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中国如何维护外贸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广泛地得到各国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知识产权所造成的摩擦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良好发展,而且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起着主导作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在世界经济贸易的竞争中己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商品技术附加值的高低已成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知识产品本身也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各国都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并力图阻止外来的更强大的技术优势的冲击。知识产权法已不单纯是保护国内智力成果的国内法,更重要的是各国力争成为经济强国的基本国策的集中反映。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习惯于靠海外订单赚取微薄利润的出口加工基地,一时间陷入了冰点。对它们来说,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最现实也是最急迫的一条路。
2009年,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受理的18起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达7起。而且,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几乎都是我国成长性最好的新兴产业。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随着美国、日本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渐失,知识产权争端成为其收复在华市场的一种主要的非贸易手段。尤其是在中国入世后,外汇、劳动力、投资环境等贸易壁垒因素正在淡化,技术壁垒的力量更加凸显,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意识到,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将最终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这些国家通过专利申请,将其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并将其作为壁垒使我们企业难以进入。另外,目前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尚不够成熟,许多本土企业拥有的商标,专利等被外国企业抢先在中国注册,转而状告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生产销售能力,更不用说将其产品出口到外国。
在这次范围巨大的国际贸易变革中,如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竞争的水平?
(一)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利用知识产权的主战场。我国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及民族工业受到的危机与挑战, 真正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 实施专利权部署战略。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
(二)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改变以往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纠纷的态度, 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避免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放弃应有的权利。
(三)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实践。我国是WTO成员, 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注意WTO, TR IPS对知识产权的规定, 同时对主要贸易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应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识产权壁垒。如对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 要把握当前主要贸易国所采取的原则。
(四)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管理。目前, 企业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谁占有的人才多, 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多遭遇国际企业的竞争, 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限制会更加严重情况下, 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视, 那么中国企业将会因为失掉“知识产权人才”而失掉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市场。
总之, 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 我们只有将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请专利、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等措施, 才能让我国企业免受切肤之痛,并让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为中国自身所用。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与宣传,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以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能力, 更好地参与并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第二篇:中国对外贸易小论文1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姓名:张海波
学号:109114030
班级:国贸10
1日期:国庆期间
当前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
与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之我见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不断变化,对外贸易额不断攀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以“发展出口贸易”乃至“出口创汇”为核心的外贸指导思想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指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亦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比较优势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并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以改革开放30年为契机,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成败得失,思考对外开放政策的未来走向,显得尤为必要。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theory
And foreign trade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I saw Abstract: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ategy had dramatically convers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 is also constantly change, increasing of foreign tra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But, China for a long tim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and “export” as the core of the foreign trad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egative effect appears gradually.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the guidance of the advance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each country economic engine function cannot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also becomes more and more fierce, its form and content has also had the profound changes, long-term guid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ategy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 longer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changes, and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Therefore, to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s a turning point, summarizes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country to open to the outside,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up policy, it is necessary.关键词:改革开放;贸易战略;比较优势;不适应性;竞争优势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1978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 亿美元, 到 2007 年, 我国进出
口总额已达到1738.3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举世瞩目。然而,这一模式在我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不得不有所调整。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实施的是进口替代战略, 这一点并无太多异议。针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国内不少学者提出, 我国应该采取出口导向战略,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出口导向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在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争论 中, 国内多数学者提出了中间战略, 即混合型贸易战略,不同学者的具体提法还包括:平衡战略、综合战略等。对外贸易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并据此制订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目标。1979年底党中央提 出了“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在此背景下,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总体目标而制订的。对于实现第一步而言, 在对外贸易领域也明确提出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即由当时的 400亿美元(1980年)增长到世纪末的 1600亿美元。基于此, 在各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中, 都制定了国家对贸易的发展规划,包括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六五 ”和 “七五”计划中都对外贸的发展指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包括进出口目标总额和增长率。“八五 ”计划之后, 对贸易总量和结构控制的规划有所淡化, 不过在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下工作计划中有时仍要明确进出口的总额以及结构指标。这些总体的规划目标也体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各种期限的规划中,形成了独具我国特色的“指标”型贸易发展模式。尽管在各种规划中都强调贸易平衡发展的目标,但从实践中来看,我国采取扩大出口的积极措施而不是采取减少进口的消极办法来达到进出口平衡,认为出口比进口更重要, 进口的规模要取决于出口。这使得 “新重商主义”哲学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盛斌, 2002)。
改革开放后的 30年对外贸易发展中, 虽然国家并没有明确说明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但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将出口鼓励放在首位,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量。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出口政策、优惠性的加工贸易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以及优惠性的贸易政策等措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 我国在出口贸易领域陆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三大战略: 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这些战略的形成、实施与逐渐完善, 对于扩大我国出口的规模、范围与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些战略及其政策措施的支持、促进、服务下, 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时间上看, 最先提出并形成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初提出并实施的以
质取胜战略。从酝酿到提出经历了前后数十年历程, 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不断延展, 不同时期战略重点也有所变化,从打击假冒伪劣到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营造重质量守信用的氛围到推行国际标准, 再到创出口商品名牌战略, 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效。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之后, 由于出口规模的扩张,为改变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的状况, 提出了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所采取的政策促进措施主要包括: 财政支持、金融支持、保险支持、信息技术援助、举办国际展览、构建政策措施体系。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尽管我国出口增长仍有空间, 也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这种模式在长期内难以持续发展。转型的压力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从国际层面来看, 庞大的贸易规模和迅速增长的市场份额使得我国继续实施“出口导向”难以为继。这一方面来自于我国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对能源的消耗对他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挑战,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我国市场份额快速提高打破了他国的全球贸易关系“均衡”。对外贸易是一国维持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大国一般都会使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一定的比重, 并尽量维持一种 “均衡 ”的状态。这既可以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从而降低风险,也使各个贸易伙伴的利益均得到实现从而维持双方的经贸关系, 乃至政治关系。我国在他国市场上份额的急剧扩张, 会打破已有的 “均衡”。因此, 我国迅猛的出口态势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入世后我国出口高速增长, 贸易顺差急剧扩大, 这也使得国外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措施迅速增加, 针对我国的新的保护措施层出不穷。
从国内层面来看, “出口导向 ”的发展模式扭曲了生产要素配置, 支持其发展的比较优势基础也在逐步弱化, 而预想中的 “技术溢出效应 ”也很有限。一方面, 我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弱化。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等一系列组合措施的力度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次, 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出口成本将持续上升。再次, 能源、矿产资源等的价格上升, 环境成本趋于
上升,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最后,税制统一逐步规范了倾向于出口的优惠性政策,高污染、高耗能的外商投资被严格禁止或受到更多限制。由于我国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刺激,优惠性政策的减少将进一步削弱我国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 贸易的效益和利益不高, 技术溢出效益不明显。尤其是对于占据对外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其经济效益较少,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也较弱。在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或附加值水平)方面, 一般认为,尽管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高度得到了提高,但我国出口贸易仍以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为主, 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仍然偏低(杜修立、王维国, 2007)。而且, 我国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 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充分地发挥。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亟需调整。应采取哪种贸易战略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学习和相关文献的参考。个人认为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 从战略的目标来看, 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并追求多重目标。国家利益是一国贸易发展战略所追求的永恒的核心。所追求的多重目标既包括经济目标也包括非经济目标, 其中经济目标包括: 贸易平衡协调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平与自由的贸易;非经济目标则主要包括: 国家安全、社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对外经济关系。总之,出口不再被视为追求的目标, 而更多地应被视为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UNCTAD,2004)为此, 需要放弃 “出口创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等目标, 不要再以出口数量来考核政府官员和贸易企业, 摆脱“新重商主义”观念的束缚。值得注意的是,战略目标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放弃出口, 而是强调不再不计成本地发展出口贸易, 不再通过扭曲政策的方式扩大出口, 强调使各种隐形成本如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源成本、劳工成本甚至“人民币成本”都能够显示出来, 以正常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竞争。
第二, 通过国际规范的而非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和工具来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继续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内部, 继续在 WTO的规范下完善现有的贸易促进政策体系, 包括出口退税、公共信息服务等;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WTO允许的范围内实施服务出口零税率、服务补贴等政策;完善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调查和申诉力度。在外部, 在WTO的框架下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通过加快实施区域 /双边经济一体化战略为我国产品出口扩大市场空间,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磋商,保障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出口利益。
第三, 加快制定并实施进口战略。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的背景下, 应善用进口政策, 既服务于自身的经济建设和保障经济安全, 又为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制定进口战略以推动经济增长, 包括引导进口结构, 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现进口市场的多元化, 以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其侧重点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RTA)的形式来实现;保障重要战略性物资的供应, 包括通过进口市场的多元化以规避风险、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充实战略物资的储备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参与重要进口品的定价权。
第四, 挖掘大国的国内市场优势。由于历史积淀的各种原因, 我国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并不发达, 国内市场被地方保护主义分割成区域性市场。对于如何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真正统一的全国大市场, 各界专家学者提出了种种思路和对策, 颇有政策参考价值,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来减少地方保护行为;使地方政府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尽;引导地方政府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 建立更加科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综合性 行政大区管治机构等等。当然, 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规划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改革毕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减少行政壁垒,促进资本、人员、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尤其是推动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都有益于统一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大国优势”的实现。
结语:“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 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体的背景下, “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现转型。转型的压力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从国际层面来看, 庞大的贸易规模和迅速增长的市场份额使 得我国继续实施“出口导向”难以为继。从国内层面来看, “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扭曲了生产要素配置, 预想中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很有限。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分析了其战略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为此而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中性的”贸易战略的实施不会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态势,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改善出口的国际环境。当然,“中性的”贸易战略更加强调国内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有助于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完善。参考文献:
【1】杜修立, 王维国.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 ~
2003 [ J ].经济研究, 2007(7).【2】陈未.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 绩效与挑战[ J].财贸经济, 2001(11).【3】沈程翔.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977
第三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最终版)
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战略探析
一、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演变(改革开放以后)
(一)改革开放初期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1978-1992年)
根据外贸体制改革的力度,把这一阶段区分为1978-1987年、1988-1992年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改革初期,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 开始工贸结合的试点, 简化对外贸易计划的内容, 并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度。后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重点则体现在外汇管制制度的放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的建立、开始鼓励发展加工贸易。对外贸易政策着重体现在奖出限人的政策上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的产业, 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 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 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由制等一系列措施。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 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二)贸易自由化倾向的过渡型贸易政策(1992-2001年)进入90年代到我国人世前,是我国对外贸易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该时期我国经济提出了“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大循环”战略,为此国家外经贸部提出“大经贸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该时期对进口管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减少和取消配额和进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以及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在出口方面继续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专门扶持企业的对外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特别是1994年外汇并轨制为代表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贸企业实行统一的结汇制、减少进出口数量限制、鼓励企业所有制的多元化、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等,理顺了连接国内市场价格体系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的通道,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此时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为我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奠定了基础。
(三)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2001年至今)
加入WTO以后至2007年,我国面临着加入WTO后如何推进外贸体制的市场化改
革和内外贸一体化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安全成为新时期中国外贸战略理念的核心。对外贸易政策目标以构造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在适度内外均衡基础之上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移为重点。尤其是WTO非歧视原则下的国民待遇、公平竞争与贸易、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因此,我国采取的基本是相对较低的保护与温和的出口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措施,即运用关税、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保障、政府采购等措施对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实行动态的、以扩张出口为目标的保护;运用低估汇率、调整出口退税和补贴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出口鼓励措施。
二、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现状
(一)我国外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1978—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2.56万亿美元,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17.4%,全球贸易排名由32位提高到第3位。出口排名由全球第34位升至第2位,2012年中国外贸规模已经达到3.87万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二)我国外贸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在产品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经历了由轻纺到机电,再到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在主体结构方面,30年来,三大类型经营主体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均得到大量增加。且名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
(三)我国外贸的出口形势日趋严峻
1.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爆发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经济造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冲击数据显示,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升值以及生产成本上升,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加入WTO七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到2009年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进一步加速下降,创下1993年以来最大跌幅。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美、日的双边贸易也严重受挫,加工贸易出口回落幅度大于一般贸易
2.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采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隐蔽而具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手段,引发了与我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贸易摩擦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摩擦阶段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货物贸易也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原本在欧美贸易的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发展。
3.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技术条文本身直接限制进口;通过认证措施间接阻碍商品进口;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规定来限制商品进口
(四)我国外贸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
1.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
我国的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其自身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地受到削弱。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威胁,从而导致其市场容量越来越小。
2.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
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浅、档次低,工业制成品出口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其中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比较低.3.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少数类别。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缓慢发展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变慢,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建设进程。
(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仅表现为规模小,同时表现为档次低,服务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差。近几年来,服务贸易从整体上看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呈不断扩大趋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任务是相当迫切的。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战略探析
(一)调整产业结构
要积极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从而不断改善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
只有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才能有效缓解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也只有不断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术水平,才能使我国企业走出价格竞争,有效避免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才能使我国产品达到并超过国外的技术标准,从而减弱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制约。
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一方面要注重国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的引导下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大量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要在完善国内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同时,大力发展更具创新活力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要避免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放开国内市场,对国内企业放开可以市场化的行业的进人权,取消不合理的行业审批和行业进入壁垒;要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进行指导,避免外商将在母国遭到禁止的产品转移到我国来进行生产;要取消企业进口方面的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使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公平地竞争。
(二)改善我国产品出口的地区结构。
随着我国产品结构的转变,我国应当进一步开拓出口的国际市场,在维持和发展现有发达国家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因为在这些市场,我国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质量优势,并且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又具有价格较低的优势,所以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中,我国的出口产品应有很大的作为。
(三)努力提高加工贸易的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率。
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在于“两头在外,中间在内”,也就是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这是由我国国内经济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落后、国内的中间产品难以满足加工贸易的需要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这种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较一般贸易要小很多,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我国要在不断提高国内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的同时,鼓励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选用国内的中间投入品替代进口的中间产品,提高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国内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才能缓解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限制,一方面只有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之后,国内厂商才能在合理的技术指标的指导下安排生产,生产的产品在国外才能越过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内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五)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国外的反倾销
坚决反对歧视性的反倾销诉讼和调查。反倾销诉讼的应诉具有外部性,所以国内的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单位应当合理组织国内厂商应对反倾销调查。对于国外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倾销行为,我国的企业、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单位应当主动对其提起反倾销诉讼,保护自身的利益。
第四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小论文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摘要】: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也将朝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注重宏观管理和国际合作的趋势演化。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建设完善
【正文快照】: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演变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 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代理制度 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 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 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 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
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 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 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 》、《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 《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 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 反复试验 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
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方式和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改革和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表现出“渐进式强制性”的变迁特征。渐进式表现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强制性表现在“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制度改革过程。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要求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变迁方式日益表现为“渐进式诱致性”的变迁。诱致性表现在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由经济主体来选择和建立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封闭的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外贸管理制度逐步向开放的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过渡并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的以经济利益为重,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利益并重的转变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服从对外贸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
(1)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变化。下放管理权、实行自负盈亏机制等体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型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在改革中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侧重点逐渐从直接的管理和强制性的推动,转变到根据外贸发展的需要。
(2)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采取“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演变过程。在改革的初期改革主要对象是微观层面的外贸管理制度,这些领域在改革过程中较为容易把握。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则转向营造统一的制度环境,如着力于外贸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订,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3)对外贸易理制度创新的重点逐步从体系的建立转向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完善。在改革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逐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管理制度的体系。之后,改革的重点转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
(4)影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因素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伙伴国政府的反应和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
五、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也在不停地完善着。
1.我国政府的职能体制不断完善。
(1)政府保护国内市场方式受到限制。以往,中国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是高关税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由于中国承诺在入世后大幅削减关税、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取消不恰当的财政补贴,传统的保护手段因此将受到极大限制,有的保护手段基本不适用,这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大大降低。
(2)政府支持国内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的改变。中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又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以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与对出口的直接支持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入世后,国内市场的保护程度将大大降低,形形色色的补贴手段也就将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必须转变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方式。
(3)政府对外经贸管理的手段的调整。过去中国政府管理经济仍然主要用发内部文件的办法,有关规定既不透明,变动也很频繁,政策的可预见程度不高。在入世承诺中,中国承诺将公布所有涉外经贸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章程,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而且在设计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前,将向公众提供草案,并允许提出意见等,政府从以往单纯的“管理者”向管理与服务并重。
(4)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机构的调整。为兑现入世承诺,原来一些政府的涉外经济管理职能或者不再存在或者大大减弱。
2.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3.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4.我国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 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总之,中国的外贸管理体系一直在不停的适应国情一步步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管理体系。而我们现在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也是处在不停的完善中的。不管怎样,我们的管理体系都会围绕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改善的。所以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和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沈四宝.论WTO 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J].WTO 经济导刊,.[3] 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戴志强.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评述[J].2006.[5] D.C.诺思L.E.戴维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中国经济教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文章
[6]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第五篇: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_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 学校: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
理学院 姓名:马金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9国贸9班 学号:200919111369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广泛地得到各国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知识产权所造成的摩擦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良好发展,而且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起着主导作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在世界经济贸易的竞争中己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商品技术附加值的高低已成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知识产品本身也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各国都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并力图阻止外来的更强大的技术优势的冲击。知识产权法已不单纯是保护国内智力成果的国内法,更重要的是各国力争成为经济强国的基本国策的集中反映。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东南沿海抓住了产业转移的历史机会,把自己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21世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俨然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我们长期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到新的产业转移的趋势已经出现了,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的制造成本已经比我们更加低廉。旧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优势,把世界工厂发展成为价值的磁场。重组产业链,不仅是迫在眉睫,而是正当其时。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带来了严峻挑战,特别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习惯于靠海外订单赚取微薄利润的出口加工基地,一时间陷入了冰点。对它们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迈上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最现实也是最急迫的一条路。
2009年,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受理的18起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达7起。而且,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几乎都是我国成长性最好的新兴产业。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随着美国、日本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渐失,知识产权争端成为其收复在华市场的一种主要的非贸易手段。尤其是在中国入世后,外汇、劳动力、投资环境等贸易壁垒因素正在淡化,技术壁垒的力量更加凸显,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意识到,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将最终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据国家知识产权资料显示,去年受理的申请专利
453807件其中中国外企申请96208件,约占总数的21.2%,在其申请的专利种很多集中在中国支柱企业的核心技术。这些国家通过专利申请,将其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并将其作为壁垒使我们企业难以进入。另外,目前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尚不够成熟,许多本土企业拥有的商标,专利等被外国企业抢先在中国注册,转而状告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生产销售能力,更不用说将其产品出口到外国。
在这次范围巨大的国际贸易变革中,如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竞争的水平?
就中国而言,面对全球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做到:
(一)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 也是利用知识产权的主战场。我国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及民族工业受到的危机与挑战, 真正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既重视外国人的知识产权, 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 实施专利权部署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
(二)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我国企业, 特别是外贸企业要转变观念, 改变以往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纠纷的态度, 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侵权之诉。有不少中国企业, 自身并没有侵权行为, 但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常常放弃应诉的机会, 白白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而有过侵权行为的企业, 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消极应诉而支付超过正常水平的侵权费用。
(三)深入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及实践。我国是WTO成员, 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应注意WTO, TR IPS对知识产权的规定, 同时对主要贸易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应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识产权壁垒。如对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 要把握当前主要贸易国所采取的原则。
(四)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管理。目前, 企业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谁占有的人才多, 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多遭遇国际企业的竞争, 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限制会更加严重情况下, 中国企业如果还不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视, 那么中国企业将会因为失掉“知识产权人才”而失掉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市场。
总之, 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 我们只有将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请专利、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等措施, 才能让我国企业免受切肤之痛,并让知识产权这把双刃剑为中国自身所用。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与宣传,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以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能力, 更好地参与并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在古老的文兴码头,郑和的船队从此满载着中国制造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价值连城的商品踏上海上丝绸之路。在离文兴码头不远处的泉州造船厂,正在兴建亚洲最大的船坞。不久,在这里将有20万吨级的巨轮出海,届时,这些崭新的商船将同样满载着价值连城的“中国创造”,远涉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