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心得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心得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
作为,我们深知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管理部时,在工程副总郑总的带领下,首先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施工复杂程度、专业特点等,组织适合石家庄 项目的人员,以合理的组织架构负责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同时作为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部还对项目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督促监理和总包单位搞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部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服务方面予以控制。
一、质量策划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非常重要。可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分阶段实施。策划结果可采用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在内的多种文件形式,策划的内容一般包括:质量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对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施工管理的其他要求。策划的内容是房地产企业工程部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在工程项目上的具体应用。在编制前有关人员应充分了解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施工过程策划时,应确定关键工序并明确其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集团的认可。并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
质量策划工作主要由工程副总牵头。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各参建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质量策划,但必须做到良好的沟通,使各个单位了解策划的目标、内容。
二、施工筹划和设计
工程管理部在项目之初就要进行全面筹划。针对与总包和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目标综合分析,项目的全面筹划中不可缺少对质量控制的筹划。很多项目注重工期分析、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的筹划,忽视对质量、安全的筹划,其结果必然造成质量问题多多,为项目的正常运转埋下隐患。进行施工设计时,首先应明确职责,策划并实施施工设计的管理,确定施工设计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明确其程序和要求。施工设计依据的评审主要是指对设计的相关规定执行情况,也可采用审查、批准等方式进行。施工单位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
三、施工准备
应严格要求总包单位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报验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比如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根据工序配备的各工种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测量结果、进场的材料设备、分包方等。要求施工企业根据项目管理需要,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在施工前通过交底确保被交底人了解本岗位的施工内容及相关要求。一般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可根据需要采用口头、书面及培训等方式进行。交底的依据包括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等。交底的内容一般包括质量要求和目标、施工机具、环境要求及操作要点。对于常规的施工作业,交底的形式和内容可适当简化。
技术交底在施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大多采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总包单位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总包的管理人员新人较多,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及时地进行技术交底,显得十分重要。要求总包单位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现场值班工程师、工班长、主要工种的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宣贯质量检查的标准和制度,以保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质量的过程控制
在 项目5号楼基础钢筋绑扎期间,我部门相关负责工程师会同监理单位负责人去现场进行巡视,按照图纸和相关规范对现场钢筋绑扎进行抽查,发现现场钢筋下料部分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立刻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召开现场会,安排技术人员全方位检查5号楼基础所有钢筋,要求监理单位督促总包单位限时整改,并上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我司工程管理部相关工程师每天保证现场巡查的时间和次数,严格要求总包单位,注重过程控制。
2、对施工过程的标识
对施工过程及进度进行标识,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工程部通过要求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通过任务单、施工日志、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各种检验试验记录的等表明施工工序所处的阶段或检查、验收的情况等的及时汇报。掌握现场施工质量和方便管理。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咨询公司相关人员每天上报打桩记录,我部门工程师及时查看现场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流程控制,保证按照相关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3、施工过程中的沟通管理
我部门积极保持与各参见单位有关方的沟通,通过值班表,人员分工表和微信群等按规定的职责、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处理的方式应按照规定结合项目的规模、特点和专业类别确定。
五、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主要有:
1、总包单位值班工程师对标准不够熟悉,执行质量检查监控不到位。由于近几年建筑市场扩张过快,很多技术人员未经磨练就直接上岗,造成值班人员本身管理水平较弱,经验不足,现场管理力度不够。
2、制度落实不力。总包单位项目上制定了很多质量管理的办法、规章,但很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束之高阁,特别是工期压力过大时,往往忽视质量控制。
3、分包队伍重视利益,轻视质量控制。有些队伍为了自身的利益,抛开信誉,忽视质量,埋下质量隐患。
反思以上问题,感到质量管理任重而道远,建筑企业实行ISO标准化管理已经很多年,但是项目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施工企业的履约意识还是不够。施工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和履约意识,及时收集有关信息,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六、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石家庄 项目在 工程管理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下,正在向精品工程一步步迈进,争取为广大的河北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的优质建筑。
工程管理部
202_年7月27号
第二篇: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心得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心得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我深知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在企业成立项目经理部时,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施工复杂程度、专业特点等,组织适合本项目的人员,以合理的组织架构负责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而要搞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服务方面予以控制。
一、质量策划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非常重要。可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分阶段实施。策划结果可采用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在内的多种文件形式,策划的内容一般包括:质量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进度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策划的内容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在工程项目上的具体应用。在编制前有关人员应充分了解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施工过程策划时,应确定关键工序并明确其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并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相关文件并监督实施。
质量策划工作主要由项目总工牵头。项目总工根据项目特点,组织相关部门编制质量策划,但必须做到良好的沟通,使各个部门了解策划的目标、内容,尤其要取得项目经理的支持,以配备足够的资源和各种保障,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更谈不上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
二、施工筹划和设计 施工单位在项目之初就要进行全面筹划。针对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目标综合分析,项目的全面筹划中不可缺少对质量控制的筹划。很多项目注重工期分析、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的筹划,忽视对质量、安全的筹划,其结果必然造成质量问题多多,为项目的正常运转埋下隐患。进行施工设计时,首先应明确职责,策划并实施施工设计的管理,确定施工设计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明确其程序和要求。施工设计依据的评审主要是指对设计的相关规定执行情况,也可采用审查、批准等方式进行。施工单位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
三、施工准备
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实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报验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比如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根据工序配备的各工种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测量结果、进场的材料设备、分包方等。施工企业根据项目管理需要,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在施工前通过交底确保被交底人了解本岗位的施工内容及相关要求。一般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可根据需要采用口头、书面及培训等方式进行。交底的依据包括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等。交底的内容一般包括质量要求和目标、施工机具、环境要求及操作要点。对于常规的施工作业,交底的形式和内容可适当简化。
技术交底在施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大多采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项目部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新人较多,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及时地进行技术交底,显得十分重要。我项目部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组织现场值班工程师、工班长、主要工种的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交底会,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宣贯质量检查的标准和制度,以保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内容 项目部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其内容包括:①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等。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项目部实行首件验收制度。每次新的分项工程开工时,均按照管理人员全过程跟踪旁站制度,在过程中分部检查,特别是下一道工序施工后影响检查的,为避免返工,均在前一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中间验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首件验收和样板引路,对工程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②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规定包括持证上岗的要求、特种作业要求及其他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人员要求。③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④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包括对工序的检查、技术复核、施工过程参数的监测和必要的统计分析活动。⑤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一般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现场试验环境的控制措施、不同专业交叉作业的环境控制措施以及按照规定采取的其他相关措施。⑥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⑧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其中成品和本成品防护的范围包括施工企业使用或构成工程产品一部分的发包方财产。⑨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⑩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
2、对施工过程进行确认
项目部根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进行确认,一般包括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根据业主和当地质监部门的要求,进行进场设备报验和备案,有效避免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3、对施工过程的标识
对施工过程及进度进行标识,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现目部通过任务单、施工日志、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各种检验试验记录等表明施工工序所处的阶段或检查、验收的情况,确保施工工序按照策划的顺序实现。
4、施工过程中的沟通管理
施工单位应保持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按规定的职责、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处理的方式应按照规定结合项目的规模、特点和专业类别确定。
5、施工过程中的记录
我项目部建了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施工日志和专项施工记录;交底记录;上岗培训和岗位资格证明;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记录应填写及时、完整、准确;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按照规定编目并保存。记录的内容和记录人员应能够追溯。
五、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和反思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主要有:
1、现场值班工程师对标准不够熟悉,执行质量检查监控不到位。由于近几年建筑市场扩张过快,很多技术人员未经磨练就直接上岗,造成值班人员本身管理水平较弱,经验不足,现场管理力度不够。
2、制度落实不力。项目上制定了很多质量管理的办法、规章,但很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束之高阁,特别是工期压力过大时,往往忽视质量控制。
3、分包队伍重视利益,轻视质量控制。有些队伍为了自身的利益,抛开信誉,忽视质量,埋下质量隐患。
反思以上问题,感到质量管理任重而道远,建筑企业实行ISO标准化管理已经很多年,但是项目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施工企业的履约意识还是不够。施工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和履约意识,及时收集有关信息,用于质量分析和改进。
六、结束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只要施工企业重视质量,并有从施工质量策划、施工筹划、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服务等环节进行控制的行动,该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一定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建筑。
第三篇:项目管理心得—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心得—质量管理
回想从工作到202_年,我自己做项目管理也将近做了8年,从资深工程师到项目经理到部门经理。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时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
1、做好质量规划
为了真正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我主要先做好项目整体规划及质量管理规划,组织项目实施团队将项目质量管理规划进行宣贯,确保实施团队了解项目质量规划;组织项目组核心骨干将质量规划进行宣贯,让项目骨干各自的任务及项目质量规划和质量目标。
2、标准化实施作业
为了保证项目质量,编制项目实施工作标准,并要求项目小组严格按照实施标准进行项目实施。
3、定期质量检查
公司有专门的质量团队,质量团队会定期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检查;项目经理会定期按照质量规划对实施质量进行检查。
4、持续质量优化改进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经理组织人手制定质量改进方案,组织项目干系人召开质量改进方案评审会,评审通过后方进行实施,实施结束后重新进行评估并以书面报告形式交由甲方签字确认。
每两周召开项目质量评审,邀请项目主要干系人共同对实施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项目实施问题,并讨论和制定修改完善方案。
慧翔天地广州学员黄贤裕
第四篇: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依据
l.技术标准
(1)设计文件,如工程设计图纸、说明书、设计洽商、设计变更等。
(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2.管理标准
(1)管理标准,如ISO9000。
(2)施工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3)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工作规定。
3.合同约定
(1)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签定的工程施工合同。
(2)工程项目部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
4.其他相关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有关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三、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l.人的控制
对人的控制应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充分调动、发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又要努力避免、纠正人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失误。
2.材料控制
通过对材料(包括施工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等)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控制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3.机械控制
主要内容是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和操作三个方面的控制。
4.方法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的各类计划与保证措施的控制。
5.环境控制
主要内容是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的控制。
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机构
工程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全面负责。
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时,工程项目经理应根据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与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联系接口与方法。一般使用组建由工程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的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承担并协调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成员应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资质。
根据工程质量方针和目标,对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进行职能分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和权限,规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内容、控制措施以及工作间的衔接方式。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到单位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系统控制过程,在实施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按照“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项目质量计划”的程序来进行。
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只有严格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按照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将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项目经理部应着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技术准备
(1)图纸的熟悉与会审。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项目技术人员、工长等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发包人协商解决并办理相关变更洽商手续。
(2)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组织准备
(1)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度。
(2)集结施工队伍,签订劳动合同。施工人员应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良好的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作业的观念。
(3)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情况、质量目标,施工顺序、工序搭接、关键部位、质量保证措施等。
(4)对施工队伍进行人场教育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针对目前机房工程施工队伍组成多以农民工和季节工为主的现象,人场教育应以组织原则、纪律、操作标准和安全规范为主。
3.物质准备
(1)工程材料、购配件和半成品准备。
(2)施工机械器具准备等。
4.施工现场准备
(1)了解施工现场环境情况,清理障碍物。
(2)“五通一平”。
(3)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准备等。
(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前,在施工设计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向参加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文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在执行前应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的控制重点是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进行验收;采取妥善的措施对施工材料进行保管和存储;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领用相发放;监督检查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回收施工剩余材料等。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都有直接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的规范维护和维修等方面。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妥善保管,精心保养,预防各类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重点。在管理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施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序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5)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发布变更通知后,方可组织实施。
(6)成品保护控制。建筑成品或半成品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7)环境保护控制。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杜绝使用有害成分含量超标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不允许使用。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由工程项目经理或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整理汇总各类工程档案资料,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2)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竣工图纸。
(3)组织以预算人员为主的工程结算小组,编制竣工结算。
(4)组织技术、质量、施工、合同和预算等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自验,并对自验中发现的施工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5)在自检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落实工程竣工验收的时间、程序和组织等。
(6)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活动。
(7)组织人员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予以纠正。
七、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含原材料、购配件、成品、半成品)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正常施工的必要条件。
机房工程实施材料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材料的供应管理
1.施工材料的供应机制
除合同约定由用户提供的材料外,对于工程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和统一核算的方式,通过企业层的材料机构进行采购;项目经理部只负责采购企业供应计划外的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这是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
2.施工材料供货商的选择
通过对质量保证能力的评定选择施工材料的供货商。供货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合同的约定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2)施工材料的供应周期是否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施工材料的售后和技术支持等持续性服务能力。
(4)施工材料的价格因素。
(5)其他涉及履约能力的评定。
3.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
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质量鉴定水平,格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和各项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
(1)工程项目部应根据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施工材料用量和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在机房工程施工中,因为场地面积的限制,很少有条件设置施工材料单独存放的区域,合理的施工材料进场计划既可避免影响施工作业,又可避免施工作业造成材料的损失。
(2)严格执行施工材料的进场检验制度,对进场施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和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
(3)对于验收合格准予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材料,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的进度要求,妥善的予以存放与保管,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损坏等措施。
(4)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材料浪费。
(5)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材料的进场、保管、使用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主要的检查内容有核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及进场手续;施工材料的存放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施工材料的领用和发放是否规范;施工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
(6)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回收台账,按规定对施工作业中的余料进行回收。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责任
工程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领导责任者,施工项目经理部主管施工材料的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施工班组料具员负责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材料的领、用和退的控制。
八、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对施工机械设备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选用。
(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是工程保证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运输和保管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应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定》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与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水平技术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避免因为技术的不熟练、违规操作等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
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台账,落实专人进行保管,并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掌握现场使用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不因设备原因影响工程施工。对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应立即组织新的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
九、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严格施工工序管理,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只有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预防为主”方针的实现。在进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
(2)以工序质量为目的,对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如人、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按质量责任制办事,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是实现工序质量的保证措施。
(3)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守工序质量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专职检验)制度,保证不合格工序末整改前不进人下道工序,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做好记录并定期上报。
(4)抓点连线带片,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严守工程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意识。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http://www.teniu.cc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5号天河软件园海天楼3A06
用户服务中心:Tel:020-85574618 85574628 85574638 85698805 85698850
联系人:周先生:***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我司开发以及生产大量的机房建设管理系统,欢迎各界人士批发以及代理。
第五篇:项目质量管理
三、项目管理的六个方面
物料管理是很多项目经理忽略的问题,实际上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很多公司现在对物料管理实现了用MRPⅡ进行管理。但是到了现场,由于系统集成的物料非常多,又一般无法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而工程的每一个物料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对现场物料管理一定要重视,必须达到以下几点:正确、及时、专人负责。
要作到正确、及时,现场物料管理也必须事事有记录,即发料有记录,取料有记录,换料有记录,这实际上是物料管理中的文档问题。
2、进度管理
A.一定要建立正确的项目实施流程,工程实施流程的确立,明确了工程实施各步骤的顺序。
B.计划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程实施一定要有计划。工程要求有工程计划,有月计划,有周工作总结和计划,工程计划要求作到最大化。做工程计划可以有几种方法,如:表格、甘特图等
在计划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系统集成中影响进度的因素较多,要求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随具体情况调整。
制定计划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因为系统集成一般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可能各人不了解其他人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关键人物都要参与计划的制定。
工程进度一定要整个项目组共同了解和掌握,要求作到步调一致。
3、质量管理
监控系统的集成大部分工作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现场作业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A、质量标准的制定
行有行规,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并且是有代价的,因此必须将对质量的要求以标准形式固定下来,达到了标准就算通过,不达标准就要返工,现在各种系统集成层出不穷,可是质量标准却一直不明确或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系统集成越做越滥的一个原因。物料管理 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文档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技术管理
1、物料管理 B、现场作业质量管理
现场作业管理应有明确的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应以ISO9000的作业标准来进行。
根据工程实施流程,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检查,跟踪质量保证体系运作过程和分析造成不良工程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明确质检和整改责任人,使工程的质量一直处于闭环控制状态。
如果不能理解ISO900的精髓所在,至少应理解以下一点:
每一道工序应有人检查,每一个工作应有人负责整改。
C、安全管理
这里将安全管理也纳入到质量管理中来,要求将《安全规范》制定出来,并严格要求按安全规范实施,现场作到要求有专人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4、文档管理
按照ISO900的要求制定文档模板并组织实施,文档是过程的踪迹,文档管理要作到:及时、真实、符合标准。
及时指的是文档制作要及时,归档要及时。
真实指的是文档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符合标准指的是文档的格式和填写必须规范。
5、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CS(客户满意度)管理的一部分,系统集成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也紧紧围绕它展开。
系统集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象一个具体的产品,比如冰箱,如果客户买了一个冰箱,他只能用冰箱说明书中的几项功能,但这些功能是大众化的,这个客户有一些具体的特别的需求就无法满足。可是系统集成就不一样,首先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和客户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才能设计和实施。
在客户关系管理中要注意:什么是客户的真正需求?
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重要部分,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次要部分。
与客户作好沟通,实现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的超出系统功能的需求给予合理解释。与客户互通系统的标准,作好客户的培训。明白客户的决策链,作好系统验收工作。
6、技术管理
由于系统集成的创造性及多学科的参与的特点,系统集成在现场有许多非标问题要解决。各学科一定要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结果。因此,系统集成的技术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项目经理不但要懂得管理知识,还要通晓各学科专业知识,要注意各环节的配合,在技术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每一种学科在项目中的应用。多学科的配合往往有超出传统技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技术文档的作用,要求技术文档要及时、具体、明白,特别是一些非标的工作,更要详细留档,以便今后的审查和改进。
对项目组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不一样,技术人员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技术,不愿意干涉项目中的各种协调等,对他们应创造出适合其工作的环境、应尊重并及时表彰他们的科研成果、应造就出项目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团体精神。
一、摘要
本文主要是想通过对我公司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全面分析,从整体上指出项目经理需要注意的某几个方面,希望能给广大IT界的朋友一些帮助,同时,抛砖引玉,更希望各位同仁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帮助。
二、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典型的多学科合作:作好计算机系统集成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配合,比如监控系统,需要计算机、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又如GPS系统,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等。
2、创造性:几乎每个计算机集成系统工程的用户都会有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需求,由此造成每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工程都和其他工程不完全一样,需要量身定做,这样一来,就带有一些非标问题,每一个工程都可以带来或多或少的新意。
3、质量不可控因素增多:有些纯软的工程只要有过硬配置的计算机就能完成,而计算机系统集成系统则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包括软件编程)要在现场完成,这就必须将工程应用现场的作业管理质量也纳入到整个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质量管理之中。
4、工期的不可控性:由于软件工程的进度本身就是一个非限线增长的,再加之计算机集成系统工程中还需做许多资源采购、配备等前期准备,致使计算机集成系统工程工期很难预期。
三、计算机集成系统中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
物料管理
1、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是很多项目经理忽略的问题,实际上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很多公司的物料管理都已采用MRPⅡ进行。但是到了现场,由于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物料非常多,且一般无法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而工程的每一个物料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对现场的物料管理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必须达到以下几点:正确、及时、专人负责。
要作到正确、及时,现场物料管理必须事事有记录,即发料有记录,取料有记录,换料有记录,这实际上是物料管理中的文档问题。
2、整体管理
整体管理将每个不同的方面都联系在一起,所以它被视为最重要的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经理的主要精力应放在项目的整体管理上。
整体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实施及整体变更控制,以项目的执行时间为线索。
项目计划包括:项目介绍或整体概述,项目的组织,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技术过程,以及项目任务、进度安排与预算等信息。
整体变更控制包括:变更控制委员会、配置管理和变更的沟通过程等。
由于项目通常会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所以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3、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了顺利完成项目而设置的一系列过程,用以确保项目包括且仅包括所有要求的工作。主要过程有:项目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整体管理 时间管理 质量管理 文档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技术管理 选择项目的方法主要有:注重组织的整体需要,将IT项目进行分类,进行财务分析,运用加权评分模型。
净现值分析是项目选择较好的一种财务分析工具。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是一个好项目,净现值越高,项目越好。其它上些重要的财务指标有项目的ROI和项目投资回收期。
项目章程是一个正式承认项目存在的文件。它必须经过主要项目干系人的签字以表示对换项目需求和项目内容的一致同意。
范围说明书是范围计划过程产生的,其内容包括:项目论证、项目产品简述、对所有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总述、以及项目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范围定义过程的重要输出,它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范围。WBS为项目进度、成本、变更的计划和管理提供了基础。制定WBS的主要方法有:指导方针的使用、类比法、由上至下法和由下至上法等。
范围核实是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换项目范围的变更进行控制。
4、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常被引述为项目冲突的主要根源。大多数IT项目超过了时间估计。
时间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有: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制定、进度控制。
活动定义涉及确定为产生项目可交会成果而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它通常有助于产生一个更加详细的WBS和支持细节。
活动排序确定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产生依赖关系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基于工作性质产生的,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强制性的;第二,基于项目团队的经验产生的,关系是任意的;第三,基于非项目活动产生的,关系是外部的。为了应用关键路径分析,必须进行活动排序。项目网络图是显示活动顺序的首选方法。
活动历时估算对完成各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估算。这些时间包括实际工作时间加间歇时间。甘特图用来显示项目进度计划。跟踪甘特图反映了计划的实际的进度计划信息。关键路径法用来预测项目总历时。赶工和快速跟进是缩短项目进度的两种技术。PERT是当单个活动历时估算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时,用于估计项目历时的网络分析技术,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除此之外,项目经理还可以借助一些项目管理软件。
在进度计划制定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计算机系统集成中影响进度的因素较多,要求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随具体情况调整。
②制定计划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因为计算机系统集成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可能各人不了解其他人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关键人物都要参与计划的制定。
③工程进度一定要整个项目组共同了解和掌握,要求作到步调一致。
5、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IT项目中一个传统的薄弱环节。IT业人员必须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成本管理包括:资源计划、成本估算、预算、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有几种类型:量级估算、预算估算、最终估算。每种估算类型分别用于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并具有不同的精度。建立成本估算有四种基本工具和技术:类比估计法、自下而上法、参数模型估计法、计算机华的工具。成本估算的主要部分包括目标叙述、范围、假设、成本收益分析、现金流分析、预算分解或详细依据。
成本控制包括临近成本执行、评审变更和向项目干系人通报与成本有关的变更。挣值分析是用于衡量项目招待纯净的主要方法,它综合了范围、成本、计划进度等信息。
6、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了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且如何满足他们。质量保证包括评估所有项目招待情况来确保项目将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包括监控特定工项目结果来确保他们遵从质量标准,并确认改进全部质量的方法。
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中大部分工作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现场作业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A.质量标准的制定
形式固定下来,达到了标准就算通过,不达标准就要返工,现在各种系统集成层出不穷,可是质量标准却一直不明确或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系统集成越做越滥的一个原因。
B.现场作业质量管理
现场作业管理应有明确的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应以ISO9000的作业标准来进行。
根据工程实施流程,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检查,跟踪质量保证体系运作过程和分析造成不良工程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明确质检和整改责任人,使工程的质量一直处于闭环控制状态。
如果不能理解ISO9000的精髓所在,至少应理解以下一点:
每一道工序应有人检查,每一个工作应有人负责整改。
C.安全管理
这里将安全管理也纳入到质量管理中来,要求将《安全规范》制定出来,并严格要求按安全规范实施,现场作到要求有专人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7、人力资源管理
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人力资源应指的是所有的项目干系人,而非仅仅是项目组成员或实施项目工程的某个公司的成员。由此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就包括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两个方面。
1)对内部人员的管理
影响人们如何工作和如何很好地工作的心理因素包括激励、影响、权力和效率。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和团队开发。组织计划编制即对项目角色、职责及报告关系进行识别、分配和归档。RAM是定义角色和职责的关键工具。
资源负荷显示了在特定时段现有进度计划所需的个体资源的数量。资源直方图常被用来表示资源负荷,同时也可用来识别资源负荷的情况。
资源平衡是一种用来解决资源冲突的工具,经过平衡的资源可以减少管理工作、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和会计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士气。
团队协作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进行工作来实现项目目标。优秀的项目经理应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团队开发。
2)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CS(客户满意度)管理的一部分,系统集成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也紧紧围绕它展开。
系统集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像一个具体的产品,比如冰箱,如果客户买了一个冰箱,他只能用冰箱说明书中的几项功能,但这些功能是大众化的,这个客户有一些具体的特别的需求就无法满足。可是系统集成就不一样,首先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和客户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才能设计和实施。
在客户关系管理中要注意:
①什么是客户的真正需求?
②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重要部分,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次要部分?
③与客户作好沟通,实现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的超出系统功能的需求给予合理解释。
④与客户互通系统的标准,作好客户的培训。
⑤明白客户的决策链,作好系统验收工作。
8、文档管理
按照ISO9000的要求制定文档模板并组织实施,文档是过程的踪迹,文档管理要作到:及时、真实、符合标准。
及时--指的是文档制作要及时,归档要及时。
真实--指的是文档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
符合标准--指的是文档的格式和填写必须规范。
9、技术管理
由于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创造性及多学科的参与的特点,系统集成在现场有许多非标问题要解决。各学科一定要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结果。因此,系统集成的技术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项目经理不但要懂得管理知识,还要通晓各学科专业知识,要注意各环节的配合,在技术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每一种学科在项目中的应用。多学科的配合往往有超出传统技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重视技术文档的作用,要求技术文档要及时、具体、明白,特别是一些非标的工作,更要详细留档,以便今后的审查和改进。
3.对项目组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不一样,技术人员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技术,不愿意干涉项目中的各种协调等,对他们应创造出适合其工作的环境、应尊重并及时表彰他们的科研成果、应造就出项目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团体精神。
项目管理是一门艺术,并不是把一个项目管理方法拿过来就可以把它运用好。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以一当万的事物。项目经理,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每个人都会做,也不神秘。这就好比说你要做一样东西,这时你的脑子里面就有了一个计划,你会把时间、资金、源财料及相关的干系人及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都考虑进去(当然,生活中你个人的事并不会这么夸张,但这些概念的相关模型一定会出现在你的大脑里,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这也算是一个项目管理。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天然的项目管理才能。关键是你控制的项目有大有小,可简单也可复杂,能否抓住项目中的灵魂最为关键。
项目管理要注意在不同阶段的重点 项目管理
[引言]
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只影响到一个项目的成败,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人国家的兴衰。朱总理说过:管理科学,兴国之道。尽管好的管理无法直接创造自然资源、物质财富,但好的管理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与配置资源,使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与内部消耗。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如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主要是研究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物力、人力与时间等各种资源以达到既定的项目目标。由于项目管理在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显示出的强大功能,因此在世界各国各行业已得到普遍的推广与应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与加入WTO,国外公司的进入与国内公司的走出国门,国内的项目管理人员更加迫切需要了解与掌握国际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编写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全面而典型的讲述了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引入了项目管理资格认证。202_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第6版报道:“随着我国加入WTO,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日益扩大,但项目管理尚未被列入我国的学科目录中。”从此正式拉开了项目管理在国内得到学习、认证与应用的序幕。
[正文]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根据这个定义,项目就具有了目标明确性、活动一次性及资源消耗性等特性。换句话说,具备前面三个主要特性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项目。现实中的项目随处可见,如设备消缺、会议组织、技术竞赛、结婚典礼以及家居装修等等,都可以看作是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项目管理问题,不过,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能更多关注的事情本身,而对做好事情相关的组织、计划、控制等过程相对缺少关注,或者没有经验与能力加以关注。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来实现项目要求。项目管理总体有五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执行过程、收尾过程等,包含了九大领域的知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及系统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作为项目经理要全面掌握这些九个核心领域的知识,并重点把握系统管理的观念,避免进入某个细节,注意在五个不同阶段的重点。
一、项目管理的三个约束条件
任何项目都会在范围、时间及成本三个方面受到约束,这就是项目管理的三约束。项目管理,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范围、时间、成本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便项目所有干系人都尽可能的满意。项目是一次性的,旨在产生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但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运行项目。这要求项目经理要用系统的观念来对待项目,认清项目在更大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在考虑项目范围、时间及成本时,就会有更为适当的协调原则。
1、项目的范围约束
项目的范围就是规定项目的任务是什么?作为项目经理,首先必须搞清楚项目的商业利润核心,明确把握项目发起人期望通过项目获得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于项目的范围约束,容易忽视项目的商业目标,而偏向技术目标,导致项目最终结果与项目干系人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因为项目的范围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从而与时间和成本等约束条件之间产生冲突,因此面对项目的范围约束,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商业利润核心做好项目范围的变更管理。既要避免无原则的变更项目的范围,也要根据时间与成本的约束,在取得项目干系人的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合理的按程序变更项目的范围。
2、项目的时间约束
项目的时间约束就是规定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完成,项目的进度应该怎样安排,项目的活动在时间上的要求,各活动在时间安排上的先后顺序。当进度与计划之间发生差异时,如何重新调整项目的活动历时,以保证项目按期完成,或者通过调整项目的总体完成工期,以保证活动的时间与质量。
在考虑时间约束时,一方面要研究因为项目范围的变化对项目时间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研究,因为项目历时的变化,对项目成本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对实际项目进展情况的分析,提供给项目干系人一个准确的报告。
3、项目的成本约束
项目的成本约束就是规定完成项目需要花多少钱。对项目成本的计量,一般用花费多少资金来衡量,但也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特定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关键是通过成本核算,能让项目干系人,了解在当前成本约束之下,所能完成的项目范围及时间要求。当项目的范围与时间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多大的成本变化,以决定是否变更项目的范围,改变项目的进度,或者扩大项目的投资。
在我们实际完成的许多项目中,多数只重视项目的进度,而不重视项目的成本管理。一般只是在项目结束时,才交给财务或计划管理部门的预算人员进行项目结算。对内部消耗资源性的项目,往往不做项目的成本估算与分析,使得项目干系人根本认识不到项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对内部开展的一些项目,也要进行成本管理。
由于项目是独特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项目资源使用之间存在竞争性,除了极小的项目,项目很难最终完全按照预期的范围、时间和成本三大约束条件完成。因为项目干系人总是期望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最大的项目范围。这三个期望之间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项目范围的扩大,会导致项目工期的延长或需要增加加班资源,会进一步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同样,项目成本的减少,也会导致项目范围的限制。作为项目经理,就是要运用项目管理的九大领域知识,在项目的五个过程组中,科学合理的分配各种资源,来尽可能的实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使他们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二、项目管理的五个主要过程组
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大概分成概念、开发、实施与收尾过程。在概念阶段主要是对成本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结果是要拿出一份报告,并获得批准与支持。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是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与概念,就立即转入开发过程。在开发阶段,要有项目计划书、预算的成本以及工作分解计划。我们做事时,可能只是拿出一个简单的工作分解与大致的项目计划时间表,就结束了。在实施阶段,要有底层的工作包与确定的成本估计,但我们没有,到了这一步,我们基本上就开始失去了控制,没有明确的里程碑,我们只是把一个阶段当成了一个项目。在收尾阶段,我们是经常讨论每个项目的教训,但对完成的工作的文档工作基本上没能及时跟上,同样与用户之间的交接也未能做好。
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与收尾,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的启动过程,特别要注意组织环境及项目干系人的分析;而在后面的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抓好项目的控制,控制的理想结果就是在要求的时间、成本及质量限度内完成双方都满意的项目范围。
1、项目的启动过程
项目的启动过程就是一个新的项目识别与开始的过程。一定要认识这样一个概念,即在重要项目上的微小成功,比在不重要的项目上获得巨大成功更具意义与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讲,项目的启动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决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什么项目的关键阶段,此时的决策失误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重视项目启动过程,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首要步骤。
启动涉及项目范围的知识领域,其输出结果有项目章程、任命项目经理、确定约束条件与假设条件等。启动过程的最主要内容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这项活动要以商业目标为核心,而不是以技术为核心。无论是领导关注,还是项目宗旨,都应围绕明确的商业目标,以实现商业预期利润分析为重点,并要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未来能对其进行评估。
2、项目的计划过程
项目的计划过程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项目的范围、任务分解、资源分析等制定一个科学的计划,能使项目团队的工作有序的开展。也因为有了计划,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有一个参照,并通过对计划的不断修订与完善,使后面的计划更符合实际,更能准确的指导项目工作。
以前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计划应该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实际进展必须按计划来进行。实际并不是如此,计划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仅是通过这种方式,使项目的资源配置、时间分配更为科学合理而已,而计划在实际执行中是可以不断修改的。
在项目的不同知识领域有不同的计划,应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编制不同的计划,其中项目计划、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活动清单、网络图、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估计、质量计划、风险计划、沟通计划、采购计划等等,是项目计划过程常见的输出,应重点把握与运用。
3、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一般指项目的主体内容执行过程,但实施包括项目的前期工作,因此不光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范围变更、记录项目信息,鼓励项目组成员努力完成项目,还要在开头与收尾过程中,强调实施的重点内容,如正式验收项目范围等。
在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信息的沟通,即及时提交项目进展信息,以项目报告的方式定期通过项目进度,有利开展项目控制,对质量保证提供了手段。
4、项目的控制过程
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是保证项目朝目标方向前进的重要过程,就是要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项目进展朝向目标方向。
控制可以使实际进展符合计划,也可以修改计划使之更切合目前的现状。修改计划的前提是项目符合期望的目标。控制的重点有这么几个方面:范围变更、质量标准、状态报告及风险应对。基本上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控制,项目的控制任务大体上就能完成了。
5、项目的收尾过程
一个项目通过一个正式而有效的收尾过程,不仅是对当前项目产生完整文档,对项目干系人的交待,更是以后项目工作的重要财富。在经历的很多项目中,更多重视项目的开始与过程,忽视了项目收尾工作,所以项目管理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提高。
另外要重视那一类未能实施成功的项目收尾工作,不成功项目的收尾工作比成功项目的收尾更难,也来得更重要,因为这样的项目的主要价值就是项目失败的教训,因此要通过收尾将这些教训提炼出来。
项目收尾包括对最终产品进行验收,形成项目档案,吸取的教训等。另外,对项目干系人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也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简单的打发回去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更是对项目组成员的不负责任。
项目收尾的形式,可以根据项目的大小自由决定,可以通过召开发布会、表彰会、公布绩效评估等手段来进行,形式是根据情况采用,但一定要明确,并能达到效果。如果能对项目进行收尾审计,则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也有很多项目是无需审计的。
三、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是指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与掌握的九大块重要知识与能力。其中核心的四大知识领域是范围、时间、成本与质量管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还涉及很多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以用来帮助项目经理与项目组成员完成项目的管理。如:网络图示法、关键路径法、头脑风暴法、挣值法等,不同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管理工作。另外,还有很多项目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Project、P3等,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在项目的各个过程中完成计划、跟踪、控制等管理过程。
1、项目整体管理知识
项目的整体管理,或者说是综合管理也不为错,它是综合运用其他八个领域的知识,合理集成与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
项目的整体管理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项目计划制定。即收集各种计划编制的结果,并形成统一协调项目计划文档。
项目计划执行。通过执行项目计划的活动,来实施计划。
整体变更控制。控制项目的变更。
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人员、计划以及工作,统领全局,带领团队实现项目的目标;当项目目标之间或参与项目的人员之间出现冲突时,负责拍板定夺;并负责及时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项目进展信息。总而言之,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这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回顾以前负责的项目,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未找到项目发起人,或者项目发起人不明确,常把自己当成项目发起人;
项目交付成果定义不清,以致最后收尾时无法对照计划进行验收; 缺少组织结构描述;
对项目的控制未能规范化,尤其是项目范围的变更控制;
风险管理未得到重视,只是在项目组内讨论,并停留在项目负责人的头脑中;
缺乏项目干系人分析;
没有规范的进度报告,项目进展报告随意性较大。
要有效的开展项目管理,引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与方法工具,先依样画葫芦,通过实践,进一步领会这些内容是必须的。
2、项目范围管理知识
项目范围的不确定,会导致项目范围的不断扩大,作为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始时,就要对项目范围拿出项目干系人都认可的、理解无歧意的范围说明文档——项目章程。然后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工作责任,还必须分解项目范围,使之成为更小的项目任务包——工作分解结构(WBS)。
最后还有就是要认识到项目本身不是孤立的,因此有时范围的变更也是必须的,关键是当变更发生时,如何加以控制。
在以上讨论之前,最重要的是当面临项目时,或不知道具体做什么时,如何进行范围管理。对潜在项目的识别,有四个步骤:
确定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业务分析,找出重要的业务过程,分析其中最能从项目中得到好处的过程;
形成项目可能的优势,确定范围、好处及约束;
选择方案,分配资源。
对于从多个项目中选择项目,或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方案的情况,常见的四种方法:整体需要、分类、NPV及加权评分模型。
3、项目的时间管理知识
项目的时间管理,就是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的过程。首先要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然后是跟踪检查进度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之间的差异,及时调整资源、工作任务等,以保证项目的进度实现。在跟踪过程中,要及时与项目干系人进行交流,以及时发现范围的偏差,而产生时间与进度上的差异,或项目组成员有意或无意识的虚报了项目完成情况,导致进度的失控。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活动定义:从WBS分解而来;
活动排序:明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活动历时估算:估算每项活动的时间,可以PERT方法进行;
利用PROJECT 202_等工具软件,协助项目的时间管理;
利用甘特图帮助跟踪项目进度;
利用网络图及关键路径分析,协助确定完成日期上的重要性或调整工期对项目工期的影响,以及处理关注的焦点活动。
需要注意一点,以前学习项目的时间管理工具及方法以后,就以为可以实现对项目的跟踪控制了,其实不然,这些工具都是通过人来发生作用,活动也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项目经理不能把太多心思花在工具上,而是学会利用工具来协调人与资源的矛盾冲突。
4、项目的成本管理知识
对于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方面,就是要努力减少和控制成本,满足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其过程包括:
资源计划:即制定资源需求清单;
成本估算:对所需资源进行成本估算;
成本预算:将整体成本估算配置到各个单项工作,建立成本基准计划;
成本控制:控制项目预算的变化,修正成本的估算,更新预算,纠正项目组成员的行动,进行完工估算与成本控制的分析。
在成本管理中涉及很多财务管理的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及方法与工具的使用,作为项目经理,对这些内容要熟悉,特别是挣值分析的相关术语及简称,如:BCWS、BCWP、ACWP、CV、SV、CPI、SPI等等,不光要了解这些术语的涵意,还要掌握他们的计算公式。
5、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发挥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员的作用的过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包括:
组织计划编制:形成项目的组织结构图;
获取相关人员:其中重点是业务相关人员;
团队建设:明确每个项目干系人的责任,训练与提高其技能,实现团队的合作与沟通。
因为与人发生关系,其中首先是要明确各自的责任,这一点计划编制时就要明确,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帮助项目经理提高效率,并能及时发现任务分解的合理性,最后形成合理的任务分解表。
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方法来帮助项目成员实施项目计划,提高效率。项目是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实现的,注意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团队成员各尽所能是项目经理的挑战。在处理过程中,争取做到对事不对人,通过有效的会议来帮助项目实现沟通、检查以及目标实现。
6、项目的质量管理知识
项目的质量,理解为项目满足客户明确或隐含的要求的一致性程度。注意这里包括明确的要求,也包括隐含的要求。这对IT项目来说,如何满足用户隐含的质量要求,可能是IT项目质量失败的重要原因。可能所开发的系统符合需求说明中的要求,却与用户实际的要求(包含隐含的需求中),相差很大,导致不一致,结果导致IT项目的失败。
现代质量管理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体系,国际组织也有相关的质量文件,以评审普通的生产质量,如ISO2000系列质量标准;对软件的生产质量,也有一些评价模型,如SQFD模型、CMM软件成熟度模型等等。其中CMM成熟度模型分成五个层次:自发的、简单的、有组织的、被管理的及适应的,分别标识为不同的级别。
对于项目管理需要制订质量计划,并应用质量保证的工具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有许多现成的工具与方法,如帕累托分析、统计抽样和标准差等。要提高项目的质量,必须在领导中形成质量意识,通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来提高质量,通过形成质量文化来改进质量,是全面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以往所经历的项目中,项目的质量管理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公司每年都在开展QC活动,该活动的目的就是改进质量,但活动成了科技创新活动,而更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却未能有所体现,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7、项目的沟通管理知识
项目的沟通管理非常重要,对项目经理而言,就如同前线指挥需要情报管理一样,这是使整个项目组掌握项目信息,实施其他管理手段的基础,所有的控制都有基于沟通基础之上的。
在项目的开始,需要编制沟通计划,包括什么时间、将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格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向谁传递。在项目的沟通中,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或非正式的交流,各种方式有利也有弊,关键看是否有利于沟通的效果。
沟通的复杂程度随着对象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因此要通过适当的工具和手段,使面对面的沟通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因无效沟通而给项目管理带来的负责影响。
在沟通中,会议是有效形式之一。很多业务员人员喜欢通过会议,以简单的形式化的语言描述项目的进展与项目中碰到的问题,而不喜欢技术化的图表与文档。
8、项目的风险管理知识
当因为未能做好风险管理,导致项目的风险发生时,项目干系人将难以一下子接受风险发生的事实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调整心理状态,才能恢复对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且能在风险发生时,帮助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而不会手足无措。很多项目的失败,是因为风险发生时,对项目干系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导致失去主观判断能力,而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这种意义上讲,项目的风险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提高项目干系人的风险意识,只要有了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全面与否,在有些项目中可能重要性反而不是太明显。
风险识别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经验法则等方法,在识别这些风险因子之后,可以对这些因子加上权重,最后可以计算出项目成功的概率,并能据此决策项目是否应该开展、继续或停止。识别风险因子之后,紧接着就是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产生的风险成本与收益,决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风险处理、风险接受、风险改善等等。
实际工作中,可能识别到存在的风险,但却不能加以正确处理。风险就这样被层层传递。如因用户参与不够,导致需求不正确,进一步产生工期估计的失误,结果是计划的偏差,最后整个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因此,要注意从风险的源头抓起,防止风险的层层放大。
9、项目的采购管理知识
采购就是从外界获得产品或服务。对于IT项目而言,采购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的IT项目都离不开采购管理,而且很多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备采购或咨询采购,对于企业而言,能否做好采购管理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点内容。
有效采购管理包括以下过程:
编制合理有效的采购计划:这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即确定项目的哪些需求可以通过采购得到更好的满足。在采购计划中,首先是决定是否需要采购、如何采购、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何时采购等内容;
编制询价计划:即编制报价邀请书RFQ或招标书;
询价:进行实际询价;
开标:评估并选择供应商;
管理:对采购合同进行管理;
收尾:对采购合同进行收尾。
在整个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两个过程,一是采购计划,二是合同收尾。采购计划的编制,是采购管理整体按需求进行的前提,如果这一步做不好,其他都是白费劲;而在采购的合同收尾过程中,最容易忘记或做不到的就是采购审计。至于供应商的选择等过程,在IT项目中,往往会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管理与成本。其实,管理与成本决定合同能否按期保持履行的前提。在公司的实际情况中,一般项目以设备为主要成本时,往往就不再考虑其他内容,而仅是作为一般的设备采购,交会器材部门实施。因为不光没能做到项目管理,亦未做到采购管理,所以这类项目虽然也实施完成了,但项目的实施质量总令人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