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21-94872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5 18:36: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 西方经济学 两张复习资料的答案

选择:

《西方经济学》微观选择判断

1~5

D D B D B

6~10 D A A A B 11~15 B C A C A

16~20 B B A A D 21~15 B C A A B

26~30 D A A C B 31~35 C D D C A 判断: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16~20 × √ × × √

《西方经济学》宏观选择判断

选择:

1~5 A A B D B

6~10 B D B D A 11~15 B A/D C C A

16~20 B B B B A 21~15 D B A B C

26~30 A C C D D 判断:

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西方经济学》微观简答题

1、发生下列情况蘑菇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为什么?(1)卫生组织报告,这种蘑菇可以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资增加了。答:(1)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2)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3)需求曲线不变化,成本只影响供给,不影响需求。

2、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

答: 不对,混淆了需求与需求量,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而不是需求增加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歉收,但有人认为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可以提高谷物价格,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答:从理论上讲,农业歉收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对农民有利。但实际上,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不变,而农民歉收后,量减少了,总收益减少则对农民不利。

4、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X产品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的人工和原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答:(1)供给增加;(2)供给减少;(3)供给减少;(4)供给减少。

5、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递减的三种情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规模报酬:1)长期的;2)都变

可变比例生产函数:1)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2)至少有一个变。

6、SAC曲线与LAC曲线都呈U形,成因有何不同。答:SAC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形成的,LAC是由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形成的。

7、为什么完全竞争中厂商不愿意为其产品花1分钱做广告?

答:完全竞争的特征是:数目多,产品同质无差别,进退容易,且信息完全。因此花一分钱做广告只是增加本厂商的成本,并不能为其带来比其它厂商更多的收益,所以厂商不愿花一分钱做广告。

8、为什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为MC=P?

答:1)特征(同7)

2)在完全竞争情况下,需求曲线是水平的,总收益曲线是过原点的射线,(因为不能控制价格)TR=P*Q

MR=P

所以可以表达为MC=P

9、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同意,厂商关门的原因取决于AVC,如果价格高于AVC,即使亏损仍可生产。(P85)

10、分析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下TP、AP、MP曲线之间的关系,依此分析说明在短期内企业对劳动要素的使用量并非越少越好。答:(图在P65)MP是由TP上各个点的斜率连成的,而AP是TP上各点与原点间的斜率组成的。当MP>AP时,AP呈上升趋势;当MP

1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似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请给出解释。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水的数量多,边际效用低,因此价格低。而钻石的数量少,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高。

12、你先拥有了一只鞋,当你获得与之相配的另一只鞋时,这第二只鞋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了第一只鞋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不违反,因为一只鞋不能代表一双鞋。鞋是按双卖的,不是按只卖的。

13、请解释下列情况为何正确:1)全世界的干旱使得从出售粮食中得到收入的农民总收益增加,2)但如果只是堪萨斯有干旱,就会减

少堪萨斯农民得到的总收益。

答:1)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全世界的干旱,会导致供给减少,因而价格上涨,总收益增加;

2)如果只有堪萨斯地区有干旱,其他地区的粮食会流进来,因而价格不会变动,所以会减少堪萨斯农民得到的总收益。

14、假设你是一个大型艺术博物馆的馆长。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博物馆缺乏资金,并建议你考虑改变门票价格以增加总收益。你将怎么办呢?你是要提高门票价格还是降低门票价格? 答:先做市场调查,确定其弹性如何,若富有弹性,则降低门票价格,若缺乏弹性,则提高门票价格。

15、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其竞争程度是很激烈的。因此,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完全竞争行业的特点是:数目多,产品同质而无差别,进退容易,且信息完全。而家电行业中的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说明产品是有差别的,因此,不是完全竞争行业,应是垄断竞争行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简答题

1.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PDI这五个变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2.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

答:(1)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2)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3)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4)增加的收入不能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3.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总需求时只计算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答: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形成总需求的重复计算。

4.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答: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要。(1)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动机;(2)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动机;(3)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动机。

5.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自动稳定器主要有三种:(1)税收的变动。在经济扩张时有遏制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有缓解作用。(2)政府的转移支付。同税收作用相同。(3)维持农产品价格政策。该政策使农场主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

6.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答: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劵,从而调节货币量的一项业务活动。

(1)按中央银行意图进行;(2)根据自己愿望确定规模;(3)操作规模可大可小;(4)缺乏刚性。

7.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经济效应。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和显著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1)收入财富分配效应,即收入和财富在不同的阶层之间的再分配。(2)产量和就业效应,即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对于产量和就业的影响。8.如何区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动AD曲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动AS曲线。【预测:此图可能出画图题第二题】 9.通货膨胀时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哪些影响? 答:(1)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2)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3)使得退休人员遭受的损失最大。10.下列交易对GDP有什么影响?并说明原因。

答:(A)消费增加,GDP增加。(B)投资增加,GDP增加。(C)政府购买增加,GDP增加。(D)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GDP减少。

仅供参考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刺激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资本广化: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y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置更多的资本设备,成为资本的深化;第二部分的储蓄一方面要用&k数量的储蓄替换折旧资本,另一方面要用n,k数量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第二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P695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箫条,无需采取任何行动。[政府税收 转移支付 农产品价格维持]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升p613

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品的比率p661

经济增长因素:

1、生产要素的产量

2、人力资本

3、技术进步

4、经济组织

5、制度因素

6、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因素。(产量的增加)p686p691 菲利普斯曲线含义: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或此消彼长关系),要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失业率就会提高;要使失业率降低,就会引起高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论述题

1、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2、货币政策的工具,如何应用这些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机会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大量或少量的债券买卖来连续灵活的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

(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可以可加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减少。

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除了三大主要工具以外,道义劝告也是一种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3、杜森贝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杜森贝利相对收入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仅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习惯水准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容易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4、AD-AS模型,影响总供给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总需求曲线AD的变动,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1、一般价格水平PNI=Q×P

2、货币收入(yield)y↑c↑I↑AE(总支出)↑AD右移; y↓c↓I↓AE↓ 左移AE=MS×V(MS表示货币的供给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

3、时间偏好,人们在开支在时间上的选择

影响时间偏好的主要因素:1利率 2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3投资者对投资利润率的预期 影响总需求AS的因素

首先一般价格水平变动影响AS {价格水平p的变化影响实际工资w/p(w表示货币工资或者是名义工资)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呈反比关系,其次实际工资的变化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劳动市场决定了就业量,最后,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就业量增加总产量增加,反之亦然。}

再次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水平与技术状态和生产率的变动也会影响AS。

5、菲利普斯曲线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指的是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6、挤出效应及其如何产生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7、财政赤字弥补手段

A、动用历年结余B、增加税收C、增发货币D、发行公债

8、自动稳定器是通过什么途径发挥功能的(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9、失业的三种类型 如何计算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

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

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计算失业率:N劳动力 E就业者人数 U失业者人数 N=E+U失业率:U/N

l 离职率 f 就职率(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fU=lE故:U/N=l/(l+f)

10、影响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在IS-LM模型里如何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1、投资需求变动。若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

方移动,其向右的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

2、储蓄函数的变动。假若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储蓄曲

线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

现在要求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因为同样的这点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

3、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

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4、政府增加税收,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

笔收入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相应减少,于是这笔投资无疑是减少了投资需求,从而使IS曲线向左移动。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

1、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价格水平变动。价格水平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

就变小,LM曲线就像左上方移动,反之,LM曲线就像右下方移动。

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如果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者二者双管齐下,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当IS上移到IS’时和LM曲线相交于E’点就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办法来改变利率和收入。当然,国家也可以同时改变税收t、政府支出g和货币供给量M来同时改变IS和LM的位置使二者相交于y轴垂直线上,以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产出不确定 利率上升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产出不确定 利率下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 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以采用第一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有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以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以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以用第四种组合,用扩张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三、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十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可支配收入为:Yd=Y-T+TR=Y-250+62.5由收入恒等式得:Y=C+L+G=100+0.8(Y-187.5)+50+200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1000

(2)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 则投资乘数Ki=1/1-MPC=5

政府购买乘数Kg=1/(1-0.8)=5税收乘数Kt=-MPC/(1-MPC)=-4

转移支付乘数 Ktr=MPC/(1-MPC)=4平衡预算乘数Kb=(1-MPC)/(1-MPC)=1

(3)增加政府购买&G=&Y/Kg=40减少税收&T=&Y/IKtI=50

1200=100+0.8[1200-(t+&t)+tr]+i+(G+&G),且&t=&G得:&t=&G=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从充分就业。

2、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解:(1)IS曲线:i=150-6rs=y-c=y-100-0.8y=0.2y-100i=s即150-6r=0.2y-100y=1250-30r

LM曲线:m=L150=0.2y-4r即 y=750+20r(2)IS=LM1250-30r=750+20r即 r=10y=9503、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哪些互相影响

本币汇率下降即外币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净出口上升,反之亦然。

净出口上升,贸易顺差,本国货币升值本国汇率上升,外汇下降,反之亦然。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考试内容:

一、名词解释五题

二、选择十题(考察平时积累)

三、简述六题(含一道课后计算题)

四、论述三题

复习重点:

第一章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章第四节第六节(注意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节

第四章第一节(注意第三点)第三节

第五章第二节

第七章第二节(重点看第二点)

第八章第二节基本概念第三节第五点

第九章第二节基本概念

第十章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重点看第四点)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B.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C.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

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14.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15.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A.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B.等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C.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D.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无关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20分)

()16.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 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17.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18.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

()19.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20.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2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22.短期总供给不变时n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同方向 变动。

()23.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4.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25.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是否以一定的 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2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

2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____,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 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29.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一 的曲线。

30.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一 一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移动。

31.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____ 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 的货币政策。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2.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96,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2_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3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 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 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35.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C 3.A 4.C 5.C

6.C 7.C 8.A 9.A 10.B

11.D 12.A 13.C 14.C15.C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2分.共 20分)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X 25.√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价值判断

27.达到最大减少

28.决定者接受者(追随者)

29.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

30.右下方左上方

31.扩张性 紧缩性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 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4.(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 移动到b点。(4分)

(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陷线的移 动,即从Di移动到D2。(5分)

(3)本题作图各占3分,共6分。

35.(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制 度;(5分)

(2)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5分)

(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 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技术进 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意义。(5分)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___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收益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曲线。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五、问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2.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线 D.垂线

2.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B)A.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 B.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

C.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 D.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 3.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B)A.I=S B.I+G=S+T

C.I+G+X=S+T+M D.AD=AS

4.“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B)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 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D.一条不规则曲线

5.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A.I=S B.I+G=S+T

C.I+G+X=S+T+M D.AD=AS

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8.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减少货币供应

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能确定

10.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A.国民收入减少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1.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2.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3.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14.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15.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D)

A.平衡预算 B.净出口

C.国际贸易原理 D.复式记帐原理

16.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D)

A.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

B.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C.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

D.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

17.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18.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

A.就业 B.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19.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C)

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 D.减少100亿元

20.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C)

A.不动 B.上移

C.下移 D.转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有(ABC)

A.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

D.农业的歉收

E.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

2.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ACE)

A.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3.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ABCDE)

A.需求的过度增长 B.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利润的大幅提升 D.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4.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BDE)

A.制定货币政策 B.发行货币 C.为政府创造利润

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D)

A.增加政府支出 B.减少政府支出

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 E.调节货币供给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B

A.错误

B.正确

2.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B

A.错误

B.正确

3.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B

A.错误

B.正确

4.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B

A.错误

B.正确

5.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A

A.错误

B.正确

6.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B

A.错误

B.正确

7.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A

A.错误

B.正确

8.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A

A.错误

B.正确

9.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B

A.错误

B.正确

10.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A

A.错误

B.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基础货币:(C)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2.派生存款:(B)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3.自然失业率:(E)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4.储蓄函数:(D)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5.消费函数:(A)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均衡国民收入:(C)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7.总供给曲线:(D)

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8.边际消费倾向:(C)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9.存款乘数:(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10.货币供给:(B)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本科期末考试题型

《西方经济学》本科期末考试题型

(202_-10)

《西方经济学》本科期末考试题型(闭卷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15分)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15分)

三、判断题(10小题10分)

四、配伍题(5小题10分)

五、简答题(2-3小题20分)

六、计算题(2大题共15分,宏观、微观各一大题)

(一)微观一大题:分布在第2、3、4、5章;

(二)宏观一大题:分布在第10、12、14、15、16章。

七、论述题(共一大题,满15分)

注意:不考试的内容有第1、7、9、11、17章内容作业及形成性考核占30%,考试成绩占70%。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