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1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21-59863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5 22:20: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1

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今年‚十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的确显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与十年前大阅兵时期相比,有了很长足的发展,这次阅兵也确实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同时,也对那些敌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敌对国家和组织起到了一定的威慑的作用。

但在兴奋之余,看我版图时,忧虑的心情不由得慢慢地浸上心头:沿我国的国境线看去,我国的国防形势却是那么的令人深感不安与堪忧。请看:

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东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在为邻的这些国家中,既有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亦有西部毗邻因战乱而动荡不安的阿富汗,以及政局不稳的巴基斯坦。特别是西南相接的印度,更是在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着挑衅甚至还侵占着我国的藏南和达旺部分领土。

甚至,也还存在与我国曾经发生边境武装冲突的、现在还在不断抢占我大量岛屿的越南,以及东盟的一些国家还公然侵害着我国的海洋权益的事实与局面。

同时,在东面隔海相望的日本,更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趋势;在东北隔江相接的朝鲜,亦存在核武危机。

更应该特别警惕的,更有呈弯月形、自东向西、海陆‘围堵’着我国的,以期扼制我和平发展与和平利用海洋资源的某超级大国的军力部署。

而那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的敌对、反华、分裂势力,更是打着所谓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旗号,长期从事并且不断干扰与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可以这样说,我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极其复杂性,在当前的世界上,恐怕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环境有我国的复杂。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甄别。

当前,对我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主要来自美、印、日。这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威胁,其潜在的危害是严重的。美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全球战略),在环中国海域,利用日、韩、菲等国,以所谓第一岛链来限制我海军及海洋经贸活动,以及环太平洋的正当活动,企图拉大我与美的差距,扼制我国的发展速度,即军事上的围堵封锁,经济发展上的限制打压,政治外交上的双重标准。

而我国,是当前正处于发展与崛起的大国,特别是我们的国情,可以说是在艰难的夹缝中求发展。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美则恰恰是当今世界格局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当前最不希望我国强盛,甚至最不希望我国与它一样的强大。换句话来说,美与我将来最根本的利益冲突就是太平洋。也可以这样说,在21世纪,谁在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主的主导地位,谁就拥有了21世纪的决定权。---关于这一点,我们清楚,美国人也很清楚。

而日本,这个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的国家,因为历史特别是右翼思维惯势与地缘政治因素,其亡我之贼心不死,同样对我构成潜在的、现实与危险的威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它的警惕性。

而印度这个国家,现在还非法占据着我藏南和达旺部分领土,它们不但收容和纵容藏独集团,而且,还一直不断地在我边境地区向我挑衅(印因藏南地区问题还曾与我国发生过较大的武装冲突)。因此,从战略高度来看印度的敌视行为,印的目的恐怕还不止仅仅是为了永久占据我藏南地区,其为了吞并我整个西藏地区,进而达到控制我国主要河道的上游水源,企图危害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和平基础,---抢夺水资源,抢夺矿藏资源,抢占战略要地,这才是它们的真正的险恶用心与目的。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类别的威胁,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我认为,重中之重应前瞻性地牢固树立大国危机感与紧迫感。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除了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外,也应该加大和平建军思想与国防科技建设的力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军事和民用科研的投入。

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出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国防与军事建设方面,我们的基本投入是长期的严重不足,且欠账太多;与外军相比,我们的投入处于世界的倒数几名上。

而当前,我国又面临如此复杂的国际安全局势,是到了急迫加强的时候了。是故,我认为,首先我们国家应当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研制出国防建设急切需要的装备,如大型的运输机、远程轰炸机、隐形战斗机和航空母舰。同时,还应当将上述装备融入信息战、电子战、网络战的预警与防卫上,放在国家与民族安全生死攸关的战略高度上。其次,我们应当看到,美在太空军事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我国的威胁与钳制正日益明显,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大在航天方面的投入,研制有中国特色的太空装备,并积极着手组建和培养能适应未来太空战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与队伍。

我们不搞军备竞赛,但应该也必须搞好我们的军为民用、民用为军的国家大建设与大国防建设。这样的好处还在于,国防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进出口贸易与增加内需、战略储备与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互补性强,亦最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政治、社会与国防效益。因此,我们认为,继续藏富于民、藏尖端于民间不失为最好的国策,民富则国强,走相互反哺之路,才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之源泉与希望所在。所以,我们更应该抓住当前对我有利的历史发展机遇,继续全民再动员与大鼓劲,力争在未来的10-20的时间内,继续瞄准世界前沿,采取非常规发展手段,积极增加国家财富,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唯有这样,走我们中国特色的追赶与超越之路,这对我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周边事务及危机,必将发挥出更加有益的效能和取得更加优良的效果。当然,对于我们发展道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亦要有所针对;既要有更清醒与冷静的战略认识,亦要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于创造的有所为;既要有大国的胸怀,更要有以卓越与超凡的政治智慧、胆识和手段,群策群力去加以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来自全球性的恐怖主义势力的蔓延与威胁,面对来自霸权主义的潜在威胁以及别国不断挤压我安全战略空间态势,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北睦俄罗斯,并积极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展开深层次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坚决打击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恐怖主义;在反恐问题上,甚至可以实施越境联合打击。同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应联手共同维护地区安全,排挤和削弱美在亚欧的影响力及其渗透力,以期达到和巩固我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适应性与成果。

综上,在维护我疆域安全问题上,我们可采取以下积极的防御策略和措施:

一、东部与南部地区,主要侧重海、空武装防卫力量建设。重点以监控日美对我之觊觎,并练就快速突防所谓第一岛链围堵能力,确保我海空安全以及和平利用公海(洋)、公共空间的权益。在对待日本等国非法侵占我海岛、海域、海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寸土必争、寸土寸海寸空间不让,甚至可以采取防卫的战役手段坚决予以收复和打击。

二、西部地区,主要侧重陆、空防卫武装力量建设。在加大公路、铁道、机场等交运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积极开展与各相邻国家友好的互利互惠的经贸往来,走共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达到共同富强的目的。

三、对印度非法侵占我藏南地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继续双边谈判的灵活策略,搁臵争议,共同克制,毕竟和平不易。当然,人家执意要挑起事端,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我们奉陪就是。

四、对于分裂和危害我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的,诸如台独、东突、藏独等任何势力与集团,我们的态度应该更鲜明些,比如,在取得国际社会大多数共识的前提下,动用一切手段,给予其坚决地致命性打击。

当然,在应对外部威胁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处理好我们自己的内部事务。

当前,我们在继续做好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应该走精兵简政之路。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的国家建设还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较多,但是,只要我们不折腾,我们就有希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与战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险阻,我们为之建设的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会更加辉煌与富强,我们维护和捍卫国家与民族的能力,就一定会更加强大。

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新变动及其应对

(一)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倾向继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首先是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亚次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其次是日本“倚美制华”倾向日益突出,中日关系困难增多。第三是俄罗斯和印度对我们的战略需求上升,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中俄、中印的战略协作逐步上升。但同时俄罗斯、印度也比较矛盾,对中国的疑虑始终存在,对中国的警惕性和戒备心也在加强。第四是东盟国家重视对华合作,但对中国疑虑有所增加,试图借外部力量平衡中国的一面在上升。第五是中亚方向上局势变幻,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政局发生突变,美国插手条件下难以预测的因素在增加,而且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第六是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趋于严峻,中国推进六方会谈的难度在增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力量的上升使我们的积极影响在发展,包括:(1)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加深,外部发展环境良好。(2)亚洲国家开展地区合作积极性较高,区域合作保持较快发展势头。(3)周边传统热点问题多有降温,中国与菲、越在南海落实“共同开发”取得突破,印巴关系明显改善。(4)中国快速发展和周边政策得当,加深了与邻国的利益交融,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增强,各国加强对华合作仍是其政策的基本面。

(二)要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国际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美欧之间无论有什么矛盾,其战略同盟难以打破,但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模糊性在增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是不是因为大国关系存在模糊性才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对“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估计是不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界定和判断的基础上?这种所谓复杂性和模糊性也表现在亚洲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亚洲已经成为许多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的焦点。比如,作为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角的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投入在加大,而且其政策运用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包括逐步加大了对亚洲周边的直接介入,试图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亚洲大国之间增强其协调的力度。其他值得关注的亚洲国际政治现象包括,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又在兴起;亚洲新兴核力量或者潜在核力量有打破核门槛的迹象,因此我国周边的核环境将非常恶劣;中亚的局势变动也很大,对我国的基本安全、能源通道都有很大影响;我国周边的海上争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中日东海上形成的划界和钓鱼岛争端,南海石油开发问题以及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等。

当前中亚地区形势出现了重要变化,即所谓“颜色革命”,对各国国家政权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政局突变中,上海合作组织本应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没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上海合作组织能够成为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组织。此外,“欧安合作组织”正在积极“东进”,进入我国的周边,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蒙古等先后成为它的伙伴。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的“10+1”发展势头也不错,“10+3”也在进展之中。这样看来,亚洲正在逐步实现多元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和基本格局。但是也有专家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形势并不这么乐观,但由于中日关系仍然处于困境,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关系进展缓慢,且举步维艰。这不仅会影响到“10+3”的进程,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即将形成的“10+1”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因为东盟其实并不愿意看到自己与中国的合作进程发展过快,它担心走得太快会使它们自己陷入中日两国的矛盾之中,不利于它们与日本等国家的关系。由此看来,我们与东盟之间关系也很复杂,也还存在着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推进东亚地区的合作。

(三)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我们应采取的国际战略 应从“两个视角”来认识我们的国际战略。第一个视角是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全世界,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影响世界格局。这两者必然会发生碰撞,但是碰撞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立和冲突,完全可以在碰撞中寻求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因此,在与美国的碰撞中实现中国的利益,而不是被动适应美国的政策变化,这是我们未来认识国际环境问题和思考国际战略的一个新视角。第二个视角是中国要学会在多维国际关系中实现综合安全。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集团像北约、欧安组织等,中国可以抓住主动权参与进去发挥作用。因为在美欧战略对话和利益协调中,中国是很重要的议题。最近,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在搞战略对话,议题之一就是怎样应对中国的发展。这种“多方关注”的形势其实也为我们“多元参与”提供了可能。来源:中华网

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出口增势减弱已成定局,但增势减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出现衰退、衰退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2000年我国出口2492.11亿美元,其中出口前五位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依次为美国521.03亿美元、香港445.19亿美元、日本416.54亿美元、欧盟381.92亿美元、东南亚联盟和韩国286.33亿美元。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2.3%,并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经济。因此我国出口状况直接或间接与美国经济走势高度相关。从我国恢复同美国正常经贸关系以来的实证研究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仍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减小(美国自同我国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出现过三次经济衰退,第一次在1980年,历时6个月,GDP下降0.3%,程度较轻,我国对美国出口上升62.7%;第二次在1981年-1982年,历时16个月,GDP于1982年下降2.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下降,但仍增长7.3%;第三次在1990年-1991年,历时8个月,GDP于1991下降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有所减缩,但仍增长17%-19%)。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出口商品正逐渐被机电产品、音像制品、机械运输设备为主的出口商品所取代,而后者更容易受当前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影响。

(二)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近年来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但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仍然较低,并且这种低增加值的商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据有关权威机构估算,我国出口商品的40%-50%是用进口原料制造的加工货物,其最终商品的增加值约为商品自身价值的5%。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为2492.11亿美元,相当于我国GDP的1/3左右,而这1/3中真正构成GDP的部分最多约为18%-20%。因此,尽管出口需求近年来已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最主要因素,出口需求的下降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不足以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1998年较为成功地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有力说明。

(三)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贬值压力

随着近期日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市场再一次产生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首先,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56亿美元。强大的外汇储蓄增强维持稳定汇率的信心。其次,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缩小或将进一步缩小。今年美国先后5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减幅达2.5个百分点,使得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平均缩小至1.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利差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再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2%,仍处于高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缩小或可能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然存在。1999年经常项目顺差约为292.45亿美元,2000年经常项目顺差241.15亿美元。2001年在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较低的关税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环境下,进口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出口需求增势可能减弱,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出现逆差,从而对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

(四)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境外融资难度和成本 全球主要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国际社会实际财富大量缩水。如2000年美国家庭持股总金额比1999年减少约2万亿美元,从而导致近55年来美国家庭净资产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股市下跌已使美国社会总财富减少了4—5万亿美元。而股市下跌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国际资本供给的减少和投资者信心的挫伤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数额。同时,股市的下挫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或存在衰退的可能,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增势将放缓,这部分国际资本以及新增的国际资本必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场所。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冲击,可能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透明度将会有较大提高,也将增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投资机遇。四是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使B股市场日趋活跃,也将吸引国外投资者。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同时,我国B股市场涨升凌厉,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除了国内政策性因素外,与国际金融背景也有一定的联系。

三、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股市、汇市较为稳定,但我们仍要高度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变化以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未雨绸缪,切实采取应对措施。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1、适度增加对中小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启动社会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可考虑开发一些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高利率、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品种。

2、进一步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农业技术改造和农田基础建设的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推动票据市场发展,帮助企业加速货款回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质量,控制金融风险。

4、适当降低再贷款利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同业存款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提高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5、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利率管理体制,理顺利率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6、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继续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为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7、进一步增加个人信贷投入。重点发展住房、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业务;适当考虑开发对个人的投资性贷款,支持有技术、有项目的个人自行创业。

(二)转换财政政策思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

1、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现行财政政策的思路应在扩大和稳定政府支出的同时,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率,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适当提升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刺激全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可考虑发行特种社会保障国债或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

3、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和转移支付,增加对超高档消费的征税,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问题。

4、继续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三)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强资本项下外汇管理

1、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吸收和运用境外资金。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尽快组建中外合作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多方位的投资;进一步引导外资扩大对农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引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盘活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2、充分考虑国际游资流入可能产生的冲击。完善外汇管理,有效监管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大力加强B股市场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四)切实促进社会投资

1、放宽对社会投资领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金融等领域的限制;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投资审批制度,除保留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特殊项目的审批外,取消全部竞争性项目的投资审批。

2、加速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

(五)维护股市稳定,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国企改革、启动民间投资、优化资本结构、刺激消费中的巨大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跟踪研究,特别要警惕日本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并作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第二篇: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今年‚十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的确显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与十年前大阅兵时期相比,有了很长足的发展,这次阅兵也确实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同时,也对那些敌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敌对国家和组织起到了一定的威慑的作用。

但在兴奋之余,看我版图时,忧虑的心情不由得慢慢地浸上心头:沿我国的国境线看去,我国的国防形势却是那么的令人深感不安与堪忧。请看:

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东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在为邻的这些国家中,既有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亦有西部毗邻因战乱而动荡不安的阿富汗,以及政局不稳的巴基斯坦。特别是西南相接的印度,更是在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着挑衅甚至还侵占着我国的藏南和达旺部分领土。

甚至,也还存在与我国曾经发生边境武装冲突的、现在还在不断抢占我大量岛屿的越南,以及东盟的一些国家还公然侵害着我国的海洋权益的事实与局面。

同时,在东面隔海相望的日本,更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趋势;在东北隔江相接的朝鲜,亦存在核武危机。

更应该特别警惕的,更有呈弯月形、自东向西、海陆‘围堵’着我国的,以期扼制我和平发展与和平利用海洋资源的某超级大国的军力部署。

而那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的敌对、反华、分裂势力,更是打着所谓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旗号,长期从事并且不断干扰与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可以这样说,我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极其复杂性,在当前的世界上,恐怕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环境有我国的复杂。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甄别。

当前,对我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的主要来自美、印、日。这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威胁,其潜在的危害是严重的。美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全球战略),在环中国海域,利用日、韩、菲等国,以所谓第一岛链来限制我海军及海洋经贸活动,以及环太平洋的正当活动,企图拉大我与美的差距,扼制我国的发展速度,即军事上的围堵封锁,经济发展上的限制打压,政治外交上的双重标准。

而我国,是当前正处于发展与崛起的大国,特别是我们的国情,可以说是在艰难的夹缝中求发展。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美则恰恰是当今世界格局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当前最不希望我国强盛,甚至最不希望我国与它一样的强大。换句话来说,美与我将来最根本的利益冲突就是太平洋。也可以这样说,在21世纪,谁在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主的主导地位,谁就拥有了21世纪的决定权。---关于这一点,我们清楚,美国人也很清楚。

而日本,这个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的国家,因为历史特别是右翼思维惯势与地缘政治因素,其亡我之贼心不死,同样对我构成潜在的、现实与危险的威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它的警惕性。

而印度这个国家,现在还非法占据着我藏南和达旺部分领土,它们不但收容和纵容藏独集团,而且,还一直不断地在我边境地区向我挑衅(印因藏南地区问题还曾与我国发生过较大的武装冲突)。因此,从战略高度来看印度的敌视行为,印的目的恐怕还不止仅仅是为了永久占据我藏南地区,其为了吞并我整个西藏地区,进而达到控制我国主要河道的上游水源,企图危害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和平基础,---抢夺水资源,抢夺矿藏资源,抢占战略要地,这才是它们的真正的险恶用心与目的。

针对上述三种不同类别的威胁,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我认为,重中之重应前瞻性地牢固树立大国危机感与紧迫感。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除了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外,也应该加大和平建军思想与国防科技建设的力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军事和民用科研的投入。

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出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国防与军事建设方面,我们的基本投入是长期的严重不足,且欠账太多;与外军相比,我们的投入处于世界的倒数几名上。

而当前,我国又面临如此复杂的国际安全局势,是到了急迫加强的时候了。是故,我认为,首先我们国家应当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研制出国防建设急切需要的装备,如大型的运输机、远程轰炸机、隐形战斗机和航空母舰。同时,还应当将上述装备融入信息战、电子战、网络战的预警与防卫上,放在国家与民族安全生死攸关的战略高度上。其次,我们应当看到,美在太空军事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我国的威胁与钳制正日益明显,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大在航天方面的投入,研制有中国特色的太空装备,并积极着手组建和培养能适应未来太空战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与队伍。

我们不搞军备竞赛,但应该也必须搞好我们的军为民用、民用为军的国家大建设与大国防建设。这样的好处还在于,国防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进出口贸易与增加内需、战略储备与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互补性强,亦最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政治、社会与国防效益。因此,我们认为,继续藏富于民、藏尖端于民间不失为最好的国策,民富则国强,走相互反哺之路,才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之源泉与希望所在。所以,我们更应该抓住当前对我有利的历史发展机遇,继续全民再动员与大鼓劲,力争在未来的10-20的时间内,继续瞄准世界前沿,采取非常规发展手段,积极增加国家财富,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唯有这样,走我们中国特色的追赶与超越之路,这对我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周边事务及危机,必将发挥出更加有益的效能和取得更加优良的效果。当然,对于我们发展道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亦要有所针对;既要有更清醒与冷静的战略认识,亦要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于创造的有所为;既要有大国的胸怀,更要有以卓越与超凡的政治智慧、胆识和手段,群策群力去加以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来自全球性的恐怖主义势力的蔓延与威胁,面对来自霸权主义的潜在威胁以及别国不断挤压我安全战略空间态势,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北睦俄罗斯,并积极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展开深层次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坚决打击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恐怖主义;在反恐问题上,甚至可以实施越境联合打击。同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应联手共同维护地区安全,排挤和削弱美在亚欧的影响力及其渗透力,以期达到和巩固我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适应性与成果。

综上,在维护我疆域安全问题上,我们可采取以下积极的防御策略和措施:

一、东部与南部地区,主要侧重海、空武装防卫力量建设。重点以监控日美对我之觊觎,并练就快速突防所谓第一岛链围堵能力,确保我海空安全以及和平利用公海(洋)、公共空间的权益。在对待日本等国非法侵占我海岛、海域、海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寸土必争、寸土寸海寸空间不让,甚至可以采取防卫的战役手段坚决予以收复和打击。

二、西部地区,主要侧重陆、空防卫武装力量建设。在加大公路、铁道、机场等交运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积极开展与各相邻国家友好的互利互惠的经贸往来,走共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达到共同富强的目的。

三、对印度非法侵占我藏南地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继续双边谈判的灵活策略,搁臵争议,共同克制,毕竟和平不易。当然,人家执意要挑起事端,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我们奉陪就是。

四、对于分裂和危害我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的,诸如台独、东突、藏独等任何势力与集团,我们的态度应该更鲜明些,比如,在取得国际社会大多数共识的前提下,动用一切手段,给予其坚决地致命性打击。

当然,在应对外部威胁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处理好我们自己的内部事务。

当前,我们在继续做好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应该走精兵简政之路。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的国家建设还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较多,但是,只要我们不折腾,我们就有希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与战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险阻,我们为之建设的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会更加辉煌与富强,我们维护和捍卫国家与民族的能力,就一定会更加强大。

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新变动及其应对

(一)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倾向继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首先是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亚次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其次是日本“倚美制华”倾向日益突出,中日关系困难增多。第三是俄罗斯和印度对我们的战略需求上升,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中俄、中印的战略协作逐步上升。但同时俄罗斯、印度也比较矛盾,对中国的疑虑始终存在,对中国的警惕性和戒备心也在加强。第四是东盟国家重视对华合作,但对中国疑虑有所增加,试图借外部力量平衡中国的一面在上升。第五是中亚方向上局势变幻,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政局发生突变,美国插手条件下难以预测的因素在增加,而且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第六是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趋于严峻,中国推进六方会谈的难度在增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力量的上升使我们的积极影响在发展,包括:(1)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加深,外部发展环境良好。(2)亚洲国家开展地区合作积极性较高,区域合作保持较快发展势头。(3)周边传统热点问题多有降温,中国与菲、越在南海落实“共同开发”取得突破,印巴关系明显改善。(4)中国快速发展和周边政策得当,加深了与邻国的利益交融,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增强,各国加强对华合作仍是其政策的基本面。

(二)要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国际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美欧之间无论有什么矛盾,其战略同盟难以打破,但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模糊性在增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是不是因为大国关系存在模糊性才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对“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估计是不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界定和判断的基础上?这种所谓复杂性和模糊性也表现在亚洲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亚洲已经成为许多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的焦点。比如,作为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角的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投入在加大,而且其政策运用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包括逐步加大了对亚洲周边的直接介入,试图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亚洲大国之间增强其协调的力度。其他值得关注的亚洲国际政治现象包括,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又在兴起;亚洲新兴核力量或者潜在核力量有打破核门槛的迹象,因此我国周边的核环境将非常恶劣;中亚的局势变动也很大,对我国的基本安全、能源通道都有很大影响;我国周边的海上争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中日东海上形成的划界和钓鱼岛争端,南海石油开发问题以及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等。

当前中亚地区形势出现了重要变化,即所谓“颜色革命”,对各国国家政权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政局突变中,上海合作组织本应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没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上海合作组织能够成为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组织。此外,“欧安合作组织”正在积极“东进”,进入我国的周边,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蒙古等先后成为它的伙伴。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的“10+1”发展势头也不错,“10+3”也在进展之中。这样看来,亚洲正在逐步实现多元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和基本格局。但是也有专家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形势并不这么乐观,但由于中日关系仍然处于困境,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关系进展缓慢,且举步维艰。这不仅会影响到“10+3”的进程,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即将形成的“10+1”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因为东盟其实并不愿意看到自己与中国的合作进程发展过快,它担心走得太快会使它们自己陷入中日两国的矛盾之中,不利于它们与日本等国家的关系。由此看来,我们与东盟之间关系也很复杂,也还存在着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推进东亚地区的合作。

(三)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我们应采取的国际战略 应从“两个视角”来认识我们的国际战略。第一个视角是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全世界,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影响世界格局。这两者必然会发生碰撞,但是碰撞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立和冲突,完全可以在碰撞中寻求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因此,在与美国的碰撞中实现中国的利益,而不是被动适应美国的政策变化,这是我们未来认识国际环境问题和思考国际战略的一个新视角。第二个视角是中国要学会在多维国际关系中实现综合安全。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集团像北约、欧安组织等,中国可以抓住主动权参与进去发挥作用。因为在美欧战略对话和利益协调中,中国是很重要的议题。最近,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在搞战略对话,议题之一就是怎样应对中国的发展。这种“多方关注”的形势其实也为我们“多元参与”提供了可能。来源:中华网

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出口增势减弱已成定局,但增势减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出现衰退、衰退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2000年我国出口2492.11亿美元,其中出口前五位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依次为美国521.03亿美元、香港445.19亿美元、日本416.54亿美元、欧盟381.92亿美元、东南亚联盟和韩国286.33亿美元。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2.3%,并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经济。因此我国出口状况直接或间接与美国经济走势高度相关。从我国恢复同美国正常经贸关系以来的实证研究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仍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减小(美国自同我国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出现过三次经济衰退,第一次在1980年,历时6个月,GDP下降0.3%,程度较轻,我国对美国出口上升62.7%;第二次在1981年-1982年,历时16个月,GDP于1982年下降2.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下降,但仍增长7.3%;第三次在1990年-1991年,历时8个月,GDP于1991下降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有所减缩,但仍增长17%-19%)。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出口商品正逐渐被机电产品、音像制品、机械运输设备为主的出口商品所取代,而后者更容易受当前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影响。

(二)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近年来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但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仍然较低,并且这种低增加值的商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据有关权威机构估算,我国出口商品的40%-50%是用进口原料制造的加工货物,其最终商品的增加值约为商品自身价值的5%。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为2492.11亿美元,相当于我国GDP的1/3左右,而这1/3中真正构成GDP的部分最多约为18%-20%。因此,尽管出口需求近年来已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最主要因素,出口需求的下降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不足以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1998年较为成功地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有力说明。

(三)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贬值压力

随着近期日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市场再一次产生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首先,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56亿美元。强大的外汇储蓄增强维持稳定汇率的信心。其次,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缩小或将进一步缩小。今年美国先后5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减幅达2.5个百分点,使得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平均缩小至1.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利差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再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2%,仍处于高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缩小或可能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然存在。1999年经常项目顺差约为292.45亿美元,2000年经常项目顺差241.15亿美元。2001年在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较低的关税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环境下,进口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出口需求增势可能减弱,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出现逆差,从而对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

(四)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境外融资难度和成本 全球主要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国际社会实际财富大量缩水。如2000年美国家庭持股总金额比1999年减少约2万亿美元,从而导致近55年来美国家庭净资产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股市下跌已使美国社会总财富减少了4—5万亿美元。而股市下跌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国际资本供给的减少和投资者信心的挫伤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数额。同时,股市的下挫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或存在衰退的可能,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增势将放缓,这部分国际资本以及新增的国际资本必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场所。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冲击,可能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透明度将会有较大提高,也将增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投资机遇。四是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使B股市场日趋活跃,也将吸引国外投资者。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同时,我国B股市场涨升凌厉,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除了国内政策性因素外,与国际金融背景也有一定的联系。

三、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股市、汇市较为稳定,但我们仍要高度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变化以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未雨绸缪,切实采取应对措施。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1、适度增加对中小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启动社会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可考虑开发一些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高利率、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品种。

2、进一步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农业技术改造和农田基础建设的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推动票据市场发展,帮助企业加速货款回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质量,控制金融风险。

4、适当降低再贷款利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同业存款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提高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5、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利率管理体制,理顺利率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6、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继续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为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7、进一步增加个人信贷投入。重点发展住房、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业务;适当考虑开发对个人的投资性贷款,支持有技术、有项目的个人自行创业。

(二)转换财政政策思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

1、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现行财政政策的思路应在扩大和稳定政府支出的同时,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率,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适当提升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刺激全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可考虑发行特种社会保障国债或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

3、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和转移支付,增加对超高档消费的征税,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问题。

4、继续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三)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强资本项下外汇管理

1、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吸收和运用境外资金。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尽快组建中外合作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多方位的投资;进一步引导外资扩大对农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引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盘活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2、充分考虑国际游资流入可能产生的冲击。完善外汇管理,有效监管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大力加强B股市场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四)切实促进社会投资

1、放宽对社会投资领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金融等领域的限制;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投资审批制度,除保留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特殊项目的审批外,取消全部竞争性项目的投资审批。

2、加速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

(五)维护股市稳定,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国企改革、启动民间投资、优化资本结构、刺激消费中的巨大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跟踪研究,特别要警惕日本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并作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当前,随着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进一步稳固,中国周边形势总体上将继续趋于平稳。主要形势主要包括:

(一)周边热点继续降温,但存在着潜在危机

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将继续保持稳定。10月份,朝鲜进行了核实验,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朝鲜明确表态,愿意通过对话解决朝核心问题,新一轮的六方会谈将很快进行。印巴关系仍将继续改善,克什米尔问题激化的可能性不大。在经历“颜色革命”冲击之后,中亚各国也在反思“美式民主”的利弊,地区形势会继续好转。布什对华政策更趋务实,中美在“防独”问题上暂时形成默契。陈水扁抛出废除“国统纲领”的谈话后立即遭到白宫批评,表明美暂不愿为其耗费更多的精力。但是,周边“热点”依然潜伏危机,某些方向和某些地区的局势发展仍须密切关注。阿富汗国内恐怖残余仍存,民族矛盾、部族矛盾依然尖锐,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再次陷入混乱,从而危及地区稳定。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内政局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发生动荡亦不能排除。

(二)大国继续争夺地缘战略优势,中国安全压力“西缓东急”

去年,大国在我国周边互动频繁。美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事同盟,公然把台海列为其共同战略目标。美俄在中亚“颜色革命”中呈现拉锯态势。美加强与印进行战略协调,事实上承认印核地位,并在民用核领域与印全面合作。日本也加快调整南亚政策,全面提升与印合作关系。小泉访印后,双方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我国周边地带依然是大国争夺的重点区域,我东部安全压力将有所加大。美正在寻求从伊拉克体面抽身,加快战略重心东移。美今年2月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显示,美军将在太平洋部署6成的潜艇和至少6艘航空母舰。为应对中国的崛起、台海危机、朝鲜半岛局势,美势必更加注重同亚太盟友的双边安全合作。

由于日本右翼势力当道,日本继续推行趋于强硬的对华政策。日本一方面进一步强化《日美安保条约》,联美制华;另一方面加紧与“台独”势力勾结,以华制华。此外,日在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东海大陆架资源等问题上继续寻衅滋事。年初,日“战略家”还抛出制华“新思维”,企图以大陆力量相互制衡来获取海洋发展优势,表示要加强对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外交攻势,同时增强海空力量以确保日海上强国地位。9月26日,安倍晋三访华后,中日关系的僵局有所缓解,但解决一些重大问题还有个过程。

(三)睦邻互信继续增强,但“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

去年,中国领导人足迹遍布南亚、中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各国,周边国家领导人也先后访问了中国,这些互访增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信任关系。中印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一系列旨在结束边界争端、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协议文件。中俄两国全面解决边界问题,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国、菲律宾和越南三国在马尼拉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进一步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韩在解决朝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上相互沟通、密切协商。

当前,周边外交依然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中俄国家元首互访、总理定期会晤将继续加深两国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将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双方将在俄境内举行联合军演,进一步加强安全和军事事务的磋商与合作。中朝将在六方会谈和地区安全问题上保持密切接触。中韩在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将面临新的挑战,但双方将保持磋商。200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也被中国政府建议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开始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将会加快进程,各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行动也将有新的进展。不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互信的同时,“中国威胁论”一时还难以销声匿迹。原因有三:一是随着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妒忌、惶恐者会故意散布“中国威胁论”;二是不明真相或缺少对中国了解的人,误解或曲解中国的战略意图,夸大中国发展壮大对别国产生的安全压力;三是由于产品结构相似性,周边地区对中国商品冲击力存在担忧,而随着中国对能源和资源的依存度增大,“中国资源威胁论”也会有一定市场。

(四)安全对话更加活跃,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减压”作用加强

去年,中国坚持以合作为重要支点的安全政策,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决分歧,努力推动多边安全对话。上海合作组织虽遭“颜色革命”冲击,但其组织建设不仅没有止步,反而稳步向前推进,正式接纳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为观察员。“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0+3”在加强地区安全合作、努力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和东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首次东亚峰会成功举行,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也参加了这次盛会。

当前,周边安全合作与对话更趋活跃。2006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也是“上海五国”机制建立10周年,即将召开的峰会将对5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对机制建设和功能建设做出新的规划。目前,中方作为主席国已全面启动峰会和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2005年底的东亚峰会为东亚各国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当前,东亚各国继续通过该机制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合作与共识,俄罗斯乃至美国都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加入到东亚合作进程中来。11月,胡锦涛主席将访问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并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4届首脑峰会,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增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中国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特征的新安全观,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当前,中国继续以周边安全机制为依托宣传自己的安全观念,同时,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也将继续为我减轻安全压力发挥更重要作用。

(五)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维护国家安全任重道远

与往年相比,2005年中国周边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区域传递性和普遍性更显突出。南亚、东南亚成为恐怖袭击重灾区,印度、印尼、俄罗斯等国都受到大规模恐怖袭击,澳大利亚等国也多次挫败了恐怖袭击计划。与此同时,地震、飓风等其他非传统威胁也在上升。南亚大地震使印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在越南、泰国等周边多国暴发。

当前,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和威胁将继续存在。国际恐怖组织进一步网络化、分散化使地区反恐斗争更加复杂化与长期化。在美国及其欧洲盟国相继遭到恐怖袭击之后,不排除恐怖组织将对美亚太盟国发动袭击。美国中央情报局近期披露,“基地”组织已重整旗鼓,日本等国是重点渗透对象。此外,毒品贩卖、海盗等跨国犯罪仍将是对周边有关国家重要的安全威胁。2006年,中国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三股恶势力” 加强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继续在我国周边活动并从西北、西南、东南几个方向对我形成威胁,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我国预防恐怖组织制造事端的任务加重。其中,“东突”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统一问题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的安全,首先必须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和渗透颠覆等情况做出综合分析的和评估。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也是国家公民必须掌握的国防知识。

一、国周边地区及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一)我国周边地区范围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范围:南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水南侧,北达漠河东北侧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汇流处。周边地区指我国的陆海边境地带及其外侧的陆海邻国和公海所构成的区域。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挑战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比失衡与多极化趋势并存,苏联解体和多极化的有限性出现了“一超领先”的局面,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差距呈进一步加大之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矛盾相对上升,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趋于尖锐;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新霸权主义”,造成世界形势动荡不安。在我国周边地区,部分传统的不安全因素继续存在,一些新的不安因素滋生蔓延,对我国的安全构成威胁和挑战。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西方大国对我国的综合压力在上升;我国与邻国之间的领土、领海争端部分悬而未决;个别地区热点仍对我构成间接威胁。

(一)我国面临着现实的综合压力

来自大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综合威胁和压力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并非我国周边国家,但在我国周边地区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20世纪50—60年代,它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978年12月实现了关系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后有所改善。冷占结束后它对华政策的基调是“接触加遏制”。它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希望与我国保持接触,发展关系,以获取经济利益,并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借助我国的力量和影响,但它还对我国进行遏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对我国构成现实的综合压力。

1、这推行“新霸权主义”,与我国存在着战略冲突

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企图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塑造”由其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确保“在世界上发挥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为实现此目标,它率主要西方国家推出了积极干涉世界事务的“新霸权主义”。该“主义”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对象,以“人权高于主权”为理论基础,以“遏制”、“控制”反西方势力和推行其“价值观”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干预地工匐务和有关国家内政,必要时公然施以军事打击。“新霸权主义”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进攻性。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世界上建立公民主的新秩序。霸权主义者将我国视为其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构成了对其经济的威胁,因此将我国定位为长远的战略对手,力图改变我的政治制度,分裂我国的版图,延缓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压缩我国的外交活动空间,从而造成两国之间在意识形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国际权益等四个方面深刻的战略冲突。

2、它推行对华“遏制”政策,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它明显增强了干涉我内政的力度。在政治上推行“西化”政策,屡屡以所谓人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在我国统一问题上推行“分化”政策,插手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极力阻挠我国统一大业。在经济上推行“弱化”政策,频频制造贸易磨擦,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在外交上推行“打压”政策,抑制我国在国舞台上发挥应的作用;插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和我周边地区的亲西方联盟。在军呈上推行“进逼”政策,保持并适时显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对我进副,并限制国际社会向我国出口高技术武器装备,阻挠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

3、它有着威胁我国安全的军事实力和企图

它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其经济和军事力量均对我国形成绝对优势。在亚太地区驻军大体上保持约10万兵力,另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重新获得了海空军基地使用权。它还对独联体亚国家进行军事渗透,在我周边的军事存在范围呈不断扩展之势。美国对我国安全已经构成现实的综合压力。当然,它对华政策尚有“接触”的一面,对我的压力和威胁还是有一定限度的。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两国将保持交往大局;但它将继续对我保持有限的损害和威胁,在局部时期,在一些问题上双方的矛盾可能会激化,引发较激烈的冲突。

(二)某些邻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我国周边国家中,有的在历史上多次入侵我国,曾追随过反华逆流。后来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但它与我国素来存在着争端,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加快了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步伐,其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在上升,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且呈增强之势。有的为了确保在本地区的优势,进而谋求“亚洲核心”和世界大国的地位,一方面加快军队现代化步伐,增强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在本地区争霸和面向东方的战略,其海军活动范围已扩展到南中国海海域,并企图巩固海上霸权,控制马六甲海峡出口,从海上对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我国与邻国之间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

领土、领海争端问题直接关系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也危及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中国温长的疆界经历了复杂的变迁。19世纪前期,中国的疆域东至外兴安岭和贝尔湖,东北达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海包括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会湖向南一直到帕米尔。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竞相瓜分中国,导致中国疆域萎缩,并遗留下许多边界领土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按照维护主权、睦邻友好的原则与多个邻邦协商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疆界问题,正式划定了共同边界。但是,还有一些历史争端尚未解决,并产生了一些新的争端。

四、国家统一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而从台湾情况看,“台湾”危险性进一步增大,这对实现祖国统一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但某些西方大国从其遏制中国的战略出发,不会放弃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国际社会存在着一股支持“台独”的逆流。不管世界风云多变幻,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钢铁意志。我们坚信,在包括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除台湾问题以外,我国部分边疆少精选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也存在一些隐患,构成了对国家统一的潜在威胁。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

主页君按:近段时间,各种各样的大小时政事件,不知大家有没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知。主页君特别选取这篇摘要文章,与大家分享。本文作者系一个专业时政分析团队成员,该文站在历史唯物的高度,从宏观上联系各方面时事,分析当前局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较好的看法。希望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家了解分析当前世界格局和时政热点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畅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正文:

现在世界形势,比十年前,已经巨变。也就是说,就是超级大国,如果在策略上应对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实力快速下降,虽不至于马上崩溃,但受到严重削弱是肯定的。中国历代王朝,在经过三到四代后,几乎都达到鼎盛时期,但鼎盛之后,往往会发生急剧衰落。主席进京前说是赶考,一直在研究能否避免这个规律。清朝乾隆时期,在中前期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已经很强盛了,最终被夷族所欺,也与思想性的策略有关,而且,在经过几代的经营后,后世往往在所谓盛世中,好大喜功,以大概全,不切实际,国家形成积习,恶习,官场风颓废,而士子歌舞升平,以狎不思进,造成与民失离,进而失德,最后失政,因此,我最反感的就是所谓马屁式的盛世。刚有小成就他M的盛世,是败政之兆。中国从1978年开始,经济上算是小有成绩,但还差得远。目前的情况是国内有隐忧,境外有强敌环顾,如果失去进取心,意志消磨,是非常危险的。还是谨慎,再谨慎,进取,再进取。

如果从国际大势上说,西北非的利比亚战争,乱局,是西方集体行为下的调整战略,目的就是维持西方的统治强势,非洲是最后一块未被大量开发的资源基地,西方瞄准的就是这个。目前,中国的人口比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要多二倍,资源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国外有媒体说利比亚战争,是针对中国资源获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目前因种种原因,空有巨量的外汇,而不能正常利用自己的外汇、资金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技术,明显是西方对中国的最有效的遏制,而且这样还嫌不够,还在中国的周边,边疆通过培植、扶持敌对势力,对中国就行阻碍、牵制;而且,在中国境外通过金钱收买,重点培养了一批所谓“民主”类的精英,都是隐患!只有时时保持清醒,警惕,中国才能顺利发展,才能生存。

而金融方面,欧洲增加所谓流动,是与美一样的宽松行为,下一步,国际流动性泛滥,世界性的通胀几乎是肯定的了。一些中小国家抵抗能力差,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小国家的政权更叠,会更是家常便饭。欧洲经过金融债务危机,会受到严重削弱,下一步,亚洲是目前世界发展较好,受到金融危机之害相对小的地区,亚洲,因这种趋势,在亚洲的争夺会更加突出。俄力量东移,估计也是考虑这种成分,上世纪,美的生命线在欧洲,现在,亚洲的比例,对美来说,已经与欧洲差不多了。中美俄三大强权,未来在亚洲的角力会更直接、更频繁已经个大的趋势。而印度的兴起,则是另外一个会引起世界力量分配的重要因素,谁不重视印度力量兴起这个因素,谁最终结果非常悲观。在亚洲这个地方,特别是在远东、中东以东的广大区域,出现新热点的可能在大增,这个是未来二三年十年肯定会出现的大势,我希望,国家高层,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要加强。不要只盯着与美的角力,非洲资源的获得,要密切注意地缘形势的新变化。象大家说的,中国固守西部的同时,东部的技术与资金,要更合理的,快速的向西部倾斜。关注国内的基础生活方面的安全、精神、防疫、粮食。

其实,美在策略在在加快实施其战略,虽力量衰落,但美国人仍幻想中。目前巴基斯坦突然紧张,就是美欲冒险,妄图逼迫中国在金融方面作出让步。我的看法,在图门江开发这个战略中,要加快。在个别问题上,可适当的向俄让步。在以前,这个话题咱们曾经鼓吹的很厉害,现在到时候提提了,可减轻西部压力。

西南缅甸还是出现我本人曾经预测,但又非常不愿意预测准确的事,这个事件,对中国周边的影响与辐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是影响中国周边邻国对华动向的一个风向标。这个局,目前比西北部还要大,可以说直接影响未来几十年的资源大局,是具体通道方面的,对手的逆向操作。

西北的局,是对手妄图抢占战略高点的问题,而西南则是事关中国发展的一个局,西北只要中国有战略雄心,战争决心,这个战略高点,对手不可能轻易获得,而且,在印度已经冒起的雄心中,有一块,是与美的策略是矛盾的,西北的巴基斯坦问题,关系到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关系到俄的中亚战略,目前这个地点,以上两大国,在战略态势上防备美国的战略进攻是有备案的,可以在某种程度缓解中国的压力。美如果拿下巴基斯坦,对印度俄罗斯的压力还是巨大的。中国可以在战略上采取合纵,在西北,大不了可缓缓一定的战略获得。西南的局,则是中国独力面对的局面,而印度与俄罗斯是乐得见中国在这个地区与美碰撞的,还有可能,以上两国为争夺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会在背后出手的可能而在西南,英法两个老殖民,在某种程度上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过去培植的势力进行配合。因此,目前中国首要的目标不是西北,而是西南,这不是说西北不重要,而是说西南是急,西北则可缓,当然要达到西北的缓,则可以通过一定的战略佯动实现。西南是中国的大战略通道,是中国未来的重要通道,目前的备用通道。

我认为,缅甸方面,在受到压力后有所退却,中国则要将中国的意思传达给缅甸的这任“民选”政府,几十亿就这么漂了?日本在东南亚走过很多这样的弯路。不管什么办法,什么手段,什么渠道,可通过适当的态度,硬度,将中国的战略意志传达给各个方面,无论是策划方,还是配合方。在西南地区,可采取一定的军事动作,这个可通过演习与调动的形式就可实现,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不显示出决心,那么对其它的各地区的,无论是亲华的,中立的,还是所谓仇华的,影响都极其负面,个别国家甚至不排除更激进的动作,而幕后的势力则可能从后面走向前台。这项工作,要做到不激化矛盾,不被幕后势力利用进行中国威胁论宣传,又不使中国西南的战略利益受到巨大伤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再难也必须回应,且是一定要有力的回应。

在新华网上看到:“巴基斯坦发现疑似美国秘密情报中心;美高失业率致数千人示威 警方否认钓鱼执法 ”的新闻,可以这样说,巴基斯坦局势之所以如此,一直是美中央情报局在操控,这个时候通过媒体放风出来,与巴基斯坦声言,中国的敌人就是巴基斯坦的敌人,其实是一个中心两个表达方式。以前我吹过,中国实行的是剪刀战略,这种战略就是针对网状战略的。美目前因国内形势矛盾激化,而且内部斗争白炽化,美利益集团,为达到转移视线的目的,则有可能在中国周边制造一定的紧张,甚至提前热变的可能,而这种趋势则更明显了。因此,在这种态势下,西南西北两片剪刀,则可适当的喀咔几下发声,显示决心,但不要合得太实,而在中东,中国现在,可以适当的将水搅一下。

最重要的,中国硬实力,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这点,高层决定在这个时候决定发射天宫一号的意义所在了,可以实施我前段时间鼓吹的,适当的展现所谓杀手锏,大杀器试验一下了。俄已经这样频繁的做了。今年全球经济硬着陆的可能不大,明年的可能性,在2012年的10月后,10月前,则不太可能,因为有关集团需要消化,消化不好,则会出现,而且,美的资本集团,已经有各解的迹象了,比如克氏出面为奥氏说话,这是利益取向的决定的。

第三篇: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1

中国如何应对周边安全形势

2012年,中国将进入第五代领导人执政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恰逢其时。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特色的外交也在国际上面临着以下诸多挑战:

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他们把西方价值观通过各种交流渠道传播到中国来,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利用各种基金会、NGO等对中国进行渗透。

第二、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对手,加大了在中国培植亲西方的未来接班人力度。妄图从中国内部搞垮中国。

第三、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并通过其代理人挑衅中国,使我周边安全形势屡出严峻态势。奥巴马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新军事战略,直接把中国列为美国主要的打击目标;

第四、在经济交往方面,外资不断加大对中国自主品牌的控制,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而且,中国特色的外交还面临着国内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和周边安全等严峻挑战。近年来,中国国内涌现的的互联网言论、媒体舆论以及商界团体等国内社会因素使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更趋复杂化 因此,在中国对外战略上,中国有必要对其外交进行改革,中国外交转型应有新思维、新方略:

第一、认真及时组织相关外交政策研究,培育和加强国内智库建设,实现理论更开放与动态更富针对性相结合。以政府名义面向全球研究者开放相关竞争性研究项目,吸收和采纳国内外优秀成果。

第二、第二、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外交人才,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外语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多从国内优秀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中选拔,并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中国外交转型的需求。

第三、定期举办外交政策讨论会。就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辩论与探讨。鼓励和支持国内民众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以公共外交为新的发展点,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四、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中国应多思考当地的民意民心,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多建设一些民心工程,少一些政绩工程,只有这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才真正具有活力。

第五、加大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员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力度,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服务。

而且,在中国外交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力戒外交政策的“美国化”和外交决策的“分散化”,积极调整与协调好国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积极建立和建设好相关外交机制,中国应该尽早制定本国的外交战略,它应包含:中国的全球外交政策、中国的地区外交政策和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灵活运用当今世界国家关系的多元化趋势,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平崛起代价的最小化。

中国需要改变不实际的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中国必须根据安全环境的变化尽快调整国际战略,在力求稳定对美关系、力避局部对抗发展为全面对抗的同时,积极谋划破解美国战略围堵的战略与方略。变“不结盟”为“准结盟”。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外交转型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缓和与美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中美双边关系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第二、积极与俄罗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三、主动与欧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升中国在周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增强中国的周边软实力。

面对美国日益强大的战略围堵,中国必须纵横捭阖地运筹国际关系特别是周边关系,大力运用“准结盟”新思维与其他国家积极发展双边战略关系,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不利于我的事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事态的发展,制定各种外交预案和合作机制,以打破美国的战略围堵。中国应加大外交力度,在国际规则制定上争取更多的主动。但与此同时,中国外交的转型必须要避免过“左”或过“右”的极端倾向,一味低调或一味强硬,都是非理性的,不符合中国不断崛起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会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第四篇:军事理论论文——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

今年‘十一’国庆大阅兵活动,的确显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与十年前大阅兵时期相比,有了很长足的发展,这次阅兵也确实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同时,也对那些敌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敌对国家和组织起到了一定的威慑的作用。

但在兴奋之余,看我版图时,忧虑的心情不由得慢慢地浸上心头:沿我国的国境线看去,我国的国防形势却是那么的令人深感不安与堪忧。请看:

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东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南面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那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的敌对、反华、分裂势力,更是打着所谓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旗号,长期从事并且不断干扰与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可以这样说,我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极其复杂性,在当前的世界上,恐怕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环境有我国 的复杂。

面对当前严峻的周边形式,我国应该怎样应对?

我认为,重中之重应前瞻性地牢固树立大国危机感与紧迫感,对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军事和民用科研的投入。首先我们国家应当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研制出国防建设急切需要的装备,如大型的运输机、远程轰炸机、隐形战斗机和航空母舰。同时,还应当将上述装备融入信息战、电子战、网络战的预警与防卫上,放在国家与民族安全生死攸关的战略高度上。其次,我们应当看到,美在太空军事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我国的威胁与钳制正日益明显,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大在航天方面的投入,研制有中国特色的太空装备,并积极着手组建和培养能适应未来太空战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与队伍。

面对来自全球性的恐怖主义势力的蔓延与威胁,面对来自霸权主义的潜在威胁以及别国不断挤压我安全战略空间态势,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北睦俄罗斯,并积极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展开深层次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坚决打击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恐怖主义;在反恐问题上,甚至可以实施越境联合打击。同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应联手共同维护地区安全,排挤和削弱美在亚欧的影响力及其渗透力,以期达到和巩固我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适应性与成果。

综上,在维护我疆域安全问题上,我们可采取以下积极的防

御策略和措施:

一、东部与南部地区,主要侧重海、空武装防卫力量建设。重点以监控日美对我之觊觎,并练就快速突防所谓第一岛链围堵能力,确保我海空安全以及和平利用公海(洋)、公共空间的权益。在对待日本等国非法侵占我海岛、海域、海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寸土必争、寸土寸海寸空间不让,甚至可以采取防卫的战役手段坚决予以收复和打击。

二、西部地区,主要侧重陆、空防卫武装力量建设。在加大公路、铁道、机场等交运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应积极开展与各相邻国家友好的互利互惠的经贸往来,走共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达到共同富强的目的。

三、对印度非法侵占我藏南地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继续双边谈判的灵活策略,搁置争议,共同克制,毕竟和平不易。当然,人家执意要挑起事端,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我们奉陪就是。

四、对于分裂和危害我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的,诸如台独、东突、藏独等任何势力与集团,我们的态度应该更鲜明些,比如,在取得国际社会大多数共识的前提下,动用一切手段,给予其坚决地致命性打击。

当然,在应对外部威胁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处理好我们自己的内部事务。

当前,我们在继续做好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应该走精兵简政之路。

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的国家建设还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较多,但是,只要我们不折腾,我们就有希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与战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险阻,我们为之建设的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就一定会更加辉煌与富强,我们维护和捍卫国家与民族的能力,就一定会更加强大。

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新变动及其应对

(一)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倾向继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首先是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亚次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其次是日本“倚美制华”倾向日益突出,中日关系困难增多。第三是俄罗斯和印度对我们的战略需求上升,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中俄、中印的战略协作逐步上升。但同时俄罗斯、印度也比较矛盾,对中国的疑虑始终存在,对中国的警惕性和戒备心也在加强。第四是东盟国家重视对华合作,但对中国疑虑有所增加,试图借外部力量平衡中国的一面在上升。第五是中亚方向上局势变幻,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政局发生突变,美国插手条件下难以预测的因素在增加,而且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第六是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趋于严峻,中国推进六方会谈的难度在增加。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力量的上升使我们的积极影响在发展,包括:(1)亚洲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加深,外部发展环境良好。(2)亚洲国家开展地区合作积极性较高,区域合作保持较快发展势头。(3)周边传统热点问题多有降温,中国与菲、越在南海落实“共同开发”取得突破,印巴关系明显改善。(4)中国快速发展和周边政策得当,加深了与邻国的利益交融,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增强,各国加强对华合作仍是其政策的基本面。

(二)要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国际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美欧之间无论有什么矛盾,其战略同盟难以打破,但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模糊性在增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是不是因为大国关系存在模糊性才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对“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估计是不是建立在这样

一个界定和判断的基础上?这种所谓复杂性和模糊性也表现在亚洲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亚洲已经成为许多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的焦点。比如,作为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角的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投入在加大,而且其政策运用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包括逐步加大了对亚洲周边的直接介入,试图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亚洲大国之间增强其协调的力度。其他值得关注的亚洲国际政治现象包括,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又在兴起;亚洲新兴核力量或者潜在核力量有打破核门槛的迹象,因此我国周边的核环境将非常恶劣;中亚的局势变动也很大,对我国的基本安全、能源通道都有很大影响;我国周边的海上争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中日东海上形成的划界和钓鱼岛争端,南海石油开发问题以及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等。

当前中亚地区形势出现了重要变化,即所谓“颜色革命”,对各国国家政权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政局突变中,上海合作组织本应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没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上海合作组织能够成为具有多方面功能的组织。此外,“欧安合作组织”正在积极“东进”,进入我国的周边,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蒙古等先后成为它的伙伴。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的“10+1”发展势头也不错,“10+3”也在进展之中。这样看来,亚洲正在逐步实现多元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和基本格局。但是也有专家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形势并不这么乐观,但由于中日关系仍然处于困境,因此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关系进展缓慢,且举步维艰。这不仅会影响到“10+3”的进程,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即将形成的“10+1”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因为东盟其实并不愿意看到自己与中国的合作进程发展过快,它担心走得太快会使它们自己陷入中日两国的矛盾之中,不利于它们与日本等国家的关系。由此看来,我们与东盟之间关系也很复杂,也还存在着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推进东亚地区的合作。

(三)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我们应采取的国际战略

应从“两个视角”来认识我们的国际战略。第一个视角是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全世界,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影响世界格局。这两者必然会发生碰撞,但是碰撞并不意味着就是对立和冲突,完全可以在碰撞中寻求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因此,在与美国的碰撞中实现中国的利益,而不是被动适应美国的政策变化,这是我们未来认识国际环境问题和思考国际战略的一个新视角。第二个视角是中国要学会在多维国际关系中实现综合安全。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集团像北约、欧安组织等,中国可以抓住主动权参与进去发挥作用。因为在美欧战略对话和利益协调中,中国是很重要的议题。最近,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在搞战略对话,议题之一就是怎样应对中国的发展。这种“多方关注”的形势其实也为我们“多元参与”提供了可能。来源:中华网

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出口增势减弱已成定局,但增势减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出现衰退、衰退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

2000年我国出口2492.11亿美元,其中出口前五位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依次为美国521.03亿美元、香港445.19亿美元、日本416.54亿美元、欧盟381.92亿美元、东南亚联盟和韩国286.33亿美元。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2.3%,并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经

济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经济。因此我国出口状况直接或间接与美国经济走势高度相关。从我国恢复同美国正常经贸关系以来的实证研究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仍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减小(美国自同我国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出现过三次经济衰退,第一次在1980年,历时6个月,GDP下降0.3%,程度较轻,我国对美国出口上升62.7%;第二次在1981年-1982年,历时16个月,GDP于1982年下降2.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下降,但仍增长7.3%;第三次在1990年-1991年,历时8个月,GDP于1991下降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有所减缩,但仍增长17%-19%)。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出口商品正逐渐被机电产品、音像制品、机械运输设备为主的出口商品所取代,而后者更容易受当前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影响。

(二)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近年来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但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仍然较低,并且这种低增加值的商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据有关权威机构估算,我国出口商品的40%-50%是用进口原料制造的加工货物,其最终商品的增加值约为商品自身价值的5%。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为2492.11亿美元,相当于我国GDP的1/3左右,而这1/3中真正构成GDP的部分最多约为18%-20%。因此,尽管出口需求近年来已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最主要因素,出口需求的下降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不足以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1998年较为成功地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有力说明。

(三)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贬值压力

随着近期日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市场再一次产生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首先,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56亿美元。强大的外汇储蓄增强维持稳定汇率的信心。其次,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缩小或将进一步缩小。今年美国先后5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减幅达2.5个百分点,使得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平均缩小至1.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利差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再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2%,仍处于高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缩小或可能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然存在。1999年经常项目顺差约为292.45亿美元,2000年经常项目顺差241.15亿美元。2001年在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较低的关税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环境下,进口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出口需求增势可能减弱,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出现逆差,从而对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

(四)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境外融资难度和成本

全球主要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国际社会实际财富大量缩水。如2000年美国家庭持股总金额比1999年减少约2万亿美元,从而导致近55年来美国家庭净资产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股市下跌已使美国社会总财富减少了4—5万亿美元。而股市下跌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国际资本供给的减少和投资者信心的挫伤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数额。同时,股市的下挫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我国在国际资本

市场上融资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或存在衰退的可能,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增势将放缓,这部分国际资本以及新增的国际资本必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场所。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冲击,可能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透明度将会有较大提高,也将增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投资机遇。四是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使B股市场日趋活跃,也将吸引国外投资者。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同时,我国B股市场涨升凌厉,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除了国内政策性因素外,与国际金融背景也有一定的联系。

三、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股市、汇市较为稳定,但我们仍要高度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变化以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未雨绸缪,切实采取应对措施。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1、适度增加对中小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启动社会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可考虑开发一些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高利率、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品种。

2、进一步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农业技术改造和农田基础建设的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推动票据市场发展,帮助企业加速货款回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质量,控制金融风险。

4、适当降低再贷款利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同业存款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提高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5、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利率管理体制,理顺利率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6、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继续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为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7、进一步增加个人信贷投入。重点发展住房、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业务;适当考虑开发对个人的投资性贷款,支持有技术、有项目的个人自行创业。

(二)转换财政政策思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

1、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现行财政政策的思路应在扩大和稳定政府支出的同时,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率,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适当提升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刺激全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可考虑发行特种社会保障国债或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

3、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和转移支付,增加对超高档消费的征税,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问题。

4、继续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三)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强资本项下外汇管理

1、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吸收和运用境外资金。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尽快组建中外合作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多方位的投资;进一步引导外资扩大对农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引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盘活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2、充分考虑国际游资流入可能产生的冲击。完善外汇管理,有效监管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大力加强B股市场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四)切实促进社会投资

1、放宽对社会投资领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金融等领域的限制;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投资审批制度,除保留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特殊项目的审批外,取消全部竞争性项目的投资审批。

2、加速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

(五)维护股市稳定,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国企改革、启动民间投资、优化资本结构、刺激消费中的巨大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跟踪研究,特别要警惕日本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并作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第五篇: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讲解

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与应对策略

当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既有海权纷争,既有紧邻的不断滋扰,又有大国的战略空间挤压。又有领土争端。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一、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2.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

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3.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谐在对手。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表明美国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及对华施压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二、增强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

从苏联解体以及冷战历史教训得出,国家的竞争主要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发展中心,以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

1.中国应理直气壮的发展国防现代化

当代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国相对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中国国防力量依然落后,而中国威胁论对制约着中国国防建设。对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没有必要过于关注别国言论,威胁论是它国面对大国崛起由不习惯到习惯,有反对遏制到逐步接受的过程。中国就是在威胁论

中发展起来的,现在西方国家逐渐接受中国的崛起,威胁论反而下降。只要我们国防力量保持在积极所规定的合理水平,我们就应该大胆投入,不必顾虑中国威胁论。中国通过积极军事外交,宣传我国和平崛起国策,并且在国际社会担负起负责任大国,国际社会会把中国军力发展视为正常的。

2.自主建新,建立军事新思想

在科技强军上,向跨越式发展道路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宏集型向科技宏集型的较变,以信息化作为军事建设的发展方向,建立一支远洋海军,应考虑建造航母舰队,以捍卫中国海洋,国土和重要海上通道安全。建立一支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信息化高的陆军部队,以及战略空军部队,全军提高军事感慑和作战能力。

3.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军事领域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信息化时代对军事人员的要求也是全面的,除了政治素质上,最重要的是科技素养,军事院校要从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开始,加大培训力度和培养步伐。同时建立一种能留住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大批军事人才,提高国家军事力量。

三、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因此,我们要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营造一个国际安全环境,对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利益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国,以维护地区和平等稳定

出发,妥善处理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暂时解决不了问题暂时搁置,待历史事件成熟解决,防止霸权主义从中得利。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睦邻外交。

2.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维护一个国家的安全需要国际的合作,在东亚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中国只有通全广泛的军事合作来维护地区稳定。努力同周边国家在安全与防劣的双边及多边的战略磋商和对话,增强相互了解信任。尤其同周边国家加大国际反恐合作力度,参与海上搜救,打击海盗,打击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维护和行动。此外,中国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对外军事交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与义务等国际军事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平做出自己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出安全国际环境。

四、结语

因此,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论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策略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