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海盐农业概况范文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21-108178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01:04: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海盐农业概况范文

海盐农业经济情况汇报

海盐县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是沪、杭、苏、甬四大城市的区位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之一。全县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耕地37.82万亩,人口36.59万,下辖8镇2区,104个行政村,2629个承包组。全县农村人口28.59万人。全县20.05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4.78万人。202_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业增加值1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9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位列嘉兴市五县二区首位。

一、农业产业概况

通过多年来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3+3”农业主导产业格局。即:粮油、畜禽、蚕桑等三大传统产业和水产、水果、蔬菜等三项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方面:一是粮油产业。202_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3.64万亩,总产量19.5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8.96万亩,总产量1.48万吨。202_年,全县粮油总产值38412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7.0%。二是畜牧产业。202_年12月初,全县生猪存栏46.63万头,其中母猪存栏6.69万头,肉猪存栏8.30万头,仔猪存栏31.57万头。全县湖羊存栏8.35万只,长毛兔存栏17.24万只,全县家禽存栏87.04万羽。202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86684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8.5%。三是蚕桑产业。全县桑园总面积4.8万亩。202_年,全县共发蚕种10.57张,蚕茧总收入7089.95万元。202_年,全县蚕茧总收入9032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

新兴产业方面:一是水产。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其中罗氏沼虾、青虾、南美白对虾、河蟹、鳖等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占2万亩左右。202_年,全县渔业产值2252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0%。二是水果产业。我县是全国南方欧亚葡萄推广的实验基地,主要有柑桔、梨、葡萄、桃等,并拥有黄沙坞、黄泥坡、纯元、八字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6万亩。202_年,全县水果产值21741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7%。三是蔬菜产业。202_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1.3万亩。202_年,全县蔬菜产值342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2%。另外,我县拥有山地3万余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65亩。202_年,产值15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7%,列入浙江省优势产业规划区。芦荟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拥有大棚芦荟近千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设施芦荟栽培基地。

二、主要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县研究提出并连续多年实施“两提高、一确保、一探索”工作思路,以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目标,努力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顺畅。目前,全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6家。202_年,全县2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下,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经营情况良好。202_年,全县19家生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47%,带动农户9.3万户次。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猪肉供沪基地,鲜猪肉供沪量占浙江省猪肉供沪总量的80%。202_年6月,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公害肉类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202_年,该公司屠宰销售生猪达97.0万头,同比增长67.2%;实现销售收入6.0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4倍;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也产销两旺,收购蔬菜20000余吨,同比增长40%左右;嘉兴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25%;海盐金海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同比增长30%。目前,我县“膳博士”猪肉、“味之源”芦荟饮品、“南湖船菜”脱水蔬菜、“尼松”野鸭、“富水龙”水产、“绿里香”茶叶等品牌农产品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

2、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鲜明。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社员4808个,注册资金达816.8万元。这些合作社纷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年共帮助销售农产品6.35万吨,销售收入5.3亿元,服务纯收入356万元,二次返利189万元,联结带动农户4.67万户次,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全覆盖。海盐县久洋农机合作社、海盐县友邦植保合作社、海盐县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全省率先尝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专业服务模式,接受秦山镇庆丰村600亩土地托管,组建成立海盐县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实验区,为创新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积累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利用畜禽粪便收集中心,牵头组建海盐县生物有机肥厂,运用先进生物技术,把畜禽粪便转化为酵素生物有机肥,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_年,在水稻上示范推广了5000亩。

3、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多年来,我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为目标,突出“绿色”主题,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注册商标”,在合作社内部形成农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使面广量大的农产品从“三无(无生产单位、无生产标准、无品牌)”转变为“三有(有生产单位、有生产标准、有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推动力量,如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在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三大体系认证,开通了国内首家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源头可控、加工监控和终端追溯,更好地保障了肉品质量安全,被指定为中国第24、25次考察队的猪肉供应商,202_年10月已完成第三次供货。目前,全县已有生猪、芦荟、葡萄、柑桔等28个农产品制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县级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7个;全县已经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拥有横港蜜梨、纯元葡萄、黄沙坞柑桔、绿里香茶叶等一大批生产基地;全县拥有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3只,生产规模达到3307.6公顷、51.5万头(畜牧)、95万羽(畜禽);全县拥有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农产品1只,省级名牌农产品3只,市级名牌农产品12只。

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县先后筛选确定了202_年度12个、202_年度8个、202_年度20个经济薄弱村重点扶持项目,按照一个经济薄弱村安排一个规模型投资项目,一举摘掉薄弱村帽子的重点扶持要求开展扶持。目前,202_年度的12个重点扶持项目,除百步镇万胜村因行政区划调整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已有11个项目建成。秦山镇秦兴村仓储物流项目年增收44万元;通元镇通元村综合楼项目年增收17.66万元;武原镇红益村标准厂房项目年增收18万元;于城镇何家村标准厂房也已与企业主签订了租赁协议。202_年度的8个重点扶持项目,2个项目已建成,风景区南山村停车场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左右,通元镇张桥村标准厂房项目也已基本竣工;2个项目将在10月开工建设;3个项目正在办理有关建设审批手续;西塘桥镇黄家埝村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暂缓。202_年度的20个重点扶持项目,已于今年提前启动,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3个项目已开始办理有关建设手续,6个项目正在做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农业家庭经营规模小。由于农民恋土情结一时难以解开,加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扶农惠农政策,土地上承载的税费负担已降低至零,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难度很大,农业生产也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二是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还不够发达,不少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供求关系失衡。由于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还是偏少,带动能力较弱,难以承担起把农产品加工成为农商品,变农产品的季节性销售为全年性销售,或通过保鲜、贮藏拉长农产品销售季节,从而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任。三是我 县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程度还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从事农事操作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创业意识不强,加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今后工作重点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而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在于大力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产品供给弹性,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民进入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领域,使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等销售网络,或直接卖到国际市场,让农民分享到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的利润。

1、鼓励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要从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拓宽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思路。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的相关配套政策,发挥优惠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要积极探索“两分两换”的不同实现途径,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研究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要在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展土地评等定级,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指导土地流转价格。对于成片土地,可以引入竞价承包、招标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体系,提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推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2、培育发展龙头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农业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制定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鼓励支持多种形式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可以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公司、专业(综合)批发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各类合作、协作经济组织。只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强,能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的,都应当鼓励支持其当好“龙头”。要通过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作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确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思想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考虑到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在起步阶段,体质较弱,实力不足,缺乏后劲,各级领导要站在“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用电扶持、信贷支持、工商登记和注册认定、人员培训、劳动人事等优惠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额度;另一方面,改变扶持方式,重点扶持贡献较大、作用发挥较好的合作社,鼓励做大做强。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考核机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广泛推行规范化建设。通过规范设立条件、规范审批程序、规范股权设置、规范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作、规范经营决策、规范盈余分配,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和水平。要积极培育发展 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4、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运用水平。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有关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活力。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设施农业、农业资源开发等资金的作用,增加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采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二篇:海盐农业物流项目可行性方案

海盐农业物流项目可行性方案

钱岳引202_年12月7日星期二

农业做为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的一号文件,放在各项事业最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对拥有9亿多农民的中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有了量的提高,但对局部地区的农民将产品推向市场或走向世界,收获应有的经济效应,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农业物流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信息化和一体化是这当下迫切需要扶持并大力推动的国民生计重题。

以下为海盐县农业物流项目草案:从长远看来,我需要5年时间把海盐农产品商品化。以下为本方案的“一五规划”。

202_年,第一件事:选定试点,建立农产品供销合作社及具备物流运输功能。通过对农业资源的集成对各品种、产量编制统计表,围绕陈科长提出的“一小时经济圈的思路”跟据市场相对优势开通嘉兴、上海、宁波、绍兴、杭州、苏州等农产品市场,同时整合当地运输车辆建立车队,提高车辆使用率,通过合理配货,减少回程空车现象。第二件事:在农经济管理局的指导下肩负农业推广责任,对当地的产品结构做出调整,科学引进种子、工具、生产模式等,是产品适合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

202_年,第一件事对引进的优良品种布局,使各镇成为特色镇,这样其实是以镇为单位开发特色农产品项目,有集中管理,体现规模效应,并有利于相关技术传达,为营造海盐农产品高端品牌效应打基础。第二件事:开始筹建农产品交易平台,由交易信息平台、交易中心、保鲜仓库等组成,让各地客商自由交易,平台建设核心为加强农产品交易活跃度,使农产品能够订单化管理。

202_年,巩固前两年成果,拥有高效灵活的物流机制,拥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平台,拥有成熟的农企合作互惠互利模式,呈现“一小时经济圈”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运作实体。202_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将各项机制纳入公司化经济化战略结构。主营业务为农业物流、订单管理、生鲜仓储、产品引进项目、农产品加工、种子肥料及工具销售等6项。预期年产值达到202_万人民币。

202_年,加大产品营销战略,深化产品加工,将建立品牌推向全国。农产品多元化经营模式。同时为“二五规划”内,也就是202_年之前成为上市公司而准备。成为海盐县的农业行业龙头。

以上为本人初步设想,尚有多处不成熟的地方,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三篇:漯河市农业概况

漯河市:

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人口260万人。202_年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漯河市是中国食品名城,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乐天澳的利集团总部位于漯河市。

郾城区

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人口260万人。202_年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人。

源汇区

源汇区现辖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面积扩大到201.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2万,是漯河市的商贸、经济、文化中心。

已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板材加工、医疗化工、棉纺等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产业发达。种植业:大棚建设、经济作物种植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烟叶等。养殖业:猪、鸡养殖等。

召陵区

召陵区总面积405.38平方千米,总人口49.7万人。辖区总土地面积为405.38平方公里,辖4个镇、3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08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

全区优质小麦面积23.5万亩,是河南省商品粮基地,在“双汇工程”的带动下,成为全省重要的养殖业基地。

舞阳县

舞阳县现辖7乡7镇,397个行政村,总面积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人口60万。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烟叶、棉花、芝麻、油菜,是国家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国家优质山羊板皮基地县、河南省黄牛出口基地县。

经济作物有:速生丰产杨、小杂果种、香菇等

养殖业:生猪、牛、羊、鸡、长毛兔等。

舞阳地下盐资源丰富,岩盐总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床。

临颍县

临颍县共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70万人,总面积821平方公里。

临颍县在“龙云”、“北徐”两大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种植业和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无公害温棚蔬菜和生猪、家禽等养殖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种植业:小麦、玉米、三樱椒、大蒜等,其中玉皇大蒜是当地的特产。

第四篇:嵩县农业概况

嵩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汉代臵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域跨东经111°24'至112°22',北纬33°35'至34°21',宽62公里,长86公里,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县城北距洛阳80公里。东与汝阳、鲁山县接壤,西与栾川、洛宁县吡连,南与南召、内乡、西峡县相依,北与伊川、宜阳县为邻。境内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脉,有伊河、汝河、白河三大河流,分别汇入黄河、淮河、长江,一县跨三域,全国罕见。是河南省版图大县、生态大县、旅游大县和传统农业大县。

二、行政区及民族人口

全县辖城关、田湖、闫庄、大坪、库区、何村、德亭、大章、旧县、纸房、饭坡、九店、黄庄、木植街、车村、白河等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148000户, 总人口55万,农业人口49万。有汉、蒙、满、回、哈尼、藏、维吾尔、苗、壮、朝鲜、彝、傣、侗、景颇、土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202_人,满族、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的90%,分布在车村、德亭、白河。

三、厚重历史及社会文明

嵩县历史厚重,人杰地灵。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类积聚。炎帝时称伊国,春秋为陆浑戎地,汉臵陆浑县,金为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为县,始名嵩县。

嵩县境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自然景色天然质朴。中华第一相、烹饪祖师伊尹和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诞生于陆浑九皋山附近。伊尹辅佐汤王奠定商朝霸业。“程朱理学”的创立者程颐、程颢著书立说,传学布道,留有历史遗迹,名扬古今中外。陆浑地区自古雅士咸集,留下千古佳句。境内有桥北仰韶文化、老樊店二里头文化等古遗址39处。《史记〃殷本记》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诗经〃小雅》记载:“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欣然为陆浑题词,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题词:“陆浑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著名诗人藏克家题词:“陆浑历史留陈绩,探胜自古争登临”。两程故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人间仙境白云山(AAAAA景区)、原始林海木札岭(AAAA景区)、奇石秀水天池山(AAAA景区)和碧波万顷陆浑湖的“三山一水”旅游格局,成为河南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和华北生态旅游胜地。白云山景区在202_年“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202_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202_年创建成功中国旅游强县、世界地质公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白云山题词“中原名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广春 题词“白云山秀佳天下”,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启功题词“人间仙境白云山”。

嵩县目前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县,全国水电暨电气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全省职教强县,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县,全国黄金生产八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基地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钼工业基地县。

四、公路交通

嵩县交通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洛栾快速由北而南贯穿全境,境内全长约50公里。311 国道(合峪—木札岭 县境内长34.1公里)、洛栾高速(建设中,202_年底通车)、临木大通道(汝阳—木札岭,县境内长9.1 公里)、南车公路(闫庄—陆浑—饭坡—黄庄—木植街—车村,长92公里)、上纸公路(汝阳上店—黄庄—纸房—县城,长32公里)、(老洛栾路 田湖---闫庄---大坪--老城—何村—蛮裕—大章—旧县 长94公里)、天山路(山峡—天池山 长20公里)、天城路(县城—天池山 长25公里)、嵩汝路(县城—库南—饭坡—九店—汝阳,长35公里)、(栗白路 车村栗树街—白河,长 21 公里)、天白路(天桥沟—白云山 长25公里)、桥白路(南召桥端—白河 长25 公里)等。

五、地形地貌及气候 嵩县处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三面群山环抱,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多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隆起,海拔245-2211.6米,垂直高差达1966.6米。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00多座。白云山玉皇顶为中原海拔至高点,龙池漫峰为伏牛山主峰。汝河、白河、伊河三条河流及696条支流贯穿其间,3700多条沟壑纵横交错。全县3008.9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中山区20.01万公顷,占66.6%,低山区7.57万公顷,占 25.2%,丘陵、河川区2.46万公顷,占8.2%。

嵩县属于中纬度半湿润易旱气候类型区,地跨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白云山、龙池曼以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为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白云山、龙曼以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嵩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日照时数2296小时,日照率52%,6 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7.6 小时;2 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47.5 小时。日较差5 月份最大为12.7℃。太阳辐射总量117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量58千卡/平方厘米。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平均大于等于 0 ℃ 活动积温 5198.7℃,大干等于5℃度活动积温 4964.8 ℃,大于等于 10 ℃ 度活动积温 4582.1 ℃,≥20℃的积温2950.9℃。最冷月平均气温0.1℃,最热月份平均气温 26.6℃,年均无霜期 235天。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3.6℃和-19.1℃。年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几个月。年平均蒸发量1598毫米,出现干旱年份的频率为50%。

六、资源利用

嵩县资源比较丰富。发现各类矿产30多种,黄金、钼、萤石等资源储量较大,是全国黄金生产八强县和河南省重要的钼工业基地。近年来,中国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及省地矿局和嵩县开展战略合作,探明黄金资源储量60吨,远景储量将达到300吨。未来黄金采选规模有望突破1万吨,钼采选规模有望突破2万吨,钼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正在打造“金城钼都”。嵩县萤石储量丰富,为河南萤石大县。另外还有铁矿、大理石、花岗岩、硅等多种矿产。

嵩县以采矿、制药、冶炼、建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正在建设饭坡、田湖两大产业集聚区。田湖产业园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和生物农业,挂牌洛阳市生物产业园,入驻项目有洛阳鸿马电动汽车、万利达碳化硅项目、爱浪车业公司电动摩托车、富达公司箱包、三达高科药用材料项目等。饭坡产业园区围绕氟化工和钾长石开发,对钾提取科技难题攻关,未来建设钾长石综合开发基地,有望成为我县又一支柱产业。投资环境宽松,发展潜力巨大。

嵩县是个生态大县。嵩县林地面积达326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区面积262万亩,以山萸肉、板栗、银杏、核桃、苹果、花川、柿子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森林资源保有量居全省第二位,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河南省首批林业生态县。

嵩县树种资源丰富,属典型的伏牛山植被群落体系。全县维管束植物约202_种。其中木本植物449种,药用植物600余种,油料植物48种,淀粉植物38种,工业原料植物50多种。其中划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连香树等15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等16种。另外还有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0种。主要森林树种有油松、华山松等针叶树种和栎类、桦木、椴树、槭树、千金榆、化香、山核桃、臭椿、苦楝、杨、柳等阔叶树。以栎类、硬阔为主的天然林占全县乔木林的84.3%。

嵩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273种,占河南省陆生脊椎动物的53.5%,野生动物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

嵩县畜牧业资源也比较丰富,全县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56个,万只以上规养鸡场17个,土鸡饲养量达360万只。养牛大牲畜存栏14 万头。

嵩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 亿立方。其中地表迳流9亿立方,地下水0.5亿立方,过境水可利用量1.5亿立方。6 县境内有水域面积18万亩,大、中、小型水库50余座。养殖水面8万亩。其中陆浑水库总库容13亿立方米,可养殖水面4.2万亩,有可供鱼类采食的饵料生物4大类72种,平均水温15℃,是发展淡水养鱼的理想基地。

七、耕地及农业

嵩县耕地面积47万亩,川平地仅占18.6%,丘陵地占32.5%,山坡地占48.9%。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潮土、棕壤和黄棕壤。是多种植物的适生区。土壤分5个土类,15个亚类,29个土属,60 个土种。其中褐土占90.26%,为全县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土壤。潮土类占5.74%,分布在伊河水系两岸阶地和洪积扇下缘。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烟叶、豆类、花生、瓜类、菜类等。

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粮食作物主要品种是小麦(约32万亩)、玉米(约25万亩)、红薯(约8万亩)、豆类(约5万亩)等。粮食年产量19万吨上下。粮食种植面积(包括复种)70万亩左右,总产19万吨上下,油料种植面积 5万亩,年产量 8404 吨。烟叶面积 4万亩,总产量 4200 吨。蔬菜面积7万亩,年产量19万吨。已形成小麦、玉米、花生、烟叶、红薯、蔬菜等产业基地。

嵩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发现中草药品种1310种,900多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尤以柴胡最为出名,“嵩胡”(北柴胡)全国闻名,被国家质监 总局列为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牌。年产量3.5万公斤。近年来,全县发展以柴胡、血参、二花、山萸肉为主的优质中药材,中药材面积达18亩。

全县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5.8万亩。发展特色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成规模的有旱地大葱1.2万亩、花生2万亩,观光油菜1万亩,牡丹、玫瑰、薰衣草等花卉1万亩地,旱地辣椒8000亩,特色红薯1.2万亩。已经申报批准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基地有九店红薯、花椒,闫庄花生、大葱,饭坡辣椒,白河、车村山萸肉、何村小杂果以及陆浑银鱼等。

近年来,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洛阳顺势药业、车村山珍、百合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5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2个,专业交易市场16个;种植、养殖、服务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会员及农村经纪人1472人。产业化组织资产达3.4亿元,销售收入达3.9亿元,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万余户,产业化经营收入总额达2.35亿元。

八、经济发展

近年来,嵩县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带动、科教兴嵩”和“项目引资双带动、引智引政两支撑”战略,按照洛阳市工作部署,围绕“林、烟、牧、药、花”五大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增效益,土地流转扩规模,生态旅游活产业,“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现代农业新格局初步显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202_年全生产总值完成127.5亿元,增速 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8亿元,增速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4亿元,增长24.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7元,分别增长10.6%、11.3%。

第五篇:惠州农业概况

惠州农业概况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三角东北端,与广州、深圳、东莞交界,毗邻港澳。辖两区(惠城区、惠阳区)三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乡镇53个、办事处16个、村委会1041个。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3.4万,户籍人口343万,其中农业人口139.5万。202_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02_.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5.6∶58.4∶36。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石化数码新城,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湖、江、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有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巽寮湾、大亚湾等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1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

惠州全年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的传统农业大市和粮食主产区之一。耕地总资源212.2万亩,常用耕地面积173万亩,其中水田113万亩(202_年统计数据)。202_年粮食播种面积180.06万亩,总产60.98万吨;蔬菜147.34万亩,总产214.55万吨;水果85万亩,总产58.88万吨;出栏肉猪185万头、家禽3720万只,肉类总产18.94万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18.54亿元、林业4.36亿元、牧业47.26亿元、渔业16.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3.17亿元;农业增加 值116.5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8元,增长20.5%,增幅连续5年(202_-202_年)达到两位数,连续6年(202_-202_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在全省各地级市中排位第6,比全省平均水平9372元高出1566元。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有如下十二个特点: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18个,其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10个,0.5-1万亩的33个,标准农田面积58.5万亩,带动示范区50多万农民群众年新增农业产值6.5亿元,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

二是特色效益农业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了甜玉米、马铃薯、梅菜、荔枝、龙门年桔、石湾韭黄、特色蔬菜、花卉、优质番薯、大顶苦瓜、淮山粉葛、优质紫红茄等12大特色农产品,形成了7个相对连片5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202_年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含复种)208.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202_年全市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1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2家、市级8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6家,总销售收入71.5亿元,带动农户22.5万户,户均增收3720元,增长10.7%;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77家,社员9700人,202_年带动农户8.9万户,户均增收3260元,增长6.5%。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加快推进。拥有1家市级农科所,1家市级畜科所,22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每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600多个,开展科技攻关及区域试验项 目50多项,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900多场次,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202_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五是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快推进。202_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7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原值9.23亿元。全市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4%。设施农业发展到5万多亩,其中蔬菜3万多亩、水果2万多亩、花卉3000多亩。

六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惠州农业信息网年发布信息8000多条,日均点击率近1.5万人次,连续2年(202_-202_年)被评为“中国农业百强网站”,连续3年(202_-202_年)被评为“市政府部门先进网站”。

七是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2_年全市累计制定地方农业标准40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3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3个、市级14个),有“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135家、基地140个、产品303个;有省市级名优农产品87个,其中省名牌产品21个、市名优产品66个。市县(区)两级均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市有农业的乡镇(办事处)100%建有农残检测站,每年抽检农产品样品30多万个,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

八是节能环保和生态旅游农业加快推进。202_年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实用沼气池9834个,其中大中型沼气池1042 个;建成管网式集中供气工程555个,惠及农户3062户;18个猪场实行沼气发电,占全省沼气发电场的60%。拥有博罗航天科技园、惠城区现代农业园、惠阳良井现代农业园、惠东永记生态园、龙门 香溪堡生态旅游区等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点一批。

九是外向型农业加快推进。全市现有出口菜场39个,出口畜禽养殖基地28个,畜禽出口加工企业7家,是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供港蔬菜约占香港进口总量的40%,供港生猪、家禽和水产品约占香港市场的1/3。

十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完善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52个,有国家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家、省重点生猪养殖场23家,万头以上瘦肉型猪场55个、5万只以上的肉禽场61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生态养殖普及率达到70%以上。

十一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快推进。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5亿元,帮扶村级扶贫项目349个,帮扶贫困户脱贫项目6700多个。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8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超过2500元,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十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村企合作示范村建设经济合作项目272个,实际投资23.8亿元;企业支持公益项目1591个,县镇村三级和企业共投入8.5亿元。加强名镇名村建设,从202_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02_万元作为名镇名村建设专项资金。

海盐农业概况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