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曲跃论文—网络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时代下的校园文化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长期累积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校风、学风、作风。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在校园中形成了独特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结合。它影响着当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精神面貌、行为方式等方面,因此,使传统的校园文化转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校园文化被提上了日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自由、安全的发展环境,是当前学校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力强的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文化;网络技术
校园文化是师生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的综合反映,包括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呈现在学校生活中,使我们不紧要积极的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更要利用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校园文化。
一、新时代下的校园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的特征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以及教育背景的深入不断发展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1、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仙剑的文化为先导的,以师生文化为活动主体,以校园建设为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在物质文化上,新型的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优美的环境,绿化等。置身其中,会油然产生一种爱校,奋发的学习及工作的情怀,有利于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机构、学术团体以及师生行为。新时代下的规章制度要突出体现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个性差异,最终目的要在一个宽松、和谐、自主的氛围中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发展。同时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生活,也为学校营造了特有的文化氛围,成为师生开阔视野、提高才智、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3、校园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不同,这就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的所在,传承已知,探索未知是教育的使命,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就是对传统优秀精神的继承和不断的创新。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不同地域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使网络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让人们能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计算机了解各地的信息。3G时代的到来,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使人们能更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这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思维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席卷全球的网络冲击,受影响最大的是青少年,做为青少年聚集的校园,受其影响更是深远。因此在校园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网络文化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具有:快速、高时效性、共享性、数字化、虚拟化等特点。这些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利弊结合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严格把关,引导学生正视网络文化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让学生能在健康、安全、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中茁壮成长。
1、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开放性和共享性、自由和选择性,使得大量的不良信息、图片、视频充斥其中,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不强,不能明辨是非,使得学生极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网络犯罪、网络黑客、网上欺诈以及色情、暴力信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近年来由网络引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频发。这就为我们尽快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敲响了警钟。其次,由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对新型学习模式的迷恋,对传统授课方式的排斥使得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日益疏远,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淡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建立安全的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学生与师生之间的直接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体会到直接交流的方式比网上交流更亲近,更有人情味。
2、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影响。首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们可通过网络进人电脑空间交流思想,发表自己的各种见解和观点。网络把全世界的图书馆、信息机构、学校等联在一起,提供了网络上丰富的信息源,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一旦进人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文化将地球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为零,改变了以往接受知识的“滞后现象”,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学习时间。其次,网络的交互性,便于大学生协同学习。利用网络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使多名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象坐在一起进行某种问题的讨论,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还可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学习可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和答疑,教育者亦可向学生进行调查和询问。
三、传统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整合
网络文化给传统校园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越来越占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等,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促使二者整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给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条件。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使大学生充分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网络环境中的校园文化是紧密相关的,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就失去了根基。校园文化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分清是非,并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
2、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影响。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学习性强的网站,对学生上网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学生认清网上犯罪的危害及黄色信息、黑色信息、灰色信息的真实面目。辅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抵御垃圾信息的能力,加强抵御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的诱惑的能力。
4、加强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培养协同工作的能力。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同时不断创造出新型的文化。面对网络文化来势汹涌的冲击,学校应努力促使传统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文化,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时的,随着的网络文化的发展,还要不断改变和充实校园文化,创造一个适合青年学子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罗田县三里畈初中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德育创新活动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而初中阶段更是关键,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面形象,而不是靠采取高压手段来束缚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为此三里畈初中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深得学生和家长欢迎。
首先,政教处结合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永远的丰碑”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活动,把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学校广播台每天播出学生的读后感,“学英雄,比自己”。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做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的文明中学生。
我们湖北省是革命老区,特别是黄冈市更有光荣的革命史:红安被称为“将军县”,红安、麻城更是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历史,热爱家乡,我们学校还特意聘请了“黄冈市老区精神报告团”来我校做专场报告。王绍华同志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用生动、详实的事例介绍了红军和新四军在黄冈市的斗争史,其中许多激烈、悲惨的场面让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报告会后,许多同学纷纷写心得、谈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在学习革命先烈的活动中,我们还积极组织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把学习放在口头上。学校组织各班成立了“德育创新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结合学校《铺路石》文学社的刊物,谈理想、谈人生,开展“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大讨论,各班学生踊跃投稿,政教处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我为三中添光彩”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先在班上小环境里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结合全班同学的想法,每班派一名优秀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学校评选了一、二、三等奖,使全校学生都能以“今天我为三中添光彩,明天三中以我为自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政教处、团委在全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由于有竞争、有压力,各班学生都自觉维护本班荣誉,不说脏话,不乱丢乱扔,无形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有益的熏陶。
要想在校园中对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为此学校专门投资两万多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播放优秀文学作品。同时,结合“全国校园文学社五十佳”的《铺路石》文学社的社刊,定期刊登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和优秀作文,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洗理,在行动上有榜样可学,争做一个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手段来完成,我们三里畈初中结合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开展了系列德育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相继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黄冈市示范学校”、“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全校形成了一种文明、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深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好评。但这只是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三)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形式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
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与品位标志。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
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路径、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
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
浏览,并可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
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四)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
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
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
成长环境。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
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
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
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
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
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
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
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
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共3页-1-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路径、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共3页-1-
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三)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四)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2、高校校园文化概论 作者:孙庆珠 主编 出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诚信教育 作者:赵宝贵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五篇: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推荐)
论
文
浅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沈阳朝鲜六中
宋玉红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建设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既要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又要注重间接情景的暗示。而学生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要求我们中学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
加强舆论文化,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其次是美育功能。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还有是实践功能。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要相信,健全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参考文献:
1.《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书》
2.《最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与达标考核指导全书》
[个人简介]:
闫玉霞,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专业,现任。。六中学数学教师。
联系地址:沈阳市朝鲜族第六中学
电话:
邮编: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