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1-107072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9 02:33: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第二周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周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调控能力,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打破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使得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的同时,也承受着惨痛的代价,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破坏反作用于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人类的命运。人类若想要长久地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和谐相处。所以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者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2 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发展目标上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公众的自身素质,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地发展,又要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清洁优美,最终达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一致。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一)人口方面的挑战

(二)资源方面的挑战

(三)生态环境

方面的。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科学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靠的知识,但不一定一直是最可靠的知识,因为社会一直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一直在进步,现在所认为“最可靠的科学”有可能在将来的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成为谬论。换句话说,科学不是应该免于怀疑与批判。科学只是反映当时人们对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接近于规律的本质。只有不断的怀疑和批判科学才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所以不应该有什么认识论上的特权,而应该与时俱进,逐步完善甚至改变,要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第四周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

我认为科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从很多方面来考察它,才能看得比较清晰。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科学通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科学知识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因此也不是最可靠的知识,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它可能只是对现实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解释。而且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我们这个社会将停滞不前,科学将得不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指导人类改造自然。

3.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应当说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人为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诸如有关当事人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经济利益、专业背景、伦理观念、心理状态和价值目标之类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必然会对科学知识的内容或表达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经过科学家的主观努力或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而避免或减少,有些则无法避免甚至倒是应当主动予以考虑和加以利用的。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方面:

一、团队的支持。一项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产生虽然离不开个人,但往往更离不开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科学知识的产生是一个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渐变和完善的过程。

二、社会经济的需求也会对科学知识的产生起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知识的产生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源的保证。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

四、教育因素也是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重要的社会因素。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科学技术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

五、政治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科技的发展成为各国“无硝烟战争”的主战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但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而且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说到底,社会因素乃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

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第五周

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我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将技术的本质定义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总之,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我认为技术与人的关系为“人利用技术,技术被人使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实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技术与人是在矛盾中共同发展的,技术是由人开发的,技术的产生也是人类造成的,技术产生之后,人们会利用技术去生产一些产品以服务社会,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人们肯定会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会促使新技术的产生,所以技术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技术。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史,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创造出了前几千年都不可比拟的物质文明。今天,人类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并已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与推动力的知识经济构架。科学技术更加彰显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我认为i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当然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

临着技术的挑战。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还要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违反自然规律滥用技术,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违背社会伦理滥用技术,比如滥用克隆技术,克隆人类,可能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我们以核能为例,核能可以为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能源,如核能发电、核驱动力机械构件,但是核武器的滥用,会导致数十万人瞬间丧生,对地球生态环境也带来严重的破坏。

第六周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是:主张科学与价值无涉,科学客观地、不带价值倾向地、不带感情因素地了解自然,追求真理,科学对它的应用不负社会责任;科学家在考虑科学问题时对社会采取超然的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许多科学家们都大致采取这种态度。至于它是否中立,我觉得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科技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别人,不以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地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作出判断价值的,都不能是价值无涉的,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的。特别是在当代,由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大大地改变了世界,它造福人类同时也能毁灭人类。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和对科学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负有伦理的义务,而且对更广阔的社会负有道义责任。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具备两重性的。

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答:我认为科学研究是有禁区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只是它必须被严格地限制在实验室的范围之内,而不会扩展到社会上去,他们认为,可科学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前进,其势是不可阻挡的,基础研究不必为自己的后果而负任何责任。然而如果这些研究成果要走出实验室,就得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应该是预先制定的。未来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因素之一就是技术得误用或失控。与其他各种的因素相比较,这大概是最可能发生的、最有条件避免却又最容易被疏忽的一个因素。比如现在的很多研究都是超出了伦理范围等等。还有像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某些生物技术的滥用,要是不及时阻止都将会导致更为深远的灾难。所以还是要呼吁一切从事前言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心怀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他

们不但需要对于研究工作的激情,而且需要对于社会的冷静思考。他们有责任非常谨慎的估计自己的研究工作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设置禁区应该如何周密论证,怎样防止轻率决策,这里是需要探讨的。为了人类长远与和谐的未来,有太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深入思考。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答:人类社会发展,许许多多的发展我们都把它归到科技的进步。科技造福于人类,但是科技本身是无价值取向的,而有人却在错误的价值取向下使用科技,就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利用科技犯罪,不经过论证的人体试验,活体试验,过渡污染环境等等。问题很多,所以,在使用科技的同时,使用科技的人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了价值观作为指导,就能利用科技发展出造福于人类的技术来,人们就在加以利用,就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应该在人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再去发展对人类有利并长期发展的科学技术。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答:下面,我将就以克隆技术作为讨论的论题来进行案例分析。克隆技术发展至今一直面临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社会、法律之间的争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克隆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运用。一个就是治疗性克隆技术,就用运用克隆技术,取出胚胎中的干细胞用于培育不同的胚胎组织甚至是器官,用于移植以治疗疾病。第二个就是生殖性克隆技术,它与治疗性克隆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指利用克隆技术大批量的培育新的人类个体。前者是我国所倡导的、支持的。这是因为它利用了科学技术为我们人类创造了福祉,同时它也尊重和保护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伦理底线。而生殖性克隆破坏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它会诱发伦理道德的颠覆、社会的混乱和乃至于人类的生存。从这个例子我们充分可以说明伦理道德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伦理道德的功能不在于为科学技术保驾护航,而在于为科学家的行为设定规范,对受这一行为影响的人们提供保护。

第七周

Q: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技与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成为广为探讨的问题。关于科学家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承担伦理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是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但对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无可奈何。

二是不承认科学家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科学技术被用于何种用途与科学家无关。

三是认为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还有义务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比如促进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增进人类的福祉、促进科学传播与技术推广、对科技应用进行评价及预测以趋利避害等。

对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科学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吗?如果有的话,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等,谈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A: 我比较赞同第三种看法。科学家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个体,他们与社会息息相关,是社会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其社会责任主要包括:

一、对自然负责。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臭氧空洞、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出现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成果的不当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全方位地威胁着整个地球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要对研究成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

二、对社会的发展负责。一个科学家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产生有利亦或是有弊的影响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造福人类还是祸及人类漠不关心,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

三、对人类的安全负责。就如今的大数据的发展而言,如若科学家没有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对于每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如同赤身裸体,毫无隐私可言。这将使得人们产生恐慌感,对人类的安全也是不负责任的体现。

科学家应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

第八周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主要是科技的正面效应,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变革层面进行分析)

答: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经济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

①物质层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物质文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②精神层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精神文明受到物质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政治层面: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科技的发展则能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地政治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

答: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及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现代科技发展也造成对人的异化。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作为生物的人的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甚至丧失,科技的飞速发展反过来造成了对人的异化。

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答:①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②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

4、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答:①我们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比如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最根本人的创新因素。上层建筑和人的创新的因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才能发展的,毕竟这一切都是经济结构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在,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第九周

Q: 根据一些有识之士的诊断,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的困境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或者分裂。根据他们的理由,在教育体制上,专业教育的分科化已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在学科性质上,科学的日益强势和科学自诩的与价值无涉使得受教育者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如此等等。然而,“科学”和“人

文”究竟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的目标是什么?又在何

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存在对立或者鸿沟?科学与人文之间是否存在融通的可能?又该如何融通呢?

请自行查阅有关“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或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谈谈你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A: 科学就是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其形成完全不以人类为基础,泛指一切脱离人类后,仍能够形成的东西。科学的目标是探索自然世界客观规律,有效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世界。

人文是指社会科学,指一切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一些衍生物,它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其集中目标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及爱护人。

科学和人文的鸿沟依然存在,表现在一是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而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二是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使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下降。三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与隔绝。

科学与人文虽然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目标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目标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举例说明,科学与人文是造飞机与开飞机的关系。没有科学精神,飞机造不出来,没有人文精神,不能正确驾驶飞机,方向盘掌错了,用于贩毒、搞恐怖活动,后果不堪设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与人文不应孤立对待,更不可相互排斥,实际上,只有两者互相促进相互依存才能使人类的文明前进,使人的身心逐渐完善。

何谓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和

缜密思考,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矛盾或疑难。

科学问题的发现途径存在于五种矛盾之中,主要有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不同学科或不同学派的理论之间的矛盾、经验事实相互协调统一的矛盾、科学事实游弋于已有理论的矛盾、请基于你的学科背景给出理由,捍卫或者反驳其中一种立场。

我比较赞同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科学研究就是解决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人们总是先经历学习阶段,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现前人没已有理论落后于实践诉求的矛盾。任何一个科学问题都不是在虚无中产生,而是建立在相关的已有成果交织的背景之上的。提出科学问题需要应用多种思维方法。

首先科学问题是指出现在科技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出现在非科技研究领域中的问题诸如宗教问题、政治问题等都不是科学问题而是非科学问题.其次即使是出现在科技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也不都是科学问题。有些问题受目前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其求解目标和应答域尚不明确,这些问题还不能称为科学问题。但即使各种解决的条件还没有实际地给出,解决的办法也没有立刻步入轨道,但在原理上正确提出的问题,是可以称为科学问题的。

何谓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与那些毫无根据的臆造和迷信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预测性和易变性的特点。科学假说是在现有的实验、观察材料和科学理论基础上,对未来或未确定事物的一种假设的推测性的解释,是科学性和预测性的统一,同时兼有容易发生变化的性质。

科学假说就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假定性解释。它是用来回答由事实提出的问题,并且是可以经由事实进一步检验的。科学假说是对自然奥秘的有根据的猜测,它是人类洞察自然的能力和智慧的高度表现。科学假说与宗教迷信等蒙昧无知之类的胡说是根本不同的。任何假说的提出都以一定的相关事实作为支持它的经验证据,也以一定的相关原理作为论证它的理论前提。假说作为一种猜想,它是在科学知识的土壤里生长的。

科学假说同科学理论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一开始往往是借助于科学假说开辟的方向,因此,科学假说往往是科学理论形成的前奏,对科学理论的形成功不可没。

有解决的问题,从而进入研究阶段。

观察只是为了得到问题,是问题之前的一个步骤,假设是得出问题之后提出假设,又是问题之后的一个步骤。所以观察还是为了得出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观察都能发现科学问题,只有提出科学问题,才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始。如果观察的现象是不与当时现行理论构成矛盾,不构成问题或者说没有发现问题,那么将不能引发科学研究,或者对于所观察的现象不能提出问题,也不能引发科学研究。只有利用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找出了矛盾,才能引发科学研究,提出假设,最终解决问题,得到新的理论来指导生产和生活。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1.解析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传统中医典籍启示下研究青藁素获得成功并获得今年诺贝尔奖,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既是中国医学界首次荣膺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的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目前很多人并不看好中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药疗效过慢服用不便且口味苦怪、中医诊治手段单

一、惯性思维阻碍发展、就业艰难后继乏人。

但是,此次屠呦呦获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恰恰体现了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科学始于实验,具有探索性、冒险性以及创新型。科学技术方法轮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科学性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属性,它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能够实现具体统一的属性(是否科学,科学的是指科学性)。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实验过程,正是体现了探索性、冒险性以及创新型;而中医的独特正是体现了辩证思维。所以,整个过程从始至终就是科学的,正是中医在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具体统一性的体现。通过自身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实现了中医的科学、实践的统一,既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也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

传统的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价值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中医药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治病有其独特之处、其潜力也正在凸显,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医药新试剂也在时刻彰显者魅力。通过,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在传统中医典籍启示下研究青藁素获得成功并获得今年诺贝尔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正视显示,展望未来,中医药事业前景广阔,必将大有作为,必将同西医药并存和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2.简答题:人工自然观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什么?

大自然创造了人以后,人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就不断地创造大自然.在人创造活动的作用下,一部分天然自然就逐步转化为人工自然。人类既要依赖天然自然,又要设法超越天然自然,进而开始了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于是,在天然自然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工自然界。“‘人工自然就是自然改造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技术哲学的逻辑起点。”“技术是实现 自然界人工化的手段和方法,人工自然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技术化自然或技术的意义。技术哲 学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关于人工自然的哲学,或首先是关于自然界人工化的哲学。”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无论人工自然界如何发展和完善,它终究不能取代天然自然界。面对两类自然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不可能放弃人工自然的创造,重新回到原来的天然自然,也不能舍弃天然自然,无视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侵害,仍按过去的模式来发展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的并存永远是人类的需要。那么,只有协调两者的关系,关键在于调整人工自然的创建模式,对现有的人工自然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创造第三类自然生态自然。

3.简答题:默顿科学社会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默顿规范”是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1942年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来的。由于二战中出现了对科学家的迫害和对科学研究的干涉,基于对科学家和科学命运的思考,默顿提出了科学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部分,科学家的行为是受特定规范制约的,这些规范指的是普适性(Universalism),“共有性”(“Communism”),去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Organized Skepticism),简称UCDOS。

真理性诉求,不管其来源如何,都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标准,只要求与观察和早已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一种学说不管是被划归为科学之列,还是被排斥在科学之外,并不依赖于提出这一学说的人的个人或社会属性;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都与此无关。客观性拒斥特殊主义,实际应是,科学上被证实的规律的东西以其特定的内容反映客观过程和关系,而不接受任何强加的特殊有效性标准。

公有性是从财产公有性的非专门的和扩展的意义上而言的。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因此它们归属于科学共同体。它们构成了共同遗产,其中作为提出者个人的份额是极其有限的。用人名命名的定律和理论并不表明它们为发现者及其后代所独占,科学界的惯例也没有给他们以特权去随意使用和处置。因而命名法,如哥白尼系统,波意耳定律等,只是一种记忆性和纪念性的形式。科学的公有性还反映在,科学家承认他们依赖于文化遗产,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共同的。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只在于表明他受惠于公共遗产的观点,并承认科学成就在本质上具有合作性和有选择的积累性。科学天才的谦逊不能简单地从文化上加以说明,而应认识到,科学的进展是以往的人与现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无私利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与利己主义行动无关。这些等同混淆了分析的制度层面与动机层面的问题。求知的热情、无尽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和许多其他特殊动机都为科学家所具有。但把问题放在不同的动机方面似乎没有找对方向。其实正是对大部分动机的不同形式的制度性控制决定了科学家的行为。因为一旦制度要求无私利的行动,它就以惩罚为代价要求科学家遵从这一规范,而当这个规范被内化之后,它就以心理冲突为代价。无私利性的规范向实践的转变,通过科学家对其同行的最终负责而获得有效的支持。社会化情操要求与权宜之计之间的充分协调,将有助于制度的稳定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与科学精神特质的其他要素都有不同的关联。它既是方法论的要求,也是制度性的要求。暂时的悬而未决性和借助于经验与逻辑的标准对观念的客观审视,经常使科学陷于与其他制度的冲突之中。科学旨在寻求关于事实的答案,包括潜在性的问题,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因此会与其他关于这些相同问题的认识发生冲突,这些认识已被其他制度具体化而且常常仪式化了,科学研究者都知道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间的不同,也清楚在这两者中,一者要求绝对无疑的尊崇,另一者则要求作客观的分析。

4.论述题:结合农业生物转基因的风险,谈谈科学家的自然责任和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遗传工程一直被“神化”,被宣扬为农业发展的新革命,而对它的负面危害却很少谈及。转基因生物破坏生态系统、转基因生物作为新物种破坏环境、杂交作物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污染、转基因生物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已经产生怀疑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求真——探索自然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求善——把握研究方向,促使科学为人类造福

务实——进行科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抵制伪科学

科学家社会责任淡化原因

科技行为主体的扩大是科学家社会责任模糊 当代科技经济强大的支配力是科学家责任缺失

科学政治功能与科学家社会责任间价值取向的矛盾使科学家处于两难抉择 科学体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是科学家陷入责任冲突的困境 社会责任的道义本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两点伦理问题:一是科人员的诚信问题,二是对独立人格和对生命的尊重问题。

诚信。诚信即诚实和公正,它是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散播科学成果的基本准则,也是做人的根本准则。科学家失信的行为不断发生不仅会 降低民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也会降低对科学知识的信任,影响科研的健康发展。

独立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关爱生命和尊重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善。在各种科研 活动中,最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是不伤害生命。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实现其他一切社会价值的基础,是一切价值的最终目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不应被作为科学或私欲的牺牲 品。人们有义务不伤害他人的肉体(疼痛、残疾、死亡),不伤害他们的精神(权利的侵犯)。保护 人的自然生命及其健康是各种伦理原则的核心;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是人类道德体系中最基础的道德。

科学需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但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和伦理,自由探索保证了科 学的纯洁性和持续动力,而伦理则规范着科学自身发展的方向。科学家如果不遵守科研诚信原则、伦理原则最终伤及的不仅是科学家个人,更是整个科学。正像((Science))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 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所言:“其实,每个科学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但在这个过程 中,科学家不能违背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准则。否则,再伟大的科学成果也会黯然失色”。“从纯科 学角度看,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富有成效。但我们都认为,美国研究者在这件事上犯了一个明 显错误:不该对参与实验者及其家人隐瞒真相孩子们在实验中将食用转基因大米。这么做是故意欺骗 和隐瞒,是违背科学家精神的行为。无论是什么实验,参与者都有知情权,有权了解潜在风险。科学并非没有禁区,科学家应该在自由探索和伦理责任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通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答: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描述,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其次,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是变化发展的。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机械主义自然观弥补了这一缺陷,吸收了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但是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答: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机械唯物主义否定了辩证性,用机械的观点看待问题,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答: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同时,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构建当代生态文明提供了方法和途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其次,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生态被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甚至是生存危机。因此,马克思提倡的尊重自然、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摆正人类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

4.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答: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技术发展是多种矛盾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答: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第三,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2)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

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答: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答: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答: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创新者在思维时,将事物放在系统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找出与事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也不只是利用某一方法思维,应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不是只凭借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而是详尽地占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及相关知识,运用智慧杂交优势,发挥思维统摄作用,深入分析、把握特点、找出规律。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答: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一)数学方程方法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

(二)数学建模方法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与桥梁;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够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数学实验方法丰富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答: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的作用。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辩证综合地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复杂性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侧重把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复杂性思维把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凸显出来,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状态和性质,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思维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在科学上以多样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为主要特征。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现代科学研究,吸取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积极的成分,提出了观察、特别是实验和理论有双向相互作用的观点;在科学发展中,实验相比理论,实验的实践性更强,因而具有更为基础的地位;实践比理论总是更为积极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论,指引理论的发展;同样,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验更具有理性的色彩。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答: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答: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答: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答:

(一)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紧密关联,并由此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的“清教主义促进英国近代科学的制度变化”,以及“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的解答,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

1.要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所造成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2.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第三篇:202_年上海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讨论题

第二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周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请同学们结合《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思想来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段话的思想根据何在?

(2)对中国的生态文明之建设,你持有何种想法?

答:1)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界与人类是两个不同系列的存在方式,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形式,而人类则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形式。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最高境界。自然界是人的栖身之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界,人是无法存在的。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最高产物。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一般来讲,生态文明是指和谐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良性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产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运行的机制和制度,科学向上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协调创新的可持续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由此保障的人的自由、全面、充分与和谐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周

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37年,在鲁桂珍等人的影响下,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1946年春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他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1995年3月24日,李约瑟在剑桥寓所逝世,享年95岁。

李约瑟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语境中,对他提出的难题作过种种不同的表述。其中规范性的表述包括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构成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有人也将此问题简单地概括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之后,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各种观点针锋相对,经久不息。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个事件,也可以看作是对李约瑟难题的延续。202_年9月3日,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2_文化高峰论坛”上作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舆论大哗,国学家、易学家们纷纷出来批评杨振宁不懂装懂、说外行话,甚至对杨振宁破口大骂。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杨振宁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和与会者进行了激烈争论。

实际上,杨振宁的观点可以说是对李约瑟难题的一个回应。他跟爱因斯坦等人给出的观点相似(“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爱因斯坦《致斯威泽的信》,1953年),只不过他把原因进一步归结为《易经》的影响。他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有5条,其中2条与《易经》的影响有关:中国传统里面只有归纳法而无推演法(即演绎法)的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观念。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但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开,而《易经》的“天人合一”观念却将天道、地道与人道混为一谈。

„„

综上,请问你对“李约瑟难题”是怎么看的?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成立,那么你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参考网络资源或相关文章进行思考和总结。

答:

一、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造成负面影响。

第一,中国封建统治者鄙视科学技术,瞧不起科学技术人才,甚至还利用种种手段迫害科学技术人才。第二,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它迫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封建礼仪,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活动的进行。

二、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对科学技术的阻碍。第一,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严重地抑制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就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失去了前进的原动力。第二,中国社会长期实行的“强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机打的限制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从而直接减少了人们为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机会。第三,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必然导致与外界缺乏交流的社会结构,这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三、中国社会长期推行的八股取士制度对科学技术造成消极影响。从内容上看,所要论述的问题几乎都属于封建伦理道德范畴,根本不涉及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或技术。而且它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述而不作”,这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从结果看,八股取士的这种导向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致命打击,因为社会上的读书人要想追求功名,就必须把全部精力用来读“圣贤书”,科学技术就无人问津了。从形式上看,八股取士保持形式的一致性、稳定性,缺乏创新性,导致了中国学者墨守成规的习惯,也科学的要求相悖。即使有所创新,也要借助“托古改制”这样的理论借口,否则就是妖言惑众,其下场可想而知。

四、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一,中国自然哲学的贫乏。中国古代哲学历来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去关心和探索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第二,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与自然科学所需的思维方式相悖。对任何事都不下极端结论的近乎圆滑的原始辩证思维方式也许并不错,甚至百分之百的正确,但它恰恰是自然科学的大敌。第三,中国哲学的单一化。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周桂钿教授以“物极必反”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来解释“李约瑟难题”。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有了骄傲自大的心态,必然要失败,要衰亡。何时失败、衰亡,则是偶然的。这也不过是物盛而衰的必然性,何时衰败,谁来取代,则是偶然的。深入研究历史,都可以找出每一朝代的衰败的具体原因。那些事实都是必然性通过那些偶然的人物与事件表现出来。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抛开这些必然与偶然,企图从历史传统中寻找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徒劳的。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李约瑟难题是从科学技术整体上来界定这个问题的,而科学与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二者的差异。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之所以能在十六世纪之前的一段相当长时间里使技术领先于西方世界,是因为技术主要以经验为基础,主要是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

第五周

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科学家首先是通过观察获得观察事实,进而基于观察事实通过归纳获得全称形式的理论陈述。也有些有见地的科学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在他们看来,正是难解的科学之谜促使科学家去提出科学假设,进而通过检验假设来增进科学知识(经过检验证实的假说就成为科学理论)。

请阅读教材以及相关资料,试举例说明: 1,何谓科学问题?2,何谓科学假说?

3,请基于你的学科背景给出理由,捍卫或者反驳其中一种立场。

答:

1、科学问题: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科学问题实质上是经验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它主要包括经验事实之间、经验与理论之间、理论自身、理论与理论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2、科学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或规律性的假定性解释。根据已经有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具有四个特点:推测性、合理性、可变性、多样性。任何假说的提出都以一定的相关事实作为支持它的经验证据,也以一定的相关原理作为论证它的理论前提。假说作为一种猜想,它是在科学知识的土壤里生长的。

3、科学始于问题。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确立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的范围和方法。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与理论思维方法不同,科学观察不是通过演绎、类比等抽象过程,而是依赖感官以及观测仪器直接认识外部世界,记录和报道事实。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在环境科学中的关于各种环境问题的提出,重视以及找到或合成可以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的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观察仅仅依靠感官以及观测仪器认识外部世界,其结果并不一定能科学地说明问题,得出的并不一定是科学结论,还需要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客观的理性思考。而且,很多现象我们并不能进行观察,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去研究,通过提出问题从而推动研究取得进展。

第六周

关于技术的本质,一般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技术决定论,重视技术的内在逻辑,认为技术是自主并价值无涉的;一种是技术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决定作用;还有一种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技术的自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作用,它们构成一个“无缝之网”。问题:(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

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这样,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整个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先进的生产力,造成生产劳动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而且增加了使个人得到充分、全面发展的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进步为条件。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和发展,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优化人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自主程度和人的交往范围,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只有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能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人的能力是人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人类享受着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时,这些高科技产品所产生副作用,不仅影响着人的身体素质,在某些时候,更扩大了人性中的恶性,比如高科技武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最终落脚于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但必须满足于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为人类造福。如果不加以控制,随时都会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造福,但并不是绝对的,同样会给人类社会引向灾难。

科学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文化娱乐设施,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着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并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促进思想的解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社会也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还要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违反自然规律滥用技术,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违背社会伦理滥用技术,比如滥用克隆技术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它的应用必须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否则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能还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核技术可以被利用来建造核电站,满足人及社会的用电需要,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但若核技术被恐怖分子利用,在战争中用作武器,那么将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威胁。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技术的应用需要慎重,要掌握好度。

第七周

科技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伦理思考。如科技是不是价值中立的?科技研究有无禁区?从广义来看,除了反思科技本身之外,也要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伦理思考。如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工程伦理等。

就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来看,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对伦理的作用,如扩展伦理范围,提出新的伦理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和修正伦理规范的确定;另一方面,是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如是否科技层面能做的,就是该做的?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等。

大家可从以下某个问题入手讨论: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答: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事件不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都悄悄地加入食品当中。如双汇瘦肉精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合肥染色蛋糕事件、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珍珠奶茶 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等,案例非常之多。细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其现状令人揪心 伴随科技的发展,部分人在享受着安逸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并未同时得到

提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这种悲哀: 科学技术本身,还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类自身呢?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缺失之原因主要是:重商业利润轻科技伦理,科技人员社会责任感和科技道德严重缺失,销售商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食品监管部门责任缺失。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构建之对策思考:技伦理体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成为运用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生产销售部门等全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好各自的领导、监督、生产、销售等功能,才能充分改善目前我国食品业的严峻现实,建立起适合我国食品业发展的科技伦理秩序,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八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伟力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技革命更是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

然而,凡事必有对。当代科技革命正如一把双刃剑,它并非只是意味着幸福、享乐与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愁、痛苦和危机。近一二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消极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现代科技的负面后果同时又在提醒人们,究竟如何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又该如何对待它?

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欢呼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认为科技万能,科技发展可以使人类社会进步,也可以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任何问题,被称为“乐观派”。而有人则认为科技是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问题是人类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认为应停止与限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处境发出哀鸣,这就是“悲观派”。

问题如下: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主要是科技的正面效应,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变革层面进行分析)

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

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答:1.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经济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

物质层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物质文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纵观历史我们很清晰就会看到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人类的物质文明从石器时代开始—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动机时代—原子能和计算机时代。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重要体现。

精神层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精神文明受到物质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17世纪之前,神论和上帝论仍然占主流,但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不断突破,使唯物主义思维形成了主流。

政治层面: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科技的发展则能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地政治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2.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及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

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现代科技发展也造成对人的异化。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作为生物的人的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甚至丧失,科技的飞速发展反过来造成了对人的异化。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那样,“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3.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4.我们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也不要紧,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比如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最根本人的创新因素。上层建筑和人的创新的因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才能发展的,毕竟这一切都是经济结构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在,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第九周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

注释:[1] [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 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

1、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是否是毋庸置疑的? 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因此随着我们自身的发展,对已有的科学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断使科学趋于真理才是正确的。科学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假设、论证和纠正中取得进步。

3、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他们同样重要,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但是二者在发展的历程中又并不总是同步的、协调的,而是常常表现出断裂、矛盾甚至互相冲突的关系。因为学科性质的差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人文学科的发展,表现在人类从规律和技术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往往走在人类建立社会秩序和提升道德知识的能力之前。当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时,人类就很难处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三大关系”的冲击,就有可能面临危机。

对于科学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强大的、无孔不入的科学技术力量,我们必须凭借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方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对于技术的掌控能力;方可防止科学技术力量的滥用,以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侵蚀和物化。尤其是人文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弘扬,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提升人类的教养和德行。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将真正的科学传播给大众,将人文的理念带给科学。

4、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如我们对于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图谱可以破译人类生命科学,解决疾病等问题。但基因科学中关于克隆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有待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考试题0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

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哲学和实践的双重特性。

2.自然辩证法学科包括哪些研究内容?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答:研究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科学论和科学发展理论;3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4科学

技术与社会研究。

学习意义:1.感悟人与自然的辩证法;2.吸取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思想;3.探索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机

制;4.求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5.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6.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增强科技意识,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7.可以提高科

学工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意识

3.简答系统自然观的观点?

答: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是,用系统的观点方法理解和把握自然界。其观点是:1)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2)自然界的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3)自然界的物质系统是有层次的,是不断演化发展的。4)自然

界系统的演化是自组织的,有序的,不可逆的。5)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有其机制。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和哲学资源有哪些?

答: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

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学关、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和技术提

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5.什么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现象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原理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余

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

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现象是指自然界中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自组织理论除耗散结构理论外,还包括协同学、超循

环理论等,它们力图沟通物理学与生物学甚至社会科学,对时间本质问题等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在相当

程度上说明了生物及社会领域的有序现象。

自组织的条件1.边界条件是系统开放2必要条件是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在较强的耗散

中,利用负熵流建立和维护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3涨落: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

因4.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把微小的偏差迅速放大使系统失稳形成新的有序结构.6.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答: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本文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

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

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整体的观念,是说生物(包括人在内)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均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

存在;循环的观念,是指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互相耦合,形成由生

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平衡的观念,认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

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多样性的观念,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它强调

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陈昌笃认为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

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因而保持物种多样性,使人与生物伙伴协同进化,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虽然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有它们独特的运动形式,但都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接近或已超过生态系统的“负载定额”的限度而造成的?。“时空有宜”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7.结合影片《后天》,谈一谈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性或意义?

答:电影《后天》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体现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之思想根源的强烈批判,对人类肆意掠夺大自然的谴责以及对建构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向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另外,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1,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地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8.如何看待科学划界问题?这个问题能够在科学内部解决吗?

答:科学划界就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及伪科学之间的界限。科学划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科学哲学的各大流派所关心的重要论题。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

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证实标准)、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观点(精致证伪标准)、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

科学划界问题并不是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在于现代科学已经从“小科学”变为“大科学”从一种兴趣爱好变为一种职业和国家行为,因此,科学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对科学本质的考察也就不能单纯从科学内部来进行必须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哲学家们也提出科学发展的不同结构和动力理论,其中:

一、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二、科学发展范式理论,三、科学发展的社会观科学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动力问题,除了可以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9.如何理解“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欧洲现象”的观点?

答:科学,从字意上讲,应是指符合宇宙自然现实的正确学问。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理论中的一种方法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与现实与实践与方法相包容且是符合现实的正确学问。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西方的文化现象,它特别地与西方人对于人性的认同有关系,那就是自由,没有自由的理念,就不可能出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的精神。科学并不是一种在所有的主明所有的民族中都能见到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并不是说你只要是个人,要吃、喝、穿、住就得搞科学。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保证人类的物质生活的东西那叫技术不叫科学。也就是说,你为了保证吃好穿好,过着或者过得去或者很富足的生活,用不着科学。在人类的历史上,大部分民族在大部分时期是没有科学的,有科学的民族,也不见得就物质生活很丰裕。所以科学并不是人类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它使得人类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科学是有文化依赖的,所以说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欧洲现象。

10.科学认识要经过哪些阶段?

答:(1)科学认识阶段:选题---收集材料(观察和实验)----思维加工(概念,定律,原理,推论,假说)----验证(逻辑分析,实验)---科学理论建立。

11.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

答:(1)科研选题步骤:1.选题意向,思维倾向和初步打算。2.文献调研与实际考察。a了解有关选题研究状况。b了解有关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3.初步论证。4.立题。

(2)遵循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选题应满足某种需要以判断选题价值。a理论需要。为理论发展做出贡献或创新。b实践需要。能为现实生活或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满足社会需要。2创新性原则。科研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其本质在于创新。所以,应力争第一次涉足,第一流水平,第一流质量。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3科学性原则。选题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一个选题不能与先前被反复证明了的理论发生矛盾,还要以事实为依据。4可行性原则:a主观方面:科研人员的能力、个人品质、知识结构、分工协作人事关系。b客观方面:仪器、设备、图书情报、经费来源。5需要性原则。选题既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进展,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要求用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益。

12.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提出“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请说说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答:不赞同此观点。我们赞同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的观点。

科学发现从问题开始,这是由科学发现和科学问题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科学发现不是重复,不是模仿,而是探索和创造。单纯的已知和单纯的无知,都不是科学发现的起点。能成为科学发现起点的东西,必须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又是能推动科学研究作为目标去解决或寻找的东西。唯有科学问题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科学问题作为一类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把已知和未知,现实和目标,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科学认识中分化出来,使之成为科学发现的起点和目标。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串于研究工作的始终。问题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一旦问题消失,科学的生机将不复存在。有人将科学问题和科学发现的关系比作“种子”与“收获”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当于播下了发现的“种子”,只要勤于探索,就有可能结出发现的“果实”。

13.如何看待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答:1科学研究中的机遇是指科学实践中由于意外的偶然事件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2机遇的最大特点是

意外性3机遇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存在两种情况:(1)意外的偶然发现使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从而加快了科研进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2)本来为了探索某一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和目的,意外地得到了新的发现4机遇导致科学发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5.机遇产生有客观根源,能否捕捉到机遇,有观察者的主观方面原因6对待机遇的正确态度:(1)重视意外事件提供的机遇;(2)不能把机遇看作一种独立的方法;(3)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4.创造性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会出现辨析题有些人认为:“科学家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只需坐着等待灵感的出现便会取得科学成就。”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两道题答案一样)答:此观点错误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创造性思维具有突发性2创造性思维具有跳跃性3.创造性思维具有整体性4.创造性思维具有或然性。灵感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过程。即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思虑成熟而突发出来的创造能力。灵感的产生是创造者对某个问题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和思考探索的结果,它或是在原型的启发下出现,或是在注意转移致使紧张思考的大脑得以放松的时机出现。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对问题长期进行探讨,是捕获灵感的最基本条件。例如大陆漂移假说就是科学家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得到的灵感启发,所以创造性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坐等灵感的说法是错误的。

15.试说科学评价和科学检验的看法?

答: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原因: 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而观察的可谬性会使我们对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可错的。因此,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被抛弃的并非就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据弃的是错了的观察结果,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理论。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在一个理论之中,除了理论中的受检陈述以外,还有其他陈述,诸如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等。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应对错误负责的,并不是受检理论,而是复杂的检验情况的某一部分。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最常见的办法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以保护理论。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假定。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这才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科学理论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和修辞学手段。这些技巧和手段有时候直接嵌入了科学理论本身,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提出者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

16.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本质的解释?

答:十九世纪上半叶,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技术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对技术的本质有过一系列的论述:其一,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把自然科学技术看作“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把工业看作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考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其二,技术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技术属于社会实践范畴,应该被理解为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提出了人类“从事科学技术之类活动”的问题,指出即使是个人从事的活动,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其次,马克思还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科学技术属于一般劳动,是“精神生产领域”。其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在考察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后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与“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最先提出了“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的观点。

17.技术的体系构成要素及特征?

答:技术的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进性与累积

性。技术的体系构成要素: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经验和技能,不同的时期或者时代经验和技能不同。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按被操作和不被操作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是现代技术构成的主导因素。

18.日本学者提出关于技术体系三次的更迭划分及标志?

答:日本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通过对人类技术史的考察,提出在近代技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第一技术体系形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在第一技术体系中蒸汽动力技术是主导技术,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第二技术体系建立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对强大和廉价的动力能源的需求而产生的,其主导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第三技术体系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处于核心的主导技术地位,并已经逐步取代了工业化时代的第二技术体系。19.技术伦理所关注的范畴?

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0.怎样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的思想看待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答: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述了社会环境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而且还着重论述了社会环境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以自己的劳动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机械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对工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恩格斯认为,技术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另一方面,社会对技术的促动与控制。马克思认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技术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制约和束缚,恩格斯认为,社会需要和社会交往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消除技术对人的异化,为技术进步创造更积极的社会条件,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协凋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影响和作用。

第五篇:上海大学202_年自然辩证法讨论组答案

第二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

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

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周

请同学们参考教科书《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第三章的内容,并且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在此基础上对以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 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 “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 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 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1)对于恩格斯以上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3)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答:

(1)对于恩格斯的两段话,我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又是有生命的、能动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然界变得更美好。人的物化与自然界人化,正是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2)目前我国以至全球都存在人与自然界关系恶化的情况,值得人们高度警惕。拿全球气温来说,由于工业、交通等废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以致地球的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的速度愈来愈快。由于地球气温增加,空气污浊,全球水灾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患心脏病、气管炎等疾病的人数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再拿生态环境来说,由于盲目开荒种地,肆意砍伐森林和毁灭草原,以致地球沙漠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在自然资源方面,由于盲目开采和浪费,造成自然资源相当紧缺。我国自然资源不仅不富裕,而且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致力于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优势,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地、协调地发展。将跨越式建设物质资本的机会转化为建设绿色固定资产的现实行动。

当然,不仅自然界制约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就是说,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环境能力越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好,反之亦然。

(3)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出现之后首要的根本问题。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有一种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把客观的自然界看成人的主观感觉复合,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决定自然界的性质和方向。另一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毫无能力,只能任由客观世界摆布。

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卓有远见地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既不要让盲目的自然力量统治自己;又要在最符合人类本性条件下进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或恣意妄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如果不和谐相处,人为地破坏环境都会引发自然的“报复”。

目前,世界正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就中国而言,虽然依赖于煤炭供应的能源结构,对中国未来的绿色转型是严峻的硬约束,但是应该看到,中国转向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一是在物质基础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改造成为低碳性的绿色设施具有一定的限制,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尚在发展之中,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至少还要发展20年,因此有可能在早中期阶段就规划建设所谓绿色的固定资产;二是治理结构方面,中国政府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和领导能力,只要大方向对,许多在市场化的发达国家难以成功的大事情往往有条件在中国办成功,低碳经济革命也不例外;三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中国人善于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因此有可能以较短的学习曲线,接受低碳经济这样的绿色理念、绿色态度和绿色方法。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才有美好、宽广的前途;反之则将遭到可怕的灾难。

第四周

背景资料一:

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

注释:[1] [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2] 同上,第267页 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

——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

“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

—— 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第59页

(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

1、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二是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第三是正确理解科学家。第四是正确理解科学事件。

2、科学是否是毋庸置疑的? 科学不是道貌岸然的传教,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真理”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绝对的正确性。放眼未来,就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因为人是地球生物,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感观获取信息,而后通过思维作理性分析做出的结论。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理论永远是与客观事实有差距的。因此随着我们自身的发展,对已有的科学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断使科学趋于真理才是正确的。科学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假设、论证和纠正中取得进步。

3、科学与人文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他们同样重要,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但是二者在发展的历程中又并不总是同步的、协调的,而是常常表现出断裂、矛盾甚至互相冲突的关系。因为学科性质的差异,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领先于人文学科的发展,表现在人类从规律和技术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往往走在人类建立社会秩序和提升道德知识的能力之前。当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时,人类就很难处理科学技术发展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三大关系”的冲击,就有可能面临危机。

对于科学工作者和人文工作者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强大的、无孔不入的科学技术力量,我们必须凭借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方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对于技术的掌控能力;方可防止科学技术力量的滥用,以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侵蚀和物化。尤其是人文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弘扬,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提升人类的教养和德行。鸿沟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将真正的科学传播给大众,将人文的理念带给科学。

4、我认为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主要有:一,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如我们对于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图谱可以破译人类生命科学,解决疾病等问题。但基因科学中关于克隆这个问题,有着很大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有待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第五周

关于技术的本质,一般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技术决定论,重视技术的内在逻辑,认为技术是自主并价值无涉的;一种是技术建构论,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决定作用;还有一种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认为技术的自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作用,它们构成一个“无缝之网”。问题:(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

1、你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理由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这样,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整个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先进的生产力,造成生产劳动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而且增加了使个人得到充分、全面发展的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科学进步为条件。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和发展,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优化人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自主程度和人的交往范围,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只有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和能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人的能力是人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人类享受着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时,这些高科技产品所产生副作用,不仅影响着人的身体素质,在某些时候,更扩大了人性中的恶性,比如高科技武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最终落脚于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但必须满足于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为人类造福。如果不加以控制,随时都会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类造福,但并不是绝对的,同样会给人类社会引向灾难。

科学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变革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的文化娱乐设施,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着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并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促进思想的解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社会也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还要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违反自然规律滥用技术,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违背社会伦理滥用技术,比如滥用克隆技术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它的应用必须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否则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能还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核技术可以被利用来建造核电站,满足人及社会的用电需要,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但若核技术被恐怖分子利用,在战争中用作武器,那么将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威胁。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所以,技术的应用需要慎重,要掌握好度。

第六周

科技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伦理思考。如科技是不是价值中立的?科技研究有无禁区?从广义来看,除了反思科技本身之外,也要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伦理思考。如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工程伦理等。

就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来看,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对伦理的作用,如扩展伦理范围,提出新的伦理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和修正伦理规范的确定;另一方面,是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如是否科技层面能做的,就是该做的?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等。

大家可从以下某个问题入手讨论:

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

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答: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事件不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东西都悄悄地加入食品当中。如双汇瘦肉精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合肥染色蛋糕事件、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珍珠奶茶 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等,案例非常之多。细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其现状令人揪心 伴随科技的发展,部分人在享受着安逸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伦理并未同时得到

提升。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这种悲哀: 科学技术本身,还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类自身呢?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缺失之原因主要是:重商业利润轻科技伦理,科技人员社会责任感和科技道德严重缺失,销售商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食品监管部门责任缺失。

我国食品行业科技伦理构建之对策思考:技伦理体系,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成为运用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生产销售部门等全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好各自的领导、监督、生产、销售等功能,才能充分改善目前我国食品业的严峻现实,建立起适合我国食品业发展的科技伦理秩序,从根本上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七周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技与社会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成为广为探讨的问题。关于科学家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承担伦理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是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但对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无可奈何。

二是不承认科学家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科学技术被用于何种用途与科学家无关。

三是认为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还有义务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比如促进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增进人类的福祉、促进科学传播与技术推广、对科技应用进行评价及预测以趋利避害等。

对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科学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吗?如果有的话,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以下是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讲演时所说的一段话: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可从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感上发表看法。

答:科学家应该有哪些社会责任?

在当今这个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作为“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全面而深刻地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家在社会生活所中扮演着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其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前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曾指出:“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科学家有责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1、教育大众的责任。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科学家有责任捍卫科学的尊严,抵制伪科学对社会的侵害,以正确的科学理念教育大众,使之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所在。科学家不应该只躲在象牙塔中醉心于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应该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使科学成果为大众理解,进而为大众服务。

2、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科学对人类的社会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家应该对科学体制和社会政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呼吁建立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大协调发展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人、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协调。

3、推动人类进步的责任。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方面可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不断地实现人类的目的;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方面可以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科学技术在政治文明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意识,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政治观点和思维方式,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等。

第八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伟力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技革命更是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

然而,凡事必有对。当代科技革命正如一把双刃剑,它并非只是意味着幸福、享乐与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愁、痛苦和危机。近一二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消极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现代科技的负面后果同时又在提醒人们,究竟如何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又该如何对待它?

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欢呼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认为科技万能,科技发展可以使人类社会进步,也可以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任何问题,被称为“乐观派”。而有人则认为科技是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问题是人类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认为应停止与限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处境发出哀鸣,这就是“悲观派”。

问题如下:

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主要是科技的正面效应,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变革层面进行分析)

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

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答:1.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经济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

物质层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物质文明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作用于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纵观历史我们很清晰就会看到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人类的物质文明从石器时代开始—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动机时代—原子能和计算机时代。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重要体现。

精神层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深刻的变化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等具有重大影响,由此体现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精神文明受到物质文明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在17世纪之前,神论和上帝论仍然占主流,但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的不断突破,使唯物主义思维形成了主流。

政治层面: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科技的发展则能使政治科学化,解决科学地政治决策、科学管理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决策机构、程序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科学计算成本和收益,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2.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及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

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现代科技发展也造成对人的异化。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作为生物的人的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甚至丧失,科技的飞速发展反过来造成了对人的异化。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那样,“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3.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4.我们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也不要紧,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我们相信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验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比如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最根本人的创新因素。上层建筑和人的创新的因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才能发展的,毕竟这一切都是经济结构决定的。而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催发剂,只是在加速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在,而促进社会的生产关系调整。而各个阶级的政治利益矛盾是不可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只能通过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第九周

科研活动的许多方面都需要运用逻辑推理。通常,逻辑学家把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

(1)请解释:何谓演绎推理?何谓归纳推理?(2)试举例阐释二者在科学研究中是如何应用的。1,请解释:何谓演绎推理?何谓归纳推理?

答: 归纳法是对观察、实验和调查所得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其主要环节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完全归纳法,简 单枚举法,判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若干零散的现象中推出一个一般规律,也就是从若干特殊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是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所谓演绎推理,就是把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规律,再应用到现实中去,去推测其它没被考察过的同类对象的性质特点。它是从一般到特殊。2,试举例阐释二者在科学研究中是如何应用的。

答: 演绎推理应用:西方欧几里德几何方法,由公理到定理再到证明;笛卡尔的演绎推理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推理形式,牛顿力学就是例子。牛顿虽然声明过 “我不需要假设”,但实际上,他仍然需要假设。不用假设,他就无法得到“万有引力”这样的普遍命题和普遍规律。麦克斯韦则在得到maxwekk方程同时应用了三种方法,他在1865年写了三篇文章:第一篇用归纳法,第二篇用类比法,第三篇用演绎法,推出电磁波存在,并预言了光是电磁波。再例如,古希腊的原子概念、原子论,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出了一切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想法,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它隐含了一种假设——演绎推理模式。

归纳推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1690-1764)根据奇数77=53+17+7,461=449+7+5=257+199+5等例子,看出许多奇数都可以由三个素数相加而得到,于是,他归纳出一个规律:所有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分解为三个素数之和.他把这个猜想写信给欧拉,欧拉肯定了他的想法,而且补充提出:4以后每个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这两个命题后来就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