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书目读后感
读《邓小平传》有感
我最近阅读了伊文思著的《邓小平传》,其实一直对邓小平这位领导人保持着一种敬畏的心情。但是,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代伟人的真性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1904—1993年邓小平的主要历史活动,展示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导人”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邓小平,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我记得他曾说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因为这句话,一个又一个的经济特区被建立起来了。正是他画的“圈”,使得一个渔村发展到国际大都市,跻身一流城市。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远见且实干,当他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他不是等待、观望,而是立即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大家应该知道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的人生经历,这是对《邓小平》他人生的最合适的概括。但他每次不论起或落,他都尽心竭力地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勤奋工作,甚至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夜没有丝毫的改变。邓小平的复职的那个时候他已经是73岁的高龄,但年龄并不能阻止他继续发挥他的经验和智慧。他人虽老,但他身强体健,尤其是他头脑灵活,思想开放,思维敏捷,能够很快接受新的事物。邓小平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在家里严格而又谦和,邓小平就继承了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邓小平接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思维方式也较灵活,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这些为他后来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基础。正如书中所写的,20世纪,是中国最高潮的时候,是改天换地的关键,在这最关键的时代,拯救民族于苦厄之境的人是邓小平。他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邓小平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邓小平与英国撒切尔夫人谈香港回归问题时表现出的过人胆识,撒切尔夫人:“我伤心极了,但赞赏邓小平。”所以邓小平是一位“具有磁铁般个人魅力的伟人”。
邓小平曾到法兰西求学,在那里条件很艰苦,他漂泊了许多 地方—从马赛到巴耶。在这段时间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能找到什么工作他就干什么工作。直到后来遇到了周恩来,在他的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各种政治宣传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拘谨、不耐心的性格逐渐消逝不见了,到了1926 年,他和同伴们去了莫斯科,得到机会进行了深造。1927年 2月,邓小平接受中央分配,到西安的中山军事学校工作。在白色恐怖时期,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也形成了他严谨认真、守纪的工作作风。他在战争中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从此与他形成了一条牢固的政治纽带。后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战役,但从没被打倒过。这也是我最钦佩他得原因,人在失败的时候很可怕,在晚年失败更是可怕,但他重来就没有放弃。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引进了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工商业技巧,以满足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与此同时,他让中国在处理国际与地区争端问题时,发挥与中国国力相当的影响;他改变了中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强调革命和战争。
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伊文思爵士曾说过,“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与邓小平曾有过 5次面对面接触。他认为,邓小平作为主要决策者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胆识过人,在纵论中国国内和国际事务时充满睿智。伊文思认为,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解开了谈判中的难解之结,作出了历史性的决策。埃文斯说,邓小平把“一国两制”的构想应用到香港,使香港前途得到保障,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成为可能,他也是一位非常强硬的谈判对手。
看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他早年的生活、参加战争、改革开放等等。这使我对遥远又亲切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审视自身,发现不足,引导我们立下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大的辉煌。正是有了像邓小平一样为祖国做贡献的伟人,才使得国家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他的一生经历给了我们这新时期的新一代很大的教育,指引我们学习这种不怕苦不怕难,勇于作为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学习这样的精神,为以后的人生积淀。邓小平是我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之中,浓重而又庄严的一笔,他用他一生的时间,奉献给了祖国的伟大江山,奉献给了广大人民,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开创者,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他用他的精神,为我们立下了永世不朽的丰碑!
人文学12级法学班912115040112 刘畅
第二篇:近代史必读书目
这是开给研究生的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列宁:《国家与革命》
7.《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8.《毛泽东选集》(1-5卷)
9.柯伟亚:《怀柔远人:马嗄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
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1.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
1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3.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
14.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
15.佐藤公彦:《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1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17.周策纵:《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18.余英时:《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
1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20.周锡瑞:《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
21.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22.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23.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
24.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
2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26.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27.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
28.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29.Gregor Benton,Mountain fires :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30.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的道路》
31.陈永发:《延安的阴影》
32.高浦棠等:《延安抢救运动始末——200个亲历者记忆》
33.何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上、下)
34.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36.柯博文:《走向最后关头——中华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
37.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
3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39.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40.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4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42.费孝通:《乡土中国》
43.费孝通:《江村农民的生活及其变迁》
44.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的经济研究》
45.黄宗智:《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1927—1934)》
46.Chen Yongfa,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m and Central China, 1937 – 194
547.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
48.费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
49.Jeremy Brown and Paul G.Pickowicz Edited,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50.胡治安:《统战秘辛——我所认识的民主人士》
51.钱理群:《拒绝遗忘——一九五七年学研究笔记》
52.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下)
53.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
54.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ume
355.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56.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
57.高树华等:《内蒙文革风雷——一位造反派领袖的口述史》
58.宋永毅等:《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下)
5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60.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61.程映红:《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62.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 The Sino-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 1962-1967
63.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64.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65.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
66.于风政:《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
67.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68.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
69.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70.张柏春等:《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
第三篇:一份中国近代史专题书目
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讨论书目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年》,重庆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新版)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进一步扩大阅读的书目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张启雄:《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7,台北,1995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 1
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 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第四篇:《世界近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近代史》推荐书目
马克思:1.《所谓原始积累》(《马恩选集》卷二)
2.《资本论》卷一(章十二、十三)
3.《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马恩选集》卷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卷一)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马恩选集》卷三)
马克斯·韦伯: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1987。
2.《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
布罗代尔: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卷一、二、三),三联,1993。
2.《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1997。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卷一、二),袁志英译,北京三联,1998。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商务,1988。
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威尔斯:《世界史纲》,三联,1983。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务,1999。
马克尧:《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
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大出版社,1993。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2003。
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成都出版社,1990。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霍布斯鲍姆:1.《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资本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英国剑桥大学:《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7、8、9、10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瑟诺博斯:《法国史》,商务出版社,1964年。
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
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
丁建宏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
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皮特·鲍勒:《进化思想史》,田名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何瑞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81。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迟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高岱:《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五章。
刘绪贻等:《美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罗荣渠:《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
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吕磊:《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罗荣渠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董正华等:《透视东亚“奇迹”》,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梁志明主编:《东亚的历史巨变与重新崛起》,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下卷第七章。
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
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M.哈特、A.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曹天予主编:《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成:《英国工党与公有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刘成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书目
鸦片战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
第二次鸦片战争:茅海建的近代的尺度
太平天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编及续编
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洋务运动: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
刘广京的李鸿章评传:中国近代化的起始
鈉玛丽的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者的最后抵抗
中日战争:姜鸣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王家俭的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
维新变法:茅海建的戊戌变法史事考
从甲午到戊戌-我史
清末教案:苏萍的谣言与近代教案
义和团:柯文的历史三调
周锡瑞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辛亥革命:周锡瑞的从改良到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杨天石的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
桑兵的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
清末宪政:候宜杰的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北洋军阀:郭剑林的北洋军阀史稿上册
郭剑林的民初北洋三大内战纪实
杨天宏的政党建制与民初政制走向
严泉的失败的遗产
鲍威尔的1895-1912年 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
唐德刚的袁氏当国
刘忆江的袁世凯评传
张华腾的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
白吉尔的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五四运动: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
国民革命与国共合作:杨奎松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罗志田的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
国共内战十年:易劳逸的流产的革命
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
刘统的北上-张国焘分裂
抗日战争: 郭汝瑰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四年内战:易劳逸的失败的种子
刘统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杨奎松的毛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朝鲜战争:沈志华的毛斯与朝鲜战争
00:20:30 来自: tradition
写写我读过的比较喜欢的近代通史著作
1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纲》,这不用说了,开天辟地的近代历史开创之作
2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比较充足,涵盖东西比较多
3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得奖的书不是虚名,运用资料很多,论证很严密,不错的学术书
4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可以看看,但深度不够,比较通俗有趣
5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新中国三十年,夹叙夹议比较好玩有趣,但不是很严密
6費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感觉一般,大师作品也没什么特别
7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总体来说是不错的,西方人研究近代现代历史很有一套,可惜是七十年代作品,有的观点陈旧了
8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大陆比较好的一本近代社会通史,实在是其他受阶级历史论太深,难以入看
9李剑农的中国百年政治史,不用多说,目前为止最好的近代政治通史著作
2009-12-27 16:54:07 tradition
2009-01-12 16:22:52 来自: maggie||爱的晕轮
1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纲 小小一本书,作者功力尽在其中,评论事件人物客观公正,胜过很多后世大部头的同类书籍,作者是费正清的师傅,近代史研究的鼻祖
2费正清 刘广京等 中国剑桥晚清史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他这本中国剑桥晚清史可以说代表着西方学者70年代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术水平,个人认为是剑桥中国史中最棒的一本
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是大陆研究近代史的老法师了,前期的作品由于时代关系比较左,但这部作品却可以说很体现其历史功力,娓娓道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让你欲罢不能
4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作者曾在民国任职省级官员,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多有体悟,自有其独特的判断与视角。写作也非常简洁明晰。是近代政治史写的最杰出的一部
5马士 中华帝国的对外关系史 费正清对该书评价非常高,可以说西方学者研究近代中国外交都参阅了这本书籍,原始资料之详集是该书的很大特点
6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最近非常流行的一本书籍,唐德刚独特的夹叙夹议的写史手法生动的为我们展现了近代百年的风云,非常不错的一本近代史通俗著作
7苏同炳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收录在这本书中的“关键人物”,自咸丰、慈禧、同治、光绪以至曾、左、胡、李、张这洞、刘铭传、盛宣怀等人,在晚清中国的历史上都有其重要性与代表性,由于他们的思想言行及在政治上的施为,终于使晚清历史的发展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介绍他们的思想行为,正可看出历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本书之作,旨在以说故事、谈掌故的方式来补充学术性史著之缺略,从而引起读者深入了解历史演变之兴趣。
8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该作者运用详细的史料颠覆了原本在我们心目中的鸦片战争史,并引起读者深深的反思
9孔飞力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的作者,《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是孔飞力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出版的著作,这是他的学术奠基之作,也是他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研究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的学术专著,在美国和国际中国学史上留下深刻影响,年鉴学派的代表作品,喜欢黄仁宇的朋友一定也会喜欢孔飞力
10芮玛丽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该书被认为是美国中国学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成为美国大学里主修中国历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
19世纪60-70年代,在经历列强入侵和太平天国起义的双重打击后,清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然而,在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努力下,也在西方王强的支持下,它又重新站稳脚跟,并出现所谓“中兴”景象,使其统治又维持了半个世纪。该书详细叙述了清政府中央和地方大员为“中兴”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提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历史根由。该书填补了国外对同治中兴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
2010-01-02 10:43:17 walkerace
国共关系与国共内战,有一本书也是目前不得不读的,邓野的《联合政府与***》
2010-01-18 12:53:20 Betaver
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有中文版?
2010-01-19 09:08:47 tradition
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有中文版,不过缩编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全本在电驴,国学数典都有下载
2010-01-21 11:13:44 anshi0942
2010-01-02 10:43:17 walkerace
国共关系与国共内战,有一本书也是目前不得不读的,邓野的《联合政府与***》
============================================
是《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2010-01-25 18:25:33 Nostos
五四方面,林毓生和舒蘅哲的两本书都不错。Rana Mitter的那本一定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