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护生物学——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
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摘要 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国家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历史、社会的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濒危 生物多样性 保护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法律法规 存在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刚果、马达加斯加、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一起被认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我国的物种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数目相对丰富。据统计,中国的哺乳类为世界第五位,鸟类为世界第十位,两栖类为世界第六位,种子植物为世界第三位。
2、特有物种繁多。我国辽阔的国土,古老的地质历史,多样的地貌、气候和土壤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境,为特有属、特有种的发展和保存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目前在中国境内存在大量特有种类
我国的植物物种种类丰富,特有性高,但特有物种分布很不均匀,且植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对植物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以被子植物为例,我国约有4000多种被子植物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列入濒危保护的植物约1000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44000多种,昆虫约15万种,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但有些地方对土地过度地开发,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贵动物已濒临灭绝,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以野生动物为例,在世界受危动物中,中国受危兽类和鸟类的种数都排在前三名。受危的兽类有128种,鸟类有183种,爬行类有96种,两栖类有29种,鱼类有92种。很多动物的灭绝,要归因于它们的生活环境所遭到的人为的大规模破坏,包括天然林被大量的采伐造成森林覆盖率下降,动物的适栖生境遭到严重破坏。不法分子的乱捕滥猎,也对野生动物构成巨大威胁。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野生动物的贸易量和狩猎量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全国每年大约出口的野鸟就达200万只。如此大的捕杀压力,使野生动物在中国正在毫不含糊的逐渐消失。近年来,社会上还出现了团伙偷猎走私藏羚羊和猎隼的现象,对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破坏很大。以猎隼为例,猎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北等地,不法之徒将其捕获偷运到中东等地,牟取暴利。所以,人类活动是导致野生动物的受危和灭绝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正在无情地蚕食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成为动物保护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如下:
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途径。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最初是科学家们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建立时,主要选择天然原始森林。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工作在全国范围展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原则也从最初的绝对禁猎、禁伐向分区严格保护、适当开展科学实验和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自保护区数量已达1800多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14%;预计到203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将达到2000个,占国土面积的16.8%,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将达2500个,占国土面积的18%,使85%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增加,重点抢救大熊猫、虎、藏羚羊、普氏原羚等15类物种,恢复、保持其种群数量。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力争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使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2004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资源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规划到2030年,使全国湿地保护区达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200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有效保护濒危状况严重、起源于中国的80~100个重要农业野生植物物种。
2、我国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 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行为,达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目的。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20多部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部分重要法规得到重新修订,如《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法》、《林业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从1993年开始,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环境保护法执法大检查”等活动,严格检查各地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执行情况,促使各地政府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破获了一批盗猎、走私野生动物的大案、要案,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推动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建立了各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管理制度,包括捕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行特许猎捕证制度,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实行采集证制度,出售、收购、利用、出口、引进野生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的批准。近年来,国家每年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加强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转基因生物体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对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加强进口检疫工作,防止外来物种进入国内。
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宣传教育与物种保护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1983年,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也日趋壮大。截止1998年,全国地县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达400多个,会员总数达4万多人。协会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筹集资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贡献。
向公众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知识,使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濒危现状、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将会带动更多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目前,电视专题节目、影像资料、科普图书、学校开设的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民众对生态环境及物种保护的有关知识及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等,都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4、组织拯救工程
为保护和繁育濒危珍稀物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相继建立了14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如大熊猫繁育基地、麋鹿苑、野马繁育中心等。中国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稳定在1000只左右,人工繁殖成功已达42只。朱鹮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其中野生种群达53只。20世纪80年代初从野外引进的700多只扬子鳄,现已发展到10000多只。新疆野马从18匹发展到290多匹。高鼻羚羊发展到39只。人工饲养的猕猴存栏数,现已达1300余只。其他如东北虎、金丝猴、羚羊、丹顶鹤、红腹锦鸡等1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也通过人工繁育成功而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在世界濒危物种拯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组织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
近十年来,为了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国家有关部门还大力开展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包括对大熊猫、华南虎、麝、亚洲象、熊、蛇、豹猫、猞猁等动物的专项调查,掌握了若干大宗贸易物种的野外资源状况。在全国范围设立的鸟类环志站点,多年来共环志的各种鸟类达9万多只。《野生动物保护法》把“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列入其中,充分说明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性。从1995年组织开展到2000年完成的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对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6、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签订了6项双边保护协定(议定书),并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我们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经过我国的不懈努力,一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栖息环境不断改善。稳中有升的陆生野生动物约占55.7%,资源消耗严重和濒危度较高的18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达到野外种群稳定标准的占71%,红豆杉、兰科植物、苏铁等保护植物科群不断扩大,有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在植物园、树木园等培育基地得到良好的保护。但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不足,过度消耗的状况仍比较严重。目前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法律不完善,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生态补偿政策不合理,虽然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但难度大,进展缓慢。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矛盾突出。
3、人力资源匮乏。植物、动物分类方面人才奇缺,特别是能从事野外调查的年青科研人员更少。
4、公众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现象还是有发生。
5、资金缺乏。野生动植物保护、恢复工作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新的额外资金。
虽然我国在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但我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在公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履行<生物多样特性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 2005年11月第一版
2、《动物保护概论》(第三版)陆承平主编 2009年9月第三版
3、《动物生态学》 冯平、高讳、盛连喜主编 2005年7月第一版
4、《野生动物保护原理及管理技术》 徐宏发、张恩迪主编 1998年9月第一版
5、《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张恒庆、张文辉主编 2009年9月第二版
第二篇: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范文)
浅谈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摘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在全球林业大环境中已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为了使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动、植物分类学和分类学家的作用,搞好资源的调查;积极调动物理、化学的研究力量,努力探索资源开发特别是新药研制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同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生态与环境。
自然界是一个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其某一要素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要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野生动植物一旦遭受损害或种群灭绝,必然引起维系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的缺失和断裂,如不及时修复,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整个生态大厦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届时地球上的一切物种都难逃厄运,人类当然也不能幸免。有人把地球比作一叶“方舟”,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物种就像地球这叶“方舟”上的铆钉,物种的灭绝,犹如铆钉的脱落,当众多的物种受到伤害或灭绝的时候,地球之舟将因众多铆钉的松动和失去铆钉的连结而支离破碎,人类也必然随之遭殃。自人类诞生以来,野生动植物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现在让我们对它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寒温带至热带的各类森林、荒漠、湿地、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自然进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仅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就约有2620 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等大量物种均为我国特有。这些物种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珍贵稀缺基因资源保存和研发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类:
(1)野生植物分类
1.食用植物资源
2.药用植物资源
3.工业用植物资源
4.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植物资源
5.野生的种质资源植物
(2)野生动物分类
1.药用动物资源
2.实验动物
三.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惨遭劫难,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急剧减少人类是高智慧动物,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巨大能力和手段,可以说野生动植物的兴衰存亡主要操纵在人类手中。长期以来,人类总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把野生动植物视为可以任己宰割享用的天赐之物,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得贪婪和胆大妄为。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度破坏,已使许多野生动
植物惨遭劫难,陷入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处境。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出现危机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的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贸易活动,使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猎捕、遭破坏,野生动植物被利用的强度超出了物种自身的再生速度,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的野外数量大幅减少。我国也是野生动物濒危种类较多、濒危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四.我国从各方面着手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野生动物抢救力度不断加大,濒危状况有效缓解。“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突出了濒危野生动物的拯救和保护,实施了栖息地恢复改造和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的繁育及放归自然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未来科学研究积累了科学实验数据。具体表现为:将57%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0%多的野生大熊猫个体纳入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管理,在朱鹮、扬子鳄、金丝猴、鹤类、雉类等许多野生动物分布区强化野外巡护,反盗猎、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栖息地生境总体上逐步恢复、改善和优化,8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处于稳定或稳中有升的状况。
野生植物保护手段更加全面,物种保护成效逐渐显现,初步形成以就地保护和种源保存培育为龙头的保护格局。针对苏铁、兰科植物、西南地区高原珍稀植物、西北地区珍稀沙生植物、东北地区珍稀野生植物以及三峡库区珍稀植物六 大类物种实施了就地保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种源培育工作,有效保护了我国10 余种野生苏铁的主要分布区,对200余种亚热带野生兰科植物实施了就地保
护。迁地保护了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1000 多种珍稀或濒危、特有野生植物,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400 多处,成立了全国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分别收集保存苏铁类、兰科类植物240 余种和500 余种,基本完成了苏铁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植物收集保存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珍稀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和种源建设,扶持开展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和种源建设。建立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280 处,使千余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就地保护作用不断增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国家实施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力度,全国林业系统新建自然保护区336 处,新增面积364.22 万公顷,使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2035处,面积达12,352.76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7%。其中,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0 处,使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247 处,面积7701.7 万公顷,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建设区域和生态区系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开展示范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等活动,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
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稳步推进,监测防控能力较大提升。自2005 年启动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全国设立了350 处国家级、768 处省级和一大批市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布设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上万处,初步搭建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主体框架。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300处国家级监测站的初期建设,配备
了野外观察、样品采集、消毒灭菌、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设备,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创建了条件。
五.我们须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要求我国必须把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做出很大努力,但是仍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徐海初,沈以淡,《通信产品世界》
伶凤勤,娄治平,《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与保护》
刘泽英,《野生动植物保护打造中国模式》
龚济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保护野生动植物
同在阳光下 共享大自然
——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宣传展板
竞赛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每一个生命的出现和成长都是来自不易的,因此他们享受美好阳光和自由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保存物种资源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本次特在校园举行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
二、活动意义及目的
为了进一步唤起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广大师生关爱家园、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思想,特拟定以下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收集并整理材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通过了解动植物知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公民觉悟。
4.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6.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喜欢合作,乐与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活动意义:
1.提高学生的保护动植物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及意义。让大家在参与的同时认识环保,从而更好的关注环保。
2.通过我们的活动,增强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心我国的环境现状.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
三、活动主题
同在阳光下,共享大自然
5月份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月。
四、活动要求
各年级推选2块展板(电子版)于5月10日之前上报文化办。
参赛展板要求:规格 120毫米*2400毫米,版面分辨率 300 用Photoshop图片处理。
要求内容真实可靠,有感染力。
五、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5月15日
六、活动奖项
本活动将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评定小组:
第四篇:野生动植物保护复习题
我们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上能做什么?
自然保护中的最大问题就是要控制人类的开发行为。
国际法是由参加国保证实施的,对各参加国具有约束力。
国家法是由各国政府制定并强制实施的,对制定国国内的人民有普遍的约束力。你对鲸类动物知道多少?为什么要保护它?
世界上共有80多种鲸类动物,分布在地球所有海洋和五大河流里。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鲸类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厄运。捕鲸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即使是使用最现代化的技术,杀死一条鲸鱼也要半个多小时。鲸鱼的流动性很强,属于全世界,不属于那些想捕杀它们的人和国家,为此,国际法给予它们很特殊的地位。1986年开始则禁止对所有的鲸鱼进行捕杀,直到IWC作出新的决定。
你觉得这些国际性法律对保护动物的有效性如何?假如你是缔约国成员的代表,你会怎么做?
保护与开发矛盾吗?
医药保健行业对鹿茸的需求能被取代?
野生变家养真的能保护梅花鹿?
猎麝取香
捕到野生成年雄麝后,将腺囊连皮割下,将毛剪短,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毛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
养熊业的引种是否会危及野生种群的生存?
取胆汁是否属于虐待动物行为?
熊胆产品的开发是否会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进而需要兴建更多的养熊场?
蛇的颈部细而短,不明显,是神经血管集中的地方,民间有把此处叫做“七寸”之说。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和其他国家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
分析各个国家动物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状况不同的原因及启示
第五篇: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 国 野 生 动 植 物 保 护 现 状 及 对 策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介绍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示范区,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 现状 成绩 对策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现状
(一)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其中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她蕴藏了大量的生物物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中国的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碳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而且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世界上为我国所独有。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约为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412种,两栖类约295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 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0000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0%为我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问题及成效做法
为保护好上述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和相关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我国对生态保护的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更是得到迅猛发展。
一.是在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条例》、《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城市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几乎都与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文明的延续还将依赖湿地。林业在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高点。前一段时间,我们重视和关注了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人们也认识到湿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城市园林是城市之肺,而位于城市的湿地应该被称为城市之肾,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特别是要加强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这是城市湿地保护的重点工作。现在一些地方急于建湿地公园,必须加倍注意对湿地的保护,不能因为搞公园反而把湿地破坏了,这些公园的建设必须经过审批,这个工作我们林业部门要抓。另外,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研究城市湿地的文化和景观价值,发挥湿地作为人们休憩和娱乐场所的作用,把城市湿地变成人们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一定要注意文化娱乐必须与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新建自然保护区850多处,使林业部门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由900多处发展到1766处,85%重点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植物群落纳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加大湿地的宣传力度。为了更好地搞好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我们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办50号文件和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提纲,各省区市和有关单位回去以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领会宣传提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宣传提纲的内容和重点,研究和制订近期开展湿地保护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次来开会的几个省的林业部门领导,回去后要举办培训班,你们要亲自讲课,把湿地的功能和效益告诉大家,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局也要组织湿地保护的宣讲团到各省市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局里还要出一本书,专门介绍我国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湿地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湿地保护的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等。还要办一个专业的湿地刊物,介绍湿地保护知识,推广湿地研究成果等。要根据宣传提纲组织有规模的宣传活动,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要解剖好的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不好的实例也要揭露和批评。要争取把湿地的宣传和教育内容放到中小学教材里,要把湿地的宣传和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他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四.是加强珍贵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从2002年的188只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239只,朱鹮野外和人工种群从2002年的378只发展到目前的1000余只,扬子鳄年繁殖突破2000条。全国还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繁育或基因保护中心400处,有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在植物园、树木园等培育基地得到良好保护。
五.是初步建立起资源培育、合理利用的产业框架,各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达24500多家,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基地达17000多家,使利用度大的物种主体上可人工繁育解决资源来源,不仅缓解了野外资源保护压力,还解决了大批人口就业,带动了区域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
六.是共批复实施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35个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项目,总投资29743万元,促进了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麋鹿、野马、朱鹮、扬子鳄成功放归自然,德保苏铁、五唇兰等野生植物回归自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效,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其主要做法,一是采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机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保护;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解决保护与利用问题,在规范利用管理的基础上,从政策和机制上积极支持人工繁育,促进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转;四是开展重要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大力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质量和水平;六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
(三)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成效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到饿趋势,抢救了一批临危灭绝的物种。主要表现在:
1.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建立。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畜牧法、种子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包括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部分省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地方法规和规范。
2.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划。行动计划发布后,我国政府又先后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分别在自然保护区、湿地、水生生物、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领域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规划和计划。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我国成立了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国家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生物多样性管理相关机构。一些省级政府也相继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机制。
4、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全国各省已颁布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4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共破获破坏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7万多起,有力地打击了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和倒卖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战略对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为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公众保护与参与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优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积极措施,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保障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以及主要保护对象分布特点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8个自然区域,即东北山地平原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高山峡谷区、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和华南低山丘陵区。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特有程度、特殊生态功能,以及物种的丰富程度、珍稀濒危程度、受威胁因素、地区代表性、经济用途、科学研究价值、分布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包括大兴安岭区、三江平原区、祁连山区、秦岭区等32个内陆陆地及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以及黄渤海保护区域、东海及台湾海峡保护区域和南海保护区域等3个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持续利用。禁止掠夺性开发生物资源,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科学、合理和有序地利用生物资源。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把发展生物技术与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加强对生物资源的发掘、整理、检测、筛选和性状评价,筛选优良生物遗传基因,推进相关生物技术在农业、林业、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公众参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学校的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强化公约履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保护野生动植物刻不容缓,和谐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缺了那一环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这个地球多彩多姿的标志,由于人类的过度膨胀和科技的发达,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速。可以想象,物种奇少,到最后只剩人类的地球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其实到那时候人类里灭绝也会不远了,因此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长,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让我们的未来更阳光。
参考文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第19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年01期 《林业科技管理》2003年01期 《中国植物志》 《中国动物志》《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