下面我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一下健力宝企业的管理变革,其基本概况,发展历程,和公司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司所采取的变革措施,公司所取得的最终效果,还有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健力宝案例的历史背景复杂,要从改革开放后说起。

尽管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但能够与改革开放一同顺利成长的企业却不是很多。而能够生存到今天的企业,大都已经成为中国各行业中的佼佼者。健力宝集团与联想、海尔、美的、科龙等优秀企业一样,都是属于上世纪80年中期诞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20年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各行企业创造的传奇。中国企业的20年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的20年。对企业来说,是运营环境不断变幻的20年。一方面,内部竞争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不断寻求突破;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也使先进的竞争者不断涌入中国,得以占据先天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断综合起来的过程,就是本土企业所要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变化过程。

这样的环境变化对本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企业必须有战略的眼光,要有更高的管理水平,要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运营机制,要能够积极地培养人才,这样才能持续地取得竞争的胜利。现在经过了20年的风雨仍然健康地往前走的企业,例如联想、美的、万科等一大批国内优秀企业,无一不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一个定理。反观在过去20年里纷纷倒下的企业,根本原因无一不是违反了这个定理。

健力宝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但相对于已经倒下起不来的其他企业来说,它又似乎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跟很多走不到20年的企业相比,包括他的同行曾经红极一时的天府可乐等相比,健力宝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李经纬创出了健力宝这么好的品牌,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但健力宝还活着。第二,健力宝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命运转折期,未来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必性。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因为没有很好地适应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没能确立自己正确的战略,没能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培养人才,在饮料市场快速增长的时候,健力宝不升反降,最后陷入经营的困顿之中。

可以说,中国企业过去20年发展历史中所出现的问题,健力宝都经历过了。一波三折,起起伏伏。

202_年,是联想的20岁周年,也是健力宝的20周年。然而,与联想、海尔、美的等企业相比,健力宝在20周岁生日时,却正经历着一场自创建以来最大的浩劫,且前途茫茫不知归向何处。

回顾健力宝的发展历史,充满沉浮。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1994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到了广州。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大关。4月,健力宝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8月,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202_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2_万元左右。

健力宝,这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自1984年诞生始,在经过了15年的长期辉煌后,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2_年底被当地政府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由素有资本高手之称的张海等人收购。健力宝也演绎了一出国企变民营的典型案例,而将健力宝一手带大的健力宝创业元老——李经纬在健力宝被张海等人收购时则黯然退场,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十几个春秋,洒下无数汗水的健力宝。

然而,变为民企的民族品牌——健力宝,在私人投资者手中并没有走上新的辉煌,而是在两年半后的时间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生存危机。资本高手在治理实业两年多后,下课了。第一家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国内企业——裕兴集团老板匆匆走到了健力宝的管理前台,又很快悄悄离去。随后传出向来是以民族饮料品牌的形象树立在国人心目中的健力宝要被台湾的统一收购的消息。又由于遭到包括员工在内的各方面力量的反应,统一收购被中止。

健力宝,20年。这里面的故事太多,这里面的感慨太多,这里面也给我们对管理学的学习有太多的启示。健力宝在发展历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治理结构问题。

早期的健力宝在治理结构上具有优势,但最终还是陷入治理结构的严重缺失危机中,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健力宝的治理结构都是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的。或许,我们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司治理逻辑来梳理健力宝过去20年的治理问题。

1、股东共识问题。张海时期,健力宝的几大股东是严重缺乏共识的,对健力宝的未来走向缺乏统一的认识,最后变成了互相倾扎。张海在接受丁秀洪采访时,从他的角度谈到了股东之间缺乏共识的问题。一个公司,特别是像健力宝这么大的企业,如果在股东层面都缺乏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可想而知,企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2、制衡机制问题。张海在担任健力宝董事长兼总裁期间,独揽健力宝的大权,从董事会到公司管理层中的各个重要岗位均安排自己的亲信,公司缺乏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因为缺乏共识,又没有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张海包揽了健力宝的大权,最后导致股东之间缺乏信任,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决策。

3、领导者自律问题。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作为主要公司绝对领导者的李经纬和张海,似乎都缺乏企业领导者的自律意识,在潜意识里这个企业就是他个人的王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到最后常常是不能用理性的思维来开展企业经营。例如张海安插了大量的未必是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员到各重要岗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第二、战略的问题

盲目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是李经纬时代所犯下的致命性战略错误。李经纬的不相关多元化投资几乎让人眼花缭乱,李经纬的不相关投资甚至包括投资创办《新香港》这样的杂志。在多元化的投资方面,张海的毛病与李经纬几乎是一样的。资本运作的经历让张海在内心深处总跳动着资本并购的躁动因子,动用大量的经营资金去收购、收购再收购,几乎成了张海在掌管健力宝一年后的工作主旋律。战略的迷失让健力宝模糊了自己的真正方向,最后也几乎断送了自己的主业。

第三、管理的问题

无论是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期,管理的粗放是显而易见的。业务流程、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无一不是粗放型的。

缺乏系统的管理思维,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出发点,缺乏真正的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是以提升企业的素质为基本提前。

第四、品牌与营销的问题

在不需要明确的品牌定位年代,健力宝通过独创性的产品与体育、公关营销获得了极高的品牌声誉。但在竞争者林立且强势品牌越来越多的新竞争环境下,业已树立广泛知名度的健力宝品牌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仍然沿用老套路进行品牌的耕作,即使是张海这个新生代的领导者对健力宝品牌同样缺乏应有的清晰思维,最后的结局是迷失在品牌丛林中。

而营销模式的落后与缺乏实际求是的思考是健力宝在李经纬时代、张海时期都陷入不同的市场困境的相同原因。

李经纬缺乏对健力宝战略性营销模式的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而张海则是对健力宝的战略性营销模式进行了误判,采取了错误的合作伙伴制营销模式,从而让企业的渠道体系极度不稳定,不顺畅,缺乏效率。

第五、资本问题

健力宝其实从来就不乏资本的青睐,只是在后来的资本光顾时,它已经越来越成为资本鱼肉的对象,而不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品牌的更大提升和企业的腾飞。

李经纬时代完全有条件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通过国内包括香港股市去圈钱,从而为自己套到发展资金,但李经纬因为个人的喜好等诸多原因而将机会拱手让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上市图钱的机会。

不过,即使健力宝即使实现了上市圈钱的目的,以它的经营水平,最终也仍然会如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陷入经营困境而张海本身是一个资本炒家,通过资本的手段获得健力宝的控制权,最后又因为资本的原因而被迫下台。张海在健力宝的资本运作不是一个实业家的资本运作,而是一个资本玩家的运作。健力宝为扭转乾坤采取了一系列的的变革措施。

首先的变革措施便是健力宝的改制,在被浙江国投收购后,健力宝就从“国字号”变为“民字号”了。改革和管理向来就是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改革是为了建立更好更完善的制度,而管理是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手段。但如果没有好的执行与管理,那改革仅仅流于一纸空文,而毫无意义。健力宝便是如此。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健力宝本次回归一线城市也是一次改革,这似乎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说包装上和原先的健力宝有所区别的话,健力宝对自身产品的定位的变化更大,健力宝将自己定位为“专业的运动饮料”,主要面对爱运动人群,甚至推出一款针对年轻爱运动人士的系列饮料名字就叫“爱运动”,以期获得年轻人的认同。而中国健康的观念正在快速的普及过程中,而一线城市城市正是运动和健康概念最为成熟的区域,健力宝选择这一定位足见其重回一线的决心,而且健力宝一直就是和运动密不可分,常年赞助国家各代表队,深受专业运动员的喜爱,其碱性弱电解质水能快速补充人体运动流失成份,帮助恢复体能,而就在今年,健力宝更将和国家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开发专门针对青少年的饮料类型,相信其在专业运动饮料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而凭借运动概念回归一线的策略也将在当年取得重大进展。

健力宝公司改革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_年1月,健力宝集团成功转制,由国有变民营。新股东控股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与调整,新产品不断推出,业绩大幅提升,总资产也从改制前的37亿迅速增加到50亿。

202_年1月,健力宝集团由国有企业成功转制为股份制公司。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新产品不断推出,业绩大幅提升,总资产也从改制前的37亿迅速增加到50亿。202_年10月公司与台湾统一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加快了在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品牌效益日渐提升。202_年1月8日,健力宝与世界知名饮料巨头加拿大Cott饮料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为Cott的亚太区饮料加工生产基地,健力宝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之旅。公司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就业、税收、本地采购、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统一加盟,销售额12亿元;

202_年:销售额16亿元。202_年:销售额达成18亿元; 202_年1月8日,健力宝与世界知名饮料巨头加拿大Cott饮料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为Cott的亚太区饮料加工生产基地,健力宝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之旅。202_年:拿下202_年广州亚运会赞助权,成为指定运动饮料;

202_年: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启动。

新世纪,新篇章。相信在未来,健力宝集团将进一步突出主业,以做“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企业品牌”为崇高奋斗目标,以健康产业为龙头,以打造百年民族品牌为己任,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健力宝产业王国,再创民族饮料的新辉煌。

健力宝的大起大落,浮浮沉沉让我们也学到的只有改革创新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出路。

第二篇:管理学概论论文

《管理学概论》论文

题目: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2_年11月23日

摘要:

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管理的定义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

关键词:管理的职能 领导能力 团队精神

1.管理学概述

1.1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人是社会的动物,在从事集体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由于需要组织和协调行动,管理也因此而产生。管理的定义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2管理的职能:

1、计划:名词的行动方案,动词的拟定组织目标和实现行动方案的过程。

2、组织:静态的组织结构和动态的组织活动,与他人合作的需要。

3、领导:引导、激励参与者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和影响力。

4、控制: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5、创新:改变现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3关系

1.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管理工作一般从计划开始。2.组织、领导到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实施。3.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不断循环。

4.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轴心地位,是推动循环的原动力。

2.何为领导

何为领导,《管理学基础》中的解释: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领导是一个组织赋予某些人权利,完成组织的目标,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对群体活动组织,引导、行动的行为过程。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规模大小和管理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不管公司的规模大小,不管公司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不管公司处于什么行业,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领导者要具有大局观念,战略眼光,要有广阔的胸怀。中国正经历世界上最复杂的组织变革和国家转型,在此中间展现出来的种种复杂特征无法用世界上任何一个理论可以完全解释,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过程中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与道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样的,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也让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感觉到巨大的力量,并怀有深深地危机感,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说:“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惟有惶者才能生存。”企业如果“不创新”就“死亡”。因此当领导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努力学习,综观世界企业风云,要用战略眼光去想问题,看问题,处理问题。新的竞争秩序使我们不能再醉心于财务报表,而必须着眼于远景规划、价值观念、商界网络、企业文化等软技能。

中国有句古语:“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办多大的事。因此每个领导者要胸怀宽广,立足公司,放眼未来。要学会宽容。

二、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一个人有多重要,通常与他愿意担负的责任多少成正比。老子曾说过“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他认为,一个人愿意负载多大的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身为领导者的第一心态就是负责任。一个公司的使命是什么?负责任!对社会负责,对行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合作者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可以说,一个企业愿意担负的责任越大,它的成就也越大。对领导者来说,如果你能将“负责任”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负责任”成为一种共同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作为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以负责任的心态对待所有的事。比如,如果你时常抱怨你的员工不愿意去负责的时候,你应该想一想自应该负什么责任。

三、信任下属。信任是现代企业关系的基石。作为领导者首要任务是要创造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没有信任就没有领导。这种信任关系不是自然存在的,是靠领导去创造的。信任是一种互动关系,需要领导者首先具备信任的能力和心态,相信对方是真诚的,相信对方能够做到。因为信任是一种最大的激励,信任是一种力量。当然,信任绝不是放手不管,信任之后要跟进,要引证,需要你在一边激励支持他,直到他能做到。信任也是领导者对自身能力的高度自信,正式基于这种自信,你才将自己的信任支持给自己的员工。

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要做执行制度的带头人。每个企业都需要规章制度来指导其运营,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管理者的责任,自然公司和领导也希望员工遵守这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应当有助于企业取得成果,有助于员工完成工作。要确保规章制度有效性,要能使规章制度有效地执行。制度是战略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路线确定下来,领导是第一重要的。领导要带头遵守执行好公司和你自己制定的制度,做领导的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战略,一手抓管理,管理要细化。管理是对细微末节的管理,它是个苦差事,因为要深入到举手投足、细微末节当中去。有人总觉的领导者要管大事、要管全局,从组织分工的原则来讲,这是对的,可从管理的手段与艺术上,你一定要深入到具体的细节,抓住细微的小事,这样你才能不会与真实隔绝,才能管好大事,管好全局。随着IT技术的发展,扁平化组织的结构是趋势、领导者应该、也能够管好细微末节。在抓管理时,切记不能随心所欲,随意表态。

五、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我们一切的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宗旨,这是我们创业发展壮大的最终目的,在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中,团队利益总要高过个人。企业中的任何一级管理者都应当将全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部门利益其次,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许多部门管理者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而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公司的整体战略方向和整体利益。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如果公司无法在整体战略方向上取得成功,公司内部的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团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而团队无法成功的话,团队中的任何个人也不可能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功。好的管理者善于根据公司目标的优先级顺序决定自己和自己部门的工作目标以及目标的优先级。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团队精神

3.1 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

俗话说,市场是战场。在企业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今天,企业的竟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它就会像冲锋的号角,激励员工通往超前,奋力争先,不断战胜对手,取得竞争的胜利!

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打造团队精神更非一日之功。

把握时代脉搏,提炼时代精神,塑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快速转型、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时代。企业家不仅要紧随时代的 前进步伐,而且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总结提炼当今时代中 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自己团队的特点,并准 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点滴做起,精心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群体价值观的反映,它不仅仅是一种品牌、一句文告词、一件实物,而是外化为消费者的一种信赖感、安全感、满足感。消费者提到它,就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一种对其产品和企业形象的极大的心理认同。比如德国的奔驰、美国的麦当劳,还有波音、松下、壳牌等等。

但是,一个企业家要引领企业达到这般境界,决非一日之功、一年之功!然而,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倍显它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挑战性,诱使无数的企业家为之毕生奋斗。

3.2 打造团队精神

人的协作性不仅仅体现在实施过程中,而且还应该体现实施前的准备;没有充分的实施前的准备,就不可能真正地是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要赢得市场竞争性的预期目标就必 须充分估计将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包括“单一”与“多重”竞争对手的 策略应变)并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实施环节和灵魂上做好充分准备。人在市场竞争中的协作性的发挥提前到实施前,体现在实施准备之中。

团队必须形成有领导力、决策力、实施力不同层次上的一个强强联合体;如果不是最佳组合就难以在竞争中发挥协作性。不同的市场竞争形态对这个团队与人的知识和素质有 着不同的要求,要求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自身行业动态具备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培养团队灵魂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 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法律的内在机制就 是惩罚。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适度的惩罚有积极意义,过度惩罚是无 效的,滥用惩罚的企业肯定不能长久。惩罚是对雇员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雇员,有多 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雇主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加雇员对企业的正面认同,而雇主对 于雇员的频繁否定会让雇员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雇员也会否定企业。

不断赋予团队灵魂新的内涵。团队灵魂,作为企业的特有文化优势有着一以贯之的深刻内涵,如信念、士气、作风等。这些东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不能变。但团队灵魂的内涵并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随着世界工业经济变革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团队灵魂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拓展。因此,在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中,仅有“个人能力” 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国际视野”、“系统能力”、“智勇谋略”上去培养企业团队灵魂,努力打造一批具有 “国际化管理” 素质的优秀人才,使企业不同层面的人才在实施技能、知识积累、应变能力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第三篇:202_最新管理学概论论文

论企业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论文关键词:管理道德 道德规范 社会责任 经济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首要任务。人们否定了长期以来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动摇了循规蹈矩、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做人标准,改变了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生活价值观,各种利益关系重新分化组合,人们提高了对物质需求的水平,增强对自身利益的真切感。按理说,这应该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却引发了许多道德问题,在思想和行为上也存在许多误区。

事例1

202_年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发表了一篇题为《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报道,这篇报道不仅让三鹿集团彻底跨台,还让多名高官下台、奶农遭受严重损失,甚至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有人形象的将这一事件称为中国食品行业的“911事件”。

三鹿公司为了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往奶粉中加入成本极低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患上肾结石。一年前,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三鹿奶粉广告“1100道检测关,呵护宝宝健康,值得妈妈信赖”。如果真的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奶粉的检测,是觉对不可能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的。因此三鹿公司欺骗了广大的消费者,毫无社会责任可言。当有人举报时,又对涉嫌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被媒体曝光后,还一再发表声明称其产品符合标准,恶意隐瞒真相,将责任推脱至奶农身上。

社会道德规范是不能容忍这种损害消费者利益、打击报复检举人和对社会公众撒谎的现象。在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道德”面前,三鹿公司的管理道德是很低下的。三鹿公司的管理道德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许多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管理道德失衡的问题。事例22010年1月至5月间,富士康接连发生9名员工坠楼事件,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就在九连跳事件的余震未消时,第十三名员工也已纵身陨命,富士康被网民戏称为“赴死坑”、“死亡工厂”。这些跳楼身亡的富士康一线员工,多是来自农村的第二代民工,平均年龄二十多岁。在富士康,一线员工除加班工资外的基本待遇只能维持在最低水准线,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据报道,富士康要求员工签署自愿加班切结书,员工如果要辞职则必须支付畸高的违约金,被网友称之为比跳楼还可怕。N连跳事件使富士康深陷舆论旋窝,随即宣布基层员工加薪,引发了珠三角企业加薪潮和迁移潮的连锁反应。202_年7月,富士康部分工厂开始西迁成都和郑州,但随即爆出富士康大规模使用当地中专生作为实习生,获取“低成本劳工”。202_年10月,两岸三地高校调研报告揭露富士康内部仍存大量滥用学生工、漠视职业安全隐患、私了瞒报工伤事故、强制加班并克扣加班费等违法违规的用工行为。

近日在太原有202_名富士康员工在工业区斗殴,在工业园有许多玻璃都被砸碎,所幸在事发后当地警方迅速赶来才制止了这场斗殴事件。在本次的斗殴事件中有40人受伤,另外还有3名伤势比较严重,太原公安局的相关发言人证实了这场斗殴事件,他称确实有202_多名员工参与,而在凌晨三点这场**才平息。据说,太原富士康以前就多次发生保安武力对付员工情况。据一富士康员工透露,他有一次衣服扣子没扣,就被保安痛骂,险些动手。有附近居住员工称,当天冲突开始后,正好一车间两千人下班,结果一窝蜂的冲上去殴打保

安。该公司一直实行军事化管理,保安在其日常日常工作中充当着重要作用,保安人数近1500人。

严密的惩罚制度,准军事化的管理,让这些拿着不高工资,成天加班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不断积累着反抗情绪,只要碰上些许火星就会爆发开来。可见工厂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无法有效了解员工的意见与不满,管理者暴力行径。这些压迫工人,只为追求利益不顾工人切身感受的行为正是管理道德低下的表现。

事例3

12月4日下午,汕头市潮南区一文胸厂被人为放火,14名年轻女工吸入有毒气体窒息而亡,另有一人重伤。不幸中的万幸是,另有15人放软梯成功逃生。案发当晚,纵火犯罪嫌疑人、作坊员工刘双云在普宁被抓获。

昨日下午,汕头市潮南区政府、汕头警方联合召开“12·04”放火案新闻发布会,通报该案进展情况:纵火犯罪嫌疑人刘双云供认,作坊老板拖欠他3000元工资,他长久讨薪无果。他自称,事发前曾发短信警告老板,曾向相关部门求助,无果后放火报复。记者在附近的几家工厂采访后得知,在这些小作坊里老板拖欠工资已经成为常态。老板资金周转不过来,就会停发工资。有时候今年的工资要等到来年才能发下来。具被抓获的疑犯交代,老板根本不理会他的讨薪,打电话也不接,他也想到了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但是毫无结果。最终迫不得已选择了用生命赌工资。

这个惨案让人重新关注起欠薪问题。这在中国已经见惯不怪了一般,每到年末,全国各地都会出现各种各样讨薪的事件。可见许多企业不把欠薪当回事,在工人与资方的对话中一直处于劣势,需要到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时往往是无功而返。这也是中国企业管理者道德缺失的表现。

改善管理道德行为的途径

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准则

在一些组织中,员工对“道德是什么”认识不清,这显然于组织不利。建立道德准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道德准则是表明一个组织基本价值观念和它希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道德准则不能太笼统,即既要相当具体以便让员工明白以什么样的精神来从事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规定的内容也要相当宽泛,允许员工在不违反原则前提下有个人的见解和行动自由。因此,建立道德准则是减少道德问题、改善道德行为的一项有效的办法。

管理者以身作则

道德准则要求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因此,要使组织的管理道德准则得到员工的认同与有效执行,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言传身教。管理者应当以自己克己奉公、敬业奉献的行动和诚信友善的态度取得员工的敬佩和支持,在道德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古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每一个管理者都应当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自己廉洁自守,兢兢业业,才能要求员工为集体尽力。所谓“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就是如此。管理者通过他们的言行建立了某种文化基调,这种文化基调向员工传递和暗示了某些信息:如高层管理者把公司的资源据为己有、虚报支出、公车私

用、公款吃喝玩乐或优待好友,这无疑向员工暗示,这些行为都是可以接受的。

2.必须在人员提升和奖惩方面把好道德关。选择什么人作为提升的对象,选择什么事作为奖赏的对象,将向员工传递强有力的信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擅长溜须拍马、弄虚作假,通过不正当手段博取领导信任。晋升这些人实际是对不良道德的鼓励,对诚实正直、实事求是品德的否定。最终会伤害多数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发展。再如,如果领导选择关系户作为提升或奖赏的对象,则表明靠拉拢关系这种不正当的方法获得好处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的,于是“关系文化”就可能盛行,人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在工作实绩的创造上,而是转向人际方面的钻营。

奖惩也同样如此,必须奖励真正该奖励的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同时对明显不道德行为应及时作公开谴责和必要的行政处罚,让组织中所有人都认清后果,这就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做坏事要付出代价,不道德行为不是你的利益所在。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设立合理的工作目标

目标是行动预期要实现的结果,工作目标集中体现组织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要求。员工应该有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如果目标对员工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是明确的,也会产生道德问题。如过低的目标,降低实现目标的门槛,减轻应尽的责任,如此设定目标也是不道德的。通过降低预定目标,夸大最终成绩,谋取不正当利益。为了降低目标,有的管理者隐瞒事实,混淆视听,有的甚至上下串通,与道德规范格格不入。过高的目标把员工压得透不过气,即使是素质较高的员工也会迷惑,很难在道德和目标之间做出选择,有时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牺牲道德。

一些组织的工作目标不合理,还表现在目标体系中只有数量指标而没有或极少有质量指标,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伤害客户利益。这种管理的缺陷表现为目标不完善,实质是职业道德低,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无视客户对质量的要求。而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惑,并能激励员工而不是惩罚他们。

加强管理层与基层间的沟通交流

无法了解基层想法与情绪的领导层是无法有效凝聚起企业力量的,一盘散沙是无法面对市场经济的洗礼的。管理层应该多下到基层去了解普通员工的心声,知道他们的想法,才能在做出决策时照顾到方方面面,而不是不管工人的死活,强迫加班,不然就罚款。这只会积压工人的负面情绪,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到时候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企业的名声与利益损失不可计量。发现了问题还要及时解决,才能让基层员工知道管理者是在乎自己的。员工们才能尽心尽力的工作,而不是面上一套底下另一套。

加强政府与社会监管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与社会监察,是改善管理道德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按道德准则办事,现实中总有一些道德水准差的管理者难抵利益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弄虚作假,牟取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独立的社会审计与监察,是制止和预防这些不良行为产生的有效手段。根据组织的道德准则对管理者进行独立审计,可发现组织的不道德行为;惧于社会审计的威慑力,可以降低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措施抓住了人们害怕被抓住的心理,被抓住的可能性越大,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无良无德的企业和人员给全国人民带来巨大危害,也应了中国的俗语“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企业信誉扫地,砸了职工的饭碗,断了企业的前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一刻也不能停。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社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总而言之,企业只有积极提升自己的管理道德,勇于承担

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切实解决普通员工的问题。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走得更远。

第四篇:工业设计概论结业论文

包豪斯对工业设计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包豪斯设计学校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并对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作一简单回顾,同时对包豪斯设计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作概论性探讨,着重分析中国设计教育的思想、方法;教育结构,并对现时代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作了个人的、主观的评析。

关键词: 包豪斯 现代设计 中国 设计教育

1.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

1.1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对当时出现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他同时十分反对脱离实用和大众的纯艺术。1861年,莫里斯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绘画、雕刻、家具和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这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美术家亲自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构,但其背离了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否定代表新生产力的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1.2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进步性,错误地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1.3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或德国制造同盟

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旨在促进工业产品设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促进产品艺术设计的中心,在德国现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游离于社会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因此在包豪斯的教学中谋求所有造型艺术间的交流,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

2.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2.1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2.2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2.3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3.包豪斯思想

3.1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迷失流落为‘沙龙艺术’„„

3.2 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干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相之矗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4.包豪斯对建筑思潮的影响

4.1 包豪斯促使现代义建筑思潮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

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4.2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基本的特征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4.3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国际风格”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借口,他们“开拓机器生产时代的新的创造潜能,怀有对机器的热忱”。强调功能决定形式、不讲民族特色、个性特征,力求纯粹、反对装饰,这种国际语言逐渐推向理性、标准化使现代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之后根源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不断兴起。相继出现诸如:单纯反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复古的新古典主义;甚至新新古典主义;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的高技术派;和理性、情感的结合、抽象和历史的结合的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等建筑思潮。

4.4建筑上的革命也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设计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5.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1937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着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

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过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既能认清二十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

6.1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比如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导的张道一教授,最早就是从事图案教学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在1991年版田自秉着《工艺美术概论》一书中,同样可以清楚的看到包豪斯思想影响的痕迹,尽管当时的理解、认识与现在不完全一样。

格罗彼乌斯和包豪斯的理想“把人作为尺度”“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作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创造者约翰·伊顿教授以东方传统的精神文化与西方的科学进步相结合,以克服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危机,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的、倾向理性结构的、倾向真实再现的三种类型而予以不同的指导,伊顿的这种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与东方的“以意为之”的表现体系非常吻合。

6.2 我国设计专业名称设置也与70多年前的包豪斯类似

以上海东华大学设计专业本科分类为例:

艺术设计学院:工业造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工程 服装表演艺术

本科课程:以工业造型专业的课程结构为例,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近。

6.3 设计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

设计教育在我国走过二十多个春秋,从弱小到壮大,从幼稚到成熟,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奔驰的列车,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据统计国内在近三百所院校开设有设计专业,这无疑给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

6.4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问题应当予以解决。有人认为设计实践可以代替设计高等教育,这

等于取代了设计的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系统性。设计实践常常不能自觉提高设计水平。高等设计院校要以高人一等的教学质量、设计理念、教学设备对学生加以培养、训练,使他们通过实践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设计层次,从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应该体现出高人一等的文化修养。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桃战才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与市场出现脱节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恐怕与排课方式有关。国内院校排课的方式是按现有教师来安排具体课程,并非按照逻辑、结构的需求安排。如此,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件、完整性,实在令人担忧。加强理论课、选修课、理工科课程的教育,重视交叉学科和电脑的教育,是我国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国内将会需要大批的设计人才。根据这种情况,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来担负起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设计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设计策划》沈祝华着山东美术出版社 设计家丛书

《设计新潮》202_.1伍江着《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

《工艺美术概论》田自秉着知识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着新世纪出版社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王受之编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王受之编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业设计毕业论文

第五篇:材料科学概论结业论文

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姓名:刘跃坛

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荆州中国 434023 【摘要】如今,计算机工业无处不充斥着纳米技术的身影,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微处理器等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方面。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即使如此,在未来几十年内计算机制造领域依然会遇到瓶颈。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在计算机微处理器、磁存储、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研发的突破性进展。“未来的时代将是纳米的时代”。展望纳米技术的前景,它有望又一次改变计算机工业。【关键词】计算机;纳米技术;应用

(引文)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航空、航天、机械、汽车、船舶、石化、医疗、食品等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纳米技术的身影,很多新材料和新名词也应运而生,比如纳米陶瓷、纳米金属、纳米塑料、纳米机械以及纳米计算机。目前各国都加大了对纳米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力争想在这一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许多国家都把研究纳米技术和开发纳米技术新产品作为在未来世界高科技产品竞争中的重要手段。美国制定了纳米技术战略,与21世纪信息技术战略并列为最优先研究开发的重点;日本政府在其“202_科学技术振兴重点指针”中把纳米技术列为重点;西欧对纳米技术的投入已达数亿美元,还将纳米技术列为欧盟202_-202_年研发科研框架计划。在我国,纳米技术、纳米存储器件、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更是大出风头。有人说,我们处在一个纳米的时代,纳米技术将改变人类的未来。

我们无从展望纳米技术的辉煌远景,但就纳米技术给计算机带来的重大变革还是有目共睹: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图形芯片,容量更大的磁盘、光盘以及未来的存储技术,进展神速的燃料电池技术,甚至是取代硅计算机的下一代计算机。纳米技术在这些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深刻影响到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方向,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计算机领域的纳米技术。

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先让我们接触到纳米概念的或许就是微处理器,确切的说,应该是包含微处理器、图形芯片在内的所有半导体芯片。我们知道,目前的半导体芯片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它们无一例外地使用了仙童公司发明的“平面处理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的平面处理技术可以简单作如下归结:首先将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杂质扩散到高纯度硅片上,然后在掩模上绘好晶体管结构,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加以缩小,将结构显影在硅片表面的氧化层,再利用光刻法去掉不需要的部分。这一系列流程被称为扩散、掩模、照相、光刻,整个过程也被称为“平面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半导体工业,使制造出含有大规模硅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芯片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之后因特尔、摩托罗拉、IBM、西门子、台积电、联电、富士通、AMD、三星、现代、美光在内的所有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所用的无一例外是此项平面处理技术,完全可以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产业是建立在平面集成电路技术的基础上的。而这个领域的技术提升是极其快速的,摩尔定律便是最有代表性的阐述:“每隔18个月,半导体芯片的晶体管规模将增加一倍”。那么,业内如何在相同面积的硅芯片上容纳下更多的晶体管呢?答案就是采用更加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

衡量制造工艺的基准就是“线宽”,它是指芯片内晶体管连接导线的宽度,线宽指标取决于光刻机所采用紫外线的波长———紫外线波长越短,在一定尺度上干涉和衍射的现象就越不明显,晶体管可以达到的线宽也就越小。而线宽越小,晶体管及导线的尺寸也就随之缩小,晶体管密度也就获得了提高,芯片自身的功耗也会得到降低,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另外,由于晶体管密度提高,同样规模的半导体芯片的面积减小,一块硅晶圆上可以生产数量更多的芯片——简单点说,线宽更小的先进工艺不仅有助于提高芯片的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所有半导体制造商无一不竭尽所能来降低线宽。上个世纪90年代,微处理器的线宽达到了零点几微米,相当于几百纳米,此时的线宽称不上纳米尺寸,只能说是微米级别,也正因为如此,半导体芯片又一次被称为微电子芯片。在Pentium Ⅱ时代。半导体的线宽进一步降低到0.25微米,CPU的频率提升至400MHz,晶体管规模大约为750万个。之后因特尔的PentiumⅢ芯片达到了0.18微米,频率到了1GHz。我们可以看到,大概1年半的时间芯片的线宽会缩小一个等级,晶体管规模会翻倍,芯片性能提升。

半导体制造真正进入纳米时代就在202_年,因特尔率先实现的90纳米工艺(0.09微米)可以说是一次飞跃,90纳米工艺的引入,可以让半导体芯片的晶体管规模超过2亿个。频率达到4GHz,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最先受益的应该是微处理器,紧随其后的是图形芯片,接下来是内存芯片。而到202_年,我们看到了65纳米工艺的出现,之后是45纳米、30纳米。那么,半导体芯片的线宽可以照这样的速度无限缩小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很快就会遇到原子尺度的限制——当线宽与原子尺寸接近的时候,半导体芯片就会从内部崩溃,原子运动造成的干扰导致晶体管之间的连接导线功能失常,芯片无法正常运作。更要命的是,这个难题根本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改进加以解决,半导体芯片的线宽不可能只有几个原子的厚度,换句话说,以硅半导体芯片为基础的计算机工业在未来的十来年内就要遭遇这样的严峻问题,除了另辟蹊径就别无解决之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找到新的道路,计算机工业将不可能再获得什么进步。

面对原子尺度的限制,最有希望的解决办法还是纳米技术。不过这里指的是新型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它目前是硅晶体最有希望的接班人。

早在1991年,NEC公司研究人员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石墨阴极沉淀物时候发现,在这些沉淀物中存在着一些由石墨碳原子层卷曲成的铁丝网状碳管,管的直径只有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而这样的结构此前没有过记录,该结构被称为“碳纳米管”。从尺寸上来说,碳纳米管相当于人头发的百万分之一,相当于目前硅晶体管的五百分之一,但是它的结构强度比钢铁还高10倍。当然碳纳米管取代硅晶体管并非因为这个,而是其奇妙的电学特性:管壁卷曲结构的不同可以让碳纳米管成为一个绝缘体、半导体、良导体,具有与硅材料相似的特性。理论上说,以碳纳米管代替硅晶体管完全可以实现。而且可以预知,利用碳纳米管制造电脑芯片,不仅运算速度将大幅提高,自身的尺寸也会大大缩小,功耗大幅降低,集成度更高。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从事了相关研究,不过离实用化最近的成果来自IBM公司。我们知道,所有的半导体硅芯片的逻辑电路都是由与、或、非等逻辑门组成,若要利用碳纳米管制造芯片,就必须实现这三个逻辑门。早在202_年IBM就宣布成功制造出了碳纳米管结构的“非”门,在202_年5月,IBM又宣布自己的最新成果,制造出了迄今最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速度比同期最先进的硅晶体管还要快很多。对此,IBM研究中心负责纳米技术研发的主管表示:“一年前我们首次研制出一种基于纳米管的微型晶体管时,并不知道它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晶体管的两倍多。这种新型晶体管体积小固然是一个好特性,但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性能。”

从功能上说,碳纳米管取代硅晶体管已经毫无问题,但是是否能实现实用化还取决于如下因素:其一,是否可以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符合要求的碳纳米管;其二,能否像制造硅芯片一样制造出包含数十亿碳纳米管的碳纳米芯片。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科学界已经取得很多进展——1996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Rachard E.Smalley采用金属钴作为催化剂,使得碳纳米管能够以绳状方式成簇出现,但是它的缺陷就是最后的生成物多了多余的金属管道。后来IBM宣布这一问题已解决:IBM在纳米管制造过程中以硅代替钴作为催化剂,批量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单壁纳米管。照这样的速度看,实现碳纳米管量产并不是什么大困难。不过,要制造出复杂结构绝非易事,业界必须找到类似大批量制造硅芯片的技术才行,而这方面的工作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考虑到硅导体工业还有10到20年的生命期,我们还是有足够时间去解决剩余的技术问题。

如果说在半导体领域,纳米只是一个线宽代名词,而在硬盘为代表的磁存储领域,纳米技术早已得到了应用。大家都知道,磁盘是利用磁颗粒的磁性来记录数据,由于物理尺寸的限制,硬盘的盘面数量和盘面大小几乎已经标准化,这样若是要提升硬盘容量,唯一的着眼点就是努力提高磁区的存储密度——对应在磁盘技术上,就是说盘面上的磁颗粒必须必须变得越来越小。但是,磁颗粒同样不能无限小下去,原因并非是原子尺寸的限制,而是其稳定性,我们知道,任何磁体受热会产生磁性减弱的现象,磁颗粒越小会使得读写过程升温更加明显。当温度升高至某个临界值,该磁体的磁性会完全消失,这种磁波动现象肯定会减弱磁头对信号的感应,倘若信号减弱到无法识别的地步,那么磁盘存储的数据就可能在读取时候出错或者丢失——这就是“超级顺磁”

IBM最终找到了绕过超级顺磁的方法——在盘面上扩充磁层。我们称之为AFC Media技术。在奇妙的纳米钌元素层的帮助下,IBM成功的在一个磁面做出了多个磁存储层,该元素层不会让两个磁面间的磁场产生干扰,自然不会干扰数据存储,得益于该技术,IBM突破了每平方英寸100GB的磁存储密度的限制。尽管磁存储密度已经提高了很多,但要靠AFC实现每平方英寸TB等级的高密度还是很困单的。在这方面,希捷公司最新的研究值得赞赏,它的SOMA技术让磁颗粒尺寸缩小到3纳米级别,让未来的磁盘可以实现每平方英寸50TB的惊人存储密度,那么,SOMA技术是如何实现这一切的呢?我们都知道,温度对磁盘的磁性影响很大,我们在追求高密度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材料是不是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而FePt就是同时具有这两种特性的新一代磁存储材料。它对温度很不敏感,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磁性,只不过此时活性较高而已。另外,这种材料可以自动组成表面均匀、排列整齐的磁颗粒阵列,制造上很容易实现,由于不需要考虑顺磁现象,FePt颗粒可以无限的小下去,这就会带来磁存储的不断提升。

在针对笔记本电脑开发的燃料电池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纳米科技的身影。与同重量的锂电池相比,使用甲醇的燃亮电池可以产生比它多10倍的能量,因此被人视为大幅延长电子设备续航时间的关键。

燃料电池的基本燃料是氢和氧。即由电化学反应方式实现氢和氧的结合,同时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它其实是氢和氧进行冷燃烧释放能量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必须借助电解质和催化剂进行——在针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燃料电池方案中,所用的电解质多为甲醇,催化剂则是金属铂。如果要让电池输出更多的电能,就要求甲醇反应得越强烈,而这取决于铂催化剂与甲醇接触面的多少。铂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甲醇反应就越激烈,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就越大——NEC、日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者。

NEC的燃料电池方案使用的是一种很独特的“碳纳米突”催化剂结构,所谓碳纳米突,实际就和前面介绍的碳纳米管类似,但是功用大不相同——碳纳米突的作为金属铂微粒的载体。由于碳纳米突材料表面具有纳米级的微细结构,可以让5纳米直径以下的铂微粒可以均匀扩散,催化剂的表面积大大增加,这样是电池反应变得激烈,释放了更多的电能——借助这项技术,NEC可以实现每平方厘米50MW的输出功率密度,而它最终的目标是将这个数字翻一倍。

和NEC不同,日立借助的是低纯度的纳米管。日立将碳纳米管的部分碳原子置换成氮、硼之类的杂质,日立将它称为“杂质纳米碳”。据透露,这种杂质纳米碳结构可以更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微细度,加上日立将铂微粒的直径从原来的10纳米降到了2纳米的级别,铂微粒与杂质纳米碳结合得更加紧密。而由与接触面的扩大,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也随之提高。

虽然碳纳米管可以让电脑芯片获得更好的性能,但是投入研发的却只有IBM等为数不多的企业,芯片工业的霸主因特尔和AMD并没有参与,这使得整体水平提高缓慢,我们要真的看到这种高性能的芯片或许要等上几十年或更久;希捷似乎让大家在磁存储领域看到了希望,但是FePt颗粒制造过程中不会形成环形磁道结构,也就是说无法真正应用到传统的硬盘上。

未来的时代将是纳米的时代,这句话对于计算机技术同样适用:电脑芯片要求获得更高集成度和更高的工作频率,纳米尺度线宽的先进制造工艺不可或缺。而当极限来临之后,纳米技术再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碳纳米管将成为半导体硅片的接班人;在磁存储领域,纳米技术同样举足轻重,未来的磁存储密度的关键可以说完全在于该领域纳米技术的进展,我们乐于看到希捷SOMA技术将FePt磁颗粒的尺寸降到了3个纳米,届时每平方英寸50TB的惊人磁存储密度将成为现实;在燃料电池领域,纳米技术也是地位关键。失去了纳米技术,计算机工业将无以存在,也许此前我们关注的对象就是单个部件,但并不能因此疏忽。

【参考文献】“计算机中的纳米技术”

《个人电脑》(期刊)202_年8月2日期

《管理学概论》结业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