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21-65293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3 21:56: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09版)是由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徐大同教授所著,在内容上揭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轨迹,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所经历的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力政治观几个阶段的描述揭示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规律及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导论: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政治思想的主要和基本内容集中反应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

(2)、正式思想是由政治实践规定的,是其直接反应,并为其服务。

本节详细的叙述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为我们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划定了范围。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

(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4)、坚持寓评于介的方法。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我们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时期的基本政治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系统的阐明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轨迹和脉络。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而政治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核心。(2)、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3)、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有力的说明了我们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理由和意义。

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

1、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公元前8世纪,氏族制度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进入城邦时期。因为是海洋文明,所以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

之后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及立法家开始对城邦进行管理和改革,并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主张。其中梭伦改革坚持中庸的原则,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人们开始研究自然及与自然有关的政治观念。

2、城邦制度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从外部特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城邦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但是其中只有自由公民可以享受到民主政治权利。奴隶和妇女外邦人都无法享受民主权利,表明了小国寡民下民主权利的狭隘性。通知城邦政治也是多元的,一是城邦主权实体的多元化,即城邦政治格局林立。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雅典民主是非常狭隘的的民主,具有局限性,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努力,外邦人和妇女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但是其对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了十分积极地影响。

3、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思想:个人只有融合与整体,是国家的工具,只有为其献身才能体现其价值。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主要限于公民内部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关系,如何分配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民内部的和谐,是大家过上一种优良的公民生活。

(4)、公民的正式视角:站在公民的视角上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的。

4、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智者将思考的眼光从自然转向人及人类社会。

苏格拉底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只是和教育史城邦政治的根本之所在。

5、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通过《理想国》一书来阐述其政治思想,即国家应该有统治保卫和生产三种职能,同样的国家也应该被分为三个阶级,即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撒个阶级。哲学家执政时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理想国特色之一。

在《法律篇》中提出了第二等好的国家,与《理想国》相比具体真实的反应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现实,包含着对政治法律问题更诚实的思考,也更多的代表着希腊文明的主流思想。

6、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他也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使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 一是运用了历史的和经验的方法;

二是采用了两种分析方法即溯源法和将城邦分为具体要素,通过要素再具体分析的方法。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本质的诠释包含着公民的普遍信仰。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首先,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创者;

亚里士多德是他否定了柏拉图的极端整体主义精神,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也是希腊政治文明的一个成熟的果实。在他的政治思想体系里,综合了各家学说,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的源泉。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 城邦制度的解体以及政治思想的演变; 种族文化的融合和世界主义思潮;

2、斯多葛派的主要政治思想:

自然法思想:奠定了西方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

人的精神自由思想:极力推崇人的精神自由,赋予它很高的伦理价值;是对精神自由的强调和维护,是人们争取自由的精深基础;

人人平等思想:确立了一个新的价值尺度,即唯以人的精神特征和道德水准来衡量人的价值。

3、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主要政治思想:

波利比阿提倡混合体制,强调国家权利体系各构成部分和机构之间的制约和平衡。对现代西方分权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国家爱是人民的事业。强调以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人。对现代民主共和长生了重大的影响。

4、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形成了权利概念; 罗马法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罗马法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

5、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 追求天国来世的价值取向; 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 形成了关于人的新观念:具有平等的人格;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采用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中世纪突出特征是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国家权利的分散和君权的微弱; 日耳曼人带给西欧社会的新的因素: 以私人效忠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 日耳曼人的民主传统; 对法律的尊崇与敬畏;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总的特征: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发展水平极低,政治权利和政治机构的社会控制功能几乎被降到人类文明社会水平的嘴低限度;

政治思想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理论形式;

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二元化的权力关系,对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感想:中国的宗教,无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本质上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而在西欧乃至整个欧洲中世纪时期,教权一直与皇权分离,两者相互斗争,人民饱受教权与皇权的双重压迫。所以欧洲历史上,这一时期是比较黑暗的。

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

基本特点: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核心: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感想: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宗教权利,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宗教对人民的残害,如但丁和马西略等人。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基本社会情况: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走向顶峰,各国先后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标志了封建社会的阶梯,资本主义关系形成时期剧烈的思想和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反宗教和反教会斗争的统一;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做权利问题,将法律、权术、军队等治国要策看做是权力的工具,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奠定了基本原则,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思想核心: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思想核心;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提倡因信得救,将人的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否定了封建教会的救赎理论,否定了教会的精神救赎权和等级制度,为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廉价的民族教会提供了理论论证;

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作用:不仅强化了国王们的统治权力,而且使国家开始摆脱宗教事务,成为只为政治事务而存在的组织,促进了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基本社会特征:17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传播,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开始了资本主义革命。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渗入传播和新教力量的壮大。长期的宗教战争及它所带来的灾难降低了人们对宗教论证的兴趣,为哲学和政治思想上的世俗化倾向提供了契机。

政治思想的世俗化:欧洲大陆政治思想出现了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即政治思想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束缚,直接借助人的经验和理性研究现实的政治问题。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

影响:最早提出了人权原则,在发的分类和方法论上明确的用人的理性排斥神学信仰的权威地位,使自然法摆脱了神学,成为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内容:

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国际法的原则;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

影响:最早提出和论证信仰和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论证,特别是从伦理学角度对自然权利作了详尽的阐述,论证了似有财产的和理性和永恒性,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机器深刻的影响。主要内容:自由权力观、社会契约论、思想自由权。

第六章 17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

英国的宪政传统:首先,英国之所以能开创西方自由与宪政的传统,是与其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及其积淀形成的政治文化分不开的。其次,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始探索与资本主义经济向适应的政治形态。胡克阐述其宪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和契约论。柯克以大宪章为依据,为一回合公民的自由权利做辩护。17世纪英国社会革命的特点:

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国王的任意征税和宗教政策,目的是要限制而不是消灭王权。

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对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是一会斗争。政治思想的特点:

财产权问题成为政治思想的出发和归宿;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建立君主利息按制度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最重要求。革命时期个派政治思想:

保皇派:用父权理论论证英王的神圣不可倾犯,为封建专制制度作辩护。长老派:主张废除猪脚制度,而代以由教会中的主教主持教会事务的清教派别; 独立派:要求每一个信徒团体的独立;平均派:极端平均主义,主张共和民主。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将个人不可转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看做国家权力的基础,并用适应时代额方法和语言表述了国家的本质、意义、作用,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其他主要内容: 主权学说和整体理论; 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

弥尔顿的政治思想: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实现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由使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的用地方权力限制中央权力的以防止国家走向专制的设想,对美国在以后建立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哈灵顿的政治思想:提出征服组织原则以及如何防止封建专制主义复辟的设想对西方思想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建立有以及对后来的洛克的而法治与分权思想 着重大的影响。洛克的政治思想:

清理和总结:对教会与国家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并从中阐述信仰自由与政教分离的主张。

坚持认定额理性对人的改造作用,并改造了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法和契约论。自然权利理论:洛克认为生命、财产和自由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政府的起源和目的:政府来源于人们订立的契约,即社会契约论。阐述和提出了国家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的观点。

法治和分权: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束缚和限制行政权力。分权思想:主张国家有三中权利,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影响:对其后的法国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政治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基本社会状况: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痛整个封建制度尖锐对立;陈旧的法律体系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第三阶级要求取消 贵族和僧侣的经济特权。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

启蒙运动的渊源首先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

在政治思想方面启蒙运动的主流是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民主; 脱去了宗教外衣,直接在政治上向封建专制制度作战。

伏尔泰的政治思想:(始终如一的与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势力做斗争)建立在人权基础上的国家爱学说; 强调维护人的自由;

在整体主张上伏尔泰倾向于开明的君主制度;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历史方法中贯穿的基本思想是力图以事实为依据,探寻社会、国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缺陷:是零散的割裂的历史,不能揭示政治活动背后的连贯的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政体的政治自由理论:

孟德斯鸠划分了三种政体,分别是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同时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以政治品德为基础的节制;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即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 孟德斯鸠还主张人生自由,政治自由和财产自由; 分权学说:

目的: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

在权利的归属上和行驶上做了设想:即把国家权利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卢梭的政治思想:

核心:平等思想,探讨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 社会契约论:重要内容,人们通过地接社会契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提出公共意志理论,成为卢梭国家学说理论基础之一;

人民主权学说:主权实质上是由公意决定的,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法律史国家的唯一动力;

影响:卢梭的政治原则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成为了各国人民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第八章 18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

基本社会状况:

与欧洲大陆不同的社会特征: 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

资本主义是嫁接在奴隶制度之上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与政治上的自治和分立; 反封建传统;

美国社会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殖民地人民与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独立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美不断爆发起义,独立战争使美国脱离了英国等国家的知名统治; 政治思想的特点:

富有务实性,很少进行抽象的理论论证,主要是运用欧洲现成的理论为美国的政治实践服务; 论证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共和制是18世纪政治思想的主题; 人人机会均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自然权利的重要内容; 建立权利平衡联邦政府是完美的政治目标; 潘恩的政治思想:

核心:主张美国脱离英国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政治理想:建立最好的政府形式即代议制的共和政府; 杰斐逊的政治思想:

自然权利理论:反英斗争的理论依据,人人平等,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必须通过契约成立政府;

民主政治思想:更具体、更现实,主张在美国建立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揭露君主制度的弊端,赞成建立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提出人民自治的原则即限制中央政府中司法和行政的权利、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层层分权制度、人民参政原则; 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 性恶论和精英论:性恶论和等级论是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精英掌握国家政权是政治稳定的保障;

分权和制衡的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混合、渗透、以互相牵制,实质上只是为了限制议会的权力,加强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对美国宪法及许多国家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

德国的基本社会状况:18世纪末的欧洲英法等国家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告诉增长期,德国的封建势力依然强大;

政治上,德意志联邦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为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

经济上资本主义进程发展缓慢;

文化上德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表现的一场软弱无力,始终未能成为一支对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强大力量; 政治思想的特点和特点:

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主要通过其知识分子阶层表现出来:

德国的古典哲学家的政治思想史新型资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理论表现; 历史派是德国保守势力的代言人,反对制定自然法及制定统一的自然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人类的现金思想的优秀成果,并用科学的方法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 特点:德国的政治思想家只是在精神生活领域追求美好的理想;

德国的古典哲学家的政治思想中,近代关于国家本质和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倾向都有所表现;

实现国家和民族统一在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政治思想中得到了突出反应; 康德的政治思想:

伦理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心是道德法则,人们遵守道德法则的行动才是合乎道德的;法律是为使人们遵守道德,是道德的外衣,理想制度的实现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的;

国家学说:康德对先验理论中的国家起源于实际存在的国家起源做出了明确的区分,表现了他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的进步倾向,以自由主义和人权观念为基础;主张共和制的国家;

永久和平的思想:在康德的政治思想中,他把实现永久和平视为政治的最高目标,是最高的政治和道德的善;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体系和方法: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包含三个阶段或环节,即抽象法、道德和理论;伦理哲学又分为三个方面: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市民社会和国家:市民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包含三个环节,即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把国家看作伦理精神的体现,是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目的的独立力量,本质是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集合;君主立宪制主张:为了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强调王权的地位和作用;民族主义思想:日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强调民族之间的更替和国际争端要通过战争来解决,表现了其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和对强权政治的崇拜,被法西斯所利用.第十章 19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

19世纪的法国社会状况: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但是整个社会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复杂,政局动荡反复;政治思想的特点:政治思想纷繁多样/变化频频/斗争复杂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孔斯坦的政治思想:

权力和自由:论证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孔斯坦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反对国家干预个人自由,主张自由竞争,反封建;

分权思想:实际政权中存在着五种权力,即军权/行政权/经常代表权/公共意见权/审判权,军权占有特殊的地位; 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和建立协作制度绝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上层人物身上;

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卡贝提出过渡性制度,布朗基竭力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资本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律的实质也有明确的认识;通过革命手段来建立革命专政来实现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思想:普鲁东把建立人民银行当作实现自由社会/解放无产阶级的根本途径,充分反映了被资产阶级逼得无路可走的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情绪; 孔德的政治思想:

实证主义体系:是一种以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为基础,探索人类精神发展一般规律的方法和思想体系;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或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实际上是把哲学与科学/宗教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

社会团结思想:孔德思想体系的中心是整个社会,社会源于人类利己和利他的社会本能和社会冲动,社会愈发展,社会的基本特性团结与和谐就会愈显著,家庭在社会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德的思想有反民主的倾向,同时时分重视宗教的作用;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

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认为平等与民主是历史的必然,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政治意识为同时代人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民族大道; 民主与平等:托克维尔一般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民主与平等密切相关,民主以平等为基础,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

自由与平等:关注自由与平等的辩证关系,崇尚自由、热爱自由、全力以赴维护自由,表现了其自由主义倾向;

专制和革命:赞颂民主和自由,厌恶和批判专制,以惊人的远见卓识预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前景,阐释了未来社会的民主倾向;

第十一章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基本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业中心;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和人口分布;

工业革命把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从而使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产阶级仍然处于无权的地位; 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9世纪,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治思想的演变和特点:

总的特征:政治思想由革命转向改良和保守;资产阶级政治任务从要求建立理想的政治秩序转向要求维护现存的政治秩序;随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政治思想领域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主要内容;

特点:功利主义成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自由主义关注的重心从政治自由转向社会经济领域的自由;保守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批判的空想共产主义对工人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柏克的政治思想:

保守主义和社会政治观:强调社会的有机特性,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社会结合中的作用,对社会契约论加入了历史感和道德感,反对从民主的角度理解代议制,其心目中的代议制政府是一个组织严密、具有为公精神的少数人领导之下进行工作的机构; 边沁的政治思想:

功利原则:边沁所阐述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把个人利益看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把做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根本道德原则的哲学伦理学说;

认为每个人只要能够追求和实现个人的最大的利益,那么社会也就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理论:边沁用功利理论解释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不仅否定自然法的存在,也否定契约论者所说的人们结合成社会和原始契约的存在;边沁把政府的权利是不是受到限制看作是自由政府还是专制政府的主要区别; 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

力倡改革,反对保守和僵化,强调对现存制度进行自由批判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英国政治制度的途径,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力主法律改革;

密尔的政治思想:继承并修正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是其修正自由主义的一个基点,对传统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的转变起了推动作用;

自由思想:维护和实现个人自由式密尔政治思想的核心,密尔的个人自由也称为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重点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的必要性、个人自由的意义以及反对政府干涉的理由的问题;

代议制政府理论和主张: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把社会利益的总和作为检验政府好坏的标准,任何政府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存进人民本身的道德和智慧;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和最高支配权属于社会整个机体的那种社会,主张扩大选举权;

斯宾塞的政治思想:中心思想是普遍进化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庸俗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把人类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不科学的额,人类社会的进化朝着更大程度上的相互依赖和更大程度上的个体化方向发展的; 同等自由法则:第一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

第二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者:约翰·麦克里兰译:彭淮栋 阅读时间:2015年10月

在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政治思想观念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才会成为历史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而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以追寻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脉络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现代政治思想。政治是众人之事,是演化中的文明,是人类永不止息的努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宪制、宽容……并非抽象、空洞、表面化的概念,它们不但是思想,而且是人类历经数千年运用才智与勇气创造的伟大成果。

上起古希腊罗马时代,中经近代国家的演变、美国的启蒙运动,再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自由主义的各种反动,终于共产主义在全球的式微……麦克里兰观阔溯源,追寻西方政治思想和实践的一脉传统,精呈其发展与成形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方政治思想变迁演化的壮阔画卷。

从苏格拉底到马基雅维利,从霍布斯到马克思,麦克里兰将42位人类历史上“最睿智的心灵”置于故事的中心;他带领我们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每位政治思想家的观念创造背后,那暖暖含光的灵魂血肉,以及智慧热情;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一切“深埋于过去的心灵力量”与现代世界联系了起来,着重探寻这些思想先驱,如何为现代政治思想与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丰沛的学识和优雅的文笔,造就了这样一部精巧杰作。阅读这本书,一定会让我们获得政治和道德上的洞察力,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今天这个不平静的时代。

无论你想思考政治还是参与政治,无论你想亲近政治还是远离政治,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都能带给你启发.正如朱坚章所说:研究政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概念,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并培养客观容忍的态度。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观念贯穿全书,其中之一就是近现代国家的定义。按照作者的说法:近代国家的历史,也是国家完成其“中立”地位的历史。国家之中意味着与社会分开。中古的君主国家丝毫不能中立。因为,以近现代术语来说,国家及其家族无非是利益群体成员之一。另一个观念是国家有两种基本构造:以公民为单位的大一同国家和由社会团体组合为单位的多元寡头国家。─

这本书还梳理出了一个大的思想脉络,及自由主义的兴起、式微,再到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兴盛。所用的梳子是功利主义。麦克里兰指出:功利主义两头利,功利主义里面即有对自由主义的支持─致力于增加国民幸福,自由即在其中;又有不少人反对自由主义,国家要以实现最大利益的目标,假如其中有利益冲突,就要已实现最大利益为目标,少数人就要放弃自由服从国家意志。

也就是说,本书所梳理的政治思想史,每一种也都是自洽而完整的,并无一个逐渐走向完满的过程。每一种都处于渐变的过程,但又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结合于现实加以考察。既没有完全无用的观念,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改变。就像黑格尔有一句争议很大的名言“凡存在皆合理”。所有的观念就都有其意义,可能在某一阶段占据重要地位,也可能是被批判的焦点,即使消失了,最后也可能卷土重来。

这本书并未偏向于某一种政治体制,无论是民主集中制,还是英国混合制,还是美国民主代议制。作为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国内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先后经历了恢复重建、初步繁荣等阶段,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回顾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对于加强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5个)1.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2.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便是封建社会。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

封建的概念是:天下(江山)不为公,分封给一个个诸侯贵族,或如希腊部落自成割据。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是通过战争或部落城邦的联盟而形成一个按中央契约、地方纳贡、收税、派捐来运转的体系。封建的核心内容是:对少数群体分封特权,并统治大多数人,如王公贵族或希腊的公民。封建社会的特征是:物权统治一切。而皇权帝国主义的人权却又高于物权,它是由皇权支配物权的。因此与封建主义相对的是皇权帝国主义。

2封建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政治事物所具有的的被公众普遍认可、承认、信任和尊重的客观属性。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3统治者如何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合法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基础上,这种认可可以是神秘的或是世俗的力量。对合法性基础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概括,他将之分为传统型,法理型和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 传统型: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 * 法理型: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制度和统治者指令权力

* 魅力型:来自于英雄化的非凡个人以及他所默示和创建的制度的神圣性

韦伯认为以上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历史上的合法性形式都是这三种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4.东晋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

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5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也叫英雄时代,是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时代,约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形成于此时的“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3世纪末期亚该亚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及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历经十年胜利后历尽坎坷最终重归故里的故事,史诗所歌咏的虽然是属于迈锡尼文明时代的遗闻,但却反映了当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铁器开始使用,土地仍为公有,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初步发展,已出现氏族贵族和为数不多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常沦为雇工,由氏族或大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是军事首长、议事会和成年男子组成的人民大会,公元前八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希腊诸城市国家(城邦),荷马时代告终。6希腊世界(p15)

7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简答题(3个):简述+评论(分条作答)1.关于柏克的政治思想:(p359)

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即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避免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即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避免蹈入怀疑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在整场法国大革命中,伯克成为英国最早而又最突出的法国大革命批判者,他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

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p27)

3.哲学家的治国思想(p41)

4.哲学家治国思想与儒家圣王理想:

简单介绍下哲学家治国思想和儒家圣王理想

“圣王”是“内圣外王”的简称。大学之道”的实质内涵就是圣王之道。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视为是关于“内圣外王”的经典解释。

从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对儒家圣王观进行反思,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第一,人性问题。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等级或质的不同。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其基本内涵即哲学家做统治者,或统治者爱上哲学而成为哲学家。相对于儒家圣王观,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柏拉图哲学王产生的人性论基础较之先秦儒家,它还是带有一种较强的等级意味。

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尽管实际上不能做到,但并不妨碍理论上的可能性,尽管从理论上说,哲学家成为哲学王是可能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哲学王又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名实问题。理解儒家“圣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哲学王”,可以说是名实一致的。

第四,条件问题。由圣人转为圣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是因为它欠缺一种现实的、可靠的制度保证。柏拉图很注重为他的哲学王理想设计了一套制度,以保证哲学家能够成为哲学王。尽管这种制度并非事实,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且也未能落实,但它毕竟表明了柏拉图意识到第五、传承问题。必须用制度来实现或保障他的理想。儒家未能制定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王位传承问题。治理城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接班人。第六,历史影响。“圣王”与“哲学王”实质上都属于人治范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治。圣工”在先秦时期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都与“人治”和“民本”思想紧密相连,而“哲学王”严格说来只是柏拉图个人的政治信念, 圣王”与“哲学王”的不同历史影响还表现在,“圣王”的伦理意味非常浓厚,再加土中国产,`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得政治与伦理、政治权威与宗法权威有机地在一起,导致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而“哲学王”的伦理意味则比较清淡。

“圣王”与“哲学王”尽管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但可以得到一种“变相”的实现。不管是“圣王”还是“哲学王”,实质上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内圣”与“外王”。这两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结合,但在实践中总是结合不好,造成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

异:哲学家变成王,王变成哲学家。圣变成王,圣辅佐王。

对于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在哲学家和军人中废除私有制和家庭,实行共餐制 同:强调秩序,整体主义视角

哲学家的绝对权威,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5.区分政体的标准(p55)

亚里士多德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政权的宗旨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 正宗类型: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温良民主制)变态类型: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极端民主制)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原因,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

6洛克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p211)

人们订立契约时让渡的是他们的全部权利和权力(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除外); 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区别于“政府契约”);他的权利和权力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不受限制的(专制国家、君主政体)。

但是,霍布斯又认为,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抵抗他人侵害的权利和权力是不能放弃的。他把契约看作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并认为人们转让或放弃他们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这是人们立约的宗旨。

因此,主权者虽然不受契约内容的限制,但要受契约宗旨的限制。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们运用一切手段惩罚、伤害他人的权利和权力,其目的是实现个人自我保存

7社会分工论与四民社会(士农工商)(p48)同:秩序、政体主义视角

异:学习的态度,一个强烈,一个温和

论述题(2选1):分点作答 1人治与法治

从字义上讲很简单:人治就是由掌权者个人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法治就是用国家制定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人治和法治统一”的观点的核心是将人视为治的关键,这种观点并不否定法律的严肃性,但反对将法治实体化、本体化。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没有无人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人治。资产阶级厉行法治,但并不排斥人治。“法”和“人”是互动关系,“法”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又是以体现阶级意志的代表人物去实施的,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法治文明”。法的统治和人的统治并不矛盾,两者的互动才构成了一定的秩序。任何社会,只要保证一定的秩序,就必须坚持人治和法治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不在于统治方式,而在于统治内容,即“法”体现什么人的意志,由什么人去统治。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人治”,“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的人治,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任贤使能。”“这样的人治同必然造成个人专断的封建人治以及实行金融寡头政治的资产阶级人治,显然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和人治则不能直接构成对立面,因为法治的实行不能离开人的作用。

法家虽然极端强调法,但法家之法归根到底是工具,是体现统治者威严与权势的武器,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表现。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人而不是法。法律很重要,但毕竟是人制定的,人为法之本,即使有了良法也还得靠人来掌握和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其次,世事复杂并且变化无常,法律不能概括无遗,法是静止的,不可能随机应变,因此必须仰仗人灵活运用。在这场争论中还涉及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倡导的“贤人政治”。学者们引用柏拉图的贤人政治来说明“人治”并不一定是以言代法的专制主义,但柏拉图所谓的贤人政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理论见解,并不成体系也难以实施,并不能和正统的治国之道相提并论,用它来说明人治与法治统一并不能令人信服。“人治与法治统一”的观点并不否定法治。

江泽民提出将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结合起来,这为法治提供了方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法治,而是和道德、和中国现实和传统治国之道结合在一起的法治。

2自私与无私

3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非道德属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属性对道德属性的取缔,统治权术对道德底线的突破。他认为,政治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为了政治的追求目的的实现,人们可以放弃道德,甚至可以违背道德。作为具体的统治权术,也应该服从于政治需要,而非道德的需要。政治这种“祛道德观”的主观张扬,使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具有了明确的非道德属性。马基雅维利的“祛道德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他的人之“恶性说”。在治理国家中,马基雅维利推崇依靠军队和法律。在马基雅维利的世界里,如果仅仅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是万万行不通的,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统治权的问题。他将道德转移到了权力上,道德是政治实现目标的手段,手段是为了目的服务的虽然人们有很多的美德如善良、诚实、慷慨,但是如果仅仅用这种的品性来治理国家只会让国家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毕竟战争是残酷的。他认为,要依靠并且只能依靠军队和法律,并提出了君主应该将战争和军事做为他行为的最高指南。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与道德密不可分,政治具有道德的意蕴,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政治失德,会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是政治伦理架构的认识论基础。

道德与政治的出现,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当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由于受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而相差不大时,道德完全可以担负起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道德的作用也无需为其他社会的力量所替代, 但是,一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一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大时,道德对现存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便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仅靠道德是完全不足以维护和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因此,政治的产生就是必然的了。

政治与道德在一定的规范内也是可以互通和浸润的。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本质上并不是超然的,它具有政治的制约性,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实践,更显现出道德的政治性特征。相应,政治也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是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政治都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也是政治伦理之所以得以架构的根本。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政治更具有道德的蕴涵。在儒学家们看来, “政治”其实质就是道德之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袖、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其个人品格往往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而影响公众和整个社会。

政治失德,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另一方面又容易对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自私、欺诈、失诚信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与道德相关,政治无时不与道德相连,政治本身蕴涵着道德的内容。

1政治不是万能的,只是一种维护安全、保证国家利益的工具。道德是一种软约束,政治是一种强制,应然上,政治需要道德,实然上,政治道德有着把权力和政治放进笼子,以制度和法制来约束。

2政治不需要道德,政治就是玩弄权术。政治的底线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政治需要道德装饰,需要道德资源来论证合法性,尽管现实发展中更多的是权力争夺的尔虞我诈。

4政治必须道德,政治产生的初衷就带有道德化色彩。政治无需道德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有严重后果。纯粹玩弄权术并不会带来权力的维持稳定 5政治是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道德无直接联系

第四篇: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

一、主要观点:

霍: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启蒙思想,又还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他认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洛克:他的思想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改,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反对国家政权干涉臣民财产。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卢梭: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了民意,侵犯了人民的权利,撕毁大家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契约,践踏公共意志,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卢梭《社会契约论》原文:

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形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二、《君主论》读后感 人性与道德哲人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是: “ 哲人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是: 马基雅维里自称是在给君 卢梭对 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 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而这大课的重要内容即是对人 性和道德的探讨。必须承认,社会的规范运行并没有我们理想的那样 性和道德的探讨。必须承认,符合高尚的道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都被教育、接受和认可了道 符合高尚的道德,正如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都被教育、德和正义,但不能不承认自己还是摆脱不了为人的一些不那么高尚的 德和正义,本性,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道德上的无懈 本性,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可击。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政治运行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 可击。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理解政治运行的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符 合道德的规则。它可能没有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么赤裸裸,但确确实 合道德的规则。它可能没有马基雅维里所说的那么赤裸裸,实是有着他所说的那些规则。马基雅维里可以说是历史现实第一位冷 实是有着他所说的那些规则。静无情的解剖师,对马基雅维里最忠实的诠释,就是他身后的整部历 静无情的解剖师,对马基雅维里最忠实的诠释,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可以通过高尚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但是 史: 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可以通过高尚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如果囿于道德规范而不使用政治手段的话,他们在政治上就不可能获 如果囿于道德规范而不使用政治手段的话,得成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得成功。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宋太祖之类盛世君王才会在有治世美 名的同时,也留下玄武门事件、杯酒释兵权之类的谈资。名的同时,也留下玄武门事件、杯酒释兵权之类的谈资。古今中外的 政治领袖概莫能外。政治领袖概莫能外。显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 显然,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 “ 础。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一般 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 “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 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 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 “ 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由这一人性恶理论,马基 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 由这一人性恶理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师法狮子与狐狸,不择手段,使用各种权术与计 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师法狮子与狐狸,不择手段,谋。可以说,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人性善还是恶历来是各种政治理 可以说,这是全书的立论基础。论的基础。近现代西方政治学的许多主张也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论的基础。近现代西方政治学的许多主张也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比如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不禁思考: 比如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不禁思考:人性到底 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都 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各自不同 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从而把道德教 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 而 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 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所 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再 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而再邪恶的人心灵深处也不可能没 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恶中 有善,无法分离。于是我发现了马基雅维利的性恶论中一个有趣的悖 有善,无法分离。论:既然他认为人都是狡猾奸诈,诡计多端,只为一己私利的,那他 既然他认为人都是狡猾奸诈,诡计多端,只为一己私利的,为什么要写《君主论》呢?毫无疑问,这本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 为什么要写《君主论》 毫无疑问,朴素的爱国之情,对一个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出现的渴望。可见,朴素的爱国之情,对一个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出现的渴望。可见,他 自己就是心怀祖国,心忧天下的学者、政治家。这么说来,自己就是心怀祖国,心忧天下的学者、政治家。这么说来,人就不是 完全自私自利的,他们至少有一种家国情感。这不是自相矛盾么?马 完全自私自利的,他们至少有一种家国情感。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基雅维利自己又会作何解释呢?但至少在《君主论》 基雅维利自己又会作何解释呢?

但至少在《君主论》中,我没有得到 答案。答案。或许,或许,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马基雅维利在提出性恶论时根本就没想到吧。马基雅维利在提出性恶论时根本就没想到吧。伏尔泰一语道破: 因为他泄露了天机” “ 伏尔泰一语道破: 因为他泄露了天机” 他从不对自己的思想加以 露了天机 “他从不对自己的思想加以 “ 掩饰,而把自己看透的权力政治中的权术和盘托出;他聪明绝顶,但 掩饰,而把自己看透的权力政治中的权术和盘托出;他聪明绝顶,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消除别人疑惧的地步” 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消除别人疑惧的地步”(《君主 论》导读)。导读)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本巨著,这是一个伟人。对于《君主论》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本巨著,这是一个伟人。对于《君主论》 还是有很多可以说,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当今各方面尤其是处理人际关 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系的意义以及这本书的缺陷: 系的意义以及这本书的缺陷: 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著作都不可能做 到完美无缺。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当时可以称作完美无缺,到完美无缺。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理论,在当时可以称作完美无缺,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显示出他的局限性。例如对人性探讨的极端 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显示出他的局限性。化,以及对政治权术的执着追求。但是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还是应 以及对政治权术的执着追求。但是我们不应该苛求古人,古人 该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观察。这样说来,君主论》 《君主论 该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观察。这样说来,君主论》几乎无懈可 《 击了,一本历史造就的巨著,一个现实造就的伟人。击了,一本历史造就的巨著,一个现实造就的伟人。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他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能改革。

也柏拉图一样,也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因为城邦不仅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产物。因此他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也提出了某种分权学说。柏拉图是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美学家,他提出的问题不但笼罩着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论域,迄今也仍然是美学必须思考的。

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包括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文艺本质论,以极端功利主义为特征的文艺功用论,具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文艺创作论,其完整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古希腊思想家,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就文艺对现实的关系来说,柏拉图肯定了文艺摹仿现实世界,却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也就是否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B.就文艺的社会功用来说,柏拉图明确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这样就抹杀了文艺的艺术标准;柏拉图强调理智,压抑情感,抹煞了文艺的娱情作用。

C.就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抹杀了文艺的社会源泉。

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浪漫主义倾向;普洛丁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学派;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把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发表自己美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建立了柏拉图学院建立柏拉图学园;启蒙主义运动中,德国的温克尔曼和英国的舍夫茨伯里都是新柏拉图主义者;在浪漫主义运动中,赫尔德、席勒、施莱格尔、雪莱都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柏拉图建构了美学史上第一个美的哲学,直到被康德主义所取代。

====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及评价:

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及现世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

作为一位最传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在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廷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总结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到了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第五篇: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哲学基础

1.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

(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太阳光:最高的真理; 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 木偶:理念的象征;

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3)社会分工是国家产生的基础,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分工互助,就达到了和谐,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2.社会分工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职能:生产、保卫、统治。三种价值与社会等级。1)生产者阶层:提供物质性财富。经济 2)护卫者阶层:军人战士。军事

3)统治者等级:由军人中选出并精心训练而成哲学家。

三个等级的关系:区分明确,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不能僭越,从而实现城邦的正义。

3.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1)从个人灵魂划分来进行论证

个人灵魂与城邦精神的要素同构性。

个人灵魂三要素:理性、意志、欲望。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

社会的三阶层代表了人灵魂的三个方面,统治者代表理性,卫国者代表意志,劳动者代表了欲望。(2)以传统四美德进行论证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四主德,与灵魂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在行为中表现为三种德性:智慧、勇敢、节制。

统治者以理性统治国家,美德体现为智慧,只有哲学家才是智慧的最高代表;卫国者以意志保卫国家,美德表现为勇敢;节制不体现在城邦的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中,各等级都明白谁是天生的统治者,谁是天生的被统治者,谐调一致就是节制,社会三阶层各司其职就实现了城邦的正义。

(3)借用神话来论证

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土所生,相互之间亲如兄弟,但是,上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掺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高贵的,是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掺人了白银,他们次之,是辅助者即军人;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掺入了铜铁,他们便成为生产者。

三、哲学家治国论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结构,哲学家应居于等级结构的最顶端,垄断城邦的全部政治权利,其它两个等级则排斥在城邦政治权力之外。哲学王是这个理想城邦最完备、最崇高的统治者。

1.为什么要让哲学家管理国家?

(1)哲学家能够使城邦公民保持良好的品德。(伦理关怀)(2)哲学家能够认识城邦理念。(认识论)

(3)哲学家是爱智的人,他们的智慧、品德、知识、权力,足以建立理想国。

2.如何培养哲学家?

优生:男女的结合被视为公共问题而非单纯的私人问题。通过有统治者操纵的一种巧妙的抽签办法将适当女子分配给适当男子。他们生育的子女不属于他们个人所有,对于“劣种”要将其秘密消灭,合格者立即抱到公共场所,由国家抚养和教育。

优育: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教育为“唯一重大的问题”。3.哲学家改造社会的措施

(1)统一意志,推行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哲学家要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2)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哲学家要极力防止不同等级的人相互混杂,如劳动者等级的人成了统治者或军人,军人僭越了哲学家的职责等。

(3)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制”,第一、第二等级不得有私产,也不许经商,生活由第三等级供养,实行共餐制度;第三等级可以有私产,可以经商,但得供养第一、二等级。有权力者无私产,有私产者无权力。

废除家庭,在第一、二等级中实行“共妻”制:在同辈中无近亲关系的男女有性的自由;生子是妇女的天职;小孩不知其父,也不知其母,都是国家的,由国家管理和教育。

四、政体思想

1.《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1)划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2)种类:非现实的理想政体,哲学家执政的贤人政治——智慧;

现实中的政体分类,荣誉政体(荣誉)、寡头政体(财富)、平民政体(自由)、僭主政体(专制)。(3)政体的人格化分析。公民的习惯倾向、品性决定着政体的精神和原则。政体有其内在精神。

荣誉政体:以争强好胜和贪图荣誉为特点。寡头政体:以财产的多少分配政治权力。平民政体:官员通过抽签决定。僭主政体:为所欲为。(4)政体向堕落方向嬗变。

贤人政体(从理论上讲,非适当婚配、血统混杂而失去其纯洁性而堕落)—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5)激烈批判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在平民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结果导致自由泛滥,平等走向极端,人们便不能忍受任何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取得权力,凭暴力建立了专制统治,在僭主身上,节制的美德已经扫除干净,而代之以疯狂。2.《 政治家篇》中的政体分类

(1)划分标准: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好坏。

(2)种类:一人统治的:王制、僭主制;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贤人政治)、寡头制;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民主)制、平民制。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在法律篇中,制度设计作出了修正,思想变化的原因:(1)承认理想国中的设计是一种理论模型,无法实现。(2)三次西西里的冒险失败,哲学王思想破灭。

(3)雅典民主制的恢复与政治稳定,重估民主、法治的价值。(4)斯巴达军事社会的荣誉政体的危机。主要观点上的变化:

(1)强调法律的作用,主张法治——从现实角度上。(2)主张实行混合政体和有限的民主。

(3)从对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极端主义向温和改良的回头。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只是历史上的经验,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

2、人性恶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

3、国家和政体的产生:人性之恶和人的需要而产生了国家,国家是人创造的一种保障安全、维持和平的工具。因此,国家和政体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和统治者利益的至高无上和完整。

4、主张政治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依靠军队和法律,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用铁的手腕来加强统治。

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也都是利益关系。从人都是为了“利”的观点出发,他根本反对用仁、义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通过赏、罚两种手段。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1.政体思想 :认为政体循环论,主张混合政体,肯定了共和制的优越性,但他认为不适合于当时的意大利,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

2.君主制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措施,权宜之计,但不是最好的政体,国家统一后,应实行共和制。(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之后才建立共和)

三、君主统治方法

1.让人畏惧是最可靠的统治术,比让人爱戴更可靠。

2.政治不受道德约束:政治高于道德,应当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个人道德,政治斗争不能束缚于道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摒弃道德,政治是目的,道德是手段,只要目的适当,可以不择手段,。

3.效法狐狸与狮子,君主学会同时扮演狮子和狐狸两种角色,就是既要凶猛,又要狡猾,也就是善于采取经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1、人性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由于人的自私本性,人人只顾自己的保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因而,当人们同时想占有某物而不能共有或分享时,则必然成为仇敌。

2、在自然状态下,人类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自由的,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权利以保全自己的本性,即具有保全生命的自由。但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彼此争夺结果是,自然状态成为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3、自然状态这种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有违人类自我保全的原则,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即“自然法则”,共10条。其第一法则是: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只有在不能得到和平时,才有用战争来保卫自身生存的自然权利。从这条自然法则出发,又引发出第二条自然法则:每个人都应当放弃自然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要求,每个人必须满足他人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的具有的自然权利。

4、社会契约:只要自然状态继续存在,人的理性无法有效制约激情,“自然法则”就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因此,需要一种外在力量的约束,以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于是人们就缔结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把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指定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担当起他们的人格,集合在一个人格里的人群就是国家,承担着这个人格的人,叫做元首,拥有主权。伟大的“利维坦”就这样诞生了。

5、国家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作为所有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它的合法性并非来自别处,而恰恰是来自“授权人”本身,国家的权力是“被授予的”,国家根据授权行事其实是根据所有具有这种权力的人的委托或准许而行事。总之,国家是一种强制性权力,但它又是一种公共性权力,它产生于人类和平与自我保护的需要。

6、国家的本质: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国家的本质就是主权者。

二、主权学说与政体理论

1、主权至上而范围广泛

主权范围,包括立法、决定和平与战争、统帅军队、任免官吏、征税、审判、授勋等各项权力。

主权者至高无上,对臣民执有生杀大权,而人民则只能对主权者表示绝对的服从,不能有任何抵抗。因为:(1)在缔结契约时,人们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格——国家,而主权者即国家元首就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此他不受契约也不受法律的制约,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

(2)已经按约建立国家的人,必须受信约束缚而承认主权者的行为与裁断;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自己的人格从主权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另一个集体上。

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给他人。主权是一个总体,不可分割,因为权分则国分,“国分则国将不国”。因此,他反对分权。

2、政体理论: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1、人民的自由:

(1)臣民有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

(2)在法律末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自由。

2、主权者义务:(1)保卫人民的安全;(2)服从自然法。

具体义务:(1)保护好自己的权力;(2)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3)依据法律和平等原则统治。

洛克政治思想

一、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1、批判保皇派的君权神授和父权论

2、倡导政教分离

3、系统阐释信仰自由

4反思霍布斯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

二、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1.自然状态: 洛克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

(1)生命权:人的生命并非为人自己所创造,而是得之于上帝,所以一方面个人自己没有权利处置,另一方面别人也同样无权加以处置。此外,生命权不仅仅指生存权,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对人身的支配权。(2)自由权最为根本: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意味着人们除法律之外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不论在自然状态之下还是在国家之中,都是如此。

(3)财产权:洛克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大自然是上帝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的,但要把这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的东西的一部分据为已有,那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同时,这种权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占有必须以同时也允许别人占有为前提。2.社会契约论

(1)自然状态的缺陷与建立国家的必要性:虽然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拥有完整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有缺陷。第一,人们所享受的自然权利没有稳定的保障,常常面临着受他人侵犯的危险。第二,是自然权利一旦被侵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案件中成为适用自然法的法官(司法权)。人都有超越理性的激情,这种自己当自己法官的做法显然有违自然公正原则。因此,自然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便和不公正。(2)建立国家的目的: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的这些不便而需要建立国家。也就是说,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状态下偶尔出现的不稳定,是为了建立某种公正的稳定的执行自然法的机构,从而使自然法的原则得到完美的现实。换言之,人们所以建立政府是为了获得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多的东西而不是相反。(3)契约过程:由于自然状态有缺陷,最终会导致人们的自然权利得不到保障,于是有理性的人们便以同意或默许的方式让渡部分权利,缔结契约,组成政治社会。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国家的只是自然法所给予的那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即裁判权。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受到契约内容的制约,按照社会全体人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力。3.有限政府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的只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因而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三、法治与分权: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的共容。立法权的四个原则:目的原则、方式原则、财产原则、归属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

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立法权与执行权应分开行使。

就执行权与对外权的关系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

总结: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不是“永久的战争状态”,而是“和平、善意和互相的帮助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自然法行事,自由而平等,享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即生命权、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但自然状态也有缺陷,为了终止自然状态中存在的混乱与无序,人们于是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让渡给政治国家的不过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司法权),即保护人们自然权利的权利。至于生命、自由、私有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不但没有转让,而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执政者也是签约的一方,必须忠实地履行契约,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约,侵犯或者不能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

有限政府:(1)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们为了安全而转让的部分权利。(2)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3)政府必须守法。

洛克清理了霍布斯等人君主专制的理论,改进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据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洛克的思想通过孟德斯坞等人传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思考题

霍布斯与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相同点:时代背景、国家起源、自然法、自然权利等

不同点: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主权学说、政体理论、政府目的、法治观念、分权主张、革命权问题、哲学立场等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法的精神

1、法是什么?首先,法是广义的法,是一种必然关系。其次,法源自理性,表现为理性。最后,法遵循规律,是规律的反映。

2、法的精神:由于法总是表现为国家之法,因此法就会与国家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土地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与国家的制度架构(如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的程度)、与居民的人文传统(如居民的宗教、性格、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与法的自身体系(如法律与法律、法律渊源、立法者的目的以及赖以建立的事物的秩序)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是“法的精神”。

3、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有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法律史上,从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角度来探索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是第一人。孟德斯鸠非常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

他认为:在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迅速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

孟德斯鸠认为,炎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人们懦弱而不能维持自己的自由;相反,贫瘠的土地和寒冷的气候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性格,使人勇敢、坚强而一心捍卫自由。

法律与地域或气候密切相关,人的性格、嗜好、心理、生理特点的形成与人所处的环境或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同环境的居民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立法者的责任就是在认真研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使其精华得到发扬光大,糟粕得到抑制或摒弃。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以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影响法律的运作和实施,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功能,影响人们遵法、守法的文化传统、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结构。

二、政体理论

1、每种政体都由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即即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

2、政体性质:

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性情领导一切。根据是由全体人民还是一部分人掌权将共和政体分为:民主共和政体和贵族共和政体。

因此确定政体性质的标准有两个因素:第一,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第二,行使这种最高权力的方式是什么。

同是由一个人掌权的政体,在君主政体下,掌握最高权力的这个人是按照既定的法律治理国家的,而在专制政体下他可以不凭借法律,不按规章行事。

3、政体原则: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 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4、政体原则腐化的原因:

民主制:追求权力和财富的极端平等。贵族制:专横、不守法律。君主制:专制。

三、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基于他的政治自由思想,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

1、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哲学的自由,一种是政治的自由。

哲学的自由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意志;而政治自由又分为两个方面,即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和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

与政制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就是要有安全的论断,体现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因此,必须有政府,在政府的保护下,公民免除惧怕心理。

与公民相关联的自由:孟德斯鸠强调的是守法。自由是做法律不限制的事情,当人们能够做法律限制的事情的时候,自由就不会存在。

2、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因此,政府权力必须分散。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

(1)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它又可以分为创制权和反对权。前者指制定和修改法令的权力,后者指取消法律的权力。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归人民集体享有,但是,人民直接参加立法活动会有诸多不便,他建议采取代议制。

(2)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它既包括领导军队、维护公共安全等对内权力,同时也包括宣战、媾和、派遣或接受使节、防御侵略竿对外权力。为了提高国家处理事务的效率,孟德斯鸠主张行政权应掌握在国王手中。

(3)司法权是裁决私入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主要涉及到审判、调节纠纷等权力。司法权由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存续期视需要而定。司法权依据法律被动地行使,只有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行使司法权,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孟德斯鸠认为,被告人与法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甚至可以依据法律选择法官。

为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同时取得了三种权力,那么,一切便都完了。

3、以权力制约权力:三种权力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

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1)立法机关内部的制衡:贵族院(世袭)、平民院(选举)。(2)行政机关可以对立法机关行使否决权。

(3)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执行情况,并有权对其违法行为提出弹劾。(4)司法机关对于立法和行政机关的行为享有违宪监督权。

意义: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国王的无限权力。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参加政权的愿望。三权分立学说对美国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及后世资产阶级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

一、平等思想

1、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在他看来,在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不平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力造成的,如身体与智能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后天的不平等,这是由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包括政治上和精神上的不平等。

2、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产生: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真实的平等,人们之间即便存在着自然的不平等,但这一不平等的影响几乎为零。人类自我完善的能力使生产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却越来越走向不平等。

卢梭将人类不平等产生的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最初是贫富差别,它导致了法律和所有权的确立;继而是强弱差别,它导致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官职的设立;最后是主人与奴隶的分殊,它的结果是人民的合法权力被专制的权力所替代,最终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普遍涂炭。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罪恶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产生于私有财产。

3、主张财产尽可能地接近平等。

二、社会契约论与国家学说

《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人是自由的,人如果丧失了自由,结果会是人将不人;然而,人类又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下去,人类必然过渡到国家状态,在国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才能保持从前那么多的自由?

自然状态:自然人天性善良,他们都具有两种天赋的感情,即自爱心与怜悯心;他们也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即自由与平等,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然人之间很少有交往,各自的需要又易于满足,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只有年龄、体质的不同而存在的自由不平等,而无财产、政治上不平等,他们快乐地、幸福、自由地生活着。

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必然: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为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提供了可能性。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则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些客观条件包括获取食物等方面的困难,自然状态难以长久保持。由于个人独立生活非常艰难,生存斗争的需要使先前离群索居的个人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而生活在一起,以便人们能够以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社会契约:现实中的文明和国家让人失去了自由,为了保证自由,必须借助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

在缔结社会契约时,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全部权利完全转让给集体;由于每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出的同等权利,实际上他没有失去任何权利,还可以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由于人民就是主权者,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在订立契约时,人们之间平等地服从实际上是没有服从,因为通过契约,他们又从别人那里重新平等地获得所付出的东西,因此而实现了个人的自由。相互服从即等于自由。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来自于没有任何约束,在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来源于一种普遍的约束。

对于个体而言,卢梭的社会契约意味着个人权力的全部的、彻底的转让,即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对国家而言,通过社会契约,它获得了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它服从,“迫使他自由”。

2、公意理论:为解决在国家状态下个人自由与服从之间的一致性,卢梭提出了公意理论。

什么是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

(1)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

(2)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

(3)公意不同于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教材第189页。

但是,在一切问题上求取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卢梭表示多数人的决定也可以构成公意。也就是说,多数可以强迫少数,让他自由。多数人暴政。

卢梭认为,一个进入社会的人不同于自然状态的人,必须有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他的自由不再是服从生理的冲动,而是对于理性的依从。

卢梭既要保持国家整体的权威,又要坚持个人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权利。在他的公意理论中,虽然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但他更关注个人与整体的同一性,更提倡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对整体的服从。

卢梭的理论在吸纳自由主义因子的同时又兼具集体主义的倾向,他时而被尊奉为民主自由的先锋人物而备受推祟,时而被作为极权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与建设的双重特性。

三、人民主权学说

卢梭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新的阐释,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并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学说。

1、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

2、单个个人通过社会契约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给集体,从而形成了公意。正因为形成了公意,普通的人才成为公民,才获得在社会中的自由。

3、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

4、主权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5、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6、人民主权是不可被代表的。

法国政治思想家贡斯当(1767-1830)指出,卢梭理论中代表“公意”的主权者是一个“抽象存在”,主权者是由无一例外的所有人组成,但是,一旦主权者行使其拥有的权力时,主权者不可能亲自行使主权,他必须委托出去,结果使得那种以全体的名义行使的权力,必然由单独的个人或极少数所支配。他认为如果没有精确的定义,人民主权理论的胜利可能成为人民的灾难,人民主权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暴政。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