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西藏
感受西藏
一、“山海”的启迪
当西南航空公司的空中大客车由成都平原的上空向西北方向飞出三刻钟后,机身下厚实的云层开始变得稀疏,青藏高原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尽收眼底,耸峙于云天的冰川雪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无量的光芒,褶皱相压的山体气势磅礴,好似凝固的惊涛骇浪,这一空中宏观的奇景引发了我对造山运动时山迸地裂,岩江翻滚,沧桑巨变时壮观情形无边的遐想。西藏素有山的海洋之称,凌驾于浩瀚的山海之上确实使我感受到了万物间人之伟大,而相比形成于三百万年前且仅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人又显得那么的脆弱和渺小,这大概是一位哲人所说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吧,再想想人世间的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又是多么的可悲啊。难怪西藏一直是中外旅行家梦寐以求的神往之地,因为他们中不少人都是来这里净化心绪、荡涤灵魂的。
二、金色的藏秋
飞机徐徐降落在山南贡嘎的拉萨机场,其实这里距拉萨城还有八十多公里,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珍给刚下飞机的游客一一献上了哈达,轮到我时,我双手和十回敬了一句“扎西德勒”,从这时起入乡随俗已成了我自觉的行为。汽车在冈底斯山脉的公路上沿着雅鲁藏布江朝着拉萨的方向进跋,清澈碧蓝的天空下三五成群的牦牛披着浓郁的长毛在低头吃草,围着七彩邦典的藏女们弯腰掇拾着散落在田野里的青稞,公路两边飘着经帆的村落不断掠过眼帘,由绿转黄的白杨树叶在阳光的作用下闪烁出金色的光芒,冈底斯山脉也成了一道棕色的屏风。有人告诉我初秋八月是西藏最好的季节,谁想到十月的高原更是一片金色的时节,令人心旷神怡。
三、看到了羊卓雍湖的宁静
曾有诗人以“看到了羊卓雍湖的宁静”为诗名,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感受这“看到的宁静”!当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艰难的爬上海拔近5000米的冈巴拉山腰时,一条蓝色的湖泊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羊卓雍”,藏语意为“上部牧场的碧玉”。站在冈巴拉山上眺望羊卓雍湖,我感到远方的雪山仿佛是一座安祥的大佛,在湛蓝的天色衬托下,显得白洁神圣,她那绵柔的倒影更给圣湖增加了无尽的神韵,使神山圣湖融为一体,而远处山脚边的牛羊群又为这空旷苍凉平添了几分生机。风情万种的藏民族对山湖的崇敬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神山圣湖”是藏传佛教派生的还是怎么来的?我说不清楚,立于圣湖之畔,雪水融化的湖水闪烁着熠熠的宝石之光,我感到世上确实有人间仙境的存在,这里可以忘却世间的烦恼,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但愿“现代文明”不要染指这最后一快净土。
四、无尽的“虔诚”
真正领受“虔诚”二字的含义,恐怕只有到西藏了。从香烟缭绕的大昭寺到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从苍凉悲壮的卡惹拉冰川到人头攒动的八廓街,几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右手摇着转经筒,左手数着念珠,口中喃喃念着“嗡、嘛、尼、巴、咪、吽”六字真言的藏族男女;从哲蚌寺到色拉寺,从冈巴拉山口到江孜古堡,刻着神佛造像、经文和六字真言堆积而成的玛尼堆也随处可见。高山旷野中和藏民碉房上的五色经幡在秋风中发出了呼呼拉拉的声响,使人感到了神无处不在。在这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地域中,浓烈的宗教色彩渲染着整个环境,初到西藏的人无不受这种特定氛围的熏陶,乃至不少游人进了寺庙就请喇嘛摸顶加持,见了神佛即和十祈祷。藏族朋友与我交谈时说,西藏的社会治安较好,自然生态环境也不错,这与他们信奉的藏传佛教是有一定关联的,因为藏传佛教认为人是有来世的,谁都不愿意下一辈子转为牛马,更期盼来世有一个神美的自然环境。在大昭寺门口用绳子束缚着双腿的善男信女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磕着五体投地的等身头,千年的石板上留下了他(她)们虔诚身体的轮廓,这一奇特的宗教现象告诉着过往的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信仰的。
第二篇:西藏旅游感受
西藏旅游感受
前不久,刚刚去了一趟西藏,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西藏都是一片神圣的土地,能寻找香巴拉的地方,但是西部大开发,西部要发展,发展的背后有着不可避免的商业欺诈,也给这一片神圣的地方带来一些阴影
凡是去拉萨的人,无论如何也要看一看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这种心情就好像到了北京,不去一下长城就非好汉一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布达拉宫参观,在这里,我发现,佛门禁地,也存在着商业欺诈,宫内的小商贩们,所卖的旅游纪念品价格都在100--200元,我看东西的生产成本也不会太高,商贩们竟然讲都是喇嘛开过光的,我还是不信,喇嘛一天闲的没事干,给所卖商品开光,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去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的特产有绿松石,天珠,藏红花和虫草等,事实上西藏的绿松石早已被开采光了,现在西藏市面上的绿松石都是来自湖北,具体哪个地方我也不清楚,关于天珠的故事更为神奇,不少藏民们都相信天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也听过一个版本说天珠是一种陨石的传说,其实最早的天珠就是西藏的原始居民在石头上做的画,只是当时的工艺比较奇特,所以画上的图案能够渗透到石头里面,现如今这种工艺在已失传,市面上最便宜的那种,10元一个的都是玻璃工艺品,当然也不乏标价一万,两万的天
珠,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天珠难得有真品,所以,这种东西买一个回来当纪念品就行了,如果想收藏那就免了吧。关于藏红花,一些不良商返为了多卖钱尽然往红花里加掺油脂以增加重量,一克红花加过油后能多增加三倍重量,神奇的红花经过造假后,传说中的红花也就失去了它的神奇,说一说拍照,去西藏游玩,一个好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想将这美好的回忆收藏起来,细细回味,但是如果你去拉萨周边城镇拍照的话,就得特别小心.我在松赞干布出生地拍照,看见一只牦牛跑过去跟它合影,刚拍完一位藏族同胞冲出来索要10元,我给他了,这个地方民风已经不纯朴了,人也不厚道了,在纳木错拍照就得特别小心,发现羊,牦牛,狗等动物千万别拍,除非你刻意想拍,拍完就有人找你要钱,有藏民向你推销工艺品,如果你不想买你就千万别动手,一但你摸过,搞不好你就得掏钱买下,你如过拒不付款恐难脱身,碰到这样的事,你要镇定更不要闹事,你是在西藏,在这里你是少数民族。
林芝,藏语的思是[太阳的宝座],它又是西藏的小江南距里拉萨大约见500公里.从拉萨出发两,三个小时后翻越米拉山口[海拔5000多米],当地称为“雪域之舟”此后海拨逐渐下降,到了林芝已经是202_多米了,从米拉山口到林芝,沿途的冰雪不断融化并汇聚,从一条条小溪流形成一条奔腾汹涌的非常状观的河流,这条河流成为了林芝的生命之
源,而林芝却是树木繁茂,山青水秀,树木葱笼,物产丰富。
西藏地处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原风光,远观,群山绵延巍峨,气势磅礴,但是近观,则趋于平淡,很是一般,超出我预期的却是林芝,鲁南林海,那里的森林满山的参天大树,给我一种深深的振撼,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一种狂喜。
车到了鲁朗镇已是下午时间,下了车,大家都急忙着拍照,拍完照我们来到了石锅鸡的原发明地,一个街边的饭馆8人一桌,石锅鸡已经炖的直冒热气,锅是黑乎乎的石头做的,据说值1000多元钱,锅上面漂着许多菌子,反正我们也叫不出菌子的名字,但是里面有珍贵的“松茸、手掌、参”等什么的,鸡被砍成了很小的块,我用筷子搅动一下发现各种菌子是主要的,鸡肉既小块数量也一般,先喝汤,每人一小碗,锅的汤就下去一半,服务员在往锅内倒汤,汤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但我没有品出藏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我们格尔木的鸡肉一个味道,一会儿工夫,几双筷子就把锅里的东西搞的差不多了,呼喊老板加汤,还好,汤是可以随便加的,配的菜倒没怎么吃,我们几个喝着正宗的“青裸酒”没有感觉有酒的味道,只是有点酸甜。私下问服务员一锅鸡多少钱,随口说出80,导游带团来还可以优惠,这导游还是有点暴利呢。
这个小镇确实很小,一眼就能看完,镇的旁边有一条河,远处都是长满森林的山,街道看起来还整洁,只是猪,狗到
处乱窜,狗道是挺特别一只眼好.一只眼是玻璃花.好奇怪的地方.下午我们还是原路返回,要返回林芝住宿,在这次旅行中,我记住了石锅鸡,第一次吃了手掌参,第一次看见了原始森林,第一次看见了柏树王,有许多的第一次,将来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发现在等我,等我去发现。总的来将对这次旅行还是比较满易的,一个字......爽.
第三篇:感受西藏走上高高的布达拉宫
感受西藏——走上高高的布达拉宫
下午不到两点钟,按预约证约定的时间我们提前20多分钟来到布达拉宫(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购票预约证会被作废并延期一周后才能再去再去排队预约),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安检:第一道检查预约证和身份证;第二道检查有无违禁品,不允许携带水,饮料,化妆品等液体,不允许携带刀具、火具(火机、火柴)等物品,我们随身携带水壶中的水被倒掉,伙伴儿带的一个小氧气瓶被存放在安检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布达拉宫的文物保护,游客们欣赏接受宫内的各种规定;经过两道严格的检查后,游客才能去买门票,票价200元。
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雪域圣殿”,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宫殿建筑群。
无论远观或是近看,布达拉宫给我的感觉永远是那么的高大雄伟,圣洁庄严,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仰望。
沿着“之”字形的不规则的石板铺就的石阶走上去,坡度不算陡,台阶也不算高,但多数人走起来却觉得非常吃力,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好像在不时提醒前来的人们:这里是拉萨,这里是高原,这里是布达拉宫,来到这里,无论你是朝圣还是游览,都要竭尽全力一步步的向上攀登····· 高大巍峨的宫殿让人敬仰,建造宫殿的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也让人称奇和赞叹:
——导游告诉人们,布达拉宫所有门窗上的黑门帘是用牦牛毛编织的,这种门帘的好处是,在下雨的时候门帘上的缝隙会自动关闭,外面的雨水打不进来,起到挡风挡雨保暖的作用;而晴好天气经阳光照射干燥后门帘的缝隙又会自动松散开来,起到通风透亮的作用。
——布达拉宫是岩石的结构与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历经了千年的风风雨雨而保存至今,这是一个奇迹。布达拉宫的屋檐和墙檐下大量使用了白玛草墙,形成绒毛一般的效果。白玛草是一种西藏特有的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在檐下,就像在墙外又砌了一堵墙。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颜色。白玛草不仅有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白玛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得薄一些,减轻墙体的分量。(百度)
——参观宫殿内部时看到喇嘛们正在边唱边用棍子敲打着地面,导游告诉人们:我们有幸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劳动方式:用阿嘎土修整地面,“阿嘎土是西藏藏式古建筑地面采用的传统材料或制作方法,先将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铺于地面,再以人工反复夯打。在夯打过程中,工人排成一排,边唱边夯,场面非常快乐轻松”。宫殿内夯制出来的阿嘎土地面黄黄的非常光滑和结实,感觉很像我们内地的水磨石地面。——殿内不准拍照,我们只有看一看的眼福,没有留下照片。
站在布达拉宫高处俯瞰到布达拉宫广场和雄伟的纪念碑。
从这个大殿进门处开始参观宫殿内部,里面不允许任何人拍照。
网络记载:
布达拉宫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红、白两种色彩在藏族习俗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汉人的观念正好相反:“白”是吉祥的象征、温和的表现、善良的代表,白色总是和吉祥、好事联系在一起。藏族对善行、好事、利人之事称为“白事”。所以,洁白的哈达不仅代表纯洁,更是代表吉祥。在人们的心目中,白色的建筑群体使人感觉安宁、清静、和平、美好。同时,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白色异常耀眼,洁白的建筑形体与蔚兰的天空形成了色彩明朗、和谐的最佳美感效果。
藏族认为红色是权力的象征,是英勇善战,斗志旺盛的刺激色。它可以使亲者振奋,使敌人丧胆。而人们又以红色为尊严,以此纪念宗教领袖及英雄人物。红色不轻易使用,如布达拉宫大面积洁白的建筑群体突出这红宫,无疑是给人们以精神上的刺激,从而产生崇拜心情,达到纪念祭祀之目的。
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帕多拉康”观音像,据说这是镇宫之宝。自松赞干布时期迎请于布达拉宫至帕莫竹巴政权衰亡的近千年间,圣观音自在之像从未离开过布达拉宫。公元1608年因战乱流落至青海,后被人用重金赎回,献给五世**喇嘛,于1645迎回布达拉宫至今,成为布达拉宫的主供佛,是广大信众顶礼膜拜的主要佛尊。(写到这里我忽然知道了在布达拉宫高高的围墙外面那些藏民对着布宫正中央的地方虔诚的叩拜的原因)。
布达拉宫像一本厚重沧桑的难以通读的历史巨著,又像一幅瑰丽异常的艺术画卷,整个布宫可以说是珍宝无数,无处不是文物和堆金砌玉的奢华。
在圣殿里供奉着有着神奇传说的佛祖释迦牟尼和众多菩萨的金身塑像,有金碧辉煌的五世到十三世**喇嘛的肉身灵塔,其外表的装饰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其中塔高14.85米,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的五世**喇嘛的灵塔最大,最为华丽辉煌。
作为游客来到布达拉宫,只能是脚步匆匆的走过,浮光掠影的看看,看在眼里的就只有那数不清的黄金宝石,留在心的却是那精美无比的唐卡和壁画。
可惜里面不许拍照,不亲临现场难以感受那气势逼人的珠光宝气和高雅无比的佛教艺术。
——布达拉宫留给我的印象:这是一个神圣的佛国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殿堂······
登上高高的布达拉宫,眼前是群山环绕的雪域之城,秋天温暖的日光照耀着拉萨,白云翻卷,蓝天通透,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秋色染黄的树叶点缀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人说:拉萨秋季的含氧量为66.2%,是一年当中含氧量最高的季节。也许如此,来到拉萨,我和我的朋友对高原非但没有不适的反应,却是舒心舒肺的心旷神怡。
十月的拉萨是最美丽的······
———————————————————————————————————————————————— 史料记载: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在这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这座宫堡式建筑群,取名为布达拉。
公元7世纪至8世纪,布达拉宫先后遭遇了火灾和雷击,好多宫堡都倒塌了。到藏王达玛乌东赞时代,佛教遭遇灭顶之灾,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首当其冲。紧接着,达玛乌东赞的两个儿子微松和云丹互相攻战,拉萨成为主战场。后来各地平民暴动战乱连年,吐蕃王朝与这座神宫古阙都渐渐被人遗忘。只有法王殿和圣观音殿两座殿堂留传了下来。
直到十七世纪,明末时,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1645年,五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并将政权中心移至布达拉宫。1682年,五世**喇嘛圆寂后,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灵塔殿为主的红宫配套建筑群,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1693年竣工。十三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喇嘛圆寂,1934至1936年间修建十三世**喇嘛灵塔殿,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从17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至此全部完成。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历史,布达拉宫形成现在的规模,成为历代**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解放后,中央政府两次拨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修缮,使得这座巍峨的宫殿永葆青春。
第四篇:感受西藏50周年成就的看法
感受西藏50周年成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正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而今,在党和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这朵雪莲花更加美丽、更加灿烂。今年是我国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短短50载,跨越上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得解放,西藏人民由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藏社会由此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民主改革是改变西藏人民命运的伟大抉择,是新旧西藏历史的分水岭,是世界废奴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权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毛主席曾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西藏的农奴制度,就像我们春秋战国时代那个庄园制度,说奴隶不是奴隶,自由农民不是自由农民,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种农奴制度。”这一制度的典型特征,一是社会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占西藏人口5%的“三大领主”,即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占有西藏全部土地、草场和绝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没有土地。二是实行政教合一。寺庙占有西藏土地的36.8%,宗教上层既是最大的农奴主集团,又是主要的政治统治者,同时还在文化和信仰领域对人民进行严密的控制。三是具有浓厚的奴隶制残余。旧西藏地方法典把人分为三等九级,农奴主可以把农奴租让、抵押、出卖给其他领主,寺庙里同样等级森严,贫苦、低级的僧人只能做寺庙的奴役,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任何权利学习文化和宗教经典。农奴主掌握着农奴生、死、婚、嫁大权。他们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依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通过民主改革,在西藏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广大农奴和奴隶在政治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经济上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生产关系,广大农奴和奴隶有了自己的土地、牲畜和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在思想上摆脱了封建农奴制腐朽思想的枷锁,实行了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真正得以实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走上了发展进步的崭新道路,西藏各族人民人生命运发生根本转变
西藏经济发展实现巨大飞跃:
●制定实施农村“三个长期不变”、教育“三包”、农牧民免费医疗、农牧民安居工程、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等政策,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极大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50年来,中央直接投资近1000亿元,相继实施400多项重点建设项目,尤其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开辟了西藏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代。目前,西藏已形成以公路为主,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百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新房,城镇居民住上了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
●202_年,西藏地区GDP395.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59年增长65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82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59年的2190万元增加到24.88亿元。
●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17所、在校生达54.74万人,分别比1959年增长67倍和3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时的35.5岁上升到67岁。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39个、卫生技术人员9098人,分别比1959年增长22倍和12倍;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现有33个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4.3%以内。曾经被身为农奴的许多藏族同胞,因民主改革而如今有许多成为了社会管理者、科技英才等等,都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真是应了那句歌词“翻身农奴当家做主人”。历史雄辩地证明,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百万农奴和奴隶站起来,这不仅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篇章,而且在国际禁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彪炳千秋的一个伟大壮举。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占西藏人口95%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没有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
历史也雄辩地证明,复辟没有出路,分裂也没有前途。时代要前进,社会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意志不可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志不可动摇,推动西藏实现现代化、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西藏的意志不可动摇。我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继续弘扬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保稳定、促发展、奔小康,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第五篇:大西藏
大西藏
大西藏指的是卫、藏、西康、安多;就是现在的西藏本地(也就是青藏高原的卫藏)、青海甘肃新疆的部分南部(也就是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四川云南的西部(也就是青藏高原的西部),这个称呼是一种文化地理的称呼,指的是受藏族文化影响很大、藏族经常游牧活动的地区,并不是针对地理。
具体来讲,按照藏族人的历来生活区域,包括:
划入“青海省”的地区如下:
一.现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贵德县(赤卡):包括麻巴七庄、尕让郡、曲扎、窝戎、岗擦、拉扎、下郭密等;
2.贵南县:包括鲁仓、巴、茫拉、夏木道等;
3.兴海县:包括拉德八部、夏帐六部、十二温达扎郭、龙恰上中下三部,桑当等;
4.同德县:包括玉俄、尕则、巴、戎波、赛宛江三部、藏阿柔等;
5.共和县(恰卜恰):包括吉尼朗六部、沙珠玉、上郭密、德秀、东巴、加拉等;
二.现属“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6.乌兰县:
7.都兰县:包括察干乌苏、**香日德等;
8.天峻县:旺德秀玛、聂纳贡秀、扎察、木里、俄巴、夏郭、格尔木市;
三.现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9.同仁县:包括上下热贡、多哇、角让波、嘉吾、台吾日等;
10.尖扎县:包括昂拉、霍莫卡、贾加、多加、尕普、坎木拉等;
11.泽库县:霍尔、索钠、尕孜、贡秀、希萨、麦秀等;
12.河南蒙古自治县:包括阿柔、埃莫三部、措霍、卫涩、托郭、达参等:
四.现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3.玛沁县:包括大武六部、钠郭尔、扎古、曲哇、阿窘然洛等;
14.玛多县:包括霍曲桑、卡郭、达脱、霍郭等;
15.甘德县:包括上阿窘、果洛藏郭贡秀等;
16.达日县:包括上下旺青、贝巴等;
17.班玛县:包括昂达桑、奔玉桑、德囊桑等;
18.久治县:包括果洛康干、康萨尔、瓦色桑等;
五.现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19.门源回族自治县:包括华锐嘉多和华锐森聂等;
20.祈连县:包括阿柔、木里、苏日拖勒等;
21.刚察县:上下宏仓等;
22.海晏县:措鄂达西(青海四旗);
六.现属“海东地区”:
23.民和县:包括尕玛洛、杨斗、卡得尔、蔡旦、闹巴等;
24.乐都县:包括卓仓等;
25.平安闲话:包括十四世**喇嘛的诞生地达采和夏宗、塔尔寺六部的祈家部落和玛藏拉青等;
26.互助土族自治县:包括曲桑、贡隆等;
27.化隆回族自治县(巴颜):包括旦斗、嘎哇卡周、尖扎尼、上下夏琼、八年托等;
28.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包括道帏、赛仓、吉科、尕让和第十世**之诞生地温都等;
29.湟中县:包括塔尔寺六部的大部分地区;
30.湟源县:包括东廓、日月山等地;
七.现属“西宁市”(古宗喀国之首都)
31.大通县:包括色科等地;
现划归到中国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地区如下:
一.现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地区:
32.夏河县:包括拉布楞寺附近的卡加六部、桑科、科才、上下阿木去乎八部、霍藏、佐尔盖五部、博拉、加毛寺、杰仓、麦秀等地;
33.碌曲县:包括秀藏十二部落、三木岔、拉姆等地;
34.玛曲县:包括欧拉、佐尔盖尼玛、乔考三部、姆西等;
35.卓尼县:包括原卓尼加布(卓尼王)的属地卓尼、曲巴、萨玛尔、阿廓尔、恰盖、宵哇、康托、藏巴哇等;
36.临潭县:包括瓦泽、叶尔巴、曲巴加科等;
37.舟曲县:包括卓尼下部和藏宁、吾达巴、洛达等;
38.迭部县:包括原卓尼加布所属扎干囊巴和、特木尕、叶巴、卡尔巴、宁俄、汪仓、多哇等地;
二.现属“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地区:
39.天祝(华锐)县:包括华锐的大部分地区;
现划归到中国四川省的西藏安多地区有:
一.现属“阿霸藏族自治州”的地区如下:
40.阿霸县:包括阿督八部、阿然六部、玛伦十二部、美吾郭四部、阿羌木六部、格德玛、贾荛、拉荛、拉多等地;
41.若尔盖县:包括若尔盖十二部、沙日、宗日、章哇、江扎、德布曲杰、兆仓、拉姆格德等地;
42.红原(尕科)县:包括华秀美哇、阿却三部、上下桑嘎、擦茹、擦隆、加贡、玛萨尔、戎日玛等地;
43.壤塘县:包括紫嘎等地;
44.金川县:(曲青宗);
45.马尔康县:包括原卓克基加布(王)和松岗加布 的属地和草登七部 等;
46.小金县:(咎拉家)(曾称攒钠、懋功);
47.理县:包括加卡扎西林等地;
48.汶川县:
49.黑水县:萨多、萨麦;
50.松潘县:(松 曲宗)包括毛尔盖、夏尔科、赤江三部等地;
51.茂汶羌族自治县:
除上述所划归的五十二个县外,还有很多没有划归到上属范围之内的地区。比如:西藏的部分地方被划到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些则划归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还有将西藏东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归到甘肃省的武都和文县。另外,安多的部分地区划归到四川省的平武县和北川县、宝兴县等。除此之外,康区的许多地方也被划归到了中国四川省云南省的其他县内。与新疆有关的是阿里地区的部分分界。
某些藏族独立分子宣传大西藏,以一种文化区域来表述一种地理概念。如果按大西藏的方法来区分,那么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没有了,所以中国政府不能同意藏族分裂势力的大西藏划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