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军事论文(最终版)
“强军梦”护航“中国梦”
摘要:
当1840年,英国用其利炮坚船打开了清政府封闭已久的国门,从此中国人民便走上了一条屈辱的道路,但是当中华民族再一次站起来的时候,我想,中华儿女就萌生了一个梦,一个民族复兴的梦,一个再创辉煌的梦。而这个梦,就是中国梦。古语说得好:“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倘若没有军队的强大,又有什么力量来保卫中国,又有什么底气来巩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又有什么通道来取得“中国梦”的彻底实现?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构建“强军梦”,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保驾护航!关键词:中国梦
强军梦
国家安全
政治建军 正文:
一、何为“中国梦”?何为“强军梦”?
“中国梦”源自于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之后针对当前社会局势所提出的重要领导思维和重要执政理念,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被提出。习近平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坚信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最终实质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逐步并稳定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根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i。那什么又是“强军梦”?强军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国能从大国向强国上升的基本手段。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一方面,民族复兴不再成为一种奢望;另一方面,民族复兴所遇到的阻力是如此的巨大。这种阻力,在国内表现为持续改革时所要遇到更多深层次的阶级矛盾,在国际上则表现为我国渴望和平,渴望发展的愿望会得到一定的抵制。所以,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之下,我国只有以强军的手段来应对当前国内国外的各种艰难困阻,这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然。ii
二、“强军梦”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毛泽东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同样的道理,我们守护政权,守护新中国,守护改革开放三十年得之不易的丰富成果,就必须全面武装自己,握好自己手中枪杆子,兢兢业业地为着自己的中国梦,强军梦守卫着。国家安全,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论国家还是人民,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在1950年的夏天,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向朝鲜半岛出兵,公然干涉半岛内政,在战争中,我中国边境人民深受战争苦痛。为了国家安全和保卫边境子民,毛泽东建议组建志愿军前往朝鲜抗美援朝。虽然在战争中,我国志愿军与朝鲜军奋力杀敌,最终将美帝国主义驱出朝鲜半岛,但不能不否认的是,由于武器装备的落后,战斗意识的缺乏以及一些战略的不完善,使我国志愿军虽然取得胜利的同时,也死伤惨重。所以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为了守护改革开放三十年得之不易的辛勤成果,“强军梦”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不得不做的一个伟大的历程。
三、政治建军才能筑牢军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为了实现政治建军的目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2014年10月在古田举行。总书记在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至此,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政治上、思想上的建设迎来新征程。
事实上,此次政治工作会议的胜利举行不但使军队正确地认识了历史,而且对“我们从哪里来”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还更加明确了“我们向哪里去”的目标。在此次会议之后,全军深入学习本次会议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全军学习贯彻政治会议精神研讨班、“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等活动,使得政治建军的总体方略在军队建设上得以全面召开。iii
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之觉悟
那么我们究竟要构建一个怎样的“中国梦”呐?我们如果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普普通通的拾起旧日的光环,也不是要雄心勃勃的想要“复兴”到幅员辽阔的中国疆域版图。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以此循循渐进的过程,所以“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是一个真正的跟随社会脚步进步的可实现的梦想。
今天,我们所要的民族大复兴,换句话来说,就是十八大所描绘出的一种处于历史新起点上的“全面复兴”:首先是要让过去饱受压迫的、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文化繁荣、政治清明、经济提升、国防稳固、社会和谐,建成和平民主和谐共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次是要实现祖国的彻底地统一,使中华民族从而从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不再受欺负,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大体上要达到发达水平;最后是推进世界和平建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不仅是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内容,还是民族全面复兴的基本保障。所以无论是从基本上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还是有效化得突破发展“瓶颈”,都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安排好两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iv
在刘茂杰所主编的《强军梦》一书中,他对于“强军梦”和“中国梦”的理解是这样的: 实现强军目标是当代中国的强军梦;然而听党指挥是强军灵魂,能打胜仗是强军核心,作风优良是强军保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是强军关键,深化改革是强军动力;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强军主体。我们从他的描述当中可以得知,强军绝不是所谓的“霸权主义”,也不是什么所谓的“帝国主义”死灰复燃,而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可贵的“中国梦”的一种手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坚定地表达过中国的立场:中国是热爱和平的,绝不以武力称霸世界。
五、在“强军梦”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为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从一开始便是是党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根本点和战略发展的落脚点。实现“强军梦”,必须以有利于“中国梦”的发展作为前提。
所以,强军的结果必须为强国战略提供坚固的支撑。例如国家主权的安全、领土完整等基本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的战略底线,同时也是核心利益:只有当国家的战略底线不被冲击、核心利益不受损害,这才是发展的基本前提;战略底线是发展的落脚点和生命线。否则,即便发展起来了,其最后的结果也是弊大于利的。强军的最根本含义便是为了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持,创造和维护稳定地发展环境。我们要始终着眼于国家不被分裂、不被颠覆和不被侵略,确保稳定发展的基本环境不被破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被打断,来思考如何利用强军的手段来巩固与维护。要根据国防安全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以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来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v
i 德慧阁刘报致敬《中国梦》-世界人民代表大会 .网易【2014-11-23】 ii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梦引领强军梦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2-02】 iii 卢泽华《开启强军梦新征程》-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人民网【2016-03-28】 iv 新华新闻《“中国梦”也是强军梦》-中国解放军报 新华网【2013-03-23】 v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梦引领强军梦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12-02】
第二篇:大学军事论文
(双周二)姓名:王浩
学号 :13055229
中国国防论
摘要: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自古以来,国家的防务在各个朝代都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的疆土、人民、财富和文物没有相应武力的保护,就不会有安全的保证,经济不会有持久、健康的发展,民族的尊严会受到损伤,国家的疆土会遭到践踏,国家的主权将被剥夺。为此,关住我国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一是“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以一日不防”。二是中国的军事思想对本国国防的地位和意义。三是中国周边环境对我国国防安全的影响。四是现代国防发展的概况和趋势。关键词: 国防军事科学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现代国防 军事准备
前言
俗话说:“兵可以千日不用,国不可以一日不防。”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它的强弱与国家安危、荣辱和兴衰休戚相关。一个国家若不重视相应的武力防务,就不会有安全保证,经济不会持久、民族的尊严会受到损伤,国家的疆土会遭到践踏,国家的主权将被剥夺。
我国作为唯一的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其国际生存环境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掉以轻心。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军事思想与国防
军事科学是一门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作为指导战争准备和实施的知识体系。它是认识战争、准备和实施战争的强大武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关点,军事理论对于国防的实践具有突出的反作用,甚至对战争和军事实践活动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的国防历史源远流长,在4000多年的国防历史中,只有30年的和平。国家在生死存亡面前,敌对双方看谁能抢占军事思想的制高点,用正确科学的军事思想来指导军事实践和国防建设,就能将它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相反那些不尊重客观的军事规律,没有必要的军事科学素养的只能被历史淘汰。就拿近代的清朝来说,之所以会导致清朝末期国防的孱弱、衰败和屈辱,和当时的统治者的军事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攻破了以闭关锁国为国防政策的清王朝的厚重国门,对中华民族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奉行的国防指导思想却是“居安思奢”,“卖国求荣”;执行的国防建设思想乃是“以军压民”,“贫国臃兵”;倡导的国防教育思想却是“愚民牧民”,“莫谈国事”,;制定的国防斗争策略甚至是“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其结果是有国无防,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旧中国有国无防,国门洞开,经历了100多年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新中国诞生后,经历了60多年的努力,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关系着中国国防的成败,它是毛泽东对中国近现代战争史的完美总结。它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 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 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
争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国防现代化建设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 为了战胜敌人,我们要发挥国家的总体力量,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同时还要发挥先近的军事理论的指导作用,依靠灵活的战略战术,用高度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这是一条我军已经走过今后还要走的制胜之路。必须进一步加深对军事理论
研究重要地位的认识,下大力气加强军事理论研究,不断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
二、中国周边环境与国防
国家周边环境的安全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是建国以来较好的时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和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再加上与周边国家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边界,海域,岛屿划分及归属方面的争议,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更是借机推波助澜,因此,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中国应采取积极的国防政策,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依据我国面临周边安全的威胁,奉行着防御性国防政策。⑴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⑵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⑶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⑷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⑸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⑹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三、现代国防及发展趋势
国防现代化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国家的防御体系。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包括武装力量、人民防空、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等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国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制约因素有机联系的整体,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涉及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军事思想的现代化 ②军队的现代化 军队是国防的主体,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柱石。军队的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③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的现代化,这是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④国防法规体系和战争动员制度的现代化 ⑤国防基础设施和战场建设的现代化。它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具有现代化武器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军队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三篇:大学军事论文
大学军事论文 世界格局与国防
关于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古代文献典籍《战国策》中,策士们透过形形色色的外在表象,分析“利”与“害”的本质特征,揭示存亡安危的客观态势,谋划生存发展的策略,充分展示了辩证思维的精神魅力和军事谋略的卓越智慧,对现代军事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表明,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当今世界,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其二,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出现于冷战时期,从而对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冷战后,随着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同时,由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处理的,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
超级大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目标是确立其世界霸权,而霸权主义常常使世界不得安宁,严重阻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国际社会称霸与反霸的斗争表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尽
管多极格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但从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看,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力量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遏制超级大国的霸权图谋,因而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倡导多极格局的建立,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多极化进程。这是因为:倡导建立多极世界成为大国关系调整中以中、俄、法等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立场;各种关系组合的交叉互动,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外交行为产生制衡作用;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条件下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因此,相互间利益的冲突与整合是必然的,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第二: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美国的力量相对下降,但目前它毕竟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绝对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国家和力量所无法相比的。美国借助其强大实力谋求霸权、构建单极世界,逆时代潮流而动,为多极化进程增添了障碍。
第三: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由于多极化进程中充满单极化与多极化的较量,而建立多极化格局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真正能对霸权主义形成制约的力量还是有限的,所以多极化发展过程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使单极化暂居上风。但多极化的是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演变的客观进程,因此,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我国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基础和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2.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3.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 军 队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在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进行规划和实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内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才能保障和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富国强军”的百年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建设协调发展是紧迫的现实需要。安全和发展,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家发展强盛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的两大战略目标。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础,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稳定的保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科技强军离不开国家民用科技资源的支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必须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江总书记指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实现国防现代化战略必须以高科技为核心和支撑,以科技的不断创新为主要源泉。要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国防建设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基础,才能保证我国的军事装备获得迅速发展。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保证国防建设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的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和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中,我国国防科技要实现自主创新和大跨度跟进、跳跃式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防科技资源,而应该充分运用国家的整体科技资源,才能争取时间,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加速最新装备的研制生产。面对台独军事势力的不断增强和外国势力的干涉,我们必须瞄准实现军事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跨越,加强自主创新。由于高科技的群体性、渗透性和(军民)两用性,在我国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单独建设一套完整的高科技体系。对“杀手锏”武器装备的技术支撑,有效的方法是形成军民科技互补发展的大协作体系,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优势。江主席指出:“搞国防建设,必须坚持大力协同的原则,决不能搞成过去那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分工过细、军民分割的局面”。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寓军于民的新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的自我封闭以及军用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分离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是,部门自成体系、专业分工过细、机构和资源重复配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助于从根本上打破国防科技工业的封闭状态,解决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分割和自成体系的问题,逐步形成至民合作、军民融合、军民互动、军民转换、小核心、大协作的寓军于民的新体制。
充分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己经使民用工业的高科技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在许多领域甚至已经超过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运用国家民用科技资源为科技强军服务,关键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通过形成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把一部分先进和可转化的民用科技资源,直接为国防科研、生产服务,既可以提高民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可以促进军用科技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的双向运用,必然会提高国家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防高科技资源的促进
国防科技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的领域,也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起着发动机和倍增器的作用。由军事需求推动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技术突破可以说举不胜举,现代民用航空技术、宇航技术、民用核能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都源于国防科研。除技术创新外,军事需求还推动了管理创新,目前民用领域使用的管理方法大多是军方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性能、进度、经费而开发的,如费用与效益分析、关键路径分析、故障树、决策树、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可靠性工程、计划项目管理、计划审技术、规划一计划一预算制度和系统分析等。
国家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障碍是军民分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在特定条件下,按照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军事战略指导方针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体系。这种体系在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的条件下,为应付全面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性作用,也为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部门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分工过细、军民分离、力量分散、行业重叠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观事物反映于人的头脑,经过思维甲加工形成的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计谋与策略总称为军事谋略。它是战胜敌人,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智力武器,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指导。
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防经济建设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勤俭建军,艰苦创业的原则,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第四篇:大学国防军事论文
大学国防军事论文
中国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中美关系的发展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2011(2)班
姓名:李新强
学号:2011508200 中国的周边形势
一、周边地区领土纷争众多
由于我国的接壤邻国比较多,所以我国周边的领土纷争是比较多的。经过我国的多年努力,解决了与一些国家比如与俄国、外蒙古等的领土纷争。但仍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纷争。
譬如与印度。中国与印度有着长约2000公里的边界线,分东段、中段和西段,历史上没有正式划定过,共涉及争议面积12.5万平方公里。
自2007年开始,中印两国就边界划分进行正式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但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这是因为:其一,边界争端由来已久,两国一直没有正式的条约划分过,中国政府虽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这条线是第三方英国调停划分的,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曾于1914年背着中央政府就中印东段边界线举行过秘密换文,容易让人产生划分“公平”的印象,也容易成为印方在与我谈判时讨价还价的筹码。其二,这个问题涉及到西藏及**集团,情况十分复杂。1959年西藏叛乱后,**和一批西藏人逃亡印度。这些年平,虽然印度政府公开声明,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集团在印度从事反华活动,但实际上印度政府成了**集团的庇护人,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成了**集团的根据地。目前,大约有十万西藏人栖身印度。其三,印度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国力大增,加紧扩军备战,特别是1998年5月核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核国家,腰杆子硬了,底气足了,不愿意作丝毫的让步。可以肯定,今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而且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将对我国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还有与日本的。中日领土争端,主要是钓鱼岛主权之争。钓鱼群岛,日本称为“尖阁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其中以钓鱼岛面积最大约5平方公里。中国人早在清代就发现了钓鱼岛,并将其归入自己的版图,晚清的慈禧太后还曾把金钓鱼岛赏赐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割让了台湾,日本趁机以“无主之地先占为主”为由,宣布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近年来,日本方面还时不时地登岛、建灯塔、立日本旗等主权宣示活动。中国政府一直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多次抗议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台湾当局以及香港等地的华人也经常采取抗议行为。钓鱼岛远离日本本土,如果成了日本领土,那它可以作为海基线起点的一个点,以此向外的12海里的海域成了日本领海,这就侵占了中国的领海。
还有南沙群岛等争端,问题都很复杂,解决起来都很棘手!
二、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
中国处于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高危弧形地带。从北高加索、中东、中亚、南亚至东南亚,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主要盘踞地和威胁高发区。近几年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恐怖势力明显抬头,恐怖威胁有增无减,世界处于“越反恐越恐怖”的阴影中。国际恐怖势力在中国周边的频繁滋事,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直接危害着中国国家安全。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分裂与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境内民族分裂活动的国际化。
三、海洋方向的隐患和威胁
海洋方向存在着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和南沙问题等现实和潜在热点,尤其是朝鲜半岛和台海地区存在着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危险。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至于台湾问题,则存在着一旦形势骤变美日实施武力干预的可能性,更是事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在海洋方向,中国直接面对美、日强大的军事压力,特别是近年来美、日加强了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把中国作为主要潜在对手。而且,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将更依赖于海洋,维护海上安全和经济利益将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美国其实是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而且其欧亚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的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主要潜在对手,是中国地缘战略压力的主要来源。虽然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将反恐和“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淡化了中美矛盾,但中美之间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冲突并未消失,美国防范和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而周边地区则是美国遏制中国、危害中国安全利益的主要场所。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周边安全的整体态势和基本走向,并且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等根本利益,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美国在综合国力上的超强地位及其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强大力量存在和影响力,其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压力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而且,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因为遏制中国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中美之间的较量(包括在中国周边地区的较量)也不会在短期内停止和结束。因此,在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也是对中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当然,目前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中国的同时,也同中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回顾
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
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中美关系发展状况及原因
一战略角度方面
美国是全球霸主这一现状是美国制定自己战略政策的基点,也就是全球霸权政策。其他的不说,就看看大家熟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还有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就会知道什么叫嚣张,什么叫霸权!因而中国的崛起,让多年没有对手的”山姆大叔”很不习惯。毕竟欧盟、日本虽然很强,但是美国对他们还是自己感觉可以控制的,至少美国自己认为还是可以琢磨透他们的意图的。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却不是这样的,尽管她的实力还远不如欧盟和日本,但她的很多举动确实有些让美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一点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北京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这一切让习惯了“我是老大,听我的”的美国很不适应,却也有些奈何不得。毕竟美国自己明白,中国这个东方的“庞然大物”不是自己能一口气吃得消的。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的必然性。
在防范的同时,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这让美国不防范中国更多的是与中国合作,当然共同利益是根本。而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也是让美国意识到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中国的参与。所以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二、政治方面:
发展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关系,而美国一直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在太湾问题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海之间的局势,这也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最易出现摩擦的敏感问题。美制定的安全战略特别是亚太安全部署,更是吧“围剿中国”视为第一要务。中国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随着“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形成,美国对中国新一轮海上封锁实际上已经形成,这难免给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美国在亚太地区所作的安全战略布署很大程度上成为徒劳。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获胜后种种想缓和两岸关系的举动,又使台湾问题暂时性的缓和下来。中国在西北地区的战略部署更是让美国“完全封杀”战略化为了泡影。因此从这些层面看,中美发生大摩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至少近期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中美关系近期不会有太大的波折。
三、处理国际事务方面:
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毫无疑问仍是绝对的“老大哥”,但如果理解成对国际事务的绝对话语权,却也是不合理的。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成为美朝双方斡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协商的平台,虽然朝鲜近日宣布成功进行了核爆实验,但中国与美国的密切合作对六方会谈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是国际公认的。在反恐方面,中美之间也在积极寻求相互间的合作。“天剑行动”毫无争议的昭示了中国在反恐事务中的态度和地位。在伊朗核问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以及对全球变暖和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上,中美双方大都有这密切而有效地合作。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似乎和美国是一个步调,但却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的第一要务,而在现在这个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中国无疑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根本没实力、更没必要去试图改变这种国际秩序。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没必要、也没资本和美国公开的一对一叫板。所以呢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大于竞争的,至少近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四、经济方面: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不仅成功融入世界经济,更是在2006年实现对世界经济贡献额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火车头。并成功的坐上了“世界工厂”的宝座,与世界经济高度影响力。也正是这些才使西方经济学家称:我们害怕中国失败远胜于害怕中国成功!特别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上佳表现更让许多美国经济人士呼吁应给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更大话语权。更有人批评美国和西方说:“如果你不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你们最终会明白你们开出的药方远比问题本身更严重。”于是乎又出现了让中国人都大跌眼镜的“G2"理论。这些都读不免有恭维之嫌,毕竟中国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家底”,毕竟现在中国正处在时代的岔路口,更需要冷静,最忌飘飘然。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际对中国的重视,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的重视。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合作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程度。
在贸易逆差方面,对于其真实原因美国高层更是心中肚明。中美两国分属两个不同链条断,一个是上游,一个可以说是绝对的下游。美国如果想改变贸易逆差的现象,只要放松一下对华贸易限制,就不存在所谓贸易逆差问题了。说白了,贸易逆差问题就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已,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美一直向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形式带动了人民币升值,可人民币刚升值美有望指责中国操纵汇率。这一问题也就等于挑明了,就是一个政治游戏,没有现实价值。
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清楚的知道巨额外汇对中国所意味的风险,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而这一切的“元凶”就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但无奈的是中国必须和全世界一起为美国买单——不得不继续买入美国国债,特别是中国!因为美国国债是现在相对最好的避风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容下2万亿美元这个近乎可以成为“巨无霸”的外汇储备。尽管美元贬值的话,外汇会巨额缩水,可也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买进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会很快崩盘,这样对外汇以美元为主的中国来说损失会更大。也许有人会说,抛售美国国债或用美元资产到国外并购来减少外汇不就行了。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敢卖出美国国债谁能买、谁敢买?再者说你这个最大债权国都急着抛售美国国债,那其他的国家不就更急着抛售出去吗?这只会更快的加速经济的衰退!还有,买入别国资产,可对于如此大块的外汇涌入,别的不说,单就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没有国家敢接啊。所以对中国来说这更多是一个无奈之举,中不想美经济崩盘,以减少损失,美国更不想了。所以美中形成了一个“金融恐怖平衡”,把双方结实的困在了一起。
其他一些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模式是合法性和亲和力,相应的美国对中的体制压力会有很大的减弱。这向西方发起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势必会引起美国方面更多的“戒心”,这也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因素。
中美今后的走向
一.目前对中美两国来说各自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1.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和发展.发展需要稳定的局面,因此稳定是必备的条件.首先就是要稳定国内形势,而稳定国内形势的最重要的前提则又是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了国内才能稳定.所以对中国来说稳定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其次就是要稳定周边,周边的稳定是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保证.因此中国一定要稳定周边局势.2.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摆脱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虽然美国也强调要面对一些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对美国来说不构成重大威胁,这实际上是美国为了介入全球事务而自造的一个借口.从以上来看,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二.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矛盾重点是什么? 中美两国的战略矛盾或冲突主要也取决于目前两国各自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中美两国的战略冲突与矛盾主要的还是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矛盾.虽然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不利,但总体上来说目前还基本上构不成重大的挑战,美国目前还是把中国定位为潜在的对手.中国目前还无力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也无心挑战争美国的霸权.所以霸权之争不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经济上的冲突才是目前最大的矛盾.目前中美之间的一切对抗或称之为不合作都是围绕着经济这一主题.也就是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目前中美关系的焦点.三.中美两国目前各自的优势或长处是什么? 中美两国相较,当然美国是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由于美国目前经济危机困难的重重,其最能发挥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对于中国来说总体的实力不如美国,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相较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经不在美国之下,甚至于有超过美国之势.经济总量是中国3-4倍的美国不能很好的发挥经济实力优势.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引发的,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极端的利已主义.美国向来是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本国利益,也就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会去尽力挽救世界经济,自然对世界的影响力就缩水了.已往美国的优势是有强大的同盟,而中国始终是受孤立的一方.但由于欧洲连自保都困难,加上中国强大购买力的诱惑,使得欧盟不能给美国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最多只是站脚助威而已.而中国目前虽然还孤立,但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本身利益的共同性,决定了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来孤立中国.中国手里的余钱是各国所希望得到的,虽然不能救世但却可以救市,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巨大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一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因此,美国在总体实力和军事实力上占优,中国在经济影响力上占优.四.未来的中美关系是走向对抗还是合作? 总体上来说,合作还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竞争还将继续.中国不只是经济影响力巨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是肯定要付出巨大,承受不起.中美经济关系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也决定了中美对抗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因此,中美关系的主题恐怕还是合作.中国虽然不结盟,但中俄关系非常密切,中俄有着相似的处境和相同的战略利益.俄罗斯是中美对抗中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是美国所忌惮的.目前美国的战略是胁迫中国合作,也就是美国领导下的中美合作,是想把中国也变成美国的一棵棋子.美国知道,遏制中国发展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必须要胁迫中国发展.否则中国一旦崛起,自然就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中国目前的战略并不是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目前只不过是要拓展发展的空间,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维护和争取自己在世界上应得的利益.发展是中国的主要任务,维护主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中国即不会主动挑战美国,也不会想要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但中国必须有一个所能承受的底线.中国不会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来分享霸权,那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面对众多的国际麻烦.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不肯承认G2论的原因之一.另外,美国的过速衰败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过速的衰败会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同时在许多问题上美国也可以说一个挡箭牌.但中国也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压力所胁迫,那意味着将失去更多的主权利益.只要美国对中国的要求不太过分,中国有可能做出一定的让步,以避免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而美国同样也必须对中国的一些安全主权要求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作为中国对美国让步的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不会无条件的对美国强硬做出让步.而如果美国也同样不想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话,那么美国同样也不会给中国太多的压力,当中国的主权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时候,中国也只能是与美国全面对抗了.目前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实因素是,奥巴马面临选举问题,每临选举,美国都会拿中国说事,如果奥巴马不对中国强硬,就很难得到高分.而如果对中国太过强硬,中国肯定奉陪,中美关系就会停滞或倒退.中美关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强硬程度.美国越强硬,中国也将会越强硬.五.中美军事关系走向以及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是中美关系的缩影,可以从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来判断中美关系.军事施压一向是美国的重要手段,制造了东亚紧张空气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在胡主席访美之前,美国在西太平洋集结了三个航母战斗群,恐怕是为胡奥会谈制造气氛.然而中国方面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所动.最近网上突然公开的四代机图片,如果是真的,其目的也肯定是对美国的军事回应.再加上最近有意无意的曝光一些有关东风21导弹的信息和航母的信息,这似乎是在告诉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无用.也说明中国不会对美国做出重大的让步.在胡主席与奥巴马会谈之前,中美开始了军事接触,互摸军事底线,一定是为胡奥会谈定一个基调,各自提前亮出筹码.军事交流的信息及成果,对中美关系取决定性作用.美国如果不想与中国对抗,中美军事关系就一定能回暖.中美的军事关系目前恐怕是要通过东亚特别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度来体现.如果中美选择了对抗,那么东亚恐怕就一定要有战争.结语
总之,中美全面对抗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合作应当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对抗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胡奥会谈将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就是说2012年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要么对抗,要么加强合作.如果中美选择对抗,也很难出现面对面对抗的局面,恐怕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势是充满希望的
第五篇:大学军事国防论文[模版]
大学生军事国防教水平对我国国防教育的姓名:xxx
学院:xx
班级:xxx
学号:xxxxx
意义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下,过的是父辈们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但是,在这个外表看似平静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提高自己对国防教育的认知和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时,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浮。我们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百年沦落史,从1949年建国之后到2050年又将经历百年建设史。未来五十年,我们要实现强国梦。在现今和平的年代,我们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我们有必要投身于国防建设吗?答案是肯定的。所谓国防建设不单单是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没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作为普通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更有必要搞好国防教育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一般来说,战争时期人们为了打败对手,抵御外患,防卫观念是很强烈的,但和平时期人们就容易滋长麻痹思想、苟安心理,失去必要的防卫观念,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落得挨打的悲惨下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国防不仅仅是军队及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
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
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军事技能训练,还是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大学生经过军事课的学习,极易被国防这种关乎国家兴衰、人民生死的大事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集体主义思想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我们军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为重。在高校国防教育就是按照军队的基本标准来要求学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观念。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万千宠爱于一身,使许多学生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应有的爱心。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是民族精神之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鼓舞人们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国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中国共产党有志气,中国人民有志气”。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一些人在外国势力面前悲观消极、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针对这种现象,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是没有出路的 ”,“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呢?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 “以热爱祖国、贡献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因此,“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