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1-61920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5 21:44: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概述、我国生态观的进程、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这四方面来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人类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当时人类还是生存于自然状态,人类的生存生活资料严重不足,需要迫切解决该问题。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资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还没有对生态带来威胁。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近代工也文明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必然包含整个自然界。马克思既看到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其消极作用——人类无节制地 攫取自然界物质财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对自然界的破坏。他们指出,资本对自然界的统治征服中,造成了土地肥力的破坏、植被的损毁、水土流失,从而也造成了对人类自身可持续性生产的制约。马克思看清了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个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批判,改造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人类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

这既不是抛开人的因素从单纯的从自然界出发,去寻找单一抽象的客观性,也不是抛开自然界从人的因素出发,去分析单一抽象的主观性,而是从不断在从事实际劳动的人出发,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作用出发,建立一种崭新的实践的辩证观。辩证的实践的自然观,首先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社会性地组织起来、通过物质性生产劳动而展开了的复杂的历史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性关系。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就表明现实的世界是人与自然不断相互作用的世界,绝不是人类的世界与自然的世界简单相加,而是他们相互交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

2、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承认,无论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程度如何,“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恩格斯绝没有认为人类可以轻易地掌握与运用自然规律,更不认为人类可以无视和践踏自然规律,他“自然的报复”那段话:“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意指资本主义的环境破坏是一种普遍的、全球性的生态破坏,这根源于资本的无限扩张冲动和全球性生产体系,因此,资本主义的侵略不仅是资本的全球侵略,也是生态环境的全球侵略

3、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社会观

马克思还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伴之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他明确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二、我国生态观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初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客体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而且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建设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毛泽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当时的生态认知水平,其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也是当时中国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观的基本形成

经历了“大跃进”和十年浩劫,中国许多地方生态环境已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相继出现,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统筹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宝贵的论述,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生态观的基本框架。他提出依靠科学技术保护环境和开发资源。重视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我国迈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第一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与执法机构陆续成立,全社会形成义务植树的良好风气,(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观的发展完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②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实际,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生态观,形成了一系列更加全面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思想。

第一,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江泽民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理念,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生产力的高度,创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⑥的科学论断,并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加强环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三)我国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生态文明” 的科学概念,同时,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规定了“ 建设生态文明” 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战略任务。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全会通过的关于我国“ 十二五规划” 的建议,都高度重视“ 两型社会” 建设,强调要“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9日,《 人民日报》。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要求全社会“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通过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路线。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并且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中国人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转变为行动的指南,更好地将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荒漠化日益严重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目前全国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总面积的1/3。其次表现在土地沙化趋宽。沙化土地在新、青、宁、甘、陕、蒙、冀、辽、吉、黑10个省、自治区,面积达 168.9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7.6%。

2、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据调查,全国73%的城市的河水不宜饮用,42%的城市地下水及七大水系近半河段受到污染。

3、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珍稀植物和动物失去了再生和繁衍的基本条件,目前不少物种濒临灭绝。据统计,当前我国有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恶劣生态环境的威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所列的640个物种中,占了156个。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1、树立并强化生态文明观

第一,转变政府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传统的经济是一种粗放式经济模式,高消耗、高污染的缺点,现在政府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同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第二,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有生态正义感,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在发展中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引进先进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应树立起兼顾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第三,改变公民生态价值观念,引导正确的消费观。中国普遍民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这种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念是不可取的。公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群体之一,环境质量的好坏与民众息息相关。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篇: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引言: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总书记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说明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对十八大以来系列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相关辅助教材的学习,从总体上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讨论,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八大报告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对生态文明这样定义: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其次从目标来看,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及生态危机等问题,因此,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的恢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多次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全新的、和谐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就是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凝聚到了两个基点上: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重大布局的重要内容;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最难处理的关系——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对立统一辩证法贯通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在两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直接从绿水青山走到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就是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的那座桥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载体。这两个基点缺一不可,当二者合一,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卓越成就。毋庸置疑中国俨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骄人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一方面,自然资源逐渐减少或衰退:可用土地面积在缩减,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矿产资源总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

我认为出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不合理。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优先发展重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代价。

第二,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习近平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2]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会更大。

第三,缺乏生态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直接出于破坏的动机,而是对自然生态坏境和自身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果缺乏全面认识和监控造成的。”[3]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缺乏生态意识,忽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不注意节约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以上所述可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总书记在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概括。因此,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我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l、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利用自然规律,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加强我们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

3、要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废”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

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其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

5、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

五、总结

通过上述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的一系列分析和讨论,我们深刻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根本举措。在当今这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第三篇: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谈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生态文明说起。自然而然想到什么是生态文明,什么是农业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有什么意义,它有什么特点,我国的现状如何,如何应对,如何建设等问题。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所谓农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了解概念后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国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它对于我国走出生态困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现代农业一般表现为现代石油农业和现代生 态农业等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现代石油农业主要是通过追加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提高产量和经济收入,大量使用化学物质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农产品质量下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大量使用化肥使得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目前世界利用的地表及地下淡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灌溉,尤其是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正在加速地下蓄水层的枯竭,给以后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化肥的过度使用,还使一些营养物质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里,导致藻类的迅速繁殖,藻类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氧气,造成鱼类等水生物死亡。因此,现代石油农业具有许多弊端和局限性,被认为是一种非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而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

总起来看,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既有资源、经验、技术、市场、劳动力、政策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诸多制约因素。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农村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气候、作物、地貌特征、资源、技术、经济水平等差异性较大,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各地可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创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2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实践历史源远流长,技术与经验异常丰富。

3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技术日趋成熟。我国内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看,中国农民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精耕细作、间作套种、生物链等传统生态农业技术。

4我国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定市场优势。从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常规农产品已由供给短缺转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大路货农产品供给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卖难”现象,追求高产量已不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目标。

5生态农业适应我国当前农户分散经营和增收愿望的形势需要。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一般仍处于小规模和分散经营状态,无论是北方的“上粮下渔”生产模式,还是南方的“桑基渔塘”生产模式,以及众多的中小型生态农场,大多是由农户或乡村举办和经营的,生态农业这种经营规模小、灵活分散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况。

6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政策和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保证。从生态农业政策及文化建设方面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及措施:1998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开始对部分食品、蔬菜、水果等实施绿色标志及环境标签制度;自1999年以后,我国许多省市相继颁布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与管理办法,使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不利因素

1人地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给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造成一定的阻碍。带有掠夺性的农业经营方式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甚至引发了生态环境危机。

3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所依赖的土壤资源条件令人忧虑。由于一些农户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取代有机肥料,掠夺式利用耕地,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微生物、水分等遭到破坏与丧失,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营养结构失调,地力下降明显,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对我国农地污染日趋严重,对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等产生长期的破坏性影响,土壤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元素又沉积在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4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长远看具有统一性,但在短期内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分析

由于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存在许多有利或不利条件,必须采取一些积极对策与具体措施,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及综合立法,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首先,加强农业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为农业资源有序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紧生态农业立法工作,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再次,制定和完善现代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我国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与绿色产品指标评价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管理,推行绿色资格认证及环境标志制度,生态农产品要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按照绿色环境技术标准生产、包装、运输和销售,争取国际认证。加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先,继承和利用传统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经验。其次,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有机结合。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农业核算与生态产品销售体系,引导人们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一,贯彻我国绿色,-.统计政策,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建立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成本核算制度与经济评价体系,把农业资源价格和环境经济成本纳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常规统计评估转变为资源、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客观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生态农业建设的真实成绩,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快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拓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生态农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公害等鲜明特点,其价格也往往高出普通同类产品许多。加强生态农业区域规划工作,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的建设首先,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协调下,科学安排与统筹实施,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在形式上要注意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新模式,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其次,加快我国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基地建设。

如何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首先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3 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4 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业倾斜。5 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农业生态投资补偿、生态农产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6 加强全程监控,实行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操作。生态农业总的要求就是全程实行清洁生产。7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8 加强研究开发,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加强社会服务,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土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以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协会等形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第四篇:浅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通信一班 陈策力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 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 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 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 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其次,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 源。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 压力将长期存在。再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 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害了人民 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 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 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 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 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 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 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 存在许多问题。

1、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 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

2、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

3、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 的执法机制。所以说,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以“绿色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的建立人、自然、社会相 和谐的关系。生态问题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关键是实现两者的和谐。要实现经 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以资 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 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7]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 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 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