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_生物论文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21-109597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8 12:44: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_生物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新课程标准 上海近几年在部分高中学校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所谓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202_年秋季,“研究性学习”以课程的形式,正式出现在高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但在初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概念,而笔者在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后,发现新增加的、稍做变动的许多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其实就是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行的。新课程标准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课程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修订为:“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而在具体的目标要求中,知识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动;能力方面,把要培养的科学素质具体化了。这些教学目标都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得以实现。教学内容中,根据初中学生基本上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安排,主要学习感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例如,“植物类群”部分,简化或删去了生活史和发育过程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在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方面增加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知、情、意、行综合的过程,既是本学科知识的反映,也与设计、策划探究过程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有关,还能体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在科学精神、态度的支持下,建立起一套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维护、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习惯。2 新课程标准中“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内容专题讨论法 有人提出要克隆他人和自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实验探究法 1.探究种子的成分;2.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探究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4.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5.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6.探究茎对有机物的运输;7.探究原生动物的趋性;8.探究一种动物的一种行为;9.探究骨的成分;10.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11.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 现状调查法 1.校园或家乡植物种类调查;2.食用菌调查;3.调查本地常见的寄生虫病;4.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调查;5.调查本地计划免疫实施状况标本制作法 1.采集植物标本,制作腊叶标本;2.采集昆虫,制作昆虫标本课题研究法 1.人类基因组计划;2.艾滋病方案设计法 调查附近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保护环境的书面意见情景模拟法 1.到学校附近的树林、草地或池塘、农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2.设计、模拟小小生态系统3 分析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3.1 研究性学习的五个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性问题的探索中。(2)收集数据: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性问题中的作用。(3)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4)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5)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从以上的归类表格来看,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有的只是截取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如“艾滋病”就是资料收集,而“探究种子的成分”作为一个探究实验,仅仅是利用不同的种子验证假设。这与高中专题性“研究性学习”相比,初中的学科教材已安排了与知识同步的研究性课题,这主要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自主程度较低,掌握的背景知识较浅,不需要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研究问题的活动中去,把重点放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研究的乐趣,因此,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初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凡事好问为什么”的特点,尽量使学生在中学阶段乃至成人以后仍然具有这种重要的心理品质。3.2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分享与合作。(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6)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过程,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很多工作是要在没有教师指导的课后完成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要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逐步培养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研究性学习”能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会发现任何知识都是不断发展的,都处于不断的修正过程中,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4 需注意的问题 4.1 根据学生的特点,放低要求,增加评价频率 初中生,尤其是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只是掌握了读写算的最基础的知识,对社会和生活了解甚少,兴趣多、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极易转移;开始有独立要求,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对成人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想象丰富,可塑性也很强。基于学生这样的特点,再加上整个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较多,进展缓慢,所以每个环节的设置应尽可能的具体。如“评价”对每一个活动步骤都要有总结和评价,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即可,尽量以鼓励为主。4.2 教师提前预期学生的需要,加强指导,逐步放手 在每阶段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自己尝试一下,遇见学生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各种讲座要放在学生进行每项活动步骤之前,让学生先掌握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技巧以及演讲、答辩等方法。在活动开展以后,要及时了解活动情况并注意随时予以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学生各种建议。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初期,要多举例,让学生模仿,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以后逐渐增加难度,熟练以后,再鼓励创新,自行设计研究方案。4.3 充分利用校内、校际、校外和家长等资源 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常常需要外出,为了安全期间,初中生应尽量减少校外的活动时间,尽量安排在校内进行,这同样也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因为这些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中查阅资料,上网或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同龄人,在不同学校开展校际调查;利用“家长资源”,主要是请家长力所能及的参与学生客体的讨论,为孩子出谋划策,利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帮助。5 结束语 初中的“研究性学习”比起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结合学科教材,因而学科性较强。严格说来,应该算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就人的发展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初中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不能还像小学那样,过多的倚重“接受学习”,而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逐步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入高中后,从事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就不会显得突兀,过渡会更自然。因此,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初中教师也要进入各自的角色,积极准备,当好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第二篇: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1、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202_年5月,在朝阳区45中学初二年级首先成立了研究小组,以王海燕老师为主,开展了将初二生物会考成绩与学生研究性课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探索。

首先,将会考的百分评价制分解为两大部分,即研究性试题的检查和知识性试题的检测两部分。前者以 60分为满分而后者以40分为满分,学习的评价分为重视定性评价、差异评价、进程评价。60分研究性题目设计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性、生活性色彩较浓的论文题、实验题等,并选择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进行立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自己规划实验报告,在得出实验结论后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完成一个小论文,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考评的基础上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奥妙颇感兴趣的心理倾向,而且能把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上来,取得了探索的初步成功。通过前期工作,我们积累了一部分课题研究素材,包括:学生的实验论文、教师的评价材料、实验教师的阶段性总结报告等等。

(2)中期推广工作

202_年8月,朝阳区成立了以45中学王海燕等老师、68中林凯老师等为主要参与者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新课程评价标准改革的新理念,并形成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其次,教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由学生自主选题,为生物会考结业论文自己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做准备。

第三,为学生建立了各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档案材料,包括:生物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表、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积累的档案主要有练习卷、探究报告、开题报告、收集资料、评价表等。

第四,在调研题中辟出专门篇幅,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为下学期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向家长和学生下发《在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表》和《初中生物评价

改革学生调查问卷》,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活动,同时,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介绍给家长和同学,了解学生对评价改革的看法,以便于完善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第六,研究编纂《研究性学习学生用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指导。第七,为学生统一办理图书借阅证等,指定调查、探究与实验指导报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了条件。

在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进行 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和规律的探索,保证了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实验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们布置学生参加了省学院组织的《初中生生物科研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上网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开展生物课外实验,共有近3000名学生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撰写活动,在省级评比中有千余人获奖,二十余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在我区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热潮。

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以模范教师引路,多名教师积极参与生

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新格局,通过我区生物教研网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网站,发布了大量的教研文章,为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利弊得失积累了大量的行程性材料和教研论文,并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同时有 34位教师就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或其他研究课题撰写了论文,并获得省级奖励。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通过试点采取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等方法,同时将期中期末的的全区统考改革为开卷考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推动评价制度的改革创设了先机。

我们还组织生物教师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以学科 研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科的参赛题目,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全国 6个新课标实验区的教学教研网站,准备了近202_字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 初选要求,包含了教学评价、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多个方面,并将 45中王秀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上传至教研网上,使参赛教师做到了心里有数。我区参加大赛的生物教师为这次活动做出了刻苦的努力,她们收集了大量的备课材料并进行了精心组织,相互之间团结协作,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由于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参赛的教学设计各有新意,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3.阶段性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可情况,我们对区内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现阶段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课题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识。

多数教师认为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并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改革很适应和基本适应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大部分教师认为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说明生物学科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 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的。多数教师认为领导重视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是最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学氛围较好、教师业务能力较强也是重要条件。结合调研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安排了业务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师,为生物教学改革实验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情况。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开展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培训的作用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提高最大的是了解了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的理念、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背景和目标,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等等。使教师

收获最大的培训方式是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讨。反映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式培训已成为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进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3)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带来的变化。

学科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强,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的教师能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产生了一些压力,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有所增加。多数教师对能参加到这次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行列感到高兴,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为完成课题研究的艰巨任务,自己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们认为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这反映教师调动了学生开展研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步得到了落实。

(4)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师们认为在中学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不利条件是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不能满足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的需求,最大的难点是缺乏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另外,教师们还集中反映了关于如何评价学生和教师工作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教师谈到 研究性学习更适合小班化教学,对于大班,教师难以开展有趣的活动,不敢“放”,“放”了以后难以收回,时间也不允许。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觉得以下问题仍值得思考。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凸显不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题式自主性综合研究活动,强调自主选题、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特色。由于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创新性。但由于生物教师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指导能力的欠缺,往往生物教师知识的局限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如在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选题丰富多彩,如“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区易刮旋风的起因”等,对问题的选择既有生物科学方面的,也有理化学科方面的;有现实题材的,也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不仅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形成了气息浓郁、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反观我们教师的命题则难于跳出生物学科这一小圈子,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缺乏理论的指导,而是怎样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不断地学习、进修,以加强对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及时把握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状况、,生物热点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勇于克服困难,保证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成功实施。其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小班教学,特别是课题研究计划、讨论与思考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研究性 学习中去。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应尽早编写添置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 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辅助教学设备。增加、扩展教参内容;制作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在教学辅导资料中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列出一些书目或网站名称,指导教师或学生参看,以扩大知识面。第四,尽快出台 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将是开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有效的指挥棒,是课题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结合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对生物教师的 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的重点是使教师了解现在学生对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 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力进行正确的估价,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应用的知识领域,了解学生在进行不同 研究性 学习时的感受和体验,为在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打下基础。同时,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协同教学的能力,改善教学的组织形式,尝试以学科间协同互动的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建立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记录教师的自选发展目标,参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态度,记录其在 课题研究 及教学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把教师的发展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初中生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只是我们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迫切需要各方面领导与广大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区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做出共同的贡献。

第三篇: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2

生物研性学究习论文

开始时大家对课题的确定意见各不相同,后来我们聊到了食物,于是我们的兴趣就随之而发,限于目前的大家最关注的食物营养价值问题,我们纷纷积极地发表意见。最后,我们的意见就统一了,一致决定课题的题目为——果蔬中VC含量与测定。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这次生物学习的主要方面,明确研究路线。

第二阶段:按照研究路线为研究重点,查找有关的资料,让组员对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阶段:总结分类,整理有关部门资料,完成论文及结题报告。据调查了解,香蕉则是天然的免疫力强化剂和制酸剂,含451毫克的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热量却只有105卡路里,不含任何脂肪,对头发来说是非常好的“点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食物。柠檬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A,增进视力、消除青春痘、保湿眼睛和眼部周围肌肤,它最“用功”了。水果中有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的维生素C的含量却很少。有资料表明,猕猴桃、鲜枣、草莓、枇杷、橙、橘、柿子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100克水果的维生素C的含量来计算,猕猴桃含420毫克,鲜枣含380毫克,草莓含80毫克,橙含49毫克,枇杷含36毫克,橘、柿子各含30毫克。香蕉,桃子各含10毫克,葡萄、无花果、苹果各自只有5毫克,梨仅含4毫克。

实验过程:

1.制备果蔬组织提取液。

选取一种实验材料(我们选取了苹果„„)50g,放入食物粉碎机中,另取50mL蒸馏水,先加入40mL,进行粉碎,留10mL蒸馏水用于冲洗粉碎机,冲洗液并入粉碎液一起过滤。用尼龙纱布过滤,将滤液收集在烧杯中,加入4mL 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并滴加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将pH调至3。

2.滴定组织样液

取1/2上述滤液置于锥形瓶中,记录滴定管初读数,然后开始用浓度为0.02mol/L的碘溶液进行滴定。速度不能太快,边滴定边晃动锥形瓶,使碘溶液与滴定溶液充分混合。随时注意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防止碘溶液过量。至锥形瓶中溶液呈蓝色,且在0.5min内不褪色为止,及时记录末读数。重复滴定一次。计算出两次滴定所用碘溶液量的平均值。

3.计算所测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

在理解公式:“某种果蔬(苹果)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mg/100g)=滴定组织提取液用去的碘溶液量(mL)/滴定标准维生素C药片溶液用去的碘溶液量(mL)*100*4”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摘要:

排名食物分量(g)数量维生素C量(mg)

No.1樱桃5012粒500

No.2番石榴801 个216

No.3红椒801/3个136

No.4黄椒801/3个120

No.5柿子1501 个105

No.6青花菜61/4株96

No.7草莓1006粒80

No.8橘子 1301 个78

No.9芥蓝菜花601/3株72

No.10猕猴桃1001个68?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成绩。

因为这是一项较热门的、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要将之做好实属不易;而要将之出色的顺利完成,更是难上加难。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外在的困难:资料收集不够全面,资料整理时忽略了某些必不可少的因素;问卷设计过程中有部分问题设置得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发放过程中得不到部分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回收起来的调查问卷有部分回答不符合要求;外出采访时有某一些细节还做得不尽人意,尚需改善;合作过程中某一些微小之处配合得不够默契,部分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不够全面、细致、深入、辩证;等等尽管如此,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引和辅导下,我们小组的同学乘风破浪、患难与共,携着自信,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完善以及回顾、反思和总结经验,在来自于各方各面的积极配合与热情帮助下,经过了大家不懈的努力,跨

越了一道道坎坷,冲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研究任务。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对身心的全面发展的锻炼机会。它更让我们学会走出课堂,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去做学问、求真知。通过整个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升华了我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过程中以及采访考证,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的与陌生人交流沟通,学会处理好待人接物的细节问题;在和同小组的成员的分工合作的方面上,令我们更加注重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更好的平等协作,更好的取长补短,既扩大了社交范围与思维视野,又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在分析和探究的相关问题上,不仅提高了对于社会生活的洞察与思考的能力,也使我们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当然也提醒了我们不要忘记对你身边的家人、师长、学友等施予你看似微不足道的关爱;„„

我们能够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上网查阅资料,完成论文,结题报告,锻炼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锻炼了我们与社会的接触能力,同时我们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真是受益匪浅!

生物课题组

第四篇:生物研究性学习(定稿)

生物(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轮作是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调查当地农民有计划更换作物种类的方法及原因。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尝试过程:①让学生明确完成开放性作业的步骤;②根据学生个性特长、个体差异、优生、后进生、中等生兼顾将全班学生分组,一般3~5人为一组,并明确分工;③提供研究的开放性作业,供各组选择、参考、借鉴,也可自主设计;④各组制定计划:研究的主要问题、步骤(程序)、所要做的工作,所需的资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等;⑤开展研究:从各种资源收集有用的原始资料,归类整理、归纳、分析、概括,从中找出规律的东西,得到自己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⑥研究成果:把研究成果采取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小论文、图表、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一次演讲、一场辨论、一次实验、一次活动设计等;⑦评价:班级上设有一个研究性学习角(开放性作业角)及时将学生的开放性作业成果展示,供学生们欣赏、交流、评判。

根据开放性作业形式(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性)设计对应的表格:如实验记录表、访谈表、观察表、调查表、研究方案(计划)表、活动情况记录表、课程研究论文表等。发给每组,供学生研究学习时选择使用,使学生有的放矢,有方向、有目标。

完成一个开放性作业一般需2~3天双休日,而需要2~3周左右时间,原则要求每组每学期必须完成3个左右开放性作业。在教室中的研究性学习角(开放性作业角)设计一个进程表,督促、激励学生积极完成。

(三)评价工作:

首先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研究性学习角”(开放性作业角),里面包括各组开放性作业进程及完成数量,开放性作业计划,中期成果,最终论文等,让全班观摩开放性作业完成的形式,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感受学生的辛勤付出和开放性作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知识与生活经验及社会联系的价值。

其次,成果不要求一致,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行。论文、报告、实物、图表等在班级展示交流,先同学们间评价,后在学科备课组内,由教师给予评价。一种是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另一种是根据特色评价:如最佳小论文、最有创新奖、最佳见解奖、最佳设计、最佳制作等。所有成果材料放入学生学习成才袋中,并给予学期研究性学习应得的学分。

再次根据学生评价及教师集体评估情况,选择富有特色的开放性作业在全校展览,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会用开放性作业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局限,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一定困难,而开放性作业贴近学科、贴近实际,从小课题开始,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可以突破这个瓶颈,它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与研究性学习最大相近点就是教学的开放性,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现实、实践、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多

了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随之提高。它能强化基础知识的综合与灵活应用,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对传统意义上知识教学的一种超越,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奔向这样一目标: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开放性作业从课题确定、到信息处理整理、问题发现和研究、到最佳作业成果,都是学生自主完成,体现出“自主性”;学生从多渠道、多方面来认识同一知识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提出和解决问题,把握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体现出“开放性”;积极参与“调查、实验、观察、探究”活动,真正去认识社会生活,感受大自然,在学习中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出“实践性”;学习涉到的学科知识内容是广泛的,从最熟悉学科知识入手,逐渐渗透、涉及其他学科并进行综合运用,活动还会因为共同目标、相互配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了“整体性”;研究中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甚至失败,学生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出点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体现了“生成性”。

实施开放性作业,遇到困难很多: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时间限制、学习资源缺乏,学生个体差异等,我们针对措施是加强宣传,展示优秀研究成果事例,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从实际出发,多选择一些与课程相关,简单可操作,内容体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开放性作业,做到讲质量不讲数量,讲实效不讲花架子,讲过程不要流于形式,真正使学生“劳有所获”;加强教师的指导,积极提供信息资源渠道,帮助学生总结经验,热情为学生服务,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既无统一标准化教材,又无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组织学生上好这门课程,首先自己要先学一步,对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要求、操作方式做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方。过去我们常说学生得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甚至文理不分,综合性特征十分明显,教师就不能在学生面前显得无知而尴尬。另外研究性学习带有一定科学研究的特点,我们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有缺陷的,需要通过学习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开放性作业)需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需要深入自然、社会中,熟悉、挖掘、利用与民众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研究价值高的热点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3[2]周鑫荣化学教育体验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模块中开放性作业202_,(11),24

[3]张华新华文摘 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202_,(8)

[4]王洪奇教育艺术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202_,(9)45

202_-02-29人教网

下载:

关闭打印推荐给朋友大中小

【上一篇】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开发需要专家、专业团体和机构的援助相关文章中学化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思考

第五篇:初中生物学科的地位和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学科的地位和教学

——边疆农村生物教学地位和教学

【摘要】:在人类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生物学科在我国是初中学校的眼中一直是“小学科”,老师眼中的“豆芽科”,学生眼中的“副科”,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我们在生物教学方面又应该如何运用.?如何才能提高生物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让学生更好的学好生物呢? 【关键词】:初中生物 地位 课堂 教学 副科 学习教学工作

一、生物学科的地位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人类来说,生物的确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生物学太重要了,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上个世纪以来,生物科学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和突破已经使生物学这门古老学科焕发了青春。随着它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作为医学,农学、环境等学科的基础,更为物理、化学、信息科学、材料与工程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已经成为21世纪带头学科之一,生物工程已成为21世纪龙头产业,生物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生物科学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又是怎样一种地位呢?

我们将英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一比较便可得出结论。众所周知,英语从六、七十年代的学而不考,到按一定比例进入考试成绩,发展为现在的中考120分,生物确不参与中考。这样在学校师生眼中它就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副科,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要花费时间,学生就认为可学可不学,考试前应付一下就可以,考好考差一个样。而英语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初学科的龙头老大,甚至在大学里它也是牢不可破的第一专业,哪怕你是中文专业的。而在自然科学发展最为迅速的生物科学、日益呈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物科学,几十年来仍然是原地“一二一”。与高高在上的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比起来,它只是一个小老弟!我国现行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中,生物学的“副科”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却是人为造成的。解决这个地位间题,是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中首要的问

关于生物这样的学科,我们教育界给它付予的名字很多,象其他不受重视的学科一样,从最开始的豆芽科、到副科、现在又有一个新名字叫非基础学科。说白了,就是中考科目里没它。我们的教育历来存在学科歧视,我们也高喊“科教兴国”,一面体现出国人强烈的实用主义。科学算什么,考起重点高中才要紧!是啊,英语120分,生物0分,孰轻孰重,你还不明白?在国人狂热的学习英语气氛中,耗费了多少人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人学了几年英语的作用是什么?你看国人在教牙牙学语 的幼儿的时候,都是教他“bye、bye”而不是“再见”这就是明证。多少人今后会用、一定要用?笔者是在90年代读的初中,到大学毕业学了9年英语,而今搞教育,也不觉得非它不可,几乎不用。而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要学到不读书,有些还要考什么等级证书等等。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多人学起来都很困难,天天记天天被都不一定学好,真正学好的也没几个,学了有用的和用得上的又有几个。有人会说,我们要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当然就要学习它的语言。以为学了它的语言我们的科技水平就提高了。果真如此吗?那么一向瞧不起美式英语的英国科技水平是不是就该是世界第一了,因为他们才是英语的老祖宗。在这方面我们为什么不学学日本,用专业人士对国外科技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翻译,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有目共睹,与美国关系更铁,也没有日本人象中国人那样狂热的学习英语。笔者无意贬低英语的作用,但我们的确应该正确对待生物这们学科。这样的感触不仅仅生物这个学科有,我们学校的其它几个“副科”教师也有同感,有些教师在写课堂总结时这样写到:这些日子,我的心情很郁闷。上课的几个班级,课堂纪律太差了,根本没办法组织教学,说话的、看书的、做语数外作业的,五花八门,怎么说都不听,根本不把我这个副科老师的话当一回事。唉,现在只要一站到教室门外,心就发虚,腿就发软。上这样的课真是折磨人啊!谁让咱是“副科”老师呢?甚至家长也拿我无所谓。”找来几位所谓的“副科”老师闲谈,发现他们的确很苦闷,也一心上进,希望和主科老师一样的受到尊重。难怪经常发出这样的感触:教“副科”真难,做“副科老师”尴尬。的确,主科老师有辅导、有升学压力,无论时间上、身体上、精神上都比“副科”老师承担的更多责任,看到课后、星期天、节假日那些副科老师的悠闲,心里上也是那么不平衡!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也在盼望着“解放”的那天,甚至有的毕业班老师戏虐:想减肥吗?请带毕业班吧!

万事万物万人都一样,围城内的想跳出去,围城外的想钻进来.很多时候我们当事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荣耀的一面,而他们阴霾的一面却视而不见。

得和失是一把双刃剑,心态很重要。一些“副科”老师不满足于现状,改了行,带上了主科,成绩大多数都比专业的好,这足以说明,副科的老师并不是低能儿。付出就有一定回报。在好多领导中不也一样有“副科”老师吗?真正有能耐的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会发光的。“地”永远敞开它的怀抱,“位”是自己攀登坐上去的!唯有自己才是地位的提升者。踏实走好每一步,为自己创造精彩吧!

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举科学的旗帜,到现在“科技兴国”响彻云霄。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却把科学扼杀在死板的课堂上,让学生“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在纸上做实验,死记硬背这怎样强化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让我们的国人一起转变我们的旧观念吧!我们的教育者们、教师们、家长们、我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来转变我们教育的现状吧。

教育、考试政策的制定者们、教育的决策者们,面对迅猛发展的生物科学,基础教育指挥棒是不是也该有所转变。愿我们的国人实用主义真正的实用一些。

二、怎样教好初中《生物》

在我们边疆农村中学像生物这样的副科可以说历来没有得到重视过,学校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不想学,等升入高中需要学的时候基础就很差,所以高考时候综合科就很差,从现在的教学体制和高考的重视程度来看,副科应该引起我们的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新课改中《生物课程标准》呈现了三项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其目标指向是进一步深化生物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生物学科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地位,使生物学科教学真正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的基础和素养,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

1、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根本不想学习,在学校只是来混时间,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实在太困难,只能做到照顾大多数,其本质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此,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应以此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下功夫,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上下功夫,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教学目标的定位既要恰当,又要体现多元化,即为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及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真正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得,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去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等等,为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及奠定良好的基础。

2、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以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强化活动课程,落实科学教育的措施,教学中注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精心设计并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如指导学生对校园的树木进行识别、分类和挂牌,制作动物、植物标本等等,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污水处理厂等科普教育基地,以此教育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要倡导探究式学习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生悼念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广大生物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生物课程标准》把“什么是”、“为什么”两问题说清楚了,怎样才能搞好生物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笔者认为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要组织全体生物学教师积极参加通式培训,以便让每位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弄清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的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从而明确自己该如何参与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去,切实提高贯彻课程标准的自觉性。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见解:

1、用实践学习生物

脑功能定位学说表明,人类大脑由两半球构成,大脑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的功能 侧重于逻辑思维;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左、右脑半球犹如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思维活动。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轻视形象思维的发展,不专注于实践的作用,同时影响着智力的提高。因此,笔者主攻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的锻炼。在生物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①加强实验教学,只要有条件做的实验我们尽量做,这是形成丰富表象的主要途径,一个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过程,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象。②运用形象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觉,如模型、图片、挂图等。③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摄取表象,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去识别生物、调查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等。在教学中,笔者要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以便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

2、研究性学习生物学

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致癌基因、从转基因动、植物到克隆基因,渐渐地成为有文化的公民必备的常识。其中“生命科学”、“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显示出了其领先科学的优势,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及“生物实验”’的普及,对“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学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及探究性实验,非常适合初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上述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有关生物体结构、功能及进化方面的理论知识。生物学与地理等学科结合,可以为学生创造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乱伐森林与沙尘暴、雪尘暴肆虐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发生关系的调查。“研究性学习”渗透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前提,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建立起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1)、让学生成为课堂实践者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学生思维也受到某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患得患失,丢失了个性和创意。而新课程标准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研究者

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多种形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体现学习,但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的学生说外界条件主要是光、有的说土壤、有的说水份等等。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激发探究的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

3、学好生物的关键—兴趣

虽然学好生物的关键兴趣,但我们的情况却相当令人担忧,从我们的教育系统到学生和家长,总体上还不太重视生物这一学科。尤其是在初中,生物科一直作为副科,使生物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倍受冷落,何谈学习兴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因素很多,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只要我们能从学生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开始抓起,尽早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从小就开始灌输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意识,让学生尽早地重视生物学以及相关的学习,自小就打好生物基础,必然能使这种不良的状况及时得到改善。初中生物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其实很多,尤其是新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灵活而多样,大多内容都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增加了实用性和趣味性。(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把握开始尤为重要。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阵地,因此,充分利用好第一节的生物课和以后每一节课的开端,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对每一届学生,初一的第一课,我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同学们”为基础,以小故事的形式为他们展示生物学中最新的发现、最新的进展以及生物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在讲的过程中我通常会有所保留,每个故事都以问题结束。(2)、重视实验的作用。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新教材更是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和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时再紧张的情况下,我也会尽量让学生多动手。(3)、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

现行的教材所配的教学影片相当精彩,如果能充分应用,一方面会比教师口头讲解更为直观,另一方面也肯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其原因”时,一组组现实的画面,把各种生物恶劣的生存环境一一展现出来,比课本单调的文字更能增加学生的印象,更容易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4)、结合时事,不失时机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有些知识本来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与某一个新闻故事有关的话,往往会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这一节课时,一位学生提到了他从网上看到的一则关于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的新闻。很多学生都知道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变暖引起的。我问了一句:如何才能阻止这种不好的事情继续发生呢?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学生们都想了很多的假设。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能源等的答案都一一冒出来了。最令大家捧腹的要数一位男同学的答案了:全球每个地方都放一些氢氧化钠,甚至可以用飞机喷一些到空中(我们在讲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实验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他的“创造性”答案使这个题目的议论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4、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论甚至有独到的见解的思维。只要能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和学习方法,只要能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且有新颖性、新特性„„,均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思维过程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时,重视思维过程是进行教学的关键,其教学方法就在于让学生显示其思维过程。(2)、强化思维训练

在课堂创造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广阔性之目的。进行统摄思维训练,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对一章或几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成块思维就会很清楚。

5、生物学实验的复习策略

生物学实验的复习,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和形成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提出如下复习策略与教师们交流。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复习实验内容应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正是我们复习水分代谢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复习中如有条件可再做此实验,并研究、分析问题。

6、转变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是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因为问题学生将可能使你成熟。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应重视用教材教、重视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

7、挖掘课程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并按照《课标》的要求,全程备课,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弥补教辅材料的不足,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尽量动员学生一起来寻找课程资源,至少有以下好处:(1)小组分工,每个学生只负责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2)同龄人一起寻找课程资源,互相学习,互相教育,效果更好;(3)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能力得到提高;(4)学生自找的材料范围更广,更切合实际,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概念,必要时可走出教室,把大自然作为课堂。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和“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这两个活动,我们只有到周围的林地、草坪和田间等室外环境,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室外活动使学生更留心周围的自然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浓了。但一定要组织好,注意安全。

8、及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力源泉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改后生物实验活动更多。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这个学科,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活动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评价机制,及时评价,才能增进和保持生物学科课堂的活力。

及时评价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每一次评价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侧重这一次任务的关键评价要素;(2)特别要关注没有突出表现的学生;(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与本学科教学目标相结合,宜粗不宜细,可点到为止,至少让学生得到鼓励。

总之,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无固定模式可循,教师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赢在执行》 余世维 202_-9 202_-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万通商聊网 [3]、智库百科 [4]、《生物课程标准》 [5]、初中生物教材

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_生物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