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城西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1-57659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4 04:04: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城西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城西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管理等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整合优化,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之目的。为积极响应晋中市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要求,也为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引深“四大校园”,根据《晋中市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实施方案》,在我校展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提升教育管理效能和水平。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利用条件,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创建目标

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构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速畅通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各功能室要配备信息技术设备;配备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计算机,使生机比、师机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构建浓厚的校园数字文化氛围。

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建成校园广播、校园安全监控、校内办公等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在教育管理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全面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实现教学教研网络化。将校本教研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成校本资源体系,实现共建共享;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建立教师工作室和教师协作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班班通”教学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学习方式多元化。积极探索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生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多元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现公众服务便捷化。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和应用,构建开放、便捷的家校互动和校务信息发布平台,为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三、创建措施

(一)健全组织,落实任务

为实现总体目标,学校成立专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全面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

1、领导小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宣传动员、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组

长:王建红(城西小学校长)副组长:冀俊卿(城西小学副校长)

张锦聪(城西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建设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负责制定“数字校园”发展规划、“数字校园”管理的有关制度、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服务措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主

任:杜海民

成员:姜慧宏

张瑞军

3、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具体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负责“数字校园”的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落实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等工作,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组

长:张瑞军

成员:李瑞峰 康海花 董翠英 王海凤 王娟平霍玉兰

校长亲自抓管理,各部门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实施策略,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制定保障措施

1、切实转变观念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能力,切实转变观念,引领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2、保障经费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重点实施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班班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等,加快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中,单列创建活动经费。在基础设施配备时,要优先考虑数字化校园建设,保证一定的项目资金。

3、加强过程管理

在创建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要及时自查、自评、自纠。督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

(三)加大考核力度

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考核办法,促进数字化进程。

(四)完善激励机制

制定考核机制,对考核优秀的个人进行奖励。评比年度先进工作室,并在绩效考核、评模评优中适当倾斜。对在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渗透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为此,我校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二篇: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天津市和平区建物街小学2012-2015年

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

天津市和平区建物街小学

2012年7月

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一、建设基础

(一)背景分析与重要意义

数字化校园作为中国21世纪校园的发展方向,可实现资源全球化、教学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环境虚拟化等。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式,同时也不断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发展模式,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加快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性具有重大作用。

1、教学科研的需要

数字化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工具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拓展广大师生员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现代的教学和科研就不复存在。

2、学校管理的需要

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学校构建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必经之路。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校园网络覆盖面较全,网络设备老化和短缺现象较严重,校园网络有待完善。

2、学院缺少统一的应用平台,现有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联系,形成了“信息孤岛”,造成数据不一致,信息难以共享。

3、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网络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4、师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参与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生活的行为方式,师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建设目标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目标是: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为指导思想,建设较完善的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推动我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建设数字化校园具体目标:

1、建设一个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文化的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院的以有线为基础、无线作补充的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

2、实现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协同办公等功能,扩展“一卡通”等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网络及应用进行全面集成;

3、建设学校数据中心,实现流控、安全、备份等建设目标,以提供对网络应用较好的支持和保障;

三、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其建设又是分阶段、分层次的。我们遵循先进性、标准性、开放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原则,结合我校实际,规划设计了技术成熟、灵活可扩展性较强的数字化校园网络。以下是基于硬件网络设施、应用支撑体系、公共平台、应用系统、校园信息门户等多层次的校园网络体系架构。

硬件网络设施:网络是数字化校园最基础的设施,它构成数字信息的载体。应用支撑体系:作为核心支持系统的应用支撑系统,提供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目录服务、域名服务等支撑体系。

公共平台:公共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它为数字化校园各个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一系列的基础服务,使得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

享,以及应用间的系统调用和统一的用户访问接口。公共平台包括用户管理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等。

应用系统:主要是教学、科研、管理的各种应用系统,用于满足教职工和学生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现阶段信息化的主要应用系统包括:协同办公、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校园信息门户:校园信息门户是整个数字化校园的访问入口点,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使用界面。用户进入门户后,除了可以看到公共信息外,只能看到与其身份相符的各项服务,成为个性化网络门户。校园信息门户其主要功能包括:统一访问入口、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导航、个性化定制、资源检索和查询。基于上述网络体系架构,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建设校园网络,最终形成核心千兆、无线补充覆盖、多种网络接入的校园基础网络,覆盖我校所有区域。

1、计算机网络系统

对现有网络核心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千兆连接;

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改造有问题的综合布线和设备;对没有综合布线或综合布线未使用的按六类综合布线标准进行建设;

对网络出口重新设计,实现负载均衡、WAN优化,在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公网出口冗余,提高因特网访问速度;

2、数据中心建设

建设安全、可用、备份等功能的学校数据中心,为网络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3、网络安全建设

本部分包括出口设备、网络准入制度、入侵检测和防御、统一安全管理等建设,主要保障网络及应用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4、无线补充建设

在部分办公区域部署无线接入点,作为有线信息点的补充,随时随地实现数字化在校园内的应用。

(二)应用系统建设及集成实现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协同办公等目标,以门户为入口,将工作流贯彻至各个平台,形成以协同办公为基础的应用集成管理。

1、建立较完善的系统安全机制

2、实现基于强大工作流平台的协同办公系统

3、完善FTP共享管理系统

4、集成外网邮件系统

5、应用集成基于系统平台,采用高效、成熟的二次开发框架对校内现有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现有应用系统须公开接口或数据库)。集成如下系统:

 集成教务管理系统

 集成多媒体教学平台结构

 集成学生管理系统

 集成人事管理系统(限制性集成)

 集成财务管理系统(限制性集成)

 集成图书管理系统(限制性集成)

 集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限制性集成)

 集成构筑知识管理平台

 集成高级全文检索(跨平台)

 集成高级数据库检索(跨平台)

(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资源丰富、信息畅通、管理先进、高效快捷、师生互动、社会共享的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1、数字演播室

数字演播室是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出发,拟逐步建设约50㎡的小型演播室,主要完成下列功能:精品课程的录像制作;教学课件的视频、音频采集;新闻宣传节目等的制作;现场直播领导讲话,访谈节目、网络课堂直播等。

2、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建设

(四)数字化服务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校园“一卡通”、视频点播、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

1、校园一卡通建设:拟建设“一卡通”等系统,使之在各方面都得到更充分地利用。

2、强化视频点播建设

3、多媒体教室建设:拟更新16间多媒体教室。

四、预期效果

(一)数字化校园建成后,将会形成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等为一体的数字网络空间,校园网运行环境会大为改善。

(二)重点建设教学资源库,建立起条件优良、功能配套、管理规范的优质资源公用系统和共享机制,实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通过资源平台的建设,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广大师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三)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学校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方面缩小与兄弟校的差距,为学校辐射能力增强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持。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关于成立市“五个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及责任分工的通知》和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号精神,为了加快推进武隆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

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原则

我县“数字校园”建设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建设原则,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在建设中考虑高性能、易维护、易管理、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周期长、涉及学校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站在整个教育的层面,做好项目分析和

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筹规划,确保统一的建设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分步实施

“数字校园”建设周期长,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加强应用

“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县教委与各个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实现县教委与学校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整合资源

“数字校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县教委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购买和开

发了部分应用系统,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共享数据

县教委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与学校的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数据,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县教委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构建以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核心,以技术先

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提高全县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办学品位。

分段目标

----完善中心校的光纤接入,1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1年完善完校的光纤接入,35%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2年完善村校的无线网络覆盖,4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3年强化应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与应用,5%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4年完成1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全面推广、普及应用,强化管理、应用及各种资源平台的

整合。

-----2015年,使100%的达到市级数字校园标准。

四、创建规划

五、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

1.“校校通”建设:光纤接入全县所有完校及以上学校,并建立规范的校园网。

2.无线网络建设:完善所有村校的无线网络,并建立村校校园网。

3.校园一卡通建设:建设先进实用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各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校园内的各个环节,如考勤、门禁、校内小额消费、图书借阅等方面,都通过一卡通进行高效管理。

4.“班班通”改进与建设:以中学“计算机+数字投影仪”、中心校“计算机+平板电视”的配置方式改进所建的“班班通”,并新建未建设的中心校以上学校。

5.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更新或新增计算机教室,使全县生机比达到

12:1。

6.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建立数字化实验室1--12间。

7.校园电视系统建设: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电视闭路系统。

8.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9.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1-3间。

10.校园广播系统: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校园广播系统。

应用系统建设

1.网站建设: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建设规范的校级网站,使学校网站与教委网站达到“数据、信息、管理”之间的分级共享。

2.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县中小学校建设一套完善的为教师、学生、校舍、资产、财务、组织人事、教学机构和科研而建立的数据中心。

3.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一套教委与学校能够联动的,涉及方方面面办公

需求的oa办公系统。

4.资源库建设:建立县级资源库和校级资源库。资源库可通过四种方式获得,一是通过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下载的免费资源;二是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的免费资源、三是通过市技装中心联合高校和区县共同开发的教学资源、四是充分调动我县全体教师的力量,开发校级优秀资源。

5.数字图书资源库系统建设:在全县中小学建设一套数字图书资源库系统,方便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查

阅本校图书资源,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6.仿真实验系统建设:建设一套仿真实验系统,供全县所有学校使用。

教师培训建设

技术人员骨干培训、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教师应用培训是整个“数字校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县、校三级培训,逐步提高我

县教育系统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六、建设措施

在创建“数字校园”工作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培训、重实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建立长期培训制度

为了满足“数字校园”的建设要求,应建立长期培训制度,加强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县教职员工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促使他们观念更新,提高认识。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各类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以满足“数字校园”建设中对高层

次人才的需求。

注重教学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字校园”建设中,要通过“校长重视骨干引领 全员参与”的方式,逐步提高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等各方面的数字化水平。一是各学校在网上开辟主题网站或论坛等,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三是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的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和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四是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中学生。

加强考核管理,保证发挥效益

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一是学校要建立“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和指导“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在

“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的投入、奖惩、晋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三是完善“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四是完善各种激励政策,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校园”。

七、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全县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成立县“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教委、财政、发改委、纪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委,由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具体办公,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数字校园”工程规划、工程实施方案、培训方案、管理应用方案。通过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确

保“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快速、健康、顺利地实施。

制度保障

县教委出台“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出台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为“数字校园”工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化校园。

经费保障

为保证“数字校园”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我县“数字校园”建设项目以政府投入为主,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费的使用,并多渠道筹集经费。

技术保障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因此拥有一支善于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建成“数字校园”的根本保证。而学习培训则是促进观念升级、素质提升、技术提高 的唯一途径。县教委应举办“数字校园”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管理应用1 2 下一页

第四篇: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总体目标:

建成主干万兆、千兆汇聚的大二层高速校园基础网络,建设覆盖全校区域的校园无线网络,实现有线、无线网络有机整合,建立全院师生“人人皆用、处处能用、时时可用”,与人才培养质量诊改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校园网络基础实施。升级移动互联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移动端上课签到系统、课堂在线教学学习系统、实习实训网络管理系统,建成教学过程数据的即时采集、阶段采集、成果采集的数据形成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形态,实现教学全过程网络化。对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全院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学校现有的学生、教务、人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涵盖“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各层面的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平台,开发智能数据筛选及修正系统等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深度挖掘平台数据,初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统计、分析、预警推送过程智能化,为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为职业院校诊改工作奠定基础。建设步骤:基础网络(无线覆盖)、数据平台、网络教学资源 1.建立科学、规范、基于数据统一的信息资源 2.平台可扩展、易维护、易操作;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4.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 5.为学校诊改提供决策依据。

第五篇: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长子县岚水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师生创造高效工作、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品位,用三年时间建成全省农村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实践运用一流学校,从而形成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新模式。

二、项目背景

1、《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把信息化纳入全省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实现中小学班班多媒体教学。3、2011年7月1日,省教育厅“基于网络和教室双平台的自主学习资源开发及模式研究”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召开,我校校长作为实验校校长参与了本次会议研讨。4、2011年8月12日省教育厅“基于网络和教室双平台的自主学习资源开发及模式研究”第二次会议在太原召开。本次会议成立了“研究课题组”,我校与太原成成中学等7所学校被确立为课题组成员学校,我校校长与教育局分管局长参加了本次会议。5、2011年7月县教育局校长会议上李局长讲话,确立了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要把全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6、学术交流:通过远程交流,可与全国各重点中学进行学术交流,充分借鉴名校经验,获取教科研最新成果。

三、网络构成

1、结构组成:现代教育模式、学校应用软件、教育资源、硬件架构组成。

2、运用构成:校园网操作系统+备课、教学、学习、管理、远程教育5个专网,从而实现学校在网上全面深入地进行备课、教学、学习、管理及远程教育等。

四、系统规划及费用

1、学校各教室、教师办公室Internet网。接入10M宽带,每年使用费1.2万元,一次性安装费1.7万元(含光缆、交换机两台、1500米分线、施工费及电线若干)。

2、每个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一套2.3万元(含电子白板一块、电脑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投影机一台、操控台一套),12个教学班,现已有设备两套,还需10设备,共需资金23万元。

3、初一为全省“网络与教室双平台自主学习资源模式”实验年级,每班每小组配笔记本电脑一台,共48台,每台0.38万元,共需资金18.24万元,由教育厅提供。

4、教师每两人一台电脑,共需17台,学校解决。

五、功能定位

1、管理工作:实现学籍管理、自然情况、成绩评定、位次确定、人事档案、业务考核、财务等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2、学校政务:通过电子公告向学生及家长发布学校通知、公告、在校情况等建立学校联系的新手段。通过互联网向全省、全国发布学校信息。

3、教学工作:通过教师电子备课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工作。

4、教研工作:变纸质学案为电子学案,通过网上查询资料,进行最广泛的经验交流,随时了解全国教科研的最新动态。

5、学生学习:使多媒体教学常态化,使书本知识具体、直观、易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上进行科研探索,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科学实践、撰写论文等(如:电脑绘画、动画设计、撰写微博等)。

六、培训计划

1、从8月20日—9月30日,每位教师要熟练掌握学案、试题、课件制作等电脑操作技能。

2、学案设计要与多媒体使用充分结合,学案的环节设置、解决问题方法、小组合作方式等方面均要做新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要逐步形成“双平台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七、设备安装进程 1、2011年9月10日前,以财政招标形式确定多媒体设备安装公司,并与宽带公司联系,接通宽带光缆。2、2011年9月11—20日,安装调试各班多媒体设备。3、2011年9月20—30日,校园网试用期。4、2011年10月1日校园正式投入使用。

城西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