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四位一体”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四位一体”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武汉轻工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人才供给矛盾由总量不足转为人才的质量和综合素质不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的多元化需求。武汉轻工大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起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平台”,校、院、班三级协同,教、管、学三方良性互动的“三级三方”管理模式,组织、制度、条件“三重保障”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全面拓展与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社会责任感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智商与情商高的大学毕业生大受用人单位青睐。但认真审视,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重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培养;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等现象,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武汉轻工大学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法和途径入手,大力推进素质拓展教育,实现了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武汉轻工大学作为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的多科性大学,明确提出了“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思结合,从知识(学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变;注重知行统一,从封闭的课程教学向开放的学习体系转变;注重因材施教,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推进个性化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优势。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创新理念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将它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范畴,也不能归结为纯粹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应景教育或功利教育范畴,而是促进全面的人、完整的人的生成教育。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素质教育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中央领导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青年大学生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可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应具备较高的科学、道德、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首先要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一所大学不能只关注学习成果,因为它无法预测一个学生毕业后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影响人的一生”(哈佛校长德鲁·浮士德)。武汉轻工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赋予了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内涵;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模式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三大培养体系”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既注重专业教育,又重视发展学生“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人格魅力;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不仅教育学生要学会动手动脑,还要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学校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能力、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就业训练与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拓展内容,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以“学习、养成、体验、创新”为途径的“四位一体”的素质拓展教育新理念。其中学习是基础,养成和体验是由被动到主动的社会一体化过程,创新是生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四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为一体。
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构建“四三三”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智力因素起基础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又起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正展示其越来越广泛的实用价值。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规律,是提高高校素质拓展教育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对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基础性意义。我校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对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一贯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着眼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根据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学校“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三能”人才培养特色,统筹规划,明确分工,从学生主体不断学习、养成、体验、创新的成长过程入手,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配备、保证学生参与、增强条件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素质拓展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把素质拓展教育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平台”,校、院、班三级协同,教、管、学三方良性互动的“三级三方”管理模式,组织、制度、条件“三重保障”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学校通过拓展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丰富文化底蕴,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吸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养成教育平台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塑造成功的人格;通过体验教育平台引领学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唤醒、开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实行以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良性互动为基础的素质拓展教育管理模式,搭建教管学良性互动的平台,让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空间,使素质拓展教育效果在互动中不断改善。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三重保障。
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书海扬帆、文明习惯养成、感恩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科技创新基地、人文环境等20余项重点项目,形成了党员自我教育领航工程、团支部风采大赛、中华诗词经典诵读大赛、书香伴我成长读书节、常青之春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节、社团文化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创十百千文明寝室、走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科研立项、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等200余个大学生素质拓展“套餐”选项,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成果,获得202_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来,每学年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优秀、学生进步、科技创新、社会工作、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7个方面,受到校级及以上表彰的人数达到在校生数的65%以上,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挑战杯”和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屡创佳绩,获奖700余项。学生中有100余人受到国家和省(部)级表彰,涌现出了“中国好人”李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方小苗、刘畅、琚琳虹、梅运超,“全国三好学生”熊雪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武丹,以及“全国先进班集体”、“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标兵”、湖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等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学校是湖北省仅有的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的省属高校,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奖、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毕业生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和“基础实、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良好素质受到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富士康集团、华润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储粮总公司、中纺集团、湖北福娃、山东鲁花、湖南克明面业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广泛欢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十大经济人物”、华农骏通集团董事长李旭荣,第十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EO周清会等一批优秀校友已成为行业科技与管理领军人物,他们的成长更有力地证明了学校践行素质拓展教育的自信和决心。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祚桥
校长 曾其林)
第二篇:构建四位一体教育
农村学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网络”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谭青山
摘要: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的德育应与家庭、社会配合 关键词:四位一体;学校教育;家长;网络;
一、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背景: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班主任在一个学期中至少对每个学生做一两次家访。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许多学校,只听说召开家长会,教师的家访逐渐冷落,甚至悄然引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谓的 “5+2=0”现象(“5+2=0”,是指中小学生每周5天的校园德育教育,常常会因周末2天时间,被不良环境、不良影响冲刷得干干净净。)日益成为校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向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家校联系不断弱化、家访悄然隐退。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命在教育中如何自由健康的成长,教育又如何精心呵护和培育生命;学校教育如何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如何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构建家校联系平台;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首先教育必须还教育以本源,让生命回归教育,让教育关注生命,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其次关注生命的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在教育中,影响教育的诸元,即学校、家庭、社会也应该是和谐协调的,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协调的环境。第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家庭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从而打破“5+2=0”的困惑。
二、指导思想
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了解群众和社会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构建四位一体教育的内容
(一)校长、教师进社区(村庄)、进家庭
教师在学校校长的带领下走进社区(村庄),走进家庭,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也了解了家长的希望、要求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存在的误区,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把脉、指导,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校长、教师走进学校所在社区(村庄)家访的同时,广泛听取社区(村庄)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学校工作。、(二)建立社区(村庄)学生辅导站
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庄)建立了学生辅导站,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到辅导站“坐堂”助学,对学生、家长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政策解读、教育咨询等。
(三)结对帮扶“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留守儿童”
校长、教师主动与“学困生”、“贫困生”、“德困生”三类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结对帮扶,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帮扶“贫困生”解决就学困难,树立求学信心;关爱“德困生”促其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关心“留守儿童”关注其生活和学习,让其健康成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会诊”,针对每一个帮扶对象精心设计个性化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跟踪落实,做到帮扶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核、有评比、有效果,并把帮扶效果作为考核教师实绩的重要依据。(四)建立家访长效机制
以经常性、广泛性、针对性为目标,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在巩固已有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优活动内容和形式;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点有面,学校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创新、创出特色;坚持活动推进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既开展有创意的活动,又扎实推进经常性的家访工作,建立家访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家访工作基本队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教师联系,每学年至少接受一次家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群体,探索富有成效的家访措施和方法,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
(五)、网络世界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然而,网游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已逐步走入家庭。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同时也涌入校园,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友伴,成为孩子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E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那个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网络的影响力远大于任何一种传统教育手段。
电脑作为高科技产物,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比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其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想让孩子能尽快地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就业中能领先一步,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变色。网络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而中国网络游戏的出现是在90年代末,但仅仅几年,网络、网络游戏就迅速的发展、普及起来,且青少年已成为网游文化创造与消费的主力军。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村庄)、网络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成效和认识
通过家访教师们获得了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契机,唤醒了沉睡的良心,提高麻木了的责任感,进而内化为一种境界和素质,由此而带来教育工作行为上的变化,对正师观,塑师魂,强师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次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善了师生关系、完善了教师的教育艺术,让教师从职业中得到了更多精神满足。二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了一条双向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实施高强度的辐射、高密度的渗透。三是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沟通更加深入,感情更加深厚、亲密。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四是重树了教育、教师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挑战和困惑,我们重拾家访这一传统,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着力打造一个互相沟通的和谐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自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让生命回归到教育之中,让教育直面生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生存,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生命”这把钥匙去开启“生活世界”的大门,在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里,去寻找那久已失去的教育本源。
第三篇:构建“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
构建“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
大政工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这一切则又不可避免地波及企业的员工,导致员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诸如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奉献精神淡化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不懈追求与思考的永恒主题。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传承大庆油田优良传统、永续大庆辉煌的需要。大庆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倍加珍视的政治优势。面对原油稳产的繁重任务,必须坚持用大庆精神育人铸魂,努力使大庆精神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核心价值观。要把传承大庆精神贯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弘扬优良传统,锤炼过硬作风,坚持用大庆精神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筑牢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基石。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是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采油厂的需要。对建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采油厂的高度认同,是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
大政工体系的基本内涵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就是要在实行一岗双责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步,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纵向上由党委、党支部延伸到党小组长、工会小组长、班组长,横向上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
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的基本内容:党政主要领导交叉任职,共同对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负责,党委、行政、工会、团委各负其责,“党建思想政治考核体系”和“生产经营绩效考核体系”融合组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由过去的职能相互分割变为职责共同承担,两个文明一起抓,既要管生产经营,更要抓思想工作,逐步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的内在结构:在“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的内在结构中,党、政、工、团各司其职、各有侧重,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一是由党、政、工、团主要领导,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层;二是以党群部门、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组成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层;三是以班组长和党员骨干为主,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层;三个层次互为补充、互相沟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与体制。
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的基本特征:“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一岗两责”,双向参与、双向考核,各负其责、共同担当的责任体制。确保各级各类人员思想工作到位,责任到岗,形成上下一体化的责任体系。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
大政工体系的实践要求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既是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有意义的总结与提升,也是一项系统的构建工程,需要各系统、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哿ν?心合作。
坚持和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发挥核心作用,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落实;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对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改进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深入基层,关心职工,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基础,充分发挥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激发全体职工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热情,形成健康向上、团结拼搏、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注重和发挥行政的职能作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同样需要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行政部门要主动承担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发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直接接触员工群众的优势,客观、公正地处理好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所在。
健全和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工会是联系党群、干群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委的领导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资劳动关系和谐。要不断完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举权。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主动倾听职工的意愿和诉求,积极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要调动和发挥团委的助手作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是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生力军。要努力扩大青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党在青工中的群众基础。鼓励青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稳产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构建党政工团“四位一体”
大政工体系的几点认识
新形势、新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思路、新方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新探索、新实践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启示: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体现和维护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有内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企业发展,切实将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群众才有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实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员工群众才智才有活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时代需要,切实在传承中持续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永葆战斗力。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各个系统通力合作,而且需要我们立足时代需要,在继承中发扬、在传承中创新。通过深化企业党政联席会议办公制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合工作委员会,相关的机关部室领导为工作成员,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永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总之,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四位一体”大政工体系,是企业深化改革、科学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油田可持续发展、永续辉煌的需要。
(责任编辑:罗志荣)
第四篇:党员教育体系“四位一体”
资源整合四位一体
苏州分公司打造全方位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苏州分公司 刘建中 熊 剑
内容提要:苏州分公司党委着力提升党员素质,支部平台、网络平台、文化平台、实践平台 “四位一体”,将一系列党员培训、书记培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整合起来,发挥平台“集中优势”,作为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共产党员作为企业骨干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202_年举办党建专题教育培训班4期,97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分公司科学发展观专题研修班、3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党的知识培训班,全区900余名党员参加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培训学习活动,党员教育覆盖面达100%。结合189邮箱互动等功能,将教育面覆盖到全区3000余名员工,群众受教育面扩大到100%。“四位一体”党员教育体系已成为苏州分公司党建创新的一朵奇葩。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苏州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着力推动支部平台、网络平台、文化平台、实践平台“四位一体”,将一系列党员培训、支部书 记培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整合起来,发挥平台“集中优势”,作为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共产党员作为企业骨干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为构建推进企业转型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组织保证和平台支撑。
一、夯实“支部平台”,党员教育与组织建设齐抓共管。
202_年苏州分公司党委在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科学拟定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苏州分公司年初制订了党建工作及学习意见并定期将最新学习材料发至各支部,要求各支部在“三会一课”基础上,丰富党员培训学习内容,把“支部园地”作为支部堡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涌现出线路维护中心支部《企业文化培训基地》、客户营业中心《支部园地》等一批支部教育学习的“优秀平台”。
一是坚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党内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始终。苏州分公司党委班子成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经常及时总结学习成果并亲自担任讲师,通过分公司内部网、宣传屏以及企业文化长廊等载体,实现知识共享。为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快速应变力的党员队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分公司党委以提高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增强党性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首先在组织、思想上提供保障,并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有效提高党员队伍的党性素养。二是以人为本,增强支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_年苏州分公司党委在年初下发了中心组学习计划,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法律、会经营的党员干部队伍,在专项学习党的理论的同时,实施法律专题、廉政专题及业务专题学习,先后针对iTV、网络视频知识产权纠纷、C网收购交易等60余件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中心组及支部层面的学习讨论。苏州分公司重视发挥支部在党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各支部按、季度、月度建立学习计划,把握党员需求,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是加强堡垒建设,提升支部学习力和战斗力。依托支部平台,苏州分公司党政工团联手拓宽党员和优秀分子学习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一方面,基层组织建设随企业发展转型的需要而设臵,随业务流程重组的进度而跟进,切实做到了组织机构改革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在哪里,战斗堡垒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对优秀骨干开展针对性培养。我们鼓励党员群众对于现有经营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和挑战,建立相互信任和开放的组织文化,通过内网专栏连续推出追寻“成长的轨迹”主题活动,由工会组织“每月员工之星”评比、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激励员工展现自我、挑战困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分公司每年均根据转型要求,制订了本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的实施计划、人才队伍发展规划、转型人才发展规划,把培养和造就年轻党员干部队伍列入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
四是统筹协调,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并重。按照中央“加强经常性教育”和“探索建立大规模教育培训党员工作新机制”的要求,苏州分公司以中层管理者研修班形式由分公司总经理上党课、省委党校教授专题授课,以党员大会形式邀请市委领导宣传部长作专题讲座,以党员群众全员参与的形式组织校园迎新现场活动,以文化活动、专题辅导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努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
二、搭建“网络平台”,网络教育与互动交流如火如荼。
苏州分公司依托企业内部信息网、党建网等企业网络平台载体强化党员教育,将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延伸到全区900余名党员,通过党建网上知识问答、三会一课管理、报表实时查询和学习资料共享等活动,不断丰富和改进网站的学习教育功能。
一是党建教育平台“快速落地、持续推进”。苏州分公司认真积极接应省公司党建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快速搭建党建网,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网络支撑。在教育栏目,设臵方面,主推党建网首页的多个资源共享栏目,强化网上信息互动,为全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政治生活“新园地”。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在企业内网开设专栏滚动征求意见、公布方案和整改进展,充分利用党建网开展学习讨论、考试、测评等活动,在党建网开设“科学发展观每日一学”专栏,举办科学发展观网上知识竞赛,以网络互动形式,推动党员群众学习、交流及讨论,并专门 开设网站进行了解放思想网上大讨论。
二是党员教育测评依托党建网“创新招、探新路、出实效”。将党员教育及测评打分工作全部纳入党建网,在党建网设立学习教育专题。如春节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专项活动,要求各支部以学习会、小组会、部门会的形式开展了教育学习,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学习活动情况上传党建网;全体中层管理人员签订了廉洁承诺书,部分支部还通过网络在支部内公示,接收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弘扬正气,大兴廉洁之风。此外,在党员测评活动中,支部推荐党员优秀学习心得网上共享,每名党员结合自己实际表现对照标准完成小结上传党建网,接受全体党员和群众评议;各支部依托党建网测评平台,组织党员互评和群众对党员打分,部门领导根据业绩和工作表现对党员打分,三方评测保证了党员评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评议结果在党建网上公示,接受部门内外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制度、强化互动”。苏州分公司依托党建网,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网络通报、网上评议、网络学习等渠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现出三个方面特点:首先,发挥党建网作为办公网的作用,党员教育日常化、公开化。网上党务公开和党内监督,不断完善网上党支部信息库,积极开展网上党员学习体会交流和党支部活动情况交流。在加强党建基础工作管理、制定党建网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党建网通报、用户使用报表等形式,定期发布党建网应用和党建队伍建设情况,通 报网络应用情况;其次,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教育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IT系统的运用大大减轻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压力,实行网上党务办公,教育学习的形式更加丰富,也方便开展,既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公司党委能够及时掌握各支部教育学习动态。再次,党建网为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学习实践创造了条件,也为党员、群众学习交流和加强监督搭起了桥梁。党员通过党建网接受群众监督、深感压力,群众通过参与党建网活动感受党员先锋作用,自己也深受教育,达到了双向共赢、教育互动的效果。
四是网络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推陈出新”。苏州分公司依托企业内网、党建网、通信网络平台功能,积极运用189邮箱互动功能、短信、彩铃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在建国60周年之际,面向苏州分公司全体党员群众开展 189邮箱“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红色短信迎国庆”、“爱音乐唱红歌”系列活动,首次以189邮箱互动答题、短信传音、红歌燃情等形式,将教育覆盖面扩大到全区3000余员工,使党员群众受教育率达到100%,还极大地提高了全区员工189邮箱活跃数,使全区员工邮箱活跃度翻了一番,达到98%。
三、提升“文化平台”,文化熏陶与创建教育相得益彰。
苏州分公司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党员先锋模范和创新人才案例的选树,把提升党员群众文明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内动力”,转化为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美誉度的“外动力”。
一是加强党员先锋的引导示范作用,把党建思想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硬实力”。开展学习“时代先锋”宣传 活动,在企业内营造声势持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七一”表彰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活动,努力在公司内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帮助企业攻坚克难的重要平台,促进企业创新力、执行力、运作力、凝聚力和形象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与每年开展的分公司企业文化节结合起来,凸现苏州分公司创新与执行的一贯文化特质。从1999年至202_年的十一届企业文化节中,苏州分公司每一届都本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原则,使“创新”成为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苏州分公司通过开展党员群众创新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创新项目、创新案例的评选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典型宣传,深化典型的宣传效应。以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创新实践等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企业实际和经营发展需要,赋予活动不同形式和内涵。持续打造“创新”文化品牌,结合企业全业务发展新的形势,通过文化理念的渗透、文化案例的宣传、文化故事的传诵、文化精品的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挖掘和创新企业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党建思想文化教育的工作内涵。
三是强化党员先锋服务意识,持续开展文明创建系列活动。苏州分公司党委带头建立党建工作的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班子成员与基层党支部建立联系点,服务基层支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广大党员中,苏州分公司广泛开展 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员工“三服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由各部门组织35岁以下党员骨干和优秀分子参加文明城市交通志愿服务,把企业服务群众、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优质服务品牌宣扬出去,自觉接受广大老百姓的监督,提升群众对中国电信服务工作的美誉度,达到教育党员、确立服务意识的目的。
四、打造“实践平台”,学习实践与融合创新齐头并进。
苏州分公司党员学习培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实践活动与企业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创新了学习载体,更增强了学习效果。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使苏州分公司的学习实践活动“学出新境界,增添新动力,取得新成效”,达到了经常性教育融入集中培训的目标,为企业基业长青提供了根本保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
一是创新党课形式,“现场党课”、“网上党课”成效显著。苏州分公司党委在清明前夕组织党员干部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缅怀先烈的英勇事迹,组织百名党员干部走进全国文明村蒋巷村,切身感受科学发展观引领下蒋巷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现场聆听中共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德盛生动而又特殊党课,从而增强了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苏州分公司党委专门下发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项课题,要求各单位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时围绕下发课题展开,以网上党课及学习讨论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网上大讨论这种新颖、便利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极大认同,参与人数 突破了5000人次,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党员教育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202_年苏州分公司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首先,苏州分公司开展创新表彰,优化创新体系,在企业内形成持续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推进企业创新力度和创新能力;其次,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区局县局化管理,切实解决区局责、权不符、内部管理链条相对较长等问题;再次,创新发展理念,在全区大力实施“用天翼送宽带”策略,强化移动带头固网的理念;再有,积极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推动地方信息化发展,成立呼叫中心行业协会、建立呼叫中心产业基地,联合地方政府建立IP融合通信实验室,从体制上支撑,从流程上保障。再次,面向问题、解决问题,党员教育学习活动融入工作实践。苏州分公司党委在深入学习教育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汇总整理形成“十大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路、现象和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结合岗位实际在深入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和全业务发展等方面形成新的共识,将所学实践应用于所用、所用总结提升为所学,达到党员教育与创新实践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是将党员教育成果评价与业绩水平相挂钩。苏州分公司将业绩水平作为党内学习教育、创新实践及组织评优的重要条件,确保评选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业绩水平“双过硬”,优秀党员学习能力、工作成效 “双创优”。苏州分公司政企客户支撑中心党支部设立优秀党员“示范岗”,突出优秀党员学习能力建设,结合嵌 入式服务支撑和政治业务学习的要求,以党员学习能力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党员示范岗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考查。在客户服务部门实施党员示范岗“嵌入服务”,突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核心的教育学习目标,提升了广大党员群众和普通客户对党员“示范”的感知。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党建,一流党建需要一流队伍,而一流队伍建设离不开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苏州分公司一方面加强企业支部书记、党内骨干的专项教育,使他们成为既精通党务工作,又熟悉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运用网络视听、电子杂志、网上论坛、即时通讯、手机媒体等多种广大党员所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载体,开展实实在在的党建思想文化宣传活动,让广大党员在系统学习和潜移默化中认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_年苏州分公司举办党建专题教育培训班4期,97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分公司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专题研修班、30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分公司联合市机关党校举办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全区900余名党员参加网上知识竞赛、网上互动培训学习活动,党员教育覆盖面达100%。同时结合天翼手机189邮箱互动等功能,将教育面覆盖到全区3000余名员工,群众受教育面扩大到100%。“四位一体”的党员教育体系已成为苏州分公司党建创新的一朵奇葩。
第五篇: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摘要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新要求,简述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关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一些观点。重点从八个方面
对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问
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构建引言
经过长期的艰难努力,中国加入WTO即将成为现实。加入WTO对中国而言,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WTO会给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和企业界带来严峻的挑战,它将中国的企业和其它国家一些强大的同行摆在同一战场上,并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生死相搏。WTO的加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标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胜败影响深远。而市场竞争的胜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而人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企业的经营的好坏与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是紧密联系的,管理者素质也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经济全球化下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管理者在素质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因此,在中国准备跨入WTO的大门,全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问题是摆在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素质的观点与认识
国内外学者对管理者综合素质的论述有不少,他们在某些方面既有相同也有互异之处。
2.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具有: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共事,对人不用压服而用说服和感服;决策才能,能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组织能力,善于发掘下级才智,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恰当地授权,能把握方向,抓住大事,而把小事分散给下级去处理;善于应变,能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勇于负责,对国家、下属、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都负有高度的责任心;敢于创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技术、新观念有敏锐的感受力;承担风险,敢于承担风险,有雄心,能创造新局面;尊重他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狂妄自大,能器重下级;品德超人,品德为社会和企业内的人士所敬仰。
2.2 日本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的观点
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下列品质和能力。首先,在品质方面,应有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积极性、进取性、忍耐性。其次,在能力方面,有捕捉信息和鉴 10
53别信息的能力,有洞察事物和果断决策的能力,有不断创新和竞争的意识,有说服能力,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凝聚能力,有为企业发展忍辱负重的能力,有尊重员工和培养人才的能力,有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的能力等。
2.3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具有四方面的素质。首先是眼光,眼光就是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赚钱机会。哪个投资领域是好的,哪一个产品是好的,谁能首先发现并开拓市场,谁就具备优秀的管理者眼光。其次是胆量,任何一种新的投资,或没有尝试的事情,肯定要冒一定风险,就看你敢不敢去做。只看见机会好,而不敢投资,那么这个钱你是赚不到的。第三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就是能够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减少外部的摩擦以及内部的消耗,从而使整个机构相互融合产生高效率。第四是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必须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体系的构建
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指管理者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因素的有机结合。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应具有道德伦理素质、心理人格素质、观念素质、经济与管理素质、政治与军事素质、文化素质、经验素质、能力素质这八个方面。而这八个方面的素质的状态也就决定其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3.1 道德伦理素质
企业管理者道德伦理素质是指管理者在为人处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行的优良传统,在人才观上一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企业管理者管好自己的企业的基础。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社会的安全、和睦、文明、发展负有道德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并把二者合理地协调起来。良好的经营管理品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利益为重,不被个人利益所困扰;应抱有诚实的态度,要坦率和光明正大,公正、公平地对待企业的所有成员;要对过失勇于负责而不推诿于人;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要充满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
543.2 心理人格素质
心理人格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个人的心理、人格条件,包括意识、气质、性格、情感价值观等心理要素。现代市场激烈竞争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挑战和承受巨大的压力。与其它工作相比,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与常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首先是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企业经营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只有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才能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其次是执着的追求欲,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不进则退,丧失了持续的追求,企业就会走向死亡。第三是极强的自信心。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对上百名优秀企业家素质测定的结果表明:他们一般都具有极强的自信心。在现代全球范围内的激烈拼杀中,没有自信心是不可能成功的。第四是更趋理智的情感,这既是对企业家职业特征理论分析的结果,也为许多实际情况所证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竞争性,随时有棘手问题产生,因此需要当事人在情感上更趋理智。相反,那些情感丰富的企业家在遭受挫折时,容易情绪化,不能理性的对待工作,因而在工作上遭致失败。
3.3 观念素质
观念就是特定的意识,企业管理者必须有经营管理意识。一般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具有四方面的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在经济全球化下,还应加上全球观念和创新观念。加入WTO中国会以更快的速度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有全球化的意识,看问题做决策要综观全球,放眼全世界。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从管理的职能来说管理可以分成维持和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而言,创新比维持更重要。著名管理学家熊·彼得认为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就是创新。竞争双方都在不断出奇出新,创造新优势、新竞争法宝。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出局。
3.4 经济与管理素质
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经济与管理的素质。许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家,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对管理者提管理方面的要求似乎较易为人们所理解,但对其提经济学方面的要求则不易为人们所认同。实际上,经济学理论能培育人的经济思维,告诉人们如何选择及如何合理使用稀缺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经济目的,解决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何时生产的问题。现在,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越来越受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家的影响。充分了解经济学理论和各主要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很好地预测、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经济动向,利用政策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3.5 政治与军事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商战借助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战略、策略,并在商战中得到广泛应用。成功的企业家都信奉“商场如战 105
5场”、“兵不厌诈”的信条,而熟读兵书,深谙政治谋略与军事韬略。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政治、军事谋略经典著作在各国商界人士中倍受青睐。当前管理领域热点的战略管理就是从军事科学里借鉴过来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苏联解体后,两极竞争的格局终结,国际政治力量重新组合,政治、经济关系更为复杂,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更大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军事素质,一方面,才能紧跟和把握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地做出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熟谙和运用政治军事战略战术,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攻守自如、进退自如。
3.6 文化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需要管理者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广博性,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知识层出不穷,只有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能胜任。此外,在企业国际化趋势下国际间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管理者从事国际间的经营活动,必须熟悉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不熟悉他们的文化背景就难以与他们沟通。
3.7 经验素质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原理原则是科学,对这些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则是艺术。艺术的内涵是熟练运用知识并通过巧妙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故在一定意义上,丰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是在实践中培养与磨练出来的。所以,经验对管理者具有重要意义的。而且,经验是形成管理能力的中介,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催化剂。很多专家强调,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管理经验,最好在财务、技术、金融、销售、人事、生产等部门中三个以上部门工作过,达到积累经验的目的3.8 能力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是整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从实践角度看,它是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并运用于经营管理实践的过程。而管理作用于对象并产生效果要靠能力作为工具。能力素质具体分为:①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部份,任何决策能力低下导致的决策失误对企业的打击都是致命性的;②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组织运用好各种资源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③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④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是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之间的动态适应的能力。由于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随时发生变化的环境,且管理权力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层次的增多而分散,以及下属员工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对企业管理者的计划和意图理解不透,这就要求通过控制来保证实际工作结果不至于偏离预期计划太远;⑤创新能力,当代经济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经济,而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会被淘汰。创新 1056的范围很广: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等;⑥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诞生的数量,传授的速度都是惊人的,企业内、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的冲击。在新世纪整个企业组织将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它强调组织本身及其员工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企业管理者更应具有学习的能力,不断吸取新的东西,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结论
中国企业管理们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激烈全球市场竞争?
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企业管理者素质观。上述八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是无形的软件性与个人条件的有机结合。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相应发展变化的。企业管理者要经常审视自己的素质状态,通过反省,不断的调整,使自我素质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组合。
其次,素质的提高是自我理论修养与实践锻炼相互交替和相互轮回的长期过程。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接受正规的管理学习与培训,在具备了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经营管理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并且理论与实践的过程相互交替进行。现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除了送本企业的管理阶层去国内外著名学校接受培训外,还自己创办经济管理学校。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有勤读书、勤思考、平日留心观察的习惯,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多自省、多总结,从而提炼出实践经验。
第三、积极参与竞争,主动接受挑战。竞争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有效渠道。一方面对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挑战,另一主面又促进管理者素质的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者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明显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我国旧经济体制所产生的保护,不主动去参与竞争。因此,积极参与竞争,主动加入到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厉以宁.厉以宁教授谈中国企业家四条件[J].中国企业报,202_年11月9日赵子文.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_.1.4-7李悦,孙彤.企业家素质研究[J].当代财经,202_.1.59-64
1057
Structure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System of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ChaoxingZhouyaohuiMengf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entry to WTO.It also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typical view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is issue.Then it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administrators.Finally, it puts forward a suggestion on how to enhance the qualities of administrators.Keywordsenterprise administrator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structure.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