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1-94265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0 18:50: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内容讲解:

第一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

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但是,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秩序就不能保障,甚至还会引发社会的灾难。客观上需要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经营单位积累了大量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措施,这些措施只有形成安全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得到继承和发扬。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只有通过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防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随意性,才能使从业人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章守纪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安全规章制度是对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反映。国家对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宏观控制,是通过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形式体现出来,作为强制执行的防范安全生产风险的对策措施。具体到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生产经营单位,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来贯彻国家要求,准确把握和驾驭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客观规律,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生产安全。安全规章制度的起草和管理是安全工程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过程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

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通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有效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保障生产安全。同时,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借鉴相关事故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随着安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理论、方法不断完善。尤其是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都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二)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涉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各个环节和所有人员,只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才能有效调动生产经营单位的所有资源,才能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同时,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如《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在事先防范上下功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经济效益等的关系。只有通过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才能把这一安全生产客观要求,融入到生产经营单位的体制建设、机制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保障安全生产。

系统性原则。风险来自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只要生产、经营活动在进行,风险就客观存在。因而,要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即涵盖生产经营单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涵盖生产经营单位的规划设计、建设安装、生产调试、生产运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事故预防、应急处臵、调查处理等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应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严密、完整、有序。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起草、审核、发布、教育培训、修订的严密的组织管理程序,安全规章制度编制要做到目的明确,流程清晰,标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按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三)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编制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的工作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的名称,编制目的,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进度安排等,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的有序进行。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五个流程。安全规章制度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的重点是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查,确保得到贯彻落实。

(1)起草。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安全规章制度在起草前,应首先收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等,作为制度起草的依据,同时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起草。涉及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的起草工作,还应查阅设备制造厂的说明书等。

安全规章制度起草要做到目的明确,文字表达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文字简明、标点符号正确。

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应按照企业标准的格式进行起草。其他规章制度格式可根据内容多少分章(节)、条、款、项、目结构表达,内容单一的也可直接以条的方式表达。规章制度中的序号可用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规章制度的草案应对起草目的、适用范围、主管部门、具体规范、解释部门和施行日期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新的规章制度代替原有规章制度应在草案中写明白本规章制度生效后原规定废止的内容。

(2)会签。责任部门起草的规章制度草案,应在送交相关领导签发前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主持会议,取得一致意见。

(3)审核。安全规章制度在签发前,应进行审核。一是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对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与生产经营单位现行规章制度一致性进行审查;二是提交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对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性、各方利益的统筹性进行审查。

(4)签发。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一般技术性安全规章制度由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签发后要进行编号,注明生效时间,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或“现予发布,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

(5)发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应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发布的范围应覆盖与制度相关的部门及人员。(6)培训和考试。新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制度,还应组织进行考试。(7)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清单。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外,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印刷。

3至5年应组织

第二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纲要(推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纲要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以及作业现场、安全设备、安全管理、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要求,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涵盖内容多,本编制纲要主要是针对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编制说明(建筑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已有专门编制纲要)。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单位的编制内容,便于实施。

本编制纲要起草参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安监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指导书”及有关企业安全手册有关内容,涉及内容只是企业主体责任的一部分,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并不断细化、充实和完善,逐步提高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纲要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组织保障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保证,是企业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1、建筑施工单位、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

1)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

2)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

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少且规模较小,应设置兼职安全员或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管理服务。

3、管理机构的基本形式

(二)管理机构的活动内容及要求

1、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和任务。

2、研究、分析总结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

3、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

4、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

5、组织处理企业的工伤事故。

6、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落到实处。

7、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8、确定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场所的监控与整改工作。

(三)必备资料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构成图。

2、机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3、机构例会制度。

4、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责任和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人员及全体职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

(一)编制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各职能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实现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每名职工都必须制定本岗位安全责任履行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管理部门的岗位责任制

1、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编制和落实生产计划,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②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消除事故隐患并负责督导检查。

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或事故时,要果断采取处理措施,并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发现职工违反安全生产制度

及操作规程,应立即制止。

④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⑤生产调度会议应有安全生产方面内容,并定期分析安全生产情况。

⑥参加单位安全检查并提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报主管部门。

⑦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2、办公室安全职责

①落实安全生产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做好有关资料的保管、留存和传达工作。

②组织并检查单位值班制度的落实情况。

③负责制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年终考核。

3、安全科安全生产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监管部门及本单位相关规定。

②制定并执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作计划。

③组织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制止,同时上报主管领导处理。

④负责新入厂职工“三级教育”中的厂级教育,并督促检查车间、班组安全教育情况,负责填写三级教育卡。

⑤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对特种作业证的复印件进行归档。

⑥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资料的归档。

⑦负责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

⑧负责拟定发放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监督职工使用情况。

4、机修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负责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查监督职工的操作是否规范。

②负责单位特种设备的检查,审验及备案。

③新型设备(包括自制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负责投产前的鉴定和验收工作。

④负责手持电动工具的年检,保证一机一漏保,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5、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比例提取每年安全生产经营和劳动保险费用,监督专项经费的使用。

②负责按规定拨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费用。

6、技术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①负责单位职工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安全生产教育。

②负责单位生产流程的安全资料及安全设施的整改。

③负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的安全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

④参加单位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7、安全保卫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①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和人员进出厂登记制度。

②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部位的保卫工作。

③参加事故救援,负责安全救护设备的维护与登记备案工作。

(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1)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概念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指挥权、决策权的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

①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

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③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④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登记的负责人。

⑤其他类型的主要负责人。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

①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④定期主持研究安全生产问题。

⑤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⑥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⑦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主管安全生产副厂长(副经理)安全职责。

①协助总经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认真组织好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安全工作,负责研究协调处理有关安全生产问题。

③负责安排编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④负责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⑤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经费的使用。

⑥组织落实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3、其它副厂长(副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①根据本单位职责分工对主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人员领导责任。

②做好分管部门安全教育工作。

③负责督促检查分管部门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和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消除。

④负责落实安全技术部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负责检查分管部门的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严格控制危险部位动火操作,组织完成分管部门安全生产计划的落实。

4、工程师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

②负责本单位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防止发生因设备缺陷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④负责本单位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配方、新材料的安全生产交底、指导工作。

⑤负责组织查清生产安全事故的技术原因,做好防止重复发生同类事故的技术措施。

5、车间主任(分公司经理)岗位责任制

①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的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负全面责任。

②定期研究分析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制定事故隐患排查,解决办法。

③组织并参加本部门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④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新入厂职工、转岗职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三级教育中的车间教育内容。

⑤及时发现、纠正、处理违章操作行为。

⑥负责本部门生产流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整改措施,监督班组长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⑦发生工伤事故,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上报安全主管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漫延。

⑧负责监督检查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6、班组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①负责领导本班组职工严格执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班组职工的生产安全。

②负责落实本班组职工“三级教育”中的班组教育内容,对新上岗的职工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严格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③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职工有权制止,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

④负责本班组设备、设施的安全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⑤发现工伤事故应立即上报,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7、职工安全生产职责

①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②正确操作,精心维护和使用设备。

③及时、正确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④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灭火器材。

⑤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练兵和事故预案演练。

⑥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有权向上级报告违章作业行为,有权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

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件上岗,无证人员不准进行操作。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经营范围、作业危险程度、工作性质及其具体工作内容的不同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有针对性的规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工作运行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本节只介绍制度的编制框架和主要内容。特殊或专项作业项目的安全生产制度,各企业可结合自身要求加以制定。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①为确保安全生产,增强本单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各部门要结合中心工作,应用广播、版报、安全课等形式,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

②凡新入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班级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后方可上岗,有关部门做好三级教育卡的备案记录工作。

③转岗职工、重新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完成。

④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持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⑤所有授课人员应作好教育记录,保证教育内容和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受教育人接受教育后应签字确认。

⑥凡发生工伤事故后,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原因对职工进行教育。

⑦安全生产教育后,由安全科或主管领导将授课及考试资料归档。

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①本单位安全科应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部位,结合季节变化开展季节性检查、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②各车间每周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检查机器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状况,排查事项隐患。

③班组每日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检查职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按规定佩带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纠正违章现象。

④单位专职、兼职安全员定时巡检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⑤所有检查结果要有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或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及时上报,立即排除。

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编制检查制度中,应列出工作现场的检查重点内容,以及谁去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后怎么消除等内容。

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编制应结合本单位不同岗位而定,应找出各岗位易发生的违反规定、违反标准、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找出各部门及单位领导在岗位责任制中易发生违反规定的范围。根据情节轻重制定出单位的处罚标准,奖励的有关条款。可依照以下内容确定奖励标准:

①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突出贡献的。

②发现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的。

③拒绝或举报违章作业的。

④在发生事故中抢险救灾做出突出贡献的

奖惩制度的奖励、惩处的实施由谁来决定,在制度中应予以明确。

4、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

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立即上报上级安全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事故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部门或个人要保护好现场,不得将事故现场随意变动或恢复。

③发生事故部门或事故当事人要积极协助调查分析,不得隐瞒事故真相。

④对发生事故的各类工伤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接受教育,提出处理意见,建立防范措施。

另外应将对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所造成的事故,按照事故大小对责任人的行政、经济处罚标准作为条款编入制度中。

对职工的工伤保险、休假等规定条款编入制度中。

5、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为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对在职职工按不同工种的劳动防护要求,确定发放标准。

编制条款:

①要明确发放防护用品名称、使用年限和发放部门。

②明确个人防护用品的标准和范围。

③明确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部门及质量保障要求。

④明确回收的时限和负责部门。

⑤明确丢失或损坏的处理标准和补发条款。

⑥明确职工使用防护用品的要求。

以上条款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设备的选购要满足安全技术要求。

②设备的维护、保养、时限和方法。

③设备应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④明确设备的危险部位和维修措施。

⑤对设备的安全检查的时限和内容。

⑥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持证要求。

⑦设备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置措施。

不同的设备应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在编制设备管理制度时应结合单位设备状况,在制度中做出具体要求。

7、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一般包括:吊装作业、动土作业、拆除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焊接与切割作业、电器设备使用、厂内机动车辆作业、手持电动工具作业等。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应明确以下内容:

①本单位危险作业的批准部门和批准程序。

②现场保护措施。

③明确责任人、现场指挥员、现场操作人员、现场救护(防护)人员。

④明确操作人员需持有的特种作业证件。

⑤明确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⑥明确要做好的现场记录。

四、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是职工操作机械和调整仪器仪表以及从事其他作业时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各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机械设备种类和台数,实行一机一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不同设备有不同要求,请按使用说明书、国家或行业标准、安全管理规程有关的检测、检验技术标准规范编制。

1、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之前,应清理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

2开动设备前,应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进行润滑工作。

3、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须装卡牢固,以免松动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紧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校正,以免影响设备精度。

6、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敞开油箱盖,以免灰尘铁屑等杂物进入。

7、开动设备时必须盖好电器箱盖不允许有活物、水、油等进入电机或电器装置内。

8、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面上不准堆放工具、产品等以及碰伤设备,影响设备情况。

9、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10、采取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要经常检查各部位有无异常(异声、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排除。

12、操作者离开设备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洁或润滑时,都应切断电源。

13、不得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14、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15、人员注意力要集中,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等要符合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险物品的安全要求等。

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和方案。

1、对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的主要方面。

①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职责。

②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③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情况应该依法报有关部门备案。④告知员工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要素

①总则部分,即将应急救援预案作概括性的说明。

②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场地、设备、人员、产品、材料等要素。

③制定预案的目的,基本原则,明确制定预案的依据和预案的管理要求。

④对本单位进行应急分析包括本单位危险源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周边的影响范围(影响半径距离),要确定所需要的应急资源,比如,周边的应急力量及应急物资的准备,应急力量的分布,应急信息的传递等。

⑤本单位的应急组织及权限划分,单位的应急队伍的建设,人员培训等。

⑥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在预案中必须编制。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报告,通讯,周边人员的疏散对安置伤员的救护,事故的抢险的措施、方法等要素,这些核心要素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需要在预案中详细列出完成各项功能的任务、流程,操作方法,通俗地说,就是做什么,由谁来做,怎么做,相互之间的联系措施等。

⑦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就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抢险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将现场恢复到基本稳定状态的工作阶段。

3、应急救援预案的支持附件

①单位危险源或危险部位分布图。

②应急机构,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图,通信联系表。

③上一级应急救援通信联系表。

④应急指挥图。

⑤应急设备、物资一览表。

⑥应急专家名录,通信表。

⑦应急物资设备各供应企业通讯表。

(二)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在应急演练工作做出了详细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时间,程序,内容做出详细演练方案,通过演练,拟达到检验、充实、修改预案的目的,达到检验、锻炼救援队伍的目的。达到检验救援程序,物资准备的目的,做到万无一失,一旦事故发生,启动预案,使救援工作有序、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

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料说明

序号

相关记录内容及要求

一、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建设

1.

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强调新安法要求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新安法第21条7项、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13条5项,至少12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熟知并且抓好落实。)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符)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适用岗位范围、岗位主要危险源、岗位职责、工艺安全作业程序和方法(包括控制要点)、以及紧急情况的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

4.

三项制度定期评估、评审记录(每年至少一次)

二、安全教育培训

5.

三项人员管理台账。(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定期复训)

6.

培训教育计划(包括培训人员类型、岗位(工种)名称以及培训人数、时间、地点、教学内容、课时、授课教师等内容;再教育不少于8学时。)

7.

一人一档的培训教育档案:202_年7月1日以后入职的员工要使用新版(河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实施细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纸质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员登记表或生产经营单位新入职从业人员登记表;

(二)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三)历次接受安全培训的培训考核记录;

(四)历次接受安全生产奖惩记录;

(五)其他有关情况。

(需注意细节:三级教育学时安排至少分三天完成,必须足24学时且与培训计划相符、相关人员的手写签字笔体的一致性、答题试卷的判分、再教育的及时记录归档等。)

8.

一期一档培训记录:应当在安全培训结束后30日内,建立本单位安全培训纸质档案,实行一期一档。((一)培训计划,包括培训人员类型、岗位(工种)名称以及培训人数、时间、地点、教学内容、课时、授课教师等内容;(二)安全培训教材会审表;

(三)安全培训教材或课程讲义;(四)学员名册及考勤表;(五)学员考核成绩统计表;(六)综合考评报告;(七)其他有关情况。)

9.

外来人员培训记录(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三、应急管理

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11.

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12.

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过程描述记录、应急演练评估记录(按AQ/T 9009进行评估)

13.

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应急物资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四、隐患排查(双控机制建设)

14.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所有人员要知道自己管控风险点的基本管控措施、排查频次)

15.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按照双控机制要求做好分级排查(厂级、车间、班组、岗位)、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记录,形成闭合,及时填写、更新双控体系建设的一台帐三清单。

16.

各分布图、告示牌、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栏的规范制作、悬挂。

五、危险作业管理

17.

建立管理制度、审批制度、人员的专项培训、、建立现场处置方案、建立作业台账、留底作业票(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

六、学习记录

18.

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新安法的学习情况:要求全员参与学习,影像资料、签到表、学习记录。要知道基本知识点:新安法202_年9月1日实施、专题片51分钟分直面风险、树牢理念、强化责任、健全体系、狠抓落实五个方面,系统的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

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19.

有企业自己方案、部署、阶段性总结,一台账三清单规范、及时填写。

八、其他资料

20.

成立安委会的文件、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21.

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生产投入使用台账

22.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及发放记录、台账。

23.

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安全设备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

24.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5.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2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确认本单位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类型和危险因素等基本信息,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第四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五、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六、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七、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八、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九、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制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制度。

第五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1、建立 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

2、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部

门、车间、班组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各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4、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6、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7、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1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11、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

1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14、从业人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情况。

15、每月向池北区安监局报送隐患排查整治情况。

16、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