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四孝故事解读 校本教材
前言
孝心教育是我校开展的德育特色教育,“孝心”是为人立身之本;“孝心”是巩固家庭亲情关系之本;“孝心”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心”是发展个人和国家亲和关系之本;“孝心”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
无论是一句温馨的问候,还是与父母坦诚的沟通;无论是一张小小的祝福卡,还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无论是给父母说声对不起,还是犯错误后的道歉;无论是一张优秀的试卷,还是一本干净的作业。无论是一束鲜花,还是一杯热开水;无论是耐心的倾听,还是虚心的接受意见;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去打工体验生活;无论是给父母捶捶背,还是给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无论是过年时给父母深深的鞠躬,还是向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们”;无论是有节制的玩耍,还是合理安排寒假的学习和生活„„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确实对含辛茹苦的父母最大的安慰。
我现在开展孝心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亲身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
目录
第一单元:孝心给长辈
-1-扇枕温衾„„„„„„„„„„„„„„„„„„„„„„3-2-拾葚异器„„„„„„„„„„„„„„„„„„„„„„4-3-涌泉跃鲤„„„„„„„„„„„„„„„„„„„„„„5-4-闻雷泣墓„„„„„„„„„„„„„„„„„„„„„„6-5-乳姑不怠„„„„„„„„„„„„„„„„„„„„„„7-6-卧冰求鲤„„„„„„„„„„„„„„„„„„„„„„8-7-恣蚊饱血„„„„„„„„„„„„„„„„„„„„„„9-8-扼虎救父„„„„„„„„„„„„„„„„„„„„„„10-9-哭竹生笋„„„„„„„„„„„„„„„„„„„„„„11-10-尝粪忧心„„„„„„„„„„„„„„„„„„„„„„12-11-弃官寻母„„„„„„„„„„„„„„„„„„„„„„13-12-涤亲溺器„„„„„„„„„„„„„„„„„„„„„„14 第二单元 走进易县
-13-美丽的易县„„„„„„„„„„„„„„„„„„„„„15 第一单元:孝心给长辈
第一课 扇枕温衾(qin)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
译文: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十分孝顺。炎热的夏季,他用扇子给父亲把枕头凉席扇凉;寒冷的冬天,他用身
黄香少年时就精通经典,文采非常好,在京师广泛流传一句话叫做“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他任职魏郡太守,魏郡遭受到水灾时,黄香尽自己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书籍《九宫赋》、《天子冠颂》。
思考:九岁的黄香是如何对待父亲的? 做一做:模仿黄香,看谁能做到。
第二课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是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译文: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时父亲去世,对母亲及其孝顺。当时正在王莽战乱时期,又遇到饥荒,柴米非常贵,母子俩只能是用桑葚来充饥。一天,他们恰巧遇到赤眉军,该军士兵大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很可怜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大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来表示敬意。
思考:赤眉军是如何对待尽孝的蔡顺的?
第三课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接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译文: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作为自己的妻子。夫妻俩人孝顺父母,他家距离长江有六七里路,庞氏常常到江边去取婆婆喜欢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俩就常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一个人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回来晚了,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把她赶出家门。庞氏临时住在邻居家里,一天到晚辛苦的纺纱织布,把所得到的积蓄托邻居送回家里孝
敬婆婆。之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赶出家门的事,让姜诗把她接回来了。庞氏回家这一天,院子里忽然喷涌出泉水,味道和长江水一样,每天还有两天鲤鱼跳出来。从此,庞氏就用这些孝敬婆婆,不用走很远去江边了。
思考:姜诗的妻子庞氏是如何孝敬老人的? 做一做:善于发现母亲对待长辈的孝心。
闻雷泣墓
王裒(pou),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lu)莪(e)》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母亲。
译文: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人,学识渊博,能力非凡。他的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后,他隐居起来,教书来生活,一辈子都不面向西边坐,表示永远不做晋朝的臣子。他的母亲在世时特别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刮风下雨,听到雷声时,他就跑到母亲的坟前,跪下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的时候,每次读到《蓼(lu)莪(e)》篇,他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母亲。
思考:父母过世后,王裒做了些什么?
做一做:阅读一篇思念父母的文章。
第五课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译文: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做官到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纪已高,牙齿掉了,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洗漱后,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这样持续了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咐的一样,孝敬祖母唐夫人。
思考:古人尽孝的做法如何传承下来?
第六课 卧冰求鲤
王祥,琅(lang)琊(la)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伺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译文:王祥,琅(lang)琊(la)人,亲生母亲早年就去世了,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生病了,他悉心伺候,继母想吃活鲤鱼,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吃后,果然病好了。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来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思考:从王祥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做:做一份尽孝的计划。
第七课 恣(zi)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译文: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心入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光着身子坐在父亲床前,任凭蚊虫叮咬也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思考:吴猛的孝心与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做一做:用自己的智慧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第八课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力气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译文: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跟随父亲到田里割稻子,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后叼走了,杨香手无寸铁,为了救父亲,全然不急忙跳上前去,用尽全身力气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思考:杨香舍己救夫的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做一做:寻找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第九课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译文: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亲去世,母亲年纪大,生病非常严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正是严冬季节,没有鲜笋,孟宗没有什么办法,独自一个人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看见地上长出几个嫩笋。孟宗非常高兴,采回来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好了。后来他官至司空。
思考:为了母亲的病能够得到治疗,孟宗怎么做的?
第十课 尝粪忧心
庾(yu)黔(qian)娄,南齐高士,任孱(chan)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译文:庾黔娄,南齐高士,任职孱(chan)陵县令。到任不到十天,忽然感觉心里惊慌出虚汗,预感这家里有事,就立马辞去了官职返回到家乡。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已经病重两天了。医生嘱咐说:“要想知道病情的轻重,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就行了,味道苦就是好的。”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道甜,心里十分担心,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去死,黔娄安葬了父亲以后,并守制了三年。
思考:庾黔娄是如何尽孝心的?
做一做:写一篇自己爱父母的作文。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译文: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亲生母亲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给别人,五十年中母子互相没有消息。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堂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四处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发誓不见到母亲永远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堂,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思考:为了寻找生母,朱寿昌放弃了什么?
做一做:采访一下长辈,他们是如何看待“孝”的?
第十二课 涤亲溺(niao)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译文:黄庭坚,北宋分宁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然身居高位,但侍奉母亲却竭尽孝心和诚意,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思考: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如何尽孝的?
做一做:讨论一下,我们小学生,在新时代中如何把孝的内涵理解好,做好并传承下去。第二单元 走进易县
第十三课 美丽的易县
易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西,是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拒马河和易水的上游,因易水得名。易县,古称易州,她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北部。易县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60 公里,保定60公里,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十分优越。县境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易县是河北省环京津都市圈35个县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全国首批14个千年古县之一,是河北省文化名城、河北省唯一一个上榜的全国50个最美小城之一,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易州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中国绿色名县。
易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神奇的大自然为易县创造了众多的秀丽河山,悠久的历史为易县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于县内星罗棋布。仅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8处,其中清西陵、燕下都、紫荆关、老子道德经幢、荆轲塔、北福地史前遗址、战国丛葬墓群、双塔庵双塔8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要旅游景点有: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荆轲塔、易水湖(保定南湖)、紫荆关、道德经幢、龙湖、洪崖山、云蒙山、满族风情村、战国文化城等。
除上述景观外,还有双塔庵的双塔、造型新颖的千佛宝塔、为燕太子丹而建的太子塔、云蒙叠翠的云蒙山、孔山望月等等。
第二篇: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老莱娱亲”和“郭
巨埋儿”的故事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都是“二十四孝”中的孝顺父母的故事,鲁迅在其写的《二十四孝图》中极力批判这两个故事里所反映的孝道,《老莱娱亲》为了孝,不择手段,一味讨好父母,失却了自我;《郭巨埋儿》更不可取,为了母亲,竟然想把儿子埋掉,虽然结局皆大欢喜,但是做法不可取,任何人都是生命,不能为了所谓的孝,就任意践踏生命。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子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于是,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者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后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二十四孝故事:子路负米养亲的故事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 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特别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面对着自己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现在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原文·出处】
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致思》节选
第三篇: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一)孝道,自古以来就是贯穿于国人伦理和美德的精髓。
闲暇的一个人去郑州城隍庙转了一圈,这是第三次来。第一次和同事,第二次和我弟。总觉得这个地方,有尘世难得的清净,总之,我喜欢这里。如果说前两次是看热闹的话,这一次应该是看到了门道。留心看了正殿两侧的垂直坡面上画的就是二十四孝彩图。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这样的故事。
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最近细细品味了儒家的经典著作,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感触良多。
个中,印象最深的当属,“戏彩娱亲”、扼虎救父、嗜指痛心、鹿乳奉亲等等。
戏彩娱亲,讲的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老莱子的故事。楚王曾派使者请他出仕,他却表示不屑。这人很有意思,已经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对自己的双亲十分孝顺。他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学者婴儿的样子嬉戏哄二老开心。取水上堂的时候,故意假装跌倒在地,学着婴儿那样啼哭,父母看了哈哈大笑。
今天看来,老莱子总是让人觉得少不了做作之嫌。鲁迅先生,对这一点就很是反感。但我觉得,这又有何妨,其初衷是好的,就是一个劲的让年迈的父母永葆一颗不老的心态。
扼虎救父,是关于晋朝杨香勇敢把父亲从虎口中解救的故事。一个年仅16岁的小女孩,随父亲去田间割稻,歘然闯出一只白额虎,把杨父叼在口中。幼冲的小杨香,情急之下,完全忽视了自己与老虎力量的悬殊,竟然用小手卡主老虎的咽喉,直至老虎瘫软在地,父亲得救。虽然摆布不了夸张的色彩,小小的一个女孩子力气能有多大,但是我们不得不由衷赞赏这样一个勇敢和孝顺的女孩。
曾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嗜指痛心就是讲的他的事迹。说他少时家穷,常去山中砍柴。一日,宾客来访,曾母不知所错,急的狠咬自己的手指。曾参猛的觉得心口疼痛,就迅速赶回家中,跪问其母,母亲说,我咬指嗜希望你回来。是啊,这充分显示了母子俩具有极强的感知力。
关于鹿乳奉亲,讲的是春秋时郯子身披鹿皮去去山中,混入鹿群中取鹿乳侍奉双亲的故事。我看着不觉得不佩服他,有点滑稽,十分敬佩。为什么呢,你看,如果他了解鹿群的生活习性又怎么会混入鹿群呢。体现了他能和自然很好的融为一体。
当然二十四孝,远不止上面我所提到的这些。每一个,看后都会有莫名的感动。敢问,看了这样,你觉得你对自己的父母亲做的够吗,不说想这些人一样。起码,你不让父母担心,常常给予必要地问候了吗?都扪心自问一下吧!
做一个孝顺的人,因为你也会有老去的一天。常怀感恩之心,不让二老再为我们把心操碎。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二)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三)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学习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差距,并不是没一个故事都让我们追捧和学习,我们要懂得从中筛选,知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百事孝为先”的道德思想,始终根植在无数人民的内心深处。“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扼虎救父”中杨香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孝感,让我们从中去学习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传递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习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或许不要求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将来过的比他们好,他们处处为我们着想,时刻为我们担忧,唯恐自己做的不周,这就是父母—我们最可爱的人。因此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懂得为父母分忧,让他们为我们放心,而在我们有能力给予的时候,我们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或许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很快乐的时光。因此,工作在外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着我们行善。对待每一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让我们的周围充满温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事事都得提防,让很多人感觉很累,当你给出一个微笑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假慈善,或认为你不怀好意,有什么不轨的目的。干嘛要想那么多呢?现在真是应该重新温习我们古代文化的时候了。
学习如何孝奉父母,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善意的对待每一个人,这是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的,还有待我们去继续发扬。
第四篇:《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模版]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么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么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2我看了二十四孝这个故事,里面许多孝子都很有孝心,如舜等人都很孝顺父母,都很有孝心,而现在都是父母疼我们,而不是我们孝父母,以前舜的弟弟象串通父母要杀了顺,可舜仍对父母很孝顺,什么事都以父母为天,因为是父母养活了他,他干什么都依着父母,而不依自己。
还有人为了让父母吃米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不怕,拿着钱去买米。直到排上队买上米才肯回家。想想以前那些人多么有孝心,多么孝父母啊!我们现在却不孝父母,而是父母疼我们。看来我们也要学他们一样孝父母,让父母不吃苦,让父母过上好生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世代相传,把孝传到千秋万代,让每个人都有孝心,来孝顺父母。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3你读过《二十四孝》这本书吗?这里讲的都是有孝心的故事,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写的生动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用心去体验。
《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读后令我感触很深,这个故事讲了古人舜的故事。
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开创了中华道德文明。舜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他的爸爸又是个双目失明的人,继母对他很苛刻,多次和自己的`儿子想害死舜。一天,舜的爸爸叫他修补粮仓,后母想趁这个机会烧死他,舜在仓顶上看见起火了,但找不到梯子,他就把自己随身带的两顶斗笠当做翅膀,然后像鸟一样往下跳,结果他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一点也没受伤。他后母和弟弟并不甘心,又叫他去淘井,舜跳下井后,他们就把土石扔下去,把井填平,想把舜活埋在里面。舜有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虽然他知道这些事是后母和弟弟做的,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不过从此以后,后母再也不敢暗地里害他了。舜高尚的品德打动了尧,最终促使尧把他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成为了一代英明的君主。
舜以德报怨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要孝,更让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宽容,要大度。“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这些故事让我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父母,并用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第五篇: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2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领悟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差距,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追捧和领悟,我们要懂得从中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百事孝为先”的道德思想,始终根植在无数人民的内心深处。“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扼虎救父”中杨香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后放下父亲跑掉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孝感,让我们从中去领悟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传递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领悟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或许不求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只是期望我们将来过的比他们好,他们处处为我们着想,时刻为我们担忧,唯恐自我做的不周,这就是父母——我们最可爱的人。因此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懂得为父母分忧,让他们为我们放心,而在我们有能力给予的时候,我们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或许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很愉悦的时光。因此,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着我们行善。对待每一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让我们的周围充满温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事事都得提防,让很多人感觉很累,当你给出一个微笑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假慈善,或认为你不怀好意,有什么不轨的目的。干嘛要想那么多呢?此刻真是就应重新温习我们古代文化的时候了。
领悟如何孝奉父母,领悟我们的生活中善意的对待每一个人,这是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的,还有待我们去继续发扬。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3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学习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差距,并不是没一个故事都让我们追捧和学习,我们要懂得从中筛选,知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百事孝为先”的道德思想,始终根植在无数人民的内心深处。“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扼虎救父”中杨香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孝感,让我们从中去学习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传递者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学习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或许不要求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将来过的比他们好,他们处处为我们着想,时刻为我们担忧,唯恐自己做的不周,这就是父母—我们最可爱的人。因此在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懂得为父母分忧,让他们为我们放心,而在我们有能力给予的时候,我们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或许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很快乐的时光。因此,工作在外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着我们行善。对待每一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让我们的周围充满温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事事都得提防,让很多人感觉很累,当你给出一个微笑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假慈善,或认为你不怀好意,有什么不轨的目的。干嘛要想那么多呢?现在真是应该重新温习我们古代文化的时候了。
学习如何孝奉父母,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善意的对待每一个人,这是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的,还有待我们去继续发扬。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4你读过《二十四孝》这本书吗?这里讲的都是有孝心的故事,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写的生动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用心去体验。
《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读后令我感触很深,这个故事讲了古人舜的故事。
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开创了中华道德文明。舜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他的爸爸又是个双目失明的人,继母对他很苛刻,多次和自己的儿子想害死舜。一天,舜的爸爸叫他修补粮仓,后母想趁这个机会烧死他,舜在仓顶上看见起火了,但找不到梯子,他就把自己随身带的两顶斗笠当做翅膀,然后像鸟一样往下跳,结果他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一点也没受伤。他后母和弟弟并不甘心,又叫他去淘井,舜跳下井后,他们就把土石扔下去,把井填平,想把舜活埋在里面。舜有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虽然他知道这些事是后母和弟弟做的,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不过从此以后,后母再也不敢暗地里害他了。舜高尚的品德打动了尧,最终促使尧把他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成为了一代英明的君主。
舜以德报怨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要孝,更让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宽容,要大度。“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这些故事让我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父母,并用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5我是最没有资格谈孝顺的,在我的感觉中,对已去世的祖父母也好,对身体尚可的父母也好、都没有做到孝顺。
爷爷去世时候我还很小,只知道一味地跟着大人们哭,对爷爷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很高大、到老了都不驼背,说话嗓门大,把他石匠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看所有的电视、电影觉得里边的石匠都是我爷爷。
奶奶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很多角色,是奶奶,是最亲的人,更是我小时候的保护伞。从小就跟着奶奶住,几乎每晚奶奶都给我讲很长的故事。小时候的礼仪、规矩都是奶奶教的。奶奶说:闲时莫论他人非;奶奶说:女孩子走路不要那么快,风风火火会把福气跑掉的,女孩子要是懒了会嫁不出去的;奶奶说:星星是有生命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对应的星星;奶奶说:吃饭之前不能敲碗,吃饭时候不能吧嗒嘴;奶奶说:家里来客人了小孩子是不可以上饭桌的,要先给客人盛饭;奶奶说………..我会把这些都讲给我的孩子,让我的孩子再讲给他们的孩子,代代相传。离家读书后每次回去都能看见奶奶在家门口等我,小时候不懂珍惜,现在每每想起,都泪流满面。这个一辈子走路都不舍得踩死蚂蚁的小脚老太太生命的晚期被哮喘折磨的卧床不起,而作为孙子辈的我们却很少在床前伺候。现在耳边还经常回想奶奶说的话:你们长大后能享上你们的福吗,我总承诺:会的,一定会的。可是长大了,有能力了,奶奶却远在天堂。
前几年妈妈住院,我也只是回去了一下,虽然在医院衣不解带的住了一周,但是妈妈的康复期我却只是电话问候。
安慰说是生活的无奈,安慰说以后的日子还长呢,会有时间尽孝的。父母真正要的是什么我真的要思考一下了:是一个电话、是时不时的给父母卡里打点钱,是生日时的问候,是强装笑颜的报喜不报忧,还是微信里铺天盖地的感叹……时间不会等我们,别在找理由了,有时间就回家看看吧,趁时光还好,父母未老。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6今天我读了一本叫作《二十四孝的故事》,特别感人,我来讲一讲吧!
比如黄香,他夏天时害怕父亲睡觉时热,就用凉水倒在父亲的凉席上,再用扇子扇干,床就变得很凉快。他冬天时害怕父亲睡觉时冷,所以他在父亲耕地回来前钻进父亲的被窝把床暖热,床就会变的很暖和。总,之我要向二十四孝中的每一个大孝子学习!
这边书就算是我推荐给你们的,一定要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