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共5则)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21-98463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2 19:03: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 2.相对经济效果 3.农业创新传播 4.项目推广 5.农业创新集群传播 6.农业推广学 7.推广上的农业创新 8.农业推广示范 9.农业创新扩散 10.农业创新人际传播

11、案例研究法

12、经验效应

13、成果示范

14、推广度和推广率

15、项目推广

16、先驱者农民

17、刻板效应

18、现代农业

19、半结构访谈 20、组织传播

21、农村发展

22、传播

23、农业创新扩散

24、沟通

25、社会态度

26、普及

27、创新的相对优越性

28、社会心理

29、田间插旗 30、问卷调查法

31、意见领袖

32、需要

33、经验效应

34、方法示范

35、农业创新传播 36.接近性 37.农业推广示范 38.现场指导

39.农业推广咨询 40.目标市场 41.随机误差 42.方法示范

43.巡回指导 44.大众传播 45.元认知

46.主题访谈法 47.意见领袖

48.集体指导法 49.推广分摊系数 50.动机

二、单项选择

1.自己亲自选育水稻,并令下属示范推广的皇帝是()。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宗;D、清康熙。

2.在二十世纪90年代,四川农民采用创新的第一信息来源是()。A、大众媒介;B、亲朋邻居;C、乡镇推广站;D、集市贸易 3.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的发现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 4.以下哪项不是知识学习的过程()。

A、获取知识;B、保持知识;C、应用知识;D、传播知识; 5.动机不具备以下哪个作用()。A、始发;B、导向;C、认知;D、强化

6.在农业创新传播工具中,环境管理属于()。A、身体动作,B、副语言;C、非语言;D、自我表现。

7.实行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8.“公司+基地(农户)+市场” 属于()推广方式。A.企业牵动;B、技物结合;C、项目推广;D、农业开发 9.向农民推广和销售新品种的种子是()经营传播。A、产前;B、产中;C、产后;D、AC 10.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农民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

A、环境因素;B、生理心里因素;C、世界观;D、创新的技术原理

11.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为防治()病害,开展了近代推广史上的一次重大活动。A、小麦;B、大豆;C、马铃薯;D、玉米 12.一个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是()。

A、无形科技成果;B、有形科技成果;C、应用性成果;D、AC 13.改变农民行为关键的一步是()。

A、知识的改变;B、态度的改变;C、技术的改变;D、经济条件的改变 14.在向农民人际传播前先()。A、认同;B、同化;C、内化;D、顺应

15.农业普及所是()农业普及的主体和实施机构。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16.演讲稿的中心论点是()。A、标题;B、主题;C、内容;D、摘要

17.根据操作条件理论,对人行为影响最大的是()。A、外因;B、内因;C、外部强化;D、AC 18.“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效应。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移情效应 19.在创新采用的感兴趣阶段,()的推广方法效果较好。A、大众传播;B、成果示范;C、技术指导;D、小组讨论 20.大学最早进行校外教育的“推广教育”活动的国家是()。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21、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为防治()病害,开展了近代推广史上的一次重大活动。A、小麦;B、大豆;C、马铃薯;D、玉米

22、一个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是()。

A、无形科技成果;B、有形科技成果;C、应用性成果;D、AC

23、改变农民行为关键的一步是()。

A、知识的改变;B、态度的改变;C、技术的改变;D、经济条件的改变

24、与农民沟通之前先()。A、认同;B、同化;C、内化;D、顺应

25、农业普及所是()农业普及的主体和实施机构。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26、演讲稿的中心论点是()。A、标题;B、主题;C、内容;D、摘要

27、根据操作条件理论,对人行为影响最大的是()。A、外因;B、内因;C、外部强化;D、AC

28、“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移情效应

29、在创新采用的感兴趣阶段,()的推广方法效果较好。A、大众传播;B、成果示范;C、技术指导;D、小组讨论 30、大学最早进行校外教育的“推广教育”活动的国家是()。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31、自己亲自选育水稻,并令下属示范推广的皇帝是()。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宗;D、清康熙。

32、在二十世纪90年代,四川农民采用创新的第一信息来源是()。A、大众媒介;B、亲朋邻居;C、乡镇推广站;D、集市贸易

33、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的发现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

34、推广者采用暗示法影响农民心理时,一般影响较大的是()。B、男性;B、女性;C、文化程度高的人;D、年龄大的人;

35、农业推广沟通的客体是()。

A、推广人员;B、农民;C、农业创新;D、AB

36、“绿色证书“工程的重点是()。

A、中专毕业生;B、乡村干部和技术推广员;C、有技术的农民;D、BC

37、实行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农业推广体制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38、“公司+基地(农户)+市场” 属于()推广方式。A、企业牵动;B、技物结合;C、项目计划;D、农业开发

39、向农民推广和销售新品种的种子是()服务。A、产前;B、产中;C、产后;D、AC 40、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拨的语言阐述科学道理的文章一般是()。A、调查报告;B、论文;C、广告;D、科普文章

41、最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是()。

A、跳跃式;B、辐射式;C、父传子、师传徒;D、波浪式

42、椐日本研究,从创新采用过程看落后者农民试行的时间()。

A、最短;B、最长;C、比先驱者长;D、比早期多数长

43、一个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

44、把蔬菜地膜栽培的方法借用到大田作物栽培上的思维方法是()。

A、侧向思维;B、发散思维;C、逆向思维;D、动态思维

45、根据平衡理论,当一个人的认知不平衡时,就会引起内心的()。

B、高兴;B、紧张;C、不愉快;D、BC

46、农民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

B、自学;B、听广播;C、相互学习;D、看电视

47、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型农业推广组织。

A、项目;B、行政;C、教育;D、自助

48、我国水稻、玉米等杂交种子生产技术的推广属于()推广方式。

A、一般;B、产品专业化;C、群众性;D、项目

49、项目的可靠性和相对稳定性是项目()性的表现。

A、需求;B、适应;C、先进;D、成熟

50、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几部分组成的文章属于()。

A、论文;B、总结报告;C、科普宣传;D、演讲稿

51、传统农业生产利用的动力主要是()。

A、人畜力;B、电力;C、石油;D、煤

52、美国学者罗杰斯包最后才接受创新和拒绝接受创新的人称为()。

A、最后者;B、顽固者;C、胆小者;D、反对者

53、一个作物新品种是()。

A、开发性成果;B、基础性成果;C、应用性成果;D、理论性成果

54、“公司+农户”是()

A、初级群体;B、正式群体;C、联合群体;D、次级群体

55、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社交需要;D、生理需要

56、向农民发放小册子的沟通方式是()

A、语言沟通;B、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D、AC

57、经验交流会属于()。

A、示范教学法;B、鼓励教学法;C、集体教学法;D、现场教学法

58、我国县级农业推广中心是()型农业推广组织。

A、项目;B、行政;C、教育;D、企业

59、我国在二十世纪()年代初以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的形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A、40;B、50;C、60;D、70 60、对论文内容准确而不加评论的简短陈述是()。

A、标题;B、关键词;C、摘要;D、正文

61、在西汉时代,赵过创造了()的成功经验。

A、农师;B、编制农书;C;试验、示范、培训、推广;D、育种

62、以法案的形式保证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推广体系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 63、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

A、教育;B、信息咨询;C、技术指导;D、提高农民素质

64、一个地区某农民将一个玉米新品种带给另一个地区该农民的亲戚种植,这种扩散方式属于(A、传习式;B、波浪式;C、跳跃式;D、接力式 65、技术产量上限与技术经济上限的关系是()。

。)A、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B、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 C、技术产量上限<技术经济上限;D、BC 66、在下面四个行为层次中,改变起来最容易的是()。A、态度;B、个体行为;C、群体行为;D、知识

67、农业推广人员利用书信、小册子等与农民沟通属于()。A、正式沟通;B、语言沟通;C、非语言沟通;D、AB 68、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A、试验;B、培训;C、项目选择;D、示范。69、农业推广体系是()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B.服务方式.C.人员管理制度.D.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

70、在农业推广中,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电视录像、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原则的具体应用。

A、理论联系实际;B、启发性;C、因人施教;D、直观

71.()是技术成果适应性的验证、推广价值的评估和配套措施的完善过程。

A.示范 B.推广 C.试验 D.培训 72.农业推广试验的周期()。

A.长 ; B.中; C.短; D.一般

73.试验中将每个处理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区时,称为()。A、区组 ;B、重复 ;C、大区 ; D、大组

74、禾谷类作物小区收获的计产材料要分()脱粒,不要有混杂和损失。A、品种; B、重复 ; C、区组 ; D、小区

75、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8个处理,四次重复,误差自由度是()。A、27; B、21; C、32; D、28 76、“ 百千万”示范是指在村建百亩()。A示范片; B、试验田; C、示范区;D、示范方 77、巡回指导属于()指导。A个别;B、大众媒介;C、集体;D、多级

78、在推广教师的指导下,学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事一定的实践工作,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实习法;C、参与法;D、演示法 79、商品的特殊形态是指()。A、劳务;B、技术;C、货币;D、产品。80、信息()同时为多个使用者利用。A、可以;B、不可以;C、不能;D、不允许 81.农业推广试验研究的对象是()

A.环境 B.经济 C.社会 D.农作物

82.()的代表性是指试验时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能够代表将来推广试验结果的那些地区的条件。

A.试验方法 B.试验条件 C.试验总结 D.试验材料 83、随机排列的作用在于正确估计试验()。A、结果 B、方差 C、效应 D、误差

84、代表数量资料的一般水平与分布的中心位置的数称为()。A、极差 B、平均数 C、变异数 D、标准差

85、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5个品种,三次重复,区组自由度是()。A、2 B、15 C、3 D、14 86、科技示范场的土地经营者是()。

A、农民; B、农场工人;C、村社干部;D、农业科技人员。

87、在农业推广中,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宣传科技种田、科技致富,可以增强农民的科技观念。这是()观点。

A.文化规范论;B。社会关系论.C.社会类型论。D.个人差异论 88、缩值系数= 大面积多点调查亩增产量/()亩增产量。A、平均;B、最高;C、最低;D、“控试”

89、生态营销观念是一种把()结合起来的经营观念。

A.企业擅长同消费者需要.B.企业擅长同国家需要.C企业擅长同生态需要。D。企业擅长同社会需要 90、换句话说,对于一个接收者,能够消除或减少其()的消息就是信息。A肯定性;B、确定性;C、真实性;D、不确定性 91.环境对农业推广试验()。

A.影响大 B.影响小 C.不受影响 D.影响不明显 92.田间试验干扰因素多,试验误差是()避免的。

A.不可 B.可以 C.完全可以 D.能够

93、每行播种量(克)=(每行面积(米)×每平方米要求株数×千粒重(克))/[1000×()] A、发芽率 B、发芽势 C、发芽数 D、不发芽数 94、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7个品种,三次重复,总自由度是()。A、22 B、21 C、20 D、19 95、应用声、像、印刷品等作媒介指导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推广方法称为()。A集体指导;B、大众媒介指导;C、个别指导;D、多级指导 96、谈话法又称()法。

A、讨论;B、讲授;C、问答;D、直观

97、农业推广机构要树立以()为导向的营销观念。A政策;B、利润;C、推广;D、市场 98、语言在农业推广中必然是最重要的()。

A、宣传工具;B、传播工具;C、交际工具;D、推广工具。

99、先提出观点和主张,然后分开论述,这是议论式演讲结构的()法。

A、总分法;B、时间法;C、空间法;D、排列法

2100、农业推广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

A、主要内容;B、中心思想;C、导言;D、结构

三、多项选择

1、以下哪些是农业创新人际传播的方式()。

A、访问农户;B、田间插旗;C、小组讨论;D、电话咨询;E、信函咨询 2.邻里是()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E、集体 3.农业推广组织内部传播的基本作用()。

A、社会化;B、行为控制;C、冲突管理;D、知识更新;E、服务农民 4.农业创新传播主要利用大众传播的()功能。

A、侦察和反映环境;B、沟通和协调社会;C、教育和文化传递;D、娱乐和休闲消遣;E、影响舆论和评价.5.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类型主要有()。

A、新技术;B、新农资;C、新品种;D、新知识;E、新农产品

6.一个县农业局的推广人员到农村办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培训班是()。A、人际传播;B、集群传播;C、组织传播;D、经营传播;E、新闻传播 7.农业推广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分析三个效益;B、分析农户的技术效果;C、分析评价推广程度与推广方法;D、分析评价推广组织与管理工作;E、分析评价农民行为改变情况 8.农业推广的要素有()。

A. 农业创新;B、传播;C、评价;D、先驱者使用;E、扩散 9.农业推广试验主要有()。

A. 技术适应性试验;B、技术研究性试验;C、探讨开发性试验;D、中间(生产)试验;E、综合性试验 10.我国农业推广方式主要()。

A、项目推广;B、黑板报;C、科技下乡;D、技术承包;E、企业推广

11、半结构访谈包括()。

A、个体访谈;B、领导访谈;C、主要知情者访谈;D、小组访谈;E焦点访谈

12、技术总结一般包括()几个部分。

A、标题;B、正文;C、摘要;D、署名;E、日期

13、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方法有()。

A、调查现状法;B、分析预测法;C、评议论证法;D、政策指导法;E、优选决策法

14、农业推广试验主要有()三大类。

A、技术适应性试验;B、技术研究性试验;C、探讨开发性试验;D、科学研究性试验;E、综合性试验

15、根据培训内容,农业推广人员在职培训可以分为()三类。

16、农业推广学研究程序中的总结包括()。A、资料分析;B、检验假设;C、方差分析;D、撰写研究报告(论文);E、小组评价

17、科技简报按其内容可以以下三类()

A、工作简报;B、学习简报;C、专题简报;D、综合简报;E、会议简报

18、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依据有()。

A、国家需要;B、市场需要;C、农民需要;D、领导需要;E、专家意见

19、信息加工包括()的活动。

A、浓缩;B、传播;C、改写;D、计算分析;E、编码 20、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的总称。

A、机构设置;B、服务方式;C、法律制度;D、经济环境;E、人员管理制度

21、个人行为的改变要经历()三个时期.A.解冻期.B.变化期.C.冻结期.E破除期。F.还原期。

22、正确选择提问方式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A、要选词恰当;B、要选择问句方式;C、要注意调整问句顺序;D、多用反问式;E、多表扬

23、项目验收的方法包括()。

A、现场验收;B、电话验收;C、通信验收;D、会议验收;E、检查审定验收

24、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

A、信息源;B、传播者;C、研究者;D、传播媒介;E、受传者

25、在农业推广程序中,()是三个基本程序。

A、项目选择;B、试验;C、培训;D、示范;E、推广

26、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主要有

A.创新传播理论.B.创新发展理论。C.创新采用理论.D.创新扩散理论.E.创新政策理论

27、传播的要素包括

A.信息;B.传播者;C.法规。D.传播媒介;E.受传者

28、群体行为的改变主要有两种方式().A参与性改变;B.主动性改变;C.被动性改变;D.强迫性改变;E.目标性改变。

29、农业推广项目的来源包括()。

A、科研成果;B、学术著作;C、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D、技术改进成果;E、引进技术

30、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

A、目的明确;B、设计科学严密;C、仪器设备先进;D、要有代表性;E、结果要准确可靠。

31、劝导的方式包括()。

A.流泻式.B.暴雨式.C.冲击式.D.浸润式.E.喷灌式。

32、信息加工的主要方法有:().A、传播;B、浓缩;C、改写;D、扩散;E、计算分析

33、以下哪些属于集体指导法:().A、专题讲习班;B、小组讨论;C、示范;D、田间插旗;E、巡回指导

34、对普通农民的短期技术培训方法主要有:().A、技校培训;B、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C、电视培训;D、服务咨询;E、现场会

35、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主要有:().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36.农业推广试验的代表性包括()的代表性。

A.试验方法 ; B.试验条件;C、试验结果;D、试验材料;E、试验人员

37、成果示范要()。

A、布点合理;B、示范地要有代表性;C、技术要新;D、示范户确实能够做好示范工作;E、方法先进

38、集体指导法通常采用以下推广形式:()。

A、小组会议;B、广播大会;C、培训班;D、电视讲座;E、示范

39、农业推广培训是一种非正规的校外教育,它与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A、普及性;B、实用性;C、实践性;D、时效性;E、综合性 40、社会营销观念是一种把()统一起来的市场观念。

A.消费者利益;B、生态利益;C、社会利益;D、环境利益;E、企业利益 41.农业推广试验具有()的特点。

A、试验很复杂;B、条件要求严;C、环境影响大;D、重现率高;E、试验周期长

42、农业推广基本要素是().A.农业创新.B.传播.C.先驱者(先进农民)使用.D.扩散.E.培训

43、农业推广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A.农业创新传播的规律及方法。B.农业推广政策和法规。C.农民采用创新的规律和特点。D.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及其途径。E.农业创新的理论与方法。

44、农业科技项目的来源包括()。

A.科技成果;B、科研论文;C、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D、技术改进成果;E、引进技术

45、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

A、简洁精练;B、科学性强;C、形象生动;D、幽默风趣;E、朴实无华

46、试验误差包括()。

B、系统误差;B、必然误差;C、相关误差;D、随机误差;E联锁误差。

47、农业创新扩散的阶段包括().A.突破阶段.B.紧要阶段.C.跟随阶段.D.高峰阶段.E.从众阶段.48、社会动机可以分为().A.交往动机.B.利他动机.C.社会赞许动机.D.成就动机.E.利益动机

49、农业推广的程序是().A.选择创新.B.试验.C.示范.D.普及.E.总结 50、写作材料选择的原则一般是()。

A、真实;B、多;C、有力;D、生动;E、第一手材料

四、判断改错

1.农民对创新处于感兴趣阶段时,应该采取小组讨论的推广方法。2.把企业擅长同消费者需要结合起来的经营观念是推销观念。3.一项农业创新,一经推广人员传播,就能迅速得到推广。4.农业推广人员是指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5.影响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6.一般而言,如果把成果的原因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7.落后者农民在认识、试行阶段都比先驱者农民用的时间长。8.根据农业推广程序,一项农业创新应先试验、后普及、再示范。9.只有创新因素影响农业创新扩散。10.动机的产生不需要外界条件。11.农民采用创新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导向。

12.一般而言,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13、落后者农民在认识、试行阶段都比先驱者农民用的时间长。

14、一项农业创新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

15、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

16、动机的产生不需要外界条件。

17.影响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18.一般而言,如果把成果的原因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19、农民对创新处于感兴趣阶段时,应该采取小组讨论的推广方法。20、一项农业创新的技术产量越高,越推广价值越大。

21、农业创新的传播者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22、沟通是一个单向、互动的传播过程。23.影响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24.一般而言,如果把成果的原因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25、农民在对创新认识时,小组讨论效果最好。

2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是农民。

27、关心农民是与农民情感互动的表现。

28、项目验收的方法包括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 29.农民采用创新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导向。

30.一般而言,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31、一项创新出台后,多数人会立即采用。

32、农民对创新处于评价阶段时,应该采取个别访问的推广方法。

33、有形成果比无形成果容易以经营方式推广

34、农民行为的改变顺序是:态度—知识--群体—个体.35.农民采用创新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导向。

36.一般而言,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37、农民在对创新评价时,大众媒介的影响最大。

3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客体是农民。

39、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40、传播使推广人员与农民有情感联系,沟通使推广人员与农民有业务联系。41.影响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市场。42.一般而言,如果把成果的原因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43.农业推广的代表性是指它的方法代表性和结果代表性。44.重复的作用在于降低气侯误差和增加土壤误差。

45.对科学技术成果持肯定态度、积极性高的农民来说,成果示范是最有说服力的推广方法。46.农业创新受传者就是农业生产者。47.影响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48.一般而言,如果把成果的原因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49、重现性是指某项试验在不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仍然获得相同或•类似的结果。50.传播信息对个别农民的问题针对性较强,沟通信息对众多农民的问题针对性较强。51.推广培训的功能主要在于作物产量和品质,发农业生产。

52.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共同点是,随着使用者数量增加,人均占有量减少。53.农民采用创新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导向。

54.一般而言,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55.这种由于处理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就是试验误差。56.间比法用于精确度要求较高的试验,推广中一般不采用。

57.定时咨询是推广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向农民的咨询,包括乡镇推广员和是媒介传播人员的向农民的定时咨询。

58.顾客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真正站在市场的角度上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59.农民采用创新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导向。

60.一般而言,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稳定的因素,将会激发人的积极性。

五、简述题 1.创新的特性? 2.农业推广的作用?

3.作物品种说明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4.农业创新扩散的过程? 5.人类需要有哪些层次? 6.劝说性演讲提供信息的方法? 7.公益性推广组织的行为方式? 8.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9.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应用吸引法来影响农民心理? 10.农业创新市场促销推广的方式.11.农业创新扩散的规律或特点.12.社会动机的类型.13.组班培训的操作传播法? 14.商业性推广组织的行为特点?

15、农民自身因素对采用创新的影响。

16、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应用吸引法来影响农民心理?

17、农业推广的作用?

18、农民的学习特点.19、农业推广人员业务素质.20.劝服公众的原则?

21.公益性推广组织的行为方式?

22、创新的特性?

23、怎样与农民情感互动。

24、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25、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方法。

26、综合评分发的步骤? 27.劝说性演讲提供信息的方法? 28.公益性推广组织的行为方式?

29、农业推广人员怎样认知农民心理? 30、群体行为规律?

31、农业推广教育的时效性?

32、农业创新传播的方法?

33、大众传播法的概念与特点? 34.组班培训的操作传播法? 35.商业性推广组织的行为特点?

36、群体的作用。

37、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

38、农业推广的教学方法。

39、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40、作物品种说明书包括那些内容? 41.大众传播的功能? 42.商业性推广组织的行为特点?

43、农业推广人员怎样认知农民的心理?

44、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

45、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

46、农民的学习特点.47、农业推广人员业务素质?

48、劝说性演讲提供信息的方法?

49、公益性推广组织的行为方式? 50.农业推广人员怎样认知农民的心理? 51.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 52.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方法? 53.农民的学习特点? 54.农业推广人员业务素质?

55、劝说性演讲提供信息的方法?

56、公益性推广组织的行为方式? 57.写好总结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58.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方法? 59.怎样把话说清楚?

60.农业创新人际传播要经历哪些阶段? 61.选择试验地应注意哪些问题? 62.组班培训的操作传播法? 63.商业性推广组织的行为特点? 63.改变农民群体的方法? 64.农业推广教学的基本原则? 65.农业创新传播的方法? 66.大众传播的功能? 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68.组班培训的操作传播法?

六、论述题

1.怎样做好访问农户工作? 2.怎样进行农业推广示范?

3.试述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及推广方法? 4.怎样普及农业创新?

5、农业创新传播的功能作用?

6、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性。

7、县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

8、怎样进行成果示范?

9、农民采用创新的过程。

10、怎样进行农户访问?

1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12、农业创新传播的技巧?

13、农业创新经营传播的程序?

14、怎样选择农业创新?

15.试验误差来自何处?如何减少试验误差? 16.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7.试述农业推广示范的方法。18.怎样改变农民的态度? 19.如何做好方法示范? 20.怎样进行农业创新经营传播?

第二篇: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2.推广服务系统:指推广人员、组织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4.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是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效价:又目标价值,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6.行为操纵: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

7.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身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8.正式沟通: 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以及特定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9农业推广沟通: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推广对象了解需要,提供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推广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10.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11.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11.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13.大众传播法: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14.集体指导法:又群体指导或团体指导,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15.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推广对象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其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1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根据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实际情况,从技术、资源、人、财物等因素考虑,在农业推广项目立项之前,对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讨论起项目是否可行所形成的报告性文字材料。

17.项目申请报告: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18.科技实验报告:是把这种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方法、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写成的文字总结材料。

19.成果示范: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如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示范户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种植场、养殖场、加工厂等,把实验以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20.方法示范: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如公猪去势、产蛋鸡鉴别、果树修剪、西瓜整枝等技术,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21.多因素试验:在同一实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22.单因素试验:在同一实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实验。

23.农业推广培训: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24.农业推广咨询: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其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25.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科技人员在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

26.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27.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有形成果,如农业动植物新品种、新的疫苗,新材料、新型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新的农业器械和设备等。28.农业推广信息:为各类推广对象提供生产与生活咨询服务和有关决策参考、涉及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内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推广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

29.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30.农业推广指导员:就是基层的农业推广人员,是直接开展各项农业推广活动并指导农村居民参与农业推广工作的专业推广人员。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 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队系统两个子系统。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3.创新采用者通常可分为 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 落后者 5种类型。

4.创新采用过程通常可以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实验阶段)和(采用阶段)5个阶段。

5.创新决策的类型主要有(个人选择型)、(集体决定型)和(权威决定型)3种。6.根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 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 和 个别指导法 三大类。

7.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实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和(结果评价)6个步骤。

8.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需要遵循(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基本原则。9.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 单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和 综合性实验3种主要类型。

10.试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11.农业推广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包括 培训需求调查、能力研究、任务分析、工作表现分析 4种。

12.农业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和 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 三大类。

13.咨询具有 服务性、经营性、专业性、客观性的特点。14.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法、精神激励法 和 法律方法5种。

三、简答题

1.现代农业推广模式有哪几类?

答:1.传递服务模式2.合同约束模式3.意识启蒙模式4.参与服务模式5.综合咨询模式 2.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推广工作的内容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扩展到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2.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3.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4.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5.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6.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7.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8.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3.农业推广的社会直接功能有哪些? 答:1.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4.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5.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4.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1.目的性2.调控性3.差异性4.可塑性5.创造性 5.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答:1.共同的目标利益2.合理的奖惩制度 3.自然义务领导人物 4.亲近和友爱

6.简述需要层次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答: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7.简述农业推广沟通技巧?

答: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2.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里

3.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4.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 5.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

6.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7.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 8.强化信息反馈 8.简述沟通网络的分类?

答:1.链式沟通网络2.轮式沟通网络3.Y式沟通网络 4.扩散型沟通网络5.全通道型沟通网络 9.农业推广沟通由哪些要素组成? 答:1.推广内容信息 2.推广方法沟通 10.创新的特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答:1.相对优越性2.一致性3.复杂性4.可实验性5.可观察性 11.创新扩散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突破阶段2.关键阶段3.自我推动阶段4.浪峰减退阶段 12.创新采用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2.创新决策的类型 3.沟通渠道的选择4.社会系统的性质5.变革者的努力程度 13.简述大众传播推广法的特点?

答:1.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2.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3.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的 1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

答:1.准备阶段2.问题确认阶段3.方案优选阶段4.行动阶段 5.信息反馈与成果扩散阶段 15.简述农户访问的基本要领?

答:进行农户访问的推广人员在与农民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创造轻松的交谈气氛,必须尊重农民,态度要和蔼;在交谈中,尽可能维持双向沟通,并虚心诚恳、耐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避免触及个人隐私;做好访问记录。16.如何理解推广语言“朴实通俗”的原则?

答:1.要求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诚恳,体现与对方之间的平等与尊重;2.要求讲专业技术问题时要尽量使用农民自己的语言; 3.要求语言要通俗易懂,以便农民接受。17.简述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原则?

答:1.朴实通俗的原则2.深入浅出的原则3.科学规范的原则 4.事实教育的原则

18.农业推广演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1.基于真实性2.突出典型性3.强调吸引性4.满足主题需要性 19.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答:1.实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2.实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3.实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4.实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20.推广人员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方法示范时,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答:1.根据示范对象需求,确定示范教学内容2.根据技术内容的特点,制定示范教学计划

3.根据现场示范的要求,准备教具材料4.根据学员的素质特征,合理安排方法示范环节 21.怎样扩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的影响? 答:1.充分体现农业创新成果的优越性,激发农民接受和采纳新技术的欲望2.提供新技术实施的实际过程,增强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

3.培养技术普及人才,完善技术规程,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22.农业推广培训教师的能力要求有哪些? 答:1.具有与有关各方合作共事的能力2.农村社会经济调研的能力

3.制订和实施农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计划的能力4.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5.培训教学的组织的能力6.培训档案建立和培训报告编制能力 23.简述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

答:1.专题培训2.现场会3.经验交流会4.巡回指导5.科技下乡 6.农业科技展览7.农业科技示范园8.科技蹲点 24.简述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

答:1.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2.信函咨询3.电话咨询4.网络咨询 25.农业推广咨询的新型模式有哪些? 答:1.农业科技家教2.农业专家大院 26.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答:1.四个步骤:(1.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2.观察、思维和实验验证3.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

4、调查总结和完善提高)

2.三种创新(1.新发现2.新发明3.改进与提高)3.两点意义(1.理论上的学术价值2.生产上的实用价值)4.一个前提(得到社会的认可)

27.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成果的质量2.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

3.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和认可 4.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 28.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解聘3.人员甄选4.定向5.员工培训 6.业绩考核7.职业发展及晋升与福利8.员工关系与工作条件 29.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1.项目推广2.综合服务3.技术承包4.技术转让5.技术入股 6.技术开发7.公司加农户8.农民合作组织加农户 30.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答:形态:1.数据信息2.文本信息3.声音信息 4.图像信息5.多媒体信息

基本特征:1.普遍性和无限性2.客观性和主观性3.价值性和共享性 4.动态性和时效性5.可传递性和交换性6.依靠性和主导性 31.农业推广信息的种类和来源分别有哪些? 答:种类:1.农村政策信息2.农村市场信息3.农业资源信息

4.农业生产信息5.农业经济管理信息6.农业科技信息7.农业教育与培训信息8.农业人才信息9.农业推广管理信息10.农业自然灾害信息

来源:1.政府涉农机构2.农业科研机构3.与农民相关的高校和学术团体4.基层实验、示范与推广单位5.图书馆6.涉农出版社7.涉农杂志社和报社8.农业生产资料说明书9.专利文献10.互联网信息

第三篇:农业推广(共)

1、结合你自身的工作实际或亲身经历,谈谈你心中的农业推广是什么?P1

2、如何理解教材中农业推广的定义。请举例说明。P1

3、如何通过农业推广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P4

4、你为什么要学习农业推广?计划如何学习农业推广P10?

5、结合实际谈谈认知原理对你有什么启示?P22-23

6、阐述需求层次理论。P24-25

7、怎样才能达到农民自愿改变行为的目的?P34-35

8、扩散规律说明了什么?P39

9、为什么说创新的关键阶段以后就不需要推广措施的支持了。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P41

10、创新的个体采用过程对提高推广效果有什么实际意义?P43-44

11、创新的纯体采用过程和创新扩散有区别吗?为什么?P38、43

1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创新的采用效果。P46-48

13、案例分析:

在一个村庄中,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里种植着一种高产新品种的小麦,已经有四年了,可他的村庄里没有任何人效仿。只是他的几个亲密的亲戚和朋友才得知有关他试验情况的信息,并且他们种植这一新品种也获得_r成功。直到该创新者第一次种植试验过去四年后,推广服务组织才开始在村庄宣传这一新的品种,然后,这一新品种迅速地为村庄里大多数人所采用。题目:

(1)谈谈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

从宏观大环境看,政策扶持力度有限,法律法规保护不够;从微观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破落、陈旧,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合拍,与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不相称,既影响了农村工作,也制约了自我发展。具体说来:行政干预严重;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指农业推广费用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等。(2)谈谈推广组织是如何使创新得以传播的?【宣传、示范、利益诱导】P120

农业推广作业2

1、哪种推广体系更适合你所在地区的情况?为什么?P51

2、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P60-62

3、为什么说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多元化应该是改革的方向?P58

4、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优缺点是什么?P71

5、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哪种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形式是比较理想的推广方式?为什么?P71-74

6、根据你的观点,如何才能开展好对农民的推广服务?P71-74

7、农业推广计划的编制程序包括哪些步骤?P84

8、农业推广计划包括哪些具体计划?

9、一个好的指标要具备哪些要素?P87-88

10、如何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请举例说明。P84-89

农业推广作业3

1、什么是推广沟通?P100

2、什么是互动?在与农民沟通过程中怎样才能达到互动?P108

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提高农业推广沟通的有效性?P111-112

4、与农民沟通的工具有哪些?你自己能创造一些新的沟通工具吗?P113-118

5、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20

6、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哪种推广方法最好?为什么?P120-130

7、农业推广的具体方法可以创造吗?举例说明。P129

8、参与式农业推广方法与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区别与联系?P130-131

9、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对于基层农业推广人员来说,哪种农业推广技术更需要培养?为什么?P134-140

农业推广作业4

1、你认为开展农民培训的意义何在/P148

2、目前农民培训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虚假培训、培训不到位、培训单位能力不足、培训内容供需错位、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监管乏力,还有多部门齐上阵,重复培训、多头管理等等。虽然以上问题只是个别现象,但导致整体培训质量和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少数地方甚至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就是这样一些问题往往被社会上凸现、放大,并由点推面,进而怀疑甚至否认农民培训工作成绩,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3、如何开展农民培训需求分析?P150-153

4、你所在地区开展农民培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P154-155

5、结合实际,谈谈开展农民培训评价。P156-157

6、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与普通农民的培训有何不同?P151

7、举例说明农业推广监督和农业推广评价的区别。P161

8、农业推广评价的原则是什么?P162-163

9、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推广评价?P163

10、评价以下自己学习《农业推广》这门课程的各个环节。打算如何开展课程论文的写作?

第四篇: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

农业推广:以农民为对象、教育为手段,以新技术、新观念、新知识、新成果、新信息为内容的科技扩展、科技扩散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现代农业推广(p7):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沟通(p42):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形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沟通是双方行为;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集体指导法(p86):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个别指导法(p88):指推广人员通过与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参与式农业推广(p91):是国际社会在扶持发展中国家中形成的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农业推广人员根据农民行为改变原理,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自身生产和生活状况分析、资源分析、需求分析、农业创新学习和应用以及项目制定、实施、监督、评估和验收过程的主动参与性,发掘和培育他们在促进农业创新扩散与农村区域发展中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和增长点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可行性报告(p109):指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某项推广项目的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论证该项目推广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

项目申请报告(p109):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调查报告(p110):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反映客观事物及问题的书面报告。

科技实验报告(p112):农业推广中的科技实验,是为了考察农业科技领域某个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特性、效果或适应性而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内从事的研究活动,以便取得有价值的结果、结论,为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科技实验报告就是把这种试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方法、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写成的文字总结材料。

单因素试验(p122):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实验。

多因素试验(p123):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各个因素都分为不同的水平,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即为试验的处理或处理组合。

业推广的成果示范(p132):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如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户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种植场、养殖场等),把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常用的方法之一。农业推广的方法示范(p142):指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其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培训(p147):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农业推广咨询(p167):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第一章 导论

一、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p8)

1、直接功能: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优化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农村组织发展;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二、课后习题(p17)

1、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年通过的。

第二章 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

一、农业推广工作的服务对象(p19):农民家庭及其个体;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下属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国有农垦企业职工。

二、人的行为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p20):目的性;调控性;差异性;可塑性;创造性。

三、动机的作用(p23):始发作用;导向作用;强化作用。

四、我国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农民的社会、经济、科技采用与购买行为)特征(p27)

1、农民的社会行为:交往行为(以感情为重;注重伦理;非契约性);社会参与行为。

2、农民的经济行为(p29):(基本特征:趋同性、随意性、短期性、个体性)经济决策行为;投入行为;生产经营行为。

五、课后习题

1、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C)

A、动机 B、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2、同一群体的成员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间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之间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D)

A、从众 B、模仿 C、感染 D、相容

第三章 农业推广沟通

一、沟通的作用(p43):利于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使组织良性运行并有效决策;促进社会的变革发展与人类的进步。

二、沟通的分类(p44):根据沟通者之间有无组织关系依托进行分类(正式沟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交叉的沟通;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不同进行分类(语言沟通: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非语言沟通:有声沟通、无声沟通);根据信息传递者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交换进行分类:单向沟通(讲座、演讲、广播、电视等)、双向沟通(咨询、小组讨论等)。

三、农业推广沟通的作用(p54):了解现状与需求,确定推广目标;建立感情,产生合力效应;提供咨询,解决问题;帮助农民进行预测、决策;监测评价,修正错误。

四、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p55):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p59):正确的行政引导;推广部门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强化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农民的参与和互动;技术推广应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积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善于发挥其他组织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

六、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p6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理;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强化信息反馈。

七、课后习题(p63)

1、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噪音。

3、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递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扩散型。

第四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一、创新采用的过程(p70):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采用或放弃阶段。

二、创新决策过程(p71):知识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证实阶段。

三、课后习题(p82)

1、创新采用过程通常可以分为5个阶段。

2种类型。

33种。

第五章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一、大众传播法的特点(p84):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p85):文字印刷品媒介(报纸杂志、墙报、黑板报、书籍);视听媒介(广播、电视、录像、电影、网络)。

三、大众传播法的应用(p86):

1、介绍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等,让广大农民认识新事物的存在及其基本特点,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2、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相关信息(家政和农业技术信息)。

3、发布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自然灾害警报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

4、针对多数推广对象共同关

心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5、宣传有关农村政策与法规。

6、介绍推广成功的经验,以扩大影响。

四、集体指导法的特点(p87):指导对象较多,推广效率高;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五、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p87):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参观。

六、个别指导法的特点(p89):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七、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p89):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

八、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p100):

1、项目选择与确定。

2、小面积试验。

3、成果与方法示范。

4、培训与咨询服务。

5、普及推广。

6、结果评价。

九、课后习题(p105)

1、根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三大类。

2、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6个步骤。

第六章 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运用

一、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原则(p107):需要性、创新性。可行性。

二、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原则(p116):朴实通俗的原则;深入浅出的原则;科学规范的原则;事实教育的原则。

三、课后习题

1、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需要遵循3个原则。

2、农业推广语言的运用需要遵循个基本原则。

第七章 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

一、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分类(p122):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性试验。

二、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p124):

1、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

2、实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3、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三、按照误差的来源,可将试验误差分为(p129):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四、试验误差的来源(p130):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性;实验外界条件的差异。

五、课后习题

1、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种主要类型。

2、试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

第八章 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

一、农业推广培训的特点(p147):时代性、显效性、针对性、季节性。灵活性。

二、农业推广培训的目标(p149):

1、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农村干部队伍。

2、培养一支精干的农民技术队伍。

3、培养一支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农民队伍。

5、培养“永久牌”的农民培训者。

三、农业推广培训需求分析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p151):监督、调查、分析。

四、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p156):专题培训班、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巡回指导、科技下乡、农业科技展览、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蹲点。

五、课后习题

1、农业推广培训的主要特点是。

2种。

3个特点。

第九章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p173):按成果性质分类(农业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研究成果)。按成果表现形式分类: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新品种、新疫苗、新材料等);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二、课后习题(p192)

1、农业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2、根据成果表现形态的不同,可将农业科技成果分为两大类。

第十章 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

一、课后习题(p216)

15个方面。

2、从社区的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冲突模式和社会场域模式,犹豫着3种模式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

引申出来的,所以称为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一、课后习题(p235)

1、2、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中,皆包括数据库。

第十二章 农业推广经营服务

一、课后习题(p254)

1、营销“4Ps2、连锁经营一般分为正规(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自由连锁3种形式。

3、第十三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

一、课后习题(p271)

1、种。

2、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法规方法、经济方法、激励方法和教育方法5种。

3、第十四章 农业推广人员

一、农业推广人员通常分为(p273):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农业推广督导人员、农业推广技术专家、农业推广指导员。

二、农业推广指导员(p276):是基层的农业推广人员,是直接开展各项农业推广活动,指导农村居民仓运营推广工作的专业推广人员。其工作职责:

1、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与计划。

2、拟定各类推广计划。

3、向农民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并将农民的有关情况向政府报告。

4、协助地方建立农村社会组织,选择并培训义务指导员。

5、向上级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争取社会资源,以加强地方的农业推广活动。

6、与其他推广人员保持良好的联系,向上级机构或督导人员反映当地的问题,以调整农业推广方针与政策。

7、评估地方推广工作成果,并提出工作报告。

三、课后习题(p292)

1、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差异,通常将农业推广人员划分为4种类型。

25种。

第十五章 农业推广计划

一、课后习题(p317)

1、农业推广计划体系包括的32、种。

3、农业推广项目验收的方式一般有现场验收、会议验收和检测、审定验收3种。

4、种方式。

5、第十六章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一、课后习题(p336)

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主要有认可作用、决策作用、学习作用、强化责任作用和增强能力作用5个方面。

2、3、种。

4、第十七章 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

一、课后习题(p36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颁布时间是

2给。

3、美国有关合作农业推广工作管理体制的谅解备忘录规定,各州赠地学院同意建立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站。

第十八章 农业推广研究方法

一、课后习题(p385)

14个阶段。

第五篇:农业推广硕士复习题纲1(精简)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复习大纲(202_年)

1.结合实际,试论如何实现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中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而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应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近几年中央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在加大,而各级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仍偏少,应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的原则,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

二、稳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要靠科技,只有稳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把最好的技术和服务送给农民。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并不断增加业务经费,提高人员工资待遇;完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网络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切实改善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环境;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健康运转。

三、培养农村乡土人才

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农村具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应充分发挥这些乡土人才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开发利用好农村乡土人才,通过积极引导,把他们培养成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头发展现代农业。

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要实现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建议各级政府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吸纳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人员的作用,努力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科技问题。

五、加强对台农业合作与交流

台湾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设施农业、精致农业、观光农业具有很大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加大涉台农业合作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大力宣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和典型事例,开展农业科技交流。

2.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问题有哪些?

一、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多年来由于受粗放型农业经营的影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还没有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也不够重视,在科技开发上的投入很少,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还不到2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目前龙头企业普遍没有设立独立的研发部门,我们就用龙头企业的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2 % ,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而占到5 %的企业在市场才有竞争力[3 ].而我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此比重202_ 年为1.54% ,202_ 年为1.60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比重202_ 年为1.20 % ,202_ 年为1.05 %.说明我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技术型人才缺乏,限制了技术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科技创新更为重要,掌握高新技术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内部员工的科技素质对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我省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科研经费缺乏,研究力量不足,科技人才与熟练工人严重缺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低.四、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加强龙头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加快科技创新有强力地推动作用,但我省龙头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小于3 % ,建有企业自己的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的只占10.6 % ,产品中具有知名品牌或著名商标的也只占60 % ,能够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就更少了.而且专利意识淡薄,很少企业和机构去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地保护创新成果所能获得经济效益.这些都不利于调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3.什么是农业高新技术?农业高新技术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产生的新发明、新发现和创新。农业高技术是指其基本原理及概念主要建立在农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当时农业科技发展最高水平基础上的,处于发展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新技术是相对原有的传统技术和旧的技术而言,是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对原技术进行创新、发展、替代而产生的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一、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三、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四、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

五、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

六、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

4.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为正确制定、有效管理和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应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成果的科学分类。

一、按研究的性质分类:①基础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农业科学领域中以认识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而取得的成果;②应用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为了实现某种实用目的,运用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物质技术或方法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行之有效的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新品种等方面的成果;③开发性研究成果,又称发展性研究成果或推广研究成果,是指为在生产上尽快推广应用性研究成果而进行的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

二、根据专业管理范围分类:我国大农业管理一般将农业分为五业,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及副业。据此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①种植业成果②林业成果③畜牧业成果④水产业成果⑤副业成果。

三、根据科技成果的职能作用分类:①具有经济职能作用的成果,凡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②具有社会职能作用的成果,指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虽不能产生直接的、近期的、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但能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③具有认识职能作用的成果,对于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四、根据表现形式和商品化难易程度分类:①物质形态成果,又叫物化性成果,即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成果;②技艺形态成果,又称方法技术类或非物化形态成果,此类成果无物质形态,二是以技艺的形式通过各种载体存在和传播;③知识形态成果,以论文、报告等知识形态而存在,不能进入技术市场交易。

5.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尚未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体现在科技人员中则是重研究、重论文、重评奖,体现在领导层则是没有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保护制度不健全,保护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构尚不健全,大部分研究所没有或只有兼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三、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制约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目前,国家各级科技投入是我国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主渠道,农业科研经费相对较少,普遍存在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人才流动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人才的流失,还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有些单位的某些研究领域出现人才断层,给科研工作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五、科研管理工作中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缺少可操作性的办法,对科研单位转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估计不足,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使得在科研、开发等环节上出现不少漏洞和问题,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的流失。6.对于做好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单个农民是无法进入市场的,通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是使分散较小的农民进入市场的最好途径,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对我国小规模的农户来说,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保护自身利益更为必要。因此在现阶段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意义更重大。

一、通过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分散农户只有组织联合起来进入市场,才能降低费用,让消费者、生产者都从中获益,并提高农业竞争力。在日益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生产中,农民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信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同样需要通过合作组织提供,以使得成本降低,信息可靠而不受欺骗。特别是资金要素,通过合作组织汇集资金和获得贷款的数量和可能性都比单个农户大大增加,而且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合作组织是农民与政府对话的最好渠道

新型合作组织是由农民自愿建立起来的,由农民自己管理,代表着农民利益。在与政府接触中,对话更直接,通过合作组织可以把农民的要求地反映给政府,政府的政策也可以通过合作组织传递到广大农民中。合作组织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

三、合作组织在经济往来中能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

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体制处于大转换中,在城市化非农化和社会利益结构大调整中,农民利益常常被侵占,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克服个人力量弱小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在对外关系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对外谈判要由农民自己的组织出面,政府是无法代替的。这些都需要有农民自己的组织。合作组织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合作组织的发展可以替代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的某些功能

专业合作组织在政府的帮助下向农民提供服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形成直接高效的服务机制,又可以精简乡镇机构、人员。

五、合作组织是帮助农民进入工商业的最好形式

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民要转移到工商业中,而不仅仅是分享工商业的利润。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外,更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最好的途径。因此,今后的发展,不只是要求工商业向农业延伸,而且要通过合作组织农民向工商业进军。

六、合作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民不仅要增收,农村的卫生、文化事业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民自己的大事,也要由农民担任主角,自己作主,合作组织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社会建设,也是许多国家采取的方式,我国应加以借鉴。

7.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哪些障碍?

一、专业合作组织的覆盖面小, 其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从全国规模看, 专业合作组织的覆盖面很小。中国科协是最早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单位。按照中国科协统计, 202_ 年底, 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的人数为659 万, 仅占全国农户的3.1%。据供销社统计, 202_年底, 参加供销社系统所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的人数为530 万, 仅占农户的2.5%。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民专合组织资金缺口大, 有的地方虽制定了优惠政策, 给予信贷扶持, 但贷款额度极其有限, 使得这些组织虽然在运行, 但运行不畅, 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专合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 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合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四、地位不明确, 管理不善

1、农民及政府对组织认识不够, 重视不足。一些涉农部门干部对组织目前的状况不了解, 甚至认为组织是空架子,无多大作用。

2、行政色彩浓。大部分农民专合组织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兴办, 行政事业官员牵头, 导致组织业务由业务主管部门主管运作, 经费由政府筹集, 组织成为政府权利的延伸, 形成官办农村专业的局面。很难真正体现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民间经济组织特征。

3、组织内部本身管理不善。部分农民专合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管理体制不善, 定位不准, 服务功能弱;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 组织松散, 活动流于形式或开展不利, 名存实亡。

五、技术服务不到位

1、符合农户需求的基本技术传播不到位。组织由于经费, 技术等原因, 难以满足会员们的基本技术需求。

2、农户往往是农业推广行为的被动接受者, 缺乏对组织推广行为的影响力。组织推广什么技术、采取什么方式推广,乃至推广效果的好坏, 会员普遍缺乏发言权。

3、推广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农民专合组织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 没有先进的手段传递信息。

8.纵观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谈谈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发展的启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扶持及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可以带给我们以下重要启示:

(一)遵循“自愿、民主”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自愿入社”和“民主管理”是国际合作社联盟的两条重要基本原则。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由农民自己创办的少,由农民以外力量“领办”的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依托单位往往就是合作社的“领办”主体。由于领办主体往往也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投资者和资源、信息的拥有者,它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居于强势地位,这种强势地位若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就极有可能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二)改善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的适度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自发经济组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相对缺乏,这就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和帮助。政府是其中最主要的外部力量之一。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该在承认和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和适当的制度和资金支持。

(三)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外必须以提高经济绩效,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否则,组织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联合,积极借助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市场竞争优势,调整和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在联合中发展壮大自己,从而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9.论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技术推广之间的关系。

10.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看,在建设新农村方面,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水平和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它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个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据统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一般农户的收入通常要高出20%。

二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都是依托本地特色产品或产业兴办起来的,通过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及技术服务,加快了科技进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将农民组织起来,提升了农户的市场谈判地位,解决了日益突出的高度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培养了新型农民。农户成员通过共同制定和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农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养成了农民的集体观念,同时学到了技术,提高了农民素质。对农民在养殖业、种植业方面提高生产技能和水平,外出务工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完善了乡村治理结构,推动了基层民主管理。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成员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锻炼和提高了农户成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能力,推动了基层民主管理。

六是改变了乡风习俗,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和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合作及民主意识,还提高了农民素质,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乡风习俗,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强化扶持,正确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共5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