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造周口店野外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
周口店野外实习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习日期:202_年6月3日
一、实习路线
学校——南观村——磁家务水泥厂——李各庄加油站——学校
二、实习任务
1、观察岩体(太古代Ar及其该层之间的剥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
2、观察韧性变形并根据各伴生构造确定剪切方向;
3、观察脆性断层;
4、观察小型的矿物拉伸线理和大型的石香肠;
5、观察逆冲断层及其伴生构造;
6、观察不同类型的褶皱构造,野外识别大褶皱及其次级褶皱;
7、面理的观察。
三、实习区主要地层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石炭纪(C)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
龙山组
青白口系(Qb)景儿峪组(石材)下马岭组
铁岭组
洪水庄组
蓟县系(Jx)雾迷山组杨庄组
高于应组
大红峪组
长城系(Ch)团山子组串岭沟组
长团沟组
第二篇:构造周口店实习报告
6月10日上午7点,能源资勘一二班两个班级的同学集中在地大水房前,开始了本次的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活动。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共计有4个实习点。
实习点一:
在房山区河北镇漫水河村公路旁下车,爬上一个小山坡,铁路边即为我们的第一个实习点,为中元古界大红峪组砂岩。岩层倾向北东,产状2°<45°,颜色呈灰色且岩层较厚。据老师介绍,该处石英含量很高,约为80%至90%左右。此处地貌高耸,岩石岩性坚硬,且抗风化能力较强,发育粒序层理。
顺着铁路行往北西向大约走150米,可清楚看到一较为大型的褶皱,岩石组成仍为大红峪组砂岩。其轴面倾斜,粗略测得产状为335<65。波长大约为25米,较长,岩层能感性较高。两翼倾向相反,南翼较缓,北翼较陡,为不对称褶皱。继续仔细观察可得,该褶皱的枢纽倾斜,倾伏向大致为西向,倾伏向57,倾伏角20,向岩层内倾斜,翼间角大致为110。据其转折端形态知其为圆弧褶皱,根据褶皱的位态分类,可判断其斜歪倾伏褶皱。又可观察到其核部变厚而翼部变薄,推测其为纵弯褶皱作用形成。图一为其素描图。
在看完褶皱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了大致200米,到达一节理发育的观察点。该处的节理呈现共轭“X”型,且产状较为稳定、平直并延伸较远,判断其为剪节理,密度为5条/米。测得两组节理面产状为278<45,90<37。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呈钝角的两盘相互靠近,锐角的两盘相互疏远,可大致判断其最大主应力轴为钝角平分线,而锐角平分线为最小主应力轴。这种情况与书上介绍的通常情况相反,让我们懂得了野外地质现象存在着特殊性,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此实习点的最后,有一处明显的不对称波痕发育。测得岩层产状为342<50。波痕在沉积岩层顶、底面表现不同。在顶面,通常波痕表现为凹处较尖,凸处较缓,且岩性通常为泥质或者粉砂质。在底面,为凸处较尖,凹处较缓,岩性常为砂质。波痕的不对称性还可以用来判断水流的方向,由缓侧指向陡侧,罗盘测得古水流方向为165。该处的波痕规模较小,波长为4.5cm,波高为5mm,且为单向,反应了其水动力环境较弱,并为单向水流,又因为在此点周围较大范围内都能看到波痕,可以推测其应该为海相沉积并远离海岸,但海水深度
不深,为波浪能够打到的浅海。由于岩层倾斜,故应当后期经过构造作用。图二为其素描图。
实习点二:
该实习点位于磁家务水泥厂内。主要的观测内容为断层,包括断层面、断层带、断层岩等。在水泥厂的深部,有一明显的断层,其各部分特点与分界均较为明显。图三为其素描图。
断层的上盘为完整连续的大红峪组砂岩,与实习点一相同,但由于风化作用,导致该点部分褪色。测得断层面产状倾向为68°,倾角为52°。往左侧可见碎裂岩发育,原岩被断层研磨的较细,但在岩性上任然存在连续关系,且断裂带较宽,根据目测,判断该处整个断裂带宽度达到100米以上,其间可观察到断层角砾、断层泥等典型的产物,其中断层角砾岩部分绿泥石化、千枚化,且分选、磨圆都很差。因为带内受力不均,所以不能根据其排列判定方向。
界面继续往左为一较大的透镜体,表明其能干性较大。透镜体往右为小的断层角砾岩,其被断层泥包裹,并且共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面状构造。由于断层带两盘岩石不一样,故在断层带中会相互混杂。
在60米开外的一挖煤点,可以见到本溪组石煤层位于上盘的石英砂岩之下,构成了平行不整合。由于断裂带的破坏作用,石煤层与石英砂岩相互穿插、混合。各岩层差异风化,可观察到透镜体形式的产出。由于该点的石煤层任然发育较大,保存较好,可推测此处的构造作用强度不大。图四为其素描图。
在水泥厂另一侧的山坡上,为清晰可见的马家沟组泥晶灰岩,其岩石成分较纯,时代大致为中奥陶世早期,测得其产状为90°<57°。
在水泥厂外的一处山壁上,在本应当为马家沟组底部的部分出现了本溪组的碳质板岩,测得其产状为110,23。板岩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地层的重复,又由于该处产状较为平缓,推测其大致又出现了一个逆断层。
根据实习点二的观察内容,可大致获得此处的剖面图,如图五所示。
实习点三:
实习点三位于加油站旁,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在此处可观察到白色大理岩和绿色千枚岩互层,且发育绢云母和绿泥石。此处早前为了修建房屋和公路等建筑,向地层内添加了膨胀剂,其受热膨胀,故在地表形成了一道道垂直的裂隙。
该处发育一平卧尖棱褶皱,轴面水平,且翼间角很小。观察其转折端及两翼的厚度,发现其转折端厚度比两翼的厚度大,为顶厚褶皱。又其翼间角<30,为紧闭褶皱。分析其受力状况及成因,该
褶皱应当是在纵弯褶皱作用下形成的,即受到垂直轴面方向的力的挤压作用而成。因为其受到挤压作用,故褶皱两翼的物质会向转折端移动,导致转折端加厚。
该褶皱的中间部分为大理岩化白云岩,颜色呈现黄色,两翼薄层为千枚岩,颜色呈青色。并且在该褶皱点可见清晰的节理面。
又其产出特点可知其经历了三次早起构造运动:
1、受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皱褶;
2、岩层受力平卧,形成平卧褶皱;
3、岩层受到垂向挤压,翼部出现弯曲。图六为其素描图。
往其转折端移动,可观察到第三期运动痕迹。其转折端接近水平并且明显增厚,而两翼则发生明显的减薄。在转折端,发育大型的石香肠构造,且为透镜状,表明该处受到垂直方向的挤压作用,这与前面推测平卧褶皱成因时所得结论相一致。因为石香肠构造相当大型,说明该处岩层的能干性差异并不是非常的大。图七为其素描图。
在转折端附近,部分褶皱被拉断,从而不连续,形成无根钩状褶皱。图八为其素描图。在垂直轴面方向上,可见大量张节理发育,产状不稳定,短而弯曲,并且凹凸不平。说明该褶皱在平行轴面方向上受到拉张,在垂直轴面方向上受到挤压,该结论与之前所得结论相一致。
沿着公路向褶皱末端移动,本应降到地面以下的景儿峪组大理岩反而升至地面以上,并且呈现一定的弯曲,该现象同样说明褶皱在垂向上受到力的挤压作用。核部为黄色的中厚大理岩化白云岩,两翼为青色的薄层千枚岩,而且从核部向两侧地层变新。
到达该平卧褶皱的末端,发现该褶皱核部发育众多圆弧状次级褶皱,皱面水平,转折端较缓,枢纽方向为12。为“M”和“W”型,整体呈“M”状,表明核部中厚层能干性较强,流动性较弱。图九为其素描图。
在结束完实习点三的观察后,我们坐上大巴来到三处辅助点观察。该点位于一铁道旁的高地上,紧挨着一个铁道山洞,为一处平行不整合。不整合的上地层为寒武系符君山组灰岩,岩性较纯,下地层为新元古界景儿峪组。由于风化作用,故该地区不整合分界面十分明显。
在此处,还可以远观实习点三平卧褶皱的上翼,其出露部位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倾斜,可能是由
于褶皱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其他的构造作用。
实习点四:
该实习点构造现象沿着一废弃的铁道展布,主要观察所在的房山岩体。主要成分有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粒径较粗,斑状结构。具片麻理次生构造,岩体小部分发生错动,大部分变形。图十为其表面素描图。
沿铁路走大约30米,可见其中暗色矿物定向排列,岩体产状为85,43。左侧可见太古代官地杂岩,其间的矿物被构造拉长。
再往前可观察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包裹体,大小为5-10cm,呈棱角状,磨圆较差,其可能由混合岩化作用中的围岩捕虏体,或是由基性析离体形成。
继续向前移动,可观察到充填于张节理内的石英脉。图十一为其素描图。其后可以观察到矿物的颗粒逐渐变细,粒状矿物逐步增多,为太古代官地杂岩的变质杂砂岩。面理产状为30,45,不发育线理。图十二为其素描图。
在一小斜坡上,在太古代官地杂岩的花岗糜棱岩上上覆新远古下马岭组千枚岩。断层约宽10cm,其中发育有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断裂处有石英脉贯入,脉向45。断层产状45,36。
横跨过铁道,到达另一层的小坡地山,发育有寒武纪符君山组泥质豹皮灰岩,有明显的差异风化现象,呈条带状。此点距离上一个断层观察点大约有400米。此处没有经历韧性剪切,为脆性条件下被断开,造成地层的不连续。测得其产状倾向为57°,倾角为52°。此处房山岩体地质剖面图如图十三所示。
第三篇:周口店温泉镇测量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 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地点为周口店和温泉镇。
周口店野外实习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野外定点和断面图的粗测。主要实习的定点方法有:目估定点;利用罗盘进行交会定点;GPS测定大地坐标进行定点。实习路线为:原油厂——牛峪口水库主坝——磨盘山——一副坝——三角点——二副坝——三幅坝——向源山——四副坝——污水处理厂——养猪场——养鸡场——大砾岩山——三不管沟——公路。
在温泉镇主要练习航片的野外判读、野外对地形图上定点以及地形图的补充填图等内容。实习所用的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0,野外找点的实习内容是根据地形图上已有的概略路线,和实地标定的标记点(红色油漆标定),按照即定的路线行进。
各个小组根据实地地形、地物,借助罗盘、地形图按照指定路线行走,并在路上随时判定地形、地物,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寻找实地标记点,并在图上标记出点位和点号。最后将野外实际路线蒙绘在透明纸上,在路线上,对照湿地和地形图,将路线上至少5处明显的地物变化按照比例在地形图上相应的位置标示出来。
其中地形图的应用的主要内容有:
(1)准备工作:熟悉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要素,熟悉野外用图的基本工具(罗盘和GPS手持机)的操作;
(2)野外用图:根据地形图和图上提供的路线,找到路线上事先标上的点号并将相应的点号标在地形图上。
(3)野外定点:能够进行地形图的实地对应,进行坡度和断面的测量。
(4)进行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的练习
航片的野外判读的内容有:
(1)准备工作:了解航片的地理位置和拍摄时间,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貌情况。
(2)野外判读:沿选定的调查路线,根据温泉镇地区航片实地判读主要地物,并在透明纸上绘出主要地物和调查路线。
地形图的图上量测的内容有
(1)图上量取直线或曲线的长度
(2)图上求任一点的高程
(3)图上求任一点的坐标
(4)图上量取方位角
(5)根据地形图做断面图
二、作业方法
一、地形图的野外使用:
可以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欺负形态等情况,在野外使用地形图时,要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在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地形图与实地对照。
(1)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就是使图上表示的地形与实地地形一致。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罗盘定向:根据地形图上的三北关系图,将罗盘刻度盘的北字指向北图廓,并使刻度盘上的南北线与地形图上的坐标纵线方向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使磁针北端指到磁偏角值,完成地形图的定向。
地物定向:首先,在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相对应的两个位置点,例如,本人站立点、房角点、道路获河流转弯点、山顶、独立树等,然后转动地形图,是图上位置与实地位置一致。
(2)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当站立点附近有明显地貌和地物时,可利用它们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例如,站立点的位置是在图上道路或河流的转弯点、房屋角点、桥梁一端,以及在山脊的一个平台上等。
当站立点附近没有明显地物或地貌特征时,可以采用交会方法来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3)地图与实地对照当进行了地形图定向和确定了站立点的位置后,就可以根据图上站立点周围的地物与地貌的符号,找出与实地相对应的地物和地貌,或者观察了实地地物和地貌来识别其在地图上所表示的位置。地图和实地通常是现实别主要和明显的地物、地貌,再按关系位置识别其他地物、地貌。通过地形图和实地对照,了解和熟悉周围地形情况,比较出地形图上内容与实地相应地形是否发上了变化。
二、交会定点
地形图定向之后,在图上确定自己站立的位置,或者在地形图上标定地面点。
(1)单方位角法定点
可以根据已知地物测定一个方位角,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
(2)前方交会法
若我们已知两个地物,如山峰、桥梁等在地形图上的确切位置,可用此方法确定第三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3)后方交会法
一、先将罗盘长边与地形图纵坐标线重合,使罗盘北针指向0°,然后固定地形图,判读地形、地物;
二、从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远方三个明显地形高程点或地物点,要求三 个点之间的交角大于30°,为了减少误差应尽量是交角接近90°;
三、用罗盘测出三个以确定目标至观测者的方位角,并记录下来;
四、将三个方位头道地形图上,涂过三条射线在图上交于一点,这点便是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如果测量不准则变成一个三角形,取其重心作为观测者所在的位置。
三、航片判读
判读是对航空图像及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目视判读,使用眼睛目视观察,凭借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手头的相关资料,通过人脑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提取有用信息。
判读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目标,即识别相片上各种影像所反映的属性特征。影像的解译标志是航片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航片判读是根据影像信息特征进行的,这些特征即为图像的解译标志,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两类。
(1)直接解译标志
它是地物本身属性在影像上的反映,即直接凭借影响特征确定地物属性。
(2)间接解译标志
通过与之联系的其他地物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判读地物的类别属性,如地貌形态、水系格局、植被分布的自然景观特点、土地利用等,多数采用逻辑推理和类比的方法引用间接解译标志。
四、草测剖面
一、高程草测原理
实地有两点A、B两点,观测者立于A点(高程H1已知),测B点高程H2。先用皮尺量出A、B两点间的平距D,再用罗盘测出B点上目标高度为l的竖直角σ。则B点的高程:H2=H1+Dtgσ+i-l。i为观测者的视线高。
二、草测地形剖面的方法及步骤
(1)先用罗盘测出AB的方位角α。
(2)有A至B,依次测出每两分点间的平距D1,D2,D3,D4和各段竖角σ1,σ2,σ3,σ4,并记录。
(3)计算每段的高程和平距,各段相加,就可得B点的高程。
五、使用GPS进行定点。
二、实习成果
一、周口店
1.目估定点与GPS定点
测量点选取在原油厂东侧断崖旁边,GPS读数(039410720,004395622)。目估定点并计算所得坐标为(039410735,0043955595)。经同比例尺计算得X方向上差15m,Y方向上差27m。
于房山西三角点进行GPS手持机显示坐标(039411325,004396092)与地形图上所示位置坐标(039411320,004396070)进行对比,经同比例尺计算得X方向上差5m,Y方向上差22m。
2、在副坝中央拐点处进行后方交会定点。
选取大杠山,向源山,房山西三角点作为参照点,并在描图纸上蒙绘。站在拐点处用罗盘一次向三座山山顶观测,测得罗盘南针读数依次为60、181、98。在透明纸上三条线相交得到一个三角形,取三角形重心即为后方交会点。
3、对电视塔进行前方交会定点,选取副坝起始点、房山西三角点与二、三副坝转折处作为参照点,在地形图与描图纸上标注。测得罗盘北针读数依次为60、43、78。三条线相交得到一个三角形,取其重心即为电视塔位置。
4、根据实地地物地貌对应地形图进行判读。
(1)在原油厂位置对人员所在位置的判读
(2)在主坝上对磨盘山,向源山,山顶庙,簸箕掌,萝卜顶的判读
(3)在大砾岩山对附近山脊山谷的对应判读
5、进行剖面测量并完成剖面绘图。
对一段50米的距离分两段进行了测量,第一段距离31米、倾角3度;第二段距离19米、倾角5度。
一、温泉镇
1、航片图的野外判读
通过标志建筑物等判断人员所在位置及航片图大致南北方向。选取京密引水渠上小桥作为对应航片图的实物。实地测得桥长31.83m,走向10°。测量航拍图上小桥长0.35cm,进而可得航拍图比例尺为1:9094。通过桥实际走向10°校正航拍图正北方向。
2、野外对地形图上定点
本次实习过程中我组主要通过对地物地貌的判读进行粗略定点和通过使用罗盘进行精确定点。下面以9号点,22号点,155.4山顶为例说明定点过程与方法。
9号点:通过观察地物地貌判断大致方位点。判断依据为山路的大角度转弯处正对的山脊,西南侧的山谷。22号点:地物标志明显,三条山路交叉口。155.4山顶:此处山顶视野开阔,采用后方交会定点,选取黑龙山凉亭、球场为参考点进行观测,测得方位角依次为3°、42°。
3、地形图的补充填图
(1)描绘新筑公路大体路线。主要通过步测测各路段长度,罗盘测各路段走
向。
(2)补充新筑羽毛球馆。皮尺测羽毛球场馆长宽分别为48.5m,18.5m。长宽走向分别为269°,259°。
第二部分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加强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巩固提升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两天的实习每天行程近十公里,烈日当头,让我更加意识到地质工作的艰苦,但是,也更激起了我的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斗志。
在实习过程当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罗盘的使用不标准,造成前方交会和后方交会时有误差,没有精确交到一点上。但随着练习增加,能够熟练得使用罗盘定位,帮助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反复使用地形图定位,学会了结合地物、地貌识别位置。能够辨认出山谷、山脊,帮助确定位置。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篇:野外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 填表人 所在班级 填表日期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张祺阳 旅教102班 202_年 7 月1日
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游
【摘要】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2_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关键字】庐山 险峻 秀丽 壮观
一.庐山旅游资源概况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在庐山莲衣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
二.庐山旅游实记
我们在庐山总共呆了3天,分为3天的行程。在第一天中午到达庐山山顶,在飞来石下车,开始第一天的旅游行程。我们的旅游主要为步行为主,由于下雨天的关系,我们披雨衣带雨伞,更能欣赏景区的自然气息。我们的目标为名人遗址,所以第一个目的地是庐山会议旧址,接着是“老别墅的故事”展览、毛泽东诗词碑林、庐山博物馆。步行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经过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时期的事物,让我们感觉庐山的党的气息浓厚。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庐山的意义非凡。
第二天是景区的游览,从飞来石到天桥、好运石、险峰、礼贤门、仙人洞。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奇特与壮丽。人为的铺路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庐山,而这条山路却也有着历史意义,我却记不太清了。
第三天是到三叠泉的观光,让我感觉在三叠泉下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助。它带给我的不只是视觉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加上大雨,让我只是朦朦胧胧的感受他的奇与特,就被雨雾给遮掉了他的一切。这是我最感受深刻的地方,连绵不绝的瀑布泉水,这就是中国的生生不息。
三.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调查
1)自然旅游资源:
庐山是中国名山之一,有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庐山的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具体的又可以细分为:
地文景观类——庐山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仙人洞有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五老峰拔1358米。
水域风光类——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除此之外还有石门涧,小天池,大天池等等。
生物景观类——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2_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谷濂泉,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莲花洞森林公园 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位于庐山北麓,九江市南郊,交通便捷,实为“南郊公园”。
气候与天象景观——有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如庐山云瀑。2)人文旅游资源:
庐山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可以细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历史文物古迹——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瑜鄱阳湖练兵点将之处周瑜点将台、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还有庐山会议旧址等等。
宗教文化资源——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现代人造设施——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二).评价
庐山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_年首批全国5A级旅游区。根据国家标准(GB/T 18972-202_)对庐山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有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96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3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4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4分。“资源影响力”为13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9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4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庐山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庐山旅游资源具有类型齐全、数量丰富、分布合理、品位高雅的总体特点,其中以奇特山水、度假胜地、候鸟王国、宗教圣地为主要特色。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以政治、风景、文化、教育、宗教等五大名山著称,是中国第一家世界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地,其文化资源和内涵十分丰富,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庐山本为一个整体,但由于人为的条块分割,使庐山并不是以一个整体发展。庐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也应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四.措施与建议
1、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讲:“风景名胜区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第十一条讲:“风景名胜区应当根据规划,积极开发风景名胜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既要严格保护,又要积极开发,在积极开发的口号下,许多景区忘记了严格保护,将宾馆饭店建到景点旁边,更有甚者建到景点之内,山峰之上。因此,要对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具体的分析,根据景观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规划、慎重的开发,以便风景名胜区的珍贵景观永久的保护下去。
2.庐山风景区管理体制错综复杂,建议在和合思维指导下,采取“求同存异”政策,将各管理机构进行整合,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风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成立旅游协调与监督委员会对其进行监督与协调;根据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妥善处理居民搬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区公众通过成立旅游任务小组和组织社团等形式,共同进行和谐社区与景区建设。
3.为了完善庐山风景区的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加游客在庐山风景区的旅游购物消费,必须整合现有茶叶资源,通过社区共建的方式积极打造“和谐”牌庐山云雾茶知名品牌,最终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4.为了提升庐山风景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影响力度,庐山景区管理人员应持有旅游产品整合、路线整合、形象整合及营销整合的基本思路,合理有效的利用好景区资源。
此外,从公众参与角度出发,对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监测与评估方法及人力资源发展的阶段目标进行了整合规划,并就主要的绿化和景观环境问题运用加法整形与减法整形等手法进行了具体的整合设计。
第五篇: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植物学
1.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2.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知识;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野外采集记录、压制及初步鉴定植物的方法;
4.学习从采集到正规完整蜡叶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动物学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 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生态学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4、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5、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6、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7、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二、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野外实习是一项集体活动,又是在野外进行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它时间短,人员分散,组织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做到:
1、遵守纪律,服从统一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
2、注意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爬山涉水,毒蛇猛兽,枪支弹药管理等方面的安全。
3、发扬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注意与实习基地周围群众的关系,谦虚谨慎,诚恳待人,时时处处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好的精神面貌。
4、勇于承担艰苦工作任务,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要爱护公物,努力学习,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5、指导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实习目的,要求帮助学生端正实习中的学习态度。
6、由于实习中人多,老师相对少,所以,在实习中,强调主动学习,同学要多问、多看、多记、多动手、多思考问题。
7、加强安全意识(如防蚊虫叮咬或毒蜂、毒蛇咬伤),强调实习中要遵守纪律,要有整体大局和时间观念,不允许任何人自由散漫、乱跑或中途离队。
8、每天外业回来及时整理压制的标本,整理好采集记录。
9、实习是一重要的学习环节,因此,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参与。实习回来后,要积极进行标本的归类整理。最后的实习报告,应当是一份小组集体劳动的成果。整理名录时,应与工具书核对好所属的科、属名称及拉丁学名。
三、野外实习的内容和安排
1、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植物学(1)掌握野外分类工作的全过程:标本的采集记录、压制、上台纸鉴定、定名。
(2)熟练利用检索表独立鉴定常见科的植物,牢固掌握重要的常见科(20个左右)的识别要点及其常见种(共120~150种)。
(3)拓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科特征(一般性掌握),如萝藦科、蓼科、桑科、榆科。
(4)通过不同生境下植物种类的调查,了解野外山区、湿地的常见植被特点和种类。
动物学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生态学
(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生态系统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实习地区不同地方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实习地区的植被分布特征,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2、野外实习的形式和安排
植物学
野外实习以班为单位,由指导教师带领,按计划完成。主要分三种形式分段进行。
(1)野外采集、识记、反复熟悉的过程:两周时间(地点:荥阳环翠峪主要为山区植物;郑州黄河湿地公园了解湿地植物分布情况;郑州植物园和郑州树木园参观了解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和配置情况。)
(2)分门别类整理、鉴定、梳理的过程: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利用《植物检索表》和《河南植物志》,结合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归类。并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一份实习名录。(3)通过观察,制作植物标本,梳理实习植物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更深入地认识相近科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总结,更便于同学在野外识别植物所属的科特征。如:植物体具乳汁,合瓣花,叶序对生的只有萝藦科。
(4)在鉴定的基础上,选取最佳标本,上台纸、写正规标签,完成蜡叶标本制作的全过程。
(5)最后一天下午是各组蜡叶标本的展示与上交(每人一份做好的植物标本,一组一套植物叶片标本),尔后是常见植物识别考试。(认识20~30种植物)动物学
(1)按10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
(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
(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生态学
(1)按10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
(2)检查野外用品
(3)熟悉实习地点地貌等基本信息
四、实习工具
20米绳子,皮尺,卷尺,老鼠夹,剪刀标本夹、采集袋、枝剪、小平铲、记录本、标签纸、参考书、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五、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1、环翠峪
环翠峪地处浮戏山的中部,是嵩山北部的余脉。在清朝乾隆十八年的《汜水县志》中曾今记载,这里“四周青山环绕;松柏叠翠;诸山来朝;势若星拱;林黛罗列;谷峪清幽。”,所以被叫做环翠峪。
环翠峪景区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千年石花为一奇,红色文化、贤孝文化、嫘祖文化为衬托,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野营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环翠峪风景区以独有的石怪、洞奇、林美、景幽著称,以郑汉长城、卧龙云花石,太行猕猴最为有名。
2、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批准的20个湿地公园试点之一。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与侯寨村、牛庄村、前刘村、大河路办事处、李西河村、花园口村毗邻。在《规划》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 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数量巨大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位置十分重要。规划区湿地景观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紧邻郑州市区,交通便捷,是建设湿地公园的理想场所。
3、郑州树木园
郑州树木园是郑州市南郊的一处景点,属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位于 尖岗水库南侧、东临郑密路(郑登快速通道)、南临西南绕城高速,建设面积4200多亩。主要功能分为引景区、树木科普区、科研研发区、综合服务区、观光游览区、生态防护区、森林游憩区、乡土树木园区、纪念林区。功能区内的19个景区为化石园景区、修木硕花区、地带树木展示区、垂直绿化区、空中花园、绚秋林、专类园区(桑园、桂园、药园、竹园、芳香树木园、松柏园、海棠园、木兰园)等。
4、郑州植物园
郑州植物园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和西四环交叉口向南500米路东,原郑州市第二苗圃范围内,西四环以东,防汛路以北区域内,总用地面积861.84亩。建筑总面积11511平方米。郑州植物园工程建设于202_年9月3日开工,目前为止共栽植乔木近5万株、花灌木70万株、藤本植物1.3万平方米、地被13万平方米、草坪14万平方米。
园内水域面积3.6万余平方米,收集植物1500余种,数十万株,为中原地区“植物博物馆”。郑州植物园内东区有银杏园、松柏园、木兰园、牡丹芍药园、竹园等15个专类园,以植物品种的收集与展示为主;在西区,有岩石园、盆景园、水生湿生植物观赏园、攀缘蔓趣园等10个专题园,以植物科学应用为主,体现“寓教于乐”。此外,植物园拥有“花海迎宾”、“象揽璧”、“天香咏华”、“予山飞霞”、“松畔溪照”、“花漫如歌”、“竹影石韵”、“山水灵秀”等八个景区共30余个景点。到202_年止,各个专类园植物已基本栽植到位。
郑州植物园将建专类园、主题园和市民休闲观赏区,其中专类园将建温室、松柏园、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园、木兰园、玫瑰月季园、樱花海棠园、忍冬园等22个园区,将和国际植物园接轨,为国内一流的、具有中原地域特色和以温带植物群为主体的植物园。
六、工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1、采集的时间:
植物的生长、开花、结实有一定的季节性,所以必须记载植物采集的时间,植物是否开花。鉴于野外实习时的时间限制,可能看不到有些植物的开花和结实情况,而一份完整的植物标本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种器官齐全,如缺乏哪一部分,应选择适当的季节及时补采。
2、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草本植物尽量采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齐全的标本。
(2)草本植物采集时如植株过大可在采下后,折成“V”字型或“N”字型再压制。
(3)对于木本植物,必须将全株拍下照片,取能代表植物特点的部分枝条作成标本。
(4)如有地下茎(鳞茎、块茎、根状茎)应用铲或镐挖出。对于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水生植物可用硬纸板将标本托起、展平。对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如植株有老幼的异型叶,必须兼顾各种类型叶都采集。对于肉质多汁的植物,如景天科植物,压制前最好处理一下(用沸水煮),然后在按一般方法压制。采集标本的份数一般要采2~3份。
(5)采集时必须认真做好时间、地点各项记录,它是鉴定植物的重要参考,记录时要统一编号。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6)标本采后要及时更换干纸(否则会使标本生霉腐烂),并对标本进行整理,叶片要平整,不能重叠。叶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有,以便鉴定时观察。压制标本时要随时调整标本的位置,使之高低均匀。
(7)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介绍如下:
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近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近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③标签和保存:每一个标本都必须附有标签,以此说明标本的中名、学名、采集日期、地点和采集人姓名。在野外实习中,要将完整无损的标本分目上盒,在实习结束前,各组展示标本,进行考核。实习结束后,选取制作精美且符合科学要求的标本放入专门的标本盒,带回学校标本库。具体的标本制作过程以蝴蝶为例:
①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
②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
③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
④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本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
⑤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它放好以晾干或烘干。
生态学野外工作方法:
1、一般工作方法:植物群落是在一定地段上群聚在一起的植物有规律组合。A、自然界存在的实体,是自然演替的结果; B、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C、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1)样地的描述:
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对调查样地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类型进行描述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使人们对所研究的植物群落的发生、演替、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等有所了解,而且为后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和数据处理以及研究论文和工作报告的撰写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
主要描述内容包括:群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样地土壤、植被类型以及干扰情况等。2)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在野外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时,为了获得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而对整个群落特征作出判断,必须进行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方法。
样方法是植物群落学的基本调查方法
操作步骤:在同一群落类型中确定样方面积和样方数
20m 20m 样方法样方设计示意图
在本次野外实习的生态学科目中,主要是采取了样方法。按乔木20*20m、灌木5*5m、草本1*1m设置样方。
生态学室内分析方法 1)群落最小表现面积确定:
群落最小样地面积指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最小面积。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随群落类型的不同、群落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以及群落所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确定并使用最小样地面积,既能够充分反映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又不致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样方确定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样方法是植物群落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取样技术。
样方是以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最小样地原则确定取样的大小。样方数目根据群落的类型、性质和结构而定。取样时,样方越多,代表性越大,但所费人力、物力也越大。
七、实习心得与体会
在这短短的十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十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 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十天中,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 给我们讲解为主,动手为辅。有时候时间自个掌握来实践。
我们一边认真听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记漏、听漏任何一个种名。几乎整天我们都在路上走,这对人可真是一种考验,既考验我们的记忆力又考验体力还要靠耐性。有时候头晕得要命,因为科名与种名是在太多啦!但奋程度从来没减,因为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环翠峪、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每次一见到一株陌生的植物,我们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都不停地问“这是什么啊,这是什么啊?”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候拿叶子对比一下,搓烂闻一下味道,同时也观察它所处在的生活环境等,以此来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的。不懂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回去再向老师请教。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这十天,我们走的路非常多。我们看得多,听得多,问的更多我们不停的重复旧的知识,又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围着一堆标本,一边看着标本,一边翻参考资料,不断讨论,以期给这种植物定科种名。有时候两种非常相似以至你无法区分,这个时候我们就学会了从各方面细节来对各种不同的植株所属的科属进行检索。当我们真能区分他们是,心里是多么有成就感。这次的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的,课本外的,我们都达到了最佳的结合。同时增大了我的见闻,扩大我的视野,更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次野外实习时间虽然很短,却收获颇丰。一方面,我们领略了环翠峪等实习地点的韵味与美丽,另一方面我们也真正的见到了许多不曾见到的动物。这次实习,不仅巩固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且我们将理论知识真正地运用到了实践之中,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或没有明白的问题,也培养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严谨的态度、对生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交际能力较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不足,我将会努力的克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自己进一步更好的发展。今后,我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好好学习,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把学习知识局限于课本上,争取做更好的自己。
通过本次实习,也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生态学室外工作的方法,能够便于让我们熟悉最为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实际科学研究中去。在本次实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时间的准备方面不够充分:由于对样方中的物种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本次实习中时间显得尤为紧俏,不能够保证每一方面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因此,在今后的生态学实习中,首先要保证时间的充裕性,才能够将样地调查的更加全面。
2、前期的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前期的理论知识准备不足也是导致实习中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在实习前期,不应该只是用一到两个小时来进行知识准备工作,而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就应该充分的穿插进来,有一个时间的掌握过程,更好的帮助完成相关的实习工作。
3、实验方法的生疏:对于方法上,应该要求我们自己熟练的掌握,可以在实习后以提问的方式再次进行强化复习,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