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设想大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周云祥
学校:髻山中学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设想
面对新世纪纷至沓来的信息化、科技综合化、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构筑相应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奠基工程,是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事业的成败。
我国新课程改革是在借鉴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每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设想
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和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农的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应当积极参考和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有益经验,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学校实施课程的指导,做好相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总结报告。
第二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篇:浅析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
浅析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些影响改革的因素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国际环境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改革的步伐。同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果。因此,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因素;制约;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先进教师和先进学校的涌现、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自由发展等方面,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然而,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背景中所发生的,所以这些因素就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或促进着教育改革的发生与发展。
一、政治因素 1.国际环境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环境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变化,另一方面又由于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给全球特别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吸取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小学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发挥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吸纳先进的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基础教育得到有效发展。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加入WTO,就会看到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严峻的考验。然而,加入WTO也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改革,使其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的开放程度,合理地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人才。
2.行政力量
在改革进程中,一种思想观念要想转化为现实,必须借助教育行政的力量。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要调节的是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而一些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情况也在所难免。此外,诸如教育法规的相对滞后或落实不力都可能对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消极影响。
3.法治环境
教育改革需要良好的环境,其中包括要有一个好的法治环境,好的法治环境或法治化的教育环境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教育的法治环境不好,必然影响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效果。尽管我国已有不少教育类法规,但法治却严重不足,法制与法治很不平衡。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的法治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目前,国家的教育基本方针、原则、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规定的根本任务,以及各级各类的教育培养目标、学制及其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对法律的依附力不强,必须完善法制,保障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利。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保证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其调节作用。
二、经济因素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尚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是以较为发达的社会经济为立足点的,需要以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因此,落后的社会经济必然会与理想的教育观念产生矛盾,并制约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教育现象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择校收费现象愈演愈烈。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难以保障,入学困难。再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教师产生了择校的念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向沿海城市,由薄弱学校流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从本质上讲,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基础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滞后,这些问题是新经济体制和旧教育体制矛盾激化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基础教育改革,以改革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教育发展到今天,基础教育可以有经济目的,但不能以此为单一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机制进行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了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性教育消费的要求,实现利润。
三、社会文化因素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必须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课程设计应适合于所有地方的实际,至少应 适应绝大多数地方的实际,而当前的课程改革虽然顺应了时代潮流,强调与国际接轨,但它针对的只是少数大城市实际,而广大农村地区却被边缘化了。由于社会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因此,社会文化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1.就业的压力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参加高考,争取考上一所满意的高校,以便将来在社会竞争中能取得较大的优势,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捷径就是从现在起给自己施加就业压力,通过各种形式的题海大战,确保自己能应付各种形式题目的考验,这也成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大打折扣,只有应考能力得以发展。在学习期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而是为了高考,认真准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习,这样使得学生在十余年的基础学习阶段,饱受重压,有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重大的摧残,甚至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危害。
2.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自身的教育环境和外界刺激的作用,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向东线沿海地区和南线开发地区寻求发展,有的基层学校教师则向更高层次的学校寻求发展。还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改革,有的行政人员分流至学校教师队伍,这样使得教师群体显得参差不齐。这给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带来了阻力,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管理思维克服教育资源的差异,实现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予以教育资源的补给,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3.学校、家庭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可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需要直接面对学生、家长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不同需要,进而成为社会矛盾和问题聚焦的主要场所。对于学校而言,往往需要同时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等诸多方面的重重压力。在一定意义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往往是被捆绑在一起的。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校必须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而不是某个阶级阶层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家长过去一味追求子女学习成绩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因此家庭教育采用的基本是学校教学中最落后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做各种各样的试卷变着法地做应对考试的各种训练。学生并未从基础教育改革中获得解放,反而是重枷在身。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对学校教育形成干扰,使学校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家庭教育明确拒绝与考试无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内容,而是紧紧围绕考试内容,并求助于家教。有偿家教中的负面效应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教 内容完全服从需求者的目的,一切从考试出发,限定在考试科目之内又多在课程标准之上、教材之外。它剥夺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并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四、技术因素
基础教育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的最普遍、最广泛的教育形式,接受基础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不再单一地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发展需要和教育形式,电脑、多媒体、网络等一些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已步入课堂,走进学生中间,这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革命。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技术基础方面,人们已经看到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充分地阐述技术革命的教育意义正在受到高度关注。同时各种新技术也不断的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在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教师最容易显现的成果之一。其中制作课件成为参加各类公开课的必要条件,对技术手段的要求代替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内容的实质性变化,形式的意义超越了内容的意义。或者说,教育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以全新的技术包装、崭新的表现形式登台亮相的。
参考文献:
1.齐学红,《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 2.夏心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十大阻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11月第6期
3.王玲玲,《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4期
4.何良玉,《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8期 5.裴璐,《社会及文化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高校论坛,2008年5月
第四篇:基础教育改革
[键入文字]
基础教育改革
《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是
D.卡耐基
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A.备课
下列哪部电影体现了“像母亲一样慈爱”的主题?A.《乡村女教师》 “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的主持人是()D.卢仲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D.周易
由“自然类比”研究方法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首推()C.夸美纽斯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B.胡适 管理的根本精神是()D.民主
“蚂蚁抱团”可以体现以下哪种精神?A.团队精神 民主的辅助策略是()B.管理技巧
教师超越教材的做法是()B.以“加法”的态度对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的作者A.龙应台 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是?C.及时反馈
教育中“类比研究”的代表人物是()B.孟子 更新教材又可称作()C.开发教材
教师人格中最重要的品格是()B.主动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D.周易 叙事研究的重点是()C.教学叙事
根绝小说《飘》改编的电影是?C.《乱世佳人》 目标教学是以下哪个的延伸和更新?A.单元教学法
从叙事的主题和内容上看,叙事研究不包括()D.教学行为叙事 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B.课堂行为 “异步教学法”的倡导者是()C.黎世法
美国学者()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B.克伯屈 “尝试教学法”的倡导者的是()B.邱学华 好老师拥有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是D.爱心
“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的行动者是()D.中小学教师 教师行动有一个“前因后果”,其中“前因”是()D.教师学习
“学习即是学走路”的教育隐喻意味着学习是一个()的过程。C.自学 “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是()C.教师威信 《来吧,孩子》的作者是()D.池莉
“明心论”的代表人物有()
A.陆九渊B.孟子
韩愈提出的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标准是()
A.传道B.授业D.解惑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
A.乐观B.主动C.有生活情趣 教师的主动精神显示为()
A.控制感B.创造性地执行C.生涯设计 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
[键入文字]
A.传道C.授业D.解惑 行动研究的特点包括()
A.系统B.参与C.公开D.改进
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基本主题包括()
A.自学辅导B.人生观教育C.研究性学习D.生活实践 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
A.校本课程开发C.校本教学研究D.校本管理研究 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
B.吃透教材C.补充教材D.更新教材 “好老师”的所具有的要素包括()
A.专业智慧C.人格魅力
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
A.实习教师B.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C.充满爱心的老师D.宽容的老师 课程资源包括()
A.教材B.教师C.学生D..社区 教师的行动研究包括()
A.教师学习B.教师发表C.教师行动
从叙事的主题和内容上看,叙事研究大体包括()
A.教学生活叙事C.教学叙事D.自传叙事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
B.有激情的生活C.赏识意识D.宽容精神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A.创新精神B.实践能力C.态度、情感、价值观D.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
A.教师学习B.教师行动C.教师发表 叙事研究的内容包括()
A.德育叙事B.管理叙事D.教学叙事
贯穿整个西方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和()之间的争执
A.实质教育D.形式教育 有关学习的三条隐喻是
A.学走路B.认地图C.打游戏
贯穿整个中国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与()之间的争鸣
B.学C.思
叙事研究可以分化为()
B.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 C.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博学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C.荀子D.朱熹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
A.自主学习B.创造性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
教师学习的方式包括()
B.教师研修C.教师拜师D.教师阅读 教师的管理智慧可以概括为()
A.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B.教师要有管理技巧D.教师要有威信
[键入文字]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C.梅伊曼D.拉伊
做老师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一定要说话算话。
√ 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知识结构。
√
真正好的小说,能让人看到人性中的神性。√
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大学》。× 教师应从事行动研究。√
德育叙事是叙事研究的重点。×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尝试教学法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教师行动的“前因”是“教师学习”,“后果”是“教师发表”。√
幼儿园、小学的男性教师越来越少,女性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积极的教师分布。×
一个善于讲课的老师,他可能在不断地讲,但实际上他是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不能收取家长好处也不能训斥家长。√ 真正出色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可以是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研究者。√ “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 类比研究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像„„”或“„„是„„”。√ 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学习。√
“教师威信”是民主管理的辅助策略。× 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 “用钢笔录像”是教学叙事的第二个步骤。教师的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行为。√
电影《音乐之声》介绍了一种“不宽容的老师”的角色。× “教师行动”也可称为“做中学”√。
“传道“中的“道“只能传递的,不可以感染。×
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和教师发表三个部分。√ 好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敬畏感。√
“学习就是学走路”暗示了主动学习的原理。√ “异步教学法”提出了“小步子教学”的原则。×
只有在有效教学的“眼光”与行动研究的“方法”二者相互支持的地方,才可能发生“校本教学研究”。√
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是可以被超越的。× 教师的乐观心态和主动精神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品格。√ 教学智慧可以表述为传道、授业、解惑。√ 好的行动研究报告要有一种“自传感”。√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控制感”不重要。×
唱好一首歌,需要有节奏感,但上好一堂课不需要。× 没有哪一个学生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
[键入文字]
知识教育比人格教育更重要。×
“目标教学”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重新再做一次”。√ 渴望赏识是人性的一大缺点,而不是优点。×
自卑是折磨人的一种情绪,他会把学生的成绩一口一口地咬掉。√ 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
学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整体学习。√
实习老师的好在于:年轻、平等、有激情。√ 教师“写”教育事件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贯穿整个中国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争执。× 学习的唯一合法定义是自学。×
分类研究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像„„”或“„„是„„”。× 拜师和阅读构成了教师学习。× 教师阅读不能导致“教师行动”。×
生涯设计不是“自强不息”的一个要素。×
行动研究的特点包括:参与、改进、整合、公开。× “学习就是认地图”暗示了整体学习的原理。√
通过“引证自然”的方式提出了一整套“自然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洛克。× “教师博客”也称为“教师发表”。√ “解惑”即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行为。× 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乡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打不成材。√ 管理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谈谈你对“期望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理解。参见教材P113-114 简述细节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区别。参见教材第56-57页
第五篇: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魏运华博士在线交流精彩回顾
曾红梅 整理
*mey对*魏老师说:老师要如何面对基础教育改革?
*魏老师对*mey说:教师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其次要实验,即使精神领会了,也不一定能把课教好,因为新的课程标准毕竟是新的,谁也没有现存的经验,必须要摸索,要实验。
*mey对*魏老师说: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什么弊病。
*魏老师对*mey说: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mey对*魏老师说:教学的教学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魏老师对*mey说:譬如不能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SayTian对*魏老师说:和中国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魏老师对*SayTian说:学力差。
*黑暗执政官对*SayTian说:你不要总崇洋媚外!虽然外国的教育体制比咱们的发达,但是也不一定不存在弊病!
*魏老师对*韩雨—说:日本学生的学力不如中国学生。*韩雨—对*魏老师说:有用的东西学得比中国学生多。
*黑暗执政官对*魏老师说:外国学生所拥有的是能力,这正是中国的学生所欠缺的。*SayTian对*魏老师说:我同意黑。
*~萧零~对*韩雨—说:没用的东西学得比外国多。*ruby-yue对*黑暗执政官说:中国学生也很好。*韩雨—对*黑暗执政官说:举一反三难能可贵。
*黑暗执政官对*魏老师说:中国的教育思想只是对学生进行模式的应试教育,而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无法和其他国家的人比。
*黑暗执政官对*ruby-yue说:可是中国教育体制有问题。*黑暗执政官对*ruby-yue说:对学生有影响。*魏老师对*黑暗执政官说:我基本同意您的观点。*魏老师对*黑暗执政官说:不过那是过去,现在不一样了。*mey对*魏老师说:完全否定应试教育是不是也是不对的?
*魏老师对*mey说:我觉得应试教育应该否定,但传统教育不能否定。传统教育中有很多有优秀的东西应该继承和发扬。
*mey对*魏老师说:能应试也是一种能力。*魏老师对*mey说:是的,但考试方式需要改革。
*可怜的学生么~奋起吧对*魏老师说:以后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向美国那方面发展呢?还是像韩国那方面发展。
*魏老师对*可怜的学生么~奋起吧说:我觉得不是的,但要学习别人先进的方面。*mey对*魏老师说:教育改革中,考试制度有变化吗?
*魏老师对*mey说:当然有,譬如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更多地注重过程性评价。*mey对*魏老师说:改革是不是也带来一些混乱。
*魏老师对*mey说:刚开始混乱是正常的。因为大家对一些新的理念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需要培训。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因为课程标准的实施要经过很多层次。要使专家的理想课程变成学生的习得课程,关键在教师。
*mey对*魏老师说:我看见一个国外的材料,创造性低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反而创造性高,这怎么解释? *魏老师对*mey说:我觉得那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也可能是学生的差异造成的。不一定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造成的。这次课程改革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譬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mey对*魏老师说:学生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魏老师对*mey说:学生要改变以往单纯听老师讲的学习方式。要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等待老师提供答案。
*风之刃对*魏老师说:您觉得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否合理? *魏老师对*风之刃说:不尽合理,需要改革。
*风之刃对*魏老师说:那你觉得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革呢? *黑暗执政官对*魏老师说:只是希望尽快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魏老师对*风之刃说:譬如考试的方式。由以往的只注重结果,改为结果和过程并重。甚至更注重过程。
*风之刃对*魏老师说:我觉得应该重视实验考核。*魏老师对*风之刃说:同意您的观点。
*mey对*魏老师说:如果老师不适应新的教材,怎么办?
*魏老师对*mey说: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既包括学科培训,还包括通识培训。如果教师能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即是教材编得差一些,他也能纠正过来。
*陈weiguo1952对*魏老师说:比如,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并不是学习特别困难,而是与老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有关。
*魏老师对*陈weiguo1952说: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自己寻找答案。对每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他们的经验不同。他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对世界的理解也会不同。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所以我认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教材改革虽然必要,但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可能更重要。
*风之刃对*陈weiguo1952说:还有实践能力。
*陈weiguo1952对*风之刃说:是的,老师的教育实践能力需要提高,但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风之刃对*陈weiguo1952说:增加师大老师的实习时间。
*陈weiguo1952对*风之刃说:现在我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体现了一个教育的质量观问题。
*陈weiguo1952对*风之刃说:我想学校如何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而现行的评价机制往往导致教师并不真正重视素质教育,也不重视教育方法的改革。
*风之刃对*陈weiguo1952说:这才是考试的重点。
*陈weiguo1952对*风之刃说:现在的考试机制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当然用分数衡量是必要的,但考什么,如何考,把考试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更重要,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把考试看作是负担。
*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可是怎么改革呢?~大家都适应了现在的形势。*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要慢慢来是对的,可是也要有一个目标吧!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是,教育的改革绝不是短暂时间里可以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只是这个过程被人为延长了。*陈weiguo1952对*风之刃说:其实我们已经提倡多年的职后教育,就是主张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然而经济方面的因素,却使多数教师得不到培训,这也是影响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
*mey对*魏老师说:为什么建构主义现在很流行,据我了解,这也不是什么新理论。
*魏老师对*mey说:因为这个理论可以解释我国现在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或者说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mey对*魏老师说:建构主义有没有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
*魏老师对*mey说:当然有。不像西方的小班授课。我国的班级人数比较多。很多理念在大班中很难实现。
*mey对*魏老师说:其实每一种理论都有它优势和劣势,只在一种理论指导下进行改革,会不会它的劣势也特别明显呢?
*mey对*魏老师说:是不是应该综合几种理论的长处来改革? *魏老师对*mey说:同意你的观点。
*魏老师对*mey说:但是,我们在学习一个理论,运用一个理论时,还是要多看这个理论的长处。发挥其长处,克服其短处。建构主义理论的许多观点,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魏老师对*mey说:譬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再比如,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认知策略上,学生具有的策略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具有的策略不同,学生学习某课文的目的与教师认为其应有的目的不同,学生对教师认为的重点不一定感兴趣,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理解的也不尽相同,学生实际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有的认知结构不相同,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达不到理想的结果。上面这些观点,我觉得都很不错,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借鉴。
*聊天室管理员对*陈weiguo1952说:拖堂的老师好不好?
*陈weiguo1952对*聊天室管理员说:拖堂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到了时间,教师讲什么学生都不会记住的。
*聊天室管理员对*陈weiguo1952说:支持,而且学生会有反感。
*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有时候老师上课来得晚了,耽误了时间,肯定要拖堂的。*黑暗执政官对*聊天室管理员说:你们也为老师想想!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教师上课来晚上和拖堂都是极端错误的。学生就那么点时间,应该有效利用。*黑暗执政官对*聊天室管理员说:我觉得我们老师就不容易,有时候讲不完了就会下节课再说,决不拖堂!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其实上课是对教师的考试,我有一句格言:当我向学生讲课的时间,面前是渴求知识的学生。当我面向黑板写字的时候,背后是探索智慧的学生。这样自己就知道应该如何上课了。
*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既然你是老师,你就应该知道拖堂的原因~有些时候不能主观的去考虑问题~拖堂现象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你的想法很好,如果老师都能像你一样我觉得改不改革都无所谓了。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不对,拖堂绝不是客观原因,是教师主观上的问题。我曾经在学校管理教学期间搞过两年的实验,每节课改为40分钟,效果非常好,这说明教师完全没有拖堂,没有必要拖堂。
*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可是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就是拖堂~
*聊天室管理员对*陈weiguo1952说:我们C语言老师每次授课只有20分钟,但效果非常好,学生都能学到东西。
*陈weiguo1952对*聊天室管理员说:是的,其实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讲课45分钟,真正有效的语言大概有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而利用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可能比讲课45分钟效果更好。比如,魏树生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也就十几分钟,而他的学生素质也很好。
*聊天室管理员对*陈weiguo1952说:其实,要改变的就是老师的授课方式。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上课是必要的,但教师应该知道如何上课,学生也应该知道如何听课。只有二者形成了合力,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黑暗执政官对*陈weiguo1952说:可现在的体制使得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意去听课,愿意听的也是迫不得已。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不过解决问题是复杂的,因为每一个教师的素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我主张教师首先要有锐意改革的决心,并勇于探索,才有可能先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我其实也很一般,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回忆自己在学生时代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不想再犯我的老师们犯过的错误而已。
*陈weiguo1952对*黑暗执政官说:不要指望上级部门制定什么政策,因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不研究具体问题的,教育方法之类的问题需要教师自己主动去探索和研究。
*mey对*魏老师说:如何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
*魏老师对*mey说:时间要有保证,方式要多种多样。譬如,人教社的培训方式就有三种:面对面培训、电视培训和发放培训包。*apple97220对*魏老师说:关于新课程改革,我不想谈教师,想谈谈学生,觉得现在的学生好像受家长的影响太深,他们无法及时转变观念。
*apple97220对*魏老师说:有很多学生喜欢教师采用讲授式方法,把取得好成绩当作自己的学习目的,而其他关于能力和情感方面,他们似乎不感兴趣。
*apple97220对*魏老师说:做教师的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魏老师对*apple97220说:我能理解。
*apple97220对*魏老师说:谢谢,可能我们缺乏向家长解释新课程的必要性。*魏老师对*apple97220说:您说的确是一个问题。*魏老师对*apple97220说:主要是考试制度改革要跟上。
*魏老师对*apple97220说:评价制度不改革,教师的积极性没法调动起来。
*apple97220对*魏老师说:可是评价一下子确实很难改革,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系统的问题。*魏老师对*apple97220说: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所以说考试评价制度亟待改革。*mey对*魏老师说:家长如何看待基础教育改革?
*魏老师对*mey说:家长更多地是担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跟上了,家长对课程改革就会理解和支持。
*mey对*魏老师说:基础教育改革能提高考试成绩吗? *魏老师对*mey:当然能。
*陈weiguo1952对*mey说:不要把考试成绩看得那么重要,考试成绩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使用。*mey对*魏老师说:有没有出现因改革反而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
*魏老师对*mey说:我觉得没有,即使有也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不合适,一种是改革的成果暂时还没有体现出来。
魏老师对*mey说:前不久,教育部对两年来的课改进行了阶段总结和研讨,发现课改实验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教师开始基本适应新教材与新课程,这个比例占到90%以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对课程评价理念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另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