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黄山北驿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21-106577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5 02:45: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黄山北驿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黄山北驿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

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负荷巨大。本项目规划意图是作为辐射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风景区的旅游集散地。游人集结于此,每天早出晚归,可以游览几个景区。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各景区内的食宿、交通等服务设施。黄山的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因此选址在其北麓,以利旅游者数天内多次上山,由此可以撤消山上的几个旅馆,恢复森林风貌,减少污染。

基地紧贴黄山北麓,顺着两条黄山瀑布下游形成的溪流,成狭长形状,占地200 公顷。地势起伏,植被丰富,水系发达而涨落不定;一条直通黄山北面太平索道的公路贯穿南北。

规划方案以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总体规划”为指导,根据地块内地势和小气候特征进行分区,并结合交通的合理化布局。南区因贴近黄山群峰,夏季风速较小;溪谷深且落差大,暴雨季节不易溢流;与黄山索道联系便捷,适合建筑密度高的旅游服务区,取名“山街水肆”;此区内按照地势水土植物等生态特征,设金、木、水、火、土五个景观节点;北区离黄山较远,夏季东南风充足,冬季寒风被西、北面丘陵阻挡,靠近小城镇,因此作为度假别墅区,是为“山居水寓”。此区建筑密度低,容许水系在一定范围内涨落变化。一些亲水别墅具有“两栖”性,也就是在雨季成为“水居”,可用小舟作交通工具,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让游客住在风景中。

北区现状:河滩湿地,白鹭戏水。远处(南面)为黄山,右边(西面)为其余脉丘陵

现状:黄山飞龙瀑为基地内溪流之源 现状:水系支流小溪

现状:溪流上的水车是利用现场自然可再生能源的原始方式

现状:低层高密度的村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现状:竹林 现状:古树

度假区内规划的建筑密度较高,以减少耕地占用;建筑体量小,并尽量利用当地材料,如石料、竹子、基地生土、速生林木等;建筑与车场等设施均考虑原有溪流水系、植被的分布以及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热保温、防晒遮阳、地势水文等因素;降低不可再利用材料(如水泥)的使用,杜绝不利于节能且产生光污染的玻璃幕墙。对原有湿地、滩涂加以重点保护,维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根据当地水文情况在开发区上游设置水源保护区,设立小型自来水净化站。利用水流落差设置小型水电站,补充电力资源,同时用水坝稳定水平面高程,制造水景变化。自然村落中一些保存较好的建筑拟改造利用,赋予新的功能。限制机动车活动范围,为步行、骑马与非机动车交通提供最大方便。

第二,建筑应摈弃豪华夸张

夸张豪华的建筑,除了材料、能源和资金的过多耗费,更重要的是它将人们的兴趣引向奢华,对我们的地球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大于几座“不生态”的建筑物。

现在是所谓的消费时代,资本就象蚁后,向蚂蚁般的众生不断发出信息,鼓励人们追求超过自身实际需要的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消费就意味着超消耗。所谓“最成功的推销是为„潜在的‟顾客„发明‟需求”。某些发达国家人均的物资和能源消耗数倍于平均水平,这决不是发展的方向。在许多情况下,建筑也成了这种超消费信息的载体,而且是最有影响力的载体,因为它那使接近者不可忽视的体量、它给予人影响的长期性、它的实现难度,还有就是它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太多带有妄想症性质的“标志性建筑”已使我们城市失去层次感,使我们的视觉麻木,同时,更严重的是,它们发出的信息引导人们追求奢华从而给我们的地球生态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第二篇: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度假可以说既是一种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休闲方式和生活经历。区别于其他相近行为,度假需要度假者具有自由的休闲支配时间;度假者利用闲暇时间、离开常驻地,有计划地以休闲方式参与进行的观光游览特征不明显的游憩、旅游等活动的行为或经历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并具有丰富休闲度假内容的,环境良好的旅游地。

1、总体布局原则 1.1 突出主题,强化特色

以旅游资源为主体,明确旅游区,找准并积极强化各旅游区的主题,创造鲜明的特色,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1.2 资源基础,市场导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开发规划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位、资源和市场准确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旅游市场、产品、形象和价格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深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确保旅游业的良性发展。1.3 以人为本

从人的旅游度假行为和需求出发,注重人的活动与感受,在规划布局、规划标准等方面体现人性的思想。根据游客和度假者对环境和功能的不同需求特点,合理分区布局,游览区主要选择景观优美,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带。1.4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景区的开发规划要与资源条件、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景区的性质、区位、市场及环境条件相结合,既要突出主题和特色,又要适当筹划和建设一些新景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已有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与当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与当地的“大旅游”战略相配套。1.5 注重效益,永续发展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效益,尤其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要将旅游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与环境美化、景观保护结合起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以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为定量指标和依据,建立生态、旅游、生活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2、功能及景观空间分析 2.1功能及性质

具体分析区位条件、自身及周边地区资源特征、客源市场等因素,景点建设、项目规划、环境改造等措施,建设旅游、观光、休闲、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同时对城市的生态及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2.2 景观功能分区及景观空间分析

不同区段的功能及景观特征分析,设计将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入口景观区:入口区景观主要体现度假山庄的休闲特色,以丰富的植物景观营造浓厚的生态休闲氛围。在入口道路两侧种植高大的杜英,中间绿化带种植树形潇洒的蒲葵,形成清新、郁郁葱葱的入口景观生态廊道;“彩舞迎宾”植物景观,主要以流畅飘跃的、植物模纹丰富的园林植物形成四季各异的植物景点。如合欢、枫香、毛竹等。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综合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分为广场景观区和庭院景观区,广场景观区主要由流水广场、跃水迎宾、葵风小径等景点组成,形成了开敞、轻松、丰富、休闲的广场景观。由综合服务楼围合成丰富的庭院空间,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植物为主题,形成特色鲜明的庭院景观,如石榴园、松庭、竹园等,在庭园中配以简易的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意境与休闲功能兼有的组合空间。

花园别墅景观区:花园别墅景观区主要地形特征是背山面水,能创造一种良好轻松的人文居住条件,符合游客的度假心理,适合建立别墅区。为提高游人的生活质量,设计时在此区加入了服务性设施。另从人的亲水性考虑,增设了一处大型露天公共性平台,供游人休闲娱乐。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联系着度假山庄的不同功能区,景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等,它在旅游景区内起着组织交通、便于识别方向、引导游览的作用,是旅游景区内的景观纽带,同时自身也是景观构成因素。道路系统规划原则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3.1 衔接自然,就地造路

考虑外部交通与景区内部交通衔接自然、完整,景区内部交通主干道、次干道、游道等级分明,能满足各自功能需求同时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可采用多种形式组成环状、网装结构,并与城市干道合理衔接,沟通内外联系。主干道平面布置、坡度、转弯半径、材料取用等都因地制宜,切实可行。道路线形应顺其自然,一般不进行大量的填挖,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3.2 保障安全,引导浏览

道路的设计必须满足保障游客安全的需要,要求道路不能太崎岖、太窄,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特殊地段必须设置防护设施。道路走向位置不得穿过有坡度、塌方、泥石流等危险的地质不良地段。道路系统在满足了必要的功能时,因考虑到其在整个景区中景观质量的互补性。如通过种植行道树,或利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改变游道的形式,提高游道自身的景观质量。3.3 主要道路应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

根据游客的游玩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和的序列布局。游人大量集中地区的园路要畅通,便于集散。通向建筑集中地区的园路有环行路和回车场地。通行养护管理机械的园路宽度与机具,车辆相适应。生产管理专用道路不宜与主要游览道路交叉重合。

4、结束语

旅游度假区通过改造环境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合理应用,为建设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提供了理论依据。远景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专家谈到:在对度假区环境进行景观设计时,应以环境生态保护性为原则,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融合地方人文特色,突出度假区的功能性,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力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空间。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第三篇:滨海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设计

根据度假区现状的地形肌理、性质及其职能,此次旅游规划项目采用了蝶状布局结构对风景区进行功能及景区划分。即把整个景区联想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一体两翼,规划把风景区分为四个游览区及一个旅游度假娱乐服务区。即休闲体育度假区、商务会议度假区、北部山区生态观光度假区、儿童度假区、艺术与文化展示区。

旅游规划项目组通过一体两翼把五个区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一体包括生态保育区、中部综合服务区、南部休闲娱乐区,两翼是东部体育休闲度假区和西部商务会议度假区,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五区的风景区整体布局结构,游览区位于金石滩风景区的东南部,区域总占地面积8.00平方公里。该度假区共包括渔人村景区、金石度假区异域风情高尔夫球运动区、海蚀地质地貌景区。突出高尔夫休闲度假区,保持国际一流,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解决旅游观光的季节性问题。

房车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和旅行房车营地的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参照国外的经验,大连房车营地应以自驾车营地、帐篷露营场、拖挂车营地、移动别墅营地为主。成熟的营地包含有环保性的室外娱乐项目:漂流、垂钓、骑马、滑雪、高尔夫、徒步游、户外温泉、野外考察、登山探险等。房车旅游会将旅行社、酒店、房车俱乐部、汽车租赁公司、房车营地等构成一条产业链,用互动联营的方式结合起来。

旅游规划区的内的整个营地分为几大区域:生活区、娱乐区、商务区、运动区等,区域之间由花草树木相隔。营地内各种设施齐全,建有独立的饮水和污水处理系统,配备220伏日常用电。在生活区域内有现代化的卫生设备,洗脸池、淋浴、卫生间,这里免费供应热水,并且提供洗衣、熨衣、煤气等服务设施;在商务服务区内设有超市、邮局、诊所、酒吧、餐馆等,完全可以满足游客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娱乐和运动区域内,开辟有足球、网球、篮球、游泳池、儿童游戏等多种运动场地和多功能厅,供游人使用。营地内照明充足,保安设施完备,使游客能够充分享受舒适与安全,在不受打扰的自然状态下度假生活。

第四篇:中国(全椒)儒林源儒林 圣境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中国(全椒)儒林源儒林 圣境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项目地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山湖景观大道5 公里处,占地面积2700亩。项目特色:

借势全椒儒林文化大发展,占位儒林文化高端主题度假旅游产品,与全椒依托吴敬梓故居发展的《儒林外史》文化观光、体验大众旅游项目形成差异互补、高低搭配、品牌共享的发展态势。将儒林文化融于山水,利用《儒林外史》中三山送友、王冕画荷、范进中举等典故,结合“梅、兰、竹、菊”等自然环境营造,将“小山小水”变成“清、静、雅”的休闲、度假环境,打造度假区艺术鉴赏、国学传承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项目定位:

对接滁州“儒林文化”旅游发展大形势,依托项目区块良好的山水资源基底和全椒“儒林外史”文化底蕴,以“儒林文化”为主题,将“儒林文化”与山水自然有机融合,打造一个集日间山地运动、文化休闲、艺术交流、商务会谈,夜间艺术鉴赏、商务社交、主题娱乐为一体,全天候、全季节的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空间布局: 一轴:以儒林文化为主题的“儒林文化发展轴”。

两片:以“会议”、“运动”为主题的外向型服务发展片区。三溪:以“梅”、“兰”、“竹”为主题的度假主题发展片区。

功能分区: 从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空间组合、开发条件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分析,对各区旅游功能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四大旅游功能区: 山地运动休闲区 酒店会议商务区 儒林文化休闲娱乐区 儒林文化主题度假区

第五篇:《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规划》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规划

二、规划背景

苏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城市,是长三角都市圈的地理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是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为支撑苏州市经济和社会稳健发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苏州太湖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光福历史文化名镇、光福景区和西山风景区,促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产业培育和城乡统筹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交通设施急需提升服务水平,急需与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设施一体化发展。

三、规划和参考依据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_~202_)

2、《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_~202_)

3、《苏州市城市交通发展报告》(202_)

4、《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_~202_)

5、《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202_~202_)

7、《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202_~202_)

8、《苏州市金庭镇总体规划》

9、《苏州市快速内环放射线平面与关键节点规划》

10、《苏州市快速内环放射线重要节点规划》

11、《苏州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12、《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研究与规划》

四、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 道路交通发展现状分析(1)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车辆发展现状分析(2)居民出行特征分析(3)现状各交通系统分析(4)交通相关管理体制和机制现状(5)现状交通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1)交通发展前景分析:提出支撑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交通发展战略构思,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出对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的有益启示

(3)交通发展战略模式分析: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模式,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战略的可选模式

(4)战略模式的测试与选择:分析备选战略,提出推荐用地和交通发展战略

(5)城市交通战略目标与基本控制指标制定

(6)交通战略支持对策:提出支撑战略目标的用地、道路设施、客货运体系、停车、慢行交通、交通管理、交通投资等对策

第三部分 中远期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提出公路、水运、港口、客货运枢纽等规划方案,提出不同对外交通方式间的衔接方案

(2)道路系统规划:深化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网规划方案,提出路网布局、道路横断面、交叉口控制、步行区等规划方案

(3)道路交通设施对接规划: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道路交通设施对接规划

(4)旅游交通规划: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山风景区、光福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规划,提出支撑旅游发展目标的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5)公共交通规划:提出公交优先保障措施,研究代表年份公交车辆、线路、场站等发展规模;提出轨道交通接线规划方案

(6)静态交通规划:提出静态交通发展策略,预测停车需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方案

(7)慢行交通规划:研究慢行交通发展策略,提出重点区域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规划方案

(8)交通管理规划:提出交通需求管理方案

(9)交通预测及方案评价:采用宏观和微观模型测试规划方案

第四部分 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道路交通发展目标(2)近期对外交通建设规划(3)近期道路交通建设规划(4)近期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规划(5)近期公共交通发展规划(6)近期停车设施建设规划(7)近期慢行交通建设规划(8)近期交通管理规划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2_年,远期202_年

六、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光福镇、金庭镇。其中,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面积为24.78平方公里;光福镇面积为62.20平方公里;金庭镇面积为79.82平方公里。

七、工作深度

1、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红线、道路横断面和道路交叉口形式

2、全面整合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的各类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接道路红线

3、可操作性强,可指导下阶段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和相关城市规划编制

4、满足城市规划管理要求

八、规划成果

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和相关图件、附件。其中最后成果20套,另附:DWG电子文件2份(含电子文件说明书)。

九、规划编制进度安排 1、202_年12月底,落实编制单位; 2、202_年3月底,完成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与分析; 3、202_年9月底,提交规划初稿,组织汇报、论证; 4、202_年12月底,完成规划评审成果,组织专家评审。

黄山北驿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