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节奏《非洲印象》
大班节奏《非洲印象》
大班节奏《非洲印象》
设计意图:
在遥远、神秘的非洲土地上,音乐是非洲人民重要的生活方式,黑费民族创造了许多原始而充满激情的音乐,影响了世界乐坛。在大班幼儿信息、情感体验需求不断增强的阶段,为了引导其初步感受世界的多元化,拓宽审美视野,我们开展了“走进非洲”的主题系列活动。非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非洲音乐有着独特的风格特点。我们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非洲音乐,体验非洲人热爱音乐、喜欢自娱自乐、大胆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享受全心音乐视听同时,传递着自由、随性、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以自然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为此,我们借鉴非洲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活动方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打击乐器,通过“对鼓”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节奏型与节拍的强弱,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打击乐器的力度,能大胆运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生活热情和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非洲音乐热烈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不同节奏为音乐伴奏。
2、能大胆运用身体动作、打击自制乐器表现音乐节奏,培养初步音乐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丰富幼儿非洲风土人情的知识经验,结合日常活动感受非洲音乐
物质准备:铁桶、矿泉水桶、竹筒、大鼓、幼儿自制羽毛头饰
活动过程:
一、伴随音乐“狂野非洲”即兴表演动作进场。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音乐风格,结合身体摇摆、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现节奏。
二、欣赏“走进非洲”VCD(黑人自由歌舞、演奏乐器片段)
“生活在非洲的人们在节日或者有打猎、丰收的时候,都喜欢用唱歌、跳舞、大鼓,或者是演奏自制的乐器来表现。我们一起看看生活在非洲的黑人朋友是怎么表现他们所热爱的音乐的?”
三、师幼互动进行“对鼓”游戏,感受并尝试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1、幼儿打击与教师示范相同的节奏型,感受节奏中的强弱拍。
2、师幼合作打击节奏型中的前后节拍。
四、让幼儿选择不同的节奏型尝试为“非洲印象”的A段伴奏
1、聆听“非洲印象”A段乐曲,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
2、自由选择节奏型,大胆尝试为音乐A段伴奏。
3、教师与幼儿共同A段伴奏(分别选择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体验不同的伴奏效果。
五、引导幼儿伴随B段音乐,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表现乐曲“非洲印象”(A+B)。
七、幼儿交换乐器,伴随乐曲边演奏边韵律,自然结束活动(A+B+A+B)。
第二篇:非洲印象
非洲印象
每每提到非洲,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贫穷、饥饿、疾病等这些令人心情为之低落的词语。但这个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仅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的大洲却是自然资源及其丰富的,尤其是野生动物,这里的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为世界闻名,有“动物王国”之称。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非洲的食肉动物,猎豹、狮子、胡狼,想必听了这些名字,心也为之感到害怕吧!的确,非洲全境为一高原型大陆,平均海拔750米,非洲较高大的山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大河流受到地质构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系较复杂,多急流、瀑布,这就为野生动物们提供了非常适合生存的环境。
为此,我想到了非洲的一种特有动物---角马,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他们只吃嫩草,而且能够在同一地方,在相互不争夺食物的情况下和平共处。而提到角马,就又不得不提起马拉河,这一悲壮之河,因为它是角马迁徙的必经之路,渡过去,就进入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园,而马拉河中却生存着世上最大,最为凶残的尼罗鳄,而每年的10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这里都会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景,狂野、惊险和悲壮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角马依然乐此不疲,纵然在这场争斗中,更多是充当弱者的角色,可死亡的威胁吓不倒角马渡河的决心,一只角马倒下去,千万只角马滚滚而来,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此时的马拉河,角马被鳄鱼袭击发出的嚎叫声,角马渡河的踏浪声响成一片,岸上烟尘滚滚,河里水声隆隆。这一场景的确是惊心动魄的,但也是及其悲壮的。的确,自然界从来都是这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便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谁脱离其中,就会被永远淘汰。而这在非洲,这一动物种类及其丰富的地带,这种规律就更加淋漓尽致的被体现出来。
非洲,我想,你给人们的印象应该不仅仅局限在那些让人伤心的字眼上,而更多的应该是你为大自然乃至人类生存做出的贡献上,你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你独有的动物世界,让地球的物种能够有规律的繁衍,一代又一代,这又为人类提供了多少宝贵的资料。我想,作为人类,我们更多的应该是以一种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本身的属性,而不是片面的,偏激的。
通过观看这次短片,便让我对非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想到的是非洲的尼罗河---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而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人的杰作,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古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但现在的非洲,由于文化发展迟缓,知识程度普遍低落,虽然各地皆有丰富矿产,但只有少部分被开发,经济结构也不健全,加上自然环境恶劣,疾病泛滥,造成非洲各国普遍处于贫穷状态。
所以,我想,作为地球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的不应该是敌视和歧视,而应该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去帮助解决问题,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非洲,这一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好,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
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
一、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文化的交流传播让我们看到了其他地区的不同面。对于非洲,以前人们总是认为那时片广袤神秘的大陆,对它的了解却非常少,甚至对非洲产生一些刻板印象,但是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在众多群体中,我选择了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来分析社会文化视角下的非洲。
二、关键词:经济文化地理制度社会生活
三、正文: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印象,很多人对于非洲的第一印象是贫穷、落后,这些印象来自于平时所看的新闻书报中,还有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非洲印象,比如在讲到世界饥饿问题的时候,老师的ppt上总是会有几张非洲的配图,所以给我们留下了非洲贫穷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只是感觉非洲一直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至于这个印象从何而来也想不起来了,只要提起非洲,脑子中就立刻想到了穷,这可能是在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对非洲的经济印象来自于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去非洲发家致富,很多东南沿海的大学生都提及了这个印象,产生这个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受商业氛围的影响,对于一个地方总是会首先关注到那里的物产资源,所以对于非洲,这些学生也很自然地联系到当地的石油、矿产资源等。第二是家里有亲戚去了那边并且富了起来,这说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很多中国人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致富,这种经济交流也影响着中非的下一代,第三是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的,比如有位同学提到了《温州两家人》这部剧,里面可能有相关去非洲找油田的剧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影视作品对非洲的宣传越来越正面,让更多人正确地去认识非洲,通过访问来看,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正面的引导。
其次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印象,一些同学提到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节奏感强,这种印象来自于他们平时在学校里与一些非洲学生的接触,一起合作表演,感受到了非洲同学身上那种像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还有一些同学并不是与非洲同学接触而产生的印象,是他们喜欢音乐,比如在R&B中有很多黑人音乐的元素,当代大学生在非洲的音乐和舞蹈中认识了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非洲。
自然地理方面,一些同学对非洲的印象是神秘、广阔、动物多,这些印象可能来自于央视的一个节目《动物世界》,里面展示了非洲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的原始森林与草原,让人们从非洲的动物世界中感受到非洲的野性、狂野。同时有些同学说起非洲,首先想到了纪录片,说明关于非洲的纪录片还是很多的,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人们在纪录片里又获得一些非洲神秘广阔的印象。在气候等方面,很多人对于非洲的印象是炎热,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用一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来想象非洲的气候,一般说炎热的人都是联想到了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还有制度方面,一些学生提到了非洲酋长。与非洲的贫穷落后的印象相反,酋长给人感觉特别富有、地位高,并且神秘莫测,脑海中的酋长形象是身上带着羽毛,面上抹着油彩的人,这也体现出当代大学对非洲的政治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对于非洲国家的权力机构的认识还是片面的。现在,在许多非洲国家里,实际上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一套是现代国家的管理机关,从中央到地方分别由总统、省长、县长、乡长等官员实施管理;另一套则是传统权力系统,主要在存在酋长领地的广阔的农村,实行酋长制度,这就是“非洲特色”。
最后使社会生活,关于这个方面,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印象,比如混乱、危险,一些人说到原因时,都说没去过,但是凭自己感觉,就觉得对那里的印象很差,这些印象可能来自战争,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还有一些人是通过和一些非洲人接触后产生的印象,可能因为一些非洲人做了坏事,就定义了整个非洲群体都是不友善、危险的存在,这种印象的产生来自于偏见,虽然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会以一种理智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人坚持着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不愿意去深入了解。除了混乱、危险外,还有的人认为非洲是个男女关系混乱的地方,由此也会联想到一些疾病,比如艾滋病等。许多学生都由非洲联想到了艾滋病,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黑人和艾滋病的新闻,非洲艾滋病感染者占全球感染者八成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疾病、宣传,当代大学生对于非洲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对于非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的印象也并不好。
四、总结: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我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印象以及产生印象的原因,在采访了很多大学生之后发现,现在大学生对于非洲的印象更加客观,不再只是集中在不好的方面,非洲很多的优点正在被我们发现,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能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而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会影响未来中非两国的交流,所以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来看,中非未来的交流向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撇除偏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客观的眼光来对待和看待非洲。
第四篇:中国人在非洲的十大印象
中国人在非洲的十大印象
我在非洲几年,通过密切接触部长、省长、企业家、酋长、村民等各个层次的非洲人,勾勒出中国人留给非洲的印象,也就是非洲人眼里的中国人。我们可以以非洲人作为一面镜子,看看中国人在非洲人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以调整自己的不恰当行为,从而取得非洲人民的认同。正如唐代李世民所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葡萄牙人于1418年达到西非海岸,从此,阿非利加不再孤独,这个欧洲殖民者竞技舞台的幕布徐徐拉开,上演着屠杀、掠夺与奴隶交易的悲剧。到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整个非洲大陆被欧洲殖民者瓜分完毕,黑人不得不放弃自己从树上下来时就讲的语言,开始讲起了殖民宗主国的语言。
二战后,非洲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欧洲统治者恋恋不舍地败走非洲,过去跟随欧洲人过来的印巴人填补了白人撤走后留下的经济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座金矿的非洲大陆,已不再是黑非洲了,各种肤色的人在这里淘金,寻找财富,其中包括大约100万中国人。被白人统治一二百年的非洲黑人早已熟悉了白人的习性,但他们对中国人这个迟到的经济探险者还很陌生,他们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他们一样,从神秘、好奇开始,经过猜测、观察、实证,最后形成了一种观念。
中国人吃苦耐劳,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一个印象。中国人不管在非洲搞工程还是经商,他们几乎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早7点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晚上还要加班。埃塞俄比亚NORTH WOLLO省WOLDIYA市的政府主席BALAY先生说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工作很努力,这是你们国家很快富裕起来的主要原因,我们埃塞俄比亚人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
非洲人很佩服中国人的勤劳,有的甚至不可思议,认为中国人简直成了人肉机器。非洲虽然贫穷,可非洲黑人在劳动态度上与我们迥然不同。我们双周日实行还没多少年,可他们这里早就实行双周日了。加班,对中国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没有任何额外报酬。
在非洲,你让黑人晚下班十分钟他也向你要加班工资,不付就把你告上法庭。尽管加班工资比平常工资高出很多,黑人也不愿加班,他们要充分享受法律赋予他们的休闲。他们对中国人这种苦行僧式的工作态度实在无法理解,不知道中国人的快乐在哪里,不知道中国人在享受什么。他们经常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工作难道就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么?如果人有追求快乐享受的权利,那只能认为这些闯非洲的中国人的快乐来自劳动,把劳动看作是一种享受。
中国人清心寡欲,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二个印象。在非洲这个性比较放纵的地区,多数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他们见中国人在这里单身一呆就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不找女人,实在无法理解。在非洲,经常见白人身边依偎着身材绝好的黑姑娘,也经常见健壮的黑小子挽着欧美来的白姑娘,孤独的就是中国人。
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秘书Mesier曾问我,中国人出国前是不是都要打针。我问她打什么针,她说是打性的针。我以为是避孕针,便说不用打针,有安全套的。她说不是,是失去性的针,打了这种针后就没有性欲了,出国后就不想女人了。我听后很惊讶,她怎么会问我这个问题。我对她说,没听说过有这种针。她反问我说,那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不需要女人。我变法地解释道,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喝茶泄火,常喝茶,就没性欲了,就不想女人了。你看,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清心寡欲。
中国人制造的商品廉价,这是他们对中国人的第三个印象。非洲市场上中国商品最多的就是服装、小家电、五金和摩托车。一个中国同胞在那里为公司采购物资时,问当地的店主有没有便宜的,店主张口就来:“有呀,中国制造的就便宜。”在非洲,“中国制造”是廉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一次,埃塞俄比亚交通部的Saife Berhane先生对我说:“我知道,你们中国有好产品的,可为什么出口非洲的中国产品质量这么差?我现在绝对不买中国制造的东西。”
2009年1月31日,喀麦隆西北大区Bali的DOHGANYONGA III酋长同样问我这个问题:“喀麦隆市场上充斥着中国商品,可这些商品质量很差。”2009年5月18日,我在喀麦隆西北大区首府BAMENDA的DREAM LAND饭店吃饭,饭后和服务员Brenda聊天。她今年28岁,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她下班换上漂亮的裙子时,我问她这衣服是不是中国制造。她说:“你们中国的衣服是中看不中穿,看上去很漂亮,穿两天就坏了。我现在不买‘中国制造’了,我穿的裙子是尼日利亚制造的。”
在非洲,“中国制造”也成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Chino”一词甚至进入了斯瓦西里语词汇,专指价廉伪劣产品。在坦桑尼亚,经常听人说:“哎呀,我又买了一个‘Chino’,过两天又要换了。”
说实在的,非洲的中国商品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我在喀麦隆西北大区住在临时租的房子里,厨房的水龙头坏了,便到省城买了一个,当然是“中国制造”,可没出两个星期就坏了,不得不又买了一个“中国制造”,因为在这里买不到别国制造的,换上后,还是用不住,就这样,在五个月里换了4个中国制造的水龙头。
2009年5月12日,我与喀麦隆政府官员SAMBA先生坐在车子里穿过喀麦隆的经济首都杜阿拉,我指着街道两边的商店自豪地对他说:“你看,商店里有80%的商品是中国制造。”他接着说:“怎么不见有中国制造的小轿车在非洲跑?”在非洲,许多中国企业不用国产汽车,支持民族企业,偏买小日本的丰田、三菱车,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国产汽车质量不过关。一家在非洲的建筑企业买了两辆国产皮卡,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只能开动一辆了,另一辆停在院子里做配件用,几个月后两辆车就成了一堆废铁堆在那里,最后还是买了两辆日本丰田。
中国人法律意识淡漠,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四个印象。可能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人们习惯了家长式的管理,缺乏法律意识。中国企业涌入非洲,随之而来的也有中国人与当地人冲突的扩大和升级。
我在埃塞俄比亚时,一家中国公司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料场用地时,竟挖过了地界30多米,与村民发生冲突,200多名村民手持步枪、冲锋枪(埃塞俄比亚公民持武器合法)和棍棒,与中国员工发生了暴力冲突,将中方人员追赶到营地围困起来,十几名中国员工受伤。
另外,中国企业偷卖免税建筑材料、逃税等案件也时有发生,给非洲人的感觉是,中国企业猫腻多、不规矩。一位南非人Pleb在网上留言说:“当心来自中国的黄祸!”
在中国,企业不和员工签订合同,不上任何保险,随意解雇员工,这是家常便饭,已习以为常。在非洲,一些中国企业老板无视当地的法律,经常与当地雇员发生冲突,官司缠身,如雇工不签合同,不交纳各种保险,工资标准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节假日强迫员工上班,加班不付加班费,随意解雇劳工等。2010年10月中旬,赞比亚中资企业科蓝煤矿与当地员工发生冲突。原因是科蓝煤矿发展不景气,该矿给矿工放了一周的假,这属于雇主主动给员工放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劳动法都要求雇主支付雇员放假期间的工资。可在 10月15日的工资发放中,中方没有支付给矿工放假期间的工资,由此引发冲突。
在中国,企业老板财大气粗,可以用钱摆平一切。在非洲,这就不灵了,老百姓都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非洲的一家中国建筑企业,一天法院突然送来了150张传票。原来,这家企业没按照法律程序解雇员工,被解雇的员工纷纷到法院把这家企业告上了法庭。
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家中国公司开除了一名当地洗衣女工,结果这个洗衣工把这家公司给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如下:公司解雇这名洗衣工非法,要么继续雇用,两年内不得解雇,要么支付2万比尔的劳动合同剩余期限的工资和非法解雇赔偿费。该洗衣工的月工资才400来比尔,2万多比尔相当于5年的工资。最后,这家公司只有继续雇用这个洗衣工。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不懂劳动法引起的。
笔者在喀麦隆时,一家中资企业把一女秘书解聘,后来法院给这家企业送来了传票,原来女秘书把这家企业告上法庭,说她怀孕了。其实这个女秘书并未结婚,公司也不知道她怀孕,但她有医院的怀孕证明。最后,这家中国公司撤销对这个女秘书的解聘决定,继续雇用。在非洲,雇工容易解聘难,因为劳动法对雇主解聘员工规定了复杂的程序,而且对一些特殊人员不得解雇,例如,不能对怀孕的妇女解除劳动合同。
非洲虽然落后,但他们仍沿袭着殖民者带来的法律,现行的法律,几乎都是从英国、法国那里原封不动地搬来的。如在喀麦隆,西北大区和西南大区原来是英国殖民地,这里就采用英国的法律系统;其他八个大区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在那里就采用法国的法律系统。可能是殖民者多年来对他们教化的结果,非洲人办事一定要找出法律根据。中国人开农场办企业要租用土地,土地许可证上引用的法律法规就有20来项;你要购买政府管制商品,许可证上第一页就列满了法律依据。所以,中国人来非洲,第一件事就是要熟悉这里的法律,这样才能避免经营过程中因违犯法律造成的被动与损失。
中国人不注意形象,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五个印象。非洲人被白人强迫穿上衣服后,他们竟保持了白人的传统,公务活动一定是西装革履。别看非洲原始,条件落后,可一些居住在城里的非洲人还是很讲究的,他们的卫生间里一定要有洗阴的器具,就是许多中国人把它当作小便池的东西。非洲原始,但并不是所有的非洲人都愚昧,他们也有现代文明意识,对一些恶习、陋习也是恨之入骨的。
2006年9月的一天,我从北京乘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ET605航班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飞行了6个小时左右,埃航的空姐找我,说有中国人在卫生间吸烟,让我用汉语广播,告诉中国乘客禁止在卫生间吸烟。在印度德里加油后起飞不久,又发现有人在卫生间吸烟。无奈,机乘人员不得不用汉语打印出警告,贴在每个卫生间的门上:对某些中国人在卫生间吸烟的行为已经广播警告,如再发现吸烟,将在飞机到达目的后交警察处置。我还极力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我对埃航的乘务员说,因为许多中国乘客不懂英语和法语,可飞机上的各种标记又都是用英语和法语书写的,中国人看不懂。我还向他们建议,招聘中国空姐,在来往中国的航班上安排中国空姐,这样,就能很好地与中国乘客进行沟通、交流。埃航果然采纳了我的建议,招聘了不少中国空姐在埃航服务。2002年,一中国人从埃塞俄比亚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国,他不听飞机上的警告,坚持抽烟,结果被罚款并在泰国曼谷机场扣留了一个星期。
我在喀麦隆听一个从埃塞俄比亚来喀麦隆的中国同胞讲,有几个中国人与他同机来喀麦隆。开始,他还和临座的非洲人聊天,非洲人对中国人颇有好感。但在飞行途中,一位中国同胞竟毫无顾忌地向地上吐了口痰,然后用脚在上面碾压,让同机的非洲人看得目瞪口呆,再也不愿搭理中国人了。在非洲,经常见中国人在车子里把鞋子脱掉,光脚搭在挡风玻璃前,看上去很不雅观。
2007年8月19日,我和几个中国同胞驾车去埃塞俄比亚北部,路过一个镇子时,一群年轻人见了我们齐声喊:“China, no good,妈了个B!”我们听了即愤怒又羞耻,想必这是过去在这里搞工程的中国人常说“妈了个B”被黑人学去了,你看,连我们的“国骂”也给“外援”了!
非洲某些中资公司的营地里,会看到两种房子,一种是简陋的铁皮房,一种是比较漂亮的彩钢房。很多同胞会认为好房子是给中国人住的,差房子是给当地劳工住的。正好相反,当地工人要住漂亮彩钢房,中国雇员则住简陋的铁皮房里。因为对当地雇员的各项待遇丝毫不可马虎,不按照法律要求为他们提供住房,他们就会把企业告上法庭。因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住房条件不好把公司告上法庭在中国罕有发生,但在非洲,这可是白纸黑字写在法律上的。
在喀麦隆,我去过 TOTAL CAMEROUN、MTN CAMEROUN等外国人在喀麦隆投资的企业,从他们的办公环境到员工面貌,一看就是有实力的现代企业。进入办公楼大门,要用身份证换他们内部的电子证件,然后进每个门都用这个内部证件刷卡,来访的客人进入了哪个门,公司的电脑系统都有记录。
非洲也有不少印度企业,他们的商店门面要比中国的气派,建筑工地要比中国的体面。在非洲,中国商店大多是“夫妻店”,小打小闹,不成规模,连那些在国内号称排名多少强的大公司,在非洲的门面就像个修理自行车的。在非洲,我经常到印度人开的超市购物,Satkartar(SKT)和Mahima等印度超市就像国内的沃尔玛和家乐福洋超市一样,已经连锁经营,树立起了品牌。
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一般都是艰苦奋斗,办公场所简陋,尤其是一些建筑企业、百货商店,这些企业门面不注意装修,员工不注意形象,给非洲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好像我们中国人都很邋遢。一次,因工作关系我带埃塞俄比亚公路局的Abera Tilahun先生到一中国企业居住,晚上他在淋浴室洗澡,发现人们都裸体站在一排喷头下,之间没任何隔挡,他对我说:“你们中国人怎么都有露阴癖?”
中国人扰乱市场,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六个印象。《中国非洲》(Chinafrique)一书的作者塞尔日·米歇尔认为,中国企业逐步把欧洲企业挤出非洲市场,这是中国人超低价格投标造成的。塞内加尔有个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国人的报价还不到法国人的三分之一,气得法国人拽自己的头发。
一些企业低价中标后,为少亏、不亏或赢利,便降低施工标准,违反合同规范,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产品或工程质量无法保证。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人的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安于现状,忽视人和产品的质量,那企业必定是短命的。现在,非洲人也对中国企业操纵价格的行为颇为恐惧和愤怒,因为这抢了他们的饭碗,要么把他们挤出了市场,要么让他们没有机会进入市场。
2007年我在埃塞俄比亚时,政府曾发布了一个通令,说大批中国人在埃塞俄比亚黑市用比尔兑换美元,造成埃塞俄比亚外汇紧缺,美元汇率上升。不但是外汇,就是木雕等旅游纪念品的价格,也被中国人炒了起来。好多非洲人说,你们中国人是祸水,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市场搅乱。
中国人不团结,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七个印象。中国人把欧美人挤出了非洲市场,就开始“窝里斗”了。
在非洲,一个单位的中国人到外旅游遇到另一单位的中国人,他们很少打招呼寒暄,虽然远离祖国几万里,他们见面后如同见了外国人一样,没有任何亲切感。也听一些到非洲闯荡的人抱怨过,生意上的竞争者都来自中国,互相压低价格,结果大家都损失。
在非洲同一个城市开店的中国人,因为竞争而大伤和气,有的发展到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地步。非洲某国的一个省会城市有两家中国商店,其中的一家商店就放出风来,非要把另一家商店灭掉。在非洲的中国人帮派思想也很严重,来自中国各地区的人都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互相倾轧攻击,互相拆台。中国人做生意都有点猫腻,不是当地的黑人,往往是中国人之间互相向当局举报,恨不得把对方置于死地。
一些国字头企业互相倾轧,毫不相让,明知标价低得已经亏损了,但为了把同胞公司挤出非洲市场,仍超低价投标。或者有的人是这样想的:亏了是国家的,也就是由全国人民埋单,中标就有奖金,就实实在在地把美元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有家中国公司,与分包商平时的矛盾没有及时化解,春节聚餐时,酒过三巡,分包商竟与承包商经理部人员大打出手。当时正下着雨,两队人马从饭堂打到外面,个个滚得满身泥水,当地的黑人职工给他们拉架。像这样中国人在非洲因利益冲突由嘴斗导致武斗的事例并非个别,中国人自己打架,让非洲黑人拉架,他们会相信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吗?
中国人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你当官了,有了权势,来恭维你的人就多了;你失意了,成了一介草民,连昔日的朋友也不愿搭理你了。2000年6月19日,英国多佛尔港的一集装箱内,发现了58具中国偷渡客的尸体,事发后,中国使馆无人出面,而是英国百姓在多佛尔为死者举行追悼会。
柏杨先生曾写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国内的同胞也许不认可柏杨先生的这一观点,但当你到了国外,马上就觉得柏杨先生的这一说法是一个高度概括。
中国人没宗教信仰,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八个印象。在非洲,到政府部门办事或到法院参加诉讼,都要填写一系列的表格,其中有一项就是宗教信仰。这让我很为难,我填写什么宗教信仰呢?共产主义不是宗教信仰呀,开始我空着。他们问我,怎么不填写,我说无宗教信仰。他们疑惑不解,人怎么会没有宗教信仰呢。后来,非洲人总和我说起宗教信仰一事。问中国人去教堂么,都信仰什么宗教。
2009年复活节,喀麦隆BUEA大学四年级会计专业学生Zita发手机短信问我相信耶稣复活么。中国宪法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可信教者在中国毕竟是少数,来非洲的中国人大多没宗教信仰的。非洲人见中国人星期天也不休息,从来不去教堂,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甚是不解。他们说,工作赚钱是人生的过程,但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人生的归宿是与上帝在一起。
所以,为了更好地与非洲人沟通交流,我常读《圣经》。因为你不懂些能与他们沟通的宗教,人家就瞧不起你,认为你是行尸走肉,与他们有信仰的人不是一类人。后来,我还把自己读《圣经》、用《圣经》的感悟与体会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圣经中的人生智慧》,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什么都吃,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九个印象。中国人的食谱很广泛,几乎吃除了人之外的所有动物。和非洲人交流时间长了,他们总会问你:“听说你们中国人吃狗、吃猴子?”之类的话。
在非洲某国,一家中国建筑公司偷吃了一只狗,当地黑工知道后集体罢工,表示抗议。还有一家建筑公司,刚来的时候附近水库里好多野鸭子,这家公司就把这个水库当作养鸭场,天天来抓鸭子吃,没几个月,鸭子就被吃光了,水面上漂满了野鸭毛。中国人在非洲,尤其是那些中方员工较多建筑单位,所到之处都搞“三光”政策,猪光、鸡光、野味光。一次,西北大区的工业局Beckley局长对我说:“当年你们中国人在这里修公路,把这里的猪都吃光了。你们中国人要来这里,须提前一年通知我们,我们好号召村民们为你们养猪。”来非洲的中国人,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如在埃塞俄比亚,驴和狗是绝对不能吃的。
中国人抢非洲人的饭碗,这是非洲人对中国人的第十个印象。最近几年,外国驱逐中国商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中国人违反当地市场准入制度和劳工、移民法规造成的。
2009年,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强令关闭了一些中国人开办的市场,使中国商人损失惨重;同年,印度为中国人核发了58500份商务签证,其中有3000多名到印度的中国人被视为非法劳务而遭驱逐。在非洲的中国商人在也同样因各种不轨行为屡遭驱逐,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国大企业为降低雇工成本,把国内非特殊技术工种的劳工带到非洲,为此,经常遭到非洲各国移民、劳动和警方的打击和法律制裁。
我在非洲经常见中国人开的“黑店”,也就是没有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旅店、餐馆和商店,很多连个招牌也没有,大门紧闭,主要靠中国人的“口碑”招揽客人。我也遇到过不少在非洲摆地摊的中国人,开着辆旧皮卡,哪里有集市就到哪里摆摊卖服装和日用品,虽然也能维持生计,但这种经营模式着实不能给中国人的脸面增光,更主要的是,它违反了当地的相关法规。
2011年1月5日,坦桑尼亚工贸部副部长拉扎罗·尼亚兰都对首都一家繁华市场里做生意的中国商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30天内全部离开,因为中国商人以投资的名义进入坦桑尼亚,然后开起了“夫妻店”,侵占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尼亚兰都气愤地说:“政府不会容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我国的外国人最后变成小商贩或是擦鞋匠,这种工作我们当地居民完全可以胜任。”他还警告:“虽然有些人来自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方面没有人情可言。”
据2010年11月14日南非报纸《The Sunday Times》的报道,南非警察在开普敦和德班逮捕了16名中国员工,他们在被法院审判后将被驱逐出南非,四年内不得重新入南非。该报披露,一家中国电信公司2010年1月与南非第三大互联网运营商CellC公司签订了29亿南非兰特(约合28亿人民币元)的合同,负责南非高速互联网建设。警方称该公司每月都组织数以百计的非法劳务人员入境,在被调查的中方人员中,有350人持有“有问题的劳务签证”,并指出这些劳务签证中有腐败行为,许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持的是3个月的旅游签证。这家中国公司如果违反移民法,将面临巨额罚款,公司负责人也会被判3个月的监禁。
世界各国都用法律保护自己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本国能提供的劳务,绝不允许从外国进口。南非政府官员Patrick Craven说,从中国进口廉价劳动力,就相当于是“非法人口贩运”。根据南非警方的调查材料,在南非的中国劳工月薪只有2500南非兰特,而要雇用当地劳工则不得低于每月30000南非兰特,雇用一名南非当地劳工相当于雇用12名中国工人。南非公众对此事件反响强烈。署名Eric West的网友留言说:“中国人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新建大坝工程上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从中国带来自己的劳工。”Rockspider说:“也应该查查中国某某公司(本文隐去了该公司名称)在约翰内斯堡的用工情况,南非移民当局与他们串通,中国人给了移民局官员一提包美元。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
非洲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给充足,他们需要的是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需要的是外国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任何非洲国家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到非洲摆地摊做小买卖。然而,还是有不少中国商人利用各种不正当的途径到非洲,在那里开起了“夫妻店”,抢了当地人的饭碗,这当然是不受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欢迎的。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早已名扬天下,但我们仍有自身的缺点。你在人家门口做事,当然要考虑人家的感受。要想在非洲取得长远利益,每个到非洲的中国人都要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给非洲人民留下良好印象,让非洲人民欢迎我们。如果连过去曾被人买卖的黑人都瞧不起我们,那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真是无地自容了。
要想让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危机意识,不要盲目乐观、夜郎自大,要辨证地剖析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扬长补短,这样我们民族才能强大起来。正如日本索尼公司前总裁小宫山英树警示日本民族那样:“永不低估自己的竞争对手,永不躺在过去的荣誉簿上睡大觉,永不骄傲自大。”
第五篇:论非洲音乐的节奏模式及其文化阐释
论非洲音乐的节奏模式及其文化阐释
时间: 2012-04-17
来源: 论文在线
摘 要:在非洲传统音乐中,节奏模式除了表层的形式结构特征背后,其形成和发生方式还蕴藏着非洲人精神上的、认知方式、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层文化结构的烙印。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观审构成非洲人深层文化结构中的世界观、语言和时间观等方面,尝试对非洲节奏模式的发生与形成进行文化性的阐释,引发我们有益的思考。
一、非洲音乐的节奏模式特征
在整个黑非洲音乐节奏的复杂是其共有的特性,多线条节奏是非洲音乐体系和结构的基础,跨节奏、连锁与起应模式、重复与变奏是其最基本的组织原则。
1、跨节奏
最典型的跨节奏形式是两个相互区别的节奏模式呈现在同一时距中,但空间分布不同。按照“郝米奥拉”(Hemiola)所指的二比三的数量关系,即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可以是横向的——前一小节二拍子,后一小节三拍子,两种节拍轮番交替出现;也可以是纵向的——在一个相同时距范围内,上下声部之间,一个声部按二拍子演奏,另一个声部则奏出三拍子的节奏模式。当然,不论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二三拍交替模式,都可以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相同的倍数关系延长或缩短时值。在实际演奏中,各声部的重音常常不是出现在同一位置上,使纵向关系上的节奏重拍位置错开,形成重音交错的现象。随着声部的不断加入,交错的现象更加复杂,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跨节奏”。
2、连锁模式
连锁模式就是将音高和节拍合适的安放在其他声部的空间内,或者把音高以及部分乐句同另一部分交替形成一个整体。在一些音乐演出中参与者的拍手、舞蹈和歌唱旋律不是简单的再现基本的节拍,而是通过拍手的节奏模式、舞蹈动作、以及歌唱声部的增加或者减少,使自己的节拍落在中心的节拍与音高之间或周围,直到落在其他人的声部为止,形成连锁方式。
3、起应模式
主唱与合唱或者乐器与人声的交替形成“起应模式”,是整个非洲音乐习语中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的交流模式是跨节奏中固有的,从音乐组织的宏层次上说明了连锁原则。合唱或者回应是规则重现的节奏性乐句。领唱的歌手或音乐家有自己即兴的节奏变化,摆脱回应的稳定重复,乐器提供伴奏支持。爵士乐、布鲁斯、摇滚等美国黑人音乐都采用这一非洲音乐的标准模式。
4、循环模式和变奏
在一定层面上,如果说节奏的复杂是非洲人相对于西方和声的复杂做出的选择,那么节奏敏感的重复则是非洲人对旋律线发展的选择。非洲人知道好的重复和循环的美学价值,在音乐形式上的表现就是采用循环和开放终止。用一条或者更多重复的旋律或者节奏模式的短小动机作为表演的基本依据,在这些动机逐步变奏和长时间的反复循环中表演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这种强调的手法使音乐的意义更清楚,在尊重参与的非洲音乐传统中,这种循环表演重复的方式使人们参与更容易。
二、非洲音乐节奏模式的文化阐释
欧洲早期的复调音乐,在原则上跟大多数非洲音乐的复节奏(跨节奏)不无相似之处;就两者的表演而言,都依靠很多人在一个节拍单位中保持不同的声部,但是,复调音乐将这一原则“垂直”应用于旋律中,而复节奏将此原则“水平地”运用于节奏型中。①造成二者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潜藏在音乐形式深层结构中的社会文化的不同。积淀在非洲人文化心理结构深层的世界观、语言和时间观念等因素将审美观念从西方形而上学的独断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音乐观和音乐践行的方式以至节奏模式。只有通过对非洲社会文化观念的分析描述才能得到其音乐结构形成的最有说服力的阐释,让处于不同音乐文化语境中的我们明白在非洲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音乐结构组织是如何运作发生的。
1、Ubuntu 世界观
Ubuntu 是一个古老的非洲概念,大致的意思是“仁爱”:不同思想和资源的共享、合作、借力以及与世界万物的和谐相处。其主要原则是:以集体为中心,尊重个体的贡献和人的尊严,相互依赖,相互借力,对他人的肯定以及群体的团结。② Ubuntu 哲学认为,每个活着的人都喜欢个人空间,身体、智力和精神的空间,并通过这种空间强大而先验的互动和分享来信奉并实践 Ubuntu 的有益的高贵的美德,从而创造出一种充满这些美德和善意的格式塔,一种包含了一切的空间。③生活在 Ubuntu 理念中的非洲人以相互尊重为基本原则,任何影响和贬低个人空间的非人性事件都将受到驱逐。因此,基于 Ubuntu 个人与他者和谐存在的道德准绳,一个乐队一致性的维持有赖于从基本的结构中浮现的节奏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协调多个个体的连贯一致。在一场演出中,每一条节奏都要遵循隐藏的基本律动,又要保持自我节拍感,在自己格律化的框架中展示清晰的节奏模式并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入或退出演奏。虽然,极富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即兴演奏在这个尊重个体表现的社会里受到鼓励,但是节奏关系一旦确立就规定了即兴的可能和限度。如果在结构上改变一个鼓的节奏那么整个节奏结构的效果就会改变。一条节奏的发展也不能凌驾于其他节奏之上,在起应模式中个体的即兴演奏偏离回应部分太远或太近,都会破坏整个节奏关系的平衡和潜在的节拍效果。多线条节奏就在每一条节奏节拍重音相互的“碰撞和冲突”中平等共存,结成一个整体。演奏和聆听这样的节奏都需要高度的节拍敏感性,充分体现了黑人多声部音乐复杂的思维特征。
可以说,节奏组织原则为非洲人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据,印证了非洲人关于自我和他者关系的观念,并表明了个人和集体力量间必须保有的平衡。自我实现的过程包含着对社会的服务,反之亦然。音乐家的审美把握显示了这些约定的 Ubuntu 品质,并通过节奏组织过程中参与者的基本态度将这个体系所规定的生活风格和 Ubuntu 哲学联系在一起,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实现这一理想。个人意识通过节奏组织模式孕育在社会的集体意识之中。当音乐表演将声音和动作的形式与社会现实、价值观和信仰形式连接起来时,又成为更丰富文化结构的来源,文化综合体通过音乐表演进行传递便有了可能。
2、时间观
传统的时间观念是非洲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非洲本体论的重要方面。时间观念作为非洲人对宇宙的理解,自然也支配着他们对节奏的感知。音乐节拍同其时间组织体系的关系是技巧和文化分析领域的研究主题,正如梅里亚姆指出的,“如果要理解非洲人如何组织音乐节奏并将其概念化,理解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么就必须在非洲人的文化体系中考虑时间划分的结构、体系和应用”。④一方面,对非洲人来说,时间依存于事件之中并通过事件来表达。他们按照某一事件或活动的重要性来确定时间的基准点,表达的时间概念是一种质量,是活动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抽象的、精确地的数量。⑤秉持体验事件过程的“生活”时间观念下的非洲鼓手认为音乐就是身体对声音参与的过程,音乐节拍不是一个孤立的部分,而涉及了在音乐流程中同时发生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可以根据个人临场体验或语境的变化,通过思维和身体的感受灵动的处理。这与法国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反应”模式的“整体性”关系取代了“听觉反应”模式。以击鼓为例:击鼓时的每一拍都有手的上提和下落两部分构成。通常我们认为发出声音的下落部分才是节拍的开始,但非洲人却认为击鼓时上提的弱拍就是节奏的开始。两个鼓点中间的间隔是手或鼓槌敲打鼓面的整体运动的一部分,而并非静止。由此可见,非洲人是在时间流动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节奏,而不是“听”节奏。声音是在节奏运动中体验的副产品而不是为了纯粹的音乐听觉目的。另一方面,非洲人将时间看成周期性循环往复的过程。既然时间依存于事象之中,而后者又是一个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过程。那么依存于万事万物的时间之流就是一个往复不已、循环前进的过程。在这种时间观念下,不论是音乐和舞蹈的节奏,还是雕刻形体的表现系统都存在着与时间周期同样的循环结构。听过非洲音乐的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在非洲音乐时间的过程中没有产生西方式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的概念化模式,而是“累积起来的,但没有一定的方向”,⑦虽然节奏感和旋律结构可以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段落中反复和转移,但却始终没有朝向终止的方向。同一个音乐片段可能是几分钟那么短,也可能是几小时那么长,完全由演出环境决定。乐曲螺旋式发展的方式构成了一个不间断创作的特殊的时间世界。
此外,与我们直线形的时间观不同,非洲人认为时间是射线状的:漫长的过去,作为“过去”的延续而存在的短暂的“现在”,但却漠视“将来”。这种缺失 “未来”的时间观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是他们没有一种书写体系,复杂的多线条节奏是没有记谱的。与精确地照谱演奏相反,节奏模式的形成注重的是动态参与协调合作的过程。记谱的形式缺乏时间性,而即兴参与演奏的方式能让演奏者沉浸在时间中,体验到声音和肢体动作之间纯粹的时间流动,并能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坚持“自我”的节奏模式。在复杂的、非线型的多线条节奏织体的动态发展中,听觉画面可能会因一个演奏者部分细微的强调或调整而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真正经历的是个人与他者之间微妙的交互关系,交流和对话就在相互的协调中产生。
3、语言
黑非洲共有八百多种语言,其中大部分地区的语言像汉语一样都是声调语言,也就是说,声调具有音位的意义,声音的音高对每个单词的词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本身的声调和节奏等音韵特征不仅对歌词的意义、歌曲韵律的形成很重要,还在某种程度上还支配或影响着音乐节奏模式细节特征的形成。如,在非洲的阿肯语中有长短两种音节。这两种音节可以通过辅音和元音的不同搭配出现在单音节、双音乐和多音节的词中。与两种音节相对的基本时值的变化代表着语言中连音的出现,在歌唱中听到的切分节奏,就是这种语言现象的反映。器乐曲中使用的不规则的重音安排和不均分节奏也是来源于声乐中对语言节奏的处理。长短音节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基本的音节类型,其相对应的时值则提供了安排不同节奏型的基础。比如“郝米奥拉”二比三的跨节奏模式就是由长短音节的结合构成的。在多线条节奏织体中,每一条节奏的节奏型可以由语言节奏来决定,鼓手所希望建立的节奏型可以通过调整节拍中的长短音节来实现。另外,长短音节都可以出现在重音位置上,演奏者可按照想要的节奏效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从而形成了节奏重音交错的现象。有时,在规则划分的时距范围内,常会出现一种缺乏节拍的效果,原因在于规则划分的时距在一个音节正常时值超过它的地方被破坏。因为非洲语言对不同类型的词的出现次序并无限制,单字可像在讲话中那样自由地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同样的,在音乐中,也无须以限定的统一节拍体系来安排每个节拍。所以,不均分节奏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现象,而并非是由音乐本身的因素引起的。⑧
三、余论
音乐是社会文化意识的产物,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力量,音乐又促进了这种意识的形成。
凝聚在非洲人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传统语言、世界观、时间观等因素塑造了非洲人独具魅力的节奏模式。反过来,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表达,节奏组织结构中也透露出非洲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和集体观念以及社会时间、空间的平衡观念,其中隐含的社会关系形式塑造成互动交流的模式,这一模式演示了如何将个体融入社会,给人们注入认识周围环境的动力。非洲音乐与其社会生活语境就在这基本的节奏运动中实现整合,并因其它音乐因素所形成的特定风格的建立而实现。可以说,非洲人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以节奏关系为桥梁实现了音乐与社会间的循环交流过程。当制作音乐的过程中这些节奏转变为有意义的行动时,非洲人的社会生活就从音乐组织体系的交互作用中诞生。音乐家的技能就是建立在如何利用这些相互联系的知识的基础上,而后通过音乐表演将其带入生活,世代相传。最后,笔者要说明的是:本文对非洲音乐结构特征进行文化阐释的目的是想为异文化音乐的理解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任何音乐风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必然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内容。如果有些音乐可以作为人类体验的声音表达方式,在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结构中被分析和理解,那么在世界音乐教学中,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和体验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① 约翰·布莱金著,马英译,《人的音乐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年,p14。
② [ 美 ] 玛丽·麦卡锡著,张雅妹译:《一个用来隐喻国际音乐教育协会的起源、作用及发展的术语——Ubuntu》,音乐教育,2002年02期。
③ Khabi Mngoma 著,韦蔚译,《音乐和 Ubuntu》,音乐教育,2005 年第 1、2 期。
④⑥ Chistopher Waterman 著,董云译,《有关非洲的音乐人类学研究》,音乐教育,2005 年第 1、2 期。
⑤ 张宏明著:《非洲传统时间观念》,西亚非洲,2004 年 06 期。
⑦ 莫为民等著:《二十世纪法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 年,p181。
⑧ 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著,汤亚汀译:《非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p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