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21-102859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9 12:57: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 冯向东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对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专家、学者们多有论述。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

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

学科的发展,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因此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作为一项学术工作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满足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与完成学科承担的教育职能之间的矛盾。它通常表现为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所谓“重科研、轻教学”,轻的是本科教学而不是研究生教学。因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众说纷纭。然而,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因此,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大学因其类型和层次水平的差异,在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真正能在学科发展前沿拓展领域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学。由于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组织的作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和优势是能够转移和扩散的。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并且能够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发展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办学行为,其任务也不仅是提高各门学科的水平,还包括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营造学术发展的环境等。而这一切都是为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把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上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水平,而且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但不一定是本校的学者所创造的),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强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科的基地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教学功能等。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

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在培养本科学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上,比一般大学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尤其在我们国家,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是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不妨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极端推论:如果研究型大学不把培养本科生作为自己重要的办学职能,而把它主要交给所谓教学型大学去承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教学型大学又不断提高学科水平,“上升”为研究型大学,然后再把本科教育任务留给那些尚未“上升”的教学型大学„„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地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集中,本科教育资源不断弱化,直到本科教育无法为社会和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研究型大学后继乏人。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常常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内涵却不尽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含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确可以产生歧义。譬如,我们说“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等,说的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专业”这一提法又可以解释为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即把专业视为学科的分支,视为某一级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和“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差别极大,而后者正是值得商榷的。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他一些辞书关于专业的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专业下过定义。本文不再从定义上加以阐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第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西方一些大学中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

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这种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但它不是学科“树状分支结构”中的哪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一门学科为基础设置的若干专业勉强可以视为该学科的“分支”,那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专业”无论如何都难以划分为哪一门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这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只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而不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换言之,“跨学科专业”并不能视为交叉学科的“分支”。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据统计资料,从1998年至202_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数从8887个增至13344个。其中,信息类专业点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点增长75.97%;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点达415个,是布点最多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在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中各类专业点数的增减,第一志愿报考各类专业的学生数与这些专业录取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些专业冷热变化的“寒暑表”。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行为,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职业需求,但也从大体上“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专业是变动不居的,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之后的局面,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如何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等。本文也想以前述中提及的若干观点为基础,对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1986年,我在论述理工科院校办文科的问题时,发表过如下意见: “理工科院校办文科,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理、工、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新型文科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科人才;

三、促进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三种功能,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不必设立专业,搞成系一级的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美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可由相应的教研室或中心、课部承担。属于第二层次的,才应该设置专业。属于第三层次的,条件尚未成熟的也不必匆忙建立专业,而首先重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可以组织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把上述三种功能都作为学校要求学科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把是否设置专业作为学科是否存在的判据,那么,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再重复强调的是: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在现实中,之所以不办专业就吸引不了高水平的教师,那些找不到自己“专业归属”的教师不太安心,是因办学中的观念和政策(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偏差造成的,而不是教育规律使然。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87年,专业数目从215个增至617个(撇开“文革”期间的混乱不计)。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少到多。

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一是沿袭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专业对口”原则。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设置的专业数目也就不断扩张。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调整走的是一条不改变专业设置原则而靠扩张专业数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8年,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从670余种减少到249种。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的变化趋势是从多到少。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恰好是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对的,即按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专业数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种类在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中,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新职业正在迅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一方面在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不断地把若干老专业归并到某一个专业“帽子”之下,以此来控制专业总数。

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毋庸讳言,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还应当继续深化。但有一个问题要讨论,即确定专业口径“宽窄”的原则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到这点。例如,根据美国教育部颁布的202_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美国高校有349个学科,在各门学科之下也列出了一批专业(有的学科下只有一个同名专业)。将它与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就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349个学科与我国高校的249种专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美国高校学科之下的专业,则相当于我国高校目前所谓专业口径下的“专业方向”。例如,美国高校的物理学学科下,有物理学(综合)、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高温物理、核物理、固体与低温物理、理论与数学物理、光学、声学等专业;我国高校的物理学专业下,也有这些类似的“专业方向”。

如前文所述,专业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如果口径过宽,就不成其为专业;另一方面,用大口径专业的概念来涵盖众多的所谓“专业方向”,其容量是有限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碰到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有限的学时数内,是难以将众多“专业方向”的内容装下的,最后实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按不同“方向”肢解教学计划。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表现出的冲突,是在许多讨论场合中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大学中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人才培养的制约。

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科学优势积累的过程,因此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高等教育规律对学科建设的制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专业视为某一级学科,并且要固化它的建制,我们就人为地设置了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专业设置上的所谓“冲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经济并没有要求大学中的学科跟在市场需求后面“亦步亦趋”高等教育也没有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保持“相对固定”。至于高等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市场经济规律在学科建设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那是另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第二篇: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情况,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阐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举措与成效,探索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专业建设背景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从而实现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分类指导。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202_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2_年12月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2_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专业结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基于机电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上形成了自身特色。特色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2.1 构建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借助202_年我校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契机,专业在建设中以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全面推进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广东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众多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发展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立足广东制造业大省优势和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优势,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融合学院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继续保持专业传统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以“大工程观”和“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并注意将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整合到培养计划中,建立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于202_年和202_年分别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逐步形成了“工程认知、工程基础技能实训、工程综合创新训练”为主线的培养链,构建了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共44周。202_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修订,以工程应用为主线,将传统 “3.5+0.5”的培养模式改为“3+1”的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领域课三大平台课程体系,进一步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多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模块(机械设计制造方向、数控技术方向、模具设计方向、机械电子方向等),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在内容上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课程设计和实训的比重,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深入企业调研,搜集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及相关建议,为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制订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拿来就用”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学校要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企业能够“零对接”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为此,我们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多元化教师。一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企业等地参加工程实践。这是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保障。二是充分利用我校与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企业工程师的工程背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项目研究增强教师自身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丰富教学的工程实践经验。

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202_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引进、优化、培养、提高”的原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副教授,2人被评为讲师,3人攻取博士学位,引进博士1人;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人,1人被其他高校聘为硕士生导师。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 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我们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科和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得到不间断的系统实践训练。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发展为契机,投入130万元完善实验室建设;借助已立项的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投入100万元建设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集实验、实训、学生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广西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东莞市润华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茂名重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 大胆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教学发展的趋势已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我专业教师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积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关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信号的获取、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等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较强,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困惑,不知道所学知识在何处用得上,如何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工程案例法,将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工程现场发生的事件作为素材,经过概括、整理、描述,最终形成可用于课堂交流或探讨的材料。如在裂解气压缩机振动故障诊断分析教学中,我们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旋转机械故障的各种形式,而对这些常见故障形式的判别可以通过所测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学生此时会考虑振动信号如何获取,包括选择什么类型的传感器,如何对测得的信号进行调理和处理等,思考的问题不断深入。如何对测得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其中包括什么是频谱图,如何获取频谱图,如何通过频谱图进行故障判断等一系列知识点。这样,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案例,拉近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的距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以特色专业网站为基础,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网上交流、答疑、互动环境和系统,逐步形成多专业、多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交叉互补的教育模式,逐步开展开放性网络学习与培训,为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创造条件。

2.5 以素质拓展计划为依托,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拓展学分计划的实施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我专业认真做好素质拓展中科技与专业技能模块的规划工作,合理设置模块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内容设置上以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主要包括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与科技讲座,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种科技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对于创新实践活动,我们鼓励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实践团队,充分利用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的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学校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学生学分的计算办法。近两年,本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省级5项,获得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2.6 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质量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专业十分重视课程建设,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安排和专业建设情况,坚持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先建设条件较好的课程,从而带动其他课程的全面建设。目前,我专业已建设数字控制机床、计算机辅助制造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至少有一门课程具备冲击省级精品课程的实力。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教材建设方面,要求教师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鼓励教师编写特色教材。近几年,我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结束语

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我专业将特色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将专业建设成果很好地应用到创新人才培养中去,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待在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艳芬.CDIO模式下的信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2_(20):39-41.[2] 施俊侠.基于“3+1”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专业的建设与成效[J].科技信息,202_(16):8-9.[3] 黄文勇.质量工程视野下的课程与教材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2_(1):43-45.[4] 陈华.工科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素质拓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8(1):36-40.[5] 李冰.工程案例教学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2_(8):202-205.[6] 刘雁,郭福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_(2):65-67.

第三篇: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本科教学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鼓励高层次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并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作为二级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202_-202_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一直保持在98%左右;以202_/202_学年计,教授人均授课达到140课时、副教授达到人均200课时。

学校通过修订或出台《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育教学能力考评办法》、《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开展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双周测试与集体答疑辅导”、“课程过程化考核”和“本科生系列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育教学中,并在“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推动下,本科教学更加规范。

(二)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初步构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入选上海市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入选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入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瞄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规划蓝图与发展需求,对接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交通工程、通信工程等新专业;对接现代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的培养模式;对接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改造升级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以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新建了“安全+土木”、“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电气自动化+轨道通号技术”等复合型专业方向。初步创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机制,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十分重视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驱动课程改革,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率先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探索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研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本贯通”、“双证融通”、“以赛代训”等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对接职业标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在学校应用型专业中示范推广。学校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德国FH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工程创新学院,并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载体和试验田,实施对接生产过程的系列教学模式改革。如:6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创新了“工程对象教学”、“实验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了“3+1”的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4个“四年不断线”教学改革;165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施了“过程化考核”教学改革。学校还通过不断完善预科学分制、“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制度、第二校园经历和跨国企业国外实践游学等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渠道多元的个性化成才之路。“面向普通生源能力发展的多层次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202_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构建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初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学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和“三创教育中心”,不断完善全校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相继实施了全校性“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学科竞赛普及化,将青年职业见习、学科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鉴定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初步搭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科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

学校持续不断探索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办学组织体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院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百门校企合作示范课程、一百个校企合作示范实验项目),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联袂担当负责人的工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学校按照“模拟现场、贴近企业、中试规模、成线联动”的要求,重点建设了现代工程教育训练中心和都市工业品制造可视化训练中心综合平台;拓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150个校外骨干实习基地和1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室,采取系列举措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化工与制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IT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和与中石化上海石化校外实习基地获批为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运行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列为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分四批立项建设了13个校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

(五)深化探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健全了校、院(部)两级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了由分管校长、分管教学院长领导的校级和院(部)二级教学督导队伍,形成了校、院(部)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

深入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要求全校49个专业以专业规范依据,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对照上海市专业评估的要求寻找差距,制定评估计划,落实发展举措。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上海市第一批专业选优评估试点,全校另有27个本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达标评估。学校还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持续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调研,逐步完善了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二、“十三五”建设与发展目标

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和上海市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的特征,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实现结构、特色、成效的协调发展。

1、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6500人。

2、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20个以上。

3、提升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课程350门,实施过程化考核的课程达到500门。

4.培育建设各类教学团队,其中专业责任教师团队6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300个。

5.完善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内外教学平台,建设300门校企合作课程、200项校企合作实验项目,60本应用型优秀教材。建设60个示范性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在20个以上专业实施“双证融通”。

6、加快推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市、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建设。“三创”教育学生覆盖面达到70%。7.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制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启动并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8.培育凝练教学成果奖,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

三、建设任务

(一)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坚持把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作为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战略,围绕“中国制造202_”、“一带一路”以及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推进全校本科专业的深层次改造。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2_-202_)》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2_—202_年)》的要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对接。在进一步厘清全校所有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以引领全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上海乃至全国应用型专业转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成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实施以行业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探索制定具有鲜明应用型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质量标准。

构建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互融”为特点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际同类学校和专业,搭建以学生为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平台,形成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能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

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建设要求,做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与产业、行业、企业开展紧密沟通与深度合作,将企业从单纯的实习基地扩展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并完善校企理事会制度。特别是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与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引领作用的企业、行业协会加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

依托学校产研合作和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加大与行业、企业共建联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力度,依托“校企双百工程”,共同开发课程、实验和教材,特别是开设综合性、工程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形成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基地、骨干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元化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创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并加强对专业质量标准达成情况的监督评估,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完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两级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服务和支持信息系统,完善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以高等教育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深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四、建设举措

(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2_-202_),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继续厘清全校所有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大力支持、重点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责任教授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组织调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专业质量标准。

发挥招生制度改革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联动作用,并引导办学资源向社会声誉好、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的专业汇集。重点培育20个以上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参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及国际等效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分批试点,以点带面,在专业认证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学校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特色和优势,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深化“贯通”试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组织各专业深入调研中、高职各阶段人才培养情况,校企共同研究确定“贯通”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探索建立中本、高本、本硕相互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完善“双证融通”的培养机制,探索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并以此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开展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改革。加大各类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力度,在现有4个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基础上,继续遴选申报4-6个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继续做好做实3个中-本贯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展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培养贯通模式,全面搭建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立交桥。

(三)落实核心课程教授制度,以课程群为单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组织引导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充分调研,确定学生的主要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课程模块。根据不同行业及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将岗位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进而分解成能力要素和对应的知识点,构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相互支撑、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60个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和30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以此为抓手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资源的数量,提升课程的内涵质量。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设计体现职业能力需求、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组成的课程群和由“核心技术+相关技术”组成的“技术包”,使之成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并能够通过积木式的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生源学生的成长需求。

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打破专业及学院的“围墙”,重点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学生在不同专业中的选修课程空间,增加学生的跨专业技术复合型能力。进一步提高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专业课程300—500门,其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70-100门。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和改进机制,整合提升已有课程内涵,不断引入业界最新技术及行业标准和规范,充实和改进课程内容。

深入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推广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期中及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将课程评价分解到教学全过程,使学习评价从单一考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转变为“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的过程评价,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

(四)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完善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建设,以“人文精神及明德修养、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质三大模块”为核心,设立并建设人文课程研究与开发、科学课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文化课程研究与开发三个分中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应用·前沿”教授研讨课建设,立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5门,新增优质通识教育课程80门,并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统筹通识教育活动、校内讲座、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公益志愿、社团建设等,探索建设具有鲜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五)加强“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三创”精神和能力为目标,以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三创”教育有机结合。在研制专业质量标准中纳入对“三创”教育的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另一方面,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学校“三创”教育中心为引领,以二级学院“三创”工作室、学生学科型社团为纽带,以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工程创新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继续推进“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工作,扩大师生交流,将“三创”教育和活动的学生覆盖面提高到70%以上。

(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相融与互动,探索建立与之配套的组织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组成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共同解决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创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继续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实验和教材建设,建成校企合作课程300门、校企合作实验200项和校企合作应用型教材60本。建设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形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完善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立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自我评估体系。

以“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为指导,完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实施评估专业和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等。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教学工作两级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引导二级学院将发展的关注点从单纯追求资源扩展转变到关注质量提高上。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和绩效考核为契机,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各项制度措施常态化,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五、预期成效

(一)建成一批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应用型专业 经过五年的建设,使我校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更为合理,专业体系与产业、行业的对接更加紧密,建成一批应用型特征鲜明、行业高度认可、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教育水平的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16500人,本科专业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20个以上。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教学成果,争取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首选志愿专业本科新生占比5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5%,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质量高度认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二)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以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为引领,研制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能与相关中高职专业与有效衔接的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教学规范,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积累试点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引领学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推动学校的多数专业以行业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三)形成具有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制度 形成一套更好地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校院两级教学工作权责关系更加明晰,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对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考核更加注重绩效因素。

以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为目标,改革现有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形成一套与“贯通”培养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形成富有成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互动机制,支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1、社会需求、人才规格的调研

自成立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本专业通过信件、电子邮件、走访、市场调查、学生谈话、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专业的社会需求、人才规格进行调研。多次派人参加全国、全省内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研讨会;也参加周边省市举办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专业研讨会,了解全国、全省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情况,特别是上海市的电子商务教育情况和最新动态。深入了解我省经济特色和计算机行业的需求情况,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另外,积极聘请专家举办电子商务专业类的讲座、报告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充分调查地方区域经济特点(尤其是嘉兴市)和对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情况,对嘉兴市“十五”规划中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把握嘉兴市经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起指导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师资队伍、设备情况、学生情况)进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专业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另外202_年、202_年暑假先后派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到天津、北京进修。多次组织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到上海、江苏、杭州一些高校参观考查。

2、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符合专业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保证,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本专业办成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立足浙北地区面向全省的具有较强岗位技能,能适应行业新技术的高职专业。

专业建设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 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办出专业特色。

⑵ 积极引进人才,重视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完善师资队

伍结构,形成学术梯队。

⑶ 在强调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推动教师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⑷ 加快实验室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⑸ 重视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注重采用高职高专教材,适时将行业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中。

⑹ 计划每年招120名学生生,达到在校生400名的规模。

3、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

自202_年开始招生以来,为了确保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主要实施以下几点措施:

⑴ 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明确培养目标

积极组织力量到兄弟院校进行广泛的调研,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适应以电子商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经反复论证,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为:宽基础,重技能,讲求应用效果,突出岗位能力。

⑵ 以培养目标为轴心,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教学计划。确立了“网络营销、网站开发与管理、企业商务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四个课程体系,并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⑶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大纲

在明确专业教学计划以后,组织教师认真制订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和课程实验大纲。加强课程建设,先后完成商务模块、技术模块教学体系。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技能教学和实训实习教学。

⑷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措施,聘请高讲1人;调入青年教师2人,引进毕业生1人,1位教师完成研究生进修。

⑸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机房、电子商模拟操作实验室、电子商务基础实验机房、新太阳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以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巩固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

上,建设了一批新的实习基地。

⑹ 资金投入有保证,成效显著

202_年,学校共投入30 万元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202_年学校投入 50万元建设实训机房;202_年学校投入4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至今累计投入150万元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由于经费得到保证,在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⑺ 为确保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我院建立专门的教师工作室,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4、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⑴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对人才要求,人才规格的调研,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自成立以来,不断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和行业要求,我院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将行业内的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充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并依据这种变化不断修改专业计划。为了确保学生“进的来、学的好、出的去”。在教学目标上在教学培养计划上充分考虑行业岗位要求,需求如何?人才要求如何?发展后劲如何?等等作为培养目标、培养计划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制定好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教研室全体教师多方调查,反复讨论形成初稿再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目标定位合理,根据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就业前景,学生愿意学。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要有一技之长,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发展后劲,合理配置理论课和技能课;专业课和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适当安排好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并有合理知识配置结构。为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在教学计划中适当考虑学生在助理电子商务师、物流员、高级营销员、跟单员等的考证工作。特别是助理电子商务师我院成功的申请报考点一次通过率在80%以上。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电子商务实验系统平台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网站开发和维护能力,熟练维护网站,能快速跟踪电子商务新动向和新技术的管理人才。

⑵ 人才培养规格

① 具有坚实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强国大志。

②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在社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③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其包括:能够借鉴先进网站运作经验,形成具有创新理念的电子商务运作思路;通过学习、模仿和实践,掌握建立和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电子商务网站总体设计方法和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独立从事企业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掌握科学研究中案例的筛选、分析与比较方法。使毕业生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机构、网站、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

④ 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基本工具。包括硬件工具、软件工具(测试软件、开发平台、工具软件等)、思维工具(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学、数学工具、创造工程学等)和理解表达工具(语文、外语、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等)。

⑤ 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一般性的英文技术资料,并要求通过英语三级水平考试。

⑥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即网络营销、网站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知识等技能。

⑶ 人才培养模式

① 本专业以“宽基础,重技能,讲求应用效果,突出岗位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电子商务为代表高新技术发展为导向,建立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强化提高操作技能能力和掌握网络商务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本专业的特色。

② 构建专业方向化的模块课程体系结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基础+模块+技能”的课程体系结构,将那些服务面向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课程用平台结构组织,以保障科学文化知识和素质要求,将服务面向应用方向的课程用模块结构组织,突出岗位要求。同时,为配合理论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建设和充实新的实验基地,逐步建立起面向岗位的技能型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③ 在素质教育同时强调创新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岗位认证意识,实行多证制,并以此为要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组建学生电子商务兴趣小组、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大比武、网页制作大赛、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潜力。

5、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⑴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① 教学计划制订过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202_年、202_年,由学校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答辩、论证,与会专家认为,本专业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符合培养目标,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形成了现行的教学计划。

② 教学计划特点

*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积极进取、开拓

创新精神。

*掌握商务知识。对商务沟通、网络营销、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财务、国际贸易事务等商务知识有

较全面的掌握。

*熟练应用电子技术从事从事网站建设与维护。对数据库、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有较好的掌握,并有较强的网上浏览及网上通讯的技能。

*英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能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的实际应用能力。

⑵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①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为使人才培养过程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能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在执行过程中,重视教学计划的权威性,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开课程均按计划执行。

② 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所开课程基本上都采用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或权威出版社出版教材,各课程实验尽可能配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③ 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技术方面课程一般理论与上机的比例为1:1,重要课程还专门有实习、实训课程(如网页设计、《平面图形与动画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管理与设计》《ERP信息管理系统》等几门课程)。管理和营销方面也进行了课程实训(如《市场营销》、《会计基础》、《形体与礼易》、《财务会计》每门课程安排2周的实训等等)。

第五篇: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联合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合作协议书

甲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乙方: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外贸企业培养适用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联合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按照更新办学理念、准确专业定位、加强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特色的总体原则,通过校企合作,联合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切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实施面向大中型外贸企业需要的“定向”人才培养。

二、各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根据乙方及一般大中型外贸企业职业素质要求,与乙方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2、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要求,与乙方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3、将乙方企业文化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4、教育到乙方实践基地参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学生遵守乙方的安全规定及纪律规定,并委派得力教师带队管理。

5、向乙方推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供乙方选录。

6、根据乙方实践教学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向其支付课酬,计酬标准按甲方外聘教师课酬标准。

(二)乙方义务

1、根据企业职业素质要求,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计划的建议,与甲方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2、为甲方提供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基地,参加甲方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案论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与甲方共同开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相应教材,为这类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案例背景与资料,参加开发成果的审定。

4、协助甲方实施“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甲方教师参加实践提供条件。

5、指派外贸业务员为实践教学教师,参加甲方教学和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

6、乙方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拟定毕业论文选题,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并参与毕业答辩。

三、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时间为三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协商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涉及的事宜,可另订补充协议或由双方协商解决。

2、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有损对方利益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