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心得改
作为当代青年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论,不仅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而且已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学习领悟科学发展观并成为其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呢?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尤要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充分发展个人的同时更要对国家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在不断地学习中,我开始领悟到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我们是由此将人生之帆驶进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海洋还是被卷入危机四起的旋涡,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因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和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中也同样存在着某种偏向情况,大部分同学只注重学习政治专业方面和英语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实践、科学等不太感兴趣,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没有人文素养,都是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由此可知,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明白了当代大学生同样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要多作为,并不是仅仅在个人方面进行贯彻、落实,而且要对自己所在的大学、学院进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个人认为,相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我们也正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以求的理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名校,富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学术气息还不够浓厚,这既使得学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也更使得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愿望和需要更加迫切。以下是我在我校生活了近两年之后对构建我校和谐校园的一点建议:
一、把握好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出发点。其一,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十分广泛,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就是能够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和谐校园。这应当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说,和谐校园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其二,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一切要依靠师生,一切是为了师生。广大师生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也是和谐校园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同时,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目的所在。一句话,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就是为广大师生而建设。所以说,以师生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根本,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群策群力,让广大师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其三,和谐校园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文化建设,贯穿其中的必然是长期凝练而形成的大学精神并始终用这种精神去教育师生、引导师生、鼓舞师生,使校园真正成为全体师生员工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引导师生员工真正做到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所以说,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西农大学生要具备的素质很值得提倡和学习。
二、和谐氛围的营造及和谐文化的创建。
我们需要全力打造和谐校园必需的校园文化,始终突出校园文化育人的引领示范功能;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推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创新文化载体,发掘和丰富校园文化资源,拓展文化阵地和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之前一些很有亮点的活动,比如原创作品大赛,12.9舞蹈大赛等。和谐校园的建设确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构建和谐校园提出的两点建议。除此之外,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做好自己还是最为关键的。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我们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代青年是个庞大的群体,大学生是这个群体中最具活力,富有重托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必须紧随时代拍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这一伟大的活动中去,做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实践到学校、学院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们学生会团委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团委、学生工作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同学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发展校园文化,更好的为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学生会的各项工作中去。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抓紧会议精神的落实,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和今后的生活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
第二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公文
中央号召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单位做为第二批学习活动对象,已经是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进行。分管宣传教育的我责无旁贷地兼任活动办公室副主任,主抓此工作。于是,在忙于制定方案、创新载体、部署工作、报工作小结计划的同时,对此次学习活动做了一些浅层面的思考。
体会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是常态的、长期的、润物无声的。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学习活动,目的很明确,就是抛砖引玉,循循善诱,借这次普遍的短期学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逐渐转化成一种自觉和日常行为。我以为,虽然上面要求的活动时间是8月结束,但活动效果应该是8月以后才具有更明显的体现,才得到更长效的践行。因为,科学发展观理论浩繁庞大,学习实践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要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做为各项工作的统领,渗透到每个细枝末节中,而不是一阵风刮过,了无痕迹。
体会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是生动的、亲切的、有感染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力的。很多人有一种认识误区,那就是觉得科学发展观更多的是企业、科研等部门的课题,似乎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于是对活动抱应付敷衍态度,甚至有厌烦抵触情绪。我以为,要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就必须真正领悟透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关键概念: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发展,是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国家的追求,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单位只有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个人只有发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所以谁都不能说发展与自己没关系;以人为本,是很温暖的概念,人是创造一切物资的主体,没有人的原动力的迸发,整个人类将疲软、瘫痪、消失,所以保护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主官能动性是发展的先决条件。马思诺理论论述了人的几个层次的追求,当社会能满足人的低层次需求时,人就会向高层次的需求进军,也正是这种进军推动了历史车论滚滚向前。我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愿意放弃享受和追求,没有人会同意自己变为行尸走肉浑浑噩噩,而是始终希望自己在生活的团体里有成功感、有归属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社会的,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是得到者也是付出者,彼此休戚相关、相得益彰。统筹兼顾是方法论范畴,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整合资源,如此才能提高效率,才能事倍功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效果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呢?这就是能力问题,是思路问题,是方法问题。我们的事业正在开创新局面,我们的任务艰巨而道远,要胜任岗位,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就必须提高综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合能力。
体会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是真实的、简练的、贴近实际的。恕我直言,每次学习活动总是少不了形式主义的造势和渲染,往往是到最后变成“作文比赛”。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相对来说比较注意克服形式主义,侧重实践和取得实际效果,如新闻联播中播音员动听的声音在回响:不能强迫大家写学习心得等,不能折腾......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是明智之举。学习活动自然要搞,因为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学习,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活动的开展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立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热衷印文件、写材料、开会议。我们单位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各个系统的工作职能,推出了“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就是把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推动工作上台阶,通过工作成绩检验学习效果,如此学习活动不仅仅内容生动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特色,富有生命力,广大干警积极投入,人民群众交口称赞。
上述不成熟的三点体会也是心迹的表露,我作为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一定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反思,寻找差距,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工作,恪尽职守,努力使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同时也要通过学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习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双丰收”。公文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解读“以人为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权利、需要、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尊重弱势和需要帮助的群体。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人从对物欲的追求、对意识形态的执着中解放出来,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体能、机能。为了人,就是一切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能为“人”所享受,明确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的主体。塑造人,就是说要在道德与法制的框架内,把人塑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既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也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普遍性(共性)和特异性(个性),要树立起人的权利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三、以人为本的三种解读
(一)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相对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野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群居生活,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几乎等同于零,人类对自然界与自然现象的认识还相当的模糊,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孩子、奴仆,人与自然相对“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却依然保持和谐,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自然对人类惩罚间或有发生,如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国的消逝就是楼兰人破坏环境而遭受自然惩罚的恶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对于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伴随着能源的日渐减少,各类污染物却大量增加,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河流污染、淡水资源短缺、耕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时候,这就是生态文明。要想构建这个文明,就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坚持以人类利益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人民服务,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受益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做到群众利益大于天,不与民争利。努力做好以下“四个建设”:
1、在经济建设上,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扩大就业范围与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加紧建设中西部地区,扶持东北地区,转型东部沿海地区,加强对国内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企业、高环保企业的扶持,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始终关注、关心“三农”问题,减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降低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控制物价稳定,维持社会安定,整体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在政治建设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严厉惩处那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组织与个人、惩处那些置群众利益而不顾玩忽职守、贪污腐化的政府人员,全方位、多层面深化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3、在文化建设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立足科技文化成果为民所享,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们的精神力量。
4、在社会建设上,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机制,以期建设全体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具体的“人”的利益为本,尊重人权,目的就是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既有自然需要,又有社会需要。作为一个具体的独立个体而言,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价值的,所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借口而换取其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所倡导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是在当时革命战争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历史发展与中国实际所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所必然的选择,是作为中国人在民族矛盾、反抗侵略、阶级对立中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国家主权(民权)、人民幸福(民生)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是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的表现。当社会趋于日渐稳定、和平、繁荣的时候,为了延续生命、为了追求人生幸福,人第一位的就是吃、喝、住、穿,因此必须满足的人的自然需要,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方面,就是要珍惜、爱护、保障个人的生命,保护人身安全,强调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劳动权、报酬权,满足个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促进个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总是在积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人的社会需要不仅包括政治的需要,还包括感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认同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等。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个人的民主权利、政治权利,尊重个人的自由,维护个人的尊严,关心个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关注个人的价值、权益,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总之,真正、切实、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是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我有以下体会。
社会要发展进步,国家要发展强大,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一个人也要不断提高。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生产发展了,生活逐步宽裕了,祖国大地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发展这棵大树所结出的硕果。然而与之同来的是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导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发展带来巨大成果的时候也带来了无数惨痛的教训,与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就是要要科学的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民生问题,认真努力地开展科学发展关学习活动。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群众的热点、难点。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掩盖问题,不因循守旧。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宏观政策层面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一个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要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到我国烟草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我们烟草行业来讲,科学发展观既是公司改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和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如何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逐步激烈地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是要增强发展意识,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通过发展,不断增卷烟营销工作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壮大整体实力,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才能在全国烟草行业新一轮的改革调整中争得应有的位置,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优势地位。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争创一流;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共同承担起公司发展的责任;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畏难情绪,勇立潮头,一往无前,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持续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要以改革发展为契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协调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体系,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以全新的体制、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公司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二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注重技术引进、创新工作,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力求在特色风格和核心服务上有所突破。特别是作为管理人员,更要认真处理各部门反馈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卷烟营销管理质量。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力资源建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在员工中树立和弘扬“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四要”良好作风。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起点。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心得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心得
尊敬的党组织:
2009年9月,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全军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部署暨基层建设工作会议2日至4日在京召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批示,强调“军队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注重从基层实际出发,在加强具体指导上下功夫;要突出实践特色,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确保部队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随后,我队党支部全面贯彻了上级党组织、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批示,组织展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活动进行顺利并取得扎实成效。在活动中,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的职责和使命促使着我再次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这让我对科学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体会到了它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科学发展观是由胡锦涛同志于03年10月14日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国际贸易量已跃居世界第三,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上升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几年超过10%,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需要清醒认识到,我们也面临很多新矛盾和新挑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为了更好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个方面的新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具有的永恒价值及其重要地位。
我认为,大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而将人生之帆驶进充满希望的大海还是被卷入危机四起的旋涡,关键在于你自己。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目前的我是一名大三的普通学员,但我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协调自身的科学发展,协调我所在的小集体的科学发展,以及关心社会、国家及全球的科学发展。通过近期的学习,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我而言的重要性,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方法途径,抑或没有科学的、发展的态度及计划,我们很难真正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更不可能真正地为现代化的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奋斗。同时,科学发展观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领略她无穷的力量及魅力。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用。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切实做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动实践中深化学习,以身作则促进科学发展,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以上就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粗浅认识及个人分析,还请党组织批评指导。
此致 敬礼
2009年12月1日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