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21-70456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0 09:47: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2.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如下: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 法定比例 百分率

杆状核 0.01~0.05 1~5%

分叶核 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

淋巴细胞 0.20~0.40 20~40%

单核细胞 0.03~0.08 3~8%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

第二篇: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分析,总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工作重要性。结果: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结论: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检验科

【中图分类号】R8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68-02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1]。随着基础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血液学检验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以其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参数多等优势而不断充斥市场,这对减轻检验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检测速度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我院检验科进年来总结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仪器日本Sysmex 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产尼康显微镜。试剂:原装进口配套试剂。标本来源:我院近3年经过血常规检查的1988例我院住院患者。

1.2 方法:仪器法采取患者静脉标本2 ml注入EDTA―K:真空抗凝管中,在25℃室温下3 h内检测完毕。手工镜检法:将经过仪器检测完毕的患者抗凝标本制作成薄厚适宜的血片,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瑞氏一姬姆萨染液染色后,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检验人员在油镜下计数分类200个白细胞,并求出各系所占比例的平均值。结果

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讨论

人体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包括血清或血浆,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末梢血液中,根据白细胞胞浆中有无颗粒,分为粒性白细胞和非粒性白细胞。粒性白细胞中包括中性粒细胞(又分杆状核及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非粒性白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人体内游戈,可以吞噬和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细胞等微生物,还能吞噬人体坏死的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K细胞,它们参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以及分类的改变,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1 嗜中性粒细胞(N):在外周血中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两类。

3.1.1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2]。在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暂时性增高。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时不增高)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3.1.2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4×10??9/L称白细胞减少。当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主要见于:感染[3]。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苯、铅、汞以及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2 嗜酸性粒细胞(E)

3.2.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肺吸生病、蛔虫病、钩虫病等。③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⑤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肿瘤治疗有效往往伴随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改善。⑥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时反而增多。

3.2.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3.3 嗜碱性粒细胞(B)

3.3.1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结肠炎、药物、食物、吸人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②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骨髓纤维化等。③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时。④其他。如糖尿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

3.3.2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3.4 淋巴细胞:

3.4.1 淋巴细胞增多:①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及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等。此外,某些杆菌,如百日咳鲍特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及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③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等。③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炎症、GVHR或GVHD等[4]。

3.4.2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5 单核细胞:

3.5.1 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病理性增多见于:①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5.2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定期观察疾病过程中白细胞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演变。通常在感染的急性期,主要表现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5]。如中性粒细胞仅为轻度增加,未成熟者极少,常表示轻度感染;如白细胞增加明显或反而减少,且未成熟者明显,常表示严重感染。但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后白细胞并不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筱梅,杨玉宝,李承文,等.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比较[J].检验医学,2004,19(2):100-103

[2] 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第l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9

[3] 吴茅,王海英,陈秉宇,等.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标本指标被忽视及其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47-48

[4] 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5-157

[5] 朱庚伯.漫话白细胞分类计数.家庭医学2007(11):38

作者单位:271200 新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第三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 /L 儿童(5~12)×109 /L 新生儿(15~20)×109 /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0.04~0.5)×109 /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2~7)×109 /L 嗜酸性粒细胞 0.5%~5%(0.05~0.5)×109 /L

9嗜碱性粒细胞 0%~1%(0~1)×10 /L 淋巴细胞 20%~40%(0.8~4)×109 /L 单核细胞 3%~8%(0.12~0.8)×109 /L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

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情绪激动和剧痛 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水平。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④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 /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著,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此时仍可在正常范围,因失血早期血容量尚未得到补充,血浆和红细胞的比值尚未改变。

⑤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⑥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增至(10~50)×109 /L,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出现,部分病例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多数病例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可达(100~500)×109 /L,可见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及慢粒,其特点是除了一种细胞成分明显增多外,还伴有一种或两种其它细胞的增生,白细胞总数常在(10~30)×109 /L,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持续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粒细胞的释放;某些肿瘤如肝癌、胃癌等还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当恶性肿瘤发生骨髓转移时,可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⑦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钾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的程度与致病菌种类、感染程度、病变范围、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严重感染时可伴有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甚至出现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1)感染性疾病: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麻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嗜血细胞综合症、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转移癌等。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放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苯、铅、汞等化学物品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等。

5)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过敏性休克等也可使粒细胞减少。

6)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氯氮平)、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干扰素)、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3)中性粒细胞病理形态改变 1)中毒性变化

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中毒性和退行性变化。

①细胞大小不均: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时。可能为骨髓幼稚细胞受内毒素等影响发生不规则分裂所致。

②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代谢性和化学药物中毒等。③空泡变性,胞质内出现空泡,是脂肪性变的表现。常与中毒颗粒并存。④杜勒小体,又称蓝斑,是胞质内的嗜碱区域。系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常与中毒颗粒并存。

⑤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碎裂、核肿胀、核溶解等变化。

2)巨型变和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抗代谢药物化疗时。

3)棒状小体: 为细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μm。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最多,未分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Schilling指数)不超过1:13。在病理情况下核象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

1)核左移

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幼稚粒细胞)>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出现极度核左移现象。

周围血杆状核粒细胞>5%称为轻度核左移;如>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称为中度核左移;如>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为重度核左移。

2)核右移 周围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感染恢复期、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常伴有白细胞数减少。

2.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5×109/L时称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

病理性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的感染。

2)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白血性淋巴肉瘤等。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异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和粒细胞减少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其绝对值正常。

(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丙球蛋白血缺乏症等。

(3)异型淋巴细胞

在病毒或过敏原的刺激下,一些淋巴细胞发生形态变异,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phocyte)。

Downey根据细胞形学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I型即空泡型,又称浆细胞型,最多见; II型即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 III型即幼稚型,又称幼淋巴细胞型。

异型淋巴细胞约83%~96%属于T淋巴细胞、也有少数B淋巴细胞。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但不超过2%。正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感染性疾病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可高达10%以上,疾病恢复后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才逐渐消失。

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百日咳、结核病、梅毒、弓形体病、疟疾等,异型淋巴细胞多不超过5%。2)药物过敏。

3)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感染有关。

4)其它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生理性变化:

在劳动、寒冷、饥饿和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通过垂体-肾上腺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昼低夜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较稳定。(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和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如钩虫症、蛔虫症、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常达10%或更多,甚至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粒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肺癌等上皮性肿瘤。

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恢复期暂时性增多,唯有猩红热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它:风湿性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8)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某些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对氨基水杨酸、乙琥胺等,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烧伤、急性传染病的进行期等应激状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4.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过敏反应、荨麻疹、红斑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血液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个早期征象,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达10%或更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可达1×109/L。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少见,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

3)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4)其它:如流感、水痘、糖尿病、结核病等。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即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在低水平的集落刺激因子影响下,CFU-GM向单核细胞系分化。

成熟单核细胞在血液中仅逗留1~3天即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形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诱导免疫反应:处理抗原,提呈抗原;

(2)吞噬和杀灭病原体,如病毒、疟原虫、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3)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的细胞,(4)抗肿瘤活性;

(5)对白细胞生成的调节。

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

单核细胞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生后2周内最高可达15%。婴幼儿乃 至学龄前儿童的单核细胞平均为9%。病理性增多见于:

1)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嗜血细胞综合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第四篇: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的各项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分娩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

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3)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

生理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因此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增多临床意义:

1)过敏性疾患:如在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血清病时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此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

减少: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超敏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减少:速发型超敏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单核细胞

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可更多。病理性增多

1)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疟病、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2)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 增多: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的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

3)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前者如素慢性型,以白血病性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如系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后者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是降低的。

淋巴细胞减少:

接确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要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但计算其绝对值,淋巴细胞数量仍在正常范围。

注意!

从新生儿到成人白细胞的变化规律

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到4~5岁二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第五篇: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 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 1ml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

实验步骤

白细胞分类

1.血片制作:

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

1)呈头、体、尾舌形 2)血膜厚薄适宜 3)两边留有空隙

(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

(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

(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4、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嗜中性白粒细胞:圆形,胞浆淡红色,胞浆内有多量紫红色细小颗粒(染色不佳时则看不清楚)。核为蓝紫色。

嗜酸性白细胞:大小、形态与中性白细胞大体相似,唯胞浆内含有粗大的鲜红色颗粒。核多数为两叶。

嗜碱性白细胞:大小、形态与中性白细胞大体相似,但胞浆内含有粗大的深蓝色,常遮盖在核上。核分叶不明显

淋巴细胞:分大小两种,小淋巴细胞圆形,核染成深紫色,圆形或肾形,胞浆很少,常呈一小片月牙状,染成蓝色。大淋巴细胞,核圆形或肾形,胞浆相对较多,染成天蓝色,在胞浆与核之间有淡染带。有时内含少数紫红色大颗粒。

单核细胞: 核染成紫色,其染色质疏松,核形不规则。胞浆较多,染成浅灰蓝色 白细胞计数

加稀释液 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吸取血液 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混匀 冲池 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min,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计数 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计算

白细胞总数 =4大格白细胞数(N)/4×10 ×20 ×10^6

= N÷ 20 ×10^9/L

注:计数板上下各一个计数池计数区域分为9个大方格,四角的大方格各划分为16个中方格,中央大方格划分为25个中方格。四角的大方格为白细胞计数区,大方格四边压线细胞计左不数右,计上不数下

实验结果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35+42+39+37)/20*10^9=7.65*10^9/L 中性粒细胞65个,占65%

单核细胞5个,占5% 淋巴细胞:27个,占27%

嗜酸性粒细胞3个,占2% 嗜碱性粒细胞1个,占1%

注意事项

1、.采血时针刺深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度挤压,防止组织液渗入或采血时间太长引起血液凝固。

2、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的细胞数不得相差10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

3、按一定顺序移动视野。

4、染色时切勿使染液干涸,否则发生不易去掉的沉淀。

5、水冲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脱色。

6、血涂片不可过厚 思考题

1.白细胞核不着色可能是因为操作中那种误差引起的?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