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电影《风声》观后感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1-66471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30 04:20: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电影《风声》观后感

观《风声》有感

——血肉筑长城

第一次看到《风声》的预告片,我唯一的感觉就是阴沉、恐怖、紧张,等到看完整部电影,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反应就是止不住的颤抖,不仅仅是身体的颤抖,而是心在不停的颤抖并隐隐作痛,原来一个人的忠诚真的可以让他放弃一切,原来我们现在幸福安逸的生活是由这么多仁人志士的血肉筑成的!

当然,以前也不是没有看过斗争题材的爱国电影,但是《风声》给我的影响尤其深刻。当看到一个个地下党为了保护自己的同胞要忍受令人发指的残酷刑罚时,我在对他们心痛的同时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特别是看到顾梦晓在遭受了如此残忍的绳刑后,仍然想的是如何把攸关生死的情报送出去,同样身为女人的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有这样智慧勇气吗?我有这样的沉重冷静?即使我有,我又能真正做到吗?

自古以来,中国就从不缺乏巾帼英雄式的女性人物,如梁红玉、秦良玉、樊梨花……从这一点上来说,顾晓梦这样的女性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她不仅有着一颗强大的心脏,同时也是非常有计谋的。电影最初叙述中,顾晓梦每天就是喝酒玩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富家女孩,富有的家族还向汪精卫组织捐过一架飞机,她本来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可以凭借自家财富远离铁蹄践踏的家园出国定居。但是随着故事进展,看她怀着赴死的决心缝在李宁玉衣服上的密码,我理解她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做地下党,用那瘦小的肩膀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只为她深爱的祖国。电影中顾晓梦一直在给李宁玉缝补那件开线的衣服,现在明白了她用生命织补的不仅仅是衣服的破损,更是修补当时社会中那种正在溃散的民族精神,唤醒那些苟且偷生的麻木同胞。从这些角度来看,不仅反映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更像是一种讽刺的手法,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思救国进取之人,在那样一个**的年代,如果国人自己不奋发图强,那么结局就只有亡国了。

与那些不思进取、不挺身救国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这样一群人。那个残酷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英雄,为民族独立牺牲了自我。吴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军校,但他放弃了其他军事强国高官厚禄的邀请,义无反顾回到了战乱中的祖国。是他最早发现了特务们安装的隐蔽窃听器,也是他教会顾晓梦用手语交流,而用言语迷惑敌人。在敌人酷刑面前,他把能暴露自己身份的香烟放到顾晓梦手里,是为了保护党的秘密,也为保全战友生命。但顾晓梦又把香烟放到了逐渐觉醒的李宁玉手中,地下党“老鬼”保住了战友“老枪”的生命。电影即将结束,全国解放后的“老枪”吴队长擦拭眼泪,为所有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战友默哀。确实,自从满清衰弱之后,中国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直到近代以来,有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才慢慢出现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革命之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安定繁荣的中国。

再回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可能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当然,不能要求人们的爱国热情像电影中那么强烈,毕竟现在的社会环境不需要人们时时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保卫我们的家园。但是,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热爱祖国不是要求我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 11级对外汉语

王德瑞 110124011

第二篇:电影《风声》观后感

《风声》观后感
侯晓燕 看完电影《风声》,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满脑子血腥酷刑的场面,以及尔 虞我诈、勾心斗角、潜伏暗杀、你死我活、惊心动魄的情景。《风声》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期,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私自与日本媾和,在南京 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而在各日军占领区,皆潜伏地下抗日成员,伺机对日军 发动攻击,并狙杀制裁汪伪汉奸。汪精卫在各敌占区成立剿匪司令部,大肆迫害 抗日分子。在华东剿匪区,日寇为揭发名为“老鬼”的地下潜伏抗日成员,对五 个嫌疑分子进行封锁与观察。这展开了一场互相猜疑、尔虞我诈的斗争。该剧从 始至终贯穿一个谜团:到底谁是“老鬼”?只有抓到老鬼,才能找到他或她的头 目“老枪”。急功近利的日寇长官,为了能赢得上司的青睐,为了证明自己所谓 的能力,不惜一切代价给他们设下圈套,逐个审讯、严刑伺候。而中共特工如何 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下斗智斗勇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得不感到震 撼!看《风声》不得不让我想起今春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潜伏》。二者都是间谍 特战的影视作品,都是中共训练有素的特工如何在高压高危险的敌人圈中凭借智 力和信念生存与工作。不同的是,前者给我第一感特征是血腥残酷,惨不忍睹; 作为一名女生,看到女特工遭到如此的酷刑,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种惨绝人寰 的酷刑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是非常巨大的。后者更加突出表现了间谍作 品的精髓: “惊险”与“智斗”,它让你紧张得屏住呼吸,心跳加速。个人认为,过多鲜血淋淋的场面固然能带来情绪的骇然,但扣人心弦、彻骨铭心的情节及特 工的智勇、信念、所作所为等更能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或启迪意义。然而,我仍然坚定地认为《风声》是个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当年为争取胜 利,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我们的祖辈们所做出的多么艰辛、多么常人无法胜任 的工作!顾晓梦,一个看似千金小姐,一个贪玩的柔弱女子,在为拯救民族、国 家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同胞,不惜牺牲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在遭受令人毛骨 悚然的严刑后,当听到父母的生命因自己会危及到时,作为女儿的坚强的她痛哭 起来,可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祖国,她只有舍弃自己的家,自己的亲生父母,她将自己的所有仇恨用在了对武田的最后一咬上,然后等待死亡的来临。而目的

仍然是要送出情报。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吴志国,另一个铁铮铮男子汉,在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极刑之后,只要脑子里 还有一丝清醒,还不忘

哼起他的曲调,发出情报!拯救同胞!他们在那么极端的 环境里生存着、奋勇着、努力着、坚持着!这就是真正的勇士!炼狱中的勇士!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艰难道路上,正面战场上不仅有国共俩党的英勇战士们抛 头颅洒热血牺牲的壮丽篇章,在后方,在敌人的根据地里我们的祖辈同胞们每天 身如炼狱却在用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为祖国的早日解放而努力。他们也许还会遭受 到别人的误解,也会常常十分惊险并利用智慧送出情报,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都 在为自己被暴漏进而遇难而做心理准备。只是,他们没有退缩,肉体上的严刑酷 打依然摧毁不了对祖国对民族对信仰的热爱,而这热爱如此坚定,甚至超越了生 命。就是这种捍卫国家,打到敌寇的信念,使他们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强大毅力,给他们无尽的力量源泉。我们这个年代的青年人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信念,铭记前 人的努力,珍惜今日的果实,拼搏更好的未来!让我们用心去体会顾晓梦: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 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第三篇:电影风声观后感

电影风声观后感

篇一:电影风声>观后感

昨天抽空往看首映,也很久没有写电影的观后感,由于这部片是我一直期待看的影片,所以想方设法地去弄首映门票,务求抢先欣赏。

认识高群书导演已经有一段时间,对于高导的才华,我是一直欣赏的,他的电视剧,电影《东京审判》,都是我喜爱的作品。由于《风声》这部电影的题材,更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急不及待的想看,当然,这部片子并没有让我失望,更让我有痛的感觉,所以才想写这篇观后感。

当初知道这部片子的题材(谁是凶手)类型,便联想到《非常嫌疑犯》,再看到演员阵容,自然是引颈以待。虽然早让我猜到谁是凶手,但也让我感到这部片子的计算精密,无论在制作、特效、>剧本、演员、导演功力,都是上佳之作,因为在建国六十周年,很多题材和意识,都会有一些局限,所以能看到这部片子的成品,并没有受到大幅删剪,是较为开心的事情。

《风声》打着旗号是六十周年第一部谍战片,从卖点上已经很有看头,加上在国庆期间公映,观众在《建国大业》下的公映选择,就只有《风声》了。因为太多片子要让路,形成《建国大业》雄霸院线,当大部份的观众看罢《建国大业》后,自然想转转口味,只要《风声》的水准到位,是不愁没有观众的,我相信在内地的票房,应该能有好成绩。

论戏来说,确实是一部好片,但好片也有他不足的地方,有人说某些情节沉闷,有人说黄晓明的角色表现没有其它演员好等等,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在于整体的效果如何。没有一部影片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更没有一部片,是所有演员都让人喜欢的,但观众喜欢就够了!让某些观众有意见,有话题,也是一种策略,总比没有人看来的实在!那么„是否我完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当然不是!确实的,用香港人的节奏真的是长了点(片长120分钟),布局确实是有漏洞,而且凶手早已呼之欲出,但是„局中局不是所有人都能猜到,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有局中局。这些我都早已猜到(用制作人和创作人的角度自会猜到结构和布局),但无阻我喜欢这部片子,因为我欣赏的是整体,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想动脑的,想斗智的,想看酷刑的,这片子不会让你失望的。

篇二:电影《风声》观后感

看了电影《风声》感觉心情很压抑,想说说,那灰暗的灯光、冰冷的刑具、精湛的演技、暗涌的智慧、坚强的意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的心境和精神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他们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就心中的梦想。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真是感激他们呀!在1127这样的日子里,写下些缅怀先烈们的文字,应该是很合适的。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想,假如生在那样的年代,也会去当地下党吗?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还是把思路扯回电影来,男主角黄晓明戏份不多,连对李冰冰受刑那一部分都淡化了,完全没有将日本人骨子里那种残暴演绎出来,有些让人失望。苏有朋的反串就比较有意思,演得还真有点象男妾的样子。最美丽的算是周迅了,就连她的死都是那样的凄美。王志文在这戏中所表现出的阴险,还有对周迅的暧昧,是否有些矛盾。做他这样工作的人,是不该有什么感情的。李冰冰演出了高贵的气质,有知性女人的味道,我喜欢。

张涵予和周迅受刑的场面极为血腥,普通人三针下去就招了,队长还真是强悍,七针下去了,青筋都冒出来,吐一口鲜血,愣是挺住了,什么都没招。佩服!佩服!太有男子汉气慨了!周迅更是在那粗粗的绳索上留下惨叫和血迹,也没松口。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呀,为了那信仰,他们什么都不怕。其实,人真的应该有信仰,当然,最好是良好的信仰(别把杀人越货当信仰)。心中有了信仰,那么生活就不会>孤独,也不会寂寞。心中的信仰就象熊熊的烈火,让生命随它一起燃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事业,是大多数人心中的信仰,为了追求这成功的事业,哪怕经历再多的磨难,也要咬着牙挺过去,因为梦想总会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实现!

家庭的>幸福,也是一种信仰,中国女人中有不少数都是这样,把自己的老公当成信仰,当成天,当成地,成就了老公,成就了家庭,也就幸福了自己。暂不去衡量这种思维方式的对与错,只是觉得这也是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当然,人最幸福的一种方式是有坚实的家庭作为后盾,然后成就一番事业,这样,在盖棺那天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遗憾了。

篇三:电影风声观后感

今天上午,去电影院看了电影《风声》。

《风声》讲述: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 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在势力范围内展开建军,清乡剿共,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

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军特务课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枪”策划的,希望抓住这次机会破获他的组织。

武田调查到负责发送指令的“老鬼”就潜伏在剿匪司令部内,于是将最有可能接触到电报的五个嫌疑人带到了封闭的裘庄——伪军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伪军总司令侍从官白小年,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长李宁玉,伪军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晓梦,伪军军机处处长金生火。

调查的期限只有五天,武田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残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被软禁的五个人为了保全自己,也在处心积虑的观察着周围其余四人,都希望尽快把“老鬼”揪出来以便自己能够安全的离开裘庄。吴志国亦正亦邪,白小年文质彬彬,李宁玉自持冷静,顾晓梦洒脱娇纵,金生火处事温吞,他们当中谁才是真正的“老鬼”?短兵相接明争暗斗之后,谁又能够最终逃出裘庄?

结果是,白小年被折磨而死,相好司令都保护不了他;金生火怕受酷刑,选择自杀;吴志国受尽酷刑后得以逃出裘庄;李宁玉被日军特务课机关长武田“全裸测体”排除嫌疑后离开裘庄;顾晓梦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牺牲。

恶犬撕咬,针灸痛穴,糙绳擦阴„„说真的,那些刑罚太恐怖太血腥太残酷了,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武田说: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敌人。是的,一般人是承受不住那种肉体折磨的,但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吴志国和顾晓梦例外。试问如果你是卧底的“老鬼”,在轮番面对嘶吼的巨犬、带血的老虎凳、闪着火花的电网、寒光熠熠的解剖刀、锥心刺骨的毒针后,你还能坚守最初的理想与承诺吗?你还能保证不临危变节、甚至沦为魔鬼鹰爪吗?因此,我真的很佩服吴志国和顾晓梦,他们为了抗日救亡,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与敌人斗智斗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肉体、精神遭受敌人百般折磨时毫不屈服,勇敢面对。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始终想的是不辱使命。因为他们信仰共产党,愿意为这个信仰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从他们身上,我看见了信仰的无穷力量。惟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柱,才能使人的意志力发挥到极至。当年,在民族危亡关头,许多仁人志士各显神通,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不怕牺牲,血托华夏,汇聚整个民族不屈服的力量,抗日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影片结尾,我听了顾晓梦在影片中最后的一段独白:“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不禁潸然泪下。

观后,一方面被那些抗日勇士所感动,想起了赵一曼和杨靖宇,想起了八路军、新四军。另一方面,觉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啊。生活中,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为生活琐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是无病呻吟又是什么呢。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永远记住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永远记住落后挨打的教训。各尽所能,建设和谐的家庭,建设和谐的社会,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先烈们。

为民族解放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篇四:《风声》观后感

百无聊赖的大一生活,又是一个星期六,和同宿舍的哥们又来包夜。一时兴起便看了看前久风靡一时的电影——《风声》。

一个满目创意的中国地图,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沉重而悲惨的时代。阴暗的色调,与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性鲜明的主角逐一登场。

一开始的暗杀行动就是我们深刻的感到了当时地下斗争的残酷性,一个扮作服务人员的爱国特工刺杀了汪沩政府的一高官,紧接着就是王处长的严刑逼供,让人生不如死,残酷之极!

武田的冷峻带有冷色的恐怖,一个情报使他决定来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接触密件的 5 个人,被带到了让人影响深刻的“裘庄 ”。紧接着,一个有一个的深色阴恐开始了 „„

早死的白秘书、受辱的李宁玉、无比强悍的吴大队长、胆小自杀的金处长、奉献自己的顾晓梦为我们上演了一处,带着些许刺激的血色悲歌!

本片采用了倒叙的表达方式,最后吴队长的述说,解释了一切的疑问,述说了一切的悲情与伟大。顾晓梦“摩斯电码”的遗言,是主题升华,给人一颗感动,催出了我的眼泪。

死并非死,奉献生命者,为理想与事业奉献生命者永住天堂,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烛火。

“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我认为《风声》更可喜的是让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进步,爱国主题但不死板枯燥,使人反感。明星大腕演技可圈可点,不同配角演技出众。

它告诉我们:“明星偶像,也可以很好诠释主旋律。”

角色的丰富,每个细节的完善,画面质感营造的成功„„.《风声》就像 07 年的《集结号》给了我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了我感动与思想。

愿再多来些《风声》,让中国电影崛起的风声吹起。

篇五:电影《风声》观后感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观看了谍战影片《风声》。影片中展现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革命烈士面对毛骨悚然的酷刑宁死不屈。扣人心悬的一幕幕令人胆战 心惊,看后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电影讲述了1941 年春初,代号“老鬼”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依靠高超的电报破译技术,打入日伪情报科,不断为共产党提供敌方重要情报,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最终显出年轻的生命。

在日本鬼子“抓鬼”过程中,一场场迷局,明暗陷阱,相互猜忌,真是悬疑丛生,跌转起伏。

周迅,王志文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在这里还认识了李冰冰。佩服演员们高超精湛的演技和导 演,看着如身临其境一般。

王志文 扮演日寇走狗王处长,周迅扮演坚强勇敢的顾晓梦,李冰冰扮演冷傲痴情 的李宁玉,张涵予扮演坚不可摧的 吴队长,英达扮演宁可自杀的金生火,苏有 朋扮演懦弱无能的白小年。黄晓明扮演卑鄙的日本鬼子武田,残忍中掩盖着一颗自卑的心。

开始看,顾晓梦论破译专业不如李宁玉,论社会背景不如白小年,论官职不如金生火,论聪悟不如吴队长,可她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老鬼”,与吴队长完美配合最终将情报送了出去,挽救了革命组织。

先烈们,面对狼面兽性的日本鬼子严刑拷打,大型酷具折磨,疯狗,电椅,魔穿,针穴等,所有的一切可以被剥夺抹杀,不凡的肉体炼造着永恒的精神 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顾晓梦怀着赴死的决心,把遗嘱缝在李宁玉的旗袍里,“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的决定 „„ 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单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我欣赏这部电影的结尾,在 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吴找到了李宁玉,述说他和老鬼老枪的那些事,李宁玉哭了,泪水穿过岁月,滴在残活二人的心上。

找回昔日战友顾晓梦缝过的旗袍,望着一针一线缝出的电码,勾勒着老鬼鲜活的面容,修补着被战争蹂躏的家园,唤醒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让我们记住《风声》每一个镜头,牢记这段历史,让悲剧不再重演!

第四篇:电影《风声》观后感

电影《风声》观后感

因为本身比较喜欢节奏紧凑的谍战题材,所以趁假期又看了一次《风声》。虽然各类血腥刑罚的场景依旧让人毛骨悚然。但在已知谜底的情况下,对顾晓梦的“老鬼”共产党员身份少了很多纠结。更多的是随着卧底,顾晓梦和吴队长的随时的遭遇处境,而心情起伏。也思考了许多情节以外的东西。

也重新想起了那个有关生与义的问题,在那个国将不国,大厦将倾的年代。太多的人贪图一时的安稳,转而投靠侵略者。片中的几位主角除去黄晓明扮演的日本军官。其余都是在日伪政权中担任要职的公职人员,其中不乏家境显赫,大权在握的社会上层。就如家境优渥的顾晓梦,本是富家千金,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如果这样看来,就算日本人掌权,他们依旧衣食无忧。

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之际,顾晓梦、吴队长等一批爱国志士,却能站出来跳出自己的阶级与生活。顶着巨大的心理、酷刑压力,为抗日解放做出不懈抗争。这不是一时的冲动,否则面对着那正常人难以忍受的刑罚,他们不会那样无畏不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千年前的孟子如是说。而片中的顾晓梦和吴队长将其一以贯之。不得不令人钦佩。而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当武田设计运用排除法将卧底锁定在顾晓梦和吴队长之间时,两人被关进牢中,做最后的试探。此时,生死攸关,两人却在争着承担,敌人的监听使他们不敢出声,但写在对方手掌上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也是我们党员所独具的担当精神和奉献意识。敢在关键时刻挺身站出。

这也让我联想起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的遭遇,孟良崮战役中,俗称常胜将军的他,遭遇了军事才能同样卓绝的陈毅、粟裕部队。双方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实力也旗鼓相当。随着战局进入胶着状态,眼看进展艰难。张灵甫便设计孤军深入我军的包围圈,企图牵制我方火力,待周围其他国军部队赶到,一举围歼。可是,他错估了他的同僚,虽眼看他深陷险境,周围的国军将领却无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的结局便是张灵甫军全军覆没。不久之后,周围的国军也被一一收拾,山东得到全面解放。不得不令人为之唏嘘。

今天,我们国力富强,民族兴旺,在世界的声音也愈发洪亮。都离不开这些仁人志士的献身。正如一位国民党将军在战后哀叹:国民党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都想吃肉;而共产党的军队之所以战胜,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牺牲奉献精神是党能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而目前,我国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或许不再需要人们去牺牲,但是我们作为党员还是要坚持奉献精神。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在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的同时,也做好引领带头作用。

第五篇:电影《风声》观后感

红色电影《风声》观后感

【2011-2012-1学期本人平时论文题名:红色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风声,一部听起来很浪漫但宣传的很血腥的电影,但当你看过之后,当你感受过在剧场里那种沉默的气氛,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要在告诉我们什么?不是

且听风吟,而是感受一种战争年代人们对于信仰那种追求和坚持,信仰的力量,又岂是现在在和平年代里缺乏思考的当代人可以理解的?

顾晓梦,一个生活在大家族的大家闺秀,按道理说这种女孩子在旧中国时代的命运就应该是学习接受和被安排,在家里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然后生一堆孩子来锁住老公的心。但是顾晓梦没有这么做,她勇敢地选择了用生命作赌注的间谍这个危险的工作。在当时汪伪政权权倾时代的江南,在日本人和叛徒政府里工作,选择了潜伏,就等于选择了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影片中一开始顾晓梦和外国男子在酒吧里热舞的那一段,是本片中唯一的欢乐片段,因为在做亡国奴的生命里,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地方只能在这种灯红酒绿的时候,也只有

在那种环境下,才会短暂的麻醉自己,忘记自己是亡国奴的身份,在那个地方,中国女人才有地位。

当影片一晃而过,两个黑色笼罩的城堡出现在荧幕里的时候,一场对于人性坚持的考验开始了。如果你看过电视版的暗算,相信对这个桥段不会陌生。电视剧版本里的钱之江,最后也是杀了自己,然后把佛珠吞进肚里,最后用自己的尸体传出去了情报。还记得他和唐一娜在桌子上跳热情探戈的片段,因为那是死亡灵魂的跳舞,明知自己不可能活着出去,一种久被压抑的感情的自我且自然的释放。

而在风声里,白小年唱昆剧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而其他人呢,也一样,李宁玉倚栏在阳台颇像古词里的意境,想念着那个早已经被捕的MR.LIU。顾晓梦在非常优雅地侧躺在黄色的大床上,曼妙的身段、得体的旗袍,都在显示顾

晓梦内心里那个女人心。

而当审讯开始之后,各种各样变态的刑具上来之后,其实在三级片里满清十大酷刑都曾经见识过,不过有点让我意外的是,顾晓梦被用粗绳摩擦下体的刑罚居然也能上到大屏幕。

姑且略过这样的大刑,因为霞飞路76号那里比这个更加齐全。反而让我觉得最敬佩的是吴志国和顾晓梦两个人争着希望牺牲自己去救赎组织的愿望。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条命,就如李宁玉对顾晓梦说的一样:难道情报比命更重要吗?但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热血青年对于抗日救国的信仰,是选择苟且偷生和宁做亡国奴的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吴志国宁愿选择承受六爷那痛入神经骨髓的致命三针,所以顾晓梦宁愿抛弃女性的尊严,最终勇于就死。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当顾晓梦被抓进城堡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着走出城堡,当李宁玉携着一轮明月回望她的时候,她在缝补着李宁玉旗袍的摩斯密码,也

在缝着自己的遗言,但选择死亡,她是开心的。那种流淌在顾晓梦嘴角的微笑,是发自她内心的,在为政府里潜伏的日日夜夜,她是不会交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因为那样的话,她可能就会暴露,然而失去继续为组织工作的机会。死亡,对她来说,是无所谓的,不能潜伏不能继续送情报,才是顾晓梦有所谓的。同理,对吴志国也一样,他跟随的汪精卫主席早年间也是热血青年一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汪精卫走向了一条和全国人民对立的道路。对于吴志国这样一个铁血救国的青年来说,只好另择信仰,选择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奋斗、牺牲。于是,他凭着钢铁一样的神经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还送出去了情报。很多人质疑导演这一个安排,但我觉得并不夸大,人有时候精神力量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尤其是战争时代里的热血青年,因为他们,有着常人一般没有的信仰,有着对信仰无限坚持的动力。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这是顾晓梦留的遗书,不单是留给她的家人和玉姐,也

是留给和她奋斗在一起的同志们的。看到这一句,我忽然想起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人们常常说精神和信仰,这就是精神,这就是信仰。

当李宁玉和吴志国最后噼噼啪啪地掉下眼泪,我所在的影院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大家都沉浸在一个悲痛且又思考的气氛中:是什么让顾晓梦离开的如此坚决,是什么让她死的这么美丽?

信仰,一个无法代替的精神力量。

电影《风声》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