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析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1-69749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6 15:37: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析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国有企业重点分布于各大基础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掌控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回顾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俯视近十年来世界和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巨大变化,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成功实践今非昔比。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它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主体经济,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形成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就是表现为集体协作和共同劳动。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是经历过漫长而又复杂的阶段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逐步规范,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加快,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的现状,就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得到了根本改善。

企业家在企业中扮演了四种角色。首先,企业家是一个设计者,要求企业家具备科学理性,注重效率,不仅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目标,而且要在实现过程上注意控制节奏。其次,企业家应是一名政治家,针对内部利益分配与相互沟通,要求企业家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是不能忽视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一旦利益失衡,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滋事,会造成企业运行的不稳定。再次,企业家充当了开创者的角色,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求企业家确保在企业内部传递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好前面两点,只不过是抓住了员工的身体,却没有抓住员工的灵魂,企业家只有充分做好对员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灌输,才会增进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企业家还是一名学习变革者,对应的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时代的脚步如此之快,昨天的优势很可能就成为了明天的劣势,必须永远保持开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变革,企业方可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家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备以下素质。首先,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要克服片面地、静止的看问题;勤于总结,重在实践,不断提高。要懂得换位思考,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其次,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心理特征也要比常人更为丰富、更为成熟、更有适应性。最后,拥有用于创新的能力,主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吸收有益的东西,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作风去感染每一位员工,这样才能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企业管理其精髓在于树立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解放人的理念,其实质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学原理角度来讲,人本管理着眼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的目标,通过激发人的潜能和塑造高素质的队伍,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单纯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显得越来越困难,而通过人的主观行为却可以发挥出技术本身的最大价值,因此,在管理中,更需要人本管理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只有高超的科学技术与高效的人类协作同时搭配才可以激发出全社会的强大力量。

(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人本管理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方法,只将管理看成是一种制度行为,更将管理看成是一种人文活动,不单单只关注工作的效率和贡献,而且还重视人的行为和态度。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问题,做到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提高工作的效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提出较高层次的需要;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与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要注重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取其所,予以奖励;期望理论则告诫管理者要抓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还要适当地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以及良好的心理疏导。总的而言,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能够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群体层面表现为以沟通来协调群体各方面,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在一个群体当中,要想实现顺畅的协作,组织内部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前提。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是要有一个好口才,否则不能很好的指挥和带领一个团队。可以说,沟通是衔接企业内、外部人和事之间重要的神经和纽带,一旦组织内部沟通缺位,整个组织就会陷于瘫痪,组织里面的元素也会成为孤岛。要想在组织内部保持顺畅的沟通,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态度,而另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会“沟而不通”。组织内成员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关切他人利益,具备“合作共赢”的意识,这样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够顺利的开展沟通的第一步-“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当个体在群体中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时候,群体的凝聚力和绩效就会有好的成绩,同时群体各个方面会得到协调发展。群体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不仅有利于个体相互之间了解和满足各自需要,促进人际关系一致性因素增多,更为重要的是协调与沟通有利于成员行为的相互补充,促进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篇:2007企业管理博士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题目

2007企业管理博士 微观经济学题目

一、简答

1、经济学家是如何利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来解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10分)

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分配的?(10分)

3、试用职业经理人为例,解释委托-代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0分)

4、利用微观经济学知识说明企业应该在短期内采取何种决策以增加自己的利润。(10分)

5、为什么彩电生产厂商无法走出价格战的“囚徒困境”?(10分)

二、计算

1、某裁缝3年前买布价格每米5元,现在市场价格是每米15元,该裁缝做一件衣服,用

料4米,人工4个,该裁缝人工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每个10元,做好的衣服的市场价格是90元。问该行为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如果当时买入的布匹市场价格是25元,结果又如何?试比较结果说明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别。(10分)

2、双工厂模型:P=31-Q,TCA=5-9QA-QA2, TCB=6-10QB-0.5QB2(10分)

求(1)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分别是多少?(8,23)

(2)A、B两个工厂分别应该生产多少?(3,5)

(3)企业总利润多少?(76.5)

三、论述

1、企业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背景是什么?论述其在实际中的作用。(15分)

2、举例论述公共物品所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5分)

管理学原理

1、以前工业时期和现代的管理理论对人和组织的基本假设有什么不同?(10分)

2、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组织设计的异同。(10分)

3、沃尔玛和国美的崛起,生产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10分)

4、利用相关激励理论谈谈矩阵式组织激励障碍。(10分)

5、有人说企业的发展是遵循“人治”、“法治”、“文化治”的路线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10分)

6、案例分析 沃尔玛

a)沃尔玛的成本控制和传统的成本控制有什么区别?(15分)

b)IT技术的应用对于企业的环境控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0分)

c)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环境控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

7、案例分析 SK-II

a)从该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在公共关系管理上应注意什么?(10分)

b)危机管理的要点。(10分)

第三篇:国有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管理

近几年国有经济状况的明显改善,各级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激励与选拔方面,在改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控制方面,在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漏洞方面,成绩有目共睹,将国有企业进行纵向比较,业绩指标确有较大幅度改善,净资产收益率由1998年的不到2%,上升到2003年以后的10%以上。但是,横向与其他类型企业比较,在各个时期,国有企业的业绩指标都明显低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特别是在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滑到11.71%,而私营企业继续上升,达到25.12%的水平。如果剔除垄断型和寡头型企业,国有企业的效益水平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更要大得多。

随着中国国企改革改革的逐步深人,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的发展已进人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客观体制上还存着一些漏洞,监督体制不科学或监督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亟待关注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健全的的民主监督机制。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国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民主管理机构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事关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二)领导管理者管理素质水平不符合当前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领导政治、业务素质不高,领导、决策能力不强,致使决策不果断,管理松弛,事业心不强,怕担责任;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有的管理者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还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不团结,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严重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领导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机构设置不合理。

国有企业管理机构上层次过多、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国有企业从总公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分别担任着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职务,这种状况不利于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费用,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进步。

(四)人力资源的管理混乱。

目前国企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管理人员富余、一线操作人员紧缺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普通型、技能单一型的人员富余,而从事经营管理、科研开发、技能操作的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人才不足,不能按需引进,难以按需流动,导致资源适用性差,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

(五)没有形成科学考核机制、绩效评价机制。

由于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很好发挥其才能,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和浪费。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仍很严重,忽视了人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加强国国有企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面我们讲到了国企管理在机构设置,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以及领导管理者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就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这些问题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学者阐述,在此,笔者主要通过对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具体作法的分析,从中谈谈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以求抛砖引玉。

(一)德国模式

德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有其独特的方式。德国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大都采用公司形式独立经营,国家控股由占小部分到100%不等。德国国有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负担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生产或提供劳务的任务(如邮政、铁路),或负有政府某种政策手段的作用(如为对外发展援助政策服务的技术合作协会);另一类是国家控股或参股,不负有特别的任务,同私营公司一起参加竞争。德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CEO的选择专业化优先

国外董事会的人员构成是多元化的,主要有政府部门委任的人员,职工(工会)选举的代表,具备各种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士等。但董事会主席一般都是具有丰富阅历和专业管理技能的人士,对企业负责人(CEO)则更加重视管理技能专业化等方面的要求。

德国的这一特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大多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选出的,很多领导管理者缺乏第一线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素质不高,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导致领导决策缺乏科学性。

2.CEO的选任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经理人市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在德国,企业CEO的选择已经基本形成了尽量在市场中去选择的氛围,并且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CEO的选任往往以合同的方式实现,合同中也就包含了具体的经营目标。

这应该成为中国国有企业以后领导管理者选拔的方向,目前很多领导管理者都是行政任命,市场化竞争不充分,很多地方存在营私舞弊的现象。

3.建立企业经营约束和激励机制,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途径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包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大为好转,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确实有不完善之处,但是这些不完善之处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通过变革管理体制,可以改变国有企业管理政出多门的情况;通过推行股份制改革,实行有效的社会监督,尤其是通过持有股份可以使员工把公司的兴衰同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使企业的经营层决策更加科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则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逐步落实,运营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在欧洲,开展考核评价、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早已成为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的比较简单,如意大利国有企业董事会对CEO的考核指标分为三个方面,企业内部大多采用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先导的平衡计分卡考核评价体系,这个考核体系在欧洲仍然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

在中国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包括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两种职能。国资委的特设监管机构的定位及其“出资人”职能使得这两种职能

难以分清。在实践中,国资委的监督管理职能日渐被它的运营管理职能排挤,致使国有企业出现许多乱象,如企业利润随意分配,有的高管肆意贪腐,企业内部和国有企业之间职工收入差别悬殊(《改革内参》,2011年12月)。由于国资委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导致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4.国有企业管理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操作的透明性

在欧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现方式日益多样化。德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往往是执行层,上面有主管部门和监事会,由监事会行使决策;但也出现了像联邦房地产署这样既行使决策权,又行使执行权的机构,与其配套的是内部存在强大的管理及决策咨询机构。在欧洲其他国家,如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是股东代表、董事会、执行层比较齐备和统一。但有时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人事任免中也存在着特例,比如对经营出现危机的企业,意大利经济财政部的官员则认为,董事会人员较少更容易使企业灵活决策,摆脱危机。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其他国家,监管部门更加强调的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操作的透明度,这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也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科学和透明,至于公司治理结构所采用的模式,并不局限于一种。

随着近几年在中国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通道更加流畅和透明,政府也开始注重政务公开化,使用一些诸如“微博”,与公民网上交流等方式,让政府政务透明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有企业管理也应该把推进决策透明化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不仅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职工之间达到信息流通的通畅和透明,在企业外部也要做到透明,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5)注重国有资产的法制化管理。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国有企业和其他形式的所有制企业都遵循公司法的规定运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公司法已多次修改和调整并日臻成熟,它不仅体例完整且规定详尽,从公司分类到具体经营规范都有详细规定,加上完善的司法体系,使企业复杂的市场运作变得简单而规范。中国要使企业走向市场,如果没有一套很好的法律基础为依据,保证平等竞争,是难以想象的。

(二)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的国有企业主要分为完全国有企业和参股国有企业两种。管理方式上

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管理方式,加拿大政府经国会授权,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政府握有企业全部或大部份股份。其管理模式是:只给企业一个发展的轮廓,只对重大事情进行管理,为经营不好的国有企业创造改善环境的条件。其管理手段是任命董事会。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关键是:经营计划、商业计划和工资总额由内阁决定。董事会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由政府对其经营计划进行审查,特别重大的事情经有关主管部长向内阁请示。

另一种是对经营不好的企业实行出售或转让经营的办法。加拿大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环境,鼓励私人投资和减少政府支出及财政赤字,采取了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的政策。加拿大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大致有两种情况,由国家控股或参股或者是对经营不好的国有企业进行出售或转让经营,促使企业扭亏为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励竞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加拿大模式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主要有:

1.分类管理。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公益性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分别对待,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首先要明确公益性国有企业和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存在的领域和行业。除此之外,则应明确国有企业要分阶段、分期、分批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分类管理上,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对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问题,要先试点,后实践,再推广,其中,对外资企业进入垄断行业也要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二是对国有企业目前在竞争领域的经营情况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制订逐步退出的时间表。不能因为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还有利润就高枕无忧。谨防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重蹈“国企脱困”的覆辙。

2,。鼓励民间资本发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目前在中国国民经济95个大类中,国有经济涉及94个行业。其中,在396个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中,国有经济涉足了380个行业,行业与布局达到96%。如批发零售餐饮业,目前还有2万多家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分布的第二大领域,占全部国有企业的17.8%。国有企业在一些公用事业和重要工业领域中,通过各种方式阻碍行业开放,使得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由于国有企业占用了很多付费很少甚至不需要付费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贷款、特价经营权等,市场公平竞争阻力很大(《经济要参》,2011年2月2日)。

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体制改革上,厘清国企改革的思路,对国企体制改革进行校正,转变政府职能。国有企业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管理方式的目的,以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和企业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管理学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浅析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管理学国有企业管理应用

摘要:正当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和新的一届政府成立之际,回顾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俯视近十年来世界和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巨大变化,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成功实践今非昔比。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它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主体经济,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管理学原理角度来讲,其在国有企业的成功应用必将带动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管理学原理的产生

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的知识,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行为。

二、国有企业背景及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是经历过漫长而又复杂的阶段的,就目前而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就会发现政资不分、以政代资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而政企分开制度的模糊,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产权主体代表的缺失。有句话说得好:“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制度的选择。”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的现状,就计划经济体制而言还是得到根本改善的。

在管理学原理学习的过程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知识点就是企业家的四个角色。首

先,企业家是一个设计者,要求企业家具备科学理性,注重效率,不仅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目标,而且要在实现过程上注意控制节奏。其次,企业家应是一名政治家,针对内部利益分配与相互沟通,要求企业家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是不能忽视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一旦利益失衡,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滋事,会造成企业运行的不稳定。再次,企业家充当了开创者的角色,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求企业家确保在企业内部传递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好前面两点,只不过是抓住了员工的身体,却没有抓住员工的灵魂,企业家只有充分做好对员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灌输,才会增进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企业家还是一名学习变革者,对应的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时代的脚步如此之快,昨天的优势很可能就成为了明天的劣势,必须永远保持开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和变革,企业方可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家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懂得换位思考,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需要治理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合理利用激励机制直观重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要多参考他人的实例,结合自己所在团体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奖,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使员工的个人需要和整体的治理目标合二为一,产生合力,使整体工作效能有效提升。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作风去感染每一位员工,这样才能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现代企业管理其精髓在于树立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解放人的理念,其实质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学原理角度来讲,人本管理着眼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的目标,通过激发人的潜能和塑造高素质的队伍,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单纯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显得越来越困难,而通过人的主观行为却可以发挥出技术本身的最大价值,因此,在管理中,更需要人本管理来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只有高超的科学技术与高效的人类协作同时搭配才可以激发出全社会的强大力量。

(一)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个体的激励促使其发展,从而达到组织的目标,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

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对需要以及人内在动机和环境的激发。形成各种各样具体的激励理论,一般可将激励理论分为激励的需要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动机、需要、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人本管理不同于以往的管理方法,只将管理看成是一种制度行为,更将管理看成是一种人文活动,不单单只关注工作的效率和贡献,而且还重视人的行为和态度。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问题,做到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提高工作的效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提出较高层次的需要;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与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要注重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取其所,予以奖励;期望理论则告诫管理者要抓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还要适当地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以及良好的心理疏导。总的而言,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能够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动力,引起并维持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群体层面表现为以沟通来协调群体各方面,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在一个群体当中,要想实现顺畅的协作,组织内部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前提。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是要有一个好口才,否则不能很好的指挥和带领一个团队。可以说,沟通是衔接企业内、外部人和事之间重要的神经和纽带,一旦组织内部沟通缺位,整个组织就会陷于瘫痪,组织里面的元素也会成为孤岛。要想在组织内部保持顺畅的沟通,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态度,而另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会“沟而不通”。组织内成员必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关切他人利益,具备“合作共赢”的意识,这样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够顺利的开展沟通的第一步-“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这样,信息的发送者才能够有效的“编码”,便于接受者更好的“解码”,方能实现有效沟通。

当个体在群体中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时候,群体的凝聚力和绩效就会有好的成绩,同时群体各个方面会得到协调发展。群体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不仅有利于个体相互之间了解和满足各自需要,促进人际关系一致性因素增多,更为重要的是协调与沟通有利于成员行为的相互补充,促进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组织层面表现为通过建设组织文化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文化是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它是组织特有的,它是引导和塑造企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有力工具。组织文化能简析管理学原理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方面的积极因素。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催生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决定着组织发展的核心“游戏规则”。人本管理重视培养组织文化来规范成员,使得成员能够围绕组织目标来完成组织目标、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组织层面来说,它很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

四、小结

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所形成的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和人们对上级无条件服从的意识,已经转化为人们的一种责任感,有力地推动力了管理学理论在我国组织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1]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斯蒂芬· P ·罗宾斯、蒂莫西· A ·贾奇《管理学原理》[第十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3]付亚和 许玉林 《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第五篇: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一、引言..........................1二、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2三、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32.市场营销............................4四、库存管理与运输问题..........................41.库存管理............................4

2.运输问题............................4

五、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会计.......................51.人事管理............................5

2.财务会计............................5

六、售后服务.........................5七、结束语.............................6

摘要: 运筹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分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为高层次、全球性的问题提供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在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运输问题、库存管理、财务会计、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人类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保护环境中能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有限资源

关键词: 运筹学 企业管理 决策

一、引言

运筹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史书《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学问题和运筹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决策并存。军事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不过军事运筹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例如齐王赛马、围魏救赵的故事就反映了我国在很早就已经有运筹思想。1914年英国工程师兰彻斯特发表了有关用数学研究

—1—

战争的大量论述,建立了描述作战双方兵力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被称为兰彻斯特方程。1938年英作战部长罗威提出“运筹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海、陆军都建立了运筹组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防御和进攻作战的效果。美国军队也陆续成立了运筹小组。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西方运筹学界,特别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运筹学界,对运筹学的本质、成就、现状与未来发展展开了一场颇有声势的讨论,运筹学发展成为了一门集基础性、交叉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科学。

我国运筹学的应用是在1957年始于建筑业和纺织业。1958年开始在交通运输、工业、农业、水利建设、邮电等方面都有应用,尤其是运输方面,提出了“图上作业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科学性。在解决邮递员合理投递路线问题时,管梅谷教授提出了国外称之为“中国邮路问题”解法。运筹学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对各种资源的运用、筹划活动的基本规律,以便发挥有限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的最大效益,来达到总体全局优化的目标。

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运筹学的思想应用广泛。例如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能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能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从管理实际出发可以把运筹学看作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国出版的管理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而运筹学的理念就在于系统性、数量化、交叉性、最优性。运筹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则是人类的智能活动的高级形式。因此,运筹学的进化无疑将与智能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

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运筹学的思想。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运筹学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 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应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生产计划中主要用运输规划、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3)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

约束、资源约束等;

(4)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为作出最合适的企业生产计划决策。

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通过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消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企业必须对市场结构、消费者、竞争者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识别、评价和选择市场机会。调查研究,识别、评价和选择市场机会都需要用运筹学的理念来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四、库存管理与运输问题

1.库存管理如果说生产计划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指挥、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那么库存的管理则是从物质流的角度来指挥和控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的问题。

由于库存的物质属性,因此对生产系统的日常运行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或商品。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而库存的存在又意味着占用资金、面积、资源,这种矛盾的处境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与难度。现在流行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软件,一般含货品进货、出货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等子模块等,运用的原理还是运筹学模型。

2.运输问题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输范畴内的问题,例如,工厂的原材料从仓库运往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又分别运到成品仓库。这种运输活动一般都有若干个发货地点(产地)、又有若干个收货地点(销地);各产地有一定的可供货量(产量);各销地各有一定的需求量(销量);运输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织调运,才能满足各地需求,又使总的运输费用达到最小。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模型。

五、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会计

1.人事管理随着知识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和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应该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客户总部与下属公司不同的架构,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以内部管理的完善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显然蕴涵的是运筹学的理念。还可以用指派问题对人员合理分配;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等。

2.财务会计 运筹学的理念在财务与会计中显得更为突出。它涉及到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企业资产重组、包装物押金的涉税会计处理通货膨胀会计、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等都需要以运筹思想为基础,并运用运筹的一些方法。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某企业现有一批资金,在今后几年中,可以用来购买债券,可以在每年年初进行一定数额的投资等等,现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的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这需要利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模型、决策论来解决。

六、售后服务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到产品实体本身,在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似的情况下,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企业在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售后服务是企业无形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中,在质量差异不大时,要想争取到顾客,提高销售量,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一环是售后服务。而要想有一个口碑好的售后服务,必须要有足够的客户服务中心(Call Center)。客户服

务中心的业务很多,主要有:销售服务、信息服务、查询服务。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信息反馈与集成;有利于业务的拓展;有利于营销与促销。而客户服务中心需要资金来建立,还需要资金来维护它。客户服务中心的个数少了会不能满足要求,多了会浪费企业的资金。因此怎样才能根据企业的需要来确定客户服务中心的最佳个数与最佳地理位置呢?显然,这里就需要运用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七、结束语

运筹学的卓越之处在于其思想和方法。对企业来说,运筹学最根本的作用是:可以将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进行最优化管理,以发挥企业资源的最大效用。现在运筹学的工具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用集成的软件,来代替以前只有数学家才能算出的复杂计算,这样就可以让那些不太懂具体数学规划算法的管理者,也可以运用运筹学的理念来实现管理决策的目的。这也是运筹学在新世纪将得到更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宗元 运筹学ABC:成就,信念与能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 曹敬东 管理之运筹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初探,科技资讯,2007(2)

[3] [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浅析管理学原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