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体育活动(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开展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促进我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组织领导机构
1、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梁明 副组长:曾召庆
组 员: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年级长
2、下设项目开发组、指导教练组、督查组,负责活动的开发与组织。
(1)项目开发组:
组 长:王银华 副组长:王华锋
组 员:陈英坤
廖晓红
朱锦芳
吴水清
蔡美华(2)活动督查组: 组 长:陈志华
组 员:张其煊 谢柱华 各级组长
三、活动班级及时间:(1)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
(2)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16:50----17:40。
四、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
跳绳(长绳、短绳)、中长跑、校园集体舞、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戏:“小火车赛跑”、素质练习、武术、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由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在课室进行,各体艺教师到各自负责班进行督促检查)棋类活动、室内游戏、观看体育竞赛节目等。
五、活动程序:
课外体育活动活动程序如下:
各班到指定活动位置集合整队(5分钟)——准备活动(5分钟)——练习(3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放松活动(5分钟)
六、活动组织
1、组织分工:
政教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体卫艺处:负责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年级长: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团 委:配合政教处作好评价工作。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任课教师:分配到班,协助组织,参与活动。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科任教师协助,在一块场地内开展广播体操、指定项目或者自选项目的活动。
3、组织要求:
(1)各班级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场地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2)活动所需器材由学校提供各班自行解决。各班级可购买一些经济实用的器材(如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3)各班同学都应积极参加活动并对活动内容及器材进行创新,学校将对好的创新活动项目进行奖励和推广。
(4)自选项目由项目开发组提供,各班级选择,或者班级师生自创。各班级可定期更改活动内容,但必须报体育组备案后方可开展。(5)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和音乐开展活动,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
七、活动管理
1、下课后班主任、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体育委员做好集合整队。
2、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点名记录一周后上交到政教处。
3、活动中政教处、学生会对各班级进行抽查点名。
4、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不能获得体育与健康课学分,经教育不改者报政教处,酌情给予一定处分。
5、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八、评价
评价内容:出勤、组织开展情况、比赛等,纳入文明班级评比范围。
第二篇: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第二课堂工作力度。从管理入手,抓好活动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加强投入,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定活动形式与内容:
1、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年段活动为形式。
由年段长和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
2、本学期的第二课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径赛、田赛两个学科小组。
二、定活动时间与地点:
1、每周三、周五下午第八节课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2、活动地点统一安排在操场进行。
三、师生明确活动目的与要求:
1.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以自由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2、第二课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体育的理解、运动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3、辅导的教师能精选活动内容、锻炼活动形式,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
4、教师能按时认真组织开展二课活动,没有出现以种种理由延误活动的现象。
5、学生能积极按时参加二课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加强活动监督与总结:
1、各小组都能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参加好每次小组赛作好活动记录。
2、各活动小组每次活动都能清点人数,确保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
3、学校不定期的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行政值日领导对当天的活动进行巡查,学期末进行总结奖励。
4、获得第二课堂各年级组第一名的班级:
七年三班 总分(30分)
八年一班 总分(36分)
九年二班 总分(34分)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较多,要注意安全。
2.由于本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处于摸索阶段,开设的项目较少。3.活动的时间设置不够科学,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及经验总结。
体育组
2009-06
第三篇: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巩固语文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训练对语文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角度,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模式的积极性,以营造充满活力而又团结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活动形式】
以第二课堂模式在班上所有同学之间展开,具体时间和地点可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采用。
【活动原则】
全班学生参加,活动内容可操作性强,形式丰富多彩,以学生为参加主体,教师发挥旁引作用。
一、活动前奏
在第二课堂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就拟好的方案进行商量考虑,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修改,一旦通过,确定好活动时间;
2、由同学毛遂自荐或者同学推选或者班主任推荐,选出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整个活动流程;
3、由生委准备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和其他用品,如纸牌、奖状;
4、全班分为4个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可以与先引导组群积极准备活动中所需具备的相关内容。
二、活动主旋律
1、名句大串烧
1)这是必答环节,每个小组有4道题,题目内容来自初高中所学名篇及课外积累,答题内容依据为对这些名篇的理解和回顾;
2)根据主持人提示的具体内容回答,每一道题5分,答题时按顺序由各小组的全体成员自由举手回答。
2、抗干扰记忆王
1)此环节也是必答,每个小组最多有4道题,题目内容来自各学科中常见的名词或术语;
2)由两名主持人配合,男主持从准备好的纸箱中每次随机抽取七张写有名词术语的卡片,按顺序以慢速显示给挑战者看,只有一次机会。女主持趁机向挑战者提出各种小问题进行干扰,挑战者要一边答题一边默记下卡片上的内容,而且对于主持人的问题要知无不言,最后按顺序复述;
3)每道题5分,每次测试都可由小组同学现场自主参加。答对少于4道的按数量相应加分,答错的不扣分。
3、
字谜猜猜猜1)抢答环节,总共9道题,利用一些语文的基本常识和技巧进行猜字;
2)各小组推选3名代表在前面,为了维持正常的比赛秩序,指定其中1名同学负责举牌抢答。在主持人暗示开始后方可举起纸牌抢题,违者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起,每次扣5分。抢到题后,先由小组的三名代表回答,如若不对,有两种解决方法:①可向组群求答一次,答对一道5分,若得出答案错误并坚持,每道题扣除5分;②则按规定次序给下一组回答,即第一组让给第二组依次循环下去,第四组给第一组,只有一次机会,答对加分,答错减分。
4、成语游击战
1)各小组选派1名代表抽签,抽中卡片上的成语作为本小组的“成语炮弹”;
2)按小组编号从一到四进行,比如,第一小组将其“成语炮弹”打出,后面的三个小组分别要一次以前一小组的成语中最后一个字或者与这个字读音完全相同的字为开头“抛出”一个新的成语,依次循环接答,一直延续到某个小组不能接应上或者出现重复为止,这个小组将被扣除5分。
5、主题接力棒
1)各小组选派1名代表抽签,抽中的卡片上写有一个主题词,代表将抽到的主题词写在黑板上,这个环节围绕各自的主题词展开;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后,各组员可主动上台写出与主题词相关的信息,不能重复;
3)按照由主持人统计到的各小组筹集到的信息数量从多到少分别加20分、15分、10分和5分。
三、活动尾篇
1、工作人员将4个小组在5个环节中所得的分数进行汇总,由主持人宣布各小组的具体得分,并依据分数的从多到少分别奖励各小组以“最佳智多星奖” “最佳精神风貌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最具潜力奖”;
2、由班主任对各小组及整个活动进行点评,并为全班同学总结先前的5个环节中顺利得分的“秘技”;
3、主持人倡导全班同学写一份活动感言,反映课堂中的收获或反思不足之处,并宣告本次兴趣课堂活动的圆满结束。
 
第四篇: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XX学校2013~2014学第学期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引导学生学知识、学技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本着“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的目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丰富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由政教处、教务一处、团委统一组织协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拟准备在3月至6月开展以下项目的活动:
一、活动内容与时间:
(一)活动内容:
主要包括:舞蹈、钢琴独奏、朗诵、美术、合唱、篮球、网页设计、小品、(二)活动时间:
每周二、三下午4:30——5:30
(三)活动成果展示
4月、5月定为二课堂活动月,5月第二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月。
(四)活动纪律要求
1.二课堂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无辜旷课的学生及时上报。
2.二课堂的老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得迟到早退,有事需向教务一处以假条的形式请假。
二、具体安排:
详情请见附表1。
XX学校
政教处教务一处团委
2014年3月24日
第五篇: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我院第二课堂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设想和建议
1.总体设想 我们认为:专业社团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我们在专业社团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三大视野”,即全局视野、前瞻视野、创新视野。树立全局视野,就是要求跳出原有社团的“框框”来发展专业社团、繁荣专业社团,根据我院的办学要求、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职的专业设置要求培养既有较高职业技能又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坚持专业社团的“前瞻视野”,就是要加强对专业社团建设的科学预见和宏观把握,积极探索专业社团建设新的机制和模式,突出专业社团建设中的职业技能培养,加强科学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坚持专业社团建设的创新视野,就是把创新作为专业社团建设贯彻始终的灵魂,作为衡量专业社团工作的最基本的尺度,把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眼光,作为专业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创新,是工作理念的创新,是专业社团的合理定位和其在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功能的“多维度”发挥的探索;创新,是管理、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对社团建立稳健、高效日常运作模式的探索,是工作方法、工作过程的创新;创新,是专业社团在校园重大活动中组织、运转的创新,是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探索,活动含金量的提升,活动影响力、凝聚力的扩大,对校园文化的贡献和支持率的提升。
为了推动我院学生社团不断发展,我们认为对第二课堂应作这样的定位,那就是:以专业社团为抓手,凸显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1 总体思路
品牌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已毋庸赘言,我院学生专业社团管理中应引入品牌意识,结合当前我院的发展形势,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这本身就将是一大特色。在日益社会化的校园里,品牌不仅能对树立社团形象、扩大社团知名度和加强社团凝聚力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一个成功的品牌,它所蕴涵的效应更是巨大,影响更为广泛。要把品牌意识在我院专业社团管理中真正树立起来,关键还在于专业社团本身质量的提高与特色的挖掘。只有不断地完善与巩固,才能真正构建体现当代职业教育特色的大学生专业社团,以不断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创建“院系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学院统一协调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包括活动场地的安排、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调配;相关系配备专兼职领导与指导教师负责该项工作;依托各专业社团,在教师指导下,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协助教师辅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和技术骨干学生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传帮带。
为了改变以前第二课堂较为零星、松散的状态,使我院以专业社团为特色的第二课堂更具系统性和规范化,我们必须突出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点:基于我院理工科性质和特色专业的设置,拟重点建设5个亮点社团,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精品社团。
线:以科技节和人文艺术节作为第二课堂的两条主线,各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进行。
面:全院共有18个专业,做到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参加一个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社团,从而形成较宽的面。1. 2 具体做法
遵循院迎评促建教学例会上马院长提出的“特色 创新 可行 有效”的八字方针,我们在广泛征询学生、教师和各专业主任意见的基础上,拟采取以下举措:
a.重点建设5个亮点专业社团,即协会。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专业社团的每一项活动中去。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开展技能竞赛,设计与制作,英语风采大赛及英语才艺Party秀。b.每个协会都有一个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业社团。(文艺队,主持人队,早餐服务队,新动向联盟协会,实事政事论友会,体育各类协会)2.建议
学生社团在成立之初一般有着自主性、松散性和成员广泛性的特点,如果学校对社团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把握不够,社团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社团发展不够均衡,结构不够合理,场地和经费缺乏。有的社团出现“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始无终”的现象,轰轰烈烈成立之后就不管今后的发展了;有的社团仅仅热衷娱乐,不能很好地结合专业,没有宗旨和目标,也就不能发挥社团应有的作用,这类社团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针对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昙花一现”和“忽冷忽热”不良现象,在专业社团建设方面实施“五化”工作目标,即社团组织化、活动项目化、建设规范化、工作成果化、交流社会化,尤其从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品牌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2.1 领导重视,是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保证
第二课堂开展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没有经费与设备的投入,将很难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因此,应成立由主管院长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由有关专家、相关部门领导、部分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工作,每年就大学生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专门召开工作会议,进行研讨与研究,协调各部门工作,调整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工作计划。这种作法为确保这一贯穿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的完成,将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2.2 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制定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是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保证
以第一课堂为主体,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我院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举措。应在第一课堂开设的课程基础上,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①设立选修课、必修课。由教务部门配备授课教师,督促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任务,并提供授课的场所,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通过设立选修课学分等措施,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②建立创新活动小组,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建立数学建模小组、机械模型小组、计算机设计小组等,依托这些活动小组开展受同学们欢迎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职业技能教育系列讲座”、技能培训、实践锻炼、设计竞赛、观摩欣赏等活动,保证职业技能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3 建立奖励机制和运行机制,是确保大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重要制度保证 建立激励机制,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确保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和技能培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①对于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由相关的部门专门的部门协调工作,如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协调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活动,对活动的内容、时间、场所、设备、资金、人员进行统筹设计,增强计划性、可行性,减少盲目性与随意性。
②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应政策上有所体现。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活动应结合所学专业开展。为此,可以建立大学生导师制,由青年教师担任导师,在选题、可行性研究及过程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还可以在教师的课题中设立一个子课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在较高的层次开展;在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一项主要指标。要从业务上和生活上关心专业教师,切实维护他们在学生第二课堂的利益和权益。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不仅要走上讲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而且,他们也是相关学科的业务骨干,都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另外,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工作业绩考核中充分体现这些教师的多余付出,也是目前影响专业教师投入学生第二课堂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工作量认定办法和奖励办法,对一些做出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从而激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发挥作用。
2.4 建立与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技能培养的评价体系,是制定与调整第二课堂计划的科学依据
通过课堂教育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通过技能训练、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能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但效果如何,必须要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为此,必须建立受教育主体——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训练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测试、信息反馈的结果,来反映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变化,这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要切实做好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重点,量化评价指标,及时、准确地进行考评和登记。
2.5 加强经费投入,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
没有经费的保证,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只能纸上谈兵。所以,我院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由学生作项目计划书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有新意、可行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并对项目进展把关,保证经费落到实处,完成项目后写出总结报告。学校可以把学生的论文或报告编成论文集进行宣传,让学生感到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综上所述,我院的第二课堂教学应以专业社团为抓手,制定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通过规章制度促进各种措施的有效运行及通过过程、结果反馈,不断调整与完善培养计划,来构建第二课堂创新成才的良好外部环境,并通过建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成才的内在动力,是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